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

合集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设计
2、观察条形统计图,比较几名同学的身高,回答下列问题
当堂订正:
自我订正,或组内师友互帮订正.
当堂检测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落实本堂教学目标,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重难点,提高学理解能力.
通过当堂检测,教师点评,进一步检查新课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培优。
师 生 总 结
(3 分 钟)
引谈收获:
引导学生谈本节学习收获,并用规范句式总结收获.
课题: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一、学习目标:
1、能准确解读统计图表,从中获取必要的、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决策
2、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的统计图带来的错误信息,提高统计图认识的能力
3、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教过程:
学 教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新定向(3分钟)
(8 分 钟)
当堂检测:
(见右栏)
教师巡视:
教师巡视解题情况,个别辅导.
公布答案:
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通过师友互助解决,并加以订正.
点评小结:
针对学生做题情况,简而精的进行点评、小结、强调.
当堂检测:1、 下图反映了我国1998年和1999年图书,杂志和报纸的出版印张数之间的比例状况.根据该图,小明认为,我国1998年的图书出版印张数比1999年多,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




激情导课
1.出示三种图表
2.安排学生口答;
3.根据口答情况,点评.
1.学生根据出示的三种图表回答每种图表的优缺点
2.师友共同举手回答,徒弟先说,师傅点评补充.
通过基本训练,回顾有关知识,为新知识铺垫.

最新【课件】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沪科版-(共28张PPT)教学讲义p

最新【课件】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沪科版-(共28张PPT)教学讲义p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学第5章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
1 课堂讲解 2 课时流程
u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u 不适当统计图的误导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统计图表反映了被描述对象的重要内容和数据 情况,它简单明了,有利于我们把握数据的特 点,统计图还能直观、生动地传递信息.
知识点 1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例1 根据图5-12中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1年这些海域共发生赤潮多少次? (2)哪个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少?哪个海域发 生赤潮的次数最多?你认为哪些海域的环境 需要重点治理?
图5-12
解:(1)从图5-12可以看出全国部分沿海省(直辖市)赤 潮发生的次数,所以这些海域赤潮共发生的次 数是 26 + 17 + 14 +6+4+3+2+2+2+1 = 77(次).
知识点 2 不适当统计图的误导
问 题(二)
(1)A市晚报刊出了该市几种报纸发行量的统计图及其 附带的说明(图5 - 13).
图5-13
(2)对于图5-13(2)中A市几种报纸的发行量,时报刊出 了另一幅统计图[5-14(2)].
图5-14
比较晚报和时报刊出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感受?该 市几家报纸发行量的差别大吗?你同意晚报的宣传 吗? 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给人的感觉不 一样?
2 (中考·杭州改编)如图是某地2月18日到23日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
指数AQI的统计图(当AQI不大于100时称空气质量为“优良”),由 图可得下列说法:①18日的PM2.5浓度最低;②这六天中PM2.5浓 度的平均数是90 μg/m3;③这六天中有4天空气质量为“优良”;④ 空气质量指数AQI与PM2.5浓度有关,其中正确的是( )

