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毒性作用及脱毒研究进展

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毒性作用及脱毒研究进展

DOI :10.15906/11-2975/s.20210317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234068);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RC2014XK002018)*通讯作者[摘要]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贮饲料在收获前、发酵期间及青贮完成后都会受到多种霉菌毒素污染。

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毒素后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青贮饲料中优势霉菌包括镰刀菌属(Fusarium )、曲霉属(Aspergillus )、青霉属(Penicillium )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真菌,所产生的主要霉菌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蓝酪霉菌毒素、霉酚酸和麦角生物碱等。

本文将对上述毒素在青贮饲料中的产生、影响、预防和脱毒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生产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青贮饲料;霉菌毒素;反刍动物;脱毒[中图分类号]S81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314(2021)03-0083-06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尧毒性作用及脱毒研究进展沙珊珊,胡玮琪,黄渤舒,杨玉菊*(哈尔滨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青贮饲料是厌氧条件下通过物料中乳酸菌发酵产生有机酸,抑制微生物活动,从而可长期保存的青绿饲料。

青贮的主要目的是在贮藏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营养损失,保留饲料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使其在饲料短缺期间可作为优质粗饲料提供给反刍动物,避免生产的季节性限制(Driehuis ,2015;郭勇庆等,2012)。

近年来,青贮饲料尤其是全株玉米青贮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包括奶牛和肉牛等反刍动物日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heli 等,2013)。

高产奶牛的饲料主要由牧草和精饲料组成,青贮在日粮中所占比例通常可达到50%~75%,甚至更高。

因而全株玉米青贮对作为节粮型畜种的草食性家畜的重要性更加明显(赵雪娇等,2018)。

霉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霉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霉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罗佳捷;张彬;陈宇光【摘要】霉菌毒素(Mycotoxin)是由产毒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由于饲料作物在田间、收获、贮藏、加工等诸多环节均可受到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所以饲料及其原料受霉菌和霉菌毒素的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霉菌毒素能导致动物发生自然性的、有毒害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因此给家畜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从霉菌毒素的毒性机理及其吸附刑等方面对其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而增加人们对霉菌毒素及其危害的认识【期刊名称】《湖南饲料》【年(卷),期】2010(000)006【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霉菌毒素;毒性机理;吸附剂【作者】罗佳捷;张彬;陈宇光【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霉菌毒素(Mycotoxins)是产毒霉菌(mycotoxigenie moulds)在谷物的田间生长阶段、收获和储藏时或在饲料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Palmgem,1986)。

它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性污染物,通过污染饲料、垫料对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动物食用感染霉菌毒素的谷物后,将会有临床症状或潜伏性的非临床状况发生,由此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的损失。

1 Mycotoxins的种类及产生条件目前已发现了300多种霉菌生长产生的霉菌毒素,最常见及危害最严重的有:黄曲霉毒素(AF)、赭曲霉毒素(OT)、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T-2毒素等。

霉菌毒素按生活环境可以分为田间毒素和仓储毒素两类,田间毒素是田间产生的霉菌分泌而来,包括萎蔫酸、F-2毒素、FUM、念珠菌毒素、单端孢霉烯毒素、DON、蛇形菌素(DAS)等;仓储毒素主要由仓储霉菌分泌产生,主要包括AF、青霉菌毒素等。

目前,仓储毒素的发生由于仓储条件的改善而逐渐减少,而田间毒素却由于全球环境的恶化而呈现发生加剧的趋势。

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玉米)的研究

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玉米)的研究

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玉米)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玉米)的研究引言在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方面,霉菌毒素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霉菌毒素主要是由青霉菌、黄曲霉菌、镰刀菌等产生,存在于一些食品原料中,如玉米、小麦、大米等。

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去除霉菌毒素,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玉米中的应用。

一、霉菌毒素的危害和来源1. 霉菌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霉菌毒素是一类高毒性的物质,经常食用受污染的食品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严重者可能导致癌症、免疫系统损害、生殖系统损害等严重后果。

有效去除食品中的霉菌毒素非常重要。

2. 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一些食品原料,如玉米、小麦等。

这些食品原料存放不当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受到霉菌的污染,会导致霉菌毒素的产生。

对于这些食品原料的处理和保管至关重要。

二、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的研究概况1. 紫外线照射原理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破坏霉菌的细胞结构。

霉菌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内的核酸会发生损伤,从而达到去除霉菌的效果。

紫外线照射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2. 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的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紫外线照射去除食品中的霉菌毒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中,以玉米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尤为突出。

研究发现,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以有效降低玉米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三、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在玉米中的应用1. 紫外线照射设备的设计与应用为了将紫外线照射技术应用于玉米的处理过程中,研究人员设计了符合玉米特性的紫外线照射设备。

这些设备不仅能保证紫外线的照射均匀性,还可以确保玉米的质量不受到损害。

目前,这些设备已经在一些玉米加工企业得到了应用。

2. 紫外线照射去除霉菌毒素的效果评价对于紫外线照射去除玉米中霉菌毒素的效果进行评价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紫外线照射处理条件下的玉米样品进行实验,评估了去除霉菌毒素的效果。

