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融合

合集下载

浅谈编辑五体论对我的启示

浅谈编辑五体论对我的启示

浅谈编辑五体论对我的启示编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编辑活动。

在以往的编辑学研究中,主要研究对象为编辑两体:即编辑主体和编辑客体。

读了编辑五体研究后明白靳老师在传统两体基础上进行补充,形成编辑五体,即编辑主体:一般指编者;编辑客体:稿件;编辑源体:作者;编辑用体:使用编辑产品的人;编辑辅体:制作和传播作品的人。

这五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并形成编辑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推拉创变律”:编辑源体推进律,编辑用体拉动律,编辑主体创新律,编辑客体变革律。

编辑主体在整个编辑活动中起主持、主控、主导和主营的主角作用,在编辑活动中居重要地位,所以被称为“编辑主体”。

“主体”可以在三个维度上进行理解和阐述:语义学上,认为其指向“事物”,一般具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哲学上,认为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地存在于同一事物中的一对矛盾,“主体”是认识者和实践者,“客体”是主体认识和实际的对象;法学上,其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

因而我们应当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更加科学地去研究主体。

我们可以得知编辑主体产生于远古人类的符号创造时期。

那时候的人们开始时只是利用某些自然符号后来开始创造自己的符号。

但是由于创造出来的符号既不规范也不统一,无法被大家共同使用。

于是就有人出来对这些符号进行优选、优化、规范和统一,使其成为大家都能认识和接受,并在一定范围内能进行交流和使用并具有体系化的符号。

这些人就可成为编辑主体,而他们所做的工作就是原始意义上的编辑活动。

这个时间大致是在新石器时代早期。

这个时期编辑主体及其编辑活动的突出特点是编辑与职任统一,编辑工作与各种行政职能机关工作统一,并融入各种职任工作。

如“仓颉作书”,指出了仓颉的编辑主体身份。

古之大国唯有商朝拥有在当世最为完善的文字体系,可以从研究的殷商甲骨文献当中查实其编辑主体的身份。

周初的礼制编辑活动,开启了中国编辑史上官方大规模编辑活动的先河,产生了一个数量庞大的编辑主体群体。

浅谈融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融合意识的强化策略

浅谈融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融合意识的强化策略

浅谈融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融合意识的强化策略摘要:在新媒体融合的新时期,各种新技术、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传统的编辑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与变革。

要想与新时期相匹配,就需要对新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向,在融媒体时期,利用新技术,对新的工作方式进行研究与创新,以保证图书的质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经济体系。

文章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在融媒体条件下,如何强化图书编辑融合意识,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融媒体;图书编辑;融合意识;强化策略引言在融媒体时代,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得到了高效的配置,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进行浏览和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极大地改善了信息获取和管理效率。

新旧媒体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融媒体的发展,给读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体验,也给图书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所以,图书出版编辑要把图书出版工作与新媒体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感受,从而推动图书出版行业的平稳发展。

1.融媒体概念“融媒体”就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组成多个功能强大的传媒体系。

这些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电台和互联网。

其体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才能与不同类型的受众进行互动。

其主要融合方式有:技术整合、产品整合、人员整合。

在这一进程中,传统媒体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新观众,而新媒体则能给传统媒体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在融媒体出版时代,需要关注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唯有通过对图书编辑进行创新变革,才能将新媒体形式与出版体制相融合,提升新时代的图书出版品质,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优化出版环境,保证出版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2.融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融合意识提升的必要性首先,部分图书传播信息失真。

有些出版社和编辑在图书编辑和审查时,工作不负责任,造成图书信息失实,侵害读者权益。

其次,图书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

长期以来,图书市场存在着同质化现象,内容相似、内容相近、质量参差不齐的图书。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自我认同理论
大众传播心理学中的自我认同理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形成的自我认同感。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会通过与特定群体的认同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自我概念。

