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春学期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是学生在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实践和运用立体几何知识的一个环节。

本节课通过制作立体模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对立体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立体几何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可能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制作立体模型,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

2.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理解立体几何的性质和特点。

2.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问题驱动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立体模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立体模型模板、剪刀、胶水、直尺、铅笔等。

2.教学素材:立体模型的制作步骤图、相关的问题和案例。

3.教室环境: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和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立体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立体模型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呈现立体模型的制作步骤图,让学生对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给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际动手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2.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3.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的认识.3.制作模型,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的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深入研究、应用的过程.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一、问题引入请学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主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俯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左视图反映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长高长宽宽高2.下面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在括号内填上立体图形的名称( )答案圆柱体二、新课教授活动一:根据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师:以硬纸板为主要原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师:用硬纸板制作各面,围成立体图形.说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活动二:根据三视图制作实物模型.师: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制作相应的实物模型.生:学生动手制作,实际动手制作立体物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师:(1)是圆锥,(2)是直五棱柱,它的底面五边形中有三个直角.说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活动三:根据平面图形制作相应的实物图.师: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的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1) (2) (3)师:(1)和(3)可折叠成正四面体,正四面体的体积为212,表面积为 3.活动四:课题拓广.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了解或者上网查询了解,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和具体的事例,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及展开图的应用以及你的感受.三、巩固练习1.小明从正面观察下图所示的两个物体,看到的是( )答案 C2.如图,一平面经过圆锥的顶点截圆锥所得到的截面形状是( )答案 B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当把它折成一个正方体时,与空白面相对的字应该是( )A.北B.京C.欢D.迎答案 C四、课堂小结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节是结合实际问题动手与动脑并重的学习内容.“观察、想象、制作、交流”相结合是本节中的主要实践活动.设计这个课题学习的目的是:(1)在具体问题中,对是否切实理解掌握前面学习的三视图的内容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知识的一次检验;(2)是采用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互助互学,增强协作能力,增进感情.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二次函数y =ax 1+bx+c+1的图象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①abc >0;②b 1﹣4ac =0;③a >1;④ax 1+bx+c =﹣1的根为x 1=x 1=﹣1;⑤若点B (﹣14,y 1)、C (﹣12,y 1)为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则y 1>y 1.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B .3C .4D .5【答案】D【解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①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可知:02ba-<, ∴0ab >,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可知:22c +>, ∴0c >,∴0abc >,故①正确; ②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0∆=,∴240b ac -=,故②正确; ③令1x =-,∴20y a b c =-++=, ∵12ba-=-, ∴2b a =,∴220a a c -++=, ∴2a c =+, ∵22c +>, ∴2a >,故③正确; ④由图象可知:令0y =,即202ax bx c =+++的解为121x x ==-,∴22ax bx c ++=-的根为121x x ==-,故④正确;⑤∵11124-<-<-, ∴12y y >,故⑤正确;故选D . 【点睛】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2.在一幅长80cm ,宽50cm 的矩形风景画的四周镶一条金色纸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如图所示,如果要使整幅挂图的面积是25400cm ,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那么x 满足的方程是( )A .213014000x x +-=B .2653500x x +-=C .213014000x x --=D .2653500x x --=【答案】B【解析】根据矩形的面积=长×宽,我们可得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应该是:(风景画的长+2个纸边的宽度)×(风景画的宽+2个纸边的宽度)=整个挂图的面积,由此可得出方程. 【详解】由题意,设金色纸边的宽为xcm , 得出方程:(80+2x )(50+2x )=5400, 整理后得:2653500x x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对于面积问题应熟记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关键.3.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60050x -=450xB .60050x +=450xC .600x =45050x + D .600x=45050x - 【答案】B【解析】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则实际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根据题意可得:现在生产600台所需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据此列方程即可.【详解】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 台机器,则实际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由题意得:60045050x x=+.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4.分式方程213xx =-的解为( ) A .x=-2 B .x=-3C .x=2D .x=3【答案】B【解析】解:去分母得:2x=x ﹣3,解得:x=﹣3,经检验x=﹣3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 . 5.如图,A 、B 、C 是⊙O 上的三点,∠B=75°,则∠AOC 的度数是( )A .150°B .140°C .130°D .120°【答案】A【解析】直接根据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A 、B 、C 是⊙O 上的三点,∠B=75°, ∴∠AOC=2∠B=150°. 故选A .6.反比例函数y=a x (a >0,a 为常数)和y=2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所示,点M 在y=ax 的图象上,MC ⊥x 轴于点C ,交y=2x 的图象于点A ;MD ⊥y 轴于点D ,交y=2x的图象于点B ,当点M 在y=ax 的图象上运动时,以下结论:①S △ODB =S △OCA ;②四边形OAMB 的面积不变;③当点A 是MC 的中点时,则点B 是MD 的中点.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答案】D【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逐项分析可得出解. 【详解】①由于A 、B 在同一反比例函数y=2x图象上,由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可得S △ODB =S △OCA =1,正确; ②由于矩形OCMD 、△ODB 、△OCA 为定值,则四边形MAOB 的面积不会发生变化,正确; ③连接OM ,点A 是MC 的中点,则S △ODM =S △OCM =2a,因S △ODB =S △OCA =1,所以△OBD 和△OBM 面积相等,点B 一定是MD 的中点.正确; 故答案选D .考点: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OC 的两边在坐标轴上,OB =1,点A 在函数y =﹣2x(x <0)的图象上,将此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A 1B 1O 1C 1的位置,此时点A 1在函数y =kx(x >0)的图象上,C 1O 1与此图象交于点P ,则点P 的纵坐标是( )A.53B.34C.43D.23【答案】C【解析】分析:先求出A点坐标,再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得出A1点的坐标,故可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把O1点的横坐标代入即可得出结论.详解:∵OB=1,AB⊥OB,点A在函数2yx=-(x<0)的图象上,∴当x=−1时,y=2,∴A(−1,2).∵此矩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到1111A B O C的位置,∴B1(2,0),∴A1(2,2).∵点A1在函数kyx=(x>0)的图象上,∴k=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x=,O1(3,0),∵C1O1⊥x轴,∴当x=3时,43y=,∴P4 (3,).3故选C.