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考物理总复习新题预测练2声现象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 专题02 声现象(中考母题)(含解析)

中考物理 专题02 声现象(中考母题)(含解析)

专题02 声现象(中考母题)一、选择题1.(2013•柳州)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2.(2013•绵阳)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3(2013年杭州市)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是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频率 D.传播声音的物质【答案】 D【解析】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各类,介质的温度有关,与音调、响度、频率都没有关系。

选项D正确。

考点:声音的传播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温度不同时声速不同,难度较小。

4.(2013•沈阳)下列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的结石5.(2013•黑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6(2013漳州)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答案】 D【解析】蝙蝠利用声波导航,用声呐作超声波探测海深,用B超是用超声波进行体检,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声波的利用。

选项D正确。

考点:超声波的利用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超声波利用的几种情况,难度不大。

7.(2013•湘西州)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8.(2013郴州)“妈妈,妈妈,外婆来电话了……”小花接听电话喊道。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二:声现象

2021中考复习 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二:声现象

2021中考复习物理重点知识专题训练——专题二:声现象【专题一:声音产生的条件】【例1】小实验:用直尺做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把直尺紧压在桌边上,另一只手拨动直尺的伸出端,观察现象并思考:(1)能听到声音吗?此时直尺处于什么状态?当直尺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2)通过上述实验,你发现直尺在什么情况下会发出声音?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出声音?【专题训练】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2.小明、小红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红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笔尖在纸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他们共同探究的问题是:_____;(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能得出共同的结论是_____.【专题二:声音的传播】【例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这说明了。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并由此推理可知:。

【专题训练】1.如图,小明将细绳的两端分别绕在两只手的食指上,再用食指堵紧双耳.当小华用铅笔敲击衣架时,小明仍能听到敲击衣架的声音,这是因为A. 没有将双耳完全堵住,有声波从空隙间传入人耳B. 主要是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引起手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C. 声波经细绳、食指传入人耳,使人听到声音D. 是小明产生的幻觉,食指堵住双耳,声波是无法传入人耳的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会受影响。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 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解析版)

