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 相关法律规范
节能评估法律依据
节能评估法律依据节能评估是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能源消耗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
为了推动节能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节能评估。
本文将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依据,以及它们在节能评估中的应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中国国内节能评估的法律依据之一。
该法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支持节能工作的开展,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该法的规定,各级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节能工作方针和政策,建立健全节能法规体系。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节能技术和节能工作的管理、考核和奖励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在实施节能评估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规定,可以对节能改造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是欧洲联盟进行节能评估的法律依据。
该指令旨在通过改进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减少与能源消费相关的环境影响。
根据该指令,各成员国应当制定和执行建筑物能效标准,并定期进行能源绩效评估和监测。
此外,该指令还要求建筑物在出售或出租时提供能源绩效证书,以供购房者或租户参考。
EPBD的实施促进了欧洲范围内的节能评估工作,并推动了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和节能的方向发展。
三、《能源控制与分配法》《能源控制与分配法》是美国进行节能评估的法律依据之一。
该法主要目的是调节和控制能源的使用,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根据该法的规定,美国联邦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能源控制政策,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制定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基准要求。
同时,该法还要求各行业和机构进行节能评估,制定相应的节能措施和计划。
此外,该法还设立了节能基金,用于支持节能项目的开展和推广。
《能源控制与分配法》的实施引领了美国范围内的节能评估工作,并推动了能源管理的改善和升级。
节能法律法规介绍
节能法律法规介绍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节能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节能是指在能源利用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能源浪费,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了推动节能工作的开展,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节能法律法规。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这些法律法规。
一、能源管理制度1.1 能源管理的重要性能源管理是指对能源的获取、转换、传递和利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活动。
科学的能源管理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国家对能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
1.2 能源管理制度的内容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管理责任、能源管理目标、能源计量与统计、能源审计、能源计划和能源节约措施等内容。
各级政府和单位应依法建立相应的制度,并严格执行。
二、建筑节能2.1 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主要包括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节能材料使用、建筑节能施工和建筑节能监督等内容。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节能的监督和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
2.2 建筑节能评价标准建筑节能评价标准是对建筑节能性能的要求和评价方法进行规定的技术标准。
建筑节能评价标准按照不同的建筑类型进行划分,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
三、交通节能3.1 机动车节能管理措施机动车节能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车辆能源利用率、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等。
政府应加大对机动车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同时加强对车辆尾气排放的监管。
3.2 交通节能法规交通节能法规包括对车辆能效标准的要求、对私家车限行和交通组织优化等内容。
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法对交通节能进行管理,推动绿色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能源价格和补贴政策4.1 能源价格管理能源价格管理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引导能源消费行为和推动能源结构调整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能源价格管理包括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能源价格调整和能源价格监管等方面。
4.2 能源补贴政策能源补贴政策是为了鼓励节能减排、推动新能源发展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出台的政策措施。
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节能减排规章制度
是国家为了推动节能减排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行业标准。
1. 法律法规: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节能减排行为。
例如,中国《节约能源法》规定了节能减排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等则规定了对大气和水污染的治理和减排要求。
2. 政策措施:政府采取一系列经济、财政和行政手段来推动节能减排。
例如,制定能效标准和能效认证制度,推动企业改造和更新节能设备;推出能源税和碳排放配额交易制度,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排放。
3. 行业标准:制定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规范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
例如,国家对建筑领域制定了《建筑节能条例》,规定了建筑节能的要求和标准。
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可以促使企业和公众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引导技术创新和投资,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
第 1 页共 1 页。
节能相关法律法规
节能相关法律法规节能相关法律法规本旨在对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说明和解读,以便广大读者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以下将对各个章节内容进行细化阐述。
第一章节能法律法规的背景和意义本章介绍了节能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包括能源紧缺的现状、环境污染问题以及能源消耗对经济的影响等。
同时还介绍了政府出台节能法律法规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作用。
第二章节能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本章详细介绍了节能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保护、能源有效利用、节约用能、技术创新、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等。
这些原则是制定和执行节能法律法规的基础,也是保障节能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节能目标和指标体系本章介绍了节能法律法规中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包括国家级、地方级的节能目标以及相关的能源消耗指标。
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制定和衡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如何监测和评估节能工作的效果。
第四章节能管理和监督本章详细介绍了节能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制度,包括节能责任、节能审核、节能监测和节能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相关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作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节能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五章节能技术和项目本章重点介绍了节能技术和项目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节能标准、节能装备、节能改造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节能项目的申报和评审程序,以及相关资金的支持和管理办法。
