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
1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6.静止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联系:静止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哲学原理和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
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引言在哲学领域,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被视为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方法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方法论:要坚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观能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把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实践决定原理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方法论: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螺旋式的前进上升过程。
方法论:在实践中认识、发展和检验真理。
矛盾斗争性和统一性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关注“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这两个知识点。
只要在哲学当中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大家就用这两个原理答题完全没有问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存在形式(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A.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人与自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此段为十九大报告原文)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政治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精神萎靡使人丧失斗志。
方法论: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要有高昂的精神。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方法论:要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而不能割裂。
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
方法论:要把运动和静止结合起来,而不能割裂。
错误倾向:肯定运动,否定静止,是诡辩论、不可知论、相对主义。
肯定静止,否定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规律客观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
但是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规律是普遍存在的。
方法论: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促进实践发展;错误认识则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阻碍实践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论的八个原理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8个原理及方法论(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原理(或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基本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自然界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基本内容: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基本内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附——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具有目的性。
②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内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三、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答:(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
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
政治哲学23个原理方法论
政治哲学的23个原理方法论: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3.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具体应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8.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0.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1.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这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从对方那里吸收到了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从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共同地得到发展。
12.矛盾的解决形式:矛盾的解决形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的一方或双方融为一体、矛盾双方交错融合。
1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人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4.实践线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16.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马原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总结--必须掌握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
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相对静止是是衡量运动的尺度,是事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把时间空间看作是独立存在的、凝固不变的东西,必然陷入形而上学。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它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任何物质都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无一例外。
这就表明,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物质及其运动的绝对性决定了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的条件性和可变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一、常见简答题总结1、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一、常见简答题总结1、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简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主要是指物质运动的三种特殊状态:其一是相对于特定的参照系而言,事物没有发生机械运动。
其二是相对于质变而言,事物仍处在量变阶段。
其三是相对于某种具体的物质运动形式而言,事物没有发生那种形式的运动而处于其他形式的运动之中。
(2)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对立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二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
所谓运动是绝对的是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永恒运动的,是无条件的。
所谓静止是相对的是说,静止是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是有条件的。
另一方面,运动与静止的统一表现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即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3)在运动与静止关系上有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否认运动,只讲静止,将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不动论;一种是割裂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只讲运动,否认静止的形而上学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死记内容)辨证唯物论1.自然界的物质性基本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2.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原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坚持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3.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的观点,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的相对静止;反对不变论和相对主义。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基本原理: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5.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基本原理: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6.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基本原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②从全面的实际出发,③从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④从联系的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7.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基本原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完整版)马哲原理总结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相互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第一,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
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第一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学法指导】识记:(1)运动的含义。
(2)静止的含义。
理解:(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用:识别在物质运动关系中的两种错误观点,即主观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与形而上学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的错误观点。
重点(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导学检测】常考考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1、运动和物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i)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①属性和存在方式。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②2、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 静止指两种情形: 一是指事物之间的③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④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2) 静止不是绝对的不运动,不是完全的静止, 而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 是运动的⑤状态。
(3) 运动与静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动与静的统一。
【考点达标】世界上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
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
动是绝对的,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
毛泽东这段话从哲学上说强调:回答1~2题1、哲学上所讲的静止是:()①运动的特殊状态②一种不显著的运动③绝对的不运动④指事物之间空间位置保持不变⑤事物在一定时期内性质保持不变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这一观点表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b.物质是相对静止的物质c.辩证法就是又动又不动d.物质是绝对运动的物质3、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著名和尚慧能认为:“风动、幡动,都是仁者心动罢了。
”上述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否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承认事物联系的普遍性d.颠倒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4、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物质、运动和静止三者的辩证)
高考政治辩证关系(物质、运动和静止三者的辩证)
高中政治物质、运动和静止三者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看待和分析任何事物,都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2.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用
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
一是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一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上,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看过"高考政治辩证关系(物质、运动和静止三者的辩证) "的还看了:
1.2019高考政治考前辅导知识
2.高考政治哲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3.2019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资料。
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hqqnb
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hqq nb物质与运动、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而物质的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物质的运动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基本粒子尽管极其微小,直径只有十万亿分之一厘米,但还占据一定的空间。
许多基本粒子的寿命极短,如p介子的寿命只有一亿亿分之一秒,但毕竟还是有时间。
微观粒子尚且如此,比微观粒子大的物质客体当然更是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持续性了。
因此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在空间、时间以外的物质运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
”(《马恩选集》第3卷,第392页)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捉摸、神秘莫测的东西。
测量时间的单位通常有年、月、日,它们都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绕地轴自转一周是一日。
对时间的更精密、更具体的划分和测定也离不开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
如极其精确的“原子秒”,也是根据铯-133原子在两个特定能极间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周期的9192631770倍为基准制定的。
空间同样也是用物质在时间中的运动度量的。
我们平时用尺子测量距离,就是通过尺子的运动来确定距离长短的。
对于大范围的距离,通常用光年(光在一年时间里所行驶的距离,即9.46′1012公里)来度量。
对普遍长度的精确测量以及对微观世界内极小长度的测量,都是用电磁波或基本粒子的物质波的运动来测定的。
上述事实表明,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时间与空间都与物质的运动是分不开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已经从科学上有力的证实了这一点。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和运动时不可分割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基础和载体,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3)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
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其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总之,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实践是社会的基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2主体性3社会历史性4多维性或多样性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与生产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者的辩证关系。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
是历史的创造者,表现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决定力量商品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关系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对事务的直接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由感性认识整理概括之后得到的对事务深层次本质的认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发展的最终目的,二者相互渗透
真理的三个特性,客观绝对相对
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价值规律作用
⒈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作用)
⒉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作用)
3.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刻不在发生,就得矛盾解决新的矛盾又发生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1不同的矛盾各有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不同矛盾和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者辩证统一,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特殊性是个性。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共性个性的统一体。
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产业资本运动依次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销售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最终实现价值增值。
第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在空间上并存。
第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必须以时间顺序依次循环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这两个条件是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的。
垄断产生的原因:1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控本行业的生产销售,以期获得高额利润;2企业规模巨大,相互竞争必定会两败俱伤以至后来居上;3为了避免如此,企业之间会妥协联合,进行垄断
矛盾两种属性在事物中发展的作用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同一性作用:1事物发展前提;一方发展以另一方发展为前提;2,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优点,得以各自发展3体现事物转化可能和趋势
斗争性:1促进双方竞争,造成力量不对等,为对里面的转化和事务量变转质变提供条件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思和社会存在的不同步;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首先,是本质和发展过程;其次,是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决定生产者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