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功能分区安静休息区:主要作为游览、观赏、休闲,人密度低,由l00㎡/人的绿地。
设施有山石、水体、花草树木、盆景、雕塑、建筑小品,可以开展划船、散步、休息、喝茶等活动。
文化娱乐区:是较热闹的人流集中的具有文化品位的活动区,设施主要有文化艺术中心、旅游中心、资讯中心、特色旗舰店、咖啡茶座、超市等。
该区人流较多,其设置接近出入口,人均用地大约为30㎡/人。
儿童活动区:区内设置儿童游戏场、戏水池、游乐器械、儿童体育活动设施。
人均用地达到50㎡/人。
花草树木品种多样化,没有带刺带毒。
此外考虑到儿童需要大人照顾,还设置了一些桌凳、厕所、小卖部。
服务设施:服务设施项目齐全,包括指示路牌、垃圾箱、园椅、电话、广播室等,使游人感觉方便适宜。
此外,还包括园务管理区,设置办公室、工具间、仓库、修理点等.这些与游人隔离。
其中儿童活动区为此广场的亮点:1、按照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划分用地,并注意日照、痛风等条件;2、绿化面积宜占50%左右,绿化覆盖率占全园的70%以上;3、道路网简单明了,路面平整,适于儿童车、推车行走;4、注意场地排水.提高儿童户外场地的使用率;5、建筑形象生动。
色彩鲜明生动;6、绿化配置避免选择有毒、带刺和多病虫害的植物。
阳光对人的影响:人们在选择休闲地点时,最注重的是能否得到光照。
但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对光照的需求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夏季天气炎热、光照强度高,人们会尽量避开直射的阳光,寻求有遮荫的地方。
冬季气温低,光照强度低,人们则喜欢在阳光灿烂的地方享受日光浴。
同时,广场的光照条件会受到周围高大建筑的显著影响,因此每个广场的光照条件都需要具体的分析。
最近调研天气较冷,发现河西中央广场上中午时刻人较多,人们喜欢去阳光好的地方,而夏天大家喜欢躲在阴凉处。
温度对人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人们在广场上的活动。
主要表现为:减小游人的数量,减少人们的活动方式,缩短人们的活动时间。
南京的夏季的白天气温比较高,所以早上河西中央广场的人比较多,中午天气炎热,广场上的人就很少,广场上的游人数量很少,活动方式也十分单调,或是在阴凉处稍坐,或是急匆匆的穿过广场到了晚上天气凉爽了,大家又会出来散步乘凉,广场上的人顿时就会很多。
环境心理学
感觉:人通过眼和耳感觉到来自客观对象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感觉”。
认知地图: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
个人空间:根据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侵犯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注意(及注意的广度):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到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密度指每一房间或每幢住宅中的居民的人数,外密度是指每英亩中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
密度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状态,可以用某种格式度量。
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一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
反映了某一群体对特定环境的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被试范围越广环境特征越有代表性。
唤醒:唤醒是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心理对抗: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对抗。
习得性失助: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后,可能会导致习得性失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
(负面影响)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反映个别看待世界和事件因果关系的方式。
领域性:它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求,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1 2
与社会学交叉
研究环境与社会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人类行为,例 如社区组织和社区参与。
与地理学交叉
研究环境与空间认知、地方依恋和环境评价之间 的关系。
3
与心理学其他分支交叉
如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以提 供更全面的环境-行为关系理论框架。
人工智能与环境心理学的结合
02
环境-行为关系的基础理 论
行为生态学理论
总结词
行为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受到其 所处环境的生态特征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理论强调环境中的资源、竞争和生态因子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例如,一 个拥挤的环境可能会促使人们寻找更有效的空间利用方式,而一个资源丰富的 环境则可能鼓励人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冒险。
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
目录
• 环境心理学概述 • 环境-行为关系的基础理论 • 环境-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 环境-行为关系的应用领域 • 环境-行为关系的研究方法 • 环境-行为关系的未来展望
01
环境心理学概述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总结词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探讨环境对人类心理和行为 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通过行为影响和改变环境。
总结词
城市环境中的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类的行为。
详细描述
城市中的文化氛围、艺术活动和社交网络等,都会对人类 的行为产生影响。例如,城市中的文化活动和艺术社 区组织,可以促进人们的社交互动和合作行为。
总结词
城市环境中的经济因素也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因素。
要点一
总结词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它经历 了从环境保护意识到人类行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转变。
环境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提到环境,这时是把它同周围事物联系起来,即环境是相对某项中
心事物而言的,它可以说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该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
物。在这里,某种物体作为主体,而与之发生关系的周围其他事物则是环境。因此,有人认
为环境是影响有机体生长和发展的外界实际条件的总和( T . F . Saarinen , 1976 )
计师们认识到,与新型的建筑物相伴随的高技术也意味着在室内环境设计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家提出的有关环境变量问题,完全不同于传统实验室研究中所考虑
的那些刺激条件。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对个体的冷热极限、噪声水平和隐蔽性对人类行
为的影响、工作效率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都涉及到环境对人类
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鉴于此,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自然环境和
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
