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论文--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公共管理论文--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内容提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风险。

在农村,不增加人员、编制、经费的前提条件下如何科学构建其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一是要法定乡镇政府承担部分食品药品安全管理职能,乡镇政府是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主体;二是推动中介组织和信用体系构建,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四是完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和考核体系。

【关键词】乡镇政府职能中介组织和信用体系分级分类管理法规和考核体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调整了部分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这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词使我们感觉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大责任。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

面对广阔的农村,如何着力解决因交通不便、管理相对人素质不高、监管面广、信息不畅、信息员和协管员协作效能低下、监管力量不足、责任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带来的监管难题?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全国9亿多人口广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彻底确保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则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风险,也是现实中急待解决的艰难课题。

因此,笔者想就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方面作一浅探。

一、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是要构建乡镇政府负总责的监管体制。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协调、监督;统一领导、指挥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组织查处产品安全事故;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对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也涉及到国家的形象和信誉。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中的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的挑战和创新,以期为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食品药品监管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是监管体制的不完善。

过去,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往往是分散的,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清,导致监管工作效率低下。

其次是监管力量的薄弱。

食品药品市场庞大且复杂,监管人员数量与之相比显得不足。

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难以对市场进行全面监管,容易造成监管漏洞和风险。

此外,监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也存在问题。

食品药品监管需要及时获得市场信息,但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监管人员难以掌握市场变化情况。

面对这些挑战,公共管理中的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需要进行创新。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体化的监管机制。

将不同部门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责整合到一个机构中,避免职责划分模糊造成资源浪费和监管漏洞。

其次,要加强监管力量的建设。

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和加大人员招聘力度,提高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

同时,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还可以加强监管信息的获取与传递。

通过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置。

在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方面,国际经验也值得借鉴。

许多国家在食品药品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例如,加拿大在食品药品监管中推行了“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要求生产者和销售者对其产品的安全性负责。

这种模式增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重视,提高了产品安全水平。

澳大利亚则通过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监督体系,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规范管理。

这些国家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改进食品药品监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除了政府的监管责任,公众的参与也是食品药品监管与管理的重要环节。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在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药品管理则涉及公众的医疗保健需求。

本文将探讨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改进方向。

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食品添加剂超标、农药残留、假冒伪劣食品等问题频繁出现。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公众的利益,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挑战。

食品安全的管理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其职责在于确保市场上流通的食品安全可靠。

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严格审批和审核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并进行监督执行。

此外,公众的监督也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投诉举报渠道,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建立起食品安全的共治机制。

药品管理也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

然而,药品市场上假冒伪劣药品的问题依然存在。

对于药品管理,政府需要更加加强监管,严格审批和审核药品生产企业,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此外,公众的药品安全意识也需要提高。

公众应该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并加强对药品的自我管理能力。

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面临的挑战不可忽视。

首先,技术和科学的进步给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虽然新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但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

其次,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延伸给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带来了复杂性。

食品和药品往往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流通,监管的难度因此增加。

再次,信息的传递和公众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完善。

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和药品管理的了解有限,如何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监督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改进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安全与药品管理,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论文

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论文

关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论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论文篇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中人的重要地位》摘要: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药品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起着主要作用的还是人的因素,只有把人的地位摆正,切实提高人的素质和技能,以人为本,我们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才会有所作为。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管;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新形势,从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食品药品监管行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食品监管事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重要课题。

而进一步强化处于工作的前沿阵地、执法一线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的素质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和关键所在。

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肩负着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重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断提高食品药监管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准绳,努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水平(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运用报刊、广播、电视、黑板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开展药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要经常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到农村药店、个体诊所及卫生院相对集中的乡镇进行现场说法,提高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学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综合素质。

队伍素质是成就事业的,为此,要成立中心学习小组、普法小组,制定中心学习小组学习计划和普法计划。

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领导和干部学习专业法律、法规知识及公共法规知识,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强化制度建设,促进有效管理。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件审核制度》、《行政案件档案管理制度》、《罚缴分离制度》等基本制度;完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行政执法案件办理流程、行政执法案件审核流程等工作程序,规范工作行为。