这种群体认同可以基于不同的因素,例如文化、国家、宗教、职业等。

自我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在与某个群体认同时,会希望被该群体接纳和认可,并通过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交流和互动来维持和加强自己的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在大众传播过程中,自我认同理论对人们如何接受和处理信息起到重要的作用。

个体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认同的观点和价值观,而对与之相悖的信息更加抵触和排斥。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们往往会选择关注自己支持或认同的媒体、社交圈子或平台。

对于广告和营销等大众传播活动,自我认同理论也常被应用。

通过创造某种群体认同,营销活动可以使产品或品牌与特定的价值观和身份相关联,从而吸引并影响目标受众。

需要注意的是,自我认同理论是心理学上的理论,仅用于分析群体行为和心理过程,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或违法内容。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的理论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的理论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的理论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1969)是现代符号互动理论的大师,他认为人们可以与自己互动。

人是有自己、了解自己、了解外界和他人的社会人,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交往的内化,即与他人的社会关系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自我互动不是这种反思的简单再现,而是具有独立的反思性思维特征内省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以解决现实目的为目的的自我反思,称为内省式思考米德-内省是在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时才会活跃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环境和他人有密切联系内省式思考不仅是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联系过去和未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人内传播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明确的互动机制主我与客我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传播学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

自我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

自我是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要自我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我,是自我意识社会关系性的体现人的自我意识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也体现着这种互动.客我可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动形成新的自我.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互动的介质是信息\主我\――i\客我/宾我\――me米德认为:(1)自我可以分为作为意愿与行为主体的\主我\和作为他人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客我\(2)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3)\客我\可以改变\主我\主我\也可以改变\自我\二者之间的互动不断形成新的自我.●由此看来,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也就显而易见了.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而互动的介质就是所谓的\有意义的象征符\在这里,\有意义的象征符\可以是音声的,也可以是形象的.米德认为,\有意义的象征符\不但能够引起他人的反应,而且能够引起使用者自己的反应,人内传播的思考活动,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来进行的.米德的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理论:主我: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的代表,社会化的自我。

中国古代文士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虐、自恋情结-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文士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虐、自恋情结-精选文档

中国古代文士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虐、自恋情结曾经在图书馆无意中看到一本评《西游记》的书,翻了一页,讲到孙悟空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得修成正果,反映了一种在专制制度下的文人的自虐心态。

因为政治黑暗,个人进退不具备可预测性,所以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心态对待磨难。

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灵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

它象莲藕一样悄悄种植、萌芽、生长,不被察觉,却无声无息地模塑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标准形象。

它凝结一团,图戳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内心深处,是引发痛苦、导致呻吟的病灶,又是躁动不安、随时准备与外界刺激相呼应以酿成某种惨怛凄厉的呐喊的带电云团。

这实际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闷的象征。

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愿与当时的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的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的宣泄和解脱。

即便列入“天地君亲师” 供奉在香龛里。

但是,如果哪位舞文弄墨者不安于位,从“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上走下来,偏要食人间烟火。

乃至于插手政治,染指权力,干预现实,觊觎利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岁月里,文人越位的结果,无非两道,一是春秋战国屈原跳进泪罗江的自杀(自戕的心狱),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他杀。

刽子手将文人的宿命按到刑台上,刀起命丧的剧痛代价,才逼迫某些觉醒者发出微弱的响声。

而这觉醒的响声,因为微弱,在发出的同时就即刻隐没在了人声鼎沸的嘈杂喧闹里。

在中国,数千年来,叫做士,叫做文人,叫做知识分子的阶层中绝大多数人,由于其心灵深处,对于权力,有一种亲和性;对于长官,有一种趋迎性;对于统治阶层,有一种依附性;对于名利场,有一种竞逐性,因之特别崇信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之说。