七年级数学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1(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1(新版)沪科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1.能正确解读统计图表,从中获取必要、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决策;(重点、难点)2.正确认识与处理生活中常见的不规范统计图带来的错误信息,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识能力.一、情境导入据称,某商场的总经理办公室内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张占据整个墙面的温度曲线图,总经理通过此图查看天气情况,以便调整商场的经营策略.你能从下面的统计图中获取怎样的信息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类型一】扇形统计图如图是某班对40名学生上学出行方式调查的扇形统计图,问:(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________人;(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__度.解析:(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40×40%=16(人);(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360°×30%=108°.故答案为:16,108.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利用班的总人数乘以乘坐公交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得出公交车上学的人数,圆周角乘以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等于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类型二】条形统计图为了筹备元旦联欢会,班长对全班50名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做了问卷调查,小明将班长的统计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一人可以喜欢吃多种水果B.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是喜欢吃香蕉人数的3倍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解析:A.因为共有50名学生,而统计图中的数据之和是30+10+20+40=100>50,所以正确;B.从统计图的高低判断,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正确;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30人,是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的错误!倍,不正确;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全班50人所以20÷50=40%,正确.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进行正确计算.特别注意此题中,一个人可以喜欢吃好几种水果.【类型三】折线统计图如图是某国产品牌手机专卖店今年8~12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折线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邻两个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A.8~9月 B.9~10月C.10~11月 D.11~12月解析:根据折线图的数据,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的变化值,比较即可得解.8~9月,30-23=7万元,9~10月,30-25=5万元,10~11月,25-15=10万元,11~12月,19-15=4万元,所以,相邻两个月中,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10~11月.故选C.方法总结: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量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几种统计图的综合某学校对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中得2分的人数为( )A.8 B.10 C.9 D.9解析:先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得3分的人数,即可求出得2分的人数.抽取的总人数为12÷30%=40,得3分的人数为40×42.5%=17,得2分的人数为40-3-17-12=8.故选A.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得出准确信息.探究点二:不当统计图的误导如图所示是2010年~2014年甲、乙两个公司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销量增速较快的公司是( )A.甲公司B.乙公司C.一样快D.无法确定解析:若横坐标被“压缩”,纵坐标被“放大”,则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加快的错觉,反之,就会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减慢的错觉.本题两个公司的增速一样快,故选C.方法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不要造成直观产生的错觉.三、板书设计1.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2.不当统计图的误导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学的实用性,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例题与讲解 (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例题与讲解 (新版)沪科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1.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一般统计表中,上方有表头,表格通常由行和列组成.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时,要明确行与列分别表示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判断出数据的变化规律.有时可以通过计算,从而确定合理性,再作出正确决策.【例1】某公司销售部有营销员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销售计划,调查了这15人某日某种商品的日销售额,统计数据见下表:每人销售量(件数) 1 800510250210150120人数11353 2解:把营销人员的日销售额定为320件不太合理,因为只有2人能够达到这一标准.提示:制定的目标并非越高越好,要以调动更多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为目的.2.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时,应从统计图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可以获取的信息.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步骤:(1)审清统计图横轴和纵轴代表的意义,若是扇形统计图则要看准每个扇形图标代表什么意义;(2)把各部分的数据找出来;(3)以图中读出的信息作为参考(已知),推测相关量的变化趋势或规律;(4)对需要计算后回答的信息要准确地进行计算.【例2】如图所示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A.甲校B.乙校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解析:虽然从两个扇形统计图能够确定甲校女生占甲校总人数的50%,乙校女生占乙校总人数的40%,但由于从两个扇形统计图中,无法确定甲、乙两个学校各自的总人数,所以无法确定甲校人数的50%与乙校人数的40%的多少.所以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答案:D析规律根据扇形统计图确定数量在同一个扇形统计图中,哪一个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大,哪一个部分的数量就多,但在两个扇形统计图中由于总体的数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能用百分比的大小来判断具体数量的多少.3.获取统计图表中的综合信息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发现一些结论,统计图表反映了收集到的有关信息及规律,我们要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就必须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这样才能真实、准确地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不同的统计图反映的指标不同,因而在读图过程中关注的内容也不同,折线统计图可得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条形统计图可得到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及项目之间的数量差距,扇形统计图可得到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谈重点从统计图中准确获取信息(1)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因此我们应从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2)扇形统计图是通过圆中的各扇形分别代表整体中的不同部分来表示数据的,因此我们应从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每组数据中相对于总数的大小、扇形面积之比等于各扇形内数据个数之比等角度来获取数据.(3)折线图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因此应该从数据的变化趋势来获取信息.【例3】利群商厦对销量较大的A,B,C三种品牌的纯牛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问卷由单选和多选题组成),对收回的265份问卷进行了整理,部分数据如下:(1)最近一次购买各品牌纯牛奶用户比例如图:内容质量广告价格品牌 A B C A B C A B C 满意的户数19611511513217310898101101(1)A品牌牛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你对厂家C有何建议?解:(1)A品牌牛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质量好,因为对此品牌牛奶的质量满意的用户最多,而对其广告、价格满意的用户不是最多.(2)广告对用户选择品牌有影响,因为对于B,C两种品牌的纯牛奶在质量和价格上顾客满意率是相同的,但由于B品牌牛奶广告做得好,所以销量比C品牌大.(3)厂家C在提高质量和降低价格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广告效用.4.利用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统计图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的热点.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由扇形统计图容易得到总人数,进而补全两个统计图;二是由条形统计图获得信息,根据每项的人数相加可以求得该校被抽取的学生达标人数;三是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可知道学生达标人数.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各种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各种统计图中各个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条形统计图是通过条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的大小;扇形统计图中扇形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面积的比等于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之比;折线统计图是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必须从统计图的特征出发,由条形统计图我们应该读取每组数据的大小,由扇形统计图我们应该看出每个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比.把获取的信息经过计算、加工得出结论,进而做出对结果的预测和处理意见.【例4】图①所示的是某综合商场今年1~5月的商品各月销售总额的情况,图②所示的是商场服装部各月销售额占商场当月销售总额的百分比情况,观察图①、图②解答下列问题:(1)来自商场财务部的数据报告表明,商场1~5月的商品销售总额一共是410万元,请你根据这一信息将图①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2)商场服装部5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3)小刚观察图②后认为,5月份商场服装部的销售额比4月份减少了,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说明理由.解:(1)410-100-90-65-80=75(万元).商场各月销售总额统计图,如图所示.(2)5月份的销售额是80×16%=12.8(万元).(3)4月份的销售额是75×17%=12.75(万元),∵12.75<12.8,∴不同意他的看法.。