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和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考

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考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提升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效能。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01
完善农村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或完善有关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明确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力度,强化法律的震慑作用。
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假冒伪劣 产品的识别能力有限等问题。
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的意义
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
通过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可以有效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降低食品药品 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开展了多项专 项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法律法规不完善、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差等。
研究展望与不足之处
展望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 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生产经营者的 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严格执法处罚力度
加大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企业和个人依
法严惩,形成有效的威慑作用。
03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加强对农村居民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
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维护农村食品药
品安全。
提升监管力量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学习、实践等方式,提高农村食品药品监管 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对食品药品安全风 险的识别和防控能力。

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思考随着食品食品安全和药品药品质量监管问题的不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也开始思考,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关系到人民的健康,更关系到国家的形象。

所以必须要探讨如何对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进行改善和完善。

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规的立法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规的立法工作,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它牵扯到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

要想让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地开展,必须制定出完善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行业进行宏观调控。

现在我们的监管法规还比较薄弱,只有完善的监管法规才能让监管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让行业得以保持健康和发展,从而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

因此,我们要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法规的立法工作,保证监管法规的严谨性和完善性,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设在建设监管体系时,监管机制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从企业生产、销售、到消费者的消费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要想建立完善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1、明确责任。

建立由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部门为主导,相关企业、协会及行业组织参与的责任体系,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并监督各单位的工作执行情况,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应当由主要生产经营者承担责任,并要认真落实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责任主体的监管任务。

2、完善监管措施。

应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包括外部监管制度、内部自我监管和行业协会监管等。

3、强化监管执法。

将监管执法作为监管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违反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法律法规及时进行惩处。

三、完善食品药品信息公开机制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事关每一个人,加强食品药品信息公开机制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建立一个透明度高的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消费者食品药品的选择能力。

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引言偏远农村地区由于交通困难、信息不畅等因素,存在着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问题。

为了保障偏远农村地区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需求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提供参考。

需求现状由于偏远农村地区对食品药品供应的依赖度较高,确保食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对居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交通条件恶劣、监管力量不足、信息传递不畅等原因,偏远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偏远农村地区监管部门的监督能力受限,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居民缺乏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的知识,容易遭受不法商贩和假冒伪劣产品的侵害。

存在问题1.监管力量不足:由于偏远农村地区人力和物力的缺乏,食品药品监管力量不足,导致监管工作无法覆盖整个地区,监管效果不佳。

2.信息传递不畅:偏远农村地区受限于交通和信息技术条件,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传递不畅,居民难以及时了解到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重要通知和警示。

3.居民缺乏安全意识:由于教育水平较低、信息获取困难等原因,偏远农村地区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意识相对较弱,易受到不法商贩和假冒伪劣产品的欺骗和侵害。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偏远农村地区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在偏远农村地区增加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编制,并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管水平和能力。

同时,建立偏远地区食品药品监管队伍,通过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强化监管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及时发布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通知和警示信息,加强监管部门与偏远农村地区居民的沟通和联系,提高监管效果。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偏远农村地区居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路径及政策研究1000字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路径及政策研究1000字

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路径及政策研究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食品遭受严重污染、假冒伪劣等问题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建路径:(一)宏观制度安排方面:1.食品监督管理体制的重组:下设食品安全监管总局、中央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地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现全面、协调、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

2.推进立法,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以及新的条例、规章等。

3.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标准。

4二)制度措施方面:1.强化食品安全检查,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机制。

2.构建完整的追溯体系,对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进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3.加强非法食品的严惩和打击,并制定更加严格的处罚法规。

4.开展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检测法律和监管手段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研究:(一)市场上"三无"食品严惩不贷,对于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给予惩罚。

同时,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二)加强质量监管,针对重点产品在不断加大技术改进的同时,建立质量检测、质量控制机制,对部分品牌加强质量监管,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数量。

(三)完善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责任识别和风险排杳,同时对营养成分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进行监管和控制。

(四)加强监督和管理,加强检查和执法力度,尤其是市场化的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和落实。

纵观上述方法和政策,从源头、过程、结果三个方面强化监管,才能从根本上防止食品安全问题,有效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是必须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探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申论热点