儒家文化中的超验因素或对于超越个体生命的永恒不朽的价值的追求,恐怕更集中、更明确、也更具体地表现为对“名”、尤其是“身后之名”或“不朽之名”的追求上。

矢志不懈,奔走终生,一息尚存,斗争不止,悬梁刺股,囊萤映雪,以书为砖,敲开仕门。

论图书出版领域编辑意识形态理论素养的建构

论图书出版领域编辑意识形态理论素养的建构

1292.突出重围与新媒体融合共存。

随着全球化不断加速,中国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综合国力日渐强大,在国际上的声量也逐渐提升,大众传媒的责任仍重道远。

广播仍旧作为大众主流媒体,是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百姓实时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信息窗口。

在新媒体的时代,信息讲究快速真实有效,广播必须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争夺话语权。

例如当灾难发生时,能及时准确将信息传递给人们,广泛的社会动员紧急救援,就有效缓解群众恐慌心理,有助于社会安定;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主流价值观,保持政令畅通才可以保持长期稳定和发展[3]。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认识到自己的危机,抓住机遇的必要性,与新媒体和谐共存。

运用新媒体的发布平台传播党和人民的声音,传播正能量,从原本的单项传播实现及时双向互动,及时得到听众的互动和反馈。

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台手机客户终端的开发和网络信息技术联手和运用,越来越多听众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等方式收听广播,拓宽广播收听市场找到突破。

原本老式便携式收音机等传统收听终端的使用率则逐渐下降。

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收音系统等新媒体悄悄成为广播的主要收听终端,呈现出智能化和移动化的特点。

面对严峻的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刻不容缓,必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仅融合,还要加快发展进程,早日突出重围,走出困境[7]。

3.以听众需求为核心转变服务观念。

如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推动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不断融入我们社会发展和民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今更突飞猛进,“用”“玩”与“互动”等多功能转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习惯,广播虽然及时传播的特点和优势仍旧存在,但效率已经不及新媒体。

广播人应认清现实,以了解听众的需求为导向,转变服务观念,什么是听众最想知道的,如何的互动方式是听众需要的,如何有趣地传递信息和节目内容,才是广播突围的核心所在点,而不再是传统单项输出信息和把自己的喜好强行灌输给听众。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如何增强读者意识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如何增强读者意识

浅谈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如何增强读者意识摘要: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新闻传播的方式越发多样化,尤其是自媒体的广泛存在,让报纸媒体的发展空间逐渐被压缩。

读者对报纸的认同感是实现报纸编辑发展的核心,这就需要报纸编辑不断增强读者意识,拓展报纸编辑强化读者意识的途径,以推进报纸编辑的创新性发展。

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增强读者意识的问题和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报刊编辑的独特优势的发挥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指读者对报纸传媒的心理诉求,唯有满足读者的需求,才能确保报纸的发行量和纸媒行业发展的稳定性。

新媒体是指利用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互联网技术等形式向读者传播信息的新兴技术,为报纸编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要想突出编辑特色,还需注重读者意识的强化,以吸引更多的受众。

一、新媒体技术的优势1.信息量大与传播速度快传统媒体以文字的形式传播消息,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信息容纳量小。

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广泛,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可承载更大的信息量,同时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便捷性等方面也是传统媒体不能比拟的[1]。

2.信息受众群体广泛新媒体用户的基数大,不再局限于某一年龄段的群众。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让新媒体的受众网络具有立体性。

3.信息传播民众性大众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和新媒体技术,对于信息的获取、处理更加便利,新媒体平台上的创作门槛低,拥有写作与摄像技能的群体加入后,促使“草根编辑”的特色更加突出。

二、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现状1.报纸内容缺乏吸引力在新媒体时代下,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多元化的传播经济和生活等方面的新闻信息,信息多元化的优势也是纸媒不具备的。

纸媒内容仍以新闻和时政为主,单一固化的内容俨然不能满足大众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纸媒的传播效率低下,与大众的阅读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不符,由于纸媒的版面容量较窄,以文字为主的内容形式,无法满足大众对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方式的需求,促使纸媒内容的吸引力低。