七年级数学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读有关统计图表,获得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进行简单决策.2.通过具体情境和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一些数据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误导,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知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解读统计图表,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信息.【难点】对统计图的分析、判断与识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利用整理好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得到有用的结论.师:各种形象化的统计图表,反映了被描述的对象的重要内容、变化情境和特点,它直观、生动地传递着信息,如何根据统计图获取准确的信息呢?师:你怎样来评价这两支球队?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评价:从单场胜负看、从总积分看、从得分趋势看.二、例题讲解【例】某中学团委研究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取抽样的方法,从阅读、运动、娱乐、其他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了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这次研究中,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其他”在扇形图中所占的圆心角是多少度?(3)补全折线统计图.学生分析、解答、展示.教师评价:(1)通过图表了解有关信息,并能够从多个角度将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为得到结论、作决策提供依据.(2)利用数形结合从两个图形中得出有用信息,通过计算得出结论.问题:(展示两张统计图)见课本.师:对于第一张统计图,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师:与第二幅统计图相比较,你有什么感受?这几家报纸的发行量差别大吗?你同意晚报的宣传内容吗?学生回答.师: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生:观察、讨论、发表看法.师: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是否从0开始,会导致直观差异,会给我们的决策带来误导.三、巩固练习1.观察下列两个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发表看法.师:扇形图不能比较家庭数的大小,只能反映在该城市家庭总数所占百分比的大小.2.如图,这是一张关于小张与小李在一周内100m短跑训练成绩记录的折线统计图:(1)小张和小李五天内短跑成绩一直在(填“提高”或“降低”);(2)两人(填时间)成绩比较接近.学生观察回答.师:某些情况下,统计图的绘制者出于各种目的会对统计图中的横、纵坐标的取值进行修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能准确判断统计图中的信息.四、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有的统计图可能会误导我们,造成这种误导的原因是什么?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四节“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之后,进一步学会如何通过图表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三种常见的统计图表,以及如何从这些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接触过一些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平均数、中位数等。

同时,他们对条形图、折线图等常见的统计图表也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如何从这些图表中深入地获取和分析信息,仍是他们的一个学习难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图表中寻找答案。

同时,运用“案例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深入了解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此外,还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统计图表素材,如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等。

2.准备与图表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

3.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学校的成绩统计图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这些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2.呈现(15分钟)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扇形图的特点,以及如何从这些图表中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上课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上课课件)

感悟新知
2-1.如图是甲、乙两人分别绘制的某地去 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1)初看这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感觉? 解:初看这两幅统计图,甲绘制的图中折 线比较陡直,乙绘制的图中折线相对比较 平缓,感觉甲绘制的图中温度上升较快.
知2-练
感悟新知
(2)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解:这两幅统计图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的 主要原因是两人在绘制时,纵轴的单位 长度不一样.甲绘制的图中纵轴的单位 长度较小,所以感觉温度变化较快,而 乙绘制的图中纵轴的单位长度较大,所 以感觉温度变化较慢.
(1)易造成的误导: 在两个不同的统计图中,容易错误地根
据各个统计量所占的百分比大小来说明具体数值的大小 .
(2)要比较两个扇形统计图中各个统计量的大小,除了要知
道统计量所占的百分比外,还必须知道两个统计图中总
量的大小.
感悟新知
知2-讲
特别提醒 在同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的大小可以
用来比较各个统计量的大小,因为它们所对应 的总量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的扇形统计图中, 扇形的大小不能用来比较各个统计量的大小.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
1 课时讲解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统计图给人的误导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作业 提升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知1-讲
1. 各种形象化的统计图表反映了被描述的对象的重要内容、 变化情况和特点等,它能直观、生动地传递多种信息 . 统 计图表反映的信息有两类,一类能直接从图表中看出;另
知2-练
课堂小结
从图表中的数 据获取信息
处理 数据
统计表 统计图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之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之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案界首四中马丽娅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沪科版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四节的内容,共1课时。

