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打印酸碱中和滴定学案导学案
3.2.3《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乾县二中 李 强考纲解读: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并迁移应用于其他滴定 重点难点:中和滴定原理的认识学案导学: 第一课时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 1.定义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标准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溶液)的实验方法。
2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 H ++ OH -= H 2O 在酸碱中和反应时: n(H +)=n(OH -) 当酸碱恰好中和时n(OH -)=n(H +) n 酸c 酸V 酸= n 碱c 碱V 碱我们常把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称为标准溶液,将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称待测溶液, 则酸碱恰好中和时: c 测=测测标标标n V n V c若为一元酸与一元碱则上式可简化为: V c3.中和滴定的关键:⑴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酸和碱溶液的体积⑵准确地判断滴定终点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4酸碱指示剂的选择:(1)原则:变色要明显、灵敏、容易观察,且指示剂的变色pH 和滴定过程的pH 突变一致。
①若用强碱滴定强酸 突跃范围:4.3---9.7甲基橙(3.1——4.4)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酚酞(8.2——10.) 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注意:酸碱中和滴定不选石蕊作指示滴定终点,因其PH 变色范围宽,颜色不易觉察,误 差超过了酸碱中和滴定允许的误差。
②若用强酸滴定强碱甲基橙(3.1——4.4)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酚酞(8.2——10.) 从 色变为 色时说明达到了滴定终点 一般规律:强酸滴碱甲基橙,强碱滴酸用酚酞 (2)指示剂用量: 2-3滴(3)滴定终点判断标准:当指示剂刚好变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认为已达到滴定终点。
已知浓度读 数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1.滴定准备过程1)滴定管的认识①构造:滴定管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
常有25.00mL和50.00mL两种规格。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十五) 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十五)酸碱中和滴定及应用【易错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最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在科学实验中占重要地位,它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可以扩展到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中和滴定原理是熟悉的酸碱中和反应,由于酸碱中和反应与日常生活及实验室工作联系非常密切应用性强,所以常以酸碱中和反应原理为切入点,考查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理论的运用,其实验操作、仪器使用、指示剂选择、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析、定量计算等知识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错题纠正】例题1、下面是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00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⑧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变化,直至滴定终点。
其中叙述错误..的是()A.④⑥⑦B.①⑤⑥⑦C.③⑤⑦D.①③⑤⑦【解析】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①错误;石蕊变色不明显,不易观察颜色,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作指示剂,③错误;滴定管使用前要用标准酸溶液润洗,⑤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⑦错误。
【答案】D例题2、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列填空:(1)配制100 mL 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
①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________(冷却后)→洗涤(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________→________→将配制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②称量________g氢氧化钠固体所需仪器有:天平(带砝码、镊子)、________、_______。
(2)取20.00 mL待测盐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液NaOH溶液进行滴定。
【知识解析】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1 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①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
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中用去的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体积,利用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酸碱之间的计量关系,求得待测碱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 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与操作(1)仪器酸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碱式滴定管(精确到0.01 mL)、烧杯、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溶液)等。
图3-2-3名师提醒(1)酸式滴定管下端为玻璃活塞,能耐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可用于盛装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但不能盛装碱性溶液。
(2)碱式滴定管下端为乳胶管和玻璃珠,乳胶管易被酸性或强氧化性溶液腐蚀,所以碱式滴定管一般只盛装碱性溶液。
(3)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 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4)滴定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
对于酸式滴定管,先关闭活塞,装水至“0”刻度以上,直立约2分钟,仔细观察有无水珠滴下,然后将活塞转动180°,再直立约2分钟,观察有无水珠滴下,若均无水珠滴下,则不漏水。
对于碱式滴定管,装水后直立约2分钟,观察是否漏水即可。
如果出现漏水或酸式滴定管活塞转动不灵活的情况,应将酸式滴定管活塞拆下重新涂抹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要更换玻璃珠或乳胶管。
(5)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前要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不然滴定管内壁附着的蒸馏水会将反应液稀释,使溶液浓度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2)指示剂的选择①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必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终点的pH相一致的酸碱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五点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五点是指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值随加入碱液的体积变化而变化的曲线上的五个关键点。
这五个点包括:
1. 初始点:开始滴定前,未加入任何碱液时的溶液pH值。
2. 等当点:滴定过程中,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的点,此时溶液的pH值为7。
3. 过量点:等当点过后,继续加入碱液,溶液的pH值开始上升,直至达到一个较高的值。
4. 滴定终点: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断的终点,通常与等当点略有差异。
5. 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等当点之间的差异,用以评估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五点的总结有助于理解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规律,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H+ + OH- = H2O
在达到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
有 n(H+) = n(OH-)
对于一元酸与一元碱: C酸V酸=C碱V碱
例题 : 用 0.1100mol/L 的 HCl 溶液滴定 22.00mL 未知 浓度的 NaOH 溶液, 滴定完成时,用去 HCl 溶液 29.00mL 。通过中和滴定测得 NaOH 溶液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多少?