霉菌毒素毒性及其降解的研究进展

霉菌毒素毒性及其降解的研究进展
毒 菌毒 春毒 性 &共 降评的嘶 琵道 展
郭成 志 袁 慧★
40 2 1 18) ( 南农 业大学 动物 医学 院 ,湖南 长沙 湖
摘 要: 霉菌广泛存在 于谷物 、 饲料以及 食品 中, 次级代谢产物——霉 菌毒素给动 物以及人类的健康 带来 其
了极大的威胁。本文综述 了近 几年 来霉菌及其毒 素的研 究情况 , 包括动物霉菌毒素 中毒 机理和清除霉菌毒 素方 法, 为霉菌毒素研 究者提供最新的参考 资料 。 关键词 : 霉菌毒素 毒性 降解
繁殖 ,为研究该类霉菌的生长以及抗霉菌剂提供 物【 。 霉菌毒素有利于霉菌的种群繁殖 , 但不是霉菌 了理 论基 础 。 同时 , 有性 繁殖还 能够 增强 霉菌 的耐 生 长 过程 所 必须 需要 的物 质,而且 霉 菌 毒素 产 生
受 力 , s obae 最新 研 究 表 明 , J h H u rkn等 o 丝霉 菌 属 易受 到 外 界 环境 等 因素 , 括 p 温 度 、 度 、 包 H、 湿 营
(ysc l y setbl) 拟 青 霉 ( ac o ye 养 条件 和种 群 间的关 系等 。 B soha s p c is m a i P ei m c s l 一般 而 言 , 同一种霉 菌
vr t )的有 性生 殖可 以产生 抵抗 高 温 的孢 子, ai i oi 所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 以产生不 同的次级代谢产
霉 菌 是广 泛 存 在 的一 类 多 细 胞 真 菌微 生物 , . 间被霉菌感染的几率 ,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才能 田 生 长速 度 、 播 速度都 很 快 , 传 主要 通过 种子 或者 孢 保 证养 殖业 的 良好 发展 。 子 繁殖 ,多数种 类具 有无 性 繁殖 和有 性繁 殖两 种 方 式 。目前 , 某些 霉 菌的繁 殖方式 还存 在疑 问 。一

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及机理

圆弧青霉菌毒素-青霉酸对小鼠肾脏的损伤及机理

DoI 1 .7 4 S ..2 8 2 0 0 3 0 : 0 3 2 / P J 1 3 .01 . 0 3
圆弧青霉菌毒 素. 青霉酸对 小鼠肾脏 的损伤及机理
郭乐 ,袁 慧
( 湖南农业大学 动物 医学 院 ,湖南 长沙 4 0 2 ) 1 18
摘 要 :采用 2 日 5 龄健康的昆明种小鼠 10只,分为空A对照组和圆弧青霉菌毒素. 2 青霉酸( 以下简称青霉酸) 导 肾Βιβλιοθήκη 管上 皮 细胞 发 生 凋 亡 .


词:圆弧青霉菌毒素. 青霉酸;小鼠;肾脏损伤
中图分类 号:R 3 342
文献标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0。022 1)3 300 0 713( 0 — 3.5 0 00
Re a j r n s c a im nmie n u e yp nclcai n ln ya di h ns o c d cdb e iii cd iu t me i l
低 、中、高剂量组进行试验 ,以探索青霉 酸对小 鼠肾脏 的损伤及损伤机理.结果表 明 ,青霉酸对小 鼠肾脏的损伤 作用 主要是在 肾小管上皮 细胞 ;高剂量染毒能使小 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 ,细胞核 出现 固缩 、溶解 ,相同剂 量 下雄性 肾脏的损伤 比雌性 的严重 ; 质过 氧化反应是青霉酸引起 肾损伤的作用机理 , 脂 它能使小 鼠肾组织 中 S D O 活性降低及 MD A含量上 升 ,呈现剂量相关性 ;青霉酸通过促进 B x和 3基因的表达 ,抑制 B l a c- 2的表达 ,诱
t e s me d s , h e a a g f l u e wa r e o s h e l s T ema n me h im f i e a g h a o e t er n l ma eo e mo s smo e s r u a f ma e . h i c a s o d y d ma e d ma i tn n kn c u e b e i i i c d wa l i p r x d t n wh c c u d sg i c n l n a c t e c n e t o DA t a s d y p n cl c a i s i d e o i a i l p o ih o l in f a t e h i y n e h o tn f M wih

柑橘采后青霉菌的侵染及产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柑橘采后青霉菌的侵染及产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欣娅,郭婷,戴宏杰,等. 柑橘采后青霉菌的侵染及产毒机制的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6):389−395.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144HUANG Xinya, GUO Ting, DAI Hongjie, et al. Research on Infection and Toxin Producing Mechanism of Postharvest penicillium in Citru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6): 389−395.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144· 专题综述 ·柑橘采后青霉菌的侵染及产毒机制的研究进展黄欣娅1,郭 婷1,2,3,4,戴宏杰1,2,4,张宇昊1,2,4,马 良1,2,3,4,*(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川渝共建特色食品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3.农业农村部柑橘类果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4.发光分析和分子传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摘 要:柑橘是中国的第一大水果作物,柑橘采后青霉病是影响柑橘品质安全的重大病害之一,还会造成果品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P.digitatum 的侵染机制,而重点青霉菌对柑橘的感染和产毒机制有着密切的联系,产生的真菌毒素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针对柑橘采后主要青霉菌,综述其侵染和致病机制、产毒机制,分析目前柑橘产业采后青霉病的研究趋势和方向,以期降低真菌毒素污染风险,推动柑橘产业“提质增效”,为柑橘品质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研究新思路。