在前面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图的制作、选择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讲了如何根据具体问题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而图表给出的信息很多,但用来解决问题的信息只有几条甚至一条,所以要教给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同时通过例题说明不当的图表描述数据可能给人造成“错觉”和“误导”,从而认识到统计图的制作应规范。

(二)学情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图表的选择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统计的一般方法,而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决策的依据,所以要教给学生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正确、可信的统计信息,渗透优化决策的统计思想。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能够正确解读有关统计图表,从中得到必要的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决策。

2.通过对具体情境和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数据表达方式可能给人带来的直观误导,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知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解读统计图表,能够从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信息,为解决问题作出决策。

教学难点:对误导类统计图的分析、判断与识别。

四、教学方法分析及学习方法指导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统计图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对于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找出正确的、可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

对表达不当的统计图表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不当之处,从而认识到不能凭直观感受轻易做出判断,防止被直观假象所误导。

所以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放映幻灯片,显示三种统计图表。

问题: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发表见解。

2.重新放映这三种统计图,问题:从图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呢?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教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正确解读有关统计图表,获得必要的、准确的信息,进行简单决策。

2.通过具体情境和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一些数据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误导,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解读统计图表,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信息。

难点:对误导类统计图的分析、判断与识别。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1.例根据图中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2011年这些海域共发生赤潮多少次?(2)哪个海域发生的赤潮最少?发生的赤潮最多?你认为哪个海域的环境需要治理?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部分沿海省(直辖市)赤潮发生的次数,所以这些海域赤潮共发生的次数是:26+17+14+6+4+3+2+2+2+1=77(次)(2)在这些海域中,发生赤潮的次数以浙江最多,达到26次,海南最少,为1次,从赤潮发生的次数多少来看,浙江,辽宁,广东等省海域的环境需要治理。

2.(1)A市晚报刊出了该市几种报纸发行量的统计图A市2010年报纸发行量统计图(2)对于上图中A市几种报纸的发行量,时报刊出了另一幅统计图A市2010年报纸发行量统计图(1)比较晚报和时报刊出的两幅统计图,该市几家报纸发行量的差别大吗?你同意晚报的宣传吗?【答案】晚报的统计图反映几家报纸发行量差距很大,时报的统计图反映几家报纸的发行量差距不大;实际该市几家报纸发行量差别不大;不同意晚报的宣传;(2)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给人的感觉不一样?【答案】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是否从0开始,横轴、纵轴上单位长度是否一致会导致直观上的差异.由此可知,图表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但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导.在从图表中获得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得可靠的消息.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不能只凭直观感受轻易做出判断,要防止被直观假象所误导。

小结为了较直观地比较某两个统计量的变化速度,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注意两坐标系的横、纵坐标的单位长度要相应地统一.为了较直观地反映几个统计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绘制条形统计图时,纵坐标的起点应从0开始.作业教材练习题。

【最新沪科版精选】沪科初中数学七上《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word教案 (1).doc

【最新沪科版精选】沪科初中数学七上《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word教案 (1).doc