;环境物理量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
),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反馈规律,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
。
早期的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发展中的一种趋向,其明显的特点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物理
环境上。环境心理学的零星实验研究,可以追溯到 19世纪60年代费希纳(G. Fechner)的
心理物理学和他对心理感觉和物理刺激之间关系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刺激和反应
、环境和行为、定势和活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刺激强化时间表、早期童年周围环境对
相近的环境概念首推格式塔心理学家勒温( K . Lewin , 1890 — 1947 ),在 40 年
环境心理学第一章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三、相关研究方法
➢ 观察法 (1)分为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 (2)据研究的结构程度,分为无结构观察与有结构观察。 (3)优点:能够实时实地地观测现象或行为的发生,尤其是在不为观察对象 觉察的情况下,最有利于收集自然情境下发生的各种行为反应。通过观察法 ,可以研究一些不便进行自我报告的研究对象。 (4)局限性:观察对象不宜控制,有时可遇不可求。由于道德、个人等因素 影响,许多现象不宜直接观察或 难以持续观察到底。 (5)应注意观察与记录时的客观性,谨防主观偏见与个人情感的干扰。最后 ,还应注意观察细节,捕捉意外事件。 在环境心理学研究中,对物质痕迹的 观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二、发展历史
3.发展 ➢ 在欧洲,1981年人-环境研究国际学会在英国正式成立。1982年,国际应用
心理学会在爱丁堡举行第二十届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环境心理学分会。 ➢ 在亚洲,1980年,日美首届环境行为研讨会召开;日本于1982年正式成立人
间环境学会。中国1993年7月举办了第一次“建筑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 1996年正式成立建筑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环境行为研究学会)。1997 年在中国台湾正式成立人与环境关系研究学会。 ➢ 在澳大利亚,1980年就成立人与物质环境研究学会,旨在研究环境、行为与 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 《心理学年鉴》自1973年首次发表题为“环境心理学”的综述,基本上每 隔四五年都会有一篇关于环境心理学发展状况的文章。
环境心理学
课程知识框架
环境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绪论
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环境心理学基本概念 二、发展历史 三、相关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
一、环境心理学基本概念
环境心理学
路面
步行路
公路
5
鹅卵石路
6
石板路
木板路
7
家用厨房
家用餐厅
8
食品
9
餐馆
10
卧室
❖ 良好的 卧室环 境,使 才能人 拥有充 足的睡 眠。
11
卫生间
家用卫 生间
❖ 坐便器 ❖ 浴盆 ❖ 洗手池
12
公共卫生间
为在外出行的人提供 了方便
13
二、安全需求
❖ 这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 人身 安全、健康保障 、资源所有性 、财产所有 性 、道德保障 、工作职位保障 、家庭安全。 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錢。
残疾人的卫生间
51
残疾人的卫生间和浴盆
52
供残疾人使用的购物筐
❖ 残疾人在商场的埋单 处
53
残疾人在火车站 用的设施
54
残疾人的电话亭
55
盲人楼梯旁的盲道
❖ 点餐处的盲文
56
对普通人的需要
❖ 外出游玩的座椅
57
候车厅的座椅
58
观赏风景的座椅
59
座椅旁边的垃圾桶
60
各种各样的遮阳设施
30
安全标志
31
32
逃生标志
33
建筑物上的避雷针
34
防火栓
35
防火防漏电报警器
36
三、归属与爱的需求
❖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 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 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 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 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 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 系。
环境心理学——精选推荐
环境心理学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现代社会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人们痛苦地反思和深刻地检讨,逐渐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是何等的重要,这个空间就是我们周围的环境。
于是,以人性为目标,以服务社会的宗旨,关心社会大众的居住与生活空间问题,科学家发现一条研究环境科学的路线,希望从进一步探讨心理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中,发现一个较准确的知识与方法,这就是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本世纪60年代后期才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是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规律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像古老学科那样易于为人们所熟悉。
由于人们研究侧重的角度不同,对它的理解也不相同,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是分析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上给予系统说明的领域。
而建筑学界认为,环境心理与心理学其它领域有明显的差异,环境心理学着重研究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解决精神需要与存在的物质之间的问题。
他在继承与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环境设计上。
这是一门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领域,形成一门跨两个或多个领域的边缘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一项新理论。
简单地说,它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也有人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称为环境行为学的。
环境行为学要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似乎要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out action)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
环境心理学1
1.“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是由普洛尚斯基提出。
该学科重点讨论人工环境,尤其是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中叶。
环境的概念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2.简要阐述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特征①发展历史:产生于上世纪中叶,由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等美国学者首先提出。