7 10
0刻度处
25ml刻 度处
7.47mL
8
8
9.1mL
25ml酸式滴定管
滴定管
量筒
练一练
练习2:有一支50mL的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 液面恰好在10mL刻度处,把滴定管中的液体全
部流下排除,承接在量筒中,量筒中的溶液的
体积( )A
A.大于40.0mL
C.小于40.0mL
B.等于40.0mL
D.等于10.0mL
引出pH值突变概念 及范围
问题2:滴定终点时多半滴和少半滴溶液性质发生怎样改变 ? PH发生怎样改变?(一滴溶液的体积约为0.04mL)
问题3:以NaOH加入量为横坐标,以pH值变化为纵坐标, 绘制中和滴定曲线
PH
中和滴定曲线
12 10 8 6
反应终点
突 变4.3—9.7 范 围
4
2 加入NaOH(ml)
两位
☆ 2、滴定管使用注意事项:
⑴酸式滴定管:
⑵碱式滴定管:
可盛装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不能盛装碱性 溶液,HF
盛装碱性溶液,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 液(如KMnO4,K2Gr2O7,H2O2等),防止橡胶管被腐蚀。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教案(人教版):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
第53讲酸碱中和滴定及拓展应用[复习目标]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知道指示剂选择的方法。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的方法。
3.掌握滴定法在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考点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1.原理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以标准HCl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c(HCl)·V(HCl)。
V(NaOH)2.实验操作与仪器的选择(1)主要仪器(2)滴定前准备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锥形瓶:洗涤→装待测液→加指示剂。
(3)滴定操作(4)滴定终点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停止滴定,并记录标准溶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根据每次所用标准液的体积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求出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平均值。
3.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2)选取适当的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熟记: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变色范围和pH石蕊甲基橙酚酞4.滴定曲线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5.误差分析分析依据:c B=c A·V AV B(V B表示准确量取的待测液的体积、c A表示标准溶液的浓度)。
若V A偏大⇒c B偏大;若V A偏小⇒c B偏小。
1.将液面在0 mL处的25 mL的酸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全部放出,液体的体积为25 mL() 2.滴定终点就是酸碱恰好中和的点()3.滴定管和锥形瓶在滴定前都应该用待装溶液润洗()4.酸碱指示剂越多变色越明显,指示剂至少加入2~3 mL()答案 1.× 2.× 3.× 4.×一、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与指示剂的选择 1. 现用中和滴定来测定某NaOH 溶液的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中终点的判断和指示剂的选择
高 中化学 旧课 标和 新课 标 的教 材 内容 中都要 学 习一种 重 要 的定 量分 析方 法— —酸 碱 中和 滴定 。酸 碱 中和滴 定操
作 简单 、快 速 ,并 且具 有足 够 的准确 度 。因此 ,在 工 农业
中和滴定 中,我们可选择 p H 变色范围与达到滴定终 点时溶液p H 尽 可能相接近的指示剂,从 而使 中和滴定更准确。 【 关键 词】酸碱 中和滴定终点 指示剂
重要 的定量分析 方法一一酸碱 中和滴定。酸碱 中和滴定操作 简
