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简介

中医基础理论简介中医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的哲学思想、医学原理、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以及治疗学等内容。

本文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一、中医的哲学思想中医学以道家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界密切相连。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的重要性,阴阳失调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此外,中医还注重个体差异和辩证施治,强调治疗要因人而异。

二、中医的医学原理中医的医学原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主要依赖于气血津液的运行调节,而疾病的发生则是由于人体的气血津液失衡。

脏腑经络学说指导中医的诊断与治疗,认为人体的功能活动主要通过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经络的运行来实现。

病因病机学说则是指导中医疾病分析与治疗的关键,强调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程的演变。

三、中医的诊断学中医的诊断学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脉象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情。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声、咳嗽声等来获取病情信息。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病史以及一些特定的问题来了解患者的病情。

切诊是通过对患者的脉搏进行触诊来判断体内的病理变化。

四、中医的治疗学中医的治疗学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中药汤剂等。

中药治疗是中医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中药的药物成分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津液的运行。

针灸治疗是利用针刺穴位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

推拿按摩则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和经络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它的研究和应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医的独特理论系统和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西医不同的疾病防治方式,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和复杂病症有一定的优势和独特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础和核心,其中的哲学思想、医学原理、诊断学与治疗学等内容为中医的诊疗提供了理论指导。

中医基础理论(全)

中医基础理论(全)

绪论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主张“火热论“,属寒凉派;李东垣,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属补土派;张从正,主张“治病先以驱邪为要”,属攻邪派;朱丹溪,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属滋阴派。

4.中医四大经典丛书: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神农本草经》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与证的区别)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精气学说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与“扶弱”之法。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家,他的《 千金方》集唐以前医学之大成, 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总结
和阐述。
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他 的《本草纲目》对中草药进行了 详细分类和研究,丰富了中医治
疗手段和药物学理论。
02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概念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医用来描述事物两个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 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方面。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环境 之间都存在着阴阳的平衡,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重要 原因。
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中医学术会议,可以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动态,拓宽学 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入学术组织
加入中医相关的学术组织,如中医学会、针灸协会等,可以参与各种 学术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提高中医理论水平。
中医基础理论在当代的价值
06
与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传承千年智慧
THANKS
感谢观看
经络理论
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通过调理经 络可以调和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津液理论
气血理论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是营养滋润 人体的基本物质。中医认为气和血的充盈与运行状况直接影 响人体健康。
津液理论
津液是人体内的液态物质,包括津液、精液、髓液等,具有 濡养和滋润作用。中医认为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与脏腑 功能密切相关,津液失调会影响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创新与进步
拓宽医学研究领域
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为医学研究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人体生命 活动的奥秘,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基本观念
1、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是中医自古以来一直最根本的理论,是中医思想的基础理论,是中医祖先所探索的有关自然规律的重要成果。

五行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具有印象、相生、相克等属性和互动关系,它们组成了
一个统一的天地人统一体,共同调节人体生理、病理、精神状态等各个方
面的动态平衡。

2、阴阳理论
阴阳论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是指肉体和精神的虚实状态,
是以阴、阳之间的相生相克为基础的,是对外界环境与其内在变化的系统
性描述,它被认为是调节自然界流动变化的根本自然规律。

3、气机理论
气机论是指人体内的气活动机制,是指人体内各部位活动的基础,气
是调节人体机能的动力,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聚稀之物,从而改变
人体的状态。

气是人体活动的动力,是控制体内各种活动的动力,也是行
使抗病能力和调节机能的动力。

4、血脉理论
血脉学是中医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以血液的流动为前提,认为血液
的活动机制是支配人体机能的基本要素,中医认为血是维持身体健康的基
本物质,认为血液的流动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基本要素,血液的流动不畅会
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一、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二、四大经典: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内经》: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全面运用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难经》: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方剂,故后世医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三、魏晋隋唐时期:《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脉学专著。

首次系统全面论述24种病脉脉象。

提倡“寸口诊法”。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南宋·陈言(无择),系统阐述三因理论: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四、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寒凉派《河间六书》2.李东垣(李杲)—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脾胃论》3.张从正(子和)—攻邪论“病由邪生”,“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攻邪派《儒门事亲》4.朱丹溪(震亨)—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格致余论》五、温病四大家:明·吴有性(又可)—《温疫论》—“戾气”理论(非四大家)1.清·叶桂(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第一章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中医的哲学方法,二是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三是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

中医的哲学方法即上述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整体观念、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主要有比较、演绎、模拟、以表知里、试探和反证等等。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古代哲学家经过高度概括,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

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以,比较完整而简要的基本概念应当称:阴阳是有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互相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方面加以说明。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结构,均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等各相对部位、相对的功能活动特点来概括其阴阳属性,并进而说明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

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浮沉,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件) 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全套课件)  ppt课件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 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其理论体系 的确立:
《内经》 ①理论框架的建立 《难经》 《伤寒杂病论》
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素问——九卷——81篇