点睛: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双曲线方程求出点A 的坐标,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点A1的坐标.8.已知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当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 .x <0B .﹣1<x <1或x >2C .x >﹣1D .x <﹣1或1<x <2【答案】B【解析】y<0时,即x 轴下方的部分,∴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分两个部分是−1<x<1或x>2. 故选B.9.如图,EF 过▱ABCD 对角线的交点O ,交AD 于E ,交BC 于F ,若▱ABCD 的周长为18, 1.5OE =,则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A .14B .13C .12D .10【答案】C【解析】∵平行四边形ABCD , ∴AD ∥BC ,AD=BC ,AO=CO , ∴∠EAO=∠FCO , ∵在△AEO 和△CFO 中,AEO CFO AO COAOE COF ∠=∠⎧⎪=⎨⎪∠=∠⎩, ∴△AEO ≌△CFO , ∴AE=CF ,EO=FO=1.5, ∵C 四边形ABCD =18,∴CD+AD=9,∴C 四边形CDEF =CD+DE+EF+FC=CD+DE+EF+AE=CD+AD+EF=9+3=12. 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三角形全等,解题关键是将四边形CDEF 的周长进行转化.10.如图是二次函数y =ax 2+bx + c(a≠0)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c<0,②2a + b=0;③a+b+c=0,④b 2–4ac<0,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答案】B【解析】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判断a 与1的关系,由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判断c 与1的关系,然后根据对称轴及抛物线与x 轴交点情况进行推理,进而对所得结论进行判断. 【详解】①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则c <1,故①正确; ②对称轴x 2ba=-=1,则2a+b=1.故②正确; ③由图可知:当x=1时,y=a+b+c <1.故③错误;④由图可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b 2﹣4ac >1.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2个.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象与二次函数系数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对称轴的值求2a 与b 的关系,以及二次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转换,根的判别式的熟练运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已知A (﹣4,y 1),B (﹣1,y 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 【答案】y 1<y 1【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 1与y 1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反比例函数y=-4x,-4<0,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A (-4,y 1),B (-1,y 1)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4<-1, ∴y 1<y 1,故答案为:y 1<y 1.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思想解答.12.如图,在平行四边ABCD中,AD=2AB,F是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成立的是(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DCF=∠BCD,(2)EF=CF;(3)SΔBEC=2SΔCEF;(4)∠DFE=3∠AEF【答案】①②④【解析】试题解析:①∵F是AD的中点,∴AF=FD,∵在▱ABCD中,AD=2AB,∴AF=FD=CD,∴∠DFC=∠DCF,∵AD∥BC,∴∠DFC=∠FCB,∴∠DCF=∠BCF,∴∠DCF=12∠BCD,故此选项正确;延长EF,交CD延长线于M,∵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MDF,∵F为AD中点,∴AF=FD,在△AEF和△DFM中,{A FDM AF DFAFE DFM∠=∠=∠=∠,∴△AEF≌△DMF(ASA),∴FE=MF,∠AEF=∠M,∵CE⊥AB,∴∠AEC=90°,∴∠AEC=∠ECD=90°,∵FM=EF,∴FC=FM,故②正确;③∵EF=FM,∴S△EFC=S△CFM,∵MC>BE,∴S△BEC<2S△EFC故S△BEC=2S△CEF错误;④设∠FEC=x,则∠FCE=x,∴∠DCF=∠DFC=90°-x,∴∠EFC=180°-2x,∴∠EFD=90°-x+180°-2x=270°-3x,∵∠AEF=90°-x,∴∠DFE=3∠AEF,故此选项正确.考点: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13.小明把一副含45°,30°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摆放,其中∠C=∠F=90°,∠A=45°,∠D=30°,则∠α+∠β等于_____.【答案】210°【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45°,∠E=60°,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C=∠F=90°,∠A=45°,∠D=30°,∴∠B=45°,∠E=60°,∴∠2+∠3=120°,∴∠α+∠β=∠A+∠1+∠4+∠B=∠A+∠B+∠2+∠3=90°+120°=210°,故答案为:2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14.若分式的值为0,则a的值是.【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组,求出a的值即可.试题解析:∵分式的值为0,∴,解得a=1.考点: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15.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ADEF是正方形,点A、D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F在AB上,点B、E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OA=1,OC=6,则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答案】2【解析】试题分析:由OA=1,OC=6,可得矩形OABC的面积为6;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可知k=6,∴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6yx=;设正方形ADEF的边长为a,则点E的坐标为(a+1,a),∵点E在抛物线上,∴61aa=+,整理得260a a+-=,解得2a=或3a=-(舍去),故正方形ADEF的边长是2.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6.如图,10块相同的小长方形墙砖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设小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则列出的方程组为_____.【答案】2753x yx y+=⎧⎨=⎩【解析】根据图示可得:长方形的长可以表示为x+2y,长又是75厘米,故x+2y=75,长方形的宽可以表示为2x,或x+3y,故2x=3y+x,整理得x=3y,联立两个方程即可.【详解】根据图示可得2753x yx y+=⎧⎨=⎩,故答案是:2753x yx y+=⎧⎨=⎩.【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看懂图示,分别表示出长方形的长和宽.17.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答案】AE=AD(答案不唯一).【解析】要使△ABE≌△ACD,已知AB=AC,∠A=∠A,则可以添加AE=AD,利用SAS来判定其全等;或添加∠B=∠C,利用ASA来判定其全等;或添加∠AEB=∠ADC,利用AAS来判定其全等.等(答案不唯一).18.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个.【答案】1【解析】分析:类比于现在我们的十进制“满十进一”,可以表示满六进一的数为:万位上的数×64+千位上的数×63+百位上的数×62+十位上的数×6+个位上的数,即1×64+2×63+3×62+0×6+2=1.详解:2+0×6+3×6×6+2×6×6×6+1×6×6×6×6=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是以古代“结绳计数”为背景,按满六进一计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根据图中的数学列式计算;本题题型新颖,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了古代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三、解答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9.已知a+b=3,ab=2,求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答案】1【解析】先提取公因式ab,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分解,然后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a3b+2a2b2+ab3=ab(a2+2ab+b2)=ab(a+b)2,将a+b=3,ab=2代入得,ab(a+b)2=2×32=1.故代数式a3b+2a2b2+ab3的值是1.202112(1)6tan303π-︒⎛⎫--+-⎪⎝⎭解方程:544101236x xx x-++=--【答案】(1)10;(2)原方程无解.【解析】(1)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法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求出值;(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详解】(1)原式=323169-+=10;(2)去分母得:3(5x﹣4)+3x﹣6=4x+10,解得:x=2,经检验:x=2是增根,原方程无解.【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21.如图所示,AB是⊙O的一条弦,OD⊥AB,垂足为C,交⊙O于点D,点E在⊙O上.若∠AOD=52°,求∠DEB的度数;若OC=3,OA=5,求AB的长.【答案】(1)26°;(2)1.【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得到AD DB=,再根据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得知∠E=12∠O,据此即可求出∠DEB的度数;(2)由垂径定理可知,AB=2AC,在Rt△AOC中,OC=3,OA=5,由勾股定理求AC即可得到AB的长.试题解析:(1)∵AB是⊙O的一条弦,OD⊥AB,∴AD DB=,∴∠DEB=12∠AOD=12×52°=26°;(2)∵AB是⊙O的一条弦,OD⊥AB,∴AC=BC,即AB=2AC,在Rt△AOC中,22OA OC-2253-,则AB=2AC=1.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2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E是AB延长线上一点,F是DC延长线上一点,且满足BF=EF,将线段EF绕点F顺时针旋转90°得FG,过点B作FG的平行线,交DA的延长线于点N,连接NG.求证:BE =2CF;试猜想四边形BFGN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并对你的猜想加以证明.【答案】(1)见解析;(2)四边形BFGN是菱形,理由见解析.【解析】(1)过F作FH⊥BE于点H,可证明四边形BCFH为矩形,可得到BH=CF,且H为BE中点,可得BE=2CF;(2)由条件可证明△ABN≌△HFE,可得BN=EF,可得到BN=GF,且BN∥FG,可证得四边形BFGN为菱形.【详解】(1)证明:过F作FH⊥BE于H点,在四边形BHFC中,∠BHF=∠CBH=∠BCF=90°,所以四边形BHFC为矩形,∴CF=BH,∵BF=EF,FH⊥BE,∴H为BE中点,∴BE=2BH,∴BE=2CF;(2)四边形BFGN是菱形.