与 酸碱 恰好 完全 中和 时溶 液 的p H 相 接近 。 因此 ,在 上述 用 盐 酸滴 定未 知 浓度 的N a O H 时 , 由于 达 到 滴 定终 点时 得 到 中性 的Na C 1 溶 液 ,可 选 择 变色 范 围 ( 8 . 2 —1 0 . o 】 更接近7 的酚 酞作 指 示剂 ,当 溶液 恰 好有 红色 变 为无 色且 半分 钟 内不回 复说 明达 到滴定 终 点 ,应 停 止滴
D. 溶液 呈碱 性 ,只 能选用 酚酞 作指 示剂 【解 析 】 N a OH 和 CH CO OH 反 应 恰 好 生 成
如 果 酸 碱 中和 滴 定 在 一 元 酸和 一元 碱 中进 行 ,其 反
H , C OO Na 时 ,C H C O 0 ‘ 水解 显碱 性 ,而酚 酞 的变色 范 围 例来说 明。用盐酸滴定Na OH 溶液时,从表面看,似乎没 C 为8 . 2 — 1 O . 0 较 接近 , 因此选答 案D。 有 变化 ,但 实 质 上 ,在 滴 定 过程 中溶 液 f l  ̄ p H发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滴 定前 , 由于 还 未 加入 盐 酸 ,溶 液 的p H决 定 于 【 例 2】 已 知 常 温 常 压 下 , 饱 和 CO, 的 水 溶 液 的 H = 3 . 9 ,则可 推断用 标准盐酸 溶液滴 定Na H C O 冰 溶液 时, 待测 的Na OH的浓度 ,因此 溶液 的D H 很 大 ,为 强碱 性 。随 p ) 着盐 酸 的滴 入 ,Na OH 不 断 中和 ,c ( O H。 ) 不 断减 小 ,p H也 适 宜选用 的指示剂及 滴定终 点时颜色变 化的情况是 (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
酸碱中和的滴定实验在化学实验中,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测量溶液中的酸或碱的浓度。
其中,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滴定法中最常见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从滴定的原理、所需仪器材料、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滴定的原理滴定法是利用试剂溶液与待测溶液之间定量反应的方法。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通常选择一种强酸与一种强碱进行滴定,通过化学计量的方法反应到等量点,并以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作为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在滴定的过程中,待测溶液滴定进入滴定瓶中的容量管中,逐滴加入滴定溶液。
一开始,溶液的pH值较低(酸性溶液);当酸性溶液被滴定溶液中的碱性物质逐渐中和至中和点时,pH值会急剧上升,直到接近中和点的时候,pH值才会迅速变化。
中和点的确定,可以通过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判断,如表达为溶液从颜色A变为颜色B。
二、实验所需仪器材料1. 三角漏斗和滴定瓶:用于滴定溶液的添加和混合。
2. 瓶塞:用于密封滴定瓶,防止溶液挥发。
3. 平底容量瓶:用于配制酸碱溶液的容器。
4. 量筒:用于溶液的容量测量。
5. 支架、夹子和滴定管:用于支撑和固定三角漏斗。
6. 钢化玻璃白板:用于记录滴定的数据。
7. 酸性或碱性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的酸或碱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三、实验步骤1. 配制溶液:根据实验需求,使用平底容量瓶配制所需浓度的酸碱溶液,并用量筒测量取样。
2. 装置滴定装置:将三角漏斗放在支架上,固定好。
将滴定管插入三角漏斗,确保不漏液。
3. 添加指示剂:根据实验所用指示剂的种类,将适量指示剂滴入容量管中。
4. 开始滴定:用滴定管将待测溶液滴定入容量管中,每滴一次仔细搅拌。
直至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5. 记录数据:滴定过程中记录滴定液滴入的次数,并进行数据整理。
6. 重复实验:如需提高实验准确性,可重复实验数次,并取平均值。
四、数据处理1. 计算滴定液的浓度: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滴定液滴入的次数,计算滴定液的浓度。
滴定液的浓度(mol/L)=滴定液的摩尔浓度(mol/L)×每次滴定的体积(L)2. 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根据酸碱中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待测溶液的浓度。
2021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三章2.3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酸碱中和滴定【学法指导】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
