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离子键》说课稿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说课稿
《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键、配位键与金属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对原子的电子排布和元素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节课将进一步探讨原子之间通过不同的化学键形成物质的微观机制,为后续学习晶体结构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介绍了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特点,通过氯化钠的形成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的本质。
接着引入配位键的概念,以常见的配合物为例,如四氨合铜离子,帮助学生认识配位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最后讲解金属键,阐述了金属晶体中金属键的作用以及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必修 2 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对化学键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对于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本质和形成过程,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此外,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对于微观世界的想象和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及本质。
(2)掌握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3)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离子化合物、配合物和金属的某些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离子键、配位键和金属键的本质和形成条件。
(2)离子化合物、配合物和金属的性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人教版必修二离子键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二离子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离子键”这一知识点。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教材分析“离子键”这一知识点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化学键》的第一节。
在学生学习了化学键的基本概念之后,离子键作为化学键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于学生理解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特点以及与共价键的区别,为后续学习化学键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一般规律,能够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2. 教学难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形象的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引出离子键的学习。
提问学生:“什么是离子键?它是如何形成的?”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讲授新知首先,介绍离子键的定义和形成原理。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如食盐(氯化钠)的电离过程。
然后,讲解离子键的特点,包括它的作用力、方向性和强度等。
3. 区分离子键和共价键通过比较两者的形成条件、作用力、方向性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不同。
可以设计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资料搜集,总结两种化学键的特点。
4. 应用实例分析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如电池中的离子反应,让学生了解离子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离子键说课稿
《离子键》说课稿渑池高中杨文林各位老师早上好,我是渑池高中的杨文林,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①离子键;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教学设计的程序提出问题→实验(钠和氯气的反应)→进行表征性抽象→再进行原理性抽象→得出结论(离子键的定义)→离子键的实质→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实例→反思与评价程序进行教学。
离子键说课稿(精)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离子键》大方实验高中陈湘玲一、对教材的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化学键第1课时:离子键》进行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同时对下节教学《第2课时:共价键》的学习提供基础。
所以这一课时无论是从知识性还是思想性来讲,在教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及内容较为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倾向于接受感性知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后,很自然的引出化学键的概念,及其化学反应的本质。
3、教学目标的确定:(1知识目标:掌握离子键的概念;理解离子键的形成条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1、通过离子键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实验视频,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微观本质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离子键、电子式的书写。
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确立依据:化学键存在于微观结构中,我们无法进行观察,只能通过CAI演示,使学生去了解形成过程。
这部分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这在高考试题中也属于重点,所以很有必要去突破这部分内容。
离子键说课稿
离子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键”。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离子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原子之间是如何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形成物质的。
离子键是化学键中的重要类型之一,对于理解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为后续学习共价键、晶体结构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基础知识,对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化学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还比较模糊。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心理方面,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掌握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判断常见的离子化合物。
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对离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分析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离子键说课--评审稿-市一等奖
《离子键》说课稿说课内容是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专题一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一课时《离子键》。
下面从教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和具体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化学键》的内容安排在元素周期表之后,是学生已经了解了原子、离子等微粒概念,并对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基本掌握之后,对宏观物质在微观构成上的认知。
《化学键》是之后学习《不同类型的晶体》的必修课,也为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及今后更深层次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于离子键的内容比较抽象,而高一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仍较弱。
为此,我通过实验演示、模拟动画、引导讨论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认知平台,建构化学键。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演绎归纳能力;2、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本质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研究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1、离子键的概念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四、教法与学法情景引导、实验演示、动画模拟、归纳点拨、设计典例;观察与思考、探究与讨论、展示与互评、知识应用练习五、整体教学思路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归纳整理,理性提升;知识应用,加深理解六、板书设计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一、离子键定义:使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结合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成键本质:静电作用成键元素: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成键物质:离子化合物二、电子式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称为电子式。
必修二离子键说课
(第一课时 离子键)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之后,对原子结合方式的研究,是对物质 结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学习化学键知识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元素周期表位构性知 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 化学反应的本质,为学习下一章“化学反 应与能量”做好铺垫,也为今后在选修三 中深入学习粒子间作用力打下基础。
象的概念教学,通过问题、探究、交流、归 纳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 成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激发思考
1
引入新课
2 理论探究 形成概念
3 融会贯通 理性提升
4
科学示范 规范训练
教学环节 应用知识
5 促进落实
1、激发思考 引入新课
如何证明粒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微观粒子为什么会自动结合、聚集在一起? 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理论探究,形成概念
氯化钠微观形成过程的分析是构建离 子键概念、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的关键环 节,是新知识的生长点,要给学生留出独 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时间,学生有了初步 的设想后,再给出动画演示,验证学生的 推测是否正确。这样,学生积极的参与到 了新知识的发掘过程中,有利于知识的理 解和自信心的树立。
