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
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2017检验技师考试《血液检验》试题及答案试题一:A型题1.下列哪种疾病在输血时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 ( C )A.蚕豆病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ABO血型不合D.PNHE.恶性贫血2.在淋巴细胞代谢中,下列哪种酶在血液系统代谢中最重要 ( C )A.腺苷脱氨酶B.嘌呤核苷酶C.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D.RNA多聚酶E.嘌呤和嘧啶合成酶3.下列关于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TT延长,不被甲苯胺蓝纠正,表示存在肝素样抗凝物质B.TT延长,可因FDP增多或纤维蛋白原减少C.TT延长,可见于AT活性明显增高D.Ⅷ:C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E.肝病时TT也可延长4.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实验室检查结果不符的是 ( E )A.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B.冷热溶血试验阳性C.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D.有双相溶血素抗体,具有抗P血型特异性E.自身抗体类型为IgM5.Ph染色体是哪一组染色体异常 ( C )A.t(5;7)B.t(6;9)C.t(9:22)D.t(4;8)E.t(8;21)6.下列哪项符合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E )A.原因明确,单纯红细胞增多的骨髓增生性疾病B.粒细胞系不增多C.巨核细胞系不增多D.维生素B2E.三系均增生,以红系增生显著7.诊断缺铁的重要指标一般不包括 ( B )A.骨髓可染铁消失B.红细胞碱性铁蛋白C.铁结合力D.血清铁E.铁饱和度8.在体内,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 A )A.因子ⅤB.因子ⅫC.因子ⅡD.因子ⅨE.因子Ⅹ9.在β-TG和PF4测定中,选择的抗凝剂是 ( C )A.3.8%枸橼酸钠B.0.9mol/L枸橼酸钠C.5íTA-Na2溶液D.草酸盐E.肝素10.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 ( A )A.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B.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C.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D.各种血栓与止血改变处于代偿阶段E.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凝物质11.下列哪项不符合冷凝集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 ( A )A.冷凝集阳性,但效价<1:200B.直接抗人球球蛋白试验呈阳性C.血片中可见红细胞呈缗钱状及自身凝集现象D.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E.血小板多数正常12.血友病患者,Ⅷ:C为8%(正常对照为98%),Ⅷ:Ag为1%(正常对照为0%),可确诊为 ( C )A.轻型血友病A,CRM-B.轻型血友病A,CRM+C.中型血友病A,CRM-D.中型血友病A,CRM+E.重型血友病A,CRM+13.CLL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占 ( A )A.5%~%B.5%~5%C.%~5%D.%~20%E.5%~20%14.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均可引起贫血 ( B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尼曼-匹克病D.恶性淋巴瘤E.脾功能亢进15.下列哪项不符合抗人球蛋白试验 ( C )A.检查红细胞表面不完全抗体B.加抗人球蛋白血清发生凝集C.在盐水介质中发生凝集D.直接试验阳性不一定发生溶血E.试验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16.血小板聚集试验反映了 ( D )A.血小板数量B.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C.血小板GPⅠb-Ⅸ复合物的活性D.血小板G PⅡb/Ⅲa活性E.血小板的释放功能17.男,5岁,头昏乏力,牙龈出血半年,体检贫血貌,皮肤可见散在淤点,肝脾淋巴结不大,怀疑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Ⅰ,ⅩⅢC、Ⅻ,PK,HMWKD、Ⅲ,Ⅶ,ⅤE、Ⅹ.Ⅻ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FⅧB、FⅪC、FⅨD、FⅦE、FⅫ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B、蛋白SC、血栓调节蛋白D、凝血酶敏感蛋白E、活化蛋白C抑制物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B、膜蛋白酶C、糜蛋白酶D、纤溶酶E、α1抗胰蛋白酶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A、Ⅺ因子B、Ⅴ因子C、Ⅲ因子D、Ⅱ因子E、Ⅻ因子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血液学检验讲义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二十八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七、血栓的形成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参与止血作用的血管主要是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和微循环血管,这些血管的功能和组织结构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上均可分为内皮层、中膜层和外膜层三部分。
(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见下表)。
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的体液活性物质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五章红细胞基础理论一、选择题A型题1、红细胞膜的结构符合“流动镶嵌模型”理论,以下列哪种物质为主要支架? A:脂质双层B:蛋白质C:酶D:无机离子E:糖类2、下列哪个不属于红细胞膜的功能?A: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B:维持红细胞的变形性C:清除免疫复合物D:维持凝血的平衡E:向机体各部分输送氧气3、下列哪种铁的存在形式在体内分布最多A:血红蛋白铁B:贮存铁C:肌红蛋白D:易变池铁E:转运铁4、衰老红细胞的消亡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红细胞碎裂B:渗透性溶解C:补体诱导的红细胞溶解D:噬红细胞作用E: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5、红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红细胞膜发生如下改变A:衰老的红细胞膜脂质含量降低,膜表面积增多B:衰老的红细胞膜脂质含量增多,膜表面积减少C:衰老的红细胞膜脂质含量降低,膜表面积减少D:衰老的红细胞膜脂质含量不变,膜表面积减少E:衰老的红细胞膜脂质含量增多,膜表面积增多6.红细胞在体内破坏的场所主要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首要器官为A:脾脏与骨髓B:脾脏与肝脏C:脾脏与淋巴结D:骨髓与肝脏E:骨髓与淋巴结7.维生素%和叶酸缺乏,导致A:红细胞膜变形能力下降B: RNA合成障碍C:蛋白质合成障碍D: DNA合成障碍E: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8.红细胞获得能量的唯一途径是A:磷酸戊糖途径B: 2, 3-二磷酸甘油酸(2,3-DPG)代谢支路C:无氧糖酵解D:谷胱甘肽途径E:磷酸戊糖途径与谷胱甘肽途径9.下列选项中被称为“双向呼吸载体”的是:A:膜脂质B:膜蛋白C:膜酶D:血红蛋白E:膜骨架蛋白10.下列关于血红素构成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血红素由原叶□林IX和三价铁原子组成B:血红素由珠蛋白和亚铁原子组成C:血红素由原叶□林IX和珠蛋白组成D:血红素由珠蛋白和三价铁原子组成E:血红素由原叶琳IX和亚铁原子组成11.为了保持体内铁的动态平衡,正常成年男性每天需吸收铁: A: 1~5 mgB: 0. 5~1 mgC: 2~5 mgD: 3~5 mgE: 5~10 mg12.下列哪项指标可排除缺铁性贫血?A:细胞外铁的存在B:细胞内铁的存在C:含铁酶的存在D:肌红蛋白的存在E:转运铁13.人和各种动物的血红蛋白,A:其血红素部分和珠蛋白部分都是相同的B:其珠蛋白部分是相同的,而血红素部分则不同C:其血红素部分和珠蛋白部分都是不相同的D:其血红素部分是相同的,而珠蛋白部分则不同E:其珠蛋白部分是相同的,而血红素部分只有高铁离子与亚铁离子之区别二、填空题1、红细胞膜由、、、等组成2、红细胞的膜脂质主要由、组成三、名词解释细胞外铁四、问答题1.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简述维生素班和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答案一、选择题I、A. 2、 E. 3、 A. 4、 E. 5、 C. 6. B. 7. D. 8. C. 9. D. 10. B II.B. 12. A. 13. D二、填空题1、蛋白质、脂质、糖类、无机离子2、磷脂、胆固醇三、名词解释骨髓中巨噬细胞内外的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由于其在幼红细胞外,被称为细胞外铁。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试题及答案1、单选纤溶酶原激活途径的外源性激活途径主要是指().A.内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B.外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江南博哥)成纤溶酶的过程C.t-PA和u-PA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D.药物如链激酶和尿激酶等注入体内使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当血液凝固时,纤溶酶原大量吸附于纤维蛋白网上,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激活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
2、单选凝血酶原酶指的是().A.Ⅻa-Ⅺa-PF3-Ca2+B.TF-Ⅶa-Ca2+C.Ⅴa-Ⅷa-PF3-Ca2+D.Ⅹa-Ⅴa-PF3-Ca2+E.Ⅸa-Ⅷa-PF3-Ca2+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Ca2+的参与下FⅩa、Ⅴa、PF3结合形成FⅩa-Va-PF3-Ca2+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