探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申论热点

探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申论热点公考热点--探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得民心”、“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形成了政府主抓、部门共管、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格局,食品药品安全总体状况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一是食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频频发生,“非典”、“禽流感”的暴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二是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三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以及致病菌对常用治疗药物不断增加的抗药性,对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食品中毒、滥用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量超标等使人们“谈食色变”;四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食品药品生产大国,也是一个食品药品消费大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更加关注,食品药品的安全性已成为国民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贸易繁荣的重要因素。

全社会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和紧回迫性,进一步健全法律,完善制度,制定措施,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源头的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必须将监督管理关卡前移,从食品药品生产源头抓起,变事后查处为事前监控。

为此,一是要加强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做好食用农产品、水产品、中药材生产基地及加工基地的规划建设,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与药品安全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与药品安全

公共管理中的食品与药品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与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本文将从监管体系、风险管理、信息公开和协同合作几个方面谈谈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和药品安全。

首先,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是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力度,明确责任分工,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此外,还应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除了政府的监管,企业和社会组织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自律管理,共同维护食品和药品安全。

其次,食品和药品安全的风险管理是关键环节。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评估、风险减轻和风险沟通等环节。

食品和药品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加强产品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还要加强风险沟通和消费者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和药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

第三,信息公开是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政府部门应建立起食品和药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供有关产品的安全指南,以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

同时,也要加强媒体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推动食品和药品安全信息的真实、透明和及时发布,增强公众对有关信息的信任。

最后,协同合作是公共管理中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的必要手段。

只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食品和药品安全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公共管理中的食品和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有效的监管体系、科学的风险管理、及时的信息公开和紧密的协同合作是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希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共同努力,为人民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和药品。

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提高监管效能与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提高监管效能与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提高监管效能与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

乡村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提高监管效能。

本文将探讨乡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的措施及其对保障食品安全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为了确保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

首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和权限。

其次,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各级政府、农业部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等需要形成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的落地实施。

二、完善乡村食品溯源体系食品溯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乡村食品安全监管改革中,完善食品溯源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举措。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从种植、养殖、生产到流通环节的全程追溯。

通过此举,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乡村食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情况,有效提高监管效能,保障食品安全。

三、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为了保障乡村食品的安全,必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

首先,要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生产符合标准。

其次,加强对食品销售环节的监管,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

为此,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监测、数据采集等方式,加强对乡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四、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乡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有效性还需要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理解。

因此,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宣传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增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只有加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落实。

五、加强惩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对于那些故意违法、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惩处。

通过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食品安全警示效应,起到威慑作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研究

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研究

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研究一、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监管力量薄弱,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相对突出。

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监管人员数量不足,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农村市场的复杂性和分散性导致监管难度较大。

二、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1.监管力量不足。

农村市场监管部门人员数量有限,不足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无法做到有效监管。

2.监管手段落后。

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监管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复杂市场需求。

3.违法成本低。

部分农村市场商贩违法成本低,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缺乏充分认识,存在以次充好、伪劣产品流入农村市场的现象。

4.信息透明度低。

农村市场信息透明度低,消费者缺乏充分的信息,无法辨别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解决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方案1.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市场监管部门的人力、财力支持,提高监管力度,增加人员数量,加强监管力量。

2.创新监管手段。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农村市场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追踪溯源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3.加强执法力度。

提高对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

4.加强宣传教育。

增加农村地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结语农村流通环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是确保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关键之一、要解决农村市场上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推动监管手段的创新,并加强执法力度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信息公示,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增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共同维护农村居民的权益。

最新-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 精品

最新-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 精品

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络的思考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目录第一篇: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络的思考调查报告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考第三篇: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第四篇: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络的通知第五篇:公共管理论文--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正文第一篇: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络的思考调查报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整顿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县食品药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和规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到坚决遏止,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分散,监管资源未能有效整合;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方式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食品药品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经营秩序堪忧,安全隐患突出;农村及城郊结合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薄弱甚至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本文就构建我县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络,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确保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县的基本情况达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结合部,幅员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81个居委会,828个村,总人口6.9万,人口总数名列全省第十位,其中,农村人口106.1万,占人口总数的84.3%。