3、融会贯通,理性提升
H 启发学生元从素个周别到期一表般的研究问题的方
法,从NaCl到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发挥
Li Be
NOF
N成元a键素M的周g元期素表:和一周般期,律活对泼的化金P学属学元习S素的(指CIAl导,作IIA用),
K帮助C学a和生活将泼前的非后金知属识元融素会(A贯sVI通A,S,eV加IIA深B)r对离子
离子键说课教案(精)
〈〈离子键〉〉说课教案西安市第48中学高中理化生组郑梅一.说教材本节课是物质结构中谈到化合物及单质结构的课程,从课程设置的位置看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之后,这样是一个合理的结构安排,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
本节课自然而然地从原子过渡到分子,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后,对微观粒子的探索更进一步,这就引出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和单质,这样就可以从微观过渡到宏观,使化学知识更这顺理成章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在课的第一部分给出了离子键,即阴阳离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样通过物理上的电子的知识把离子键引出来,很自然。
这里又给出氯化钠的形成及电子式,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物质结构,这也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课时提到共价键,这样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和单质的结构就一目了然了。
在高中阶段对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在这里又提出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难度加大,所以这是第二课时的重点和难点最后教材总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给出了化学键的定义,同时指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引出能量关系,使得物质结构达到一个高点。
二、说教法由于本节内容抽象,难度大,所以采用逐层深入并配合学生自己的一些问题,最好使用多媒体教学。
三、说学法:思考、讨论相结合四、说教学设计:本节课涉及的内容抽象,难于理解,我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利用已有的知识:即氯气和钠的反应引出离子键;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得出离子键,同时强调电子式的书写;第二是利用氢气和氯气的反应并分析氯分子的结构得出共价键和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第三是利用多媒体演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并分析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关系。
五.说教学程序【展示】氯化钠固体;根据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分析、叙述当钠原子与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钠离子,带正电,氯原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成为带负电的氯离子,阴、阳离子的异性电荷相吸结合到一起,形成氯化钠。
离子键说课稿
离子键说课稿离子键说课稿《离子键》是化学的一个知识点,作为化学老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开展这节课的教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离子键说课稿,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一、说教材1、本节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
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离子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
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学生首先要知道化学键的概念。
而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这些化学反应是怎么发生的,生成物是怎么形成的。
虽然这些知识很抽象,学生理解时会有些困难,但它将会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从而找出规律。
离子键是指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完全要靠学生的想象力来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为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过程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关于离子键的内容——复习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验的方式引课,从宏观到微观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
根据教学大纲和本节教材的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形成过程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哲学思想。
对立统一论思想:电性相反的离子构成了离子化合物中的.矛盾的两个方面。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实验,从宏观上体验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所引起的化学变化,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通过课件演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人教版离子键说课稿
人教版离子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离子键”这一章节。
在正式进入说课内容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理。
2. 掌握离子键的特征及其与共价键的区别。
3.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4. 引导学生认识离子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1. 重点:离子键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2. 难点: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及其在化合物中的识别。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章节位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的第三章,是继原子结构和共价键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
离子键作为化学键的一种,其形成与原子间的电荷转移有关,是理解化合物结构的基础。
教材通过介绍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其与共价键的区别,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和周期表打下基础。
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2. 实验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对离子键特性的理解。
3. 比较教学法:通过对比离子键和共价键,帮助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
4. 案例教学: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共价键内容,提出问题:“除了共价键,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化学键?”自然过渡到离子键的学习。
2. 讲解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原理利用多媒体展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解释电荷转移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讲解离子键的特征重点讲解离子键的电性和方向性,并通过实验演示离子晶体的导电性。
4.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两者的特点和区别,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应用举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盐的电离,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实际应用。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理解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离子键的形成过程;3.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4.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难点:如何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化合物的性质差异,进一步加深对离子键作用机制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实例来引入本节课。
例如:“大家知道为什么氯化钠是白色晶体吗?是因为它是由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或者“你们知道氯化钠的化学式是什么吗?”2.讲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1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详细介绍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讲解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化学性质,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
3.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形成过程。
重点讲解:当金属原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正离子;当非金属原子获得一个或多个电子时,变成负离子。
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形成了离子晶体。
4.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存在离子键(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根据化学式判断是否存在离子键的方法。
例如:“NaCl、MgO、CaCl2等都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离子键。
”5.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2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或者PPT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离子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讲解:离子键结构稳定,熔点和沸点高;在水中易溶解;导电性能良好。
6.小结(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提问或者总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离子键》说课稿
