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力复习(新上课)

合集下载

(新)中学物理《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课件

(新)中学物理《运动和力》复习课教学课件

同时间内甲行驶的路程较大,所以
v甲>v乙。
O
甲 乙
t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
7.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运动的时间 比是 4 : 3,通过的路程比是 6 : 5,则两辆汽车的速度 比是 _9__:_1_0_。
8.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D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B. 小孩用力推墙,他同时也受到墙的推力 C. 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说明力可以改变物 体的形状 D. 要保持物体运动,必须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解析:v甲 = 3 m/s = 10.8 km/h v乙 = 0.2 km/min = 12 km/h v丙 = 10 km/h v乙>v甲>v丙。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
6. 观看速度 - 时间图象,比较甲、乙的速度大小。
解析:如图垂直于 t 轴取一条 s 虚线,则与甲、乙相交的点表示相
同时间所走的路程。从而可看出相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
《运动和力》 复习课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
知识网络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 参照物:被选做标准的物体
物理意义:物体运动的快慢
机械运动
运 动
速度
公式:v
=Leabharlann s t单位:m/s,km/h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
时间、长度 时间:秒表,秒(s) 及测量 长度:刻度尺,米(m),使用及读数 误差:不可避免,减小办法
中学物理教学课件
经典例题
1. 在一列沿平直铁轨上行驶的列车上,坐在车上的 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B C )
A. 对面开来的列车 B. 自己乘坐的列车 C. 平行铁轨上同向运动、快慢相同的列车 D. 从身旁走过的列车员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

势能与动能
势能
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可以释放 为动能。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 能和电势能等。
动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 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公式为E=1/2mv² ,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或者外力做功之和为零 的孤立系统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应用场景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许多物理问题中都有应用 ,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等。通 过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简化问题,方
便求解。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F=ma。
动量性质
动量是矢量,具有方向性,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动量是相对量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内容
物体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 量。数学表达式为:Ft = Δp。
动量定理应用
用于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力的作用效 果,特别是碰撞、冲击等瞬时作用的 情况。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
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 m1v1 + m2v2 = m1v1' + m2v2'。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系统的封闭性,避免外界干扰。同时,要准确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质量,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如果悬挂物体的速度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则说明动量守恒定律成立。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实验数据收集: 记录实验过程 中的各种数据, 如时间、距离、
速度等
数据处理:对 收集到的数据 进行整理、分 类、计算等, 得到实验结果
运动和力复习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 3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 4 动力学的基本应用 5 运动和力的实验验证 6 运动和力的实际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
运动的定义和分类
运动:物体相 对于参照物的
• a.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小车的稳定,避免晃动。 • b. 测量时要准确,避免误差。 • c.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操作
实验原理: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实验操作:首先,准备一个光滑的水平台和一个弹簧秤,将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台面上,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然后,用 另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撞击悬挂的物体,使悬挂的物体获得一定的速度。最后,测量悬挂物体的速度,计算动量守恒定律是否成立。
线速度:物体在圆周上运动的速度,单位为米/秒
角速度:物体在圆周上运动的角速度,单位为弧度/秒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ωr,其中v为线速度,ω为角速度,r为 半径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应用:在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角速度是描述物 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运动轨迹、加速度等。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运动和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运动和力)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运动和力)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及其关系;(2)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原理和定律;(3)能够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3)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3)机械运动和非机械运动。

2. 力的概念及其分类(1)接触力和非接触力;(2)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3)按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2)运动和力的基本原理和定律;(3)运动和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运动和力之间的定量关系;(2)运动和力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通过示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运动和力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和力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和力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3. 制作思维导图或概念图,梳理运动和力的知识点。

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正式)

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正式)

第六章 力和运动 ——章复习与知识点总结 2012.3第六章 力和运动——章复习一、基本知识自测并复习 (一) 力及其作用效果1、力的概念:物体间的 。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3、单位: ,托起一个大苹果的力大约为5N 。

4、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

(二) 弹力、弹簧测力计1、弹性:受力时 ,不受力时 的特性。

2、塑性:变形后不能 的特性。

3、弹力: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

4、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5、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 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

6、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三观察: 和 。

(2)使用时,①要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 。

②在 时才能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 。

(三) 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的 的力。

2、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大小:重力的大小是 。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4、公式: (g= )。

g 的物理意义: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的 。

5、方向: 。

应用:重垂线。

6、重心:重力的 。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

(四) 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 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的力。