二十世纪文学“大众化”的反思

二十世纪文学“大众化”的反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的反思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的反思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历了从精英文学到大众文学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但也带来了许多反思和争议。

一、大众文学的定义和发展1. 大众文学的概念和特点2. 大众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3. 大众文学的现状和趋势二、大众化进程中的价值与困境1. 大众化文学所强调的大众性与教育性价值2. 大众化文学所面临的市场化压力与商业化倾向3. 大众化文学的创作倾向和思想倾向的平衡难度三、大众化文学的艺术表现1. 大众化文学的文体特点2. 大众化文学的艺术手法与技巧3. 大众化文学创作的限制与挑战四、大众化文学与文化认同1. 大众化文学对于文化认同的影响2. 大众化文学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3. 大众化文学对于文化传承的挑战五、大众化文学的评价与反思1. 大众化文学的成功案例和评价标准2. 大众化文学的失败案例和反思3. 大众化文学的发展趋势与需要改进的方向六、大众文学的未来1. 大众文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景2. 大众文学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意义3. 大众文学在多元文化时代的可能性与挑战总之,大众文学在促进文化传承、满足读者阅读需求、推进文学市场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正视其商业化倾向和思想倾向平衡难度等问题,并寻找合适的创作手法和发展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学阅读需求,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

1. 大众文学的概念和特点:首先需要明确大众文学的定义和主要特点,便于后续对其发展、评价和反思。

需要考虑大众性、普及性、教育性等方面的特点,并与精英文学进行比较。

2. 大众文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众文学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环境。

需要了解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的历程和主要产生的作品和代表人物。

3. 大众文学的现状和趋势:需要了解当前大众文学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从数字化、网络化、碎片化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便于对其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

浅谈对文化霸权、“编码解码”及大众文化理论的认识

浅谈对文化霸权、“编码解码”及大众文化理论的认识
无论是阿尔都塞的理论还是葛兰西
的理论都特别重视传媒的作用,霍尔正是 将文化霸权与媒体的研究相联结。霍尔是 当代从文化研究视角研究大众传播及通 俗文化的大师级人物,他的诠释框架以马 克思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核 心,并借鉴了阿尔都塞、葛兰西等人对传 统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以及民族志、语言 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一方面,他认 为事物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存在一些表 征系统,通过概念和符号构成了意义。人 们积极使用符码—— —编码,将事物编入符 码— — —以及靠另一端的人们对意义进行 翻译或解码来维持。对于传媒,霍尔又从 了解社会统治秩序、国家形成及其维系的 过程来理解其角色并对其进行意识形态 批判。还将这两种理论资源融合在他的著 作中,进而又提出了为人熟知的媒体研究 中著名的三种解读方式:倾向式解读、协 商式解读和反抗式解读。
【关键词】文化研究 文化霸权 大众文化 编码解码
一、文化研究学者理论的相关性概述
. All笔者R认i为gh,意ts识形R态es理e论r、v文e化d霸.权、
“编码”与“解码”、大众文化理论四者是 一条连贯的线。后者以前者的研究为基 础,又突破了前者,甚至被认为是对前者 的颠覆,实则不然。
3、费斯克及其大众文理论
霍尔的理论直接导致了新的受众研 究浪潮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与 80 年代 初期兴起,它的发展呈现出了两种趋势, 其中一派的代表就是约翰.费斯克,他将受 众的能动性进一步放大,走上了“符号民
主”的道路。费斯克认为,文本仅仅是意义 的储藏物,等待着读者通过多种方式来激 活和解读。所以,霍尔的编码解码模式在 他看来,其价值在于它把分析重点转向了 受众即解码者。在它的理论体系中,文本 的作用被淡化了,受众的创造性得到了尊 重和肯定。费斯克认为,读者自身完全可 以自行从文本中构连意义,并从中得到愉 悦和满足。在他的著作《解读大众文化》 中,费斯克提到:“大众文化的意义仅存在 于它们的传播过程中,而不是存在于其文 本中;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文本是至关重 要的;需要将他们放在其他文本和社会生 活的关系中来理解,而不是因为或者通过 它们自身来理解,因为这确保了它们的传 播。” 在这部著作中,费斯克曾多次使用 “规避”和“抵制”两词,笔者认为,这两 个词就是对霍尔协商式解读和反抗式解 读的延伸。尽管有很多文化研究学者认为 他夸大了受众的权力,对他的理论进行批 判,但费斯克对受众创造反抗和颠覆活动 的肯定,无疑将受众研究推进了一步。