关键词:青霉病,柑橘,P.digitatum ,真菌毒素本文网刊:中图分类号:TS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306(2024)06−0389−07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144Research on Infection and Toxin Producing Mechanism ofPostharvest penicillium in CitrusHUANG Xinya 1,GUO Ting 1,2,3,4,DAI Hongjie 1,2,4,ZHANG Yuhao 1,2,4,MA Liang 1,2,3,4,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ity Food Co-Built by Sichuan and Chongqing, Chongqing 400715, China ;3.Key Laboratory of Quality and Safety Control of Citrus Frui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4.Key Laboratory of Luminescence Analysis and Molecular Sensing (Southwest University),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Citrus fruits are the largest fruit crop in China. Post-harvest green mold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citrus fruits, as it poses a risk of mycotoxins contamination. Current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infection mechanism of Penicillium digitatum , while other important Penicillium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citrus infection and toxin production. The mycotoxins produced can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food safety. In this review,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infection and toxin producing mechanisms of the main green mold fungi affecting citrus post-harvest,analyze the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and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citrus green mold disease, aiming to reduce the risk of fungal toxin contamination and promot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iciency in the citrus industry, providing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enhancing citrus quality and supporting industry development.收稿日期:2023−05−12基金项目:川渝菜肴食品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cstc2021jscx-cylhX0014,cstc2021jscx-cylhX0014)。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的初步研究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圆弧青霉毒素-青霉酸的初步研究
酸 钠 ( 海 山 浦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 酸 钾 ( 海 生 工 上 碳 上
金 项 目: 家 自然科 学 金 资 助 项 目( 0 7 5 8 圈 3614) 作 者简介: 朱丽 ( 9 7) 女 , 十 生 , 事 动 物 非 传 染 性 群 发 病 18 , 硕 从
的 研 究 , i:i h 一 1 . ot E mall —z u @ c r 26 l
收稿 E 期 :0 9 l 9 t 20 22
1 1 主 要 试 剂 与 仪 器 青 霉 酸 标 准 品 (r i— . Ii Bo s tc chGmb ) 抗 青 霉 酸 克 隆 抗 体 、 八 偶 联 抗 原 H : P ( 实 验 室 制 备 ) 氯 金 酸 、 S Sg 本 ; B A( ima公 司 ) 柠 檬 ;
通 讯 作 者 : 慧 , i u n u7 6 @ y h o C I. n 袁 E mal :y a h i 2 9 a o . O ] c 1
但小 型犬 手 术 组 没 有 变 化 。 与 生 理 盐 水 对 照 组 相 比, 在大 型 犬和 小 型犬 手 术 组 , 美托 咪 啶 3 5 g 有 7 /
了标 准禁食 , 仍有 1 但 0只 在 注 射 右 美 托 米 啶 后 … 观 了 呕 吐 , 中 8只 发 生 于 诱 导 麻 醉 前 , 其 2只 发 牛 于 拔 管 后 。 凶 此 , 使 用 本 品 时 , 便 进 行 了 严 格 的 禁 在 即 食 , 麻醉 也要 注 意观 察是 否发 生 了呕 吐或 逆 呕 , 在 避 免 出 现 窒 息 或 异 物 性 肺 炎 , 可 以 考 虑 注 射 有 美 托 也 米 啶前 注射 阿 托 品。
6 6只 犬 中 , 5例 手 术 中 间 由 于 心 动 过 缓 冉 次 有

人工接种柑橘绿霉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进展

人工接种柑橘绿霉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人工接种柑橘绿霉病病原菌的方法研究进展陈真凤,唐 诗,梁嘉振,杨春敏,谢雨轩*(广州工商学院 工学院,广东广州 510800)摘 要:柑橘采后极易感染真菌性病害,其中柑橘绿霉病尤为显著。

本文介绍了柑橘绿霉病及其致病因子和发病过程,并重点阐述了这种柑橘病原菌的人工接种方法,主要有打孔法接种、划十字伤口接种、刺伤接种、涂抹接种等,为柑橘绿霉病生物防治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柑橘绿霉病;侵染机理;发病过程;人工接种法Research Progress on Artificial Inoculation of Citrus GreenMold PathogenCHEN Zhenfeng, TANG Shi, LIANG Jiazhen, YANG Chunmin, XIE Yuxuan*(School of Engineer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800, China) Abstract: It is very easy for citrus to be infected with fungal diseases after harvest, especially citrus green mold. This paper introduces citrus green mold disease and its pathogenic factors and pathogenesis process, and focuses on the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s of this citrus pathogen, including punching inoculation, cross wound inoculation, stab wound inoculation, smear inoculation, etc.,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itrus green mold disease biological control.Keywords: citrus green mold; infection mechanism; pathogenesis; manual inoculation柑橘是芸香科柑橘属木本植物,种类主要包括甜橙、宽皮柑橘、柚、葡萄柚、柠檬及其杂交后代等[1]。

青霉酸研究进展

青霉酸研究进展
离 出 很 高 的 青 霉 酸 。 研 究 者 还 发 现 , P 的 霉 通 过 增 加 小 肠 平 滑 肌 的收 缩 频 率 、收 缩 幅 度 和 张 产 A 菌 在 5~ 3 ℃ 都 产 毒 , 以低 温 贮 藏 食 品 霉 变 也 力 来 增 加 胃肠 蠕 动 , 结 果 为 进 一 步 证 实 临床 上 2 所 该
I 摘 要 】 文从 来 源 、 本 性质 、 性 、 测 、 毒 检 防霉 脱毒 等 方 面对严 重 污染饲 料 的青 霉酸 的研 究进 展做 以 综述 。 【 键词 】 霉酸 ; 关 青 毒性 ; 测 ; 检 防霉脱 毒 I 中图分 类号 1 8 98 S5. 【 文献标 识 码I A 【 文章 编号 ] 6 2—2 7 (0 0 1 17 0 82 1)2—0 1 0 4一O 3
[ y rspnc l c ; xc ci ; e c o ; rv ni e x ct n Ke d le ilc i t iat n dt t n peet nd t i ao Wo iia d o o ei o of i i
霉 菌 毒 素 是 由霉 菌 在 基 质 上 生长 繁 殖 过 程 中 率 的 6 .O 。 O3 % 产 生 的 有 毒 次 级 代 谢 产 物 , 要 有 黄 曲霉 毒 素 、 主 青 霉 酸 、 曲霉 毒 素 , 米 赤 霉 烯 酮 等 。目前 关 于 黄 赭 玉
P o r s t d e nP n cl cAcd r g e si S u iso e ii i i n l
W ANG JA i -h n 2 Di, I Jn s e g
( . h n a g I si t f o s rM e i ie An ma e dCo to , h n a g Lio i g 1 0 1 2 S e y n n r ・ x t n 1S e y n n t u eo M n t d cn i l e nr l S e y n a n n I 0 3 : .h n a g E t E i I ・ t e F y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微生物脱毒研究进展