《离子键》说课稿一﹑解读课标,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键》,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把化学键的知识放在这个位置,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重要时期,继初中的物质变化、化学反应之后,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同时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后,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进一步凸显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核心化学思想,为后面研究化学反应的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经对微观知识产生极大兴趣的同时又无法解释的基础学情上,我设置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离子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增进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在了解离子键的基础上,进而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学会简单离子电子式的书写。
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来自于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如何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反应为背景,通过对离子键的教学,用讨论﹑猜想的方法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的构成,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对化学反应的实质的理解。
难点:对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以及离子键形成过程的理解。
二、理论联系实际,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我将采用实验法(演示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探究讨论法(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和实验来分析讨论钠和氯气反应的实验中如何成键的过程),归纳法(在学习完离子键的基本定义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离子键在成键形式以及成键粒子,成键条件等方面的特点)等各种教学方法结合和交替使用,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抽象概念形象化。
离子键教案
离子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3.能够运用离子键的知识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离子键是指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
在离子键中,正离子失去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而负离子则获得了一个或多个电子,成为带负电荷的离子。
这些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就形成了离子键。
离子键的特点包括:•离子键的键能较大,一般在200-1000kJ/mol之间;•离子键的熔点和沸点较高,一般在500℃以上;•离子键的化合物一般为晶体,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规则的几何形状;•离子键的化合物在水中易溶解,但在非极性溶剂中不易溶解。
2. 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离子键的形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参与反应的原子具有较大的电负性差异,一般大于1.7;•参与反应的原子具有较小的电离能和较大的亲和能。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括:1.电离: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带电离子;2.互相吸引: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离子之间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3.离子晶体的结构:离子晶体中的离子排列成规则的晶体结构。
3. 离子键的应用离子键的应用包括:•解释物质的性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般为晶体,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规则的几何形状,这些性质决定了离子键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化学反应:离子键的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离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力是化学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通过讲解离子键的概念、特点、形成条件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基本知识;2.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化合物的性质。
四、教学过程1. 讲授1.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讲师通过PPT展示离子键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基本知识。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讲师通过PPT展示离子键的形成条件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离子键的形成原理和过程。
离子键说课课件(获全市说课比赛一等奖)
教学过程
2、新课教学: 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实验
剧烈燃烧,发出淡黄色的火焰,有大量的白烟。
教学过程
【设问2】:金属钠与Cl2能够发生剧烈反应生成 NaCl,它们为什么可以发生反应呢?我们现在从 微观角度来分析该反应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首先:
(1)请同学们写出Na和Cl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分组讨论:
归纳总结法→板书演绎 提问引导法→习题巩固
教 学 过 程
自主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5
1
引导
合作
总结巩固 拓展提升
探究
新课教学 实验演示
4 3
激辩升华 感悟实质
2
引导探究 领悟方法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设问1】:(1)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 元素,而物质的种类为什么远远地多于元素的种 类呢?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呢?请举例说明
a.两种原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它们分别容易发生 什么变化? b.当它们变化后又会有什么相互影响呢?
教学过程
不稳定 电子转移
稳定
Na+
Cl-
教学过程
离子键
定义: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 用,叫做离子键。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 吸引和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了离子键。
教学过程
作业:1.写出下列粒子的电子式: C、S、 Mg2+ 、 K+、 Br- 、 O2-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F K2O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化学键 (第1课时)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时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2Na+Cl2====2NaCl 二、电子式
第一章 离子键说课稿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三节《离子键》说课稿雨金中学旋冰一、本节教学内容分析1.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第3节化学键的第一课,化学键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初中学生学了离子的概念,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也为之后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构建理论铺垫,所以本节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下面我重点讲离子键的有关教学:2.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在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也应强调对学生能力、态度和观点的培养,力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条件,能够熟练的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培养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和探究求实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1-2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得出感性认识,结合动画从微观模拟氯化钠的形成,建立离子键的概念;2.了解离子键的实质;3通过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简单归纳出形成离子键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力。
2. 培养学生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离子键、电子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四、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实验演绎;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
学法: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
五、教学过程不稳定稳定提出问题(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物质种类多于元素种类原因)→实验(钠与氯气的反应)→表征性抽象(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结果得出结论)→原理性抽象(动画模拟氯化钠形成,得出离子键概念)→得出结论(离子键定义)→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形成条件→离子键的实质→构成离子键的粒子的特点→离子化合物概念→实例→反思与评价。
《离子键》 说课稿
《离子键》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键》。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离子键”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原子之间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物质的。
离子键的学习不仅为后续共价键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从实验现象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分析,逐步揭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本质。
同时,教材还通过图表、实例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离子键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原子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必修 1 中也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微观分析能力。
但对于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本质,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和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微观粒子相互作用的模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离子键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离子键的概念和形成条件。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本质,即静电作用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离子键的形成。