证明:∵将线段EF绕点F顺时针旋转90°得FG,∴EF=GF,∠GFE=90°,∴∠EFH+∠BFH+∠GFB=90°∵BN ∥FG ,∴∠NBF +∠GFB =180°,∴∠NBA +∠ABC +∠CBF +∠GFB =180°,∵∠ABC =90°,∴∠NBA +∠CBF +∠GFB =180°−90°=90°,由BHFC 是矩形可得BC ∥HF ,∴∠BFH =∠CBF ,∴∠EFH =90°−∠GFB−∠BFH =90°−∠GFB−∠CBF =∠NBA ,由BHFC 是矩形可得HF =BC ,∵BC =AB ,∴HF =AB ,在△ABN 和△HFE 中,NAB EHF 90AB HF NBA EFH ∠∠︒⎧⎪⎨⎪∠∠⎩====,∴△ABN ≌△HFE ,∴NB =EF ,∵EF =GF ,∴NB =GF ,又∵NB ∥GF ,∴NBFG 是平行四边形,∵EF =BF ,∴NB =BF ,∴平行四边NBFG 是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等,作出辅助线是解决(1)的关键.在(2)中证得△ABN ≌△HFE 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原点O 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 ,过点A 作y 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于点B ,AB=3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若P (1x ,1y )、Q (2x ,2y )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12x x <时,12y y >,指出点P 、Q 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3yx=-;(2)P在第二象限,Q在第三象限.【解析】试题分析:(1)求出点B坐标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P在第二象限,Q在第三象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解:(1)由题意B(﹣2,32),把B(﹣2,32)代入kyx=中,得到k=﹣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x =-.(2)结论:P在第二象限,Q在第三象限.理由:∵k=﹣3<0,∴反比例函数y在每个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P(x1,y1)、Q(x2,y2)是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时,y1>y2,∴P、Q在不同的象限,∴P在第二象限,Q在第三象限.点睛: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变化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4.某学校“智慧方园”数学社团遇到这样一个题目:如图1,在△ABC中,点O在线段BC上,∠BAO=30°,∠OAC=75°,AO=33,BO:CO=1:3,求AB 的长.经过社团成员讨论发现,过点B作BD∥AC,交AO的延长线于点D,通过构造△ABD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图2).请回答:∠ADB=°,AB=.请参考以上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AD,AO=33,∠ABC=∠ACB=75°,BO:OD=1:3,求DC的长.【答案】(1)75;43;(2)CD=413.【解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DB=∠OAC=75°,结合∠BOD=∠COA可得出△BOD∽△CO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OD的值,进而可得出AD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BD=75°=∠ADB,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AB=AD=43,此题得解;(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同(1)可得出AE=43,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 的长度,再在Rt△CA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DC的长,此题得解.【详解】解:(1)∵BD∥AC,∴∠ADB=∠OAC=75°.∵∠BOD=∠COA,∴△BOD∽△COA,∴13 OD OBOA OC==.又∵AO=33,∴OD=13AO=3,∴AD=AO+OD=43.∵∠BAD=30°,∠ADB=75°,∴∠ABD=180°-∠BAD-∠ADB=75°=∠ADB,∴AB=AD=43.(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如图所示.∵AC⊥AD,BE∥AD,∴∠DAC=∠BEA=90°.∵∠AOD=∠EOB,∴△AOD∽△EOB,∴BO EO BE DO AO DA==.∵BO:OD=1:3,∴13 EO BEAO DA==.∵AO=33,∴EO=3,∴AE=43.∵∠ABC=∠ACB=75°,∴∠BAC=30°,AB=AC,∴AB=2BE.在Rt△AEB中,BE2+AE2=AB2,即(43)2+BE2=(2BE)2,解得:BE=4,∴AB=AC=8,AD=1.在Rt△CAD中,AC2+AD2=CD2,即82+12=CD2,解得:CD=413.【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的值;(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CD的长度.25.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初二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调查,随机调查了m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求出m=,n=;请你帮助他们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人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答案】(1)100,35;(2)补全图形,如图;(3)800人【解析】(1)由共享单车人数及其百分比求得总人数m,用支付宝人数除以总人数可得百分比n的值;(2)总人数乘以网购人数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百分比即可补全两个图形;(3)总人数乘以样本中微信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可得答案.【详解】解:(1)∵被调查总人数为m=10÷10%=100人,∴用支付宝人数所占百分比n%=30100%30% 100⨯=,∴m=100,n=35.(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人数所占百分比为40100%40% 100⨯=,补全图形如图:(3)估算全校2000名学生中,最认可“微信”这一新生事物的人数为2000×40%=800人.【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问题,样本估计总体问题,从不同的统计图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M是BC的中点,DE⊥AM于点E.求证:△ADE∽△MAB;求DE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 5.【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矩形角相等的性质证明△DAE∽△AMB. 试题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DAE=∠AMB,又∵∠DEA=∠B=90°,∴△DAE∽△AMB.(2)由(1)知△DAE∽△AMB,∴DE:AD=AB:AM,∵M是边BC的中点,BC=6,∴BM=3,又∵AB=4,∠B=90°,∴AM=5,∴DE:6=4:5,∴DE=245.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分别是某班全体学生上学时乘车、步行、骑车人数的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班总人数为50 B.步行人数为30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D.骑车人数占20%【答案】B【解析】根据乘车人数是25人,而乘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50%,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含义即可求得步行的人数,以及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详解】A、总人数是:25÷50%=50(人),故A正确;B、步行的人数是:50×30%=15(人),故B错误;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倍数是:50%÷20%=2.5,故C正确;D、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50%-30%=20%,故D正确.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A.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B.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16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16,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16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约为0.16,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3≈0.67>0.16,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概率为1327≈0.48>0.16,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0.5>0.16,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是16≈0.16,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则m+n的值是()A.﹣10 B.10 C.﹣6 D.2【答案】D【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别列出关于m和n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求出m和n的值,代入m+n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x1+x2=﹣m=2+4,解得:m=﹣6,x1•x2=n=2×4,解得:n=8,m+n=﹣6+8=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正确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某种商品每件的标价是270元,按标价的八折销售时,仍可获利20%,则这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 .180元B .200元C .225元D .259.2元【答案】A 【解析】设这种商品每件进价为x 元,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详解】设这种商品每件进价为x 元,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70×0.8-x =0.2x ,解得x =18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确定未知数,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 5.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 ,母线长为5cm ,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 .20cm2B .20πcm2C .10πcm2D .5πcm2【答案】C【解析】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母线长÷2,把相应数值代入,圆锥的侧面积=2π×2×5÷2=10π. 故答案为C 6.等式33=11x x x x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 A .B .C .D . 【答案】B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x 的范围.【详解】由题意可知:3010x x -≥⎧⎨+>⎩, 解得:3x ,故选:B .【点睛】 考查二次根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7.若关于x 的方程()2m 110x mx -+-=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D . m 0≠.【答案】A【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m ﹣1≠0,再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m ﹣1≠0,解得:m≠1,故选A .