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APTE中国专家共识
肺栓塞专家共识2023最新
肺栓塞专家共识2023最新引言肺栓塞是一种危险且常见的疾病,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肺栓塞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
肺栓塞专家共识是多个专家基于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共同意见,能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指导性建议和权威的治疗标准。
本文将展示肺栓塞专家共识2023年的最新内容。
1. 肺栓塞的定义和流行病学肺栓塞是指肺血管内发生栓子,导致肺循环的阻塞和肺部供血不全的一种疾病。
常见的发病原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房颤、长途旅行等。
据统计,肺栓塞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造成数十万人死亡。
2. 肺栓塞的诊断与评估肺栓塞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肺通气灌注扫描、CT肺动脉造影等。
实验室检查可以通过检测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等来辅助诊断。
诊断肺栓塞时,需要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危险因素,以确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3. 肺栓塞的治疗策略肺栓塞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机械取栓。
抗凝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可以通过抑制血栓的进一步生长和扩散来防止肺血管阻塞。
溶栓治疗适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通过溶解血栓来恢复肺动脉的通畅。
机械取栓适用于不能接受溶栓治疗或溶栓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将血栓直接抽出。
治疗时需要严密的监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和氧合指标。
4. 肺栓塞的预防和康复预防肺栓塞的关键在于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采取饮食调整、体育锻炼、避免长时间久坐等措施来降低发病风险。
康复阶段主要包括注意休息、药物治疗和积极参与康复运动等。
5. 未来的展望和挑战虽然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早期诊断肺栓塞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需要更加精准的诊断方法。
其次,肺栓塞的预防措施仍需加强宣传和普及,提高公众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结论肺栓塞是一种危险的疾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肺栓塞专家共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权威的指导和治疗标准,使得肺栓塞的诊治更加规范和科学。
2022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2急性肺栓塞多学科团队救治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急性肺栓塞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在心血管死亡原因中位列第3,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1]。
新近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0 d病死率达22%[2],尽早给予较佳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2015年和2018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CSC)肺血管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相继推出了急性肺栓塞诊疗共识和指南[3, 4],2019年欧洲也发布了急性肺栓塞诊疗指南更新版[5],为肺栓塞的诊疗提供了指导建议。
然而,急性肺栓塞病情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早期救治涉及多个学科,亟须探索高效的团队救治新模式。
2012年美国麻省总医院建立了全球第一支肺栓塞救治团队(pulmonary embolism response team,PERT)[6]。
研究显示,引入PERT机制提高了肺栓塞的救治效率,促进了高级别治疗的应用,降低了大出血与死亡的风险[7, 8, 9, 10, 11]。
为了推广团队救治理念、规范PERT中心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国肺栓塞的救治水平,CSC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肺血管疾病学组与中国肺栓塞救治团队(PERT)联盟等组织10余个相关学科的专家,总结了我国PERT建设的初步经验,并结合肺栓塞的救治现状提出了PERT建设、运行与质量提升的专家建议。
本共识相关推荐主要针对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肺栓塞的救治现状2000年以来,在心内科、呼吸科、急诊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共同努力下,我国在肺栓塞流行病学研究、早期救治、医院内VTE防控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2, 13]。
2019年发表的肺栓塞与肺血管病防治协作组数据显示,我国肺栓塞患者的住院率从2007年的1.2/10万人上升至2016年的7.1/10万人,住院病死率从8.5%下降为3.9%[14]。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要点解读
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要点解读肺血栓栓塞症(PTE)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两者具有相同易患因素,是VTE在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
肺血栓栓塞后,血栓机化、肺血管重构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肺血管阻力(PVR)增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称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目前我国PTE防治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包括影像学诊断、生物学标记物应用、危险评估、抗栓策略、疗程及预防等。
