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第三课杜绝不良行为3
杜绝不良行为
①知识与能力:了解不良行为的表现,认识“黄、赌、毒、网瘾”的危害。
②过程与方法: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做到依法律己。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内心筑起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2谈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思考本该与大家共享快乐,与父母共享幸福的他们,为什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揭示课题〕杜绝不良行为
●设计意图:两组图片和歌曲的对比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创设积极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35min)
1环节一:认识不良行为(约5min)
◆活动1:〔提出问题〕什么是不良行为?
◆活动3:考验关
(1)角色扮演:人生AB剧
(2)承诺书:请同学们制定抗拒“黄赌毒网瘾”的宣传语。
★教师总结:要筑起内心的防线,做到:
1.防微杜渐:正确对待父母和师长的教育。
2.遵纪守法:学法知法,增强法纪观念。
3.勇担责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摒弃丑恶行为。
4.志存高远:理解勇敢的真谛,做一个自我主宰的人。
2环节二:远离这些魔鬼(约12min)
任务一:听故事,PPT展示“黄赌毒网瘾”危害的图片。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冲击学生眼球,让学生觉得“恶心”的同时从心里排斥这种行为。
任务二:走近“黄赌毒网瘾”危害
◆活动1:导学平台
要求:下发课堂活动记录表,各组分别完成分配任务。(记录表内容见附件)
◆活动2:交流平台
2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不良行为及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难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第三课第二节
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教学目的、要求:1、知道拒绝不良诱惑,杜绝自己的不良行为。
2、增强自己的自制能力。
教学难点、重点:科学认识各种不良诱惑,自觉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
复习提问:公民需自觉哪些基本道德规范?导入新课: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案例,说说对自己的警示是什么?活动提示本案例为一个中职生违法犯罪的案例,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案例,然后分析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增强抵抗能力。
这是由网络引发的血案,教师可以以此案例为切入点,引入“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讲授新课:一、拒绝不良诱惑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
这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也是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
教学中应善于使用各种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如新闻媒体的报道等。
“用事实说话”使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传播和普及的受害者,我们要科学对待网络,不能沉迷;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娱乐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我们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社会集体活动,这样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按照教材第89页“活动天地”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活动提示本部分由四张漫画组成,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沉迷网络的危害。
危害主要有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影响身心健康、脱离社会等等。
本活动一开始可以请同学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漫画说明沉迷网络的危害,然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最终全面地认识沉迷网络的巨大危害。
在同学们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巨大危害性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网瘾指数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网络生活方式是否健康。
组织学生以“头脑风暴法”的方式,开展寻找拒绝迷恋网络世界的对策活动。
活动提示本活动常规情况可采用教师主导下的集体作答方式,即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对策在黑板上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简要说明理由。
杜绝不良行为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教学设计一、大体说明(一)、面向学生:中职高一(二)、学科:德育(三)、所用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四)、学时:1课时(40分)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杜绝不良行为》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计划新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法》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二框的内容。
本课内容包括常见的青少年不良行为、严峻不良行为、自觉杜绝不良行为等常识,使学生在了解不良行为表现的同时知道不良行为可能致使的违法、犯法后果,促使学生抵住诱惑,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同时,本课内容在承接前面《自觉保护社会公共秩序》知识的同时为后面的第十课《避免误入犯法邪路》做好铺垫,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因此,本课在本单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中职学生正处在成年与未成年的边缘,身心进展特点:有自己的主见,但心智又不成熟。
大部份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有必然的熟悉和是非分明的能力,但自控能力差,自我检讨意识淡薄;很多学生欠缺良好的行为适应,部份学生还有不良的癖好和不良行为表现。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增强纪律、法律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未成年人拥有的权利和受到哪些方面的保护;了解不良行为和严峻不良行为表现,熟悉其危害。
二、进程与方式:是非分明,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做到依法律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适应;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遵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辨不良行为和严峻不良行为,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
难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五)教学方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讨法、角色扮演法等(六)课前预备【教师】了解所教班级学生行为表现和性格特点;搜集相关案例资料;撰写教案,助学案,预备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温习上一课的知识点,预习本节内容,上课前分组,且选出代表(七)教学进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一青少年荣誉(用图片和荣誉资料)4岁学习钢琴,持续两届荣获全国希望杯青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二等奖、中国作品演奏奖。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晚上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杜绝不良行为。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学情中职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较差,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部分同学已染上抽烟喝酒等恶习,还有部分学生将赌博视为游戏,经常参与其中。
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
心态积极,敢于大胆剖析自己,发现和承认不足。