【点睛】。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 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知识与技能】经历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和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2.通过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发明的意识.经历由平面图形制作立体图形的探究过程.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经历由平面图形制作立体图形的过程.多媒体课件.导入一:完成下列练习: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2.如图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则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为.3.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若干个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则这张桌子上共有个碟子.【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答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导入二:[过渡语]前面我们学习了“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我们知道由三视图可以想象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那么请你思考:如何检验你根据三视图想象出的立体图形是否正确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导入新课.[过渡语]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我们可以通过动手实践,制作成模型,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动手,根据三视图,制作与其相对应的立体图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巩固上节课的由三视图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回顾前两节的“由物到图”和“由图到物”知识,提出由三视图制作对应的立体图形模型的新问题,学生很自然地由旧知识走向新知识.活动一: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三视图(如图)表示的立体模型.思路一教师引导分析:【思考】(1)观察三视图,你能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是什么吗?(2)由想象的立体图形的形状画出相应的三视图,与上图比较,是否一致?(3)你能用准备的硬纸板做出该立体图形吗?尝试完成.【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图(1)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然后独立完成图(2)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结果点评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思路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提示:由三视图可以想象对应的立体图形,动手操作把想象的图形制作出来.【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交流三视图对应的立体图形,共同完成两个图形对应的立体图形的制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对学生的结果点评后,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追问】你能总结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师生共同归纳结论.【结论】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2)测量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确定立体图形的长、宽、高.(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用硬纸板或萝卜制作出立体图形.[设计意图]学生只有想象出立体图形的形状,才能正确制作出模型,所以学生以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二: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如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1),师生共同完成(2),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设计意图]类比活动一操作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的关系,加深理解投影规律、三视图中尺寸与实物长、宽、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活动三:下面每一组平面图形(如图)都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1)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三棱锥?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结论.(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三棱锥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三棱锥的表面积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完成,小组内交流成果,教师巡视过程中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展示学生的结果,进行点评.[设计意图]由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再根据立体图形画出它的三视图,让学生更深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体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拓展]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时遵循的原则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由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图形.(2)测量三视图中的线段长度,确定立体图形的长、宽、高.(3)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用硬纸板或萝卜制作出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A.我B.中C.国D.梦2.如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不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是()3.把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4.如图,贤贤同学用手工纸制作了一个台灯灯罩,做好后发现上口太小了,于是他把纸灯罩对齐压扁,剪去上面一截后,正好合适.以下剪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π cm2B.2π cm2C.6π cm2D.3π cm26.下列四张正方形硬纸片剪去阴影部分后,如果沿虚线折叠,那么可以围成一个封闭的长方体包装盒的是()7.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如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8.如图是一个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则图中的a=.9.图中的展开图各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10.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展开图,每个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2)如果面F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3)从右面看是面C,面D在后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能力提升】11.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由图示数据(单位:cm)可以得出该长方体的体积是cm3.12.如图是某种型号的正六角螺母毛坯的三视图,求它的表面积.【拓展探究】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它的俯视图为菱形,请写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它的侧面积.【答案与解析】1.D解析: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共有六个面,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特点,知“我”与“中”相对,“的”与“国”相对,“你”与“梦”相对.故选D.2.C解析:选项A,B,D中图形折叠后都可以围成正方体;而C中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故选C.3.B解析:把图中的三棱柱展开,所得到的展开图是B.故选B.4.A解析:圆锥压扁后为扇形,圆台压扁后为扇形的一部分.故选A.5.A解析:∵底面半径为1,高为3,∴圆锥母线长为,∴侧面积为πrl=π(cm2).故选A.6.C解析:A.剪去阴影部分后,组成无盖的正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剪去阴影部分后,能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剪去阴影部分后,无法组成长方体,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7.1解析:A,B间的距离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故AB=1.8.解析:由正六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到底面正六边形的对角线长是4,则边长为2,如下图,作AD⊥BC于D.在△ABC中,AB=AC=2,∠BAC=120°,∴在直角三角形ABD中,∠ABD=30°,AD=1,∴BD==.故填.9.解:(1)四棱锥. (2)圆锥. (3)圆柱. (4)六棱柱.10.解:(1)面F会在上面. (2)面C或面E会在上面. (3)面A或面F会在上面.11.18解析:观察其三视图知该长方体的长为3,宽为2,高为3,故其体积为3×3×2=18.12.解:侧面积为6×3×2=36(cm2),底面可以看成由2个等腰梯形组成的,它们的高是=(cm),所以两个底面积是2×2×=12(cm2),表面积为(12+36)cm2.13.解:该几何体的形状是四棱柱,由三视图知棱柱底面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 4 cm,3 cm.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得菱形的边长为 cm,所以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8×4=80(cm2).精品文档精心整理回顾前两节所学的“由物画图”和“由图画物”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观察想象是动手制作立体图形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采用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很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共同提高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的关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三视图想象出立体图形,根据三视图的数据及想象的立体图形,动手制作模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在根据三视图制作模型时,学生用时较多,造成后边的教学设计没有完成,在以后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课前预习,节约课上时间.。