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考点一:声音产生的条件1.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2.人们谈话时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而产生声音,经传播到人耳,引起人耳的振动,产生了听觉.3.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考点二:声音的传播与声速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不能发声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B.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3.声音能靠一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__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______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________中比在中_________传播得得快.如果这根管子长为1120m,两次响声相隔3s,当时的气温为15℃,则管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4.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传播,的传声能力较强.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6.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它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①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②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2.在一只玻璃杯里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测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仔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主要根据是(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乐音三要素D. 响度大小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7. 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8.六月的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2.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考点五:噪声与控制1.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2.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乐器商店标志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3.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4.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2020中考复习物理知识点专项练习——专题二:声现象参考答案考点一:声音产生的条件1. 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 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 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A.我们听到声音的条件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并且在介质中传播.物体振动时,如果没有介质,我们也听不到声音,故A不合题意;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B符合题意;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色辨别,故C不合题意;D.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不合题意;2.人们谈话时彼此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是因为声带的而产生声音,经传播到人耳,引起人耳的振动,产生了听觉.【答案】振动空气鼓膜【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人耳,声音会引起鼓膜的振动,然后经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产生听觉.3.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着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答案】塑料球被弹开发声体(音叉)在振动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所以会将接触它的塑料球弹开;音叉的振动比较小,通过塑料球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考点二:声音的传播与声速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气体不能发声B. 声音是一种波C.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答案】B【解析】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错误;B.声音是一种波,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D.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B.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D.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答案】A【解析】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声音的反射,回声现象,和次声无关.符合题意.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音色不同.不符合题意.C. 隔墙有耳,墙是固体,说明固体也能传声.不符合题意.D.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把能量传递给眼镜和上面的灰尘,使眼镜和灰尘分离,起到清洗的效果.不合题意.故选A.3.声音能靠一切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为介质传播出去.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个管子,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那么,第一下响声是从__传过来,第二下响声是从______传过来的,说明声音在_________中比在中_________传播得得快.如果这根管子长为1120m,两次响声相隔3s,当时的气温为15℃,则管中的声速为__________.【答案】 (1). 固体 (2). 液体 (3). 气体 (4). 钢管 (5). 空气(6). 固体 (7). 气体 (8). 3808【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可以通过固体和气体传播,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击这个管子,声音同时通过钢管和空气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速度快,通过钢管传播的声音先传到把耳朵贴在钢管的另一端甲同学耳朵里,就是第一下响声;随后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也传到甲同学的耳朵里,这就是第二下响声.假设声音沿空气传播所用的时间为t,则声音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为t-3s;由v=S/t得s=vt;所以有,v空气t=1120m①,v×(t-3s)=1120m②;所以,由①②式得 v≈3808m/s4.当别人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嚼同样的脆饼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是靠传播,的传声能力较强.【答案】骨头(或固体)、固体【解析】当别人嚼脆饼干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是应为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耳朵;你自己嚼同样的饼干时,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是因为声音通过骨传播到自己的耳朵,这也说明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比气体强.5.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不能)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答案】能;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能;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后,打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收到呼叫信号,是因为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瓶内手机发出的声音在瓶外不能听到,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6.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在课外做“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记录的一些内容:A.器材:一个能发声的电子铃,一个鞋盒,待比较的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沫塑料及其它材料)、一把长卷尺.B.步骤:小明先将衣服包好电子铃,放入盒内,让其发声.再安排一位同学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铃声时为止,用卷尺测出同学到盒子的距离.分别用其它材料完成上述步骤.提问:①小明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②小芳认为:比较的时候,远离的方向要相同,因为风向不同会影响声音的传播(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请你想一想,还要保持哪些因素相同呢?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比较听音距离 (2). 电铃的方向 (3). 电铃的响度 (4). 听音的人【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实验可知:小明是通过比较声源到听者的距离的方法来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不同的人及不同的声源可以影响声源到听着的距离,所以在实验中还应该控制的变量是:声源相同、观测者相同.考点三:声音的特性1.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答案】C【解析】A.敲鼓用力越大,振幅增加,响度越大,振动频率不变,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不变,即音调不变.不符合题意;B.广口瓶中空气越稀薄,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不符合题意;C.纸板划得慢,梳齿振动得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也越低.符合题意;D.安装噪声检测仪只能检测噪声强度,不能减少消灭噪声.不符合题意.2.在一只玻璃杯里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测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仔细倾听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主要根据是( )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答案】B【解析】当病人腹部有积水时,当敲击患者腹部,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调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故选B.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故选D.4.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乐音三要素D. 响度大小【答案】D【解析】“引吭高歌”指声音很大,高指的是响度大.“低声细语”指声音很小,低指的响度小.故选C.5.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 音调不同B. 响度不同C. 音色不同D. 频率不同【答案】C【解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分辨不同人的声音的.故选C.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响度相同的是___.【答案】 (1). 甲和乙 (2). 甲和丙【解析】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周期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7. 如图所示,四支相同的试管内装有不同深度的水.(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音调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只填对应序号)【答案】(1)ABCD,(2)DCBA.【解析】用嘴贴着管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管内空气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用棒敲击试管,振动是试管和管内水振动发声的,水越多,音调越低.所以:(1)用嘴贴着管口吹气,则发出的声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BCD(2)用棒敲击试管,则发出的声音低到高的顺序是:DCBA8.六月的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答案】 (1). 空气 (2). 音色【解析】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通过气体、液体、固体三种介质传播来的.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大多是通过气体传播来的;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考点四:声的利用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振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________,同时声波可以传递________.【答案】噪声;能量【解析】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也可以传递能量.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答案】 (1). 信息 (2). 能量【解析】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答案】(1)从表中可以知道: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狗和其他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解析】(1)从表中可以知道: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狗和其他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考点五:噪声与控制1. 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准备期中考试时,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答案】B【解析】解:A、减小音量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打开门窗,是增强了噪声的传播,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紧闭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棉花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2.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 乐器商店的标志C.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答案】D【解析】题中所示的标志是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选D.3.如图所示的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_____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_____.【答案】 (1). 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 隔音盘【解析】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阻拦反射或吸收、阻挡、在人耳处减弱.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来减弱来噪声的;如图,噪声在隔音盒中传播时,被逐渐减弱,所以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隔音盒.故答案为 (1). 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2). 隔音盘4.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环境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采用质量轻、强度高、隔音性能好且耐腐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污染.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健康保护.请回答:(1)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由材料知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处减弱,在过程中减弱;在处减弱.(3)在教室里上课,室外常有噪声干扰,请你至少提出三种减小噪声干扰的方法.【答案】(1)无规则;(2)声源处,传播,人耳;(3)把门窗关上,停止制造噪声,在人耳处塞棉花.【解析】(1)噪声是一种引起人烦躁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由于噪声是一种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听起来比较刺耳.(2)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是防止噪声的产生;积极搞好城市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3)校外如果有噪声源,找到它,阻止或设法减弱其发声;可在校园内、外广泛植树等;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试卷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试卷