但对于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说教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出处:内容选自高教出版社出版,张伟老师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九课。
地位:严重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为后面深入学习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做铺垫。
作用:帮助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认识黄赌毒的危害。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加强自身修养,筑起内心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运用目标:通过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形成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严以律己,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教学难点: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做到防微杜渐三、说教法与学法(一)教法利用案例教学法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情境体验来降低知识的理论难度,利用图片展示法、漫画赏析法、小组讨论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与表达热情,从而营造一个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
(二)学法在学习方法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善于把案例与生活实例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在案例中感悟和总结。
同时要多动脑、动手、动嘴,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5分钟)我让学生聆听歌曲《铁窗泪》并播放案例,案例中年青的“东方兄弟”戴上了手铐走进了监狱的大门。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种类和危害,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远离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让学生明确不良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危害。
(2)帮助学生理解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
(2)如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和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讲授新课1、不良行为的种类(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2、不良行为的危害(1)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不良行为可能导致身体受伤、心理压力增加,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2)影响学业和未来发展。
旷课、夜不归宿等行为会影响学习成绩,进而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3)损害人际关系。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等行为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导致孤立无援。
(4)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逐渐演变的。
3、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1)不良行为是违法犯罪的前兆。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定义和危害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的定义与分类2. 不良行为的危害性3. 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4. 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方法5. 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不良行为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如何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学会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的定义和危害性。
2. 讲解:详细讲解不良行为的分类和危害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如何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学会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列举自己身边的不良行为,分析其危害性。
2. 制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行为素质。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表现和角色扮演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杜绝不良行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家庭在杜绝不良行为中的作用2. 学校在杜绝不良行为中的作用3. 社会在杜绝不良行为中的作用4. 家长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5. 学生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杜绝不良行为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家长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生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际场景,学会正确处理不良行为。
第三课杜绝不良行为
研习新课 一、识别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 容易引发未成年人犯罪,严重违 背社会公德或严重危害社会,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含义
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 制刀具、打架斗殴、强行索要 财物、赌博、偷窃、观看收听 传播色情与淫秽音像制品读物、 吸食毒品等9种行为。
具体内容
生活剧场
走进生活,找找在我们周围人身上存在哪 些不良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情景模拟
王强是某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他性格开朗 ,乐于助人。一天,好朋友李明来找他,要他帮忙 去教训该校二年级的郭某。原来,中午在食堂打饭 时,李明不小心将郭某的饭碰撒了一些,于是二人 发生口角,并且引发肢体冲突,结果李明不敌郭某 ,导致手臂受伤。李明不服,于是找王强帮他出口 气。看着好朋友鼻青脸肿的样子,王强该……
避免触“雷”,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收获季节——诉说心语
1. 给高墙内的小威写几句话,结合这节课你的收获 ,鼓励小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同时也警示自己,健 康向上地成长。
2. 要求:情真意切,时间2分钟。 3. 格式:我懂得了————————知道了——— ——————希望你——————。
课堂小结
杜绝不良行为
请同学们续编故事结 尾,以组为单位,表演出 来。
二、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行为养成
填写“扫雷”监督卡
我身上的不良行为:
这种行为给我带来的危害:
我的改正计划:
我的改正措施:
我准备请
做我这项计划的监督人。
敬请您能真心帮助我,监督我,对我的不良行为诚意的
提醒,严肃的批评。
我的签名:
《杜绝不良行为》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教学设计作者:朱承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6年第08期[关键词] 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68-01一、教学背景分析与处理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选自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用书《职业道德与法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材分为两大部分:职业道德与法律。
本文教学设计的内容来自于第二部分法律的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它是全书的重点和落脚点,是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根本保障和立足之本。
2.教材处理: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将来会从事护士职业。
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针对性处理:把教学题目由《拒绝不良行为》改为《做一名圣洁的白衣天使——拒绝不良行为》,将本次课的三个话题分别改为拥有天使的慧眼、插上天使的翅膀、穿上圣洁的白衣,设计的意图是使本次课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实际,更具针对性。