初三数学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最新版

初三数学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最新版
倍 速 课 二、工具准备 时 学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练
三、具体活动 1. 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课 时



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3.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耀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综上,剪下来,
倍 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速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 课 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的; 时 学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 练 是多少?
四、课题拓广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 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倍 速 课 时 学 练
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紧张、高速的节奏让人难得有休闲和放松的时光。人们在奋斗事业的搏斗中深感身心的疲惫。然而,如果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作 为现代人,其实人们每天都在尽可能的放松自己,调整生活节奏,追求充实快乐的人生。看似纷繁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复杂。大家在忙忙碌碌中体味着平凡的 人生乐趣。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会让你心境开朗。你可以静静地欣赏你喜爱的音乐, 可以在流荡的旋律中回忆些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去想;你可以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声的放着摇滚,也可以在网上用耳麦与远方的朋友静静地共享;你还可以一边放送着音乐,一 边做着家务....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放在你的桌边,你的心情格外的怡然。你可以浏览当天的报纸,了解最新的国内外动态,哪怕是街头趣闻;或者捧 一本自己喜欢的杂志、小说,从字里行间获得那种特别的轻松和愉悦....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经过精心的烹制,一桌可心的菜肴就在你的面前,你招呼家人快来品尝,再备上最 喜欢的美酒,这是多么难得的享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春暖花开的季节,或是清风送爽的金秋,你和家人一起,或是朋友结伴,走出户外,来一次假日的郊游,享受大自然 带给你的美丽、芬芳。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忘却都市的喧嚣,身心仿佛受到一番洗涤,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轻松感受!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你参加朋友们的一次聚会,那久违的 感觉带给你温馨和激动,在觥酬交错之间你享受与回味真挚的友情。朋友,是那样的弥足珍贵....生活简单就是幸福。周末的夜晚,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旁,尽享团圆的欢乐 现代人越来越会生活,越来越会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放松自己。垂钓、上网、打牌、玩球、唱卡拉OK、下棋.....不一而足。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 在相对固定的社交圈子里怡然的生活,而且不断的扩大交往的圈子,结交新的朋友有时,你会为新添置的一套漂亮时装而快乐无比;有时,你会为孩子的一次小考成绩优异而 倍感欣慰;有时,你会为刚参加的一项比赛拿了名次而喜不自胜;有时,你会为完成了上司交给的一个任务而信心大增生活简单就是幸福!生活简单就是幸福,不意味着我们 放弃了对目标的追逐,是在忙碌中的停歇,是身心的恢复和调整,是下一步冲刺的前奏,是以饱满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去投入新的“战斗”的一个“驿站”;生活简单就是幸 福,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对生活的热爱,是于点点滴滴中去积累人生,在平平淡淡中寻求充实和快乐。放下沉重的负累,敞开明丽的心扉,去过好你的每一天。生活简单就是 幸福!我的心徜徉于春风又绿的江南岸,纯粹,清透,雀跃,欣喜。原来,真正的愉悦感莫过于触摸到一颗不染的初心。人到中年,初心依然,纯真依然,情怀依然,幸甚至 哉。生而为人,芳华刹那,真的不必太多要求,一盏茶,一本书,一颗笃静的心,三两心灵知己,兴趣爱好一二,足矣。亦舒说:“什么叫做理想生活?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 好住得太好,但必需自由自在,不感到任何压力,不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的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丰衣足食,已经算是理想。”时间如此猝不及防, 生命如此仓促,忠于自己的内心才是真正的勇敢,以不张扬的姿态,将自己活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才是最大的成功。试问,你有多久没有靠在门槛上看月亮了,你有多久 没有在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下乘凉了,你有多久没有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心生感动了,你又有多久没有审视自己的内心了?与命运的较量中,我们被迫前行,却忘记了来时的方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生已经学习了“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本节安排了“由图制物”的实践活动,这是结合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它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本章核心内容“三视图”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三视图,并综合考虑各视图表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情景导入】观察下列模型,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以上立体图形都是通过拼接平面图形得到的,如何制作平面图形,从而拼接得到立体图形呢?【说明与建议】说明:通过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模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欲望.建议:观察三视图,并综合考虑各视图所表达的含义以及视图间的联系,可以想象出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这是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命题角度由平面展开图制作立体模型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圆心角的度数为(C)A.214° B.215° C.216° D.217°课题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授课人素养目标1.会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2.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教学重点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1.如图是一个“凹”字形几何体,下列关于该几何体的俯视图画法正确的是(D)A B C D2.如图,根据三视图,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是(B)A.三棱锥B.三棱柱C.圆柱D.圆锥3.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是两个全等的长方形,俯视图是直径等于2的圆.若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3π.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教师多媒体呈现问题,学生共同回答.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问题: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三视图(如图)表示的立体模型.图1 图2师生活动:教师展示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启发学生由三视图想象出对应的立体模型的形状.由想象出的立体模型的形状,画出相应的三视图,并与上图比较,检验想象的结果是否准确.在确定立体模型形状的情况下,学生动手制作.图1的制作让学生合作完成,图2的制作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学生只有想象出立体模型的形状才可能正确地进行制作,这一步非常关键,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独立完成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1.类比学习问题: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如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师生活动:教师提问,想一想上面两组三视图,分别表示什么实物模型?学生确定了实物模型的形状后,利用马铃薯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强调安全、有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展示课前制作好的模型样品,供学生参考、比较.1.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三视图与实物模型之间的关系,检验和校正“由图想物”的结果,加深理解投影规律、三视图标注尺寸与实物长宽高的大小关系以及虚实线表示的实际含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充分展示学生作品,全体同学体验成功的感受,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共同提高.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典型例题】例1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如图)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①②③(1)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三棱锥?并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均为1,那么对应的三棱锥的表面积各是多少?解:(1)①和③.(2)略.(3) 3.例2下面的图形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1)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围成一个几何体,教师用课件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画出由上面图形围成的圆锥的三视图.(3)如果上图中扇形的半径为13,圆的半径为5,那么对应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教师用课件出示问题,适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动手做一做,画出圆锥的三视图,求出圆锥的体积.解:(1)略.(2)略.(3)100π.【变式训练】1.对于问题的解答,开始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例题模型的建立,会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题理解平面图形和立图形的转化.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示数据,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解:表面积:30×25×2+30×40×2+25×40×2+π×20×32=(5 900+640π)cm2,体积:30×25×40+π×(20÷2)2×32=(30 000+3 200π)cm3.活动四:课堂检测【课堂检测】1.下列图形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请将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四棱锥圆柱三棱柱2.一个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其俯视图为正方形,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C)A.48 cm3 B.72 cm3 C.144 cm3 D.288 cm33.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图中尺寸单位:cm)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D)A.28π cm2 B.24π cm2 C.16π cm2 D.12π cm2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从多个角度、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课堂小结 1.课堂总结通过师生总结帮。

