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为学生的生命注入活力

合集下载

基于家校积极德育,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基于家校积极德育,促进学生幸福成长

基于家校积极德育,促进学生幸福成长积极是人生幸福的源泉。

积极德育是积极心理学和学校德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它将道德视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以追求生命的整全、成全个体的幸福为期盼而存在,是人的主动选择、享用和创造。

它既强调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又强调教育工作者要以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生发健康、积极的需要与愿望,进而在实现这种需要与愿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满足和幸福,幸福成长。

它是对以规约、控制、惩罚为核心指向的传统德育的拨正,是对实现人的全面幸福成长的新时代育人要求的回应。

为此,我校以家校积极德育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幸福成长为旨归,进行了多方探索。

一、发挥家校力量,创新共育理念家校之间通力合作、互相沟通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渠道。

家校共育即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协调教育,强调家校、师生彼此之间在环境创设、孩子习惯养成、知识获得、品德培养、性格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通过沟通交流、活动开展、问题探讨等方式密切合作、力求步调协同,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

理想的家校共育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是有益的。

深入挖掘本校的家校共育现状,才能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共育模式。

(一)积极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家委会由本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代表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作为家长中的领头羊——家委会,学校给予高度重视,多渠道开展家委活动。

1、家委参与社团活动。

聚焦社团,我校从最初学生的社团自发行为,到对接莆田学院高校资源的优质社团,再到挖掘本校教师资源、发动教育合伙人,走过一段学校社团成长的探索过程,特别是挖掘、凝聚优秀家长的资源,家委力量的注入,为学校社团增加丰富性的内容,让社团活动变得更有趣。

孩子们有幸,社团课后服务变得不再单一,学生全面参与社团活动,提升了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培育了良好的兴趣爱好,有效缓解了学习压力。

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家校合作共育

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家校合作共育

家长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展开探讨,深入探寻家校合作共育的实践意义和教育理念,通过逐步深入的内容展示,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的内涵。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场所,而幼儿园则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

家校合作共育的理念强调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育人。

家庭和学校不是孤立的教育力量,而是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

在这种理念下,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应运而生,旨在促进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幼儿教育,共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的内容1. 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包括庆祝活动、亲子活动等,这不仅能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亲密联系,增强家校合作的氛围。

2. 家长参与课堂观摩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还包括家长对幼儿园教学课堂的观摩,家长通过观摩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状态和老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与孩子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

3. 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设计在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中,家长还可以参与亲子活动的设计和策划,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和孩子能够更好地互动,增进感情,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的意义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深远。

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协同作用,让家长更加深入地参与和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育意识,提升家长对幼儿教育的参与度和认知度。

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个性化成长。

我认为幼儿园家长学校课程方案对于促进家校合作共育、推动孩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设家校共同体推进家校共育课程

建设家校共同体推进家校共育课程

建设家校共同体推进家校共育课程一、家校共育课程的意义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

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展,意味着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将更加密切,学校的教育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实现了家庭和学校互相依托、互相支持的教育发展模式。

这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元的学习资源。

通过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展,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实现了家庭和学校的互相沟通和协作。

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展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经验和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可以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爱好,共同设计并实施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和课程,包括家庭教育指导、亲子共学、家庭实践活动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家校共育课程,将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教育支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增强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展有助于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增进家长和学校的信任和沟通。

家校共育课程的开展,将使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更加投入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管理,从而增强家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二、建设家校共同体的重要意义要推进家校共育课程,就必须建设家校共同体,以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校共育。

建设家校共同体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建设家校共同体,意味着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教育合作关系,学校的教育资源得以更好地发挥和利用,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教育支持,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 增进师生和家长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信任。

建设家校共同体,建立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合作平台,使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更加密切和频繁,增进了师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信任,为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支持。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摘要】:家校共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是当下教育改革的关键方向。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动,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家校共育提升教育质量,建立和谐家校关系以及构建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共同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新生态,让家庭和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坚实支持,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任务。

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家校共育,通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助力学生成才。