3.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护理专业高职一年级学生,95%是女生,女生偏向于感性认识,喜欢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上课。
她们大多数擅长应用网络搜集资料和分享信息,愿意沟通,乐于合作,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投入,为本话题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前发放给学生的学情调查表分析,学生对法律、不良行为等相关知识知之甚少,但是对非常“想知”的知识,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二、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及学生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目标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含义和内容;认识“黄、赌、毒”的危害;认识杜绝不良行为是成为一名优秀护士的关键因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在内心筑起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运用目标: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依据教学大纲及学生的客观实际确定本课的重难点。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
《杜绝不良行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杜绝不良行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设计理念和教学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1。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教材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
本课内容重点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的危害,进而增强自控力,自觉杜绝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不仅违背社会公德,严重的还触及法律,涉及到了道德和法律两方面的内容,为学习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奠定基础。
因此在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视频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并通过案例和图片认识到严重不良行为特别是黄、赌、毒的危害.运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制订自我管理公约,形成自我控制,自我防范的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严以律己,自觉杜绝不良行为。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加强自身修养,筑起内心防线,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教学难点: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做到防微杜渐二、说学情分析学生专业分析:我授课的对象是2013级春化工机械班学生.该班34名学生全部为男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工厂工作,不良行为会对他们的事业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学生现状分析:该班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较差,自我要求不严格,缺乏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
部分同学已染上抽烟喝酒等恶习,还有部分将赌博视为游戏,经常参与其中。
三、说教法、学法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结合使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推动教学进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以及课本调查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
什么是未成年人?2。
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增强法律意识。
2、帮助学生辨别常见的不良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其危害。
(2)明确违法犯罪的概念和法律后果。
2、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2)怎样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地抵制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相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闻视频或讲述一个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二)讲解不良行为的概念和表现1、向学生解释不良行为的定义,即那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不良影响,但尚未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
2、列举常见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沉迷网络游戏、打架斗殴、逃学旷课、偷窃等,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对不良行为有更直观的认识。
(三)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良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2、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从个人身心健康、学业前途、家庭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深入分析不良行为的危害,让学生明白不良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四)讲解违法犯罪的概念和法律后果1、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违法犯罪的定义,即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
2、介绍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贩毒等,并说明相应的法律后果,让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有清晰的认识和敬畏之心。
(五)探讨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的关系1、引导学生思考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的联系,例如,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逐渐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中职德育 ppt课件
PPT课件
19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4.勤俭自强 ◆自强不息是人类精神的象征 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不停息。 ----理想是自强的力量之源。 ----自强离不开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决心。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PPT课件
20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PPT课件
9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教学活动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请观看二则视频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联系以上事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请你再举几个爱国事例,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3)作为一名学生,你认为爱国主要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
PPT课件
10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一、道德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三、遵守社会公德和传承家庭美德
第二节 抵制不良侵袭
一、拒绝不良诱惑 二、杜绝不良行为 三、增强自制能力
到小结页
PPT课件
2
第三课 恪守道德规范
教学活动
第一节 加强道德修养
阅读教材所提供的节首案例,思 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志愿者要不要拿报酬? (2)为什么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需 要大量的志愿者? (3)志愿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 己有没有什么收获? (4)看了志愿者的故事后,你觉得 以后你会参加志愿活动吗?