2.会运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未知浓度的强酸或强碱的浓度。
3.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基础梳理】一、酸碱滴定的定义和原理1.定义依据中和反应,用来测定实验方法叫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在中和反应中,H+、OH-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是,若用参加反应的c(H+)、c(OH-)来表示,其关系式为。
即:c(H+)= ,c(OH-)= 。
二、酸碱中和滴定的仪器和操作1.仪器、、锥形瓶、铁架台、、烧杯、白纸,有时还需要☂名师点拨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滴定管读数时要精确到0.01mL。
注意量筒与滴定管的区别。
2.指示剂的选择(1)原则: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终点时,指示剂的。
变色范围越窄越好,对溶液的酸碱性变化较灵敏。
通常选用,而不选用颜色变化不灵敏的。
(2)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用量及颜色变化滴定种类选用的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指示剂用量滴定终点判断标准甲基橙强酸滴定强碱酚酞强酸滴定弱碱甲基橙甲基橙强碱滴定强酸酚酞强碱滴定弱酸酚酞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 01mol 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 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D解析:NaOH 和3CH COOH 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3CH COONa ,溶液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故应选酚酞做指示剂。
3.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 (1)滴定前的准备工作(2)滴定终点的判断: 。
【典例2】正误判断。
酸碱中和滴定
讨论3:(13· 山东)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0.1mol/L醋酸溶液中
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中pOH(pOH=-lg[OH-]) 与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 A.M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强于Q点 B.N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Q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
四、实验步骤: 1、查漏: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堵塞和活塞转动是
否灵活;
用自来水、蒸馏水逐步将滴定管、锥形瓶洗浄。 2、洗涤:
3.润洗:分别用标准液和待测液润洗相应的滴定管。
4、装液:用倾倒法将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酸、
碱滴定管中,使液面高于“0”刻度2-3cm 5、赶气泡: 酸式滴定管:快速放液 碱式滴定管:橡皮管向上翘起
c待
c 标V标
(一元强酸、一元强碱)
③ 配制标准液产生的误差
A、配制0.1 mol/L NaOH溶液500 mL做为标准液。需要NaOH 质量2 g NaOH已部分潮解 大 B、NaOH中含有杂质,杂质不与待测液反应 大 C、NaOH中所含杂质消耗1 mol盐酸的质量大于40 g(如含 Na2CO3、NaHCO3) 大 D、NaOH中所含杂质消耗1 mol盐酸的质量小于40 g(如含 Na2O) 小
9、记录:当溶液由红色突变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 复红色,停止滴定,准确记下盐酸读数。重复滴定 2-3次。 10、计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思考:如果滴定管下端尖嘴中有气泡存在,对实验 结果有什么影响?如何除去气泡? 酸式滴定管:快速的打 开玻璃塞,让快速下流 的液体将气泡赶出。 碱式滴定管:将橡胶管 弯成900,用手指挤压玻 璃球,快速放出一小股 液体将气泡赶出。
高考化学:各种酸碱滴定曲线图的突破!