九年级数学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案(人教版)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学案一、导学1.课题导入问题:怎样由视图转化为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实践来体会这个过程.2.学习目标(1)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2)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3)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3.学习重、难点重点: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难点:具体操作.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P105~P106.(2)自学时间:30分钟.(3)自学方法:准备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等参与活动.(4)课题活动参考提纲:①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图1图2②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用马铃薯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图3图4③下面每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a.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b.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c.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都是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表面积是多少?(cm2)④下面的图形由一个扇形和一个圆组成.a.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围成一个圆锥.b.画出由上面图形围成的圆锥的三视图.c.如果上图中扇形的半径为13cm,圆的半径为5cm,那么对应的圆锥的体积是多少?×π×52×=100π(cm3).⑤结合具体实例,写一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的短文.二、自学学生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观察学生具体操作中的情况.(2)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总结、归纳.四、强化1.由三视图想象实物形状.2.由展开图折叠立体图形,再制作模型.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哪些解题技能和方法?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情况,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是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完成立体模型的制作过程,体验平面图形如何向立体图形转化和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观察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的道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评价作业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A)2.(10分)下列平面展开图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其中沿正方形的边不能折成无盖小方盒的是(B)ABCD3.(10分)如图,在长方形中截取两个相同的圆作为圆柱的上、下底面,剩余的矩形作为圆柱的侧面,刚好能组合成圆柱.设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y和x,求y与x的函数式是.4.(20分)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求图中小圆的半径.解:5.(20分)某长方体包装盒的展开图如图所示.如果包装盒的表面积为146cm2,求这个包装盒的体积.解:设高为xcm.∴14×(13-2x)+×x×2=146.解得x=2.长:13-2×2=9(cm),宽:-2=5(cm).体积:2×9×5=90(cm3).二、综合应用(20分)6.(20分)如图是一个上下底密封的纸盒的三视图,请你根据图中数据,计算这个密封纸盒的表面积.(结果可保留根号)解:2×6××××sin60°+6×12×5=(360+75)(cm2).三、拓展延伸(10分)7.(10分)如图,长方体长为4cm,宽为2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P 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 解:作出这个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则最短路径如图PQ.最短路径长==13(cm).。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课程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以九年级下册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为主题,通过学习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几何直观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对三维物体的构建和性质的认识,加深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内容1.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2.立体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3.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三、教学过程1. 学习立体几何图形的构建和性质首先,学生应该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点、线、面和体。

通过多种例子的讲解和练习,加深对立体几何图形的理解。

同时,通过图形性质的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探索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和规律。

2. 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步骤其次,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制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简单的实物制作,让学生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让学生体验不同模型制作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3. 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最后,学生应该了解立体模型的展示和呈现方式,包括照片、视频等多种方式。

通过多方位的展示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展示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估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数学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内容和实际工程实践的要求,注重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大作业等评估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高情况,进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生在立体模型设计和展示方面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在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自学案(一)学习目标能根据实物的三视图想象出几何体的形状,并动手制作几何体的实物模型.(二)学习重点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三)课前预习1、根据三视图注明的数据进行求面积、体积等方面的运算的一般步骤:(1)根据三视图想象出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有关数据计算面积、体积等;(3)求出几何体的表面积或解决其他的一些问题.2、骰子是一种特别的数字立方体(见右图),它符合规则: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总是7,下面四幅图中可以折成符合规则的骰子的是()A.B.C.D.3、如图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保”字对面的字是()A.碳B.低C.绿D.色4、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主视图,左视图都是腰为13cm,底为10cm的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60πcm2B.65πcm2C.70πcm2D.75πcm25、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那么这个多面体是()A.三棱柱B.四棱柱C.三棱锥D.四棱锥(四)疑惑**预习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下来,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探究案典型例题例1. 如图,是一个食品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1)请写出这个包装盒的多面体形状的名称;(2)请根据图中所标示的尺寸,计算这个多面体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训练案课后作业1、如图,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圆,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12π B.24π C.πD.15π2、下列图形是某些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请把它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②③④.3、如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所得几何体()A.主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B.俯视图不变,左视图不变C.俯视图改变,左视图改变D.主视图改变,左视图不变4、如图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正方体的六个表面中,与“善”字相对的面上的字是()A.敬B.业C.诚D.信5、下图是正方体的一个平面展开图,如果折叠成原来的正方体时与边a重合的是()A.d B.e C.f D.i6、如图的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果将其折叠成正方体,那么图中的E,F两点分别与其他哪些点重合?综合拓展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求该几何体的体积.(π取3.14)。