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 ◆遵纪守法是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 一个人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而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 不道德的人。所以说,守法是对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作为公民,应该做到知 法明纪,牢固树立遵纪守法意识,注重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教案一、背景在当今社会,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给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特制定该教案。
二、教育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道德观念;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明白法律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深入剖析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不良行为的定义、种类及危害;•违法犯罪的定义、分类及处罚;•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案例背后的原因和后果。
2.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正确选择•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残酷性;•名人事迹:介绍正能量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向上向善;•视听教育:影视作品、音乐等多媒体形式的教育,让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接受正确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视听教学法通过播放相关影视作品、音乐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引发共鸣,达到警示和教育的效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审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引发深刻思考,从而形成正确的观念。
3. 讨论互动法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加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估方式1. 学生表现评估•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互动讨论等为评估依据;•每位学生根据个人表现给予及时反馈,并提出合理引导意见。
2. 期末考核•设计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认识及态度变化;•考核内容包括选择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等形式。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教案的有效实施,期望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法治观念,自觉远离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特殊应用场合1. 社区教育机构增加条款:•社区实践项目:增加社区实践项目的内容,在社区中进行实地教学,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和不良行为对社区的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的教学设计
《杜绝不良行为》得教学设计安吉职教中心沈凤玲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未成年人拥有得权利;(2)了解国家与社会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得成长;(3)知道哪些行为就是严重不良行为;2.情感态度观念(1)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养成良好得行为习惯;(2)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运用分辨不良行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就是祖国未来得建设者,国家与社会从多个方面保护未成年人得健康得成长。
但未成年人得健康成长主要靠未成年人自己,只有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加强自我防范,自己抵制社会不良影响,杜绝不良行为,自觉矫治严重不良行为,才能促进身心与谐健康发展。
2.教学难点认清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人得影响,做到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得心理与智力发展不成熟,在面对不良行为得诱惑与不良行为得影响时,容易受骗、上当、犯错误。
增强未成年人得法制观念,增强未成年人得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就是不良行为,懂得不良行为对自身得危害,树立抵制不良行为、遵纪守法与防范违法犯罪得意识,就是教学中得难点。
突破此难点方法有:一方面用大量得事实、案例警示学生;另一方面从法律得角度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常见得不良行为得特征,并设法增加学生得感性认识。
3.结构线索教材从分析未成年人在国家发展中得地位入手,提出保护未成年人,就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得监护人与其她成年公民得共同责任。
为了保护未成年,国家出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律中明确规定了“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从法律层面保护未成年人。
本节内容得最后落脚点就是未成年人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正处在成年与未成年得边缘,身心发展有自己得特点,有自己得主见,心智又不成熟。
部分中职生文化课成绩差,内心容易苦闷与烦恼,容易受到诱惑。
职业道德与法律22——杜绝不良行为
32——22 职业道德与法律二、杜绝不良行为新授 1知识目标:学习法律知识,预防一般违法行为,杜绝不良行为能力目标: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情感目标: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板书设计】二、杜绝不良行为㈠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㈡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㈢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二、杜绝不良行为〖导入新课〗未成年人士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分提出检举或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讲授新课〗二、杜绝不良行为㈠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的方式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保护未成年人,应当遵循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原则,坚持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㈡严重不良行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1999年6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该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吸毒不仅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传播疾病,而且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提供了市场,诱发暴力、凶杀、黑社会以及其他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因此为国家法律严厉禁止。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做起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做起教案标题:杜绝不良行为教案做起教案目标:1. 了解不良行为对学生个人发展和班级秩序的负面影响。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 帮助学生意识到并改正不良行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1. 通过引用相关的实例或故事,引起学生对不良行为的关注和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不良行为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认识不良行为:1. 列举常见的不良行为,如欺凌、抄袭、说谎等,并解释其对个人和集体的危害。