第六章节能宣传和教育本章详细介绍了节能宣传和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政府的宣传指导、媒体的宣传责任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及如何加强对公众的节能意识和行为引导。
第七章节能经验和案例分享本章将以一些典型的节能经验和案例为例,分享各个行业的节能实践和成果。
这些案例将涉及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旨在为读者提供实际可行的节能措施和方法。
附件:1. 《节能法》法律全文2. 《节能法》实施细则3. 《能源法》法律全文4. 《能源法》实施细则5. 能源消耗指标计算方法法律名词及注释:1. 节能:即节约能源,是指通过各种措施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以达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节能评估报告时限规定
节能评估报告时限规定
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目前我国对节能评估报告的时限有一定的规定。
根据《节能法》第九条规定,节能评估报告应当在完成节能评估后的三个月内完成,并向有关部门备案。
具体来说,节能评估报告时限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提交时间限制: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节能评估报告应在节能评估完成后的三个月内提交。
这个时限是相对较为固定的规定,旨在保证节能评估及时、有效地进行,同时也为后续的政策实施和成果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企业或单位需要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备案工作。
2. 备案时间要求:除了在节能评估报告完成后的三个月内提交外,还需要向有关部门备案。
备案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对节能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根据相关政府文件的规定,备案的时限较为灵活,一般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细化,具体的时限可能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企业或单位需要事先了解当地的具体要求和规定,并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评估报告的编制及备案工作。
总之,节能评估报告的时限规定是为了加强对节能工作的管理,确保节能评估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企业或单位应当认真履行相应的时限要求,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为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
新能源法律法规的标准及实施规范
政府、社会、企业共同推动新能源发展
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政府应制定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能源领域,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新能源发展,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形成有利于新能源发展的 社会氛围。
生产经营过程中合规性检查与评估
01
定期进行合规性检查
企业应定期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新能源使用、排放等情况进行合规性检
查,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02 03
建立评估机制
建立新能源合规性评估机制,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生产经 营过程中的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
强化供应链管理
法律法规覆盖面扩大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将不断完善,覆 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涉及新能源的各个领域。
法规标准更加严格
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的法规标准将更加严格, 对新能源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强化监管和执法
政府将加强对新能源领域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得到 有效执行,保障新能源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对供应链中的新能源使用、排放等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供 应链的整体合规性。
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及风险防范
严格处罚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违反新能源法律法规的行为,企业应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包括警告、罚款、停产 整顿等措施,确保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应建立新能源法律法规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并制定相 应的应对措施,降低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
节能减排管理规定
节能减排管理规定第一条总则为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降本增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基本原则(一)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效率为本,突出节能减排重要作用。
(二)坚持优化结构、多能互补的原则,依靠加强管理、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三)坚持节能减排与降本增效相结合,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相结合,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
(四)坚持节能减排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双赢目标。
第三条组织机构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相关人员,与有关部门协作指导企业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贯彻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管理的工作方针、政策和目标;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日常管理、综合协调。
第四条组织实施及主要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在用水、用电、办公设施使用等方面制定系统、规范的制度,确保每个环节实现节能减排。
(一)加强用电管理1、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夏天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开空调时关闭门窗。
非工作时间、节假日不开空调,定期清洗空调系统的风机、滤网等装置,提高空调能效。
2、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复印机等设备要随用随开或设置自动节能状态,减小和避免电器设备处于长时间待机状态,下班后自觉关闭各类电器电源。
3、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尽量少开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
室内亮度足够时不开灯,公共区域的照明灯要有专人管理,严格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白昼灯”。
(二)加强用水管理1、强化节水意识。
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节约每一滴水。
2、强化用水管理。
切实控制每个阀门、水龙头的流水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杜绝“长流水”。
节能相关法律法规介绍
3
特点二:充分体现制度创新
第十五条 主题词 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浙江省实施办法及宁波市政府规章都有 详细的配套规定
特点三:突出了重点监管对象
特点三:
突出了重点监管对象
3
特点三:突出了重点监管对象
第六节 主题词 重点用能单位
3
特点三:突出了重点监管对象
(一)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4)《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办法》第十八条:“民用建筑以外的需要进行节能 审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组 织节能验收。未经节能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 得投入生产、使用。
节能审查主管部门应当对项目的节能验收情况和 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节能立法:“十年磨一剑”
三、节能法解读----修订目的
一、推动全社会
节约能源
修订 目的
三、保护和改善 环境
二、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
四、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