我们需要更多的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下一代,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家校共育、和谐教育、新生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综合发展、教育质量、和谐关系、教育生态环境、努力、未来教育趋势、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1. 引言1.1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共同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密切合作,共同育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家校共育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还能够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需要密切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

家长和老师应该共同协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这种合作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共同努力打造和谐教育新生态,家校共育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趋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目标。

2. 正文2.1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动是构建和谐教育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家校携手经典语录

关于家校携手经典语录

关于家校携手经典语录本文目录一览:家庭与学校配合的名言1) 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东方2) 我们的教育是要把学生从听话的规范教育中拯救出来,恢复学生的自由思考的天性。

——苗体君3) 把学生的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然教师对此也应加以强有力的引导。

——苗体君4) 漫长的封建社会就是培养只会”听话”的顺民,才扼杀了中华民族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精神。

——苗体君5) 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

——张于义6) 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

——张石平7)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

——薛灿芝8)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

——元曲9) 在早期教育中,应当珍视、保存孩子生命早期丰富敏锐的感受能力和感受欲望,不要让孩子的心灵过早地知识化——也就是抽象化、书本化、符号化)。

——甄世田10) 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

——甄世田11) 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

——甄世田12) 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体验一些非常态环境,如狂风暴雨,漫天飞雪……——甄世田13) 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

——赵秀朵14) 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15) “磨难”好比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钙,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李浩16) 培养孩子坚强乐观的心理品格,能为他们未来生活提供有力的支点。

——李浩17) 要使孩子登上才智的高峰,争论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水仙18) 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

——张海涛19) 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1. 引言1.1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合作与协同,共同育人,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支持和保障。

这种模式将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有效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三者紧密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支持。

家校社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促进学生在多方面的发展。

通过家校社之间的合作与沟通,还可以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更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家校社合作共育的理念将会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平台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平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

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平台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特点:平台应当具有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的功能。

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应该能够在平台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状况和问题反馈,以便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平台应当具有资源整合和服务支持的功能。

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借助各方的资源和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平台可以整合各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活动等服务。

平台应当具有监督评估和反馈改进的功能。

家校社协同育人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合作,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监督评估各方的工作成效,及时反馈问题和改进措施,确保实现育人目标。

平台应当具有系统化和持续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平台需要有明确的管理机制和规范,以确保各方的合作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实现育人目标的长期效果。

召开家校交流会活动简报

召开家校交流会活动简报

教育简报
学校2023年11月28日
以学促干推动发展
2023年11月25日,高三年级在报告厅召开家校交流会,这是一场家校携手,共育英才的盛会。

全体高三学生家长齐聚校园,与高三教师齐心同力,以期助力学生更好地面对高考挑战,共铸辉煌未来。

各班班主任就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并向家长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力争家校携手助力学生以最好的状态冲刺高考。

任课教师从教学出发,分享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中的进步。

通过与家长的直接对话,全体教师更加了解家长们的期望和关切,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家长们分享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心得和困惑,并希望能与学校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助力学生们的成长。

通过家校交流,家长们更加了解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和需求,更加信任和支持学校的工作。

家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家校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沟通对话,不仅让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工作,也为家校合作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基于双向交流,家校紧密配合,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学习环境。

高三年级将认真总结本次家校交流会的成果,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为高三学子的备考冲刺提供有力支持。

教师家校沟通指导

教师家校沟通指导

教师家校沟通指导一、沟通的重要性家校沟通是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良好的家校沟通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

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家校沟通的指导方法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有效的沟通技巧1. 倾听和理解:在与家长交流时,教师应秉持倾听的原则,尊重家长的意见和想法,并且设法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只有真正倾听和理解家长的需求,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

2. 温和而尊重的态度: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保持温和而尊重的态度,避免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家长。

只有以平等和合作的态度来建立沟通关系,才能将意见和建议有效地传达给家长。

3. 清晰明确的表达: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复杂的表达方式。

清晰明确的表达有助于家长更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

4. 及时主动的反馈: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馈有关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包括学习情况、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等。

及时主动的反馈有助于增加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和了解,促进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

