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微写作、写作)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微写作、写作)学生版第一篇: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微写作、写作)学生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微写作、写作)学生版2018东城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50字左右。
①有人说,高中生不仅要读文学类名著,还要读哲学、历史、科学类作品,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②下面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三幅插图,请结合其中一幅,叙述相关情节。
《明天》《阿Q正传》《白光》③从“孔子、曹雪芹、鲁迅、沈从文、罗广斌、路遥、海明威”这些名字中任选一个,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向他表示你的敬意。
26.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不少于700字。
①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李白变成了刺客……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还有人认为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17年12月,第四届全球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
会上有人说,未来30年属于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国家、三十人以下的小企业、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
这番话触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想象?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
2018西城期末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80字左右。
(1)《一股液体流经西海固》结尾写道:“他们应该和我一样不甘心。
”面对人生中形形色色的难题,人有时会有这样或那样“不甘心”的举动。
请从《红岩》中的江姐、《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中任选一人,叙述能体现其“不甘心”的情节,并作简要点评。
2018年度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东城一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_。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代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1.填人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
吴甘沙就瞄准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要颠覆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识,完成一个全天候、全区域、全速度的无人驾驶过程。
高三语文海淀二模非连续性文本2018
3.请结合《论语·里仁》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句话,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青年的看法。
(5分)解析:结合《论语》中的这句话谈,意味着要对这句话做出理解,并以这句话蕴含的道理为标准,评价分析材料一中青年们的表现。
所以答题应包含以下步骤:(1)明确提出观点或看法(可以在语段开头总起,也可在语段结尾总结)。
(2)正确翻译、理解《论语》语句,这句话是谈子女与父母的相处之道。
关于“不远游”应理解到语句未说出的“便于照顾父母,向父母尽孝”的含义;“游必有方”的重点是“方”字的解说,可理解为方向、去处,可引申为目标、理想等,此题强调的是可远游的条件,即离开父母远游的目的和去处应该体现出对父母、对家庭,或是对国家、对天下的责任。
(3)能准确概括青年的做法。
材料一中青年们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一些语词中:“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形单影只,孤独”,“给父母打电话,多说新成绩,少说不容易,让父母安心”。
评分细则:看法明确、合理(1分),《论语》语句翻译、理解正确(1分),青年的做法概括准确(1分),能具体解说出“有方”背后对父母、家庭、社会、天下的责任意识或具体分析出青年对父母的牵挂,让父母安心(2分)如果有自己明确的看法,也有自己的分析,但分析与所给《论语》的语句意思关联不大。
可酌情给1-2分。
评分示例:1分那些青年没有遵从孔子的思想,背井离乡使他们离开了父母,使父母成了空巢老人,不能尽孝。
(只有看法)1分《论语》中该句的意思是:父母在时,不应该远游,若是远游的话,一定要有方法方案。
在文中背井离乡的青年固然不应该远离父母,但是为了拼搏而远离父母,就应该自己照顾好自己,多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正如《论语》中的“游必有方”。
(写出了青年的做法)2分父母在世时,子女就不要到太远的地方漂泊,即使要出行,也要让父母了解去向。
对于背井离乡,独自远行拼搏的青年,我敬佩他们的勇气,也同情他们的孤独,但我希望他们能尽可能多回家陪陪父母,不要让父母整日担心、牵挂。
北京市各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精选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专题
文学文本阅读专题朝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3题。
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①2015年冬天,初雪。
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
②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
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 / 大家诚诚恳恳 / 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 / 长街黑暗无行人 /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 车,马,邮件都慢 /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 / 钥匙精美有样子 /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③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
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
④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
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
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
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
⑤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
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
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乱世也见许多讲究。
”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
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
”⑥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
”⑦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
2018届北京市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8 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教师版2018 东城期末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边的文言文,达成9—14 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
自伯升【1】之败,光武不敢显其悲戚,每独居,辄不御酒肉,枕席有涕零处。
异独叩首宽譬哀情。
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语。
”异复因间进说曰:“天下同苦王氏,思汉久矣。
今更始诸将从横残酷,所至劫掠,百姓绝望,无所依戴。
今公专命方面,实行恩惠。
夫有桀、纣之乱,乃见汤、武之功;人久饥渴,易为充饱。
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
”光武纳之。
至邯郸,遣异乘传抚循属县,录囚犯,存鳏寡,流亡自诣者除其罪,阴条二千石长吏齐心及不附者上之。
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遇,辄引车避道。
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齐整。
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样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