3、单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中作用最强的是().A.胶原B.花生四烯酸C.凝血酶D.肾上腺素E.ADP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理论上任何途径的血小板聚集过程都涉及血小板活化,最终归之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凝血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剂。
4、单选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为().A.Ⅰ、Ⅴ、Ⅷ、ⅩⅢB.Ⅱ、Ⅶ、Ⅸ、ⅩC.Ⅰ、Ⅱ、Ⅷ、Ⅹ、ⅢD.Ⅺ、Ⅻ、PK、HMWKE.Ⅲ、Ⅴ、Ⅸ、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FⅩ。
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高分子量激肽原。
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FⅠ、FⅤ、FⅧ、FⅩⅢ。
5、单选AT的抗凝血酶活性在下列何种因素的作用下达2000倍以上().A.肝素B.VitKC.血栓调节蛋白D.蛋白S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肝素作用于AT的赖氨酸残基,从而大大增强AT的抗凝血酶活性,可达2000倍以上。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试题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试题2017年临床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试题导语:血液学(hematology)是以血液和造血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
下面是相关血液学的相关考试内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 ( C )A.多见于儿童B.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C.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D.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E.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2.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 ( D )A.CML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男,58岁,诊断为M2型白血病,化疗后缓解。
近日来感两下肢无力,逐渐发展成截瘫。
检查血象及骨髓象仍处部分缓解状态,CSF中蛋白(++),白细胞0.025×109/L。
患者截瘫原因可能是 ( E )A.第二肿瘤转移B.中枢神经系统出血C.细菌性脑膜炎D.化疗药物损害E.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4.下列哪种说法符合恶性组织细胞病 ( D )A.是一种淋巴细胞系统的恶性疾病B.女性多于男性C.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黄疸D.常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E.病程常大于一年5.临床上患者尿检查中,检出哪一项异常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意义最大 ( E )A.蛋白尿(++++)B.血尿C.蛋白管型尿D.原始细胞E.本周蛋白6.红细胞膜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值约为 ( A )A.1:1B.1:2C.1:3D.1:4E.1:57.肝硬化病人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 A )A.某些因子缺乏B.血小板减少C.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D.维生素K缺乏E.组织因子缺乏8.下列哪项不符合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 ( B )A.严重肝病时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血友病A时出血时间延长C.DIC时凝血酶时间延长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时ELT延长E.Ⅻ因子缺乏症APTT延长9.最适宜用来识别T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 ( B )A.CD33B.CD7C.CD19D.CD41E.CD3410.凝血过程中起加速作用和自我催化作用的凝血因子是 ( A )A.凝血酶B.组织因子C.Ca2+D.接触因子E.因子Ⅺ11.血小板粘附率减低见于 ( D )A.血栓性疾病B.糖尿病C.妊娠高血压D.巨大血小板综合征E.肾小球肾炎1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致病因素中,正确的是 ( C )A.造血原料缺乏B.细菌感染C.苯及其衍生物D.PNHE.粟粒性结核13.以下对叶酸的论述,不确切的是 ( C )A.叶酸分子是由喋呤基、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三个部分组成B.不耐热C.人类自己能合成叶酸D.停止摄入叶酸几个月后就能发生叶酸缺乏症E.动物脏器如肝等含量丰富14.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是下列哪一组 ( E )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Ⅰ、Ⅴ、Ⅶ、ⅩC.因子Ⅷ、Ⅸ、Ⅹ、ⅤD.因子Ⅸ、Ⅹ、Ⅺ、ⅫE.因子Ⅰ、Ⅴ、Ⅷ、Ⅻ15.下列哪项是血小板α-颗粒内较特异产物 ( D )A.β-TG和FgB.β-TG和vWFC.β-TG和PDGFD.β-TG和PF4E.β-TG和ADP16.下列哪项不符合获得性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B )A.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进行性下降B.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C.网织红细胞减少D.白细胞数目正常或轻度减低E.粒红比值值明显增高17.血管外溶血常见于下列疾病,但除外 ( A )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G6PD缺陷症慢性期D.不稳定血红蛋白病E.HbS症18.细胞化学染色TRAP阳性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 ( C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多发性骨髓瘤C.多毛细胞白血病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成人T细胞白血病19.DIC的病理生理过程一般包括 ( E )A.高凝阶段B.代偿阶段C.失代偿阶段D.继发性纤溶阶段E.上述答案均正确20.多发性骨髓瘤根据形态分为四型,下列哪一型除外 ( A )A.火焰细胞型B.原浆细胞型C.幼浆细胞型D.浆细胞型E.网状细胞型21.为了区别巨幼细胞性贫血和红白血病,首选下列哪种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 B )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α-NAE染色E.铁染色22.一般不出现红细胞形态改变的溶血性贫血有 ( D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大面积烧伤所致贫血E.镰形细胞型贫血23.1986年天津会议,提出了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诊断建议草案,建议将MDS分为四期,其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E )A.难治性贫血(RA)B.环行铁粒幼细胞难治性贫血(RAS)C.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AEB)D.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难治性贫血(RAEB—T)E.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24.PAgT减低常见于 ( D )A.糖尿病B.口服避孕药物C.高凝状态D.血小板无力症E.吸烟者25.在用ELISA法测定β-TG时,茶碱的作用是 ( D )A.保持血小板活化状态B.抑制血小板活性C.防止血小板聚集D.防止血液凝固E.以上均不是26某类细胞:直径12~14μm,胞质丰富,浅蓝色,无颗粒,核/浆比率低;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质较原始淋巴细胞粗,但又比成熟淋巴细胞细,为颗粒状或块状;有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核仁。
2017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练习题第十九章补体检测及应用
2017 第十九章补体检测及应用一、A11、总补体活性测定试验的原理属于A、溶血反应B、凝集反应C、沉淀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中和反应2、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是A、凝集反应B、溶血反应C、溶菌反应D、补体结合反应E、Ⅳ型变态反应3、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A、50%溶血试验比100%溶血试验简单B、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C、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可节约时间D、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节省成本E、50%溶血作为终点好判断4、以免疫黏附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补体活性片段是()。
A、C3aB、C2aC、C3bD、C5bE、Clq5、在总补体活性测定时,所测定的是()。
A、红细胞与补体结合的能力B、补体溶解红细胞的活性C、补体溶解致敏红细胞的活性D、溶血素与补体结合的能力E、特异性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6、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识别的亚单位是()。
A、C1B、C2C、C3D、CAE、C97、补体受体4(CR4)是哪一种受体()。
A、C4bB、C4aC、iC3bD、C5aE、C1q8、关于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物质是细胞壁成分B、从C3激活开始C、发挥效应比经典途径早D、亦有激活效应的扩大E、旁路途径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9、补体结合试验的指示系统包括()。