三、节能法解读----立法特点
特点一 特点二 特点三 特点四 特点五
突出节能的重要地位 充分体现制度创新 突出了重点监管对象 加强了政策激励措施 加大了节能行政处罚力度
融机构税收优惠 ▪ 价格政策:资源、能源价格、差别电价 ▪ 表彰奖励
限制
限制条款
▪ 限制发展“两高”行业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 政府采购 ▪ 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 效率标准相关
禁止条款
禁止 ▪ 标的:项目、建筑,用能产品(设备、车辆),
耗能产品 ▪ 依据“标准”:淘汰设备目(名)录、政府采
第三部分 立法特点
特点一: 突出节能的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6.04.2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施行日期】2016.06.30•【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3号《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第21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6月30日起施行。
部长苗圩2016年4月27日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业节能管理,健全工业节能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工业节能,是指在工业领域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工业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在工业领域各个环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高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工业领域的用能及节能监督管理活动。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制定工业能源战略和规划、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节能政策和标准,组织协调工业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指导和组织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业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工业企业是工业节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快节能技术进步,完善节能管理机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接受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节能监督管理。
第六条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工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章节能管理第七条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当编制并组织实施工业节能规划或者行动方案。
节能相关法律规范
第一节相关法律、法规、产业与技术政策一、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与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第77号,2008年4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经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2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分总则、清洁生产的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鼓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6章40条,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与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主席令[2008]第4号);4、《中华人民共与国电力法》(2009年修正);5、《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经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与国建筑法〉的决定》修正);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8、《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鲁政发[2009]94号);9、《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10、《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1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8]106号);1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07]39号);14、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15、《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16、《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17、《山东省清洁生产“十二五”推行规划》18、《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二、产业与技术政策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3、《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7、《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建科[2011]194号。
建设工程节能法律法规制度
建设工程节能法律法规制度一、建设工程节能法律法规概述1.《节约能源法》《节约能源法》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节能的基础法律,于1997年颁布实施,明确了节约能源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
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制定支持节能工作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各类单位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
在建设工程节能方面,《节约能源法》规定了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的节能标准设计、施工建筑工程,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加强建筑节能管理等要求。
2.《建筑节能条例》《建筑节能条例》是我国于2014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专门针对建筑节能领域的法规。
条例规定了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明确建筑节能的责任主体和建设单位的具体义务。
在节能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等环节,建筑节能条例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筑节能目标,加强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
3.《建筑节能标准》建筑节能标准是建设工程节能领域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规范》、《建筑节能验收规范》等。
通过制定和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可以有效推动建设工程的节能工作,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能源消耗。
二、建设工程节能制度体系1.节能工程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建设工程的节能管理,我国建立了完善的节能工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节能工程设立单位、节能工程设计单位、节能工程施工单位和节能工程监理单位等。
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这些单位都要负责落实节能目标,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确保建设工程的节能要求得以实现。
2.节能技术支持体系为了促进建设工程的节能技术研究和应用,我国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支持体系,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节能技术研究院所、节能技术交流平台等。
这些机构可以为建设单位提供节能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和技术培训等服务,推动建设工程节能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3.节能监管体系为了保障建设工程的节能目标得以实现,我国建立了健全的节能监管体系,主要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相关部门。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范本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促进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依据《建筑节能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民用建筑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改建等相关活动。