高考化学:各种酸碱滴定曲线图的突破!方法指导高考化学各种酸碱滴定曲线图的突破高考频繁出现酸碱中和滴定的图象题,此类题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不仅考查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问题的思想,而且考查数形结合识图用图的能力,还要求学生能深入微观世界认识各种化学过程来解决比较微粒浓度大小问题。
但万变不离其中,离不开指示剂的选择,离不开滴定曲线的认识与应用,离不开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与三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分析比较离子浓度大小等问题。
滴定曲线的认识: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图是以所滴入的酸或碱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以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为纵坐标体现中和滴定过程的曲线图。
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的曲线图,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形状变化不大,但中间突跃大(即酸或碱溶液一滴之差,溶液pH 变化大,出现突变)。
分析强酸与强碱互相滴定时的离子浓度大小,只要关注水的电离平衡即可,没有其它平衡影响。
强酸滴定弱碱或强碱滴定弱酸的曲线图,突跃小,较平缓;强酸滴定弱碱的起点低(因弱碱pH相对较小),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强碱滴弱酸的起点高(因弱酸pH相对较大),前半部分形状有差异。
分析强碱滴定弱酸或强酸滴定弱碱时的离子浓度大小,不仅要考虑生成盐的水解平衡,而且还要考虑过量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与水的电离平衡。
指示剂选择的原则:指示剂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变色明显、灵敏,而且要选择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滴定时pH突跃范围相吻合,这样就能准确指示到达滴定终点(即酸碱恰好中和时的pH)。
一、强酸强碱互相滴定曲线图的应用例1.下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解析:认识滴定曲线图是解题的关键,强酸与强碱相互滴定突跃大,且恰好中和时溶液pH=7,故酚酞、甲基橙均可作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酸碱中和滴定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
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确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摩尔计算,通过滴定终点的检测,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知识。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是基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平衡原理。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是1,1,因此可以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溶液中的酸碱物质发生中
和反应,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常用的滴定试剂有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酸碱中和滴定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指示剂是一
种能够在滴定终点时改变颜色的化合物,它能够准确地指示出滴定终点的到来。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溴甲酚绿等。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会在滴定终点时发生颜色变化,从而提示滴定的结束。
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摩尔计算。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可以推导出滴定终点时反应物的摩尔比,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浓度。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需要严格控制试剂的用量和反应条件,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酸碱中和滴定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的
摩尔计算和化学平衡原理。
在进行酸碱中和滴定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滴定试剂和指示剂,并严格控制滴定条件,以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学习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分析方法,为化学分析实验提供有力的支持。
滴定终点与指示剂的选择
滴定终点与指示剂的选择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
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
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
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
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不易观察。
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尽管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选用。
但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如强酸滴定强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强碱滴定强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
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一、选择指示剂【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2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基础知识讲义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一、水的电离(一)水的电离1、电离方程式:H2O H++OH-或H2O+H2O H3O ++OH-2、特点:(1)极难电离(2)可逆过程,吸热(3)25℃,水中的c(H+)=c(OH-)=1.0×10-7mol/L(4)由水电离出的H+与OH-浓度相等,即c(H+)水=c(OH-)水3、影响因素:(1)促进:①升温②加活泼金属③加弱碱阳离子或弱酸阴离子(即能水解的盐)④电解(2)抑制:①降温②加酸或碱③加强酸酸式盐(二)水的离子积1、定义:当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电离产物H+和OH-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用K w表示。
2、表达式:K w=c(H+)·c(OH-)说明:①c(H+)和c(OH-)均表示整个溶液中的H+、OH-的总物质的量浓度②K 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酸溶液中:K w= c(H+)酸·c(OH-)水碱溶液中:K w= c(H+)水·c(OH-)碱盐溶液中:K w= c(H+)水·c(OH-)水③不同溶液中的c(H+)、c(OH-)可能不同,但任何溶液中的c(H+)水=c(OH-)水④25℃时,水中的c(H+)=c(OH-)=1.0×10-7mol/L,K w=1.0×10-14100℃时,水中的c(H+)=c(OH-)≈1.0×10-6mol/L,K w=1.0×10-12⑤K w有单位,其单位为mol2·L-2,因其复杂通常省略⑥K 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 w增大,水更易电离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一)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看c(H+)与c(OH-)的相对大小当c(H+)=c(OH-)时,为中性;当c(H+)>c(OH-)时,为酸性;当c(H+)<c(OH-)时,为碱性(二)酸性强弱的判断溶液中酸性的强弱:c(H+)越大,酸性越强酸的酸性强弱:看酸电离出的H+的难易,越容易电离出H+,酸性越强(三)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当c(H+)或c(OH-)大于或等于1mol/L时,用c(H+)或c(OH-)直接表示当c(H+)或c(OH-)小于1mol/L时,用pH表示(四)pH1、定义:用c(H+)的负对数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2、适用范围:稀溶液3、表达式:pH=-lgc(H+) 或c(H+)=1.0×10-pH mol/L4、意义:pH↑→碱性增强,pH↓→酸性增强5、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K W 注:在分析c(H )、pH 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时,要注意溶液的温度(五)溶液酸碱性的测定方法1、用pH 试纸测定(1)pH 试纸的制作:是将试纸用多种酸碱指示剂的混合溶液浸透,经晾干制成的,pH 试纸一般呈黄色。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 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 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