②理论基础:感觉、知觉和认知理论,环境知觉和行为空间需要,环境-行为关系的理论,场所需要③研究内容:以城市与建筑环境为主导的基本问题④应用可能:环境体验及其综合关系,相关规划和设计领域3.个体心理现象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抑制过程三大方面4.作为认知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表象”的要义首先在于对象性和再现性。
5.感觉:通过刺激形生理和心理的基本反应,感觉是知觉和认知过程的前提和依据。
感觉具有以下特点:①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②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③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④对同一对象,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
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产生于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综合作用。
注意对象可以来自外部环境,也可以是心理主体自身。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区分三种注意类型: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7.格式塔知觉理论理论需要:学科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①基本概念:格式塔的含义有三层基本含义:对象外在的形态和造型;内在的组织和机制;知觉的整体性—心理上的完形。
②主要观点:知觉的整体性、同型论和场作用力。
③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图底关系、群化原则、简化原则。
(需要细化)8.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P399.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的开发者、设计者和管理者来说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按不同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的运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其二,承认自己的认知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主动和客观的去了解实际需要10.生态知觉理论强调机体先天的体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
环境心理学
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Environmental Psychology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23.1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簡史23.2環境心理學的主要取向與認識論23.3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的主要研究課題23.4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之批判23.5實例討論空間與社會講義60023.1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簡史簡言之,環境心理學(Environmental pshchology)就是一門關心人與環境之間互動與關係的學科(Proshansky,1990)。
但是,環境心理學所代表的研究領域其實十分龐雜,由於相關學者來自各種不同的學科領域,研究重點各有不同,因此也有不同的稱呼,例如環境心理學、建築心理學、行為地理學、環境–行為研究(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research)、人與環境關係研究(people-environment relations)、環境社會學、生態心理學、社會生態學、環境設計研究、使用者研究等等。
一般較通用的稱呼有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研究、人與環境關係研究等。
環境心理學的關切其實可以追溯到這門學科建制化以前,建築學、地理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尤其是心理學方面的研究。
例如關於環境知覺的研究受到德國於廿世紀初期發展的完形(gestalt)知覺理論影響,代表人物包括Max Wertheimer,Wolfgang Kohler,Kurt Koffka等。
完形心理學家認為人類有一種天賦傾向,就是將其知覺世界組織得越簡單越好。
他們強調,人們必須決定在知覺範圍裡,何者會突出於背景之上而構成清楚的圖形。
人們會藉由各種方式從背景中確認圖形,例如相似性或空間上的接近性,或者將對稱、連續,以及與知覺領域中其他部份形成對比的物體排列視為圖形。
後來的知覺理論,如Brunswik提出的透鏡模型(Lens Model),比較接近今日環境心理學家所使用的知覺參考架構。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一、引言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它探究环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对环境的感知、评价和适应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
二、概念环境心理学是指研究人类与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旨在探究人类如何感知、评价和适应不同类型的环境,并且发现与改善那些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因素。
三、研究内容1. 环境感知:研究个体如何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获取信息,并对此做出反应。
2. 环境评价:研究个体如何对不同类型的环境进行主观评价,并形成态度。
3. 环境行为:研究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并且探讨这种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心理机制。
4. 环境适应:研究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并且探讨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四、研究方法1. 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条件下的人为控制,来探究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2.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个体对不同类型环境的感知、评价和态度等信息。
3. 现场观察:通过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来了解个体在不同类型环境下采取的行为和适应能力。
五、应用1. 建筑设计:通过考虑人类心理和行为特征,来设计更加舒适、安全和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2. 城市规划:通过考虑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规划更加宜居、可持续和公平的城市环境。
3. 环保教育:通过提高个体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意识,来促进人们对环保事业的参与和支持。
六、结论总之,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旨在探究人类与物理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发现和改善那些可能导致负面影响的因素。
通过研究环境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为建设更加宜居、可持续和公平的社会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又称环境心理学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
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
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