我县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未有效形成,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以西地区交通落后,生产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食品药品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1.农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不强。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农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缺乏必须的辨别力和抵制力,不能抗拒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价格低廉的诱惑,纵使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在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最新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

最新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

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调查报告第二篇:关于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思考第三篇: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第四篇:珙县仁义乡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通知第五篇:公共管理论文--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关于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立体监管网络的思考调查报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通过整顿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全县食品药品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和规范,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得到坚决遏止,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感普遍增强。

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力量分散,监管资源未能有效整合;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置方式滞后,缺乏有效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食品药品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经营秩序堪忧,安全隐患突出;农村及城郊结合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薄弱甚至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本文就构建我县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确保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县的基本情况达县位于**省东北部,地处**结合部,幅员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81个居委会,828个村,总人口126.9万,人口总数名列全省第十位,其中,农村人口106.1万,占人口总数的84.3%。

我县工业化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未有效形成,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以西地区交通落后,生产条件恶劣,经济不发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食品药品总体消费水平不高。

(二)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1.农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不强。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农民群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对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缺乏必须的辨别力和抵制力,不能抗拒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价格低廉的诱惑,纵使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在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浅谈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始终是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也因为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食药安全意识淡漠等原因,一直是监管工作难点问题。

结合**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对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浅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现状(一)农村地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

据初步统计,截止2018年底,**市农村地区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主体298户,食品销售主体993户,餐饮服务主体440户,乡镇卫生院48户,村卫生室305户,个体诊所55户,药店130户;取得备案证食品小作坊283户,取得备案证的食品小经营店341户,取得登记证的食品摊贩221户;农贸市场21个,均未建立快检室;农村学校食堂96所,均已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2017年农村群体性聚餐备案232起,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275批次,全部合格;2017年农村食品立案查处139户次,处罚没款152.96万元;药品立案查处28户次,处罚没款4.31万元。

(二)组织领导、属地监管责任落实、部门协调配合情况。

该市始终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与其他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每年年初市政府都要与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和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并经常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工作。

所有乡镇(街道)都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办公室,并在组织机构、工作制度、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建设。

在中心场镇(街道)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13个,配齐监管人员、办公设施、执法装备及执法车辆,并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打造。

日常监管实行网格化管理,监管人员上证上墙,建立完善监管档案,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另外,充分发挥各级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与农牧、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农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

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第一篇: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初探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确保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也是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深入探索、寻求根本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实践入手,并结合全国各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机制建设的现状,就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我镇的基本做法(一)政府重视,建立协管机构。

为切实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建设,我镇成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业务考核;协管站由分管副镇长兼任站长,设2~3名协管员,工作人员从镇行政和事业干部中调剂。

(二)部门指导,健全协管制度。

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实际,对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推行“内部管理精细化、协管工作规范化”,实施“年终绩效考核、协管人员培训考试”,促使镇协管站的建设步入规范化轨道;指导各村协管站从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入手,建立起会议、培训、宣传、信息报告等一系列协管工作制度,健全协管工作体系,初步形成了轮流值班、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三)因地制宜,落实协管措施。

各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挂牌以来,积极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对本辖区行政相对人建立基本情况档案,扎实开展协管工作。

目前各协管站的初期建设和运行状况良好。

二、各村现状近年来,全镇已有不少地方建立了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其运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当地编办下文成立了协管站,明确了一定的人员编制。

二是在镇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下设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协管站,由镇政府调剂人员从事协管工作。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模式,各地均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了镇党委、政府对当地食品药品安全负总责的责任,彰显了区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农村地区的综合监管、综合协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督管理调研报告
针对农村食品药品市场远离执法机关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将远的拉近,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管。

具体来说,我们需要:
1、建立健全监管网络,通过建立市场监管站、村级监管点等,实现对农村市场的全面监管。

同时,加强与农村卫生、农业、商务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安全。

2、加强巡查力度,定期对农村市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扩大化。

同时,加强对农村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水平,确保他们能够做到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3、加大惩处力度,对违法经营行为必须依法从严处理,形成震慑效果,让经营者和消费者明确法纪底线,不敢轻易违法乱纪。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对农村市场的实时监管和数据统计分析,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同时,加强信息公开工作,让消费者了解农村市场的监管情况,增强他们的监督意识和参与度。

