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同志
屈原全面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文学成就著作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
《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
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大家不仅忙碌着准备端午节的各种活动,而且也开始热烈讨论起端午节的起源和文化背景。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端午节的主角——屈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端午节屈原的资料。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姓屈,名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诗人。
出生在楚国竹林溪(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一个贵族家庭。
他出生时,楚国大多数人仍讲求耕读,以道义礼法为尊,然而,他却选择了堂高垒而不能名,身多雨露而无益。
他一生中,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浪漫主义哲学思想,在楚国一时风行。
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著有《离骚》、《天问》、《九章》等文学作品。
他的才华、思想境界、哲学思想影响了几代人,但他的命运却非常坎坷。
屈原在楚国贵族中受到很高的教育,成了一位文学家。
由于三年后的怀疑,他辞职了并迁居到当时的汨罗江畔。
他对政治上的事务非常关注,很快在楚国政坛上崭露头角,成为楚国重要人物之一,被委任为楚国左御毂(左国相)。
他为人正直、宽厚、重情,但不够敏锐和果断,在他任职期间经历了一系列风波和事故。
公元前278年,屈原不堪忧思,仙逝在汨罗江(今湖南省岳阳市)里,享年六十三岁。
“屈原说与乐,谗人心不足,蒲江不堪舟,精义自此去。
”这句话概括了屈原一生的历程。
这也是后人给屈原的一个名号——“大丈夫”的来源。
在他人生给予的差距、错离,果敢维权,哀思斗志,矢志不移地坚信天命,不愧为我国古代哲学家中的英雄人物。
屈原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还是端午节的重要人物。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其中,最广泛流传的传说是屈原为纪念爱国将领“伍子胥”,带领楚国人吃“角黍”、赛龙舟、粽子等活动,并将这些活动定为端午节。
传说,屈原被贬后,在汨罗江投水自杀,百姓发现他的身体被鲤鱼吞食,于是就掉下饭粒,投入江中给齐鲤鱼吃,以此来躲避鲤鱼吞噬他的身体。
之后,这种投下饭粒来饲养鲤鱼的习俗就传承下来,并逐渐发展成为现在的赛龙舟、传统膳食、佩香包等端午节传统活动。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代表作品有哪些屈原,名平,字原,楚国人,又称屈子,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诗经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化名人。
他曾经为楚国贡士,担任过楚国官员,也曾是楚国文学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离骚》被誉为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屈原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辗转,他常常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担忧而心痛,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独和辛酸。
在他的诗歌中,留下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爱国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对屈原的简介介绍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
一、生平和经历屈原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是楚国荆州中阳(今湖北省枝江市)人。
他的父亲是楚国大臣,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因此他能够接受到相当好的教育,早年间受到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育,如樊远,庄忌,和伍定等。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上,诸侯割据、内外交战,楚国虽然强大,但还处在与齐、秦等国的斗争之中。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也充满了战乱、烽火和泣血,文人也常见身陷险阻、危难之中。
屈原年轻时,曾经为楚国的官员,曾在政治上投身于推动楚国的改革和振兴,也发表过很多的政论和诗歌作品,但是在战乱中他的一些政治行动未获成功,导致他在他的官场生涯上受到了很多的阻挠和打击。
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抱负,他也创作了很多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著作,同时也因为这些作品引起了传统文化和填词、文学上的反传统认知。
但是他的作品《离骚》,却是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这一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绝唱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屈原的主要代表作品1.《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诗长达三千多字,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为开头,描绘了屈原在离彤君园游和招魂释怀的情感和思想,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反思,是屈原最为著名和代表性的诗歌作品之一。
2.《九歌》《九歌》是屈原长篇叙事诗歌作品之一,共九章,开篇以“云中君不见吏隐飞鸟道, 时乎时乎隐之。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屈原,字平仲,楚国湘水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前278年。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活跃于战国时期。
屈原才华横溢,著有《离骚》、《天问》等诗集,其文学成就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
以下是屈原的简介资料及其故事情节。
【屈原的生平】屈原出生在楚国湘水之滨,父亲名叫屈瑕,是楚国东部的大族。
他年少时聪明好学,文学和武术都有很高的造诣,曾经跟随着楚穆王出征,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
在楚国担任过不同的重要职务,如楚共王时期的官吏和相国等职务。
然而,屈原并没有一帆风顺的生活。
在他担任相国时,因为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而被诬陷叛变,被楚庄王贬斥。
屈原不甘心受冤,于是离开楚国,辗转多地,最终到达了江南的荆山。
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很长的人生中的最后几年,直到不幸自杀身亡。
【屈原的故事情节】屈原的生平中有不少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大多与爱国、忧国、心志等方面有关。
1. 《离骚》寓言故事《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它被誉为古代文学中的精品之一。