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1. 定期家长会议:教师可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学生的学习进展。

家长会议不仅可以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学生的发展方向。

2. 家校互通平台:教师可通过建立家校互通平台,如班级微信群或在线教育平台,及时传递学校和班级的通知、作业安排等信息,并定期与家长互动交流。

这样的平台可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方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

3. 定期家访:教师可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情况,与家长深入交流学生的特长、兴趣和需求。

通过家访,教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设计更符合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方案。

四、解决教师家校沟通中的难题1. 多元化的家庭背景: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这意味着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期望有所不同。

教师应根据家长的需求和认知方式,灵活调整沟通方式和方法,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浅谈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1. 引言1.1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三大教育主体,其协同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能够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个主体在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学生性格养成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而学校则是学生求知的场所和知识的源泉,社会则是学生实践和成长的舞台。

只有家校社三者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家校社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成长环境,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

1.2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定义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是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教育,共同育人,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

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责任,共同推动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家庭作为学生最早接触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学生品德、价值观和习惯的重要责任;学校作为学术教育的主要场所,提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社会则提供学生实践和成长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强调三方合作,共同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实践和探索。

2. 正文2.1 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下家庭的作用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下,家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对孩子的思想、性格、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深远影响。

“进”“退”之间:家校智联,共育未来

“进”“退”之间:家校智联,共育未来

“进”“退”之间:家校智联,共育未来发布时间:2022-02-24T01:49:44.391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9月25期作者:梁子吟[导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无法高质量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梁子吟江苏省扬州市邢江区蒋王小学 225126摘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普遍认识到仅仅靠学校的力量无法高质量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联动的教育体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基本原则以及实施途径和要求中都特别强调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思想。

家校协同教育是指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从而形成合力,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家校合作;协同教育;家庭教育近年来,各学校在家校合作、协同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显现出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切身体会到家校合作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尚未形成较大的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因此,这方面的工作亟待成为提升教育水平的突破口。

一、协同教育问题之我见1.家长疏于合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

”有些家长以文化水平低下拒绝参与学校的活动,不和老师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有些家长认为,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家校合作活动是教师无能、学校推卸责任的表现,没有正确认识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还有些家长重智轻德,对孩子已然出现的行为问题不以为然,忽视了家校协同教育的作用,造成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孤立无援的境地,大大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2.家长过度参与有一些家长参与班集体活动的热情很高,常常大包大揽,代替孩子完成教育任务,如替孩子整理书包、打扫卫生、写作业。

更有甚者利用班级群组建家长小团体,过分干预教师的教育过程,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这些过度参与的行为看似高效地完成了教师布置的教育任务,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锻炼的机会,严重干扰了班级管理的秩序。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学生行为管理、学生学习情况跟踪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家校合作策略的分析与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的实施,提升小学班级管理的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家校合作是小学班级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意义在于构建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为学校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而学校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更好地制定教育方针,提升教学质量。

在当今社会,家庭结构多样化,教育环境复杂多变,家校合作的作用更加突出和迫切。

家校合作也对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面对小学班级管理的挑战时,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可以更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深入分析家校合作的意义,探讨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教育生态,实现教育目标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校合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师生沟通:家校合作可以促进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通过及时地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而老师也可以及时给予孩子更好的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家长可以在家中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和复习,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评优评先等方式激励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教学案例】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2000字

【教学案例】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2000字

教学案例一直是教育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之一。

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更是备受关注,因其旨在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今天,我将结合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为您呈现一份深度且广度兼具的教学案例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

一、案例背景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是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体建设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而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崭露头角,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二、案例具体内容在家庭方面,家长与学校密切合作,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

他们不仅仅是学生的监护人,更是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他们关注学生的成长、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他们不仅仅是收件人,更是教育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他们关注学生的成长、学习情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在学校方面,学校加强家校协作机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组织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活动,增进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互信和合作。

学校积极引入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认识。

在社会方面,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学生教育,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学校实习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得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获得实践经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三、案例成效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他们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也促进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紧密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教育理念得到了统一,互相支持,共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对于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我认为它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全面革新。