状。
要: 各种 霉 菌毒 素 可以作 为一种 污 染物 广泛存 在 于动物 饲料 中。本 文 针对 饲料 中
霉 菌毒 素 的危 害和去 除方 法进 行 了介 绍 , 着重概述 了霉 菌毒 素 的微 生物脱 毒 法 的研 究现 并
关键词 : 霉菌毒素 ; 生物; 微 脱毒
1 e vlp n rgeso corai tx ct no ctxni ed 1 e met ors f rogns De i ai f h De o P Mi ms o f o i Myooi F e n
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常见的 霉菌毒素有 : 曲霉毒素 (ft i ) 赭曲霉毒 黄 aa x s 、 l on 素 A oh t i A 、 (cr o n )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 i o ax t h— r c
t cns 、 h ee) 玉米 赤 霉 烯 酮 (erlnn ) 伏 马 菌 e zaa oe 、 e 素 (u oin ) ( 剑宏 ,07 。 fm ns s等 徐 i 20 ) 霉 菌毒 素可 以对 动 物 引起 一 系 列严 重 的生 理和生 物 毒 害 , 致癌 性 ( 曲霉 毒素 、 曲 霉 如 黄 褚 毒 素和伏 马 霉 素 ) 致 突 变性 ( 曲霉 毒 素 和 柄 、 黄
具有 细胞毒性 ( 然然 ,0 7 。 侯 2 0 )
霉 菌及 细菌 ) 以将 玉米赤 霉烯 酮转 化为 Q一玉 可 米赤 霉烯 醇及 B一玉 米赤霉 烯醇 , 这种 转 化 尚 但
霉菌 毒素 是在 结 构 上差 异 巨大 的一 类 小分 子 量化 合 物 , 由微 生物 经 过 次生 代谢 过 程产 生 ,
时, 会产 生霉 菌毒素 。由于霉 菌生长有 一定 的地 域性 , 导致 不 同 区域 占优 势 的霉 菌 毒 素 种 类 不 同 。产 毒素 菌并 非在 所 有 适 于生 长 的 温度 条 件 下 都能产 生 毒 素 。一 种 霉 菌 可 以产 生 多种 不 同 的霉菌 毒 素 , 相反 , 同 的霉 菌 可 以产 生一 种 相 不 同的霉菌 毒素 。饲 料 中常见 的产 毒 素霉 菌 主 要 有: 曲霉属 (segls 、 apriu) 青霉属 (eilu 、 l pn iim)镰 cl

青霉酸毒性研究进展

青霉酸毒性研究进展

文就 青霉酸 的器 官毒 性 、 细胞 毒性 、 子毒 性及联 合毒 性 的研 究进行 综述 。 分 关键词 : 青霉酸 ; 性 ; 合毒 性 毒 联
中图 分 类 号 :8 9 8 ¥ 5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5 3 (0 8 0—0 40 10 —0 8 20 )30 9 —3
G 尿 液 代 谢 产 物 , 酸 性 的 占 2 , 酸 性 占 的 强 3 弱 6 , O 强碱 占 2 , 中性 l , 中性 的尿 液成分进 行 5 对 分离鉴定 , 主要 代谢 产 物为 非离 子 的生 物大分 子 ( Mr
<5o o 。对雄 性小 鼠进行静 脉 注射 ( 0mg k ) 超 o ) 9 / g ,
( 南农 业 大 学 动 物 医 学 院 . 南 长 沙 4 0 2 ) 湖 湖 1 18

要: 青霉酸是 圆弧 青 霉代谢 产 物 的主 要成 分 。现 已证 明。 霉 酸对 各 种动 物 具 有 毒性 , 青 主要 引起心
脏 、 脏和 肾脏等 器官 的损 伤 , 具有 潜在 致癌性 。青霉酸 在饲料 中的含 量很 高 。 肝 并 而且 污 染极 其广 泛 。因此 , 研 究青霉酸 的毒 性 、 中毒机 理及 与 其他 毒 素的联 合作 用 。 对保 证饲 料 卫 生和 动 物健 康具 有很 重要 的 意义 , 该
维普资讯
动物 医学进 展 。0 8 2 ( ) 9 —6 2 0 。 9 3 :49
Pr g e s i t rn r e cne o r s n Ve e i a y M dii
青 霉 酸 毒 性 研 究 进 展
郭 乐 , 晖 云 , 晏 袁 慧
1. , 7 1h在血液 、 肝及 。 肾的半 保 留时 间 ( 雌 ) 雄/ 分别 为