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时,赤眉、延岑暴乱三辅,郡县大姓各拥兵众,大司徒邓禹不可以定,乃遣异代禹讨之。
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敕异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
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诸将非不健斗,然好劫掠。
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异顿首授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望。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夏,遣诸将上陇,为隗嚣所败,乃诏异军栒邑。
未及至,隗嚣乘胜使其将王元、行巡将二万余人下陇,因分遣巡取栒邑。
异即驰兵,欲先据之。
诸将皆曰:“虏兵盛而新乘胜,不行与争,宜止军便地,徐思方略。
”异曰:“虏兵临境,忸忕小利,遂欲深入。
若得栒邑,三辅摇动,是吾忧也。
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
今先据城,用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潜往闭城,偃旗鼓。
行巡不知,驰赴之。
异乘其不意,卒敲鼓建旗而出。
巡军惊乱奔忙,追击数十里,大破之。
于是北地诸豪长,悉畔隗嚣降。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海淀二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的....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
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
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
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
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
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
更多的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
2018北京高考一模语文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高考一模分类汇编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海淀区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众多的文化古迹,一直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实,北京的自然遗产,特别是植物多样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难以相比的。
《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维管植物169科,898属,2088种。
北京作为都城有两千佘年的历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现有的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与两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距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破坏程度较轻,植物种类保存较多,如房山上方山,门头沟东灵山和百花山,延庆松山,怀柔喇叭沟门和云蒙山,密云雾灵山,对这些地区应加以特别的保护。
北京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在自然地理上处于黄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过渡。
这里既是许多暖温带植物以及具热带亲缘的喜温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温带东北南部许多植物分布的南界。
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区仍可找到大量具热带、亚热带亲缘成分的植物。
多种落叶阔叶灌丛成片地出现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样性的特色。
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无论溪边或半坡,都出现了多种落叶阔叶林丛,这在其它地方很少见到。
而京西和京北山区的突出特点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顶或近顶的“夷平面”上,分布着以多种杂类草为主的亚高山草甸。
亚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时序,不同植物开着不同颜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缤纷。
如东灵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观赏的花卉,仅百花山中观赏植物就有300余种。
古籍记载:“无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时不绝,故为百花山。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莲花尤其引人注意。
北京植物区系中有一定数量的种类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
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等中心,生产和生活给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而交流频繁也给外来植物的入侵带来了便利。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还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北京在保护好文化遗产之外,保护好独特的自然遗产,意义重大。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8年北京市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汇编
2018年北京市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汇编
5 高三期末汇编之淀粉样蛋白注射到小鼠脑中,研究结果表明,睡眠状态下小鼠脑内的这种外蛋白被清洗掉,而清醒状态下小鼠脑中的该蛋白则未被清除。
④工作日睡眠严重不足,通过周末疯狂睡觉弥补,能不能起到清除大脑毒素的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佩约维奇教授及其同事招募30名志愿者,给他们制定一个模仿工作日睡眠时间受限但周末有额外睡眠可以弥补的时间表。
志愿者连续4天每晚只有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紧接着有两晚可以睡10个小时,然后研究他们大脑中毒素的清除情况。
佩约维奇等人的研究发现,一种炎症反应的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也在睡眠受限制后显著升高,睡眠恢复后炎症反应也恢复到正常状态。
然而,另一部分研究结果则令人担忧。
志愿者在睡眠时间受限后,注意力的集中度明显下降,不幸的是,即使睡眠时间得到恢复,该状况也没有得到完全改善。
因此,周末补觉给大脑提供额外的自我清洗时间,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但绝不是全部。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该研究只探讨了睡眠限制和睡眠恢复的一个循环对机体的影响。
长期的累积效应对身体很可能会有更加深重的影响。
(取材于《周末补觉的生理学》)
链接材料1
名词解释β-淀粉样蛋白,是由细胞分泌的、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神经毒性的蛋白。
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会造成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是阿尔茨海默症病人的脑内老年斑周边神经元变性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链接材料2
天地生人以时,动之者半,息之者半。
动则旦,而息则暮也。
苟劳之以日而不息之以夜,则旦旦而伐之,其死也可立而待矣。
吾人养生。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海淀二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最近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游戏在网络上走红。
游戏主角是一只青蛙,它独自吃饭,读书,外出旅行。
玩家能做的,就是在庭院里采摘三叶草“赚钱”,为它准备餐食,给它整理出发的行囊,然后发现它一声不响地离开,再等它悄无声息....地归来。
没有激烈炫目..的画面,没有复杂的操作流程,游戏设置朴素到寡淡,却让很多人投入其中,原因在于这款游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隐喻”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共鸣。
养蛙,养娃。
相似的读音,勾勒出的是相似的生活场景。
而回看你为这只蛙所做的一切,也像极了自己的父母。
傍晚归家,推开家门,总会看到餐桌上摆好父母准备已久的可口饭菜;离开家乡,奔向远方,日益年迈的父母除了惦念,能做的,也只是帮我们整理行囊,多备些衣物吃食,将这份家的温暖尽力延续得久一点。
这份长情的付出,这些默默的奉献,是游戏内外并无二致....的父母深情。
只不过,这份深情常常被一种“空巢”的孤独所覆盖。
前一晚你还看到“蛙儿子”在桌前吃饭、床上读书,第二天一早,房间里已不见踪影,空无一蛙。
更多的时间,是玩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等待它的归来。