A、特异性抗体和补体B、特异性抗原和补体C、红细胞和溶血素D、加热灭活的病人血清E、特异性抗原和抗体10、补体结合试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新鲜豚鼠血清作为补体B、补体、SRBC和溶血素应预先定量C、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阴性D、不出现溶血反应即为反应阳性E、待测定系统中的抗原与抗体相对应,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出现溶血11、以下哪项与补体结合试验无关()。
A、抗原B、抗体C、补体D、溶血素E、酶12、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A、血凝B、血凝抑制C、溶血D、不溶血E、沉淀13、可抑制MAC形成的补体膜调节因子是()。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血液学(血栓与止血检验基本方法、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试卷1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血液学(血栓与止血检验基本方法、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试卷1(总分:8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A.毛细血管脆性试验B.出血时间C.血小板计数D.血块收缩时间E.凝血时间测定(分数:4.00)(1).与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相关的常用筛检试验中唯一的体内试验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反映血管壁和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的作用的实验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与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相关的常用筛检试验中唯一的体内试验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出血时间是测定在皮肤受特定条件外伤后,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即为出血时间。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及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性血友病,出血时间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二、 A1型题(总题数:34,分数:68.00)1.检查外源凝血途径的试验是(分数:2.00)A.PT √B.APTTC.CTD.TTE.FDP和DD解析:解析:PT测定是外源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2.检查内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分数:2.00)A.PTB.APTT √C.TTD.FDP和DDE.以上都不是解析:解析:AFTT是一个敏感且可靠的检查内源凝血系统的筛查试验。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延长见于下列哪种疾病(分数:2.00)A.心肌梗死B.脑血栓形成C.深静脉血栓形成D.原发性纤溶亢进症√E.多发性骨髓瘤解析:解析:PT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X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的缺乏。
③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
4.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见于(分数:2.00)A.巨血小板综合征B.血小板无力症C.尿毒症D.肝硬化E.口服避孕药√解析:解析: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糖尿病、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瓣膜移植术等。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血液学(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初级(师)临床血液学(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1.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血管收缩反应增强B.激活血小板的激活的作用C.促进血液凝固D.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E.血液凝固的调节正确答案:D解析:血管壁损伤后,释放的因子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有利于止血。
知识模块: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2.纤维蛋白原指的是因子A.ⅠB.ⅡC.ⅢD.ⅣE.Ⅴ正确答案:A解析:纤维蛋白原指的是因子I。
知识模块: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3.凝血因子中不是蛋白质的是A.ⅢB.ⅣC.ⅦD.PKE.HMWK正确答案:B解析:因子Ⅳ是Ca2+。
知识模块: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4.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黏附B.聚集C.释放D.促凝E.收缩正确答案:A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
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附。
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知识模块: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5.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PF3的作用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 I a/Ⅱa复合物正确答案:D解析:血小板在纤维蛋白网架结构中心,血小板变形后的伪足可以搭在纤维蛋白上,由于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伪足可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束弯曲,在挤出纤维蛋白网隙中血清的同时,也加固了血凝块。
知识模块:血栓与止血的基本理论6.凝血酶原酶指的是A.Ⅻa-Ⅺa-PF3-Ca2+B.TF-Ⅶa-Ca2+C.Va-Ⅷa-PF3-Ca2+D.Xa-Va-PF3-Ca2+E.Ⅸa-Ⅷa-PF3-Ca2+正确答案:D解析:在Ca2+的参与下,FX a、V a、PF3结合形成FX a-V a-PF3-Ca2+复合物即凝血酶原酶。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讲义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二、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三、血液凝固机制四、抗血液凝固系统五、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六、血液流变学一、血管壁的止血功能1.血管壁的结构第 1 页共18 页(1)内皮层:由单层内皮细胞连续排列构成。
它含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棒管状小体(weibel-palade body)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内皮细胞可合成和贮存多种活性蛋白,包括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以及凝血酶调节蛋白(TM)等。
(2)中膜层:由基底膜、微纤维、胶原、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起支撑内皮细胞、诱导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并启动凝血过程的作用。
另外还参与血管的舒缩功能。
(3)外膜层:由结缔组织构成,是血管壁与组织之间的分界层。
2.血管壁的调控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反应受神经和体液的调控。
(1)神经调控:血管壁中的平滑肌受神经的支配,通过神经轴突反射来实现。
(2)体液调控:内皮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活性物质调节血管的收缩和舒张。
3.血管壁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增强:当小血管受损时,通过神经轴突反射和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烷A2(TXA2)、5-羟色胺(5-HT)和内皮素(ET)等使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损伤血管壁相互贴近,伤口缩小,血流减慢,凝血物质积累,局部血黏度增高,有利于止血。
(2)血小板的激活:小血管损伤后,血管内皮下组分暴露,致使血小板发生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结果在损伤的局部形成血小板血栓,堵塞伤口,也有利于止血。
(3)凝血系统激活:小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分暴露,激活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系统;释放组织因子,启动外源凝血系统。
最后在损伤局部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块,堵塞伤口,有利于止血。
(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管壁损伤后,通过激活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原,生成激肽(brady-kinin),激活的血小板释放出血管通透性因子。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一、A1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Ⅰ,ⅩⅢC、Ⅻ,PK,HMWKD、Ⅲ,Ⅶ,ⅤE、Ⅹ.Ⅻ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A、FⅧB、FⅪC、FⅨD、FⅦE、FⅫ4、蛋白C系统不包括()。
A、蛋白CB、蛋白SC、血栓调节蛋白D、凝血酶敏感蛋白E、活化蛋白C抑制物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A、钙离子B、组织凝血活酶C、因子ⅩD、接触因子E、凝血酶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A、因子ⅠB、因子ⅢC、因子ⅤD、因子ⅦE、因子Ⅸ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B、切变率降低C、纤维蛋白原减低D、温度增高E、中度贫血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A、Ⅻ因子被激活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C、Ⅷ因子被激活D、Ⅹ因子被激活E、Ⅶ因子被激活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A、凝血酶B、膜蛋白酶C、糜蛋白酶D、纤溶酶E、α1抗胰蛋白酶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A、Ⅺ因子B、Ⅴ因子C、Ⅲ因子D、Ⅱ因子E、Ⅻ因子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查的基本方法练习题一、 A11、出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以下疾病,但哪项除外()。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小板无力症C、血友病D、血管性假血友病E、抗凝物质过多2、患者 APTT延长, PT 正常。