这部诗篇是屈原在流放荆山时所创作的,主要讲述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和对楚国走向的悲观预测。
其中的“天问”一章更是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品。
《离骚》中有一段寓言故事,讲述了屈原的灵魂乘骚车回到人间访友的过程。
这段故事象征着屈原的思想离开故乡,向人们传达了他以尽己力爱国、守国的决心。
2. 屈原投江屈原离开楚国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
有一天,他在地上写下三十二个“吾”字之后,便不停的看着它而落泪。
接着,他决定选择投水自杀,抢救了他的楚国人投笔于江中来减轻水祸。
传说神龟在其前游,开口不停。
他们发现这是神龟波动的波纹,而后只见一条巨龙腾空而过,为他撑起一片长滔滔的波涛。
随后,屈原便跳入江中自尽了。
当地居民为了防止鱼虾蚕蜦吃了他的尸体,便在船上打鼓打鼓,所以这个传说还有举国哀悼屈原的结果。
3. 屈原挂悬浮屈原最后的日子,虽然颓废但心中并没有倒向败逆者。
一晚,他跳上荆州定山的高崖,写下了“身世劳苦,自惜不能再成。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
爱国诗人屈原简介爱国诗人屈原简介屈原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爱国诗人屈原简介,欢迎阅读。
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屈原的简介资料100
屈原的简介资料100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字“平仲”,又称“屈原先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屈原出生在楚国南郡(今湖北省,黄石市)。
他是楚国贵族的子弟,在家庭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早年,屈原曾受徐吕游的熏陶,他是楚国有名的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也是屈原的启蒙老师。
在徐吕游的影响下,屈原受到了诗歌、礼仪和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对楚国文化和传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屈原曾担任过楚国官员和军队将领,多次参加了楚国的战争和政治活动。
他在政治上一直极力反对百家争鸣的思想,主张以军事手段大力发展楚国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楚国的政治舞台上,屈原一度成为了楚怀王的心腹,拥有很大的权力和地位。
然而,屈原最终与楚国的官僚集团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并因此遭到了贬谪。
他离开了楚国,流亡到了湘江流域的岳阳地区。
在那里,他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身处逆境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屈原最著名的作品是《离骚》,这是一篇关于他的自传体诗歌,又称《九歌》或《湘夫人九章》。
这篇诗歌是屈原在流亡期间创作的,主要描述了他对祖国楚国的忠诚和热爱,以及他在流亡过程中的遭遇和经历。
《离骚》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并被广泛传诵和崇敬。
屈原的另外一部重要作品是《天问》。
这是一篇哲学性的诗歌,主要探讨了人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和哲学意义。
这部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尽管屈原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波折和挫折,但他却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文化素养。
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文化良师和英雄人物,为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他的精神和思想对于后世的人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
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屈原——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著作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屈原的简介资料30
屈原的简介资料30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字“原聃”,是我国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被誉为古代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和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激情、豪迈、悲凉和深刻的思考,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屈原的家世、成长经历、思想观念和代表作品等多个角度介绍这位伟大的诗人。
一、屈原的家世屈原出生在楚国,他的家族在楚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据《史记》记载,他的祖先屈瑕,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誉为“楚国之宝”。
屈原的爷爷屈完,也曾担任楚国的相国,被尊称为“屈相国”。
屈原的父亲屈贾,则任楚国的司徒,是一位地位显赫、受人尊敬的政治家。
二、屈原的成长经历屈原从小聪明过人,有很高的文学天赋。
他曾经受过师从宋玉和佚名老师的教育,受影响很大,并结交了许多才子佳人,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楚国政治舞台上,屈原曾经历过许多变故和挫折。
他曾担任过楚国的官职,但因为与秦国的交恶而被贬黜,甚至数次遭到流放和囚禁。
这些艰辛的经历进一步磨炼了屈原的心灵,使他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痛恨外来的侵略者。
三、屈原的思想观念屈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观念与战国时期的其他著名思想家如孔子、荀子、墨子等有许多异同。
他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哲学思想,如天地大旱、人民生活困顿的时候,政治家应该以身作则,反省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方法;只有通过音乐、舞蹈和诗歌等文化手段,才能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团结;他还主张实行“贵贱同价”的政治制度和“和而不同”的思想。
四、屈原的代表作品屈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包括《离骚》、《天问》、《九歌》、《招魂》等。
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描写了屈原在流亡途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刻感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传世之作。
总之,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卓越诗人和思想家,其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豪迈和深刻的思维。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3篇)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3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精选23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1从古代到现代,有一些诗人、学者、革命战士为了国家的幸福、和平,贡献出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经得到楚怀王信任,二十四嵊任仅次于宰相的官职“左徒”,在朝廷内,参与国事,起草法令,宣布法令,接待外交宾客。