青霉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

青霉分类方法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6期 7
20 年 1 07 2月

S NXIa 删 HA
西


V0.7 No 6 12 .
De .2 0 c 07
I L ND CA I USr RY


’ 0: 。 . : . : : :
-: : :: :
C ae es xrc gr C A)Ma x at zpkY at tatA a( Y 、 l E t c E t r A.
Hale Waihona Puke 直沿用的传统分类鉴定方法 , 包括通过形态特征、 生 理生化反应分类鉴定等 ,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微生物
表面受体的特异性 , 属于表型分类法。
近些年, 由于分子生物学 的飞速发展 , 使得从分 子和基因水平来认识青霉菌的遗传结构 、 组成和分
文章编号 :0 47 5 (0 70 —0 1 4 1 0 —0 02 0 )60 3 。 0
引 言
青霉广泛存在于 自然界 , 其菌落密毡状或松絮 状大多为灰绿色 , 分生孢子梗具横膈 , 顶端不膨大 , 有扫帚状分枝 , 为帚状枝 。青霉属 中有在工业上 称
经济价值很高的菌种 , 有些青霉能产生有机酸, 如柠 檬酸 、 胡索酸 、 延 草酸 及葡 萄糖酸等 。青霉 中也有许 多常见的有害菌危害水果 , 如白色青霉 ( .l c s P a i n) ba 危害柑橘 , 扩展青霉 ( .xas 危害苹果。青霉 P epnu m) 菌经常侵染工业产品、 食品和饲料, 有些则与动物及 人类 的疾病有关。人类对青霉的分类鉴定和利用历 史悠久,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 形成了至今一
摘要: 介绍 了青 霉 的传 统分 类方 法 , 述 了 随机扩 增 多 态性 ( 综 咖 方法及其青霉分类鉴定 中的研究进展。

苹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研究进展

苹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研究进展

落叶果树 2022,54(3):39-43Deciduous Fruits·综合评议·DOI : 10.13855/ki.lygs.2022.03.010苹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研究进展王利平1,2,王丽霞3,刘保友2,4,张悦丽5,张伟2∗(1.烟台市福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烟台264000;2.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烟台265500;3.烟台市科技馆,山东烟台264001;4.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烟台264005;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摘 要:展青霉素是一种有毒的真菌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腐烂的蔬菜、水果中,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真菌毒素之一。

综述了苹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展青霉素产生菌、理化性质与毒性、污染现状、降解及检测方法等,为苹果及其制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及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苹果制品;展青霉素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2)03-0039-05Research progress on patulin in apple and its productsWANG Liping 1,2,WANG Lixia 3,LIU Baoyou 2,4,ZHANG Yueli 5,ZHANG Wei 2∗(1.Fushan Centre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 Promotion ,Yantai ,Shandong 264000,China ;boratoryof Quality &Safety Risk Assessment for Fruit (Yantai ),Yantai ,Shandong 265500,China ;3.Yant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Yantai ,Shandong 264001,China ;4.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China ;5.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Shandong 250100,China )Abstract :Patulin is a kind of toxic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ed by fungi which widely exists in rotten vegetables and fruits,and is one of the most harmful mycotoxins to human beings.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tulin in apple and its products was reviewed.The producing fungi,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toxicity,pollution status,degrada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were introduced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and control of patulin in apple and its products. Key words :apple;apple products;patulin收稿日期:2021-04-19基金项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GJFP2018013);食用农产品中病虫害残余物和病原微生物摸底排查与关键控制点评估(GJFP2017013);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品产业创新团队(SDAIT -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2020KC026);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NYNC015);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KF11)。

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蔬菜及其制品易受真菌毒素等污染,部分毒素毒性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真菌毒素种类较多,其中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毒素在茄果类、豆类、叶菜类和根茎类等蔬菜中较常见。

该文综述了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蔬菜;真菌毒素;污染;检测技术蔬菜是人类重要的饮食和营养来源,其在种植、储运等环节中易受真菌等生物和农药等化学污染[1]。

据统计,污染可导致蔬菜产量损失35%~55%,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损失率高达55%[2],更重要的是,蔬菜污染给食用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威胁。

真菌毒素为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在蔬菜生长、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均可产生[3],为各类污染的主因之一[4]。

在目前已报道的400多种真菌毒素中[6],部分真菌毒素低剂量摄入即可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和胃肠道,甚至可致癌、致畸和致突变[7-8];部分真菌毒素的分子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仍不分解[9];曲霉属、青霉属、镰刀菌属和链格孢属[10]等真菌毒素为较常见的蔬菜污染源。

为进一步掌握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总结,现将其介绍如下。

1 蔬菜及其制品中主要的真菌毒素种类1.1 曲霉属毒素曲霉属是常见的食物腐败真菌,易生长在6~55 ℃的低湿度环境中[11],常污染蔬菜根茎等组织[12]。

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产生于黄曲霉菌[13],为曲霉属中致癌性最强的毒素[14],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列为I 类致癌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

1.2 青霉属毒素青霉属是最常见的真菌之一,易存活于各种食物中[15]。

赭曲霉为产生于青霉菌和曲霉菌的一组重要真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 ,OTA )是赭曲霉毒素中的一种,具有肾毒性、肝毒性、致畸性、免疫毒性和神经毒性[16],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将其列为IIB 类致癌物[17],其化学结构式如图2所示。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机制及采摘后防腐保鲜技术研究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机制及采摘后防腐保鲜技术研究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机制及采摘后防腐保鲜技术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有效的农业生物防治方法。

其中解淀粉芽胞杆菌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工具,已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然而如何利用解淀粉芽胞杆菌有效地防治扩展青霉,以及采摘后如何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防腐保鲜,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扩展青霉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害,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它不仅会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还会降低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价值。

因此研究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机制以及采摘后的防腐保鲜技术,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关于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生物活性酶等方面。

然而这些研究尚未涉及解淀粉芽胞杆菌在采摘后的防腐保鲜作用。

此外关于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具体机制也尚不清楚,这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解淀粉芽胞杆菌生物防治扩展青霉的机制,以及采摘后如何实现对农产品的有效防腐保鲜。

通过对解淀粉芽胞杆菌抑菌物质、生物活性酶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其在防治扩展青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同时,通过实验验证解淀粉芽胞杆菌在采摘后对农产品的防腐保鲜效果,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A. 青霉菌对农作物的危害和对环境的影响青霉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危害。