虽然现有欧美指南和国内共识对上述问题有所推荐,但肺栓塞防治领域的新研究和新证据不断涌现,我国2001年版肺栓塞指南亟待更新、补充和完善。
为更好指导相关专科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组,结合国内外有关指南、循证证据及临床现状,包括特殊患者人群实践需要,制订了2018年《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以期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国肺栓塞的防治水平。
本指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一、首次将欧美指南格式和表述方法与中国临床实际相结合新版指南开篇即明确了其使用对象和目标人群,而且将每条推荐意见单独列出,以便读者迅速查阅。
推荐意见后标记GRADE分级符号,明确区分推荐意见的方向与强度,并应用“建议”或“推荐”字样,以便读者进一步明确推荐级别。
整体格式与表述简洁明晰,涵盖主题、标题、推荐及说明等,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备注说明文字、解释推荐理由及证据来源。
二、提出符合中国医师临床实践习惯的诊断四步曲1、疑诊:提出了符合中国医师临床实践习惯的诊断流程,包括疑诊、确诊、求因及危险分层四步曲。
推荐基于临床经验或应用临床可能性评分(简化Wells和修订Geneva评分)对急性PTE进行疑诊的临床评估,不再跟风欧美指南强求基于模型的临床可能性评估。
同时强调,推荐联合D-二聚检测筛查急性PTE。
临床评估低度可能的,如D-二聚体阴性(正常阈值应根据年龄进行修正),可基本除外急性PTE;如D-二聚体阳性,建议行确诊相关检查。
2010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三)
2010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三)(3)尿激酶与rt-PA比较:国外已开展多项临床研究比较不同溶柃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1992年法国Meyer等开展了rt-PA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大块PTE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使用100 mg rt-PA输注2 h与输注尿激酶4400 IU/kg/12 h相比,rt-PA 能够更快地改善肺动脉造影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12 h后两种药物的疗效相当。
另外,有两个临床试验比较了2h内输注100 mg rt-PA和15 min输注0.6 mg/kg rt-PA,结果均显示15min输注方案与2 h输注方案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速度要略快于后者,另外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也略高于后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本专家共识建议:尽管尿激酶和rt-PA两种溶栓药物12 h疗效相当,但rt-PA能够更快发挥作用,降低早期病死率,减少血栓在肺动脉内停留时间而造成的肺动脉内皮损伤。
以及减少血栓附着在静脉瓣上的时间。
从理论上讲可以降低远期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后遗症的发生危险,因此推荐首选rt-PA方案。
4.溶栓时间窗:肺组织氧供丰富,有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肺泡内换气三重氧供,因此肺梗死的发生率低,即使发生也相对比较轻。
PTE溶栓治疗的目的不完全是保护肺组织。
更主要是尽早溶解血栓疏通血管,改善肺血流动力学,降低早期死亡的风险,并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发生危险。
因此在APTE起病48 h内即开始行溶栓治疗能够取得最大的疗效,但对于那些有症状的APTE患者在6~14 d内行溶栓治疗仍有一定作用。
5.溶栓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1)溶栓前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APTT、肝肾功能、动脉血气、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及心电图等作为基线资料,用以与溶栓后资料作对比以判断溶栓疗效。
(2)备血,向家属交待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3)使用尿激酶溶栓期间勿同时使用肝素,rt-PA溶栓时是否停用肝素无特殊要求,一般也不使用。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住院患者危险度分层与发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关键 词 ]急 性肺血 栓 栓 塞症 ; 流 行 病学 ; 临床特 征 ; 危险 因素
[ 中图分类号 】 R5 6 3 . 5 【 文献标识码 ]A [ 论 文编号]1 0 0 4 . 0 9 5 1 ( 2 0 1 3 ) 0 5 0 5 1 3 — 0 4
Co r r e l a t i o n An a l y s i s o f Ri s k F a c t o r s i n Di f f e r e n t Ri s k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c u t e P u l mo n a r y Th r o mb o e mb o l i s m
内蒙古 医学杂志 I n n e r M0 n g o l i a Me d J 2 0 1 3年第 4 5卷第 5期
5 1 3
急性 肺 血 栓 栓 塞 症住 院 患 者危 险度 分 层 与 发 病 因素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翟 晓菁 , 马 国强 , 王 佳 烈。
[ A b s t r a c ]Ob j e c t i v e :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r i s k f a c t o r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r i s k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P TE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t he b a s i s f o r t h e e a r l y i de nt i f i c a t i o n o f h i g h—r i s k p a t i e nt s a nd gu i d i ng c l i ni c a l d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t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前言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1。
随着临床医师诊断意识的提高和诊断技术的发展,急性肺栓塞已经成为我国常见心血管疾病2。