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名师导航知识梳理1.不同的图表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如条形统计图可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线统计图可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扇形统计图可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图表中获得各种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和__________的形式,以便获得可靠的信息.3.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是否从0开始,会直接导致__________的差异,不利于__________各种信息,会给人以误导.4.A市对几家报纸的发行量调查后,在晚报和市报刊出的两幅统计图中,给人的错误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怎样修正统计图才能获得较准确的信息.本节教材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的统计图,提出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性,然后又绘制了我国沿海省(市)赤潮发生的条形统计图,说明从中获取正确、可信的统计信息会给我国的海域环境治理提供有力的证据,渗透了优化决策的统计思想. 疑难突破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时应注意统计图绘制的规范性.在前面所提到的统计图中,如下图:剖析:结合前几节课中所提到的统计图发现,绘制正确规范的统计图是获取图中信息的主要依据,图表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但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导,不利于对各种信息的决策.如条形图的纵轴刻度不是从0开始,所反映出的条形图就不具有准确信息;扇形统计图中,不知总量的多少就无法根据扇形的大小来比较衬衫的销量多少.问题探究问题了解用多个统计图表示同一组数据的对比效果.如下图的两幅统计图,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中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请你通过图中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2003年两校学生课外活动情况(1) (2)(1)通过对图(1)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2)通过对图(2)的分析,写出一条你认为正确的结论;(3)2003年甲、乙两所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共有多少人?探究:不同的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不尽相同,一般折线图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快慢,扇形统计图表示所占的比例大小,条形图表示数据的具体数量.对同一组数据用两种统计图表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数据的变化,多方面的关注数据所表示的信息.在本题中,(1)图(1)所反映的是1997年至2003年甲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增长较快;(2)图(2)表示甲校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比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多.(3)2 000×38%+1 105×60%=1 423(人).在统计学中,可以用不同的图表表示数据的特点,分析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三种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信息,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本题中,折线的变化表示甲、乙两所学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在这几年中的增长情况;扇形图表示2003年参加各类活动的人数占本年度参加课外活动总人数的比例大小,充分体现各类活动所受关注的程度情况.典题精讲例1如下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B城市小学教师总数 A城市中学教师总数①②(1)由图①你看到了什么?(2)由图②你看到了什么?(3)由图①、图②你看到了什么?思路分析:在看图时首先要注意图的整体表示什么,部分表示什么.应注意把能反映现实问题的主要信息提炼出来.答案:(1)由图①可以看出B城市小学女教师占B城市小学教师总数的85%,小学男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5%.(2)由图②可以看出A城市中学教师中,男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女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3)从两个图的对比来看A城市中学中男教师占中学教师总数的百分比,要比B城市小学男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大.黑色陷阱:在两个扇形统计图比较中,易给人的误区是哪个扇形大就认为该扇形表示的数据大等错误认识,圆只是代表该调查项目的总体数据大小,并且圆只是一个数据形象的代表,与圆的大小无关.不同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的数量不一定相等.变式训练在上题中能否说明A城市中学的男教师比B城市小学的男教师多,并说明理由. 答案:不能说明,因为中学的男教师所占的百分比是和所有中学教师进行比较的,小学的男教师所占的百分比是和小学所有教师进行比较的,由于两个总体不同,且没有给出两个总体的具体数值,就无法根据扇形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大小比较结果.例2如图,小明根据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 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图根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2)从哪幅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州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图中可以明显得到这个结论?思路分析:此题是从三个角度分别描述了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根据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上的各自特点,可以看出此题三幅统计图中数据的变化特点.答案:(1)折线统计图表示了世界人口从1957年到2050年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了该报纸预测的2050年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条形统计图表示了该报纸预测的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的具体数量;(2)折线统计图;(3)约18亿,条形统计图.(4)扇形图.绿色通道:这里分析、解释统计图表示的结果,从扇形统计图中一般不能直接得具体数量,其中隐含的信息,可因读图人的不同需要获取不同有价值的结果.变式训练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哪种课外活动最受欢迎?(2)哪两种课外活动受欢迎的程度比较接近?(3)最受欢迎的两种课外活动是指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4)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了什么?(5)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6)如果你是班长,准备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小组的学习汇报,在选定节目时,应如何分配节目比例?(7)你还能从图中获取什么信息?(8)你能从图中计算得出年级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小组的人数吗?答案:(1)歌咏活动;(2)科技活动,美术活动;(3)歌咏活动,美术活动,70%;(4)它们分别代表了每个小组参加人数占参加课外活动总人数的百分比;(5)百分比是把参加各小组人数除以参加课外活动的总人数得到的,它们的和约等于1;(6)可根据统计图中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确定;(7)答案不唯一,如“书法小组参加人数较少,应鼓励其他人参加”等;(8)不能.。

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4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数据集、频数等概念;2.学习从直方图、折线图和条形图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数据。

二、教学重点1.统计图表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2.各类统计图的读取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1.统计图表中各要素的意义及其分析方法;2.通过图表获取信息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1.准备教学用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2.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各类统计图标的构成原理和表示方法;3.预先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5.4.1 统计图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1. 教师讲解统计图表是用各种图形来表示数据分布的工具。