2. 分析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如自卑、缺乏自律等。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以激发他们对良好行为的认同感。
改正不良行为:1. 提供学生改正不良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如自我反思、寻求帮助、与他人沟通等。
2. 设计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改正不良行为的过程,并分享经验。
促进全面发展:1. 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行为对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杜绝不良行为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与家长分享。
教案评估:1. 设计小组或个人任务,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杜绝不良行为的个人计划。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不良行为的认识和改正能力。
教案延伸:1. 邀请心理专家或社会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不良行为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以上教案,我们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性,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同时,通过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学生可以改正不良行为并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中职德育 杜绝不良行为25页文档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中职德育 杜绝不良行为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抵制不良侵袭》中职德育说课 PPT
根据课本所列出的不良行为进行小组讨论:这些不良行为对成长有何影响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小结并板书不良诱惑的危害
既然这样,那我们是否就必须远离 网络,再也不喜欢偶像,与异性同 学老死不相往来往来呢?当然不是,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需要我们 增强自制能力(引出第三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1 二环节:情景讨论,提高自主性 增强自制能力
播放课件,三则关于沉迷网络,传媒文化以及疯狂追星的案例
切入本课内容,讲解本课第一部分即拒绝沉迷网络世界;正确对待传媒影响;理性对待偶像崇拜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1 一环节:案例结合实际,掌握知识点
杜绝不良行为
学生思考: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不良行为有哪些?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不良行为有打架斗殴,吸烟酗酒,早恋等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014年修订的由中国劳 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 的《德育 道德法律与人
生》第二版,第一册。 本节课内容《抵制不良 侵袭》选自该教材的第 三课,第二节。
教材作用 教材分析
该教材内容通过道德与法律 对人生的影响所展开,我选 选的第三课是该教材道德部 分的最后一课,承接前一部 分关于道德部分的内容,同 事也为引出后半部分的法律 内容做铺垫。 对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 ,这是一个各种不良行为习 惯养成的高发期,通过本节 的学习,可以让他们认识到 不良诱惑的严重危害,抵制 错误行为习惯和不良诱惑帮 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
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不断增强自律能力,就像杨 震一样,不管有没有人监督 ,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遵循自己良心的准则 ,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
第三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四环节:加强巩固,课后练习
为了让学生把课堂的知识真正的运用 到实践的当中,做到学以致用,同时 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 布置课本106页的探究体验,对课本 中的案例进行思考,结合实际,写出 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中职德育第一册教案第三课第二节
一、教学内容(按章、节):第三课恪守道德规范第二节抵制不良侵袭二、教学目的及要求:1、让学生理解网络、传媒和偶像崇拜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正确对待社会文化的影响;2、了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求,自觉遵守纪律道德,杜绝违纪行为;3、能运用增强自制力的方法,主动进行自我约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如何开展拒绝沉迷网络的教育(解决办法:教师先要摆正位置,了解学生的需求,以事实为依据分析危害,并给出对策,帮学生戒除网络上瘾);2、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异性交往(解决办法:首先介绍早恋的本质特征,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害,并与不良风气加以区别,提倡正常交往,抵制社会不良风气);3、如何增强自制能力(首先列举一些不良行为,来分析自制力不强的后果,引出自制力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四、教具、学具:教材,多媒体工具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大量新闻报道、传记故事、统计数据,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进程安排:(含板书设计)1、课程引入先让同学们阅读本节开头的小案例,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案例中的双方都有哪些过错然后简单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引出“拒绝沉迷网络世界”这一知识点。
2、新课讲解一、拒绝不良诱惑1、拒绝沉迷网络世界。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从而正确认识网络、科学对待网络。
引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和新闻报道,让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网络虽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也带来了不少困扰;二是青少年极易成为网络不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需要加强鉴别能力,科学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三是网络游戏可以适当娱乐,但是还有其他更多更好的舒缓减压方式,同学们应该培养广泛健康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集体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87页媒体聚焦,并补充参考书136页的相关资料(1)加以说明。
2、正确对待传媒影响。
先让学生介绍对于自己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类型、自己喜欢看的媒体板块,然后联系当前社会上的所谓“热门”节目,启发学生思考现在的传媒信息中有哪些是正确的、积极的,哪些是不良的、消极的,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分辨,抵制暴力、色情、颓废、无聊、庸俗等不良信息。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定义和危害。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杜绝不良行为。
二、教学内容:1. 不良行为的定义:旷课、夜不归宿、打架斗殴、吸烟饮酒、参与赌博、校园欺凌等。
2. 不良行为的危害:影响学业,危害身心健康,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谐,危害社会稳定等。
3. 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重要性:规范学生行为,维护校园秩序,保障学生权益。
4. 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方法:setting goals, establishing routines, time management, self-discipline, seeking support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不良行为的危害。