2024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训练:声现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道小题)1. (2023·江苏南通)下列情境中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B.“尖声尖叫”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C.“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低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2. (2023海南)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A.空气B.真空C.大地D.水3. (2023·江西模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户主说话才能打开“声纹锁”,“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B.可以采用回声测距的办法用超声波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C.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 (2023衡阳模拟)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5. (2023·邹城)我们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因为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产生的声音属于( )A.可听声波B.超声波C.次声波D.噪声6. (2023天津)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7. (2023枣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8. (2023•大连)“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诗句.诗人能分辨出是蛙声,依据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9. (2023•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入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 )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10. (2023贵阳云岩区模拟)为防止机动车的噪声对学校教学产生影响,在学校附近设有如图所示的标志。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二 声现象

2022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二 声现象

专题二:声现象知识点复习(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与声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介质:声传播所需要的物质。

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波:声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3.声速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二)声音的特性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1)频率: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描述,单位是赫兹(Hz)。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3)人能感受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1)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

(2)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4.乐音的三要素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作乐音。

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控制(1)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它。

如给机器加橡皮垫来吸收它的振动,给汽车和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2)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

如在公路和住宅区设置声音屏障墙。

(3)减弱进入耳朵的噪声。

如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工人要戴耳罩。

对应习题一,单选题1.(2017 大连)“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2017 朝阳)为了减少学校周围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上课的影响,以下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学校路段禁止鸣笛B.在学校周围植树造林C.每个学生都戴上耳罩上课D.上课时暂时关上门窗3.(2020 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B.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C.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2020 锦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D.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5.(2017 沈阳)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捂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C.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7.(2017 本溪)吉他是演唱校园民谣的主要伴奏乐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演奏时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目的是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C.练琴时琴手经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轻轻拨动琴弦,发出微弱的声音,此时吉他发出的是次声波8.(2020 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 )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9.(2020 郴州)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2020 成都)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 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二,非选择题11.(2018 昆明)图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

(单元考点集训)中考物理考点专题练习专题二声现象(2019~2020学年度)

(单元考点集训)中考物理考点专题练习专题二声现象(2019~2020学年度)