三、节能设计要求1. 民用建筑的整体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材料、结构、采暖、通风、照明等方面,合理控制能源消耗。
2. 建筑结构应注重隔热性能,采用保温材料,并设置建筑外保护层,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3. 采暖设备应选择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并采用智能温控系统,以实现室内温度的合理调节。
4. 通风系统应设计合理,采用节能通风设备,并设置适当的新风换气装置,同时合理利用自然通风。
5. 照明系统应采用能效较高的LED照明灯具,并配置光感应控制装置,实现照明的智能调控。
四、节能建材使用1. 建筑工程应选用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优先选择绿色环保材料。
2. 采用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减少能量传导。
3. 采用节能窗户,提高窗户的密封性能,并配备隔热窗帘或窗膜,减少能量损失。
4. 采用节水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五、节能使用管理1. 民用建筑的使用者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建筑设备,遵守能源使用管理制度。
2. 建筑管理方应建立建筑节能使用手册,指导使用者正确进行能源的使用和管理。
3. 建筑管理方应定期检查建筑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六、节能监督和评估1.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2. 对新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验收,并核实其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
3. 对已建民用建筑进行节能评估,评定其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处罚措施对违反本规定的民用建筑管理者和使用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整改。
情节严重者,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
八、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解释工作,提高社会对民用建筑节能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节能环保法律:企业环保和节能管理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
节能环保法律:企业环保和节能管理需要遵守的法律法规节能环保法律是指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中,对企业环保和节能管理做出规范和要求的一系列法律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力和约束力。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这些法律,切实履行环保和节能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和节能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了企业必须履行环保主体责任,依法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第三十条规定了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第三十七条规定了企业应当制定环境管理规程和应急预案。
《环境保护法》的这些规定,对企业的环保和节能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我国节能管理的基本法律,对企业的节能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第八条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企业的节能督促检查,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措施;第九条规定了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实施节能管理制度。
《节约能源法》的这些规定,强调了政府和企业在节能方面的责任分工,对企业的节能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促进了企业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节能措施的实施。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对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其中,第十六条规定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第十七条规定了企业应当实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许可制度。
《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企业的大气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促进了企业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对企业的水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1. 背景介绍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是指针对建筑领域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旨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
随着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以促进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2. 国际建筑节能法律法规2.1 欧洲欧洲是全球建筑节能领域的领头羊之一,该地区制定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法律法规。
例如,欧洲联盟在2010年颁布了《欧洲建筑节能指令(EPBD)》,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国家级节能措施,并在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
此外,欧洲还制定了《建筑能源性能证书指令》和《欧洲建筑设计指导》,以推动建筑行业的节能发展。
2.2 美国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对建筑节能问题高度重视。
美国国会于1975年颁布了《能源政策与保护法案(EPACT)》,并成立了联邦能源管理局(FEMP)负责建筑节能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能效标准,如ASHRAE 90.1和IECC等,以规范建筑的节能要求。
2.3作为能源资源严缺的国家,一直致力于建筑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于1979年制定了《节能法》,并于2002年和2009年相继修订。
该法律要求建筑业者在新建建筑和大规模改建项目中实施节能措施,并规定了节能评价和认证的程序。
此外,还制定了一系列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标准和指导文件,如建筑节能设计指南等。
3. 中国建筑节能法律法规3.1 建筑节能法我国建筑节能法是我国建筑节能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于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
该法律规定了我国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强调了节能设计和节能评估的重要性,规范了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
3.2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其中包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建筑的节能要求和评价方法,指导了建筑节能设计工作的开展。
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02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包括建筑节 能设计规范、建筑节能设计标 准、建筑节能设计指南等。
03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
04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建筑节能 设计的重要依据。
建筑节能施工规范
包括建筑节能验收
规范、建筑节能验
收标准等
3
法律法规实施
法律法规执行
法律法规制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建 筑节能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建筑节能 法律法规,提高公众意识
法律法规执行: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确保建筑节能效果
法律法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对建筑节能 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助于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
进环保行为的普及
法律法规的实施有助于 提高建筑环保性能,减
少环境污染
谢谢
法律法规要求建筑节能设 2 计、施工、验收等环节必
须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
法律法规作用
01
规范建筑节能行为
03
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02
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04