2023年10月 传播学概论 00642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 传播学概论 00642 自考真题

2023年10月传播学概论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64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认为传播活动具有功利性、目的性的传播定义属于A.“共享”说B.“符号”说C.“仪式”说D.“影响”说2.确立传播学框架的开山之作是A.通信模式B.5W模式C.控制论模式D.社会系统模式3.从众传播的四大功能中,由C•赖特所增加的功能是A.“监测环境”B.“协调社会各个部分”C.“传承社会遗产”D.“提供娱乐”4.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大众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新闻学院是A.艾奥瓦大学新闻学院B.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C.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D.西北大学麦迪尔新闻学院5.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人中,领导了宣传研究的是A.拉扎斯菲尔德B.霍夫兰C.勒温D.拉斯韦尔6.1956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印的《新闻学译丛》把“mass communication”译为A.传学B.公众通讯C.群众思想交通D.传播学7.使大众化报纸的风潮席卷西方世界,并将人类带入了大众传播时代的报纸是A.《纽约时报》B.《太阳报》C.《华盛顿邮报》D.《今日美国》8.麦克卢汉认为,人的感官平衡通常发生在A.口语文化时代B.书写文化时代C.印刷文化时代D.电子媒介时代9.当下传媒集团最高层次的融合是A.媒介科技融合B.所有权融合C.文化融合D.全球融合10.大众传媒舆论监督的前提条件是确保A.媒介与公民的知情权B.媒介对政治权力的制约权C.媒介的独立性D.媒介的客观性11.《权力的媒介》一书将世界上所有新闻媒介看作是由不同主题、旋律、变奏构成的一部交响乐,其中,马克思主义代表A.第一乐章B.第二乐章C.第三乐章D.第四乐章12.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媒介的商品属性日益凸显,长期困扰新闻从业者道德的问题是A.新闻娱乐化B.有偿新闻C.评论新闻化D.新闻失实13.“大众传播媒介可以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创造所需的合适的气氛和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识字率,进而引起人们观念的更新和生产技术的提高。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现象学强调的是现象本身的重要性和本质性,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性,这是现象学和形而上学 的区别。在这个问题上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是一 致的; 但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认为事物的现象中有客 观的真实存在。而海德格尔却认为现象中的客 观真实是依赖于阐释的,而阐释就是人生存的 本质。他认为我们的意识投射 (“project”) 出客 观世界,同时又从属于客观世界,文论流派的 衰落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文学研究的重心 开始转向对于读者接受过程的研究。 文学研究重心向读者的转移,固然有其显在 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但从接受理论的发 展来看,其赖以产生的根基应该是现代阐释 学的理论。
赫伯特· 尧斯、沃尔夫冈· 伊塞尔:接受美学。 60年代后期,在德国康斯坦泽学派,从事接受 美学和效果美学的研究。 尧斯:《文学史作为想文学理论的挑战》 (1967) 伊塞尔:《文本的召唤解构》(1970) 斯坦利· 费什:读者反应批评
2)狄尔泰(德国历史主义学者家,1833-1911)
建立在人类自身历史中按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和可变性来 理解人的哲学; 阐释是人类沟通自己与国王历史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 人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留下作为自身“生活表现”的符 号和印迹,对我们来说,它们又不完全是陌生的,使我 们通过“理解的艺术”来加以把握。 基本的阐释活动是对文字著述的阐释(与施莱尔马赫相 似); 阐释的循环:对文本整体意义的理解依赖于对局部的理 解,而对局部的理解又必须以假定已经有了对整体的理 解为前提。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循环论证。 一切理解都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完美,完全。
故事的叙述由受述者决定: The function of the narratee: It is hard to find the narratee while reading, sometimes from minor characters, or from some unimportant “signals”. In this case, the telling of the story is somewhat decided by the narratee ( like A Thousand and One Night). 叙述活动本身生成读者:The narratives produce their own “readers”, “listeners”, who may or may not coincide with actual readers.