2、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探究(1)实验方法: 法。

(2)因素:① 大小。

②接触面的 。

3、减小方法(1)变滑动为 。

(2)使两个接触面 。

(3) 压力。

(4) 按触面的粗糙程度。

(五) 运动和力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 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2、惯性:物体保持 不变的特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

3、二力平衡的条件(1)作用在 上;(2)大小 ;(3)方向 ; (4)作用在 上。

二、重点知识理解 (一)对惯性的理解1、对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任何情况下的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的状态如何等因素均无关。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包括加速度、摩擦力、重力等。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 运动和力的关系(加速度、摩擦力、重力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力与运动的关系。

2. 通过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和汇报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导:回顾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让学生举例说明。

2. 讲解:讲解牛顿三定律的定义、含义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力和运动关系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和运动的关系,探讨加速度、摩擦力、重力等概念。

5. 汇报总结: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案细节请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适当调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滑轮组、小车、计时器等。

2. 教学课件: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的图片和动画。

3. 参考资料:牛顿三定律的案例和应用实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第二课时:讲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第三课时: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

§12. 运动和力 复习 1、机械运动
运 动 和 力
2、力
3、运动和力的关系
1、参照物及选择,相对静止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 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 公式:
机 械 运 动
2、速度
v
s = t
单位及换算:1 m/s = 3.6 Km/h 匀速直线运动
3、运动的分类 4、速度的测量
系运 动 和 2、惯性 力 的 关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内 容其理解: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定义 2、大小 3、解释惯性现象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 区别 力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二力平衡
大显身手
1、在人民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 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 所选的参照物是( )C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变速直线运动 长度的测量(注意估读) 时间的测量
1、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一个
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5、力的测量: 弹簧测力计及其工作原理 6、几种 常见的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产生条件(或原因): 三要素: 分类:
4、图c中物块的长度为
2.92
cm。
c
5、在图1所示和各种现象中,不是利 用惯性是( B )
6、 40N的物体静止在桌面上, 画出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变式训练:
球重4N,用力的示Leabharlann 意图画出小球的重力F =40N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帮助学生回顾和掌握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4. 提高学生解决力和运动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4. 力和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

2. 难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

3. 结合生活实例和习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2. 第二课时: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3. 第三课时: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4. 第四课时:力和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5. 第五课时:复习测试和总结【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讲解】1. 教师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重点讲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实例分析】1. 教师展示力和运动的相关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练习】1. 教师布置力和运动问题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课堂小结】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的理解。

《力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力力与运动复习》课件

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来 源可以分为重力、弹力 、摩擦力等;根据力的 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拉力 、压力、支持力等。
牛顿第二定律及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表述 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牛顿第二定律在运动学中的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应用
运动学基本概念与公式
运动学定义: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规律的学科 运动学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 运动学基本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 运动学基本单位:米、秒等
• 题目:关于重力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答案:A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CD错误、A正确。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 C.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 答案:A • 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CD错误、A正确。
副标题:知识点梳理与巩固练习
知识点梳理: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包括力与运动的基 本概念、公式、定 理等。
巩固练习:通过例题、 练习题等形式,帮助 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 理解和记忆。
重点难点解析:对重 点、难点内容进行详 细解析,帮助学生更 好地掌握知识点。
学习方法指导:提供 有效的学习方法,帮 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 节课的内容。
力的性质:掌握 力的方向、大小、 作用点等性质
力的单位:掌握 国际单位制中的 基本单位,如牛 顿、千牛等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应用
掌握牛顿第二定 律的概念和公式
理解牛顿第二定 律在运动学中的 应用
掌握牛顿第二定 律在动力学中的 应用
理解牛顿第二定 律在生活中的应 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复习教案:运动和力教案标题: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关系。

2. 知道力的作用和种类。

3. 理解运动的三要素。

4. 掌握应用力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一、引入活动(5分钟)1. 准备一些有关运动和力的图片和玩具,引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运动的概念:物体位置发生变化就是运动。

2.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 力的种类: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4. 运动的三要素:物体、力、运动状态。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实验一:探究力的作用- 准备一块光滑的桌面和一本书- 要求学生用手控制力的大小,尝试将书从桌面上推动到桌边。

- 学生记录推动的结果,分析力对物体运动的作用。

2. 实验二:探究力的种类- 准备一本书和一条绳子- 要求学生用绳子拉书,用手推书,比较拉力和推力对书的作用。

- 学生总结拉力和推力的区别和作用。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回答问题:- 什么是运动?- 什么是力?- 有哪些种类的力?- 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 如何掌握应用力的方法和技巧?2. 小组讨论:-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力的作用和种类,并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 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观察周围环境,找出更多运动和力的例子。