延长的APTT可被硫酸钡吸附血浆纠正,而不能够被正常血清纠正,该患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ⅨE、因子Ⅹ3、凝血时间延长可见于下述疾病,但哪项除外()。
A、纤溶亢进B、抗凝物质过多C、血友病D、血栓性疾病E、纤维蛋白原缺乏症4、出血时间缩短常有于()。
A、血小板减少症B、血小板储藏池病C、血小板乏力症D、血栓性疾病E、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大症5、下述疾病中,不能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是()。
A、严重肝病B、维生素K 缺乏症C、纤维蛋白原缺乏D、拥塞性黄疸E、血友病6、测定受检血浆中有否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常用的试验是()。
A、蕲蛇酶时间测定B、蝰蛇毒试验C、甲苯胺蓝纠正试验D、凝血酶原纠正试验E、血浆纤溶酶原测定7、以下哪一项不是二期止血弊端的出血特点()。
A、自觉性或略微外伤后,深部组织(肌肉群、关节腔及内脏)出血难止为主,而皮肤、黏膜出血为次B、创伤或手术后,创口立刻发生渗血难止,连续时间一般不长C、出血连续的时间一般较长,可能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D、可分遗传性和获得性E、一般止血药物收效欠佳,但输血、血浆或特别血浆制品有明显疗效8、以下哪项组合是错误的()。
A、血管壁异常,束臂试验阳性B、 DIC 初期, 3P 试验阳性C、甲型血友病,APTT延长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块缩短优异E、血小板第 3 因子缺乏症, PF3 释放减少9、关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症,以下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A、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小板数减低B、血小板黏附和齐聚功能减退C、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减低D、血块缩短正常E、β -TG 和 TXA2增高10、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临检易错题-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检易错题-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第二章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1、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CD342、红细胞破坏后,主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3、原始细胞胞体大、核浆比大第三章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1、核质发育不平衡见于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2、小红细胞<6μm、大红细胞>10μm、巨红细胞>15μm第四章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戈谢细胞+、尼曼-匹克细胞—;多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2、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可被氟化钠抑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被氟化钠抑制3、碱性磷酸酶染色:正常:30~130①细菌感染时NAP积分增高,病毒感染不变;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明显减低常为0类白血病反应时,NAP积分值明显增高;③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NAP减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P增高;④再障时NAP增高,PNH时NAP减低。
4、缺铁性贫血时,骨髓细胞外铁明显减低,甚至消失;铁粒幼细胞的百分率减低。
骨髓外铁是观察骨髓小粒中的铁。
5、PAS染色,红血病或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可呈阳性反应。
6、特异性酯酶染色:萘酚AS-D氯乙酸酯酶,NSE。
粒细胞系统染色阳性,其余都为阴性。
第六章染色体检查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t(9;22)2、急性早幼粒白血病:t(15;17)第七章贫血及其细胞学检验1、PNH:筛选试验—蔗糖溶血试验确诊实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 test),pH6.4~6.52、G6P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荧光斑点试验和G6PD活性检测3、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筛检试验:PK荧光斑点法确认试验:PK活性检测4、HbA2增多见于β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5、急性造血功能停滞,亦称再生障碍危象。
表现为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
多数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增高,在骨髓中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是其突出特点。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ⅪB、因子ⅫC、因子ⅦD、因子ⅢE、因子Ⅴ2、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凝血过程()。
A、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B、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C、内外两条凝血途径的根本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因子不同D、血小板参与内源性凝血E、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因子Ⅺ被激活到Ⅸa-Ⅷ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3、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Ⅷ、Ⅸ、PK、HMWKD、因子Ⅻ、Ⅺ、PK、HMWKE、因子PK、Ⅶ、Ⅺ、Ⅻ4、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 的意思是()。
A、脂质和钙的运动B、糖蛋白和蛋白质的运动C、血小板花生四烯酸D、磷脂酰丝氨酸E、脂类及膜蛋白5、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能够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它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6、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PF3的作用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Ⅰa/Ⅱa复合物7、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A、损伤组织因子ⅢB、血小板聚集C、接触激活因子ⅫD、磷酸脂粒表面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8、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ⅩⅢE、以上都是9、启动外源性激活途径的物质是A、Ca2+B、因子ⅢC、因子ⅦD、血小板因子ⅢE、因子Ⅻ1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C、巨球蛋白血症D、组织液混入血浆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1、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A、是丝氨酸蛋白酶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C、激活血小板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E、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12、vWF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13、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黏附B、聚集C、释放D、促凝E、收缩。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9)练习第十九章_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16、凝血因子Ⅰ的降解产物是
A、X、Y、D、E
B、X’、Y’、D、E’及A、B、C、H碎片
C、X、Y、D、E及D-二聚体
D、X’、Y’、D、E’及D-二聚体
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
17、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是
A、儿茶酚胺、FPA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第5页 共15页
E、GPⅠa/Ⅱa复合物
32、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
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
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
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
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
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
【答疑编号100781997,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vWF指的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参与止血功能。