专题二声现象1.(2013•柳州)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1.B解析: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选项错误.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选项正确.声音传播需要时间.选项错误.敲鼓时,鼓发声,鼓面一定在振动.选项错误.2.(2013•扬州)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2.D.解析: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3.(2013•庆阳)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3.B.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4.(2013•江西)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4.B.解析: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鼓声是通过空气传给岸上的观众的,A选项说法正确;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项说法不正确;运动员敲鼓的力量越大,鼓面振动的振幅越大,鼓面的响度越大,C选项说法正确;观众能够分辨出鼓声和号子声,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D选项说法正确.5.(2013•泰安)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B.解析:“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6.(2013•梅州)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6.C.解析: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2013•天津)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7.A.解析: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8.(2013•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 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 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8.C.解:音量不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响度不变,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发出声音的振动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所以ABD错误,C正确.9.(2013•湖北)同窗三年,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9.C解析:不同的人在说话或唱歌时,由于声带结构的差异,发声的音调和响度可以相同,但音色不会完全相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10.(2013•安徽)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C.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变高 D.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10.D.解析: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说明声音的响度和振动的幅度有关.钢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1.(2013•乐山)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B.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1.B.解析: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减弱噪声,A不符合题意;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B符合题意;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是在噪声的接收处减弱噪声,D不符合题意.12.(2013•绵阳)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2.D.解: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传播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B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小响度来减弱噪声.此选项错误;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此选项错误;D蛙声和蝉声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13.(2013•泸州)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13.A.解析: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B错误;“禁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角度控制噪声的,故C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D错误.14.(2013•鄂州)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14.A解析:“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高频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因此不是超声波,该声波的响度是145dB,B选项说法正确,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选项说法正确,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选项说法正确.15.(2011.山东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2022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现象(无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声现象(无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实验专练1.小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1)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D.插入广口瓶中的导管不够长(2)调整器件使之完好后,再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随着瓶内空气逐渐稀薄,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变高/不变/变低),响度(变大/不变/变小)。

(3)小明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将(不能听到/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此现象(可以/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某同学做了下面的一组实验。

(1)如图甲所示装置能探究的实验有哪两个?、。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能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怎样变化?。

并由此推理可得到怎样的实验结论?。

(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如图丁),请给出实验结论。

3.小明等同学在“探究声音是什么”的实验中,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用小槌敲击音叉时,在听到声音的同时,观察到乒乓球。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此实验放到月球上观察到此现象(选填“可以”、“不可以”);(2)小明又去敲击同一个音叉,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敲击时的二列声波图,如图甲和乙,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次声音的(选填“响度”或“音调”)相同。

(3)细心的小明还发现老师桌上还有两种同种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图丙和丁,敲击后(选填“丙”或“丁”)图音叉振动的频率更高。

(4)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闹钟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渐往外抽气,我们听到闹钟声越来越(选填“强”或“弱”),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A. 拨动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B. 手拨动越快,橡皮筋发出的声音传播越快
C. 拨动两条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不同
D. 拨动不同橡皮筋,可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4.如图所示,小王用捆有棉花的筷子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制成了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发出悦耳的哨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2.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古城西安圆满举办。如图,好客的陕西人民用热情的腰鼓、欢快的秧歌来欢迎国际友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力敲鼓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B. 人们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腰鼓的声音
C. 鼓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腰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13.绷紧在纸盒上的两条橡皮筋,粗细不同(如图),用手拨动橡皮筋可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如图丁所示,渔民通过声呐捕鱼,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17.下列关于声现象 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图乙:用相同的力敲击水瓶琴能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C. 图丙:蝙蝠利用次声波传递能量确定目标的位置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5.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响度变小
C. 音调变高
D. 音调变低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声现象 专题训练(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中考物理冲刺真题复习—声现象 专题训练(含解析)

—声现象专题训练1.(2022四川成都)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没有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没有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2.(2022四川自贡)为创建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公共场合“轻声”说话。

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A.声速B.响度C.音色D.音调3.(2022)男女两位歌唱家分低高音声部二重唱时,两位歌唱家的声音最有可能()A.音调相近B.音色相近C.频率相近D.响度相近4.(2022天津)音乐会上,艺术家们用编钟、二胡和古筝等乐器演奏乐曲《春江花月夜》。