2. 家庭作业:写一篇关于运动和力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及其关系,认识不同种类的力以及运动的三要素。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力与运动复习课教案

力与运动复习课教案
举例
人能在冰面上快速慢行;汽车轮胎上常有凹凸的花纹;足球守门员要带上手套;登山运动员要穿防滑靴等
2.摩擦力的分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定义
两物体接触时,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影响因素
说明:①万有引力: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一种相互吸引的力。
②万有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有关。
③当地球上的物体有很大的速度时就能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实现飞出地球的愿望。
④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让弹簧测力计保持竖直状态,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
知识点3摩擦力
理解
重力不是地球的引力;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地点所受重力也稍有不同,从赤道到两极重力逐渐变大;离地面越高,重力越小
特点
①普遍性(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②相互性(物体受重力时,地球也受到物体的吸引力)③非接触性(空中运动的物体与静止时所受重力是相同的)
施力物体
地球
受力物体
地球上的物体
大小
G=mg,其中g取kg,它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
判断方法
八字原则:“筒体、等大、反向、共线”,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
应用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二力平衡和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找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方法
知识点7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受力情况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合力为0)

《力和运动》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完整版PPT课件

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分离摩擦面。
列举相关的事例: 1、手握单杆不能太紧 2、加润滑油
3、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4、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例1、重10N的木块,被25N的压力F静 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墙壁对木块的摩 擦力的大小为__1_0_N__,假设用30N的压 力压这一木块,木块静止不动,则墙壁 对木块的摩擦力将__1_0_N___。
练 一 练
阻力
N 牵引力
G
3、一辆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运动的小 汽车,试举出小车所受的所有的力,这 些力中有哪些力是平衡力?
练 一 练
4、电灯吊在天花板下,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 衡力的是( B )。 A、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 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 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次数 1 2 3
接触面情况 木块和木块 木块和木块 木块和毛巾
压力F / N 6 8 8
摩擦力f / N 1.2 1.6 3.5

结论: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一 练
3、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 C )
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
4、竖直向上托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
因为( C )
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
练 一 练
5、起重机提吊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 力T之间的关系是 ) D
A.货物匀速上升时,T > G
B.货物匀速下降时,T < G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

2. 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概念。

3. 复习和运用力和运动的关系,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力和运动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力的定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外力作用下物体状态的改变3. 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4.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定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摩擦力的作用效果5.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作用与运动状态的改变平衡力的概念和条件非平衡力的作用效果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力的概念和运动规律。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验,引起学生对力的兴趣,并提出力的概念和三要素的问题。

2. 讲解力的概念和三要素:引导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的三要素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讲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静止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状态,以及外力作用下物体状态的改变。

4. 讲解牛顿第二定律:通过示例和公式,讲解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5.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摩擦力的定义,讲解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以及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力和运动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牛顿定律和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

《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

曲线运动的速度:v=ωr, v=dr/dt
曲线运动的角速度:ω=v/r, ω=dθ/dt
04
动力学的基本定理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意义: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是动力学的基本定理之一。 应用:在工程、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影响:对后世的物理学、天文学、工程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添加章节标题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
02

运动和力的定义
运动:物体相 对于参照物的
位置变化
力:物体对物 体的作用,使 物体产生加速

重力:物体受 到地球的吸引
而产生的力
摩擦力:物体 与物体接触时 产生的阻碍相
对运动的力
运动和力的分类
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旋转运动等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力的性质: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
运动和力的关系
运动是力的作用结果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决定了运动的状态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03
运动学的基本公式
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计算公式:v=s/t,a=Δv/Δt 应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等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场景
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机械能守恒 弹簧振子运动: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 单摆运动:单摆做简谐运动,机械能守恒 斜面滑块运动:滑块在斜面上下滑,机械能守恒
力的平衡和力的合
07
成与分解
力的平衡的概念及计算
力的平衡:物 体在受到两个 或多个力的作 用时,如果这 些力的合力为 零,则物体处 于平衡状态。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

运动和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2)掌握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3)学会运用运动和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2. 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3. 运动的描述方法;4. 力的作用效果;5. 摩擦力、重力、弹力的性质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2)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3)运动的描述方法;(4)摩擦力、重力、弹力的性质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运动和力之间的定量关系;(2)摩擦力、重力、弹力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运动的描述方法、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点;2. 实验法:观察和分析摩擦力、重力、弹力的实验现象,探讨其性质和特点;3. 讨论法:分组讨论运动和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和力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知识点:分别讲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运动的描述方法、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点;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重力、弹力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讨其性质和特点;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动和力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和力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6. 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力和运动》范本