图书出版工作中文字编辑的六个意识

图书出版工作中文字编辑的六个意识

图书出版工作中文字编辑的六个意识作者:刘耀华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0期摘要:新的时代,新的形势,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对出版行业文字编辑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字编辑是距离图书内容最近的人,除了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之外,更应该在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等方面不断加强。

关键词: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0-0-022018年,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提出了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的具体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提出国家对出版社的社会效益为首,“双效”统一发展要求。

图书质量是出版的生命线,也是图书社会效益的基础保障,文字编辑是距离图书内容最近的人,是出版社质量的“守门人”,文字编辑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更应该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传统文字编辑在工作中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政治素养之外,还应该在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周期意识、合作意识、统筹意识、信息整合意识等方面不断加强,以便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出版精品。

一、质量意识出版社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的高低,是决定出版社整体质量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图书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图书质量的竞争,高质量的精品图书,可以使出版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出版社的声誉,增强出版社员工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文字编辑负责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是出版社图书质量保障的重要岗位,其质量意识可能影响其他岗位和人员的质量意识,更是不可忽视的,文字编辑在工作中应该树立“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的思想,树立精品意识,弘扬工匠精神。

文字编辑可以通过经常性地接受质量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平时工作中积极收集、积累知识,积极学习出版法律法规,自主学习等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质量意识,以便在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提高书稿加工的质量。

后亚文化视角下的“娃圈”群体探析

后亚文化视角下的“娃圈”群体探析

新闻前哨·2023年8月下早期伯明翰学派的研究离不开“抵抗、风格、收编”这三个关键词,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以及后现代理论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不断被质疑。

[1]伯明翰学派对亚文化群体中的女性缺少必要关注,此外,16到21岁的青年年龄范畴也存在局限性。

媒体对亚文化群体的影响,娱乐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都缺乏考虑。

[2]在某种程度上,后亚文化研究与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是对立的。

后亚文化研究重视青年文化的多变性、混杂性与流动性,强调媒介对青年亚文化的积极作用,并重视从消费逻辑出发寻找青年亚文化蕴含的自我认同和娱乐性。

一、研究问题本文所研究的“娃圈”玩家多为女性群体,年龄上也超越了伯明翰学派定义的青年年龄范畴,更多倾向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成年人。

另外,“娃圈”玩家会进行娃娃摄影、打卡、参加线下娃娃展览等多种媒介实践活动,早期伯明翰学派的“抵抗—收编”理论对于当前“娃圈”的研究显得不合时宜了。

学者彭兰认为目前国内对网络圈子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

[3]有研究者在概念界定时强调了网络圈子成员之间基于兴趣爱好的共同点。

[4]笔者认为,这种基于对娃娃喜爱的共同点,玩家(被称之为娃妈、娃爸)在互联网中交流“养娃”心得而形成的“娃圈”,也属于网络圈子的一种。

笔者于2022年4月3日在CN K I数据库中以全文包含“养娃族”或“娃圈”为条件进行检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文献记录在2006年,为一篇题为《中国“白领养娃族”正在兴起》的文章。