噪音是许多学科所研究的课题,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主要研究噪音与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问题。
从心理学观点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
对噪音的体验往往因人而异,有些声音被某些人体验为音乐,却被另外一些人体验为噪音。
研究表明,与强噪音有关的生理唤起会干扰工作,但是人们也能很快适应不致引起身体损害的噪音,一旦适应了,噪音就不再干扰工作。
噪音是否可控,是噪音影响的一个因素,如果人们认为噪音是他们所能控制的,那么噪音对其工作的破坏性影响就较小;反之,就较大。
人们习惯于噪音工作条件,并不意味着噪音对他们不起作用了。
适应于噪音的儿童可能会丧失某些辨别声音的能力,从而导致阅读能力受损。
适应于噪音环境也可能使人的注意力狭窄,对他人需要不敏感。
噪音被消除后的较长时间内仍对认识功能发生不良影响,尤其是不可控制的噪音,影响更明显。
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
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名词解释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结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以及人们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关了解和保护环境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研究,旨在深入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结合了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以探索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以及人们如何影响自然环境。
2. 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想的客观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如室内和室外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如权力、文化、社会阶层等。
3.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指的是由自然力量所造成的环境,包括气候,天气,地貌,植被,土壤等,都属于自然环境。
4. 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由人类制造的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园,湖泊,森林,农田,工厂,设施等。
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社会所产生的环境,包括文化、社会价值观、文明、发展水平、社会机构、组织等。
6. 感知:感知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感知环境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感知。
7.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社会文化环境中,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充分获得心理调节和改变,使自己能够和谐地生活在社会中。
8. 生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学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人-环境关系。
它不仅考虑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且还考虑了环境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影响。
9. 心理景观:心理景观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认知、情感和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和感受,也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心理印象。
10. 人-环境关系:人-环境关系是指人们与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人们的行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们的思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
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主观感受和生活质量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博学领域。
下面,我们将介绍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让您更好地了解这门学科。
一、环境设计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感?环境设计对人的行为和情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情感,影响人的生活质量。
环境因素包括室内和室外环境。
室内环境指的是室内空气质量、照明、温度、声音、色彩和空间等。
室外环境涵盖的范围更为广泛,涉及社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规划和设计,还包括气候、文化、历史和地理等方面。
研究表明,人们的情感和行为与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例如,室内照明变化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并且不同的颜色会诱发不同的情绪。
室外环境的设计也有很多的影响,例如,社区环境的安全性、社区生活的便利性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如逛街、运动等,所以科学地设计和规划环境空间至关重要。
二、环境心理学如何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环境心理学有助于为人们解决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环境心理学家可以帮助商业公司理解消费者如何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对不同产品的反应程度,这有助于这些公司更好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同时,环境心理学家还能在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上提供解决方案,比如通过环境改造同理和建立紧密的社区联系等方法,来降低社区暴力和犯罪率。
三、环境心理学在健康方面的应用人们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室内空气质量的恶劣会带来许多健康问题。
有研究表明,通过改变室内空气的质量,来减轻室内生活带来的压力,从而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环境心理学可以支持针对身体不适的治疗,通过室内环境改变和氛围疗法,来治疗一些情感障碍和精神疾病等。
四、环境心理学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城市规划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通过科学的规划来调和微型居民族群与生态环境和谐,达到使城市更具条理感和人性化。
针对居民在城市环境中存在的健康问题,环境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改善环境的意见。
《环境心理学》课件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心ຫໍສະໝຸດ 学应用案例公园设计依据环境心理学原理,合理规划 公园的布局、设施和景观,以满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公园的
吸引力。
商业街改造
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行 为特点,对商业街进行改造,优 化购物环境,提升商业街的吸引
力。
住宅区规划
结合居民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预期 ,合理规划住宅区的布局、绿化 和公共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质
情感对环境的影响