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治疗不规范、不及时现象,尤其是溶栓治疗更是缺乏有指导意义的指南性文件,十分不利于一线临床医师进行规范化治疗。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根据国际最新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结合我国专家临床经验,制定适合我国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
该共识旨在规范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流程和治疗方案,提高我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治水平,改善预后。
专用术语与定义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占肺栓塞的绝大多数,是最常见的肺栓塞类型,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定义为肺栓塞后,如果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大块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2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压<90mm Hg,或下降超过40mm Hg/5分钟)。
次大块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是指肺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 E常为DVT的合并症。
浅谈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呼吸功能
范围 速度 原心肺功能状态
肺动脉高压 急性右心功能不全 猝死
8
静脉血栓栓塞易患因素
易患因素
易患因素
强易患因素(OR>10)
• 下肢骨折; • 3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心房颤动或心
房扑动入院;
中等易患因素(OR 2-9) • 膝关节镜手术;自身免疫疾病;
输血;
• 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
Heit JA. The epidemiolog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the community. Arterioscler Th romb Vasc Biol,2008,28:370–372.
发病率
美国1975年报道每年约有63万例,为第三位常见心血 管疾病。
• D-D二聚体:急性血栓形成时,凝血和纤溶同时激活,可引起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 但血清D-二聚体小于500μg / L基本可排除急性肺栓塞的诊断,而对确诊PE无益。
• 心电图:急性PE的心电图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性的,其改变常是一过性、多变的,需 动态观察。
其中: 6.7万人于一小时内死亡 11%
56.3万可存活一小时以上 89%
存活者中: 40万人临床未诊断
71%
16.3万人得到诊断
29%
美国Mayo clinic:尸检7227例(1985-1996 ),有433例猝 死(6%)由于肺梗塞引起,其中36例并无肺梗塞危险因素。
3
基本概念
肺栓塞( PE ):是以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主 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 生理综合征。
浅谈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 指南(2018版)
发病率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由于病情轻重不一,,临床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
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
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
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
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1] ,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2] 。
近年来,对急性肺栓塞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治疗不规范的情况。
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撰写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 ,对规范我国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肺栓塞诊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后5年,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发表了大量临床试验,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基础上,对新近的临床证据进行了系统研判,参考了国际最新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 4] ,经认真研究讨论,制订了本共识。
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共识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给出了正式推荐,旨在提供我国急性肺栓塞诊治的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做出医疗决策。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面对具体患者时,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一、专用术语与定义肺栓塞是由内源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急性肺栓塞类型,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占急性肺栓塞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急性肺栓塞即PTE。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临床症状
➢ 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容易漏诊 ➢ 症状:取决于栓子大小、数量、栓塞部位及患者
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的基础疾病。 ➢ 完全无症状
临床症状
➢ 胸痛:急性肺栓塞的常见症状。 多为远段肺栓塞引起的胸膜刺激所致 39% 中央型急性肺栓塞胸痛表现可类似心绞痛,多因右心室 缺血所致 15%
➢ 呼吸困难:中央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急剧而严重,小的 外周型急性肺栓塞通常短暂且轻微。50%