青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导致植物叶片、茎秆等部位出现黄化、枯死现象。

此外青霉菌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甚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在严重的情况下,青霉菌感染可能导致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土壤污染:青霉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大量繁殖,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长期受到青霉菌污染的土壤,其肥力和生产力将大幅度降低,不利于农业生产。

青霉酸毒性研究进展

青霉酸毒性研究进展

青霉酸毒性研究进展
郭乐;晏晖云;袁慧
【期刊名称】《动物医学进展》
【年(卷),期】2008(29)3
【摘要】青霉酸是圆弧青霉代谢产物的主要成分.现已证明,青霉酸对各种动物具有毒性,主要引起心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并具有潜在致癌性.青霉酸在饲料中的含量很高,而且污染极其广泛.因此,研究青霉酸的毒性、中毒机理及与其他毒素的联合作用,对保证饲料卫生和动物健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该文就青霉酸的器官毒性、细胞毒性、分子毒性及联合毒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94-96)
【作者】郭乐;晏晖云;袁慧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9.87
【相关文献】
1.青霉酸对尼西鸡的毒性作用 [J], 何祖平;袁慧;丰美福
2.青霉酸研究进展 [J], 朱晓敏
3.青霉酸研究进展 [J], 王(由頁);贾金生
4.青霉酸的研究进展 [J], 陈智;邬静;袁慧
5.马兜铃酸Ⅰ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J], 朱哿瑞;王静;刘成海;陶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展论文(精编文档).doc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展论文(精编文档).doc
这些毒性物质有些来源与食物本身[10],有些受环境影响外源侵入,有 些则产生于食品的储藏和加工中。如大豆中的淀粉酶抑制剂,菠菜中的植 酸,咖啡中的咖啡碱单宁等,食物本身就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泡菜腊肉制 作过程中以及剩饭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油脂自动氧化和加热分解产生的酸 败产物等属于在储藏加工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它们有的会造成腹泻,有的 会减少营养物质而吸收和利用率,有的甚至会导致癌症、危及生命。了解 这些有毒害物质以及简单的去除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延缓 衰老,减少疾病发生,延长寿命。
组胺中毒表现为头晕胸闷等部分病人出现视物模糊口和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血压下降等个别重病人可死亡组胺中毒特点是发病快恢复微生物毒素微生物种类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界环境适应能力强能使食品变质败坏如腐败维生物少数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主要的是细菌毒素和霉菌毒素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4. 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 6 4.1 食物添加剂引起的毒害 .......................................................................... 6 4.2 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 6 4.2.1 亚硝酸盐及亚硝胺的形成....................................................... 6 4.2.2 多环芳烃 ....................................................................................... 6

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因素的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

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因素的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

黄绿青霉菌产毒影响因素的实验观察的开题报告
黄绿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的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豆类等食物的表面。

该菌属于细菌属中的青霉菌科,产生一类名为
黄曲霉毒素的毒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研究影响黄绿青霉菌产毒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培养基成分等因素。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观察,探究不同因
素对黄绿青霉菌产毒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控制这种真菌的产生和扩散,
保障人体健康安全。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准备培养基。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是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
将选择两种常用的培养基,分别为SDA(琼脂糖琼胶培养基)和PDA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在实验前需用高压蒸汽把培养皿杀菌并
在无菌条件下准备好培养基。

2.接种黄绿青霉菌。

将黄绿青霉菌菌种接种在两种培养基上,培养
基分别会让真菌生长出不同的菌落形态,便于判断和比较。

3.控制温度和湿度。

将PDA培养基的组置于温度28℃,湿度70%
的条件下,将SDA培养基组置于温度22℃,湿度80%的条件下。

4.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两种培养基中的黄绿青霉菌分别会在哪个条
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记录菌落形态和颜色,记录产毒的变化和时间等。

5.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因素对黄绿青霉菌产毒的影响,从而制定出一系列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温湿度、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等方法。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黄绿青霉菌产毒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地控制其产生和扩散,使环境更加健康和安全。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分子系统发育及其毒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分子系统发育及其毒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分子系统发育及其毒理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和玫烟色拟青霉(Aspergillus ochraceus)都是常见的真菌,它们分别属于鞭毛菌门和子囊菌门,对于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绿僵菌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防治菌,目前已广泛用于草地蝗和沙漠蝗等害虫的控制。

而玫烟色拟青霉则是一种产生黄曲霉毒素的真菌,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很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分子系统发育和毒理学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1.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进行基因组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探究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树。

2.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毒理学研究:利用生物化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方法,探究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毒素产生机制、毒素代谢、毒素作用机理以及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三、研究意义1. 对于绿僵菌的研究,可以为其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对于玫烟色拟青霉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其毒素产生机制和毒理学特性,为预防和控制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科学指导,保障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

四、研究方法1.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基因组测序: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构建基因组文库并进行测序。

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2.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毒素活性筛选:采用生物化学方法筛选毒素,利用细胞学和遗传学技术鉴定毒素产生机制和作用机理。

3. 毒理学实验:建立小鼠和大鼠的动物模型,进行毒性测定,并对毒素对机体器官及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损害进行分析。

五、预期成果1.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的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树,深入理解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历程。

2. 绿僵菌和玫烟色拟青霉毒素的产生机制、毒素代谢、作用机理和对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霉毒素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从青霉毒素的种类、检测方法和消除方法三个方面综述近年青霉毒素的研究现状。