九年级数学下册29_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9_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1.能依照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制作原实物图形;(重点)2.能依如实物图制作展开图,依照展开图确信实物图.(难点)一、情境导入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指出其中哪些可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如何表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若是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二、合作探讨探讨点一:依照三视图判定立体模型【类型一】由三视图取得立体图形如图,是一个实物在某种状态下的三视图,与它对应的实物图应是( )解析:从俯视图能够看出直观图的下脸部份为圆台,从左视图和主视图能够看出是一个站立的圆台.只有A 知足这两点,故选A.方式总结:本题考查三视图的识别和判定,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类型二】依照三视图判定实物的组成情形学校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它们的三视图如图,则货架上的方便面至少有( )A.7盒 B.8盒 C.9盒 D.10盒解析:观看图形得第一层有4盒,第二层最少有2盒,第三层最少有1盒,因此至少共有7盒.故选A.方式总结:考查对三视图的把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类型三】综合性问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形状图.(1)写出那个几何体的名称;(2)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3)若从正面看的高为3cm,从上面看三角形的边长都为2cm,求那个几何体的侧面积.解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显现长方形,依照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取得此几何体为三棱柱;(2)此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3)侧面积由3个长方形组成,它的长和宽别离为3cm和2cm,计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乘以3即可.解:(1)正三棱柱;(2)如图所示:(3)3×3×2=18(cm2).答:那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8cm2.方式总结:本题要紧考查由三视图确信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侧面积等相关知识,关键是明白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是几边形确实是几棱柱.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8题探讨点二:平面图的展开与折叠【类型一】依照展开图判定原实物体如图所示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请写出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解析:在本题的解答进程中,能够动手进行折纸,也能够根据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点做出判定.解:几何体别离为五棱柱、圆柱与圆锥.方式总结:熟练把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点,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4题【类型二】判定几何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的四幅平面图中,是三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有 ________(只填序号).解析:三棱柱的两底展开是三角形,侧面展开是三个矩形,依照题设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②③.方式总结: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注意两底面是对面,展开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侧面展开是三个矩形.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类型三】展开与折叠的综合性问题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若是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相等.(1)求x的值;(2)求正方体的上面和底面的数字之和.解析:(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由相对面之间必然相隔一个正方形可确信出相对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确信出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为3和1,然后相加即可.解:依照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面之间必然相隔一个正方形,可得“A”与“-2”是相对面,“3”与“1”是相对面,“x”与“3x-2”是相对面.(1)∵正方体的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字相等,∴x=3x-2,解得x=1;(2)∵标注了A字母的是正方体的正面,左面与右面标注的数字相等,∴上面和底面上的两个数字为3和1,∴上面和底面上的数字之和为3+1=4.方式总结:本题要紧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注意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解答问题.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后巩固提升”第2题三、板书设计一、学习目的;二、工具预备;三、具体活动;四、课题拓广.三视图和平面展开图是以不同方式刻画立体图形的,它们在生产实际中有直接应用.了解这方面的例子,能够丰硕实践知识,进一步熟悉三视图和平面展开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立体图形的知识,对于如何制作立体模型,他们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系统的整理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制作立体模型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立体图形教具。

2.准备制作立体模型的材料。

3.制作好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各种立体模型,让学生了解制作立体模型的方法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制作中。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立体模型,如正方体,让学生跟随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和思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制作情况,并给予评价。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家居设计、建筑模型等。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制作立体模型的重要性和方法。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制作立体模型
教案
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课)
一、学习目的
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工具准备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三、具体活动
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3、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

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四、课题拓广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最新」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最新下载

「最新」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最新下载

课题: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
(2)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
(3)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
(3)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
(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深入、研究、应用的过程;
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情境、合作制作、讨论交流
四.教学用具:
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的模型样品
2.学具准备: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五.教学设计:
图1
图2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指出其中哪些可以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画出由上面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
六.板书设计:
七.设计说明:
1.该教案突出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特点;
2.在实践的基础上感悟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