总之,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的监管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同时也需要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

药物管理与法规小论文--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及其根源与对策

药物管理与法规小论文--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及其根源与对策

农村药品市场的现状及其根源与对策药品是人们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对于缺医少药的农村牧区来说,药品质量的好坏更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

自我国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以来,药品监管机构对药品市场的整顿力度明显加大,药品流通秩序明显好转。

随着城镇药品市场整顿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假劣药品逐渐向偏远、落后的农村牧区转移。

从近几年各地药检所抽样检验的情况来看,80%的假劣药品来自农村的个体诊所、村卫生室。

农村牧区药品市场的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管将成为药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充分掌握农村药品市场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监管措施,为此我对该方面的情况在网上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一)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镇、乡两级的集镇上。

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需求客观的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由此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

一方面在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

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从而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

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之地。

另一方面在销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

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

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二)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

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

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

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介组织,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与经营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且为各类市场主体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③。
在偏远农村大力推行食品药品中介组织建设,目的就是两个,一是运用其专业知识为其提供公益性服务,通过积极宣传和帮扶、个别指导与支持、科学引导与规范等办法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法律法规支持、生产经营技术支持、市场供需信息支持、生产经营者优质购销支持,推动生产经营者规范化生产经营;二是为自身所代表的特定的利益群体服务,通过集中反映基层民意、科学解决基层矛盾、政企关系积极再造等思维模式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在社会上承担起联系政府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并通过这些服务使其自身也获得发展。
区县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利用本身所占有的行政资源,采取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分片监督的办法,在乡镇推行驻片监督员制度,即以承担监督任务的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执法人员负责包片区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日常联络,解决乡镇履行职能问题和监管执法当中的依法行政问题,和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聘任的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监督员队伍,驻片监督员时刻不定期的,灵活地掌握着各乡镇的食品药品安全动态,监督考核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
二、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还需各监管主体解放思想,合理定位自身职能,真正落实自身责任。
上海市奉贤区从2006年4月以来,就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在其区辖8个镇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上,将“负责做好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明确写入镇社会事业和保障管理科(该政府的一个具体科室)的工作职能。从制度上保证了基层食品安全网络建设在人员、编制、培训、制度、职责、管理、经费、考核等方面的落实①。
湖南省张家界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根据当地食品药品监管现状,在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监管责任体系,建立了依托乡镇政府为主要责任主体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在对其监管任务进行精细分解的基础上聘请和培训了部分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员、协管员,构建了相对较完善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部分乡镇政府采取了对本辖区实行行政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市、区县两级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平时抓督查、年底抓考核,次年年初抓表彰和总结的措施。使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落实,初步形成了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平时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②。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都要求把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这要求区县级人民政府及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围绕乡镇一级政府所承担的食品药品安全职能构建相应的考核目标,由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构建的监督队伍推进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考核任务。
乡镇一级政府要把食品药品监管职能落实到协助配合好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工作上来,承担本辖区规模较小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负责低级别、带共性、专业性弱的执法任务,如不规范和超范围生产经营使用、非法渠道采购、过期失效食品药品的查处等,还承担着本辖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的监测和报送、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的职能。
