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文言文综合复习(共96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4.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__欧__阳__修_,字永___叔____,号醉___翁____,晚年又号 __六__一__居__士__,__宋__代______(朝代)文学家,和_苏__轼_______、苏洵、苏辙、韩愈、 ____柳__宗__元__、__王__安__石____、曾巩并称为“唐_宋___八__大__家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 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____野__芳__发__而___幽__香__,__佳_,木__秀__而__繁__阴____。作 者用“____________日__出__而___林__霏__开_,,__云__归__而___岩__穴__暝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 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 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 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 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怎 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表达了作者虽仕途失意,但能寄情山水,有政绩,能与民同乐。
《醉翁亭记》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命名 / 为,是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秀丽地 / 茂盛的
C.野芳发而幽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__以__物___喜__,_,不_以__己___悲____。表现 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__天__下__之__忧___而__忧,,__后__天___下__之__乐__而。乐 (2)“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的是__居___庙__堂__之__高__,“退”指 的是__处__江__湖___之__远____。 (3)某市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官民同心,社会安定,各 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政__通__人___和__,__百__废___具__兴____”。(用《岳阳 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4)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有:_气__象__万___千__、__心__旷___神__怡____。(列举两个即可)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部编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总复习——部编版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九年级语文文言文梳理(一)《岳阳楼记》【主旨归纳】这篇记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借以劝勉滕子京。
【写作特色】(1)剪裁繁简得当作者胸有全局,布局统一,把文章的重心放在说理申志上,因而写巴陵胜状只用几笔带过,惜墨如金。
用“前人之述备矣”一句加以总结,文辞不过于铺张,枝蔓不旁逸斜出。
两类登楼者的所见所感,虽纵情铺叙,泼墨如注,实用贬抑之笔,目的是反衬下文的“古仁人之心”,抑此而扬彼。
详略得当,则中心突出,不致因平均用墨而湮没主旨,又不致因轻重倒置而喧宾夺主。
(2)结构层层深入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在对湖景的描绘后,涌起情感的波澜;在情感的前浪中,再卷起议论的后浪。
最后归结到作者的人生观,规勉老友,激励自己,警策后人(3)文字整齐对称本文大量使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工于对仗。
“明”“惊”“顷”“青”等,合辙押韵,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读来舌端润畅,听来耳中清晰。
【问题探究】1、朗读课文第3、4段,结合具体语句谈一谈它们各自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心境。
第3段写阴雨连绵不断时迁客骚人在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萧条景象,蕴含着迁客骚人由阴雨天气、悲凉气氛而生发的悲伤之情。
第4段写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登临岳阳楼时所见到的明丽景色,蕴含着迁客骚人因天气美好、景色明丽而产生的愉悦之情。
2、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文章第2段概述岳阳楼的风光以及第3、4两段分别写阴雨天气和睛好天气登楼所见的景色属于写景,紧跟着写景抒发了迁客骚人在这两种情形下登楼的感受属于抒情,可谓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第5段是抒情兼有议论,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三单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第1篇岳阳楼记(课标篇目) [北宋]范仲淹【常考知识清单】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①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古今异义 ①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②增其旧制.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制造 ③前人之述备.矣 备⎩⎪⎨⎪⎧古义:详尽今义:准备;具备 ④至若春和景.明 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 ⑤微.斯人 微⎩⎪⎨⎪⎧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3.一词多义①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风光)②通⎩⎪⎨⎪⎧政通.人和(顺利)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中通.外直(贯通)然则北通.巫峡(通向)③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感极.而悲者矣(到极点) ④开⎩⎪⎨⎪⎧连月不开.(指天气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 ⑤一⎩⎪⎨⎪⎧而或长烟一.空(全)在洞庭一.湖(数词,一)⑥空⎩⎪⎨⎪⎧浊浪排空.(天空)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4.词类活用 ①百废.具兴(形容词作名词,荒废的事业)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 ③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5.虚词的意义及用法①之⎩⎪⎨⎪⎧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这件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结构助词,的)②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③乃 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就) ④而 而.或长烟一空(连词,无实际意义,不译) ⑤则⎩⎪⎨⎪⎧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就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副词,就)⑥何⎩⎪⎨⎪⎧此乐何.极(代词,相当于“哪”)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代词,相当于“为什么”)然则何.时而乐耶(代词,相当于“什么”) ⑦于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介词,在) 二、重点句子 1.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然则/北通巫峡 ④则有/去国怀乡 2.特殊句式 (1)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 (3)倒装句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3.重点句子翻译 (1)属予作文以记之。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1、湖心亭看雪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陶庵梦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我 )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全,都)绝.(消.失.)。
是.(这 )日更定矣,余挐.(撑 )一小舟,拥.(裹着)....毳.(鸟兽的细毛)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全)白。
湖上影子,惟.(只有)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罢了..)。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 刚刚..)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哪能 )更.(还 )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尽力 )饮三大白.(杯 )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客居 )此。
及.(等到)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痴迷 ),更(还)....有痴似相公者。
”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
大雪下了三天,湖中人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天初更以后,我撑着一条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烧着酒,在炉上刚刚沸腾。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道别。