前言:霉菌毒素很容易直接通过农作物产品(如谷物、油料作物的籽实、坚果、咖啡等)、水果及果汁、饮料(白酒或啤酒)、调味品以及动物产品进入人得食物链,因此霉菌毒素污染食物的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霉菌毒素对农作物的污染给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霉变而损失的粮食就占其总产量的2%左右,至于霉变对人畜引起的健康等危害,更是难以统计。

产毒霉菌主要包括六大类:曲霉菌属、镰孢霉菌属、青霉菌属、麦角菌属、葡萄穗霉菌属和内生真菌属,其中大多数产毒霉菌属于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镰孢霉菌属。

青霉菌属作为三类主要产毒霉菌之一,本文将对青霉毒素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青霉菌属概述[1]青霉菌属是一个数量多、种类复杂的霉菌家族,世界各地均存在这种霉菌,亚热带和温热带地区是其主要分布区域。

它们一般被看作是腐生生物,在营养物质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温和低水活度(指产品蒸汽压与纯水蒸汽压的比值)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在大量的农作物上生存繁殖,有时还有有限的寄生现象。

由于青霉菌属比曲霉菌属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数量更大,因此农作物在储藏过程中更容易受到这种霉菌的污染。

青霉菌是真菌门、子囊菌纲、散囊菌科中的青霉菌属的种类,是橘子等水果、蔬菜、食品和衣物皮革上最常见的一类腐生菌。

青霉的菌落呈密毡状或松絮状,大多为灰绿色,菌丝与曲霉相似,但无足细胞,其分生孢子梗具有横隔,顶端不膨大,有扫帚状分枝,称为帚状枝。

帚状枝是由单轮或两轮到多轮分枝系统构成,对称或不对称,最后一级分枝称为小梗,小梗上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青绿色。

着生小梗的细胞称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称为副枝。

由于分生孢子的数量很大,所以,此时青霉的颜色则由白色变成青绿色。

分生孢子散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青霉的有性生殖极少见,有性过程产生球形的子囊果叫闭囊壳,其内有多个子囊散生,每个子囊内产生子囊孢子。

子囊孢子散出后,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新的青霉菌丝体。

青霉与曲霉十分接近,种类繁多,分布同样极为广泛,青霉菌属中有的菌种在工业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有些青霉能产生有机酸,如柠檬酸、延胡索酸、草酸、葡萄糖酸等。

但青霉最著名的是生产抗生素,如利用产黄青霉(P. chrysogenum)系选育出来的某些菌株能生产青霉素。

此外,有的青霉菌还用于生产灰黄霉素及磷酸二酯酶、纤维素酶等酶制剂。

同时,许多青霉也是常见的有害菌,危害水果,如白色青霉(P. albicans)危害柑橘,扩展青霉(P. expansum)危害苹果。

青霉菌亦经常侵染工业产品、食品和饲料;有些则与动物及人类的疾病有关。

在实验室也是常见的污染菌。

青霉菌易感染储藏谷物,作物收获前的污染比较少见。

草酸青霉可造成籽实和外皮损伤,引起穗腐病。

绳状青霉可造成籽实脱皮,但通常不影响种子的活力。

从小粒作物籽实中也偶尔发现青霉菌。

持续的潮湿天气或作物倒伏均有利于青霉菌的感染。

2青霉毒素青霉毒素及其中毒病,虽然发现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但除日本、美国有所报道外,尚未引起其它国家的足够重视。

我国郭玉学等(1990年)曾报导过猪的桔青霉素中毒,此后,未见有对其它青霉毒素更深人的研究报告。

基于青霉毒素致毒具有慢性、隐蔽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又加上其诱发肿瘤具有长期、多次和少量的特性,因此,笔者深感有必要对青霉毒素的毒性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为防治人和动物青霉毒素中毒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下面就青霉毒素的一般性状和理化特性、各种毒素的毒性评价以及临床中毒症状等几方面加以论述。

青霉毒素的一般性状和理化特性包括其主要的产毒青霉、次产毒青霉、分子式、分子量、溶解性、熔点以及紫外线吸收光谱。

了解青霉毒素的一般性状和理化特性,有助于对各种毒素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也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毒理学研究。

现将六种青霉素的一般性状和理化归纳于表1[2],以供参考。

2.1展青霉素[1]展青霉素(Patalin)主要是由青霉和曲霉(扩展青霉、站青霉、棒型青霉、人、土壤青霉、新西兰青霉、石状青梅、粒状青霉、梅林青霉、圆弧青霉、产黄青霉、娄地青霉、棒曲霉、巨大曲霉、土曲霉和雪白丝衣霉)产生的一种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的有神经毒性的真菌代谢产物。

主要在苹果及其制品中检出,在梨、桃、山楂、番茄、橙子及其制品中也有检出。

人类饮食中的展青霉素主要来源于被霉菌污染的苹果或苹果汁。

2.2黄绿青霉素[1]黄绿青霉素(Citreoviridin,CIT)是主要黄绿青霉菌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产物,于20世纪40年代首次发现并分离提纯CIT是一种具有心脏血管毒性、神经毒性、遗传毒性的真菌毒素。

其急性中毒症状主要有瘫痪、麻痹、呕吐和呼吸衰竭。

在克山病病因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依据大量的流行病学事实,首次提出CIT是导致克山病的可以病因。