玩家只能凭借它从远方寄来的一张张照片去想象“蛙儿子”过得怎样,现在何方。
那份独自思念的寂寥,那份不知归期的守候,让我们隐约体会到为人父母“空巢”之后的苦楚与不易,却也难说真正懂得那些一别数载、难得团聚的“空巢老人”的复杂心情。
毕竟,游戏的体验与现实相比,终究还是浅薄了些。
反观这只青蛙,何尝不是另一种“空巢”角色?独自吃饭,独自远行,独自生活,这只蛙的日常状态,也是背井离乡、独自于远方拼搏的“空巢青年”们的现实侧写。
他们每天随着人流上班、回家,日常饮食常靠外卖速食解决,更多的时间里形单影只,独自排解内心的孤独。
偶尔给家人打一个电话,想一吐心中的落寞和艰难,但电话接通的瞬间,心又坚强起来——报喜不报忧,不能让家人为我担心。
2018届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非连续类文本阅读(7页,含答案)
2018高考真题分类汇编二:非连续类文本阅读一、北京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
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
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
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
“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
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
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
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
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
“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
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
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
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期末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芍药盈筐满市香难忘那些美好的日子。
杂院里有位大姐在小厨房里操持晚饭,不断地吟唱着当时极为流行的《乡恋》。
我在自己的小屋里收拾东西,心想就要迁往的新楼单元,该不会再一家之音大家皆听、一家烧鱼各家皆闻吧。
忽然窗外有人唤我,是住在不远的什刹海湖畔的张叔,忙迎出去。
他听说我就要搬离北边杂院,往南边去住单元楼了,特来送行。
他手里提了个藤筐,筐里是满满的芍药花。
我见了大吃一惊:“这不是把您那屋前花池里的花儿,全剪给我了吗?”他笑:“可不是!早告诉过你,当年有人去糟害我那池芍药,手拔脚踹,还拿开水泼根!可是也怪,那宿根竟然不死,也没怎么施肥拾掇,嘿,它就猛开大花!这不,今年又这么灿烂!”我接过满筐芍药,感动得不行:“真是的,您把芍药全给了我,难道不心疼吗?”他笑:“今年的花剪了,明年开得更旺呀!”又说:“你搞文学的,你该懂得白居易那诗吧?‘离离原上草’,吟的是什么?今儿个我给你个别解吧,离草,说的就是这芍药,我给你送芍药,就是跟你来惜别呀!”我还真觉得新鲜:“白居易那诗,吟的不是野草,竟是芍药?”他笑解:“可不是!芍药在几千年前,就出现在中华大地上了,有特别栽种的,也有自然野生的,它是宿根植物,可不是‘一岁一枯荣’嘛,当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且繁殖起来,势不可挡。
为什么说‘远芳侵古道’? 一般野草有什么芳香?只有大片的芍药才会香满古道城郭嘛!那诗怎么收尾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离草嘛,送别的时候引出诗情的植物,就是芍药嘛!”他说的时候,一直望着我的眼睛,最后问:“你这一去,还会常回这边来吗?”我别过头,望着那搁在小桌上的满筐芍药,一瞬间,觉得包括那邻里间声音气息的强制性共享,竟也难舍难分。
迁走以后,其实遇上原来邻里的机会还是不少。
比如到王府井新华书店去,排队购买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就会遇到原来胡同里的邻居,他排在前头,很幸运地买到了《欧也妮·葛朗台》,到我买时傅雷译本都售罄.,但我买到了包括《大卫·科波菲尔》等五种书,也非常高兴。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一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_。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代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1.填人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摘要本文档旨在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分类汇编,以便教师们对试题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备课和教学。
本文档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包含任何图片和网址,可以方便地在电子设备上进行阅读和使用。
背景高考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语文科目又是高考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科目之一。
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高三一模试题的分类汇编,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全面的备课参考,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分类汇编阅读理解短文阅读1.《作文奖想捧场》:考查文学常识和细节理解。
2.《那一年,我们真的长大了》:考查人生哲理和抒情文的理解。
3.《长歌行》:考查对古文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长篇阅读1.《机器人》:考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2.《动力火车》:考查国家发展和文化的关系。
3.《生物多样性保护》:考查全球问题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短文写作提纲式作文1.“假话”如何判断:考查论证、辩证和分析能力。
2.比喻的使用:考查语言修辞和创新能力。
3.研究生报考现象的讨论:考查思想、逻辑和文化素养。
文章作文1.我的大学生活:考查个人经历和写作表达能力。
2.城市生活的感受:考查对社会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环保意识的培养:考查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
长文阅读非文学类长文1.论美丽中国:考查对国家提倡的理解和认识。
2.论阅读的重要性:考查阅读理解和文化素养。
3.反腐倡廉:考查社会问题和个人责任的关系。
文学类长文1.《茶馆》:考查现代文学之父郁达夫的思想和人生观。
2.《红楼梦》:考查唐宋八大家之一曹雪芹的文学造诣和文化价值。
3.《春蚕》:考查现代小说之父鲁迅的思想和文学魅力。
本文档对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进行了分类汇编,考察的是语文知识的多方面素养,不仅仅是各种语文素材的拆分,也是对学生素养和思维的考查和培养。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试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考试成绩。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2018东城期末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送别高适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6.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李白《赠汪伦》)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
(黄滔《马嵬二首》)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约《观祈雨》)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17.《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18.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6分)①本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白居易《琵琶行》也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其诗云:“_______,________。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②本诗写送别,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到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乃瞻衡宇,_______,僮仆欢迎, ________。
”③本诗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王诗云:“城阙辅三秦,________。
与君离别意,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5.B16.D17.(6分)要点一:《送别》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惆怅不舍的心情;《别董大》写诗人对朋友的鼓励,表达了诗人乐观积极的心态。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版2018东城一模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9日,“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办。