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了船,船夫自言自语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呢!”2、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文正公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长官)巴陵郡。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百废具.( 通“俱”)兴。
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扩大)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通“嘱”,嘱托)予作文..(写文章)以.(用来 )记之。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岳阳楼记》复习一、文学常识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荡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实12、但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但是:固然如许,那末……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墨客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傍晚冥冥薄:迫近19、去国怀乡去:分开国:都城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23、波澜不惊:僻静24、锦鳞游泳鳞:鱼儿25、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检文言文复习归纳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期末质检文言文复习归纳★★21.陈涉世家★相关知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
《史记》不但文字缜密,记事详细,而且语言形象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作者把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胜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看重。
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解释、翻译重点词句,熟悉课文:1.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去;失望2.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3.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穷人;强迫守边4. 皆次当行编次5.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暗地里;驻扎;笼6. 失期,法皆斩。
按照法律7.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逃跑;同样8. 楚人怜之。
爱戴9. 为天下唱通“倡”,首发10. 此教我先威众耳。
威服;罢了11. 固以怪之矣。
通“已”12.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13.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屡次;恼怒14.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帮助;一齐15.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十分之六七16.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17.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筑;盟誓;用18.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下;率领;攻下19. 比至陈等到20. 将军身被坚执锐亲自;通“披”惩罚翻译: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2.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翻译: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停止耕田到田垄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
3.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翻译: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4. 天下苦秦久矣。
翻译:天下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5.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蘋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岳阳楼记》复习一、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北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岳阳楼与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二、重点词语解释(1)一词多义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②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此乐何极.穷尽③感极.而悲者矣十分去①去.国怀乡离开②西蜀之去.南海距离③委而去.之逃离,逃亡开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解除,这里指天气放晴③开我东阁门打开(2)词类活用①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③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作郡的长官)⑤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说别人坏话)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3)通假字①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托付)②百废具兴(通“俱”,全,都)(4)重点词语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2、越明年越:到了明年:第二年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4、增其旧制制:规模。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以:来之:代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好景色。
7、朝晖夕阴晖:日光8、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9、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10、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11、前人之述备也备: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虽然这样,那么……极:尽13、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4、连月不开开:天气放晴15、若夫淫雨霏霏若夫:像那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雪繁密的样子16、浊浪排空排:冲向 17、日星隐曜山岳潜行曜:光辉潜:隐没18、薄暮冥冥薄:迫近 19、去国怀乡去:离开国:国都20、忧谗畏讥谗:谗言,说坏话讥:批评指责21、感极而悲者也极:到了极点22、春和景明景:日光。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复习
八、重点句子翻译
1.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遍览群书 。2.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我)已成年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3.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曾经快步走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有学问 的前辈请教。
《唐雎不辱使命》
一一、、文文学学常常识识
··重重点点积积累累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朝代及人物)根据战国时 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一、通假字
二、词类活用
三、一词多义
四、重点实词
五、重点虚词
六、重点句子翻译
1. 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虽然这样,我从先王那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我) 希望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
·重点积累
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 明初(朝代)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文体), 赠序(文体)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 是勉励,推崇,赞许。
二、通假字
三、词类活用
四、一词多义
五、重点实词
六、重点虚词
七、划分朗读节奏
6.本文用多种形式的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 物,请举例分析。
·用先倨而后恭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和外强中干 的大国君主秦王,与先恭后倨、有胆有识、凛然正 气,不畏强暴小邦的使者唐雎进行对比。 ·用安陵君来衬托唐雎,安陵君是君,唐雎是臣, 安陵君不失为明君,但他比唐雎软弱,更缺乏才干, 大敌当前,他有见识,会应对,却拿不出解决问题 的办法,找不到走出险地的途径。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公输【基础知识】1.词类活用①吾既已言之王矣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②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④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⑤义不杀少而杀众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⑥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⑦犀兕麋鹿满之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⑧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⑨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2.古今异义①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②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③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④虽然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⑤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⑥文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常指字和文章;⑦胡古义:为什麽今义:姓氏。