2. 讨论:分组讨论不良行为的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严重性。
3. 讲解:讲解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定的必要性。
4. 互动:开展“我说不良行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不良行为,并讨论如何改正。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讲解法:讲解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4. 互动式教学: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表现: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课堂教育效果。
六、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学生、老师、家长等,模拟实际场景,展示如何面对和杜绝不良行为。
2. 小组竞赛:设立竞赛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活力。
杜绝不良行为 教案
杜绝不良行为教案教案标题:杜绝不良行为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不良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2. 提供学生必要的技能和策略,以避免和应对不良行为。
3. 培养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向学生解释本节课的目标和重要性。
2. 提问学生他们认为什么是不良行为,以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讲解不良行为(10分钟):1. 通过示例和讨论,向学生介绍不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如欺凌、偷窃、说谎等。
2. 强调不良行为对个人、他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分析不良行为的原因(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认为导致不良行为的可能原因,如缺乏自控能力、家庭问题、同伴压力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提供解决方案(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解决不良行为的策略,如寻求帮助、采取积极的行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以及他们如何应对不良行为。
角色扮演和讨论(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良行为的场景,并让学生展示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观点,以及他们从中学到的教训和策略。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到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书面作业,要求他们总结本节课的关键观点和自己的反思。
3. 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了解他们对不良行为和应对策略的理解和态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讲座或研讨会,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不良行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的理解。
教案资源:1. 不良行为示例和案例分析。
2. 角色扮演的提示和指导。
3. 学生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杜绝赌博行为
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2.9.12 授课日期407:9.18 507:9.19授课班级12级授课人马茗瑜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赌博带来的危害并远离赌博。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克服赌博的欲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赌博给自身带来的危害,从而自觉远离赌博。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赌博带来的危害并远离赌博。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克服赌博的欲望。
突破措施分组探讨
教法讲解——讨论——实践
学法分组学习法
教学用具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
同学们,每逢节假日的时候,相信大家都会和亲朋好友一起玩一些娱乐
活动。
那么请问同学们:
你们一般都会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娱乐活动?
(扑克牌、麻将、保皇、斗地主。
)
那你们玩的时候,有没有涉及到金钱?
(有/没有)
那大家知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呢?
(赌博?。
)
对,但是你知道赌博行为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吗?
(上瘾、家破人亡、负债累累。
)
既然你知道他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去面对赌博呢?
(远离赌博、拒绝赌博。
)
同学们的认知都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们只是认识了其中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更深入地了解一下“赌博行为”。
二、新授
1、什么是赌博?
凡事以财务做赌注,比输赢的活动都是赌博行为,任何形式的赌博都是违法行为,必须严厉制止,坚决取缔。
刑法第306条规定:以盈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
导入比较理想正确认识赌博行为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经常参与赌博会给人造成什么危害?
(分组讨论、独立学习)
①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和高度的兴奋状态;
②使得情绪控制力减弱,容易出现冲动行为
③导致个人责任感、羞耻感、自尊心严重削弱
④容易引发打架、敲诈、偷窃等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
⑤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连接·1
课本p93页
思考:
①造成阿峰现在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认识的同学拉他下水,引出“交友不慎,要交诤友”的郊游理论
②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你会怎么做?
(加以劝阻)
3、如何远离赌博?
已经开始赌博的时候:
①经常想想赌博带来的危害
②建立赚钱和省钱的愿望
③没有戒掉赌博的时候手里不要带钱
还没赌博的时候:
①不要错误的认为打牌带来的财物输赢,只是一切刺激性活动,并非赌博,没什么了不起。
②也不要认为,反正输赢的金额也不大,参与一下没什么。
警示:任何赌博成瘾者都是从“小打小闹”开始,一步步发展,最后落得成为一名“赌徒”的下场。
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了杜绝赌博行为,首先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赌博,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学习、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赌博带来的危害,同时在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如何去避免产生赌博行为。
然后全班一起总结,并且给予警示。
分组学习
学生起来说,教师进行补充
合作学习
给学生加以警示
四、巩固·练习
案例连接·2
教参206页
《公安部通报一批网络赌博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本课知识作答)
五、课堂检测
1、什么是赌博?
2、赌博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
六、作业
1、什么是赌博?
2、赌博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危害?通过各种案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赌博,从而远离
课堂检测学生认知
板书设计:
拒绝赌博行为
一、什么是赌博?三、如何避免?
二、带来的危害:
教学反思: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对赌博还尚不了解,知道的只是片面的知识,通过本节课教师的讲解,相信学生对于赌博,尤其是网络赌博有了一定的认知,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也相信学生在本节课之后,会自动远离赌博。
------2012.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