听众能够分辨出没有同乐器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5.(2022恩施州)甲、乙音叉的形状差没有多,分别标有“256Hz”、“512Hz”字样,先后用相同的力度敲击它们,甲、乙两音叉相比()A.甲响度小B.甲音调低C.乙振幅大D.乙声速小6.(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7.(2022四川内江)下列关于声音的说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优美的小提琴声一定是乐音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D.医院对人体的B超检查是利用了次声波8.(2022赤峰)下列事例中利用声来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金刚石等坚硬物品钻孔B.超声波使液体微粒剧烈振动,加速溶质溶解C.人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耳内鼓膜会破裂出血D.母象与小象通过次声波交流9.(2022娄底)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没有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抽掉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钟铃声的音量没有会变化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10.(2022四川南充)某学校九年级三班在教室举办了一场庆元旦文艺晚会,下列现象解释没有正确的是()A.某同学弹奏吉他时,没有断改变手按压弦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音调B.表演中的女高音和男低音指的是两者的响度没有同C.某同学发现音箱上小纸屑在跳动,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教室中唱歌的声音比在教室外显得更加洪亮,是由于教室中有回声的缘故11.(2022四川眉山)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一一形容声音的音调很高B.闻其声,知其人一一是因为人与人的音色没有同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一一可以直接减弱声D.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一一是因为声能传递信息12.(2022四川达州)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波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3.(2022四川乐山)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确的是()A.“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响度B.学校周围“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噪声C.声音在没有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传递能量14.(2022娄底)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句中描绘声音在山谷中产生回声B.“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浓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句中“汤沸”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没有断升高15.(2022宁夏)2023年6月5日,全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现象》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声音的高低称为响度,通常以分贝为单位C.声速超过340m/s的声音,称为超声波D.在校园周围植树能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发声时,鼓面并不振动B.施工现场的工人们戴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D.共鸣现象可以在真空中出现3.长沙交响乐团演奏湖南民歌《浏阳河》,献礼建党100周年。

关于其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B.钢琴、竹笛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C.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D.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内乘客会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噪声,如发动机噪声、胎噪、风噪等等,高档汽车采取加装隔音棉、安装隔音玻璃的降噪措施,这是()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多种降噪法并举5.如图所示的是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哈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发出嗡嗡声的声源是“鱼洗”B.“水花四溅”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能吓退敌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众多“鱼洗”发出的声音汇集是增大了声音的振动频率A.声音在铜中传播得最慢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快D.声速大小与介质的温度、种类有关7.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A.一次敲击声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D.四次敲击声8.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含答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从而形成回声。

当回声比原声晚0.1 s 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4)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或捂住耳朵知识点4:声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1. 考查热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噪声的控制,声音的特性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振动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空气__传到人耳。

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方法点拨:1.关于振动与发声关系的理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被人们看到,微小的振动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能被人耳听到。

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2 白族的唢呐、彝族的芦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_振动_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选填“音★知识梳理★突破考点,典例呈现★备考指导 ★考纲要求: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探究) 2. 乐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认识)调”“响度”或“音色”)。

听演奏的人能分辨出曲调是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是因为各种乐器的__音色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现象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第二章声现象
(1)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 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 系如图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__空__气__柱__的__长__度__越__长__,__音__调__越_ _高____。 (2) 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 倒满了,这是因为__水__快__倒__满__时__发__出__声__音__的__音__调__较__高___。
直击中考
11.(双选)疫情期间,农村“大喇叭”重出江湖,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 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减少串门。关于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BC )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村主任 D.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3.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声调
B.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真空罩内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有些地方禁止汽车鸣笛,目的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直击中考
17.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测速
超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 20000 Hz 的声波,它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
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
测距是测速的基础,如图甲所示,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
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 声现象 真题强化训练【有答案】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2 声现象 真题强化训练【有答案】