3.一词多义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
以牒为械当作。
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
③类:不知可谓知类动词,类推,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④子:子墨子闻之子,先生,老师愿借子杀之子,您;⑤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⑧起:出发、动身起于鲁起身子墨子起,再拜;⑨以:将以攻宋凭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⑩而: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文言文复习知识整理提纲.doc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提纲17、《公输》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起.于鲁2、公输盘不说.3、子.墨子起.,再拜..4、不可谓知.类.5、然.胡.不已.乎6、胡不见.我于王7、子墨子九距.之8、守圉.有余9、公输盘诎.10、吾知所以..距子矣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12、方.五千里13、舍其文轩..14、吾义.固.不杀人15、夫子..何命焉为..16、请.献十金..17、不可谓仁.18、宋无长.木三、掌握下列句子的翻译:1、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2、宋何罪之有?——译:宋国有什么罪呢?3、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样的人呢?4、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译:北方有个欺侮我的人,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杀了他。
5、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译: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缺少民众,杀死自己缺少的民众却去争夺自己有多余的土地,不能算作有智慧。
6、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这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与破车相比。
7、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译:我认为楚王您派官吏攻打宋国,是与这种人同一类别。
8、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虽然这样,公输盘替我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一定要攻取宋国。
9、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译:公输盘多次设下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抵挡住了他。
10、虽杀臣,不能绝也。
——译: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守御者啊。
11、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译:好吧,我不攻打宋国了。
四、文意把握:1、课文内容:课文记叙了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
2、第一段的作用:交待事情的起因。
析:“行十日十夜”既表现出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又表现出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闻、起、行、至这一系列动词反映了墨子焦急的心态和为了阻止楚攻宋之战不辞劳苦的精神。
)3、墨子同公输盘,楚王作斗争的经过分为三个步骤:(一)、墨子巧言劝阻公输盘使公输盘理屈词穷。
九上文言文重点汇总
九上文言文重点汇总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部分文言文重点汇总:
1. 《沁园春·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2.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 《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与无浪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4. 《岳阳楼记》中描写无风时月影安稳不动的句子是:静影沉璧。
5. 《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将士们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
6.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词人渴望被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
7.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北定中原、统一
山河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8. 《观沧海》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 《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 《行路难(其一)》中表达诗人坚信终有一天会实现远大理想的句子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以上只是部分重点,建议阅读教辅获取更多信息。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语文学习是讲究方式方法的,每次语文考试前大家都觉得自己复习的很全面了,但是一考发现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把①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②把酒临风(a动词:端,持b动词:端起、端着)白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往来无白丁(a动词:使露出白色b形容词:白色c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 悲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②余悲之(a动词:悲伤b动词:同情)备①众妙毕备②前人之述备矣③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a动词:具备b形容词:详尽、完备、周全c动词:准备d防备)比①其两膝相比者②比肩继踵而在③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a动词:靠,挨着b动词:比较,比起c动词:等到)鄙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肉食者鄙③先帝不以臣卑鄙(a名词:边远地区b形容词:鄙陋、庸俗、浅陋c形容词:粗俗、知识浅陋)毕①此印者才毕②众妙毕备③吾与汝毕力平险(a副词:全部、都b动词:完成、完)兵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②轻兵锐卒③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⑤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⑥田忌欲引兵之赵⑦世传其兵法(a名词:士兵b名词:兵器c名词:军队d名词:军事)策①策之不以其道②执策而临之(a动词:驱使,鞭打b名词:马鞭)病①病入膏肓②寡人反取病焉③未果,寻病终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a动词:生病b名词:疾病c形容词:困苦不堪d名词:耻辱)薄①薄如钱唇②薄暮冥冥(a动词:迫近b形容词:与“厚”相对) 称①先帝称之曰能②不以千里称也(a动词:著称b动词:称赞)重①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②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a.音chóng,副词:重新、再次b音zhòng,形容词:重新,再次。
严格地说不是一词多义。
)处①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②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诗词复习一、直接型默写。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其一)]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4.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7.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2.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1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1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16.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许浑《咸阳城东楼》)18.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有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19.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无题》)20.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21.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秦观《行香子》)2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25.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酒徒亭记》)26.野芳发而暗香,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酒徒亭记》)27.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上文言文重点篇目复习知识点出师表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2、重点实词。