情感驱动行为
情感可以驱使人们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例如,当人们对某个环境感到不满或恐惧时,可能会采取行动来改善 或逃避这个环境。
情感影响环境评价
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评价,积极的情感可能使人们对环境给予更高的评价,而消极的情感可能导致人们对 环境给予更低的评价。
环境对情感的影响
环境对情感状态的调节
04
情感与环境的互动
情感与环境的关系
情感与环境相互影响
情感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情感会影响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评价,而 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情感状态。
情感对环境认知的作用
情感对环境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和认 知深度,而消极的情感则可能导致人们对环境的忽视或负面评价。
环境可以调节人们的情感状态,例如,美丽的自然风景或温 馨的室内环境可能使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而嘈杂拥挤的环 境可能使人们感到焦虑和烦躁。
环境对情感表达的激发
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表达,例如,艺术作品或文化景观 可能引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情感共鸣,而社交环境可能激发 人们的亲社会情感和行为。
05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环境与行为的相互作用
环境与行为相互影响
环境与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环境塑造和限制人的行为;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也会 改变和塑造环境。例如,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会影响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同时居民的行为也会影 响城市的发展和变化。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一个跨学科领域,致力于研究个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研究了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如何塑造我们个人。
该字段广义地定义了环境一词,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筑环境、学习环境和信息环境。
直到1960年代后期,科学家才开始质疑人类行为与我们的自然和建筑环境之间的联系时,环境心理学才被完全认为是它自己的领域。
由于它的概念,该领域一直致力于一门学科,既开发价值导向和问题导向,优先研究,旨在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在追求个人的幸福感更大的社会中。
在解决涉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时,无论是全局的还是局部的,都必须有一个人性化的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人类将在什么环境下做出良好的反应。
该模型可以帮助设计,管理,保护和/或恢复增强合理行为的环境,在不满足这些条件时预测可能的结果以及诊断问题情况。
该领域发展了这样的人性模型,同时保留了广泛而固有的多学科研究重点。
它探讨了诸如公共财产资源管理,复杂环境中的寻路,环境压力对人类绩效的影响,恢复性环境的特征,人类信息处理等不同问题并促进持久的保护行为。
近来,除了社会和社会科学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以及对增长极限的关注再次出现,该领域也越来越关注环境可持续性问题。
环境心理学这种多学科范式不仅表征了预期环境心理学发展的动力。
除了研究心理学家以外,它还一直是吸引其他知识流派的催化剂。
地理学家、经济学家、景观设计师、政策制定者、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工作者和产品开发人员都已经发现并参与了这一领域。
虽然“环境心理学”无疑是该领域的最知名和最全面的描述,它也被称为人的因素科学、认知人体工程学、生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环境行为研究,人与环境的研究。
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建筑心理学、社会建筑、行为地理学、环境社会学、社会生态学和环境设计研究。
方向面向问题环境心理学是对环境与环境如何影响其居民之间关系的直接研究。
该领域的特定方面通过识别问题并通过识别所述问题,找到解决方案来进行工作。
13 环境心理学
第十三章环境心理学我国的很多主要大城市甚至许多夏日非常炎热的城市,出租车都被漆成了红色。
红色实际上是最刺激人的颜色,这种反应是从人类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
如果每次上街人们都看到一串串的红色出租车,就很容易产生烦躁的心理反应。
你是否也曾经在炎炎夏日因为看到街上火红的出租车而变得更加心烦意乱?或许你还有过其他类似的经历:在一个拥挤的电梯里,你变得手足无措,不得不凝视天花板以缓解心里的不安情绪;原本打算在图书馆完成论文的你也会因为其他读者不合时宜的交头接耳而难以完成工作。
我们的心理或行为有时很容易受诸如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十分普遍的。
很多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来验证环境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些研究最终汇聚成一个极具挑战、富有魅力的领域——环境心理学。
本章将对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进行介绍,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环境心理学?2.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变量有什么特点?3.关于拥挤的实验研究主要有哪些?4.什么是个人空间圈?心理学家是如何研究它的?第一节环境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尽管环境影响心理的例子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要在实验室中研究它却非易事。
因为真实世界中的环境与心理学家所营造的实验室环境差距甚远,纯粹的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可能很难推广到真实环境中。
这决定了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其特殊性,除了比较严格的实验室研究外,更接近真实环境的现场研究也是环境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
在本节中,我们将对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些基本问题和特点进行介绍。
一、环境心理学的含义在介绍环境心理学的基本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环境“环境”和环境心理学的含义。
(一)什么是环境说到环境,人们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蔚蓝的天空,茂密的树林,鸟语花香;或者喧闹的城市,车水马龙……时时处处人们都生活在环境中。
环境一般被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所谓自然环境,是指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是人和其他生命体存在并发展的物质基础。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第一部分环境心理学导论第二部分环境的感知与认知第三部分环境中人的行为第四部分环境心理学与设计第一章环境心理学导论一、心理学基础1.心理学是什么?展过程。
心理学(Psychology)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2.心理学的发展:2000年前,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种人格,之后古希腊的盖伦提出了气质这一概念,用气质代替人格,形成四种气质。
19世纪前,心理学属于哲学范畴。