《专题2声现象》真题强化训练一、单选题1.(2021辽宁鞍山中考)我市某校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活动,以下四个选项中用声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演唱者的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C.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D.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答案】C【解析】歌声是由演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主持人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嘹亮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C正确;禁止观众在礼堂中大声说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2.(2021广西河池中考)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在空气中声速跟光速相等C.“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色不同D.声呐是利用次声波来定位的【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远远小于光速,故B 错误;“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不同,故C错误;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的,故D错误。

故选A。

3.(2021湖南永州中考)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某中学举行了“唱支赞歌给党听”的音乐晚会。

关于音乐晚会上各种乐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提琴声不是振动产生的B.观众听到的美妙音乐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钢琴声和二胡声是通过声音的音调区分的D.笛子声的“高音”和“低音”是通过声音的响度区分的【答案】B【解析】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声是小提琴的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观众听到的美妙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的,故B正确;各种乐器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能够区分钢琴声和二胡声,就是通过音色辨别的,故C错误;“高音”和“低音”是指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笛子声的“高音”和“低音”是通过声音的音调区分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21湖南湘潭中考)如图是端午节赛龙舟的情景,选手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选手通过响度来辨别鼓声C.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鼓声的音调高D.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A【解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选手能区分开鼓声和其他声音,依靠的是不同发声体音色一般不同,故B错误;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鼓手在耳朵里塞上棉花,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声现象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综合题专练∶声现象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1.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D【解析】【详解】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答案】A【解析】【分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详解】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A正确;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故C错误;D.反射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来的现象,故D错误。

专题训练二 声现象-2023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满分三部曲】

专题训练二 声现象-2023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满分三部曲】

专题二声现象一、考点再现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振动的物体叫。

2.“真空铃”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交谈,因为,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 m/s。

3.回声是由于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4.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是介质的和介质的。

5.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人就听到了声音。

6.耳聋:分为耳聋和耳聋。

7.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8.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9.乐音是物体做时发出的声音。

10.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音调跟发声体振动有关系,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

物体在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又记作。

人的听觉范围是 Hz 到 Hz 低于叫次声波,高于 Hz叫超声波。

11.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

响度跟发生体的有关。

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叫振幅。

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_。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和。

12.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____ _____或____ _____。

音色跟发声体的、有关。

13.可以利用声来和。

14.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污染、污染、污染、污染。

15.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_________作用的声音。

中考物理总复习 新题预测练2 声现象

中考物理总复习 新题预测练2 声现象

新题预测练2声现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如图所示,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耳朵的答案:A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发出的,选项A正确;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选项B错误;观众离鼓越远,响度越小,声音越小,选项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靠空气传入耳朵的,选项D错误。

2.(2015湖南益阳中考)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D解析: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选项A正确;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选项B正确;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选项C正确;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选项D错误。

3.甲声音波形如图甲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乙中的()甲乙答案:B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和D振动的频率都比甲声波小,C振动的频率与甲相等,只有B振动的频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调比甲高。

4.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答案:C解析: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发出的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人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声,故选项C正确。

5.(2015湖北荆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答案:C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故C正确;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声现象-全国(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有答案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2 声现象-全国(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有答案

全国(2022-2020)三年中考物理试题分项汇编声现象【【2022年】】一、单选题1.(2022·上海)“请勿大声喧哗”是指控制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频【答案】A【解析】A.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或者强弱,而大声喧哗,指的是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故B不符合题意;C.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性与品质,故C不符合题意;D.振频指的是声音的振动的频率,影响音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2·宁夏)部分智能手机有智慧语音功能,手机主人说出已录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这是利用声音特性中的()A.音调B.响度C.频率D.音色【答案】D【解析】不同的人说话时的声音由于声带结构、形状等因素的不同,音色不同,依靠录制好的手机主人的“唤醒词”就可以唤醒手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广西)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吹笛时,按压不同气孔是改变声音的响度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将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弱,这表明真空不能传声【答案】C【解析】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处理,故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吹笛时,按压不同气孔,改变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是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C符合题意;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将听到闹钟铃声逐渐减弱,介质慢慢变少,直至罩内接近真空,接近真空时,听不到铃声,故表明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2·北京)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答案】D【解析】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正在发声的琴弦,在振动,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只能说明它们振动频率一样,但不能说明响度相同,故C错误;D.琴和瑟材料与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色来分出琴和瑟,故D正确。