162篇
灵枢——九卷——81篇
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以及 对疾
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等问题。书中许多内容的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进入春秋战国,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政治、经 济、 文化都有显著发展,“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 空 前活跃,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学术流派相继诞生,在这种 大趋势下,古代医学家也加速了对人体自身奥秘及人与 自然关系的探讨,他们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 上,以古代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 ,创立了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学说,并在探讨 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了六淫致病学说,以阐释人 体生理和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逐步建构了统
(2)药物学的起源:原始人在采集植物果实、枝叶、
根茎作食物的过程中由于误食,发现某 些植物
具有有益、有害、或能消除某些症状的 作用,
这就
进而有意识地加以利用某些植物来治病,
是最早的药物学起源,也是中药以植物 药为主
的原因。同时发明了酒及汤液,而且在 医疗实
(3)针灸术的起源:原始人靠磨制石器作生产工具,
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客观上需要整理、总结, 使 之系统化、理论化,加之社会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有利的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直接观察法——解剖 整体观察法——“有诸内,比形诸外” 古人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渐认识到每一 类疾 病发作时,总有大致相同的一组症状同时出现,而这 一组症状与人体外表的一定部位和器官相联系,又与 人体内脏的一定生理功能破坏有关。在治疗时,又观 察到某类药物或某组穴位对某一组症状有较特异的疗 效,逐渐摸索出其规律所在,经过反复实践,便得出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4)防治上整体调节
形神共养以防治疾病
养形——“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养神——恬淡虚无,怡畅情志。 躯体病变所致精神情志病变,当以治疗躯体疾病。 精神情志伤害所致躯体疾病,当先调理精神情志
2.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
生存的必要条件。《灵枢·本神》:“天之在我 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认识自身以及人与环境联系性 和统一性的学术思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是的整体联系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1) 五脏一体观(以心为主导)
心、小肠、脉、舌——心系统
经 络
肺、大肠、皮、鼻——肺系统
《黄帝内经》
作者:诸多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成书年代:春秋战国 组成:《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 特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难 经》
作者:秦越人(扁鹊) 成书年代:汉代以前 特点:藏象、脉学和针灸等方面
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机(张仲景) 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组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特点:创立了辨证论治理论,
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
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 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
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 辨证论治及其临床应用 (1)含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思维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四诊获得的临床资料,明确病变的 本质,拟定治则治法。

脾、胃、肉、口——脾系统
统 联
肝、胆、筋、目——肝系统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9楼)第三章脏象(第10楼)第一节五脏(第11楼)第二节六腑(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17楼)第一节精(第18楼)第二节气(第19楼)第三节血(第20楼)第四节津液(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22楼)第五章经络(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29楼)第六章体质(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34楼)第七章病因(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第39楼)第八章病机(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48楼)第一节养生(第49楼)第二节预防(第50楼)第三节治则(第51楼)[附]五运六气(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理论是中医医学体系的根基。

中医基础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八纲辨证等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详细介绍。

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将自然界万物的发展变化和人体生命活动归纳为阴阳和五行两个方面。

阴阳是二元对立的哲学概念,代表事物的两个相对面,如寒热、虚实、内外等。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气包括天然之气和后天之气,血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津液是人体体液的总称。

中医认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和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三、脏腑学说中医的脏腑学说将人体的生理机能分为五脏和六腑。

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脏腑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中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一套络脉系统,通过经络传导气血和营养物质,保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五、八纲辨证中医的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方法。

八纲指的是寒热、虚实、表里、内外等八个方面。

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和症状,中医医师可以判断疾病的病机和归属,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中医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理解和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开展中医临床工作,还可以让普通人了解中医学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气一元论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三节五行学说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第三章脏象第一节五脏第二节六腑第三节奇恒之府第四节形体官窍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第四章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第二节气第三节血第四节津液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第五章经络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第二节十二经脉第三节奇经八脉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第六章体质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体质的形成第三节体质的分类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第七章病因第一节外感病因第二节内伤病因第三节病理性因素第四节其他病因第八章病机第一节发病机理第二节基本病机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第四节脏腑病机第五节经络病机第六节疾病的传变第七节疾病的转归第九章养生与防治第一节养生第二节预防第三节治则[附]五运六气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标本中气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1.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并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

它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三部分。

2.中医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3.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中医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4.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认识的思想。

它是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5.恒动观念:中医学用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这种观点称之为恒动观念。

6.辩证观念:中医学运用矛盾的、整体的和运动的观点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思想,称之为辩证观念。

7.辨证论治:即辨证和论治的合称,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是其诊断和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8.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

9.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治疗方法的过程。

10.体征:能被观察到的客观表现称为体征。

11.症:即症状。

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异常感觉。

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

12.证:又称证候。

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绪论一〉、整体观念1、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2、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观是人体以五脏为中心,各部分结构、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观点。