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 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
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
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
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不易观察。
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尽管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选用。
但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如强酸滴定强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强碱滴定强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
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一、选择指示剂【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题分析
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题分析酸碱中和滴定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滴定实验中,判定滴定终点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对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一、题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定题通常以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为基础,要求学生判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或指示剂的选择。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题为例:【例题】某实验室用盐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已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试管中盐酸溶液的体积为30mL,滴定时使用溴酚蓝作为指示剂,滴定终点由黄色变为蓝色。
则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滴定反应方程式为()。
A. NaOH + HCl → NaCl + H2OB. NaOH + HCl → NaCl + H2C. NaOH + HCl → NaCl + H2O2D. NaOH + HCl → NaCl + H2O + CO2二、解题分析这道题目要求判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并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选择正确的滴定反应方程式。
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滴定终点由黄色变为蓝色,说明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由酸性溶液变为碱性溶液。
这是因为溴酚蓝是一种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2. 滴定反应方程式:根据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判断滴定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滴定反应,生成盐和水。
因此,正确的滴定反应方程式应该是A选项:NaOH + HCl → NaC l + H2O。
三、解题技巧1. 熟悉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不同的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熟悉常见的指示剂的颜色变化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
2. 注意滴定反应的特点: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反应类型,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草酸和氢氧化钠滴定反应式
草酸和氢氧化钠滴定反应式引言:草酸和氢氧化钠滴定反应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滴定反应。
该反应可以通过滴定草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来确定草酸溶液中的草酸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滴定反应的反应式、滴定终点的判断以及实验操作步骤。
一、反应式:草酸和氢氧化钠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2C2O4 + 2NaOH → Na2C2O4 + 2H2O该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草酸(H2C2O4)为酸,氢氧化钠(NaOH)为碱。
在反应中,1 mol的草酸与2 mol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 mol的草酸钠和2 mol的水。
二、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反应的终点是指酸和碱完全中和的时刻,也就是酸和碱摩尔比例恰好为1:1的时刻。
为了判断滴定终点,一般会使用指示剂来帮助标志。
常用的指示剂是甲基橙(Methyl Orange),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
在草酸和氢氧化钠滴定反应中,当草酸溶液中的草酸完全中和时,溶液的酸性消失,变为碱性,此时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溶液会从红色转变为黄色。
滴定过程中,我们需要一滴一滴地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从红色转变为黄色时,即可得到滴定终点。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草酸溶液:取一定量的草酸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得到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戴好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对皮肤和眼睛产生损伤。
2. 准备氢氧化钠溶液: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得到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3. 滴定操作:将草酸溶液倒入滴定瓶中,加入几滴甲基橙指示剂,溶液会变成红色。
然后,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同时轻轻摇动滴定瓶。
当溶液的颜色由红色转变为黄色时,即可停止滴定。
记录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 结果计算:根据滴定所需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可以计算出草酸溶液中草酸的含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1 mol的草酸与2 mol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1 mol的草酸钠。
通过摩尔计算,可以得到草酸的浓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pH稍有变化,指示剂就能改变颜色。