【该题针对 “抗血液凝固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781998,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 抗凝血酶是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其抗凝作用占生理抗凝作用的70%~80%。AT-Ⅲ是肝素依
【答疑编号100782010,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 纤维蛋白(原)降解机制:PL不仅降解纤维蛋白,而且可以降解纤维蛋白原。PL降解纤维
D、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表面
E、阻止Ⅱa 的形成
24、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释放反应
D、促凝作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大全
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二章造血基础理论一、选择题A 型题1. 血细胞由原始向成熟发育演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胞体由大到小B. 巨核细胞由小到大C. 核染色质由紧密粗糙到疏松细致D. 胞浆由少到多E. 胞质内颗粒从无到有2. 人体内具有多项分化能力的最早的造血细胞是A. 红系祖细胞B. 造血干细胞C. 粒系祖细胞D. 巨核系祖细胞E. T淋巴系祖细胞3. 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器官是:A. 肝脏B. 脾脏C. 骨髓D. 胸腺E. 淋巴结4. 关于造血祖细胞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 具有多项分化能力B. CD34+ CD38-C. CD34+ Lin-D. 分化能力较局限E.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5. 胚胎期造血下列错误的是A. 卵黄囊壁上的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B. 肝脏造血是由卵黄囊血岛的造血干细胞迁移到肝脏而引起的C 胚胎第五个月以后骨髓成为造血中心D. 淋巴结不参与胚胎期造血E. 胎肝的造血干细胞经血流入脾,在此增殖、分化和发育6. 参与造血正向调控的细胞因子是A. 干细胞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B. 干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C. 干细胞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D. 集落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E. 干细胞因子和干扰素7. 正常成人骨髓造血分布区域下列不符合的是A. 胸骨B. 肋骨C. 下肢股骨远心端D. 脊椎骨E. 颅骨X 型题8. 关于红骨髓下列正确的是A. 含大量发育的各阶段血细胞而呈现红色B. 18岁后红骨髓仅存在于扁骨、短骨及长管骨的近心端C. 红骨髓约各占骨髓总量的50%左右D. 红骨髓是脂肪化的骨髓E. 在正常情况下不再参与造血,但仍保留造血潜能9. 血细胞分化是指A. 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B. 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C. 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D. 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转变为具有新功能细胞的过程E. 分化后的新细胞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10. 造血干细胞出现的表面标志是A. Lin-B. CD38+C. CD38-D. CD34-E. CD34+11. 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A. 对称分裂能力B. 高度自我更新能力C. 定向分化能力D. 多向分化能力E. 有明显的形态特征12. 造血微环境包括:A. 网状细胞B. 造血细胞C. 基质细胞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D. 骨髓微血管系统E. 造血岛13. 胚胎期参与造血的器官有:A. 骨髓B. 肝脏C. 胸腺D. 脾脏E. 淋巴结14 髓外造血可发生在下述哪些情况:A. 婴幼儿严重贫血B. 急性再障C. 骨髓硬化症D. 严重感染E. 血友病二、名词解释1. 造血祖细胞2. 血细胞分化3. 髓外造血4. 造血器官三、问答题1.试述造血微环境的作用。
《血液学检验技术》基础理论测试题(附答案)
《血液学检验技术》基础理论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不符合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发育过程形态演变规律的是:EA. 核质比例由大到小B. 颗粒从无到有C. 核仁从有到无D. 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E. 核染色质由粗糙到细致2.血细胞在发育成熟中,其核膜的变化规律是:BA.明显→不明显B.不明显→明显 C.没有变化 D.蓝→红 E.有→无3. 不符合原始细胞一般形态特征的是:AA. 细胞核与胞质比例小B. 细胞核内见明显的核仁C. 胞质中一般无颗粒D. 核染色质细致均匀E. 细胞质受色深蓝4. 细胞发育形态由小变大的细胞系为:EA. 红系B. 粒系C. 单核系D. 淋系E. 巨核系5. 正常情况下,什么阶段以前的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能力:CA. 原始B. 早幼C. 中幼D. 晚幼E. 成熟6. 发育中的细胞核形状从圆到凹陷到分叶的细胞系为:BA. 红系B. 粒系C. 单核系D. 淋系E. 巨核系7. 关于红细胞系的形态,下列哪项错误:EA. 原红细胞有核仁B. 早幼红细胞胞质蓝色C. 中幼红细胞染色质团块状D. 晚幼红核固缩,胞质粉红色E. 中幼红细胞胞质深蓝色8. 在红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最早不再具有分裂能力的是:DA. 原始红细胞B. 早幼红细胞C. 中幼红细胞D. 晚幼红细胞E. 网织红细胞9. 细胞小,直径为7-13微米,核小染深紫黑色,胞质充满血红蛋白染粉红色,该细胞可能为:DA. 原红B. 早幼红C. 中幼红D. 晚幼红E. 网织红10. 某细胞胞体直径15μm,圆形;胞核较大,居中;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如一层薄纱;5个清晰核仁;胞质量少,呈均匀蓝色,无颗粒,该细胞为:BA. 原淋巴细胞B. 原粒细胞C. 原红细胞D. 原单核细胞E. 原始浆细胞11. 原粒细胞与原红细胞的区别,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DA. 胞体大,可见伪足B. 染色质呈较粗颗粒状C. 核仁较大,界限不清D. 胞质呈均匀淡蓝色(油墨蓝)E. 可见核周淡染区12. 原始比早幼阶段形态小的细胞系为: BA. 红系B. 粒系C. 单核系D. 淋系E. 巨核系13. 粒系早幼阶段的主要标志是: DA. 胞体直径大B. 核大偏位,染色质较细致C. 可见核仁D. 胞质中含多量的非特异性颗粒(A颗粒)E. 胞质量增多14. 细胞直径12-30微米,核圆偏位染色质较粗,胞质量较多染蓝色含有大量略粗的不规则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该细胞可能为:BA. 原始粒细胞B. 早幼粒细胞C. 早幼红细胞D. 中幼粒细胞E. 晚幼粒细胞15. 区分粒系类别时,最主要的特征是:DA. 胞体形态B. 胞核形态C. 胞质量的多少D. 胞质中S颗粒的属性E. 胞质的颜色16. 胞质充满特异性颗粒标志着该细胞进入:CA. 原始阶段B. 早幼阶段C. 中幼阶段D. 晚幼阶段E. 成熟阶段17. 在区别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时,最主要是根据: DA. 胞体的大小B. 胞核的大小C. 核染色质粗细D. 核凹陷程度E. 胞质中颗粒的多少18. 胞质脱落成血小板的为何系细胞:CA. 粒系B. 红系C. 巨核系D. 单核系E. 淋巴系19.下列细胞中,与其他系统的增殖不同,属多倍体细胞的是:EA.红细胞 B.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单核细胞E.巨核细胞20. 在下列细胞中,胞体最大的细胞是:CA. 原始巨核细胞B. 颗粒型巨核细胞C.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D. 原粒细胞E. 原单核细胞21. 下列哪种原始血细胞核染色质呈纤细、疏松、网状:AA. 原单核细胞B. 原红细胞C. 原粒细胞D. 原淋巴细胞E.原巨核细胞22. 下列除哪项外属正常非造血细胞 CA. 组织嗜碱细胞B. 网状细胞C. 多核巨型组织细胞D. 吞噬细胞E. 成骨细胞23. 为了鉴别小原粒性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下列首选试验是:AA. POX染色B. PAS染色C. NAP染色D. AS-D-NCE染色E. 铁粒染色24.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BA.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骨髓纤维化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化脓性球菌感染25. 为了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下列首选试验是: CA. SB染色B. PAS染色C. NAP积分测定D. ACP染色E. POX染色26. 铁染色幼红细胞浆内的蓝色颗粒在6个以上,且环核分布,称为:DA. 细胞外铁B. 铁粒幼细胞C. 铁粒红细胞D. 环形铁粒幼细胞E. 未成熟红细胞27. 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细胞性贫血,下列首选试验是:红+巨- BA. POX染色B. PAS染色C. NAP积分测定D. α—NAE染色E. 铁粒染色28. 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对检出何种白血病意义最大:C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 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就可以诊断的造血系统疾病为:AA.白血病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血友病 E.血小板无力症30. 不是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是:DA. 抽出骨髓瞬间,有特殊感觉B. 有髓粒和脂肪滴C. 镜下见到浆细胞、组织嗜碱C等D. 杆状核与分叶核比值小于外周血E. 网织红细胞高于外周血31. 骨髓检查中,下列除哪项外,通常用油镜来观察:CA. 骨髓细胞分类B. 观察血细胞形态变化C. 巨核细胞计数D. 配合观察血象E. 观察异常细胞32. 骨髓低倍镜检查的内容是:AA. 判断增生程度、计算巨核细胞数B. 有核细胞分类C. 观察各细胞形态D. 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变化E. 注意有无异常细胞及寄生虫33. 在骨髓涂片中,最易找到巨核细胞的部位:BA. 髓粒周围B. 涂片边缘及尾部C. 涂片头部D. 涂片体部E. 以上都不对34. 以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的平均比例来判断骨髓增生程度下列哪项不正确的:(E)A. 