专题02 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2024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教师版)

专题02 声现象(知识梳理+典例+练习)-2024中考《物理》复习资料(教师版)

专题02 声现象一、思维导图二、新课标要求2.3. 1 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3.2了解声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三、知识梳理与典例一、声音的产生1. 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 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应用了转换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二、声音的传播1. 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 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4. 声速(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计算公式:v=s/t(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固> v液> v气。

②声速大小与介质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 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人耳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

(3)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②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s =12v 声t ,其中t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6. 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应用了实验推理法。

【例题1】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A .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B .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 .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会振动D .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答案】B【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题预测练2声现象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小演员正在进行击鼓表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发出的
B.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C.观众离鼓越远,感觉声音越大
D.观众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靠大地传入耳朵的
答案:A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发出的,选项A正确;演员击鼓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与音调无关,选项B错误;观众离鼓越远,响度越小,声音越小,选项C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观众听到的鼓声是靠空气传入耳朵的,选项D错误。

2.(2015湖南益阳中考)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答案:D
解析: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选项A正确;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选项B正确;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选项C正确;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频率不同,音调不同,选项D错误。

3.甲声音波形如图甲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乙中的()


答案:B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A和D振动的频率都比甲声波小,C振动的频率与甲相等,只有B振动的频率比甲大,所以B的音调比甲高。

4.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
A.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
D.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
答案:C
解析: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发出的声音在向前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进入人的耳朵,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回声,故选项C正确。

5.(2015湖北荆州中考)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振动的物体也可以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会不同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答案:C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
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在不同温度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故B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响度不同,故C正确;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不能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选项A错;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选项B错;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C错;选项D的说法是正确的。

7.(2015四川资阳中考)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
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答案:B
解析: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故选项A正确;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选项B错误;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即音调不同,故选项C正确;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
B。

8.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
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选项A错;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B错;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选项C错;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9.(4分)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

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和都能传声。

答案:固体气体
解析:琴箱内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声音被琴箱传出,又通过空气的传播进入听者的耳朵,这说明固体(琴箱)和气体(空气)都能传声。

10.(2分)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人的耳朵。

答案:振动空气
解析:敲击鼓面时,鼓面因为振动而发出声音;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

11.(4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能够分辨出熟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12.(4分)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

“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减弱噪声。

答案:声源处传播途中
13.(6分)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发出声音,用的力越大,塑料尺的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

答案:振动振幅音调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塑料尺振动时能发出声音,用力越大,塑料尺的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使声音的音调改变。

14.
(9分)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3)实际实验时,抽气设备很难将罩内抽成真空,但根据实验现象,经过,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答案:(1)变小(2)介质(3)推理
解析: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此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15.(6分)(2015山东济宁中考)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

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16.(12分)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需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
,。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3)真空中声速是。

答案:(1)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 ℃、15 ℃、20 ℃的水中的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
(2)1 531 m(3)0
解析:由题中表格信息可知,声音在5 ℃、15 ℃、20 ℃的水中的速度不同,由此可知: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有关。

海水的深度h=vt=×1 531 m/s×2 s=1 531 m。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真空中的声速是0。

17.(13分)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选填“能”或“不能”);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

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判断方法:。

答案:(1)20.50(2)3(3)不能没有控制变量
(4)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解析:由题图可知,刻度尺的读数是20.50 cm;由题中表格可知,3号管的频率最低,所以3号管的音调最低;题中的描述由于没有控制变量,所以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将金属管悬挂,轻推使其摆动,若能听到其发声,则说明发声是由摆动产生的,反之则不是由摆动产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