在管理方式上不管垂直与否的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都是区县一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作为监管主体具体承担着全区县人民管部门在构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上做了大量的探索。有些地方聘请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为监督员、协管员和信息员,完善了监管网络,构建了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各乡镇成员单位参与的食品药品管理体制;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还建立了以乡镇政府为主导或其政府机关个别工作人员为专干的监管队伍,这为推动广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迈出了十分可贵的一步,但很尴尬的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是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被监管对象、加之无运行资金支持,其组建起来的监督网络,实际作用有待商榷。以政府为主导或个别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为专干的监管队伍也因政府部门对自身职能定位不准和认识不够清楚,使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同时这项工作也只仅仅政府个别工作人员参与,加之又对其工作成效的考核未真正落到实处,因此,其乡镇政府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还没有形成组织合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协管成效也就没达到主管部门的预期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各级党委政府,还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主管部门都应该强烈意识到,乡镇一级政府是最基层政权组织,是各级政府的合法组成部分,强化基层政权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对其规定的法定职责,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这样,在乡镇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没有具体主管机构设置的前提条件下,就理应承担起相应工作的具体职能。
结合上述两地经验,笔者认为,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需各监管主体解放思想,在合理定位自身职能基础上,各自理清和落实自身责任。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应站在确保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高度做到放权让利,乡镇一级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理应勇于担当。
区县级食品药品主管部门就是要把职能主要落实在本辖区较大影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案件的查处和规模较大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及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许可上来,落实到监督指导下一级监管部门(乡镇一级政府)日常工作上来,主要承担着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许可、较大影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查处、较大规模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测,分析与预测、办理乡镇一级食品药品案件的法制审核、辖区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人员素质、基层监管员和信息员素质提升培训工作等职能。
乡镇一级政府围绕自身承担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在上一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完善相应机构的基础上构建以专职人员或乡镇一级政府包村干部为监管成员,以村级自治组织主要负责人为信息员的监管网络。
三、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需构建诚信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建设,提倡行业自律,分类分级管理。
【参考文献】
① 2008年5月出版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第五期 《耸立在湘西北的奇景》
② 摘自上海政府网,上海要闻 2007年11月19日《奉贤区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列入乡镇政府工作职能》
③ 摘自中国网 《中国中介组织的作用与职能》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采取把中介组织纳入其监管范围的办法,以“中介组织参与”这种独特的沟通方式与千家万户生产经营者取得联系,通过中介组织来贯彻行政机关的管理意志,协调行政组织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监管关系,以此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以及法律义务。
在信用体系的构建领域,除了乡镇政府及村级自治组织引导中介组织在对市场这一块的诚信经营(包括技术含量、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不欺不骗、优良服务等)进行考量之外,合法经营一块的信用体系构建可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由区县食品药品主管部门来做,通过建立中介组织与主管部门参与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登记档案信息系统和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分类数据库,广泛收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信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消费者申诉举报信息等,完善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信用体系构建。通过监管对象自主选择的不同信用等级(既实行不同信用等级的分级许可审批。在许可阶段通过当地组织强调道德因素)结合生产经营过程中构建的实际信用等级(中介组织和主管部门形成的信用等级),对监管对象实行分类分级监管。
四、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是要围绕其相关职能,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考核体系。
在偏远农村巩固和构建以乡镇政府负总责,监管对象各负其责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需要通过法律法规来科学界定相关职能,赋予乡镇政府和村级自治组织有对食品药品管理和监督的法定义务,建立和规范中介组织的运作机制,积极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和实行分级管理,也要依靠完备和规范有序的法律制度来支撑。只有通过规范有序,无缝衔接,多个监督主体多渠道参与,积极全方位发力,才能做好偏远农村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
上海奉贤区和张家界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经验的可贵之处就是做到了把最基层(乡镇)的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基本职能限定为基层(乡镇)人民政府的职能之一,从其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培训、制度、职责、管理、经费、考核等方面得到了真正落实;可贵之处就是没有在政府外增加机构、人员、编制、经费,大大提高了基层政府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找准了方向。
【 关键词】 乡镇政府 职能 中介组织和信用体系 分级分类管理 法规和考核体系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调整了部分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管职能,这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词使我们感觉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大责任。
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面对广阔的农村,如何着力解决因交通不便、管理相对人素质不高、监管面广、信息不畅、信息员和协管员协作效能低下、监管力量不足、责任风险大、成本高等因素带来的监管难题?作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对全国9亿多人口广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彻底确保偏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则承担着前所未有的责任和风险,也是现实中急待解决的艰难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方面作一浅探。
一、构建偏远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就是要构建乡镇政府负总责的监管体制。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的协调、监督;统一领导、指挥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依法组织查处产品安全事故;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对各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质检、工商和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所在地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协调下,依法做好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