克山病病区的居民所吃的粮食都有霉焐现象,且从这些粮食样品中分离到了黄绿青霉菌。

实验发现当谷物中的水分含量达14.6%时,黄绿青霉菌即开始生长。

同时发现,黄绿青霉菌在大米中生长最快,产毒数量也最高,其次是玉米、谷物和小麦。

在粮食储存条件不好、潮湿的情况下,黄绿青霉菌生长迅速,粮食污染加重。

季节变化和雨季时,相对凉爽和潮湿时,产毒量增加。

大米水分达到14.6%就会有黄绿青霉生长,温度在12~13℃会形成黄变米,米粒上有淡黄色病斑,同时产生黄绿青霉毒素。

在被正青霉菌(Eupericillium ochrosalmoneum)污染的玉米中一般也会存在大量的黄绿青霉素。

该毒素为神经毒,毒性强,不溶于水,加热至270℃是失去毒性。

中毒特征为中枢神经麻痹,进而发展为心脏及全身麻痹,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性心脏型脚气病出现了几个世纪之久,其发生的地区包括20世纪早期的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特征为心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异常心音、低血压、不安和强烈的狂躁,最后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急性心脏型脚气病一直被认为是由于感染或者维生素缺乏造成的,直到成功分离出一种霉菌,将其提取产物做出鉴定,并分析了产物的结构之后,才知道这种病其实是一种深黄色的化合物所致。

这种深黄色的化合物正是黄绿青霉素,研究人员用动物实验成功地复制了它所造成的神经综合征和呼吸衰竭。

2.3青霉酸[3]青霉酸(Penieilie acid,PA)主要是由圆弧青霉、软毛青霉、马顿青霉、托姆青霉、徘徊青霉、棒形青霉以及棕曲霉等产生的多聚乙酰类霉菌毒素,有人曾在感染软毛青霉和圆弧青霉的玉米中分离出很高的青霉酸。

研究者还发现,产PA的霉菌在5~32℃都产毒,所以低温贮藏食品霉变也可能会污染PA,但在15~20℃温度较高时产毒最高。

产PA的霉菌主要寄生在高粱、大麦、燕麦、玉米和大米中,而寄生在花生、大豆、棉籽同样的霉菌却不生成毒素。

青霉酸能引起肾、肝和心肌细胞变性,降低平均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和决蛋白,并使血液尿素氮升高,还能引起中毒性肾病。

2.4桔青霉素[1]桔青霉毒素(Citrinin)是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真菌毒素,于1931年首次被分离纯化。

桔青霉毒素主要是一种肾毒性毒素,它能引起狗、猪、鼠、鸡、鸭和鸟类等多种动物肾变。

有多种青霉菌属真菌和曲霉菌属真菌能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产生桔青霉毒素。

如青霉中的橘青霉、纠缠青霉、瘿青霉、黄绿青霉、点青霉、扩展青霉、詹森青霉等。

其中橘青霉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桔青霉毒素产生菌。

橘青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繁殖迅速,它经常和纤维的降解,玉米、大米、小麦等农产品或食品的霉变有关。

在大米中及大米的产地,该菌是普遍存在的。

近年来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许多农产品(如玉米、大米)和乳酪、苹果、梨和果汁等食品中都有可能检测到桔青霉毒素和分离到产桔青霉毒素的菌株,不同的菌株之间产毒能力和产毒条件差异很大,为预防和控制带来了困难。

因此,桔青霉毒素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5红色青霉素[2]Burnside等曾报告从美国东南部发生猪和牛霉菌中毒病地区的发霉玉米饲料中,首先分离出红色青霉P-13,并以此菌人工感染的玉米饲料喂猪、小白鼠、马和雄山羊,可引起这些动物的发病和死亡,中毒动物各个器官均呈现充血和出血,以肝脏和肾脏最明显,发生中毒性细胞变化。

Wilson等曾从红色青霉培养物中提取出一种酸性化合物,经腹腔注射、静脉注射和经口灌喂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均可产生中毒性肝炎和全身出血症状。

Forgacs等曾报告,用红色青霉和产紫青霉感染谷粒饲喂小鸡,同样出现各种组织的充血和出血名取等曾证明产紫青霉也能够产生红色青霉素B。

Moss等曾证实红色青霉素存在两种化学结构,即红色青霉素A和B,B是主要的毒素,其毒性较大。

毒素主要损害肝脏、肾脏和引起全身出血。

2.6震颤毒素[4]震颤毒素(Fumitremorgins,FT)是主要由烟曲霉产生、对实验动物有较强毒性的一类毒素,包括震颤毒素A-N、疣孢青霉原和TR-2。

Yamazaki等在研究与食物中毒有关的真菌中,分离出8株烟曲霉,并从其有毒提取物中分离出对小鼠具有霞颤毒性的物质,命名为震颤毒素A及B(简称FTA和FTB)。

1981年,Horie等首次分离出FTA和FTB。

在震颤毒素中,以FTA、FTB、FTC及疣孢青霉原较为常见。

国外对FTA及FTB等的理化性质毒性、化学合成、中毒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未见人类食物中毒的报道。

到目前为止,已从9种真菌(主要是烟曲霉和青霉)的代谢产物中检出震颤毒素。

震颤毒素被认为与串珠霉症、燕麦草蹒跚症和伐木工人病等有关,而且对FTA及FTB的研究有助于建立动物惊厥模型及对抗惊厥药物筛选和防治的研究。

震颤毒素属神经毒.此外,它还可引起肾功能损害。

3检测方法[5]3.1薄层色谱法(TLC)TLC法可以检测多种霉菌毒素,也是目前我国检测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的国标方法。

其检测原理是:样品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利用真菌毒素在特定波长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的荧光斑点的强弱与标准品比较定量。

本法设备简单、成本低,因低于大多数国家制定的黄曲霉毒素标准限量,故在基层实验室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TLC法的检测精度,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高效薄层层析法(HPTLC),该法可根据待测样品的不同改变各种分析条件,如展开剂、进样技术、展开槽、检测方式等,以得到最佳效果。

随着薄层扫描层析仪的出,使TLC或HPTLC法实现了定性定量的自动化,直接测定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使分析速度加快。

3.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法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以液体为流动相的新型色谱技术,近年来已成为现代仪器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