19世纪中叶,开始引入实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的韦伯,研究出著名的韦伯定律。
也叫阈限定律。
1860年,德国的费希纳开创心理物理学,德国的艾宾浩斯开创记忆的实验研究。
1879年,德国的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心理的产生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以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
4.心理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心理现象产生了,就会有心理产生。
感觉产生的最早又能发展出其他心理现象,感觉就是心理诞生的标志。
5.心理学的分类(12大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劳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临床或医学心理学、司法与犯罪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心理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普通心理学按照心理活动的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还可分为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注意心理学、思维心理学、言语心理学、情绪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智能心理学、气质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分支基础学科)。
(2)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从人体生理和神经生理、神经解剖、神经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关于心理的生理基础和机制研究的学科,是心理学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环境心理学
1章绪论一、1 填空⒈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⒉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
强调物理情境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二、简答及论述⒈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这门学科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⒉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⑴由于强调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将环境和行为割裂开,会使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相互影响。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
⒊简述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
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
⒋论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招收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生。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虽然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但反映出研究者们一直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着相关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环境意味着什么 (1)§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1)§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第二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2.1科学的研究 (3)§2.2研究方法概要 (3)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5)§3.1环境——行为理论 (5)§3.2理论的比较与当前的理论框架 (6)第四章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7)§4.1 环境知觉 (7)§4.2环境认知 (7)§4.3认知地图 (7)§4.4寻路 (9)第五章气候与行为 (10)§5.1地理和气候决定论 (10)§5.2温度与行为 (10)§5.3海拔与行为 (11)第六章光照、颜色、气味与行为 (12)§6.1光照与行为 (12)§6.2颜色与行为 (12)§6.3气味与行为 (13)第七章噪音与行为 (14)§7.1噪音 (14)§7.2 噪音带来的影响 (14)§7.3噪音的控制及利用 (16)第八章灾害、污染与行为 (17)§8.1自然灾害 (17)§8.2技术灾难 (17)§8.3有毒物质泄漏的影响 (18)§8.4空气污染与行为 (18)第九章领地与个人空间☆ (20)§9.1领地与领地行为 (20)§9.2个人空间及其影响因素 (21)§ 9.3私密性 (23)第十章拥挤 (24)§10.1拥挤对动物的影响 (24)§10.2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24)§10.3消除拥挤的策略 (26)第十一章环境设计 (27)§11.1环境设计要素 (27)§11.2环境设计流程 (28)第十二章工作环境设计 (30)§12.1工作中的物理环境因素 (30)§12.2劳动环境设计 (30)§12.3办公环境设计 (31)第十三章学习环境设计 (33)§13.1学校环境设计 (33)§13.2图书馆的设计 (34)§13.3博物馆和展览馆的设计 (34)第十四章居住环境设计 (36)§14.1公寓的设计 (36)§14.2别墅的设计 (36)§14.3老年人住宅设计 (37)第十五章公共环境设计 (39)§15.1医院的设计 (39)§15.2监狱的设计 (39)§15.3休闲环境设计 (40)第十六章旅游与环境 (42)§16.1自然环境偏爱 (42)§16.2自然景观的特征 (42)§16.3旅游景点的设计 (43)第十七章环境问题及其解决 (44)§17.1人对环境的影响 (44)§17.2资源保护策略 (44)第一章绪论§1.1环境意味着什么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1. 环境心理学是:(1)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2)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3)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2.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⑴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⑵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⑶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的趋势永远快于生产的增长。
如果不加控制,人口总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按照算数级增长,人口扩张到生活资料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
”2.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定义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生态学,它探讨个体、种群、群落、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3.派克提出的人类生态学。
4.简述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1)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
(2)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
5.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