石蕊溶液由于变色范围较宽,且在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不易观察,所以在中和滴定中不采用。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 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
如用0.1000 mol/L的NaOH
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
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 ≠7,而是在8.2~10.0之间。
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
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溶液颜色的变化由浅到深容易观察,而由深变浅不易观察。
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尽管甲基橙或酚酞都可以选用。
但为了减小误差,应选择在滴定终点时使溶液颜色由浅变深的指示剂。
如强酸滴定强碱时,甲基橙加在碱里,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橙色,易于观察,故选择甲基橙。
用强碱滴定强酸时,酚酞加在酸中,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浅红色,易于观察,故选择酚酞。
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
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
一、选择指示剂
【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红色褪去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解析: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是:NaHCO3+ HCl === NaCl + CO2↑+ H2O,滴定终点时pH=3.9,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指示剂选用甲基橙(3.1~4.4),滴定终点时溶液pH降低到3.9,颜色由黄变橙。
答案:D
【例题2】(08年全国理综Ⅱ)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 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 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误差最小。
若选用甲基橙,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内,NaOH的量不足,导致测定出的CH3COOH浓度偏小。
石蕊变色范围太宽,误差大,且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作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
因此,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答案:D
点拨:酸中中和滴定的要点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关键是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在实验室里一般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石蕊由于颜色变化不明显,因此滴定时不宜使用。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
要明显,通常情况下,酸滴定碱,选择甲基橙;碱滴定酸选择酚酞。
如果酸碱有一方是弱的,酸碱恰好中和时,所得溶液不一定显中性,则应根据中和所得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用上述哪种指示剂,若恰好中和时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若恰好中和时溶液显碱性,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二、描述滴定终点
【例题3】下列各项错误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属于终点现象判断不正确的是
解析:A项,滴定终点的标志是红色刚好变成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无变化。
因为如果滴加盐酸过量,溶液仍然是无色,因此A项属于终点现象描述错误;B项、C项应用碱式滴定管,属于仪器选择错误;D项,指示剂、滴定管选择度错误。
答案:A
三、选择指示剂测定样品中一种成分
【例题4】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中氢氧化钠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使CO32-全部转变成碳酸钡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
(1)用酚酞作指示剂,向混有碳酸钡的氢氧化钠混合物中滴加盐酸,不会使碳酸钡沉淀溶解而能测定氢氧化钠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若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解析:在碳酸钡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中,滴加盐酸,氢氧化钠与先盐酸反应。
用酚酞指示滴加盐酸到弱碱性,而碳酸钡无法与盐酸反应,用甲基橙指示滴加盐酸到酸性,碳酸钡将与盐酸反应。
答案:(1)酚酞在弱碱性条件下变色(pH:8.2~10.0),所以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加盐酸到弱碱性,盐酸只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碳酸钡反应。
(2)偏高
【例题5】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NaOH的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
(1)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______(填“会”或“不会”)使BaCO3溶解而影响测定NaOH的海量,理由是_________。
(2)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_______变为_______。
(3)滴定时,若滴定管中的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达到滴定终点,
______(填“能”或“不能”)由此得出准确的滴定结果。
(4)______(填“能”或“不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若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正确”)。
答案:(1)不会当酚酞刚变色时,盐酸只与氢氧化钠作用,不与碳酸钡反应(2)浅红色无色(3)不能(4)不能偏高
【例题3】取体积均为25 mL浓度均为0.10 mol/L的两份 NaOH溶液,把其中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
用已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和上述两份溶液,若中和第一份(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所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 A,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的体积为V B,则:
(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V A与V 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 A与V 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NaOH溶液置于空气中,因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使NaOH的浓度减小,因此溶液的pH减小。
用硫酸滴定Na2CO3溶液,反应分两个阶段进行:①H+ + CO32-= HCO3-(此时溶液显弱碱性);②H+ + HCO3-= H2O + CO2↑(此时溶液显弱酸性)。
滴定过程按哪种反应进行,取决于选择的指示剂。
因此(1)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因其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由2NaOH → Na2CO3→CO2→ H2SO4可知,消耗的H2SO4的量不变,因此有V A=V B;(2)以酚酞为指示剂时,酚酞的变色范围pH在8.2~10.0之间,滴定按①进行,消耗的硫酸的量减少,因此有V A<V B。
答案:pH减小原因见解析(1)V A=V B(2)V A<V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