常见的统计图表有直方图、折线图、条形图等。

一般构成要素包括:•数据集:将数据按照某种要求分组的集合;•频数:某组数据出现的次数;•频率:某组数据频数与总数据量的比值。

2. 学生练习请同学们列出他们所知道的统计图表,并标注它们的特点。

5.4.2 直方图的读取和分析1. 教师讲解直方图是将一段数据集进行分组,并绘制出相应的矩形来显示频率分布情况,矩形的高度表示频率。

要分析一个直方图,首先要对数据集进行分组,然后看每组的频率,以及相邻组的频率差别,来判断数据的分布情况。

2. 学生练习请同学们从以下直方图中回答以下问题:直方图直方图1.该数据集分成几组?2.第一组的频率是多少?3.频率最高的是哪一组?4.相邻的两组频率差别大吗?为什么?5.4.3 折线图的读取和分析1. 教师讲解折线图通常用于表示时间序列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作图时,将横轴上的数值表示为时间或数据的顺序,纵轴上表示数据的大小或比率,然后连接相邻数据点。

如果折线越靠上,说明该数据点的值越大;如果折线越靠下,说明该数据点的值越小。

2. 学生练习请同学们从以下折线图中回答以下问题:折线图折线图1.该图表反应的数据是什么?2.在哪几年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3.2010年到2016年间,人口增长的幅度有没有明显下降?5.4.4 条形图的读取和分析1. 教师讲解条形图通常用于比较不同组别的数据大小或数量。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课件