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1091129

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1801091129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会依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2.经历依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3.进一步感觉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经过创建情境,让学生自主研究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2.经过自主研究,合作研究议论,使学生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3.模型制作,领会由平面图形转变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创建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经过参加数学实践,培育合作研究精神和尊敬理解别人想法的学习质量.3.经过着手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建创建的意识.要点难点要点经过依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变的过程,领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觉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以下图是某种机器的轴承与它的三视图,你知道工人师傅是如何利用轴承三视图,制造这类轴承的吗?教师投影图片,简单介绍,引入新课.学生观看图片,认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合作沟通,研究新知1.剪一剪以硬纸板为主要原资料,分别作出下边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1)教师部署任务,分组,指引学生察看、想象、制作、沟通.教师点拨:由三视图可知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需要丈量哪些数据.利用工具,分别将该立体图形的各个面裁剪出来.粘贴成立体图形.学生察看、想象、制作、沟通(小组达成).2.刻一刻依据下边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教师指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察看、想象、着手,实践操作,小组沟通.教师留给学生展现制作成就的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察看、想象、着手操作,得出实物模型.各组学生踊跃展现自己的制作成就.3.折一折下边的每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构成的.(1)指出此中哪些能够叠成多面体.把上边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考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边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如何表达“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假如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教师多媒体投影,鼓舞学生试试独立解决,小组内沟通.教师巡视、合适指引学生解决.学生独立思虑、解决,而后与伙伴沟通.4.写一写三视图和睁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认识有关生产实质,联合详细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睁开图的应用.教师要修业生独立达成.学生自主达成.三、运用新知,深入理解例1学校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它们的三视图如图,那么货架上的方便面最罕有()A.7盒B.8盒C.9盒D.10盒1盒,所以最少共剖析:察看图形得第一层有4盒,第二层最罕有2盒,第三层最罕有有7盒.应选 A.方法总结:考察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巧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察空间想象能力.例2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所获取的形状图.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画出它的一种表面睁开图;(3)假定从正面看的高为3cm,从上边看三角形的边长都为2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剖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出现长方形,依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几何体为三棱柱;(2)此几何体的表面睁开图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构成;(3) 3个长方形构成,它的长和宽分别为3cm和2cm,计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乘以解:(1)正三棱柱;(2)以以下图:可获取此侧面积由3即可.(2)(3)3×3×2=18(cm2).答: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8cm2.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察由三视图确立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侧面积等有关知识,要点是知道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是几边形就是几棱柱.例3以以下图为立体图形的睁开图,请写出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剖析: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能够着手进行折纸,也能够依据常有立体图形的平面睁开图的特色做出判断.解:几何体分别为五棱柱、圆柱与圆锥.方法总结:娴熟掌握常有立体图形的平面睁开图的特色,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要点.四、讲堂练习,牢固提高请同学们达成?研究在线·高效讲堂?“随堂测评〞内容.五、反省小结,梳理新知1.你有哪些感想与收获?2.教师增补完美:(1)数学是以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显然,对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质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质模型联系得特别密切.感性认识需要上涨为理性认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更明确有效.从技术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依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互相转变,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育空间想象能力特别重要.六、部署作业请同学们达成?研究在线·高效讲堂?“课时作业〞内容.学习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需要平常累积,需要平常的好学苦练。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2.经历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3.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3.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觉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下图是某种机器的轴承与它的三视图,你知道工人师傅是怎样利用轴承三视图,制造这种轴承的吗?教师投影图片,简单介绍,引入新课.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剪一剪以硬纸板为主要原材料,分别作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教师布置任务,分组,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制作、交流.教师点拨:(1)由三视图可知立体图形的各个面需要测量哪些数据.(2)利用工具,分别将该立体图形的各个面裁剪出来.(3)粘贴成立体图形.学生观察、想象、制作、交流(小组完成).2.刻一刻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想象、动手,实践操作,小组交流.教师留给学生展示制作成果的时间.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得出实物模型.各组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3.折一折下面的每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教师多媒体投影,鼓励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适当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然后与同伴交流.4.写一写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自主完成.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 1 学校小卖部货架上摆放着某品牌方便面,它们的三视图如图,则货架上的方便面至少有( )A.7盒B.8盒C.9盒D.10盒分析:观察图形得第一层有4盒,第二层最少有2盒,第三层最少有1盒,所以至少共有7盒.故选A.方法总结:考查对三视图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例2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三个方向看所得到的形状图.(1)写出这个几何体的名称;(2)画出它的一种表面展开图;(3)若从正面看的高为3 cm,从上面看三角形的边长都为2 cm,求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分析:(1)只有棱柱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才能出现长方形,根据俯视图是三角形,可得到此几何体为三棱柱;(2)此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组成;(3)侧面积由3个长方形组成,它的长和宽分别为3 cm和2 cm,计算出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乘以3即可.解:(1)正三棱柱;(2)如图所示:(3)3×3×2=18(cm2).答: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18 cm2.方法总结:本题主要考查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和求几何体的侧面积等相关知识,关键是知道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上下底面是几边形就是几棱柱.例3 如图所示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请写出对应的几何体的名称.分析:在本题的解答过程中,可以动手进行折纸,也可以根据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做出判断.解:几何体分别为五棱柱、圆柱与圆锥.方法总结:熟练掌握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的特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随堂测评”内容.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你有哪些感想与收获?2.教师补充完善:(1)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很明显,关于投影和视图的知识是从实际需要(建筑、制造等)中产生的,它们与实际模型联系得非常紧密.(2)感性认识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会更明确有效.(3)从技能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有助于根据需要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学会画三视图和由三视图得出立体图形.从能力上说,认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非常重要.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课时作业”内容.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九年级数学下册 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7春九年级数学下册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九年级数学下册29.3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九年级数学下册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29。

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实际动手中进一步加深对投影和视图知识的认识;(2)加强在实践活动中手脑结合的能力;(3)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立体图形的制作过程;(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究讨论,使学生加深投影和视图的认识;(3)模型制作,体会由平面图形转化为立体图形的过程与乐趣.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2)通过参与数学实践,培养合作探索精神和尊重理解他人想法的学习品质;(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发明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亲自经历规律的发现、深入、研究、应用的过程;难点: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的研究态度。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情境、合作制作、讨论交流四.教学用具: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的模型样品2.学具准备: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师:情境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9.3 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教案与反思)

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体的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过程与方法】在动手制作立体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化过程.【情感态度】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感知视图与立体图形的转化过程.【教学难点】制作模型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一、活动预备,准备工具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 )二、活动实践,升华知识活动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活动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三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活动3 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表面积各是多少?【教学说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己制作,由图形得出立体模型,在活动3中,需要先由展开图想象出立体图形,并通过制作模型检验所想是否正确,最后画出它的三视图并计算体积和表面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并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并协助他完成模型制作. 最后,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上述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活动4 (或课外活动)设计并制作笔筒设计你喜欢的笔筒,画出三视图和展开图,制作笔筒模型,体会设计制作过程中三视图、展开图、实物(立体模型)之间的关系.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依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时有哪些需注意的问题,与同伴交流.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主要在于让学生能动手完成立体模型的制作,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让学生感受和描述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素材积累】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3课题学习 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课)
一、学习目的 通过根据三视图制作立体模型的实践活动,体验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过程,体会用三视图表示立体图形的作用,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二、工具准备 刻度尺、剪刀、小刀、胶水、硬纸板、马铃薯(或萝卜)等。

三、具体活动 1、以硬纸板为主要材料,分别做出下面的两组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

2、按照下面给出的两组视图,用马铃薯(或萝卜)做出相应的实物模型
3、下面的每一组平面图形都是由四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的。

(1)指出其中哪些可以折叠成多面体。

把上面的图形描在纸上,剪下来,叠一叠,验证你的答案; (2)画出由上面图形能折叠成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并指出三视图中是怎样体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 (3)如果上图中小三角形的边长为1,那么对应的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1) (2) (3)
四、课题拓广
三视图和展开图都是与立体图形有关的平面图形,了解有关生产实际,结合具体例子,写一篇短文介绍三视图、展开图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