增生极度活跃—1:1B. 增生明显活跃—1: 10C. 增生活跃—1: 20D. 增生减低—1:50E. 增生严重减低—1: 100 (200)35.正常骨髓象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为:CA.极度活跃 B.明显活跃C.活跃 D.低下 E.极度低下36. 正常成人骨髓中,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不应超过:CA. 2%B. 5%C. 6%D. 10%E. 8%37.正常骨髓象时,在1.5cm×3.0cm的片膜上,可见到巨核细胞:EA.7~10个 B.10~15个 C.10~20个 D.20~30个E.7~35个38. 下列哪项不符合正常骨髓象:DA.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 粒红比约为4比1C. 各细胞各阶段的单个细胞形态基本正常D. 不应见到非造血细胞E. 不应见到异常细胞和寄生虫39. 骨髓增生程度呈极度活跃,最常出现于:EA. AAB. 正常骨髓象C. 溶血性贫血D. 增生性贫血E. 各种白血病40.在正常骨髓象中,不包括的成分是:EA. 网状细胞B. 内皮细胞 C.组织嗜碱性粒细胞 D.巨核细胞E.异常细胞二、B型题A. 原粒细胞B. 原淋细胞C. 原单核细胞D. 原红细胞E. 原巨核细胞1. 胞体最大的细胞是: E. 原巨核细胞2. 过氧化酶染色阳性的细胞是:A. 原粒细胞3. 染色质最纤细者是:C. 原单核细胞A. 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D. 巨核细胞系祖细胞E. 红系祖细胞4. 浆细胞来源于: B. B—淋巴细胞5. 单核细胞来源于: C. 粒—单核细胞系祖细胞6. 血小板来源于: D. 巨核细胞系祖细胞三、K型题1.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演变一般规律,哪些是正确的:ABCDE 难A. 细胞由大到小B. 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C. 核仁从有到无D. 核染色质从细致到粗糙E. 胞核与胞质比例由大到小2. 原始细胞的共同特征是:ABCD 中A. 细胞质中无颗粒B. 细胞胞体较大C. 有核仁D. 核染色质细致无聚集E. 核周淡染区3. 关于正常粒细胞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C 中A. 原粒细胞胞体小于早幼粒细胞B. 原粒细胞胞质染色均匀透明或不透明蓝色C. 早幼粒细胞胞质开始出现嗜天青颗粒D. 中幼粒细胞胞质中充满嗜天青颗粒E. 晚幼粒细胞胞质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4. 中性、嗜酸、嗜碱粒细胞胞质中颗粒在形态上的区别点是: ABCE 易A. 颗粒的多少B. 颗粒的染色C. 颗粒的分布D. 颗粒的成分E. 颗粒的大小常见血液病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与缺铁性贫血不符:AA.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小细胞)B. 成熟红细胞体积偏小,中央淡染C. 网织红细胞增加D.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E. 中、晚幼红细胞较小,胞质偏蓝2. 下列哪条不符合缺铁性贫血骨髓象特征:D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B. 粒红比值变小C. 幼红细胞小型化,呈核老质幼现象D. 成熟粒细胞分叶过多E. 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3. 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 D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失血性贫血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4. 下列有关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CA. VitB12和叶酸缺乏是最常见的原因B. 可见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C. 细胞质发育落后于细胞核(核幼浆老)D. 可发展成全血细胞减少E. 其根本原因为DNA合成障碍5.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减少,这样的血象和骨髓象最符合:EA. 骨髓纤维化B. 白细胞减少性白血病C. 严重缺铁性贫血D. 脾功能亢进E. 再生障碍性贫血6. 外周血中一般无幼稚细胞出现的疾病是:DA. 慢性白血病B. 急性白血病C. 急性红白血病D. 再障E. 增生性贫血7. 外周血中常出现较多有核红细胞的疾病是:DA. 巨幼细胞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类白血病反应D. 溶血性贫血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8. 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象不符合的是:BA. 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B. 网织红细胞减少C. 可见幼红细胞D. 出现点彩红细胞E. 成熟红细胞中出现Howell-Jolly小体9.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是:DA.贫血 B.血小板减少 C.白细胞增高 D.检出白血病细胞 E.白细胞减少10. 下列哪条对鉴别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最有意义:DA. 起病缓急B. 贫血轻重C. 病程长短D. 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E. 白细胞总数多少11. 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有意义的依据是:DA. 白细胞总数增高B. 全身淋巴结明显肿大C. 篮状细胞增多D. 出现大量原、幼淋巴细胞E. 成熟中性粒细胞有毒性变12.急性白血病骨髓象最主要的特征是:DA.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B.红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C.未找到巨核细胞D.原始细胞+早幼(幼稚)细胞≥30% E.粒细胞增多13. 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意义的检验结果是:EA. 白细胞总数增高B.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C.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D. 外周血可见粒细胞核象左移E. 血片中可见大量原始、幼稚细胞14. 下列急性白血病中,易发生DIC的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A. M1型B. M2型C. M3型D. M4型E. M5型15. 下列哪条不符合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学特征:CA.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B. 骨髓中可伴有单核细胞增多C. 粒红比值变小D. 白血病细胞可见Auer氏小体E. 幼红细胞可有巨幼样变16. 白血病细胞中见到Auer氏小体,可以除外的疾病是:E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 急性红白血病D.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7. 急性白血病的血象与骨髓象的一般特征错误的是:DA. 血片中可见大量原、幼细胞B. 细胞分类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C.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D.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升高,多达100×109/LE. 红系、巨核细胞系等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1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血象特点是:EA. 白细胞分类原始、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B. 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C. 白细胞计数一定高于正常D. 血小板增多E. 白细胞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明显增多为主19. 下列哪条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DA. 血清钙增多B. 血沉明显增快C. 血肌酐含量增高D. 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E. 尿中本-周氏蛋白阳性20. 下列哪项不符合类白血病反应:EA. 血红蛋白量和血小板数常正常B. 常需要做骨髓检查,以排除白血病C. 骨髓象变化不大D. 巨系、红系无明显异常E. 血象中以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为主,并见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二、B型题A.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B. 急性红白血病M6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D.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E.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1. 相当于FAB形态学分类法的M5型: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 相当于FAB形态学分类法的M6型: B. 急性红白血病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D.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E. 红白血病3. 血象和骨髓象中,以原淋和幼淋细胞为主: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 血象和骨髓象中,以原单核细胞.幼单核细胞为主: C.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5. 血象和骨髓象中,以原粒细胞增生为主: 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三、K型题1. 缺铁性贫血的细胞学特征是:ABDE 难A. 有核细胞增生活跃B. 红细胞系明显增生C. 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D. 贫血呈小细胞低色素性E. 成熟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2.在白血病中,可以出现Auer氏小体的细胞是:ADE 中A. 原粒细胞B. 原淋巴细胞C. 原红细胞D. 原单核细胞E. 早幼粒细胞3.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征有:ACD 中A.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极度活跃B. NAP活性增高(降低)C. 以原粒细胞增生为主D. 白血病粒细胞可见Auer氏小体E. 增生细胞POX染色呈弱阳性反应4.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征有:ABD 中A. 粒细胞占绝对优势B.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C. 增生细胞以原始细胞为主D.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 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四、分析题(1—3题共用题干)男性,15岁,进行性面色苍白5个月,有偏食史。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