《力和运动》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参照物的选择。

(5)掌握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及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实验和演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力和运动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1)力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力的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等。

2. 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 重力、弹力、摩擦力(1)重力的产生和作用。

(2)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3)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的选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原理。

5. 速度、加速度、位移(1)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2)加速度的定义及计算。

(3)位移的定义及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4)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速度、加速度、位移的定义及计算。

2. 难点:(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2)摩擦力的计算。

(3)相对性原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和运动的知识。

2. 利用实验和演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点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合实际例子,培养学生运用力和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在不同的 同时产生 两个物体上 同时变化
G
同时消失
平衡力 相互作用的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 力不一定变化,
力的变化
考点4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F压
相互作用的力
平衡力
受力物体
作用在不同的 两个物体上
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 同时消失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列举相关的事例:
1、手握单杆不能太紧 2、加润滑油 3、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4、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讨论:
讨论一下自行车上, 哪些部位存在摩擦? 哪些摩擦要增大? 哪些摩擦要减小? 各用的什么方法?
北师大万宁附中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用滚动代替滑动 使两个相互接触的表面隔开 加润滑油
8)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列举相关的事例:
1、手握单杆不能太紧 2、加润滑油 3、机器转动的部分加滚动轴承 4、磁悬浮列车靠强磁场把列车托起
【本章考点】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二力平衡
3.摩擦力
典例6★ 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例6 [2014菏泽,3]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B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润滑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 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 杠上滑落
力的变化
一个力变化,另一个 力不一定变化,
考点5
概念回顾:
摩擦力
相对滑动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 相对滑动 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_______ 的力叫做摩擦力.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 素 压力大小 、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讨论: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摩擦力?怎样增大 和减小它们呢?
惯性 区别 物体的一种性质 不需任何条件 联系
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规律 不受力条件下
因为物体有惯性,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 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 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本章考点
1 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
2
二力平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摩擦力
注意:
(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 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 大的物体惯性也大。 (3)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 力”或者说“物体受到了惯性”是错误的。 (4)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 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 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
考点2
惯性
D

2、下列做法中,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通过拍打衣服,除去它上面的浮灰
B、投掷铅球时,球脱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C、迅速向下撞击斧子木柄的把手端,斧头就能 套紧在木柄上 D、行驶中的车辆之间保持一定距离
生活中惯性的利用
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措施
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措施: 1、小型客车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考点5 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③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考点5 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8)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减小压力。 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考点2 注意:
惯性
(1)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 是否运动,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等均无关。 (2)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 的物体惯性也大。 (3)惯性不是力,力有三要素,惯性只有大小, 所以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 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 生了”惯性.
一是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永远静止; 二是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永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2
概念回顾:
惯性
原来运动状态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____ 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考点2
惯性
C
)
1、下列关于惯性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没有惯性 B.高速公路汽车限速是为了安全,因为速度越大惯 性越大 C.歼击机投入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是为了减小 惯性更加灵活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撞线后还要跑出去一段距离, 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2、车辆行驶要限载限速;
3、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
考点3 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 保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
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考点3 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 大小相等 、 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滚动轴承
气垫船
例6 [2014菏泽,3]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润滑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 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 杠上滑落
典例5★
平衡力
例5 [2014广东,5]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如图所示,下列 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 A.水杯的重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 B.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 例5图
解析: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两者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 确;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都是竖直向 下,所以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两 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两者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 互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 【方法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平衡力的辨别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的区别.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考点3 二力平衡
1、静止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如图所示,下列属于一 对平衡力的是( A ) A.水杯的重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 B.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水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 图1 【方法点拨】解此题的关键是对平衡力的辨别及平衡力和 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 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
解析: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的 行走,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力,故A错误;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润滑油,使接触 面光滑一些,减小摩擦力,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故B正 确;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 垫在车轮下,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 大摩擦力,故C错误;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 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
北师大万宁附中
【本章考点】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2.二力平衡 3.摩擦力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___________ 状态或_________________ 状态.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风扇,若电风扇受到 的力都消失了,电风扇将( D )
考点5 增大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物体间的压力。 ③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③增加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 列举相关的事例: 1、自行车用越大力刹车,就停得越快。 2、拔河时用力握绳子。 3、冬天在结冰的路面上撒沙。 4、冬天路面打滑,在汽车轮上缠铁链。 5、鞋底或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6、上单杠,手上摸镁粉。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飞到空中 D、保持静止状态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2、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个石块,使石块在水 平面上匀速转动,他想,若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 了,石块将( D ) 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
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有两层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