他主张改革内政,任用贤才,东联齐国,西抗强秦。
但是,由于小人离间,楚怀王听信了上官大夫的诽谤,不但疏远了屈原,而且转而亲秦,屈原联其政策终告失败。
光明正大,正直无么的屈原,庆信而被除被怀疑,忠心而被诽谤,怀着满腔义愤懑,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的著作。
楚顷襄王继位后,其弟子兰为令尹,屈原又埋怨子兰不该劝怀王入秦,而被长期流放沅湘一带,他虽然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然眷恋故国。
他经常在江边徘徊,披散着头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一天,他身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爱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好了,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污秽的沾染呢》”于是,他就作了一篇《怀沙赋》,抱着石头,投汩罗江自杀了。
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对楚国的热爱精神,1953年他还被列为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像屈原一样爱国的士还有许多,如闻一多、李公林、李大钊、刘胡兰等等,他们都是为了祖国,不怕帮人,勇往直前,为了人民贡献自己的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舍己为人,做一个有用的人,为人民服务。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作文篇2炙烈如浆的汨罗水啊,你尽情的翻滚吧!山雨欲来,国之将殇!风雨飘摇,奸人当道;世道颓败,家破人亡!指九天以为正兮,惜君不纳忠言啊!汨罗激流,你尽情的咆哮吧!把我一生的飘零落魄卷入汤汤大海,沉入深邃的蔚蓝吧。
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充分表现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的“美政”理想。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
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的人物简介及故事_人们为什么吃粽子纪念屈原,欢迎阅读。
目录☆纪念屈原的故事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
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
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
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
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
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
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
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
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约公元前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答: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是: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表达对屈原才能的赞扬。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达对屈原人格的赞扬。
3、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表达了对屈原作品的赞扬和理解,以及对屈原的下场感到悲哀。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概括
屈原的简介资料和故事情节概括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位诗人,被誉为“楚国大夫,楚辞之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先驱人物,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卓越成果,深刻地表达了其对时代与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切。
以下将对屈原的简介资料以及其故事情节进行详细的概括。
一、屈原的简介资料屈原的生卒年份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学者研究,大约是在公元前340年至278年之间的春秋战国时期。
他是楚国的名臣,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化人物和诗人,因其贞洁、爱国、快乐的态度而被后人称为“楚国大夫,屈原先生”。
屈原是楚怀王时期的一位大臣,曾经长期为楚国和民族的繁荣而奋斗,为其国家奉献了出色的才智和智慧。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屈原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传奇人物。
二、屈原的故事情节概括1、屈原进入朝廷由于其卓越的才华和明智的智慧,屈原在年轻的时候就进入了楚国的朝廷,被赏识为楚国大夫。
他一生都致力于为民族和国家的繁荣而奋斗,凭借着自己那无比卓越的才智帮助楚国取得了许多胜利和荣誉,为国家赢得了无数的荣誉。
2、屈原被诬陷离开朝廷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屈原最终被楚国的敌对派别所陷害,被诬陷为阴谋者并被彻底地排除于朝廷之外。
这一打击使他心灰意冷,开始抑郁沮丧,随后离开了当时的朝廷,开始了他艰辛的流放生涯。
3、屈原的离奇身亡在屈原流放期间,他所眼见的楚国愈发的危机四伏,深深地感受到国家的不幸命运。
最终,在公元前278年,屈原不幸身亡,他的死因引人深思,也成为了后世所推崇的“忠臣义士”的传奇事迹。
据传言,他是在汨罗江边投水而死,也有一些人提出了其他的死因。
4、屈原的名作《离骚》在他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他的代表作——《离骚》,这部作品是一首以楚国传说为基础的长诗,深刻地表达了屈原对时代与国家的热爱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注。
《离骚》不仅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卓越成就,也为世界文学史留下了宝贵的瑰宝。
人物小传-屈原
人物小传-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民族英雄,被誉为楚国文化的代表和楚国浪漫主义的创始人。
屈原出生于楚国(今湖北省咸宁市),家族处于贵族地位。
他年少时就用才华和文学成就赢得了大家的关注。
他曾长期担任楚国官员,多次在政治和文化上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广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屈原的文学创作方面,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是一篇充满浪漫主义和激情的抒情长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离骚》讲述了楚国国君屈原的离宫之行和思念故乡之情,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秩序的反叛,被后世文化名人称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起点”。