2017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ⅪB、因子ⅫC、因子ⅦD、因子ⅢE、因子Ⅴ2、以下哪项表达不符合凝血过程〔〕。
A、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B、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C、内外两条凝血途径的根本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因子不同D、血小板参与内源性凝血E、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因子Ⅺ被激活到Ⅸa-Ⅷ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3、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Ⅷ、Ⅸ、PK、HMWKD、因子Ⅻ、Ⅺ、PK、HMWKE、因子PK、Ⅶ、Ⅺ、Ⅻ4、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的意思是〔〕。
A、脂质和钙的运动B、糖蛋白和蛋白质的运动C、血小板花生四烯酸D、磷脂酰丝氨酸E、脂类及膜蛋白5、以下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可以被酶类或外表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6、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PF3的作用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Ⅰa/Ⅱa复合物7、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A、损伤组织因子ⅢB、血小板聚集C、接触激活因子ⅫD、磷酸脂粒外表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8、以下对凝血酶敏感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ⅩⅢE、以上都是9、启动外源性激活途径的物质是A、Ca2+B、因子ⅢC、因子ⅦD、血小板因子ⅢE、因子Ⅻ1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C、巨球蛋白血症D、组织液混入血浆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1、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A、是丝氨酸蛋白酶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C、激活血小板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E、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12、vWF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13、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黏附B、聚集C、释放D、促凝E、收缩14、以下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释放反应D、促凝作用E、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15、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A、与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C、稳定纤维蛋白D、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外表E、阻止Ⅱa的形成16、以下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C、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17、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以下哪项无关A、vWFB、GPⅠbC、血浆凝血因子ⅠD、GPⅠaE、胶原18、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与以下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凝血功能D、分泌功能E、破坏功能19、以下哪项符合有关血管壁的描述A、基本上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B、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C、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D、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E、都有内皮层和外膜层20、以下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血管收缩反应增强B、激活血小板的激活的作用C、促进血液凝固D、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E、血液凝固的调节21、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是A、儿茶酚胺、FPAB、乙酰胆碱、激肽C、PGI2、低血氧D、5-HTE、NO、核苷酸22、凝血因子Ⅰ的降解产物是A、X、Y、D、E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二聚体D、X’、Y’、D、E’及D-二聚体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23、以下哪组产物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A、X、Y、D、E及A、B、C、H碎片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DD、X’、Y’、E’及D-DE、X、Y、D、E和A、B、C、H碎片及D-D24、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A、纤溶酶原激活物B、纤溶酶C、凝血酶D、凝血活酶E、PK25、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纤溶酶原B、纤维蛋白原C、纤溶酶原激活物D、纤溶酶E、纤溶抑制物26、以下物质哪一种有利止血A、PGI2B、t-PAC、ATD、PAIE、肝素27、蛋白C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以下哪种物质A、TMB、PSC、EPCRD、Vit KE、PZ28、以下哪项不符合抗凝血酶生理〔〕。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含真题)必做题-(血栓与出血的基础理论)
第十九章血栓与出血的基础理论A1/A2型题1.纤维蛋白原是指()。
A.ⅤB.ⅣC.ⅢD.ⅡE.Ⅰ【答案】E2.与Weibel-Palade小体不符的是()。
A.又称棒管状小体B.存在于内皮细胞的胞质中C.内容物含有t-PAD.内容物含有vWFE.不是血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答案】E3.在止凝血功能降低、抗凝血功能增强的病理情况下,机体会出现()。
A.高凝状态B.血栓状态C.血栓前状态D.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E.机体自动调节不表现病理状态【答案】D4.不属于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
A.ⅢB.ⅣC.ⅦD.HMWKE.PK【答案】B5.vWF的主要作用是()。
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答案】A6.与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关的血小板功能是()。
A.聚集功能B.促凝功能C.释放功能D.分泌功能E.血块收缩功能【答案】A7.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
A.PF3的作用B.纤维蛋白收缩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Ⅰa∕Ⅱa复合物【答案】D8.参与抗凝的物质不包括()。
A.肝素辅因子ⅡB.抗凝血酶ⅢC.vWFD.C1-抑制物E.TM【答案】C9.出血时间延长常见于()。
A.血友病AB.血友病BC.过敏性紫癜D.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FⅪ缺乏症【答案】D10.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
A.血小板聚集B.损伤组织因子ⅢC.接触激活因子ⅫD.磷脂酸粒表面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答案】C11.对凝血酶敏感的是()。
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ⅫD.因子ⅧE.以上都是【答案】E12.参与蛋白C激活的物质是()。
A.纤溶酶B.糜蛋白酶C.胰蛋白酶D.凝血酶E.抗凝血酶【答案】D13.内源性凝血和外源形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B.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E.激活因子Ⅻ的途径不同【答案】D14.不属于蛋白C系统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检验技师《临床血液学检验》2017年练习题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2017 第十九章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一、A11、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
A、因子ⅪB、因子ⅫC、因子ⅦD、因子ⅢE、因子Ⅴ2、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凝血过程()。
A、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的过程B、凝血的最终结果是生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凝块C、内外两条凝血途径的根本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及参加的因子不同D、血小板参与内源性凝血E、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因子Ⅺ被激活到Ⅸa-Ⅷa-Ca2+-PF3复合物的形成3、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A、因子Ⅱ、Ⅶ、Ⅸ、ⅩB、因子Ⅱ、Ⅴ、Ⅶ、ⅩC、因子Ⅷ、Ⅸ、PK、HMWKD、因子Ⅻ、Ⅺ、PK、HMWKE、因子PK、Ⅶ、Ⅺ、Ⅻ4、PS为凝血酶原的激活剂,而促进了血栓的发生,PS 的意思是()。