家校共育教研活动记录(3篇)

家校共育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组织开展了主题为“家校共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家长、教师、专家的互动交流,探讨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识,增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

2. 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教育合力。

3. 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活动伊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强调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并对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我校家校共育工作的宣传片,了解了学校在家校共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2. 专家讲座邀请了我市知名教育家、心理学专家张教授为家长们做专题讲座。

张教授以“家校共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为主题,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家校共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家长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方法。

3. 分组讨论将与会家长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如何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等主题进行讨论。

各小组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教师经验分享邀请了我校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分享他们在家校共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他们从与家长沟通、班级管理、家校活动等方面,为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5. 家长代表发言部分家长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参与家校共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表达了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感谢。

6. 互动交流与会家长与教师、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就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活动总结1. 家长们对家校共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学校携手共育。

2. 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

初中家校共育培训听后感怎么写啊

初中家校共育培训听后感怎么写啊

【每周一篇】初中家校共育培训听后感1. 主题宣言初中家校共育,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它不仅关乎学生的成长,也是教育体系改革的核心议题。

在此次培训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其实施方法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

在本文中,我将结合培训内容和个人理解,对初中家校共育进行深度剖析和探讨。

2. 家校共育的概念家校共育,顾名思义,即学校与家庭共同育人。

它是指学校和家庭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合作、协调、配合,共同负担起孩子的成长教育工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个家。

两者的和谐合作,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更能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3.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参与的事情。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承载着孩子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养成;学校则是孩子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的主要形成地。

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才能真正做到把握孩子的成长全局。

4. 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法为了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培训中提出了一些实施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家校交流,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建立健康的教育观念,引导家长正确育儿;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促进家校互动共育。

这些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家校共育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和共同努力的社会工程。

学校需要在教师队伍和教学环境上下功夫,提升教育品质;家庭则需要注重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

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6. 总结与回顾通过此次培训,我对初中家校共育的概念、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不断努力,为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家校共育的实践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家校共育的作用,努力落实家校共育的实施方法,并为家校共育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期待未来,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茁壮成长。

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

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

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近年来,乡村学校家校合作备受关注。

乡村学校是农村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校合作则是提升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沟通,可以加深对学生特点和兴趣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同时,家长的参与也可以将家庭的爱和关怀传递给学校,让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家校合作,学生可以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可以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

学校往往缺乏了解家庭情况的机会,而家长也缺乏了解学校教育的途径。

然而,当学校和家庭达成合作共识后,可以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家庭走访等活动,了解家庭背景和学生特点,以便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

同时,学校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培训和教育指导,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与互动,可以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最后,加强乡村学校家校合作可以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乡村学校往往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而家庭是农村教育中一块重要的资源。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引入家长参与教育工作,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家长可以担任家庭访问员、志愿教师等角色,为学校的日常工作提供帮助。

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推动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通过家校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成长的策略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成长的策略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成长的策略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他们的梦想在这里诞生;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他们的梦想从这里启航。

只有家庭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汇成一泓教育的清泉,滋润着祖国的未来;才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好百年树人的教育大计;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注入新鲜活力。

关键词:家校合作孩子健康成长一、开好家长会共同探讨育人良策农村学校的孩子和家长与城里的孩子和家长不论在哪方面是有一定差距的。

每当开学伊始,学校工作步入正轨,我就精心策划组织召开家长会,这是我的工作重心。

首先吸取其他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结合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认真撰写家长会发言稿;然后在家长会上认真解读相关内容,与家长共同探讨育人的策略。

让家长明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并在他们心里扎根、萌芽。

现在由于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相反人们的思想素质和德行却在下滑,特别是孩子的性格和品德的扭曲需要家长和老师疏导教育见之扭转,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如果一个嗜赌为命的家长,把宝贵的时光和精力都浪费在赌桌上,又哪来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个性成长呢?有的家长不谨言慎行而满口脏话、无拘无束,又怎能让孩子文明起来呢?因此家长不改变、不学习能行吗?试想:学校教师都是受过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学习培训,并通过考试和实践评估合格的,而且他们都还在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网络学习、假期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学习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学习。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习知识的增多,难度也在随之增加,学生都有不良反应的时候。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如果永远停留在原始阶段,又怎能教育好孩子呢?所以家长应该也要不停地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从而成为孩子学习的楷模,有的放矢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八字大标题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八字大标题