保障建筑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法律法规分类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01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针对建筑节 能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包括建筑 节能设计原则、建筑节能设计方 法、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等。
法律法规修订的流程:法律法规的修订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包括起草、征 求意见、审议、公布等环节。
法律法规修订的内容:法律法规的修订可能涉及到法律法规的条款、范围、 处罚标准等方面的修改。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节能减排法律法规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球各方的关注。
一些国家针对能源消耗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制定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国内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法律,从整个环境保护系统来说,文章最为全面、具有总体性。
这部法律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和排放量的限制,同时要求各大企事业单位需要制定环境保护计划。
此外,该法还明确了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和环保部门的权力,以及执行、监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使其在整个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是我国能源法律法规中比较基础和全面的一部,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规定能源问题的法律。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国家的能源政策、环境保护要求和节能减排目标。
并规定要加快能源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
《节能法》《节能法》是我国能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强调了资源能源的宝贵和非再生性的特点,强调节约能源和资源。
该法规明确规定了节能的要求和标准,鼓励使用节能产品、技术和设备,同时规定了节能产品、技术和设备的优先购买政策,并对节能领域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详细的规范。
国际法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在1992年的《里约公约》上签订的一份公约。
该公约的目的是通过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进行全球性的科学研究来加强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缓解措施。
此外,公约还明确规定了各方需要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各种形式的能源生产、使用和节约措施的推广。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被视为国际节能减排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
《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是在1997年通过的国际公约,旨在通过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包括中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
节能法律法规
02
节能法律法规的核心内容
节能管理体制
01
节能管理机构
04
节能法律法规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共同制定全球节能标准
加强国际组织如IEA(国际能源署)的作用,促进各国在节能领 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全球通用的节能标准和最佳实践。
经验分享与技术交流
举办节能法律法规国际研讨会,分享各国在节能立法和执法方面 的经验,开展技术交流,推动创新思路和方法。
束。 • 提高公众意识:该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了公众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节能行动。 • 局限 • 实施难度较大:由于该法律法规涉及面广、执行要求高,部分条款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 细节规定待完善:虽然该法律法规对各类能源消耗和排放进行了规范,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建筑节能标准与法规
建筑节能领域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法 规,以确保建筑物的能耗符合要求。
节能材料与设备
建筑节能领域应优先选择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设备,例 如保温隔热材料、节能窗户、节能空调等。
能耗监测与审计
建筑节能领域需要对建筑物的能耗进行监测和审计,以 确保建筑物的能耗符合要求,并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 费问题。
建立示范项目和基地
选取典型企业和项目,建立节能法律法规示范 项目和基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完善法规体系和提高执行力
健全法规体系
根据节能工作需要,完善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确保各项 节能工作有法可依。
节约能源法基本国策
在能源领域,国家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法律政策来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以下是一些可能代表基本国策的节约能源法方面的内容:
1.能源管理法律法规:国家通常会通过能源管理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管理能源的开发、生产、利用和消费。
这些法规可能包括对能源效率的要求和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规范。
2.能源审查和认证:国家可能制定能源审查和认证制度,要求企业和机构对其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查和认证。
这有助于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能源浪费问题。
3.能源效率标准:制定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对关键领域和行业设定能源使用的最高限度,以鼓励采用更节能的技术和设备。
4.可再生能源法规:国家可能会通过法规支持和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这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可持续性。
5.税收和财政激励:国家可能通过税收和财政政策来激励企业和个人采取节能措施。
这可能包括对节能设备和技术的税收减免、奖励计划等。
6.宣传教育和培训:发布宣传教育和培训计划,提高公众和企业对能源节约的认识,促使其采取更节能的行为和技术。
7.国际合作与标准:国家可能参与国际合作,遵守国际能源效率标准,分享技术和经验,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法规和政策可能因国家、地区和时间而异。
能源节约法律法规的实施通常需要政府、产业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国家在能源领域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节能措施编制依据
节能措施编制依据1. 简介节能措施的编制依据是指制定节能措施的依据和基本原则,以及相关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
编制依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节能措施的制定和执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节能措施编制依据的相关内容。
2. 节能政策法规制定节能措施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相关的节能政策法规。
国家为了提倡节能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例如,《节能法》、《能效标识管理办法》、《能效标识实施细则》等,这些法规为节能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3. 标准规范在制定节能措施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是对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的文件,是指导节能措施制定和执行的重要参考依据。
例如,国家标准《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这些标准规范规定了建筑、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在节能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4. 能源统计数据编制节能措施需要充分了解能源消耗情况,掌握相关的能源统计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能源统计数据可以从能源管理部门、统计部门等渠道获取。
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可以确定节能措施的优先级和重点领域,为制定科学的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5. 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是评估能源使用效率和发现节能潜力的重要手段。