3、翻译重点句子:(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先帝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翻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0)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4、理解性背诵:(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陈涉世家》课文重点分析: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4、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6、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9、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大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11、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2、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分析第一段1.既然是写陈涉,为何开头并举吴广的籍贯、表字?体现吴广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2.第一段分几层,用"||"划出后,总结层意,并理出线索。
层意:年少时(鸿鹊之志)——服役后(谋划起义)——举大计后(据陈称王) 线索: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
3.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突出陈胜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这样开头,下文据此展开,写陈、吴二人合谋举事,并对吴广在谋划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描述。
4、写陈涉作者有没有从他出生写起,详写了什么?作者专写了陈胜的少年生活,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作者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运用人物对话,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出陈涉年少时的个性。
5、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反映在哪里?是为了介绍其少年时的志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提纲《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蘋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辛弃疾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表达作者愁苦;以新鲜奇特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忧愁;诗人将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实体,表现愁苦之沉重;愁绪深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描写征战生活;描写军营生活;表现练兵场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展现紧张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阐明作者的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表达作者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可怜白发生!(标明作者回到现实生活,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写出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慨;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聚着作者壮志难酬、万千感慨;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课外古诗词背诵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描写妇女和儿童支援丁壮)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相近;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充满诗情画意;描写月光倾洒人间,斗转星移)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
(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写出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描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写游子客居异乡,早行所见清冷景象;描写月光朦胧,人踪凄清)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梦)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写出梅花悲惨遭遇)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梅花与世无争襟怀坦荡品格;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表现梅花即使玉石俱焚,仍然高洁坚贞;表现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表现春天生机勃勃;写青春无限美好)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描写少女笑颜如花)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表现采桑女心情)浣溪沙苏轼籁籁衣巾落枣花(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村南村北响缫车(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牛衣古柳卖黄瓜(运用借代修辞手法;描写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描写古朴生活)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重阳佳节,凉意透心,情思难寄;表现诗人在佳节怀人的情思;)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感受酒菊幽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表现诗人相思成苦,憔悴不堪;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抒写三国鼎立;表现诗人期盼像孙权一样统帅三军,建功立业;热情赞颂孙权年少有为,成就盖世功业)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点明怀古之地;与《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的句子意境相似)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达对世事无常,胜败只是徒增悲叹;作者悟到世事无常;悲叹世事无常)《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描写奸豪劣绅狐假虎威)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以为喻,采用拟人手法,讽刺腐败官吏产强取豪夺,给人民带来苦难;表现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痛苦和不幸)文言文《陈涉世家》课文重点分析:分析第一段1.既然是写陈涉,为何开头并举吴广的籍贯、表字?体现吴广在起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段叙述了陈胜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为以后领导起义作伏笔。
2.第一段分几层,用"||"划出后,总结层意,并理出线索。
层意:年少时(鸿鹊之志)——服役后(谋划起义)——举大计后(据陈称王)线索:抓住陈胜、吴广的活动这条贯穿全文的主线。
3.为什么在开头列出吴广呢?突出陈胜是本文的中心人物,同时也暗示吴广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这样开头,下文据此展开,写陈、吴二人合谋举事,并对吴广在谋划起义和建立张楚政权中的作用作了详细的描述。
4、写陈涉作者有没有从他出生写起,详写了什么?作者专写了陈胜的少年生活,这是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作者选择了“陈涉少时”“与人佣耕”的典型事例,通过“辍耕之垄上”的细节,运用人物对话,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出陈涉年少时的个性。
5、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反映在哪里?是为了介绍其少年时的志向。
反映在陈涉与伙伴的对话中。
“苟富贵,无相忘”表明其不甘贫穷,要改变现实的强烈愿望。
“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展现其远大理想。
分析课文第二段1.填空。
(1)起义的导火线是:去渔阳途中遇雨失期,皆将斩(2)陈胜认为起义将取得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的不满;②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3)为起义作的舆论准备是: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4)提出的起义口号是:自称扶苏、项燕2.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1)苛重的兵役,“发阁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句可见摇役之重;(2)残酷的刑法,“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表明起义是被逼的。
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已3、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1)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反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2)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