传承教育,树木树人回首这一年的教学工作,我深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身为一名教师,我始终秉持着传承教育、树木树人的信念,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一份微薄的努力。

在此,我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一、立足课堂,传道授业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力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关爱学生,呵护成长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体贴他们的需求。

面对学生的困难与挫折,我耐心引导,给予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的阳光。

同时,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他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家校合作,共育未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与家长分享教育心得,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之路。

通过家校合作,我们共同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努力。

四、自我提升,持续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自我提升是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我还通过阅读、写作、科研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教育内涵,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五、反思总结,砥砺前行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事业,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砥砺前行。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深知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有待创新,师生沟通还需加强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倾听学生和同事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始终坚持传承教育、树木树人的信念,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一份努力。

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的优等策略与方法

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的优等策略与方法

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的优等策略与方法家校关系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提升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对于学校和家庭都是双赢的。

在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家校关系,是很多家庭和学校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下面提出几种优秀的策略和方法,以此为依据来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1. 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和谐的家校关系建立平等、互信、互利、和谐的家校关系是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的基础和关键,教育是一个合作化的过程,在家庭与学校间应该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学校应该发扬开放,高度重视家长的参与,让家长深入路径学校教育和管理,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家长应该秉持谦虚、真诚、尊重的态度,与学校交流,拥有共同话题与目标,与学校管理和经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 建立高品质的家校交流平台家校交流是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的重要部分。

学校要加强家长对学生学业和班级活动的及时了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鼓励家长参与和热情支持学生的活动。

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应该建立高品质的家校交流平台,让家长能够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视频会议等方式了解学校最新信息,帮助家庭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3. 鼓励家校合作共育学校和家庭要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鼓励家长在课堂上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帮助提高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素质。

家长也可以利用学校的资源,组织亲子游戏和亲子活动,促进家庭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相融合,形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合作共育。

4. 提供个性化的家校服务家校服务是构建新型家校关系的重要基础,“一切为了学生”是服务理念的核心,学校应该提供个性化的家长服务和学生服务,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和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方案和服务。

学校还应开展师生互动课程,家长加入课堂,推出家校共读计划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有机会一起学习和成长。

5. 引入专家教练,组建家校团队学校应该根据需要引入家校团队,组建学生综合成长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专家团队,导入研究性教育与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家校共育

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家校共育

搭建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摘要】家校共育是教育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搭建网络平台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网络平台不仅提供了家校教育资源的共享平台,还丰富了家校之间的互动形式,提升了家长的参与度。

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家校合作共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网络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助力家校共育实践,提高教育质量,更重要的是,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网络平台的搭建和运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搭建网络平台、家校共育、互动、教育资源、参与度、合作共育、教育质量、必然趋势。

1. 引言1.1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

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家校共育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共享,使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可以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互信和互动。

通过家校共育,家长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孩子的个性特点,从而更好地协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家校共育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学校和家庭积极合作,在教育上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最好的教育。

1.2 网络平台的作用网络平台在家校共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家校互动的重要工具和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家长和学校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校园动态。

网络平台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帮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共同育人。

网络平台可以丰富家校互动的形式,如在线互动讨论、线上家长会等,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和有效。

家校共育的点滴教学体会

家校共育的点滴教学体会

家校共育的点滴教学体会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12-008-01目前,正值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期,素质教育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

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性人才队伍。

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侵蚀、家庭自身因素、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诞生了一大批小公主和小皇帝。

对教育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青少年养成诸多不良的言行。

比如:过于依赖别人、自私自利、互相攀比、缺乏责任心、不懂得积极主动学习。

这些不良的言行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学校和家庭要实现良性互动,形成教育合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教育是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为此,家校良性互动中,家长利用这个平台了解教育方针政策,把握学生在校的一举一动。