类别 很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合计
人数 70
105
40
35
(1)该公司—共调查了 250 人,其中满意(包括很满 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 70 %;
(2)请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解:
将调查结果表示出来.
课堂小结
1.有的统计图给人在直观上造成误解,除了数据表 示不是从0开始外,还有其他可能,如扩大或缩小纵 轴和横轴的单位长度等。 2.图表虽然给我们带来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但 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导。在从图 表中获得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 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得可靠的信息。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不能只凭直观感受轻易做出 判断,要防止被直观假象所误导。
自学互研 知识模块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阅读教材P177~P180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如何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答:表格、图形是最直观、形象的数学语言,包含 着丰富的信息.通过正确的识图、读图、获取正确 信息,把图表中的内容转化成数学语言正确解答问 题.
1.(宿迁中考)某校为了解“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情 况,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 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只能填写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项 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 图.
2.下面是两个水果店1至6月份的销售情况:(单位:
千克)
月份
1
2
34Leabharlann 56甲商店 450 440 480 420 580 550
乙商店 480 440 470 490 520 520
为了比较两个水果店销售量的稳定性,应该选择 折线 统计图比较恰当.
3.某家公司的市场调查员对本公司的售后服务情况 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正确解读有关统计图表,从中得到必要的、准确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决策.
2.通过具体情形和统计图表的分析,了解一些数据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的直观误导,提高对统计图表的认识能力.
重点
正确解读统计图表,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信息.
难点
对误导类统计图的分析、判断和识别.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各种形象性的图表,反映了被描述对象的重要内容、变化情况和特点.它们被称为图表的信息.怎样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呢?本节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探究点一: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统计图表反映了被描述对象的重要内容和数据情况,它简单明了,有利于我们把握数据的特点,统计图还能直观、生动地传递信息.
多媒体出示人口普查相关视频,并出示问题1:2011年4月29日,某报在刊登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时,还附发了下面一组统计图: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上图中是从哪几个方面反映我国大陆人口构成情况的?
(2)上图中哪几项把第六次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作了对比?
解:(1)从男性、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及城镇、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两方面反映我国大陆人口构成情况.
(2)总人口、60岁及以上老人的人数、流动人口这三项把第六次与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出示赤潮相关视频,引导学生阅读赤潮小材料,学习课本例题.
例根据课本图5-12中的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11年这些海域共发生赤潮多少次?
(2)哪个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少?哪个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你认为哪些海域的环境需要重点治理?
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部分沿海省(直辖市)赤潮发生的次数,所以这些海域赤潮共发生的次数是:26+17+14+6+4+3+2+2+2+1=77(次).
(2)在这些海域中,发生赤潮的次数以浙江省最多,达到26次,海南省最少,为1次,从赤潮发生的次数多少来看,浙江,辽宁,广东等省海域的环境需要重点治理.归纳总结:由统计图表获取信息的步骤:
(1)看统计图表特征;
(2)读统计图表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
(3)寻找出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或规律;
(4)对统计图表的数据与信息作分析、推测,为对解决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提供依据.
特别提醒:图表反映的信息有两类,一是能直接从图表中看出,二是需要通过具体分析思考才能得出.
探究点二:不当统计图的误导
问题2:A市晚报刊出了该市几种报纸发行量的统计图及其附带的说明(见课本问题2).
A市2010年报纸发行量统计图
(1)从图中你得到了怎样的信息,你同意晚报的宣传吗?
(2)根据图中A市几种报纸的发行量,时报刊出了另一幅统计图:
A市2010年报纸发行量统计图
想一想:(1)比较晚报和时报刊出的两幅统计图,有什么感受?该市几家报纸发行量的
(2)为什么两幅统计图表示的数据相同,给人的感觉却不一样?
归纳:某些统计图的绘制并不准确,特别有些纵坐标刻度不是从“0”开始的统计图往往会引起直觉错误,从而导致人们对问题作出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判断.
注意:(1)要避免统计图的误导,首先要仔细观察统计图,其次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方式及描述形式,这样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2)对数据的收集、整理等一定要重视它的普遍性、代表性、公正性,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夸大局部的作用.
四、应用迁移,运用新知
1.扇形统计图
例1 如图是某班对40名学生上学出行方式调查的扇形统计图,问:
(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______人;
(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______度.
解析:(1)该班乘坐公交车上学的有40×40%=16(人);(2)表示骑自行车上学的扇形对应的圆心角是360°×30%=108°.故答案为:16,108.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利用班的总人数乘以乘坐公交车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得出公交车上学的人数,圆周角乘以骑自行车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等于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
2.条形统计图
例2 为了筹备元旦联欢会,班长对全班50名同学喜欢吃哪种水果做了问卷调查,小明将班长的统计结果绘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一人可以喜欢吃多种水果
B.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
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是喜欢吃香蕉人数的3倍
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0%
解析:A.因为共有50名学生,而统计图中的数据之和是30+10+20+40=100>50,所以正确;B.从统计图的高低判断,喜欢吃葡萄的人最多,正确;C.喜欢吃苹果的人数30人,是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的1.5倍,不正确;D.喜欢吃香蕉的人数20人,全班50人,所以20÷50=40%,正确.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进行正确计算.特别注意此题中,一个人可以喜欢吃好几种水果.
3.折线统计图
例3 如图是某国产品牌手机专卖店今年8~12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折线统计图.根
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相邻两个月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 )
A.8~9月
B.9~10月
C.10~11月
D.11~12月
解析:根据折线图的数据,分别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的变化值,比较即可得解.8~9月,30-23=7万元,9~10月,30-25=5万元,10~11月,25-15=10万元,11~12月,19-15=4万元,所以,相邻两个月中,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最大的是10~11月.
方法总结: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运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根据图中信息求出相邻两个月的高清大屏手机销售额变化量是解题的关键.
4.几种统计图的综合
例4 某学校对七年级随机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答题,成绩分为1分,2分,3分,4分共4个等级,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这些学生中得2分的人数为( )
A.8 B.10 C.9 D.9
解析:先求出抽取的总人数,再求出得3分的人数,即可求出得2分的人数.抽取的总人数为12÷30%=40,得3分的人数为40×42.5%=17,得2分的人数为40-3-17-12=8.
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中得出准确信息.
5.不当统计图的误导
例5 如图所示是2010年~2014年甲、乙两个公司产品销售情况统计图.由统计图可知,销量增速较快的公司是( )
A.甲公司B.乙公司
C.一样快D.无法确定
解析:若横坐标被“压缩”,纵坐标被“放大”,则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加快的
错觉,反之,就会给人造成统计量的变化速度减慢的错觉.本题两个公司的增速一样快.方法总结: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所表示的量,不要造成直观产生的错觉.
五、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课本P180~181练习第1~3题.
《·》“随堂演练”部分.
六、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方法?
本节课我们学会了正确解读统计图表,能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准确必要的信息;学会对误导类统计图的分析判断与识别.
七、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课本P181~183习题5.4第1~5题.
《·》“课时作业”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