概念
➢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 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生于下肢或骨盆深静脉, 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 合并症。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 DVT和PTE统称为VTE,为同一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 临床表现。
➢ 咯血:提示肺梗死,多在肺梗死后24小时内发生,呈鲜 红色,数日内发生呈暗红色,8%
➢ 晕厥:不常见,有时是急性肺栓塞唯一首发症状 6%
辅助检查
➢ 血气分析:无特异性。低氧、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血 氧梯度增大及呼吸性碱中毒。40%血氧饱和度正常。
➢ DD2:阴性预测价值很高,阳性预测价值很低,主要在于 排除肺栓塞,而对确诊无益。
概念
➢ 肺栓塞:是由内源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 和右心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 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
➢ 肺血栓栓塞症(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是最常见的急性肺栓塞类型。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 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 障碍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和临床表现。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2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2年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是基于大量的研究和专家共识,旨在指导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
本指南将全面介绍急性肺栓塞的定义、流行病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以帮助医生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急性肺栓塞是由血栓或其他物质导致的肺动脉或其分支阻塞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其常见原因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心房颤动、肿瘤和骨折等。
目前,急性肺栓塞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因此,对其及时准确地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是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治疗的关键。
在临床中,我们应该运用多种手段来帮助诊断,如临床评分体系、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以及肺动脉造影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与其他可能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肺炎、心肌梗死等。
三、治疗策略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危险分层来制定,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对于危重患者,我们通常采用血栓溶解治疗或机械取栓手术等紧急措施来解除肺动脉阻塞。
对于非危重患者,我们可以选择抗凝治疗、抗栓治疗或介入手术等方式。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支持性治疗,如氧气供给、液体管理和功能恢复等。
四、预后评估急性肺栓塞的预后评估对指导治疗和制定随访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临床特征、血管病变、心肌损伤程度以及肺动脉内皮功能等指标来预测其预后。
此外,对于高危患者,我们还可以使用多种危险评分系统来评估其短期和长期的预后。
综上所述,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22年旨在提供一份权威、准确和实用的指南,以指导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
本指南将为医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和建议,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指南的发布,进一步促进急性肺栓塞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高我国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
2015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指南
实验室检查
• CT肺动脉造影:
• 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
血流之内(轨道征),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
• 间接征象包括肺野楔形密度增高影条带状的高密度区或盘状肺不张
,中心肺动脉扩0%
临床表现
体征
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 • 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次/分) • 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血压下降及发绀 •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提示右心负荷增加 • 下肢静脉检查发现一侧大腿或小腿周径较对侧增加超过1 cm,或下肢静 脉曲张
• • • • • • • • • • • 动脉血气分析 血浆D-二聚体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胸部X线平片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V/Q scan) CT肺动脉造影 (CTPA) 静脉加压超声 (CUS)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DCT) 肺动脉造影(CTPA) 下肢深静脉检查
确诊手段
•
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 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 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 荐。