(2)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离子键说课稿
《硫酸的性质》说课稿一、对标定位说教材1、地位、作用及处理从初高中衔接来看,本节是初中酸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新教材把这一节放在基本实验、基本理论、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既可以承前加深对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启后为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搭建框架。
参照新课标,依据我校“明任务、小步伐、多训练、快反馈”的分步达标教学策略,将本节处理为3个课时,硫酸为第2课时,它也将为第3课时硝酸的氧化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参照。
2、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提炼、理性升华的教学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巩固酸的通性,掌握浓硫酸的特性,提高实验综合能力。
在对比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会量变引起质变、现象到本质的辩证关系,树立实践出真知的信心,提高实验安全与环保意识。
3、教学重、难点重点:浓硫酸的特性。
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二、据实剖析说学情1、学生已有认知学生已掌握酸相似的化学性质,但还没有上升为酸的通性理论;浅显知道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但不明确二者的区别;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陌生的。
2、学生已备技能通过前期基本实验、基本理论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自学、观察、质疑的水平,具备小组实验探究学习的技能。
3、新旧知识摩擦浓硫酸与金属、非金属反应不符合学生原有知识逻辑,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三、方法选择说教学1、教法分析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可以优化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主要采用“3W”实验探究教学法(What: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是什么;Why:小组探讨分析为什么;How:解决问题如何做)。
在实验教室里,教师将以多媒体为辅,以系列探究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分解知识目标,突破重难点。
2、学法分析以问题情境为出发点,实验为手段,探究为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实验、分析、归纳能力,学会评价与反思。
具体措施为:师生共同提出实验问题,确立实验设计、探究方向,经过系列实验的观察、对比、探究、分析构建出本节知识体系,巩固稀硫酸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而多媒体设置的问题情境,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离子键》说课课件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离子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 子化合物的概念和形成条件,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 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离子键的教学,用讨论,猜想的方法理 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的构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微观 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学好问,勇 于探索的优良品质。
2. 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 A. Na2O B. O2 C. HCl D. H2O
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活泼金属原子 失去电子 阳离子
静电作用 离子键
活泼非金属原子
得到电子
阴离子
离子 化合 物
用 电 子 式 表 示
提出问题,课下再探究
氢气和氯气也可剧烈 反应,氯化氢 是离子化合物吗?
·探究合作,说教学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说教法
·解读课标,说教材
一、解读课标,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化学键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 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也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化 学反应的本质;同时在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之 后,以“化学键”为桥梁,引导学生从物质变化和能量 变化两个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进一步凸显“结构决定性 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核心化学思想。
课下查阅资料和课本
自我学习和 思考 分析能力
通过实例感知化学键
实验、动画呈现离子键 理论指导识别离子键
既落实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掌握又 能兼顾学生学科思 维能力、自主学习 能力的提升。
规范训练表示离子键
问题引导,深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离子键》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键》第1课时的内容:离子键。
接下来,我会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过渡: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
一、说教材
该部分内容出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该部分内容是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过渡: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
二、说学情
本节内容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但是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形象直观以便于理解,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过渡: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能够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综合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宏观到微观的研究过程,逐渐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过渡: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难点】
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过渡: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过渡: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
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承接之前所学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从原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
因此在设计有关“离子键”的教学内容时,我采用了以下的导入方式:
创设问题: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种类只有一百多种,为什么形成的物质却数以千万计,元素是如何形成如此多彩的物质的呢?从而引入本节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里我会通过讲解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来讲解离子键的形成。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首先播放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的视频,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接着请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如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得出产物是NaCl,之后我会提出如何从原子的角度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宏观的过程:钠原子失电子,氯原子得电子,形成的Na+、Cl-结合形成NaCl。
这一过程我会通过动画和讲解的形式来进行,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明白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之后,我会详细地讲解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这一形成过程,方便学生理解。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进行练习,我会请学生用电子式分别表示
Na2S、MgCl2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写电子式时带有相同电荷的离子分开来写。
这样边讲课边巩固的方式能够及时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2.离子键
首先提问学生氯化钠晶体的构成粒子是什么,粒子之间存在哪些作用力,通过分析氯离子和钠离子之间的作用力,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称为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
当学生知道了什么是离子键之后我会提出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NaCl就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之后我会结合具体的化合物如Na2S、MgO、NH4Cl等,让学生判断哪些属于离子化合物,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一步做出总结:活泼金属(指第一和第二主族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指第六和第七主族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酸根离子如硫酸根离子SO42-、硝酸根离子NO3-、
碳酸根离子CO32-等等);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之间,或铵根离子与非金属元素之间,例如NH4Cl、NH4NO3;NaH、KH等活泼金属氢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环节三:巩固提升
在这一环节我会请学生思考离子键的实质、成键粒子、成键条件分别是什么。
这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巩固,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小结作业
化学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学到的结果,还有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元素的原理除了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物质之外,还可以通过什么形成物质。
为下节课共价键的学习做好铺垫。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两方面的内容,并且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这样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谢谢各位老师,我的说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