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中国未来能否回到科学的制高点?对此,施一公说:“中国在过去的两三百年间科学技术没有领先过,一直是受惠于世界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
现在的年轻一代应该有危机感,中国的科技水平与国家命运_。
”潘建伟表示,量子研究在“二十年前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许晨阳称,是时代造就了他今天的成功,“作为年轻的获奖者,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中实现自我价值应该成为当代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当代世界正处于从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未来社会,科学将作为“社会中轴”起决定性作用。
科学在塑造人类思维方式和完善人类理性方面将持续发挥作用。
中国要成为世界科学强国,必须进行文化上的推陈出新。
这不仅要求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觉意识,还要求进行爱因斯坦所说的“真理的再发现”,即“真理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被强有力的人物重新加以雕刻,使之适应雕刻家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的需要”。
(取材于“中国日报网”相关报道)1.填人材料一第2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3分)()A.相辅相成B.不离不弃C.息息相关D.并行不悖2.根据材料一,我们“为之工作的那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是((3分)()A.中国在未来重回科技制高点B.由经济社会向智力社会转型C.自觉认识本民族文化的长处D.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推陈出新材料二这几个年轻人正在致力于用科技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随着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智能驾驶已经慢慢从“概念化”走向了“实用化”。
吴甘沙就瞄准了这个对很多人来说完全陌生的领域,他要颠覆人们对“无人驾驶”的认识,完成一个全天候、全区域、全速度的无人驾驶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版2018东城期末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
2016年8月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
9月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
10月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
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
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
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
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
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
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
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
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
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
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
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
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
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3分)A.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B.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
C.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D.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二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
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
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
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为自身寻找....,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
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
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
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
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
”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
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
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3.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4.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3分)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B.知其不可而为之C.不患寡而患不均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5.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材料三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
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
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
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
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
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
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
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
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
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
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
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
”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6.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
B.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
C.16世纪对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
D.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B.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
C.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
D.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
8.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
(6分)2018西城期末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的纯洁如皑皑..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契.合:“契”读作qiâ意思是“符合”B. 皑皑..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C. 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D.隽.秀:“隽”读作juàn意思是“清秀”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
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