公元前278年,因楚国国家大事变故和个人生活不顺等原因,在政治和文化艰难时刻,屈原失落和沮丧,最终选择投身于汨罗江中。
得知屈原跳江自尽的消息后,当地百姓跑到江边划船弔祭,把糯米丢进江中,以免屈原被恶鬼侵扰。
后来,端午节就逐渐成为了一个纪念屈原和避邪祥瑞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浪漫主义文化的先驱者。
他的文学作品和政治贡献影响深远,被尊为楚国的文化代表和爱国英雄。
他的创造性文学思想以及对爱情、
自由和人生的高贵追求也一直激励着后世读者和作家。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文学成就和爱国精神为后世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深受世人的尊崇和赞颂。
文化常识: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出身于楚国一个贵族的家庭。
他受过很好的教育,学识渊博,记忆力强。
他的文章写得很好,擅长外交辞令,对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十分熟悉。
楚怀王时,他曾做过楚国的左徒(楚国很高的官职),出使过齐国。
他在政治上是怀有远大抱负的:他希望能制定新的法令来改革楚国的内政,使日益衰弱的楚国重新像往日那样富强起来。
他痛恨那些持权弄柄的守旧贵族,同情人民的艰难困苦。
他期望怀王能够亲近贤臣,提拔有才德的人出来担任国家的领导。
在外交上,他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
起初,楚怀王曾一度相当信任他,他的联齐抗秦的主张也一度博得了怀王的支持;但是后来由于怀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加上受了秦国的威逼利诱,便渐渐地和他疏远了。
当时,在楚国,联齐和联秦是两条对立的外交路线,这两条路线斗争很激烈。
屈原是主张联齐派的首领。
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和令尹(楚国官名)子兰以及上官大夫靳尚,是亲秦派的代表。
公元前299年,怀王在令尹子兰的怂恿下,到秦国去订立盟约,结果上了大当,被秦扣留,不得回国,最后竟病死在秦。
怀王入秦不返的消息传到楚国,楚太子继位为王,就是顷襄王。
顷襄王刚即位的时候,楚国反秦的空气一时十分浓厚,可是过了不久,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压力之下,顷襄王很快就屈服了,亲秦派的势力大大抬头。
屈原遭到了令尹子兰等人的倾陷排挤,被流放到大江以南。
从此,饱受各种政治打击的屈原,怀抱着拯救祖国的无限热情,内心忍受着无穷的痛苦,开始了十多年的流放生活。
在他六十二岁那年,秦国派遣大将白起攻破了郢都,楚国已经面临着亡国的危险,屈原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痛,正如他自己所说:“旧愁未去,又接上了新愁。
想到郢都的收复遥遥无期,就像江水与夏水没有尽头。
”(白话翻译系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下同)他感到悲惨万端,有苦难言。
他怀着对故国的满腔赤诚,写下了如此动人的诗句:啊,我在向四方远望,要几时才能再回故乡?飞鸟一定要归巢,狐死,头向着山冈。
屈原的简介资料200
屈原的简介资料200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被誉为“楚国第一才子”、“中国政治文化史上的一面旗帜”。
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政治意义,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屈原的生平、成就及其影响等几个方面,对他进行简介。
屈原生平及家庭屈原,姓屈,名之父,字平更。
公元前340年(楚平王十六年)出生于今天的湖南岳阳。
他是楚国楚怀王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文人。
据《史记》记载,他的祖籍是山东人,父名屈据,曾经担任过楚国左徒的职位。
屈原幼年聪敏过人,有才思敏捷,自幼受到优良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熏陶。
他14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楚国都城郢(今天的湖北荆州市),以学习和考试为目的,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考试,深受楚国王室和官员的赏识。
屈原的政治生涯屈原在楚国先后担任过几个重要职位,曾经被任命为楚国左徒(即国家宰相的助手),主管外交、军事、行政和司法等方面的工作,肩负着维护楚国安全和发展的重任。
他曾经制定过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法律,有力地促进了楚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由于屈原的个性坚强,性格刚烈,于是在楚怀王时期,屈原与当时权臣宜臼发生重大分歧,他不愿意妥协,继而又被侵害陷害。
在楚怀王六年(前278年),宜臼夺取了权力,削弱了屈原的影响和地位。
屈原归隐山水之间,赋诗寄情,咏叹怀乡之情。
但是他始终念兹在兹,为民族独立和团结奔走呼号,时刻准备着把自己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楚国的安危和发展而献身。
屈原文学成就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更是一位极具文学才华的诗人。
他主要创作的是楚国民歌、乐府诗等类型的诗歌作品,其中以《离骚》最为著名。
《离骚》是一首长达五千多字的辞赋体诗歌,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反映了屈原深沉的思想情感和超凡的艺术水准。
该诗歌以“离”为主题,主要描写屈原流亡之痛、楚国民族民生的疾苦、个人忠诚爱国的奋斗历程等,以及表达了他对人民自由平等、祖先文化传承、社会和谐进步的追求和憧憬。
屈原爱国事迹
屈原爱国事迹
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充分体现了他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
以下列举屈原的部分爱国事迹:
1.忠贞于楚国:屈原出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家庭,他在楚怀
王时期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职务,积极辅助楚怀王治理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并致力于提高楚国的国力与文化影响力。
2.谏言改革:屈原在任内倡导政治革新,试图通过法度整饬、选
拔贤能来增强楚国实力。
然而,他的改革触动了旧贵族的利
益,遭到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等人的嫉妒和排斥。
3.抗击强秦:屈原深刻意识到秦国对楚国的威胁,他主张加强国
防建设,抵抗秦国的扩张侵略,维护楚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
严。
4.诗以言志:屈原创作了大量的楚辞作品,如《离骚》、《九
章》、《天问》等,其中蕴含着他对楚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振兴的理想抱负,以及自己不被重用、遭受排挤后的忧愤之情。
5.投江明志:面对国家衰落和自身遭谗去职的困境,屈原最终选
择了以死明志的方式表达其对楚国的忠诚和无法挽救国家危局的悲痛。
据传,在楚国都城被攻破后,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
悲愤难抑,投汨罗江自尽,后世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及其代表作《离骚》一、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汉族,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新考古发现可能实际为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中国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他留下的作品,据《汉书稠螂志》记录共25篇。