形神一体观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观点。

(2) 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自然界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存在重要影响(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产生重要影响。

二〉、辨证论治1、辨证论治概念: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论治,是在通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2、症、证、病的概念病:即疾病,病邪侵袭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生命过程。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主观异常感觉和客观体征。

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病性和邪正关系。

3、辨证论治的运用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异。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章:阴阳五行一〉、阴阳的概念基本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阳相对为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阴相对为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2、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互根为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为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3、阴阳的消长平衡:指事物对立的双方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转化: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1)大体部位划分,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2)腹背四肢内外划分,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3)脏腑划分,五脏属里,为阴;六腑属表,为阳。

(4)生理功能划分,功能属阳,物质为阴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2、用于疾病的诊断分析四诊:概括疾病征侯:阳为表、实、热;阴为里、虚、寒3、用于疾病的治疗四〉、五行学说五行概念: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义: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火的特性:火曰炎上;引申义: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义:具有承载、生化、受纳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义: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1、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促进、资生和助长作用。

顺序:木→火→土→金→水→木(相邻为相生关系)。

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母子关系)。

2、相克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和拮抗作用。

顺序:木→土→水→火→金→木(间隔的为相克关系)。

相克关系:我克者,为我“所胜”;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所胜、所不胜关系)。

五行制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相互促进和资助、又相互制约和约束,以维持协调平衡的关系。

五行制化关系,是五行生克关系的相互结合。

而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盛、二是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五行相侮:是指由于五行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又称“反侮”或“反克”。

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的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五脏配五行(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制约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子病及母: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2)、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相克太过为病;相侮:反向克制致病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由于脏腑都具有五行属性,因此从色、味、脉等外在表现,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疾病;可以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4、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2)、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3)、确立治则治法: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火补土法等;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等。

(4)、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第三章:藏象一〉、藏象的概念和藏象学说特点基本概念: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二〉、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分为脏、腑和奇恒之腑三类,三〉、五脏主要生理功能及联属功能四〉、六腑位置及主要生理功能五〉、脑及女子胞主要生理功能1、脑主要生理功能:能主宰和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主精神意识;主感觉运动;有“脑为元神之府”之说;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节情志活动、肾藏精而生髓充脑,故精神情志活动的认识与心、肝、肾三脏的联系更为密切2、女子胞生理功能:女子胞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影响女子胞功能的生理因素:天癸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六〉、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

脏属阴,腑属阳,脏为里,腑为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即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又称脏腑相合1、心与肺:气血相互为用与呼吸吐纳间的协同调节关系2、心与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协同作用3、心与肝:血液和神志两方面4、心与肾:心肾相交、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三方面5、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6、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7、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液互资三个方面8、肝与脾: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9、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及阴阳互滋互制的关系10、脾与肾:先后天互资及水液代谢方面11、六腑关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传导、消化等生理功能12、心与小肠:心火移热于小肠13、肺与大肠: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亦有利于肺气的下降14、脾与胃: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合15、肝与胆:疏泄且汁,帮助消化;肝胆相济16、肾与膀胱: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均依赖于肾脏的气化。

肾气充足,则固摄有权,膀胱开合有度,以维持津液的正常代谢第四章:气、血、津液一〉、气的概念和生成基本概念: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的来源:先天之气(元气)、为后天之气(即宗气)气的生成: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二〉、气的生理功能1、推运作用:指气具有激发和促进作用2、温煦作用:指阳气通过气化产生热量,使人体温暖,消除寒凉3、防御作用:指气有护卫肌表,抗御邪气的作用4、固摄作用: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5、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三〉、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体现在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中;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的平衡协调状态,称为“气机调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四〉、气的分布与分类分布:通过三焦循行全身为元气,行于脉中为营气,行于脉外为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元气:由肾精化生,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蓄丹田以滋先天。

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卫气: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构成,是推动各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五〉、血的概念和生成基本概念: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和滋润作用。

生成:血液生化之源为营气和津液(水谷之精)与肾精六〉、血的功能1、濡养作用反映在面色的红润、肌肉的丰满与健壮、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等方面。

2、化神作用血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七〉、血的运行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肝主疏泄——调节血量,维持血液循环及流量的平衡肝藏血——防止血溢脉外脾主统血——控制血在脉中运行,防止血溢脉外肺朝百脉——肺气宣发肃降,调节气机八〉、津液的概念基本概念: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九〉、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其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

输布:主要是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降和肾的蒸腾气化,以三焦为通道而输布于全身的排泄:汗液和呼气;尿液;十〉、津液的功能 1、滋润和濡养作用 2、充养和滑利血脉作用十一〉、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行津、摄津;津能生气、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经络一〉、经络的概念和系统的组成1、基本概念: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十二经脉(正经) 手足三阳经 经脉 督脉、冲脉、任脉、带脉 有统率、联络、 奇经八脉 阴跷脉、阳跷脉 调节十二经脉 经脉与络脉 阴维脉、阳维脉 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