编制节能措施时,可以参考过去的能源审计报告,了解能源使用情况、能耗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情况,从而确定节能改造的方向和措施。
6. 技术经济分析制定节能措施时,还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是对节能技术和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对投资成本、运行费用、节能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节能措施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只有经过技术经济分析的节能措施,才能从整体上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并且具备可操作性。
7. 案例分析在编制节能措施时,可以借鉴和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
通过分析和总结已经实施的节能措施的经验和效果,可以为节能措施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例如,某个企业引进了一种新的节能设备,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那么在其他类似企业推广该措施时,可以参考该案例的效果和经验。
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
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实施细则》(SZJG29-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深圳实施细则》(SZJG29-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44-201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调整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工作计划的通知(深建节能【2014】101号)》《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 15-200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试行)》SJG2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 5033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防洪标准》GB 502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相关法律、法规、产业和技术政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经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2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分总则、清洁生产的推行、清洁生产的实施、鼓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6章40条,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09年修正);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经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修正);
6、•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第6号令);
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
8、•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鲁政发[2009]94号);
9、•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10、•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8]106号);
1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发[2007]39号);
14、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鲁发[2007]24号);
15、•山东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16、•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二五”规划‣
17、•山东省清洁生产“十二五”推行规划‣
18、•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二、产业和技术政策
1、•国务院关于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通知‣(国发[2005]40号);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改委令第21号);
3、•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6号);
6、•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7、•建设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实施方案‣(建科[2011]194号。
8、•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工节[2009]第67号
9、•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工节[2012]第14号
10、•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工产业…2010‟第122号
第二节管理及设计、合理用能相关标准及规范
一、管理及设计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2589-2008);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3、•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
4、•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GB/T6422-2009);
5、•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13);
9、•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10、•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 3484-2009);
1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2010);
1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13、•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
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5、•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
16、•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17、•产品电耗定额制定和管理导则‣(GB-T 5623-2008);
18、•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GB12723 -2008);
1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
20、•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1、•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2、•山东省生活用纸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限额‣(DB37/783-2007)
二、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2、•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3、•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4、•蒸汽供热系统凝结水回收及蒸汽疏水阀技术管理要求‣(GB12712-91);
5、•设备及管道保冷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16617 -1996);
6、•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 8175-2008);
7、•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T4272-2008);
8、•设备及管道保温效果的测试与评价‣(GB/T8174 -2008);
9、•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 13471-2008);
10、•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2005年);
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3(2009年版);
1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三、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2-2007);
2、•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8613-2012);
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153-2009);
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20052-2006);
5、•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761-2009);
6、•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7-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