A、脂质和钙的运动B、糖蛋白和蛋白质的运动C、血小板花生四烯酸D、磷脂酰丝氨酸E、脂类及膜蛋白5、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6、血液凝块的收缩是由于A、纤维蛋白收缩B、PF3的作用C、红细胞的叠连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GPⅠa/Ⅱa复合物7、内源性激活途径一般开始于A、损伤组织因子ⅢB、血小板聚集C、接触激活因子ⅫD、磷酸脂粒表面阶段E、凝血酶原激活8、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ⅩⅢE、以上都是9、启动外源性激活途径的物质是A、Ca2+B、因子ⅢC、因子ⅦD、血小板因子ⅢE、因子Ⅻ10、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凝血酶原含量减低B、疑血酶原活性减低C、巨球蛋白血症D、组织液混入血浆E、低纤维蛋白原血症11、不属于凝血酶特点的是A、是丝氨酸蛋白酶B、能水解纤维蛋白原C、激活血小板D、激活抗凝系统的蛋白CE、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活性12、vWF的主要作用是A、介导血小板的黏附作用B、介导血小板的聚集作用C、介导血小板的收缩作用D、介导血小板的释放作用E、下调FⅧ的合成13、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黏附B、聚集C、释放D、促凝E、收缩14、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释放反应D、促凝作用E、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15、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的作用是A、与FⅫ接触,参与内源凝血系统B、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C、稳定纤维蛋白D、为Ⅸa、Ⅴa提供了催化表面E、阻止Ⅱa的形成16、下列哪项不符合血小板聚集作用A、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之间的聚集B、血小板聚集形成的是血小板团C、血小板聚集除了GPⅡb/Ⅲa参与外,无其他因子参加D、GPⅡb/Ⅲa有缺陷时,其聚集作用减弱E、血小板聚集往往发生在血小板激活以后17、血小板黏附活性与下列哪项无关A、vWFB、GPⅠbC、血浆凝血因子ⅠD、GPⅠaE、胶原18、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凝血功能D、分泌功能E、破坏功能19、下列哪项符合有关血管壁的描述A、基本上可分为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B、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C、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D、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E、都有内皮层和外膜层20、下列不属于血管壁止血功能的是A、血管收缩反应增强B、激活血小板的激活的作用C、促进血液凝固D、局部血管通透性降低E、血液凝固的调节21、对血管有收缩作用的物质是A、儿茶酚胺、FPAB、乙酰胆碱、激肽C、PGI、低血氧2D、5-HTE、NO、核苷酸22、凝血因子Ⅰ的降解产物是A、X、Y、D、E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二聚体D、X’、Y’、D、E’及D-二聚体E、X、Y、D、E和A、B、C、H碎片及D-二聚体23、下列哪组产物是由纤维蛋白降解产生A、X、Y、D、E及A、B、C、H碎片B、X’、Y’、D、E’及A、B、C、H碎片C、X、Y、D、E及D-DD、X’、Y’、E’及D-DE、X、Y、D、E和A、B、C、H碎片及D-D24、使纤维蛋白(原)降解的物质是A、纤溶酶原激活物B、纤溶酶C、凝血酶D、凝血活酶E、PK25、纤溶系统的组成成分不包括A、纤溶酶原B、纤维蛋白原C、纤溶酶原激活物D、纤溶酶E、纤溶抑制物26、下列物质哪一种有利止血A、PGI2B、t-PAC、ATD、PAIE、肝素27、蛋白C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种物质A、TMB、PSC、EPCRD、Vit KE、PZ28、下列哪项不符合抗凝血酶生理()。
A、AT是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物B、AT都是由肝细胞合成C、它自己的抗凝作用慢而弱D、它能使凝血酶灭活E、它与肝素结合后,抗凝作用增加2000倍29、肝素通过结合下列哪种因子的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A、血小板B、Ca2+C、抗凝血酶ⅢD、因子ⅩE、因子Ⅷ30、下列说法符合蛋白C的是A、合成需要依赖Vit KB、可被凝血酶激活C、可灭活因子Ⅴa、ⅧaD、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的作用E、以上说法都是31、活化蛋白C可灭活下列哪些因子A、因子Ⅹa、ⅪaB、因子Ⅶa、ⅩaC、因子Ⅴa、ⅧaD、因子Ⅹa、ⅨaE、AT、HCⅡ32、下列蛋白质中,对凝血酶灭活能力最强的是A、HCⅡB、AT-ⅢC、PLD、APCE、PS33、体内抗凝系统包括A、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抗凝物质B、单核巨噬细胞的清除作用C、阻止血小板活化D、纤维蛋白沉积E、上述4项共同作用34、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活化蛋白CA、可直接灭活因子Ⅴa、ⅧaB、可激活纤溶系统C、可抑制Ⅹa与血小板膜磷脂的结合D、灭活因子Ⅴa、ⅧaE、增强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35、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抗凝血酶A、是一种主要的血浆生理性抗凝物质B、分子中有肝素结合位点和凝血酶结合位点C、一个抗凝血酶分子上有多个肝素结合位点D、与肝素结合后能够暴露出活性中心E、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形成复合物36、下列哪项不是参与抗凝的物质A、抗凝血酶ⅢB、肝素辅因子ⅡC、vWFD、C1-抑制药E、TM37、TM主要参与下列哪项的作用()。
A、凝血系统B、纤溶系统C、蛋白C的作用D、纤溶活化系统E、凝血因子活化38、抗凝血酶可以抑制下列哪些因子的活性A、因子ⅨaB、因子ⅩaC、因子ⅪaD、因子ⅫaE、以上都是二、B1、A.促凝作用B.促纤溶作用C.促血管收缩作用D.促舒血管作用E.抗凝作用<1> 、t-PA具有A B C D E<2> 、AT具有A B C D E2、A.介导血小板黏附B.诱导血小板聚集C.活化蛋白CD.血管收缩E.抑制血小板聚集<3> 、PGI的生理功能为2A B C D E<4> 、血栓调节蛋白(TM)的生理功能为A B C D E3、A.APTTB.vWF多聚体结构分析C.因子Ⅴa、ⅧaD.因子Ⅰ、Ⅴ、Ⅷ、ⅩⅢE.vWF<5> 、可被APC灭活的是()。
A B C D E<6> 、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凝物质是()。
A B C D E<7> 、怀疑为血友病,首选的常用筛检试验是()。
A B C D E4、A.因子ⅫB.组织因子C.Ca2+D.抗凝血酶ⅢE.纤溶酶原<8> 、体内主要的抗凝物质是()。
A B C D E<9> 、组织损伤后释放的启动凝血的因子是()。
A B C D E<10> 、组织损伤后激活的启动凝血的因子是()。
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B【答疑编号100782045,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E【答疑编号100782044,点击提问】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答疑编号100782043,点击提问】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PS即是磷脂酰丝氨酸。
【答疑编号100782041,点击提问】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答疑编号100782040,点击提问】6、【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血小板在纤维蛋白网架结构中心,血小板变形后的伪足可以搭在纤维蛋白上,由于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的相互作用,伪足可向心性收缩,使纤维蛋白束弯曲,在挤出纤维蛋白网隙中血清的同时,也加固了血凝块。
【答疑编号100782039,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82038,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因子Ⅰ、因子Ⅴ、因子Ⅷ和因子ⅩⅢ。
【答疑编号100782037,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因子Ⅲ)释放到TF-FW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82036,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TT主要反映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素或类肝素抗凝物质的存在和血中FDP增高(DIC)。
【答疑编号100782035,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凝血酶是蛋白水解酶,活性中心位于丝氨酸残基上,属于丝氨酸蛋白酶;能水解纤维蛋白原,激活因子Ⅴ、Ⅷ、Ⅺ、Ⅶ、Ⅻ;激活血小板;激活抗凝系统蛋白C;抑制纤维蛋白(原)活性。
【答疑编号100782034,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 vWF为参与血小板黏附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除此还有胶原、GPⅠ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等。
【答疑编号100782033,点击提问】13、【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物质表面的能力。
其中最主要的是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借助某些桥连物质,并通过自身表面表达的多种糖蛋白受体,可与内皮下胶原、微纤维黏附。
血小板的这种功能首先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
14、【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包括:粘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反应、促凝功能、血块收缩功能及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答疑编号100782031,点击提问】1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在凝血过程中,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 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