因此,强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对于每位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家校共育的作用1.家校共育有利于优化家庭教育,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又快又好提高学校教育效果,教师需要全面把握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

比如:家庭构造、父母职业、家长素质等等。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有的放矢,优化教育。

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是大相径庭的。

家长对子女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大不相同。

为此,家庭教育需要在学校教育指导下开展,结合每位学生现状,因势利导,才能实现学生健康成长。

2.家校共育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教师和家长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理念和策略。

便于家长积极主动辅助学校教育。

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

学校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实施专业和系统教育。

然而培养学生良好言行习惯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绝非一朝一夕所致,需要持续和不断的推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学生在家的时间比较长。

因此,家庭教育效果高低对学校教育影响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为学生的生命注入活力
作者:钟亚利郑丹娜李颖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年第09期
“家校共育”即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家庭与学校合作教育。

学校以“办安静的教育”为追求,通过凝神静气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实践实现学校优质、均衡、内涵发展。

多年来,学校秉持着“全员育人”的理念,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家校共育体系,联合家长助推学校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抓住一年级关键期
一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一年级关键期的家校协同至关重要。

为此,学校持续关注一年级,做好沟通,达成共识,合作育人。

首先,做好沟通。

开学前夕,学校就邀请家长参加培训、交流研讨,展现学校办学理念、介绍学校教育特色。

其次,达成共识。

学校邀请亲子育儿师,为一年级家长组织系列的专场育儿讲座,帮助家长解决育儿困惑,提升家长亲子沟通能力,引导家长和学生同步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

再次,合作育儿。

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学校组织系列亲子活动实现家校共育,如亲子长走、亲子游艺会、亲子小舞台,家长多次参与,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当一年级家长把自己视为学校大家庭的成员之后,他们就真正成为了“自己人”。

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对学校产生安全感,家长们放心地将学生托付给学校,协同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打造全学段亲子德育课程
几年来,学校致力于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确定了家庭教育的关键期,如一年级的入学适应期、三年级的马蹄形转换期、五年级的青春期前期和六年级的毕业励志期。

学校根据不同的关键期开设关键期培训课程,根据一到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构建了亲子共育活动体系。

例如,二年级的学生需要参加“亲子零米粒”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农博馆参观粮食的种植,回来之后家长和学生一同做到用餐的时候不剩饭。

三年级的学生和父母参加“亲子登山”活动。

四年级学生的活动与“生命教育”相关。

家长和学生共同参加“我与小苗共成长”的生命成长主题课程,学生观察生命的成长轨迹,从中得到启迪;家长和学生进行书信交流,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生命期待。

五年级的学生刚进入青春期,学校组织“亲子一封信”活动,让学生和父母在书信中敞开心扉,将内心的话语在信中真情表达出来。

六年级是学生人生
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在父母和教师的见证下,亲手写下给2049年的自己的一封信,还和校长约定他们2049年要和父母同返校园,请学校一定为他们留好这封信。

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本质上都是为了促成亲子交往,这种交往关系最终能扩展到师生之间乃至学生与周围人、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关系,而这也是我们协同家长亲子共育的初衷。

充分调动家长资源
家长对于学校而言不仅是合作者,更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宝贵资源。

2014年,学校筹备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

随后,学校对全校700多名家长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家长的职业和意愿,征集家长志愿者。

经过筛选,不同专业背景的家长志愿者进入班级给学生讲述自己的职业特性和职业体验,使学生对于不同职业有了初步的印象,启迪了学生的职业理想。

心理学界著名的super理论研究表明,4-13岁是职业成长期,14-24岁为职业探索期。

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启蒙关键期,而我国的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始终是缺乏的,很多学生临近高考还没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而学校的家长职业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生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开展打开了一扇窗。

总之,在家校共育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一所学校做得好就能够使整个社会的择校热降温,如果每所学校都能办成百姓身边真正有内涵的学校,“办人民满意教育”将成为百姓的真正获得。

作为教育人,我们做的是小教育,但又肩负着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责任,为此我们必须努力。

编辑汪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