强调物理情景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一、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1.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3. ①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②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③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4.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5. (1)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①即唤醒理论,②环境负荷理论、③应激与适应理论、④私密性调节理论、⑤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⑥交换理论等理论。
(2)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说明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
6.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1)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2)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7.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1)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2)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8.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球环境变化;(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5)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9. 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1)究人员不注意先前的文献,缺乏对以往研究的必要重复,缺乏知识的积累;(2)每个人的研究彼此孤立;(3)本学科的研究者没能充分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4)经常、及时的回顾,综合研究成果的努力不够;(5)不注意理论的建构;(6)所用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缺乏一致性,并对此缺乏足够的注意;(7)对关键问题开展定期地开展开放的、有组织的争论不够。
10. 全球的环境心理学:(1)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2)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第二章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2.1科学的研究一、概念1. 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
2.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
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
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
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3.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
一项心理学实验通常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变量,也就无所谓自变量,反之亦然。
4.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5.对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需要考虑以下主要的几个问题:⑴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即一致性;⑵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⑶因变量的敏感性。
6.如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高限和低限效应?(1)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称为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加大任务难度。
(2)另一类称为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减小任务难度。
7.额外变量:即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
在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后,就应该使实验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8.环境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的类型和所揭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研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①实验研究、②相关研究和③描述性研究等。
(1)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研究的初期,利用各种数据取样的技术,通过观察(主要是现场观察),客观的记录下一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它常常只能得到一些定性的结果。
(2)实验研究:通常是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因变量的因果效应。
(3)相关研究: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变量来考察这些变量相互关联的程度,以及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预测。
§2.2研究方法概要1. 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1)些实验范式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2)环境心理学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即让一个被试相信它可以控制给予另一个人的轻微点击(作为惩罚的刺激),以被式给出的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作为度量攻击性的指标。
2.什么是准实验设计?(1)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计。
(2)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充分和广泛。
(3)通常准实验设计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
总的说来,准实验设计有三点不同于真实验设计:①有时对自变量(如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无法有意识地操纵;②不能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③无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也没有随机地把被试分配到各种试验处理中。
3.时间序列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现象连续地进行一系列观测,由此所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序列性数据称为时间系列,也称为时间序列设计。
4.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1)观察:即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
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