主要作品为《离骚》,《九章》,《九歌》,《天问》,《哀郢》,《怀沙》,《招魂》,出自屈原的名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
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
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
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
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
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
“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
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
屈原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
屈原的简介资料名言有哪些屈原,又称屈原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化名人。
他出生于今天的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是楚国的贵族,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在他的一生中,屈原因为忠诚于楚国的利益而遭遇了种种不幸的遭遇,最终以自尽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忧虑。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十分喜欢诗歌和舞蹈。
中年以后,他开始了政治生涯,曾是楚国宰相。
然而,他却屡次受到宠臣的诬陷和排挤,被迫离开了楚国。
在流浪中,他写下了众多的爱国诗篇和政治文章,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兴亡和民族团结的关切。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他的长篇叙事诗——《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文学的一座丰碑”。
它是一首描写屈原内心世界的叙事长诗,共有十九章。
全诗采用象征手法,描写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对身处逆境的独白,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怀念和对命运的无奈。
在这首诗中,屈原表达了他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民族的深深关切,他希望中国能够摆脱外部侵略和内部分裂的危机,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的梦想。
除了《离骚》外,屈原还有很多其他著名的诗篇,如《九歌》、《渔父》、《天问》、《招魂》等等。
这些作品不仅受到了当时的读者和后世文人的喜爱,而且被广泛地传承和赞颂。
屈原的诗歌风格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它们表达了屈原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社会意识。
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后世的文坛上也赢得了较高的地位。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屈原还有很多其他的重要身份和经历。
他曾经是一名资深的政治家,对楚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时,他还广泛地接触了各种学问和文化,涉猎颇广。
他在历史、经济、哲学、宗教等领域都有深刻的见解和重要的贡献。
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化史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成为国学经典之一。
屈原的一生不平凡,也留下了很多名言警句,对后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悲歌可以当泣,远别亦可以寄”。
这句名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和亲人的离别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身处逆境时保持积极心态和情感疏导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
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
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
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你是“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但还仍“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在帝王大殿慷慨直言,激扬陈词;在封建初兴之际试图进行贵族权力改革;在民族危亡之际“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无不显示出你的大忠诚,大智慧。
但很无奈,当一个民族衰堕时,一个人的强大总会被“大众”视为异类,于是“楚王所爱之细腰”下旨:流放。
当楚王背弃“成言”,“悔遁而有他”时,你感悟“君可思而不可侍”,感叹“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但纯洁无瑕的贵族血统与心性使然,站在失败面前,你呼喊,顿足,指责,抗争,于是得到的是更大的打击与不堪。
无奈,你轻弹灰尘,保持自己的皓皓之白,不含蓄,不躲闪,不讲策略,怒形于色。
当别人伤害你时,你便毫不保留的将伤口暴露给他,大声呼喊:我要报仇。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
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
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6、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
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
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今,哀民生之多艰”。
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今,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7、“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
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
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海,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8、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
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
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
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
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
“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