基本概念
易患因素 诊断策略
2015中国指南
中国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ECG 示V1-V4导T波倒置
V1
V2
V3
V4
实验室检查
• 胸部X线平片: •
异常率约占80%。 – 肺血管纹理变细、稀疏或消失 – 肺野局部浸润影 – 以胸膜为基底的实变影 (Hampton’s 隆起) – 患侧膈肌抬高 – 胸腔积液 – 右下肺动脉干增宽或伴截断征 – 肺动脉段膨隆 – 右心室增大
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急性肺栓塞(P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常见于长期卧床、手术、产妇、晚期恶性肿瘤等高危人群。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专家共识中的PE诊断与治疗标准。
病因与发病机制PE是由血管内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
血栓通常来自下肢静脉,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其他可能的来源包括上肢DVT和心脏静脉源性栓子。
肺栓塞可分为大、中、小三类。
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短暂性呼吸急促、心悸、胸痛、猝死等,因此很难及时发现和诊断。
病情严重时,患者可出现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征,如肿胀、疼痛等。
诊断方式PE诊断的关键是综合使用不同检查手段,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和图像学检查。
下面分别介绍:病史PE患者常有下肢肿胀、疼痛、发热等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史,因此了解患者的病史十分必要。
患者也可能有心肺疾病、癌症、外科手术等高危因素。
症状体征PE患者的体征常见于肺部和心脏。
肺部体征包括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心脏体征包括心脏杂音、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等。
图像学检查目前,诊断PE的常规检查手段是肺动脉CT或肺通量灌注扫描。
其他可用于诊断的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核素扫描和肺动脉造影等。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右心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可能有帮助。
核素扫描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进行显像,可用于诊断肺血栓。
肺动脉造影是最准确的诊断手段,但相对于其他检查手段,其使用范围有限,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治疗方式对于PE患者,常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机械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PE的第一选择,常用药物包括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肝素经静脉或皮下注射,可在治疗早期迅速形成抗凝作用,华法林则常规口服。
其他药物包括纤溶酶、抗血小板药和抗炎药等。
机械治疗机械治疗用于肝素治疗无效或不能使用药物治疗的PE患者。
常见的机械治疗包括下肢外矫正、肺动脉导管除栓术和机械性溶栓等。
肺栓APTE中国专家共识医学PPT课件
3
专用术语与定义(2)
•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肺栓塞后,如果 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12
临床表现-体征
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 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 次/分) 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 血压下降 发绀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右心衰竭体征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伴随体征:腓肠肌压痛,上臂肿胀等
13
实验室检查(1)
6
VTE相关的易栓倾向
Factor V leiden导致蛋白C活化抵抗 凝血酶原20210A基因突变 抗凝血酶III缺乏 蛋白C缺乏 蛋白S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G)10034T 因子XIII 34val
7
VTE常见获得性危险因素
高龄 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 肥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管状石膏固定患肢 VTE病史 近期手术史、创伤或活动受限如中风 急性感染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长时间旅行 肿瘤 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起搏器植入、ICD植入和中心静脉置管
朱文玲 北京协和医院
于 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陈君柱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绍良 南京第一医院
姚 桦 广东省人民医院
朱小玲 北京安贞医院
杜捷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肺栓塞中国专家共识课件
肺通气/血流灌注扫描(V/Q scan)是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有助于发现段以上肺段血管栓塞。
肺动脉造影(DSA)是诊断肺 栓塞的金标准,但因其有创性, 一般仅在必要时使用。
影像学检查
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并可判 断血栓的范围和部位。
MRI在诊断肺栓塞方面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孕妇和无法接受CTPA 的患者。
03
CATALOGUE
肺栓塞的治疗
急性期治 疗
药物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以降 低血栓形成的风险,缓解症状,
并预防肺栓塞的进一步发展。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 要机械通气来辅助呼吸,以维持生 命体征。
手术治疗
对于特定情况,如巨大血栓或溶栓 失败,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长期治疗
V/Q scan有助于发现段以上肺段血管栓塞,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综合考虑。
实验室检查
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升高提示血栓形 成可能,但其特异性不高, 阴性结果也不能完全排除 肺栓塞。
心电图
部分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可 出现异常,如SⅠQⅢTⅢ 征等,但无特异性。
血气分析
肺栓塞患者常出现低氧血 症和低碳酸血症。
肺栓塞中国专家 共识课 件
• 肺栓塞概述 • 肺栓塞的诊断 • 肺栓塞的治疗 • 肺栓塞的预防 • 肺栓塞的预后与随访 • 肺栓塞中国专家共识的意义与影响
01
CATALOGUE
肺栓塞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 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 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 床症状的一组疾病。
通过共识的制定和推广,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加速 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普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用术语与定义(3)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引起 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 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 合并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embolism,VTE):由于 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 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VTE。
5. 肺血管床面积减少>85%可导致猝死。 6. 肺血管床阻塞伴随痉挛可严重影响左心回血流,导致梗 阻性休克。
病理生理学-心室间相互作用
肺动脉压迅速升高会导致右室后负荷突然增加,引起右 室扩张、室壁张力增加和功能紊乱。 右室扩张会引起室间隔左移,导致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减 少和充盈减少,进而心排血量减少,体循环血压下降, 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及心肌缺血。 大块肺栓塞引起右室壁张力增加导致右冠状动脉供血减 少,右室心肌氧耗增多,可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
抗凝治疗-低分子量肝素
所有低分子肝素均应该按照体重给药,建议100 次,或1mg /kg/次,皮下注射,每日1~2次。 IU/kg/
低分子肝素的优点是无需监测APTT,HIT发生率较普通肝 பைடு நூலகம்低,可在疗程大于7天时每隔2~3天检查血小板计数。
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低分子肝素,并应根 据抗Xa因子活性来调整剂量。
VTE相关的易栓倾向
Factor V leiden导致蛋白C活化抵抗 凝血酶原20210A基因突变 抗凝血酶III缺乏 蛋白C缺乏 蛋白S缺乏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纤维蛋白原(G)10034T
因子XIII 34val
VTE常见获得性危险因素
高龄
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病变
肥胖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管状石膏固定患肢 VTE病史 近期手术史、创伤或活动受限如中风 急性感染 抗磷脂抗体综合症 长时间旅行 肿瘤 妊娠、口服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 起搏器植入、ICD植入和中心静脉置管
专用术语与定义(1)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 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 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 肿瘤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来自 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 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 占肺栓塞的绝大多数,是最常见的肺栓塞类型。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中华内科杂志
瞬间溶栓,生机再现
起草委员会
执笔专家组: 胡大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荆志成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黄 岚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王乐民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同济医院 徐亚伟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李为民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余再新 中南大学湖南湘雅医院 吴炳祥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文玲 北京协和医院 于 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孙英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陈君柱 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绍良 南京第一医院 姚 桦 广东省人民医院 朱小玲 北京安贞医院 杜捷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学术秘书 徐希奇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
+
早期出院或 门诊治疗
-
-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2010版 Eur Heart J. 2008;29:2276–2315.
治疗策略
APTE 危险度分层
临床评价 PTE范围 肌钙蛋白、B型利钠肽、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右心室功能
低危
高危
抗凝治疗
溶栓或肺动脉血栓 摘除术+抗凝治疗
实验室检查(3)
CT肺动脉造影:PTE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内的低密度充盈缺 损,部分或完全包围在不透光的血流之内(轨道征), 或者呈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不显影;间接征象包括 肺野楔形条状带的高密度区或盘状肺不张,中心肺动脉 扩张及远端血管分布减少或消失等。诊断的特异度和敏 感度均高,对高度怀疑肺栓塞的患者应首选此检查以明 确诊断。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典型征象是与通气显像不 匹配的呈肺段分布的肺灌注缺损。
实验室检查(4)
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PRA):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内栓子及低 灌注区,对肺段以上肺血栓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 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其敏感性为 98%,特异性为95%~98%,直接征象有肺动脉内造影剂充 盈缺损,伴或不伴轨道征的血流阻断;间接征象有肺动脉 造影剂流动缓慢,局部低灌注,静脉回流延迟。 下肢深静脉检查:可通过下肢深静脉核素显像、多普勒超 声、电阻抗静脉图象法、磁共振静脉造影、肢体静脉造影 等手段诊断。
对于液体负荷疗法需谨慎,因为过多的液体负荷可能会 加重右心室扩张而影响心排血量,一般所予负荷量限于 500 mL之内/4小时。
治疗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静脉滤器
外科取栓
介入导管溶栓,碎栓
抗凝治疗
高度疑诊或确诊APTE的患者应立即予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普通肝素
首先给予负荷剂量2000~5000IU或按80 IU/kg静脉注射, 继之以18 IU/kg/h持续静脉滴注。 在开始治疗最初24小时内需每4~6小时测定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APTT)1次,并根据该测定值调整普通肝素的剂量, 使APTT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治疗达到稳定水平 后改为每日测定1次。 警惕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症(HIT)。
专用术语与定义(2)
肺梗死(pulmonary infarction,PI):肺栓塞后,如果 其支配区域的肺组织因血流受阻或中断而发生坏死。 大块肺栓塞(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肺栓塞2 个肺叶或以上,或小于2个肺叶伴血压下降(体循环收缩 压<90 mm Hg,或下降超过40 mmHg/5分钟)。 次大块肺栓塞(submassive pulmonary embolism):肺 栓塞导致右室功能减退。
发绀
颈静脉充盈或异常搏动 P2亢进或分裂,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 右心衰竭体征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伴随体征:腓肠肌压痛,上臂肿胀等
实验室检查(1)
动脉血气分析:特点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P(A-a)O2 增大及呼吸性碱中毒,但缺乏特异性。
血浆D-二聚体:主要价值在于排除APTE:低度可疑患者若 <500μ g/L可排除;中度怀疑及高度怀疑患者不建议此检 查。 心电图:对APTE的诊断无特异性。早期表现为胸前导联 V1-V4及肢体导联Ⅱ、Ⅲ、aVF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部 分病例可出现SⅠQⅢTⅢ。
抗凝治疗-华法林
华法林:长期抗凝应首选华法林, 初始通常与低分子量 肝素联合使用,起始剂量为2.5~3.0mg/d,3~4日后开 始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当该比值稳定在2.0~3.0时停 止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继续予华法林抗凝治疗,抗凝治 疗的时间因人而异。
病理生理学-血流动力学改变
1. 肺血管床面积减少25%-30%时肺动脉平均压轻度升高, 2. 肺血管床面积减少30%-40%时肺动脉平均压可达30 mm Hg以上,右室平均压可升高; 3. 肺血管床面积减少40%-50%时肺动脉平均压可达40 mm Hg,右室充盈压升高,心指数下降;
4. 肺血管床面积减少50%-70%可出现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诊断流程
疑诊APTE
临床诊断评价评分表
临床情况 分值
3.0 3.0 1.5 1.5 1.5 1.0 1.0
病史、体格检查、血气分析、X线胸 片、心电图
DVT症状或体征 PTE较其他诊断可能性大 心率>100次/min
临床判断评价≤4分 D-二聚体 正常 高
临床判断评价>4分
4周内制动或接受外科手术 既往有DVT或PTE病史 咯血
Eur Heart J. 2008;29:2276–2315.
PE的危险分层
APTE死亡危险 高危(>15%) 休克或低血压 +
(如果出现休克或低血 压,就可以确定为高 危患者)
右心室功能不全 +
心肌损伤 +
推荐治疗 溶栓或肺动脉 血栓摘除术
中危(3%~15%) -
+ +
+ 住院治疗
低危(<3%)
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昏厥、猝死等。 有时昏厥可能是APTE的唯一或首发症状。 “肺梗死三联征”少见:胸痛、咯血、呼吸困难 应与心绞痛、脑卒中及肺炎等疾病鉴别
临床表现-体征
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征
呼吸频率增加(超过20 次/分)
心率加快(超过90次/分) 血压下降
病理生理学-呼吸功能
肺栓塞还可通过气道阻力增加,相对性肺泡低通气、肺 泡无效腔增大以及肺内分流等呼吸功能改变,引起低氧 血症和低CO2血症等病理生理改变。
临床表现-症状
80%以上肺栓塞患者无任何症状而被临床忽略。
有症状的患者其症状也缺乏特异性,主要取决于栓子的 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患者是否存在心、肺等器官 的基础疾病。 较小的栓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
休克
临床指标 低血压* 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扩张,运动功能减 退或压力负荷过大 右心室功能不全指标 螺旋CT显示右室扩张 BNP或NT-proBNP升高
右心导管提示右心压力升高
心肌损伤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T 或I呈阳性
*体循环动脉收缩压< 90 mm 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40 mm Hg ,持续15 min 以上。 须除外新发生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或感染中毒症所致血压下降
对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下降,但血压尚正常的 患者,可给予具有一定肺血管扩张作用和正性肌力作用 的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若出现血压下降,可增大正性肌力药物剂量或使用其他 血管加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在静 脉注射负荷量后(多巴胺3~5mg,去甲肾上腺素1mg),持续静脉滴 注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