祝婧媛在2016年发表的论文里指出,“养娃族”是BJD (Bal l -J oi nt ed D ol l的英文缩写,泛指各种拥有球形关节的精致可动人偶)玩家的昵称,信息时代下“养娃族”们在互联网上聚集、沟通,从而形成了“娃圈”。

[5]这也是“娃圈”首次在国内学术界被提及。

然而笔者作为一名涉足“娃圈”一年多时间的玩家,通过自身参与式观察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娃圈”的定义略显狭窄。

“共同体美学”再思考_作为思维、创作、产业和传播的方法论

“共同体美学”再思考_作为思维、创作、产业和传播的方法论

“共同体美学”再沉思_作为思维、创作、产业和传播的方法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息加速,社会各界对于如何定义和追求美学的观念也在不息演变。

其中,一种被称为“共同体美学”的方法论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共同体美学”作为思维、创作、产业和传播的方法论,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再沉思。

一、“共同体美学”的思维方法论“共同体美学”思维方法论强调个人与社群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对集体价值观的尊重和宽容。

在这一方法论中,个人的创设力和表达力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为了与社会共同创设、共同表达美。

通过思维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加深度地理解和感知社会,发现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从而构建起共同的美学理念和共识。

二、“共同体美学”的创作方法论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论,“共同体美学”强调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融合与沟通。

在这种方法论下,艺术家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广泛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和敏感的触觉。

他们应该能够理解和吸纳不同文化、传统和观念,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以开拓更为宽广的艺术领域。

三、“共同体美学”的产业方法论“共同体美学”作为一种产业方法论,强调创意产业的可持续进步和社会效益。

在这种方法论下,商业与社会责任并重,尊重环境和资源、关注社会公益、重视创新和品质的同时,也重视营销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实现艺术产业和社会的双赢,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进步。

四、“共同体美学”的传播方法论作为一种传播方法论,“共同体美学”提议多层次、多渠道、多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媒介和新兴的数字技术应该被充分利用,以触达更广泛的受众。

传播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更应该是对价值观和审美观念的传递和沟通。

这种传播方式要求更加重视文化的多样性、社会的融合和全球视野的开拓,以建立全球共同体的美感共识。

结论:“共同体美学”作为一种思维、创作、产业和传播的方法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互相交融,以共同创设和共同表达美。

元宇宙:自由的乌托邦还是文化工业2.0?——从德国批判理论的视角来看

元宇宙:自由的乌托邦还是文化工业2.0?——从德国批判理论的视角来看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2023年第4期元宇宙:自由的乌托邦还是文化工业2.0? 从德国批判理论的视角来看刘永强㊀陈子轩摘㊀要自2021年以来,元宇宙无疑是最热议的话题之一㊂目前关于元宇宙的定义众说纷纭㊁言人人殊,但学界与业界在一些元宇宙核心属性的界定上已达成共识㊂倘若不能对元宇宙道德㊁伦理㊁法制等人文精神层面的建设加以重视和监管,元宇宙便很可能成为资本与权力阶层控制和剥削大众的帮凶㊂具体来说,一方面资本与权力阶级很可能利用元宇宙制造出更加精准的虚假需求,从而使大众沉迷其中,变为 单向度的人 ;另一方面,资本运作下的元宇宙很可能代替个人成为图式化运行的载体,为大众提供一个精心设计过的感知框架,从而剥夺大众的自由意志并瓦解大众的主体性㊂那么,曾被寄予厚望的所谓的 去中心化 不过是 再中心化 的预演, 永生 自由 等响亮口号也不过是欺瞒话术,其背后是更为隐蔽的操纵和剥削手段㊂在此语境下,元宇宙最终将沦为文化工业2.0㊂关键词元宇宙㊀批判理论㊀文化工业㊀图式化㊀虚假需求作者简介:刘永强,文学博士,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陈子轩,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索引(CFLSI)的研制与运用 (18ZDA28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科研创新项目 德国媒介哲学理论范式研究 (S20230039)①赵国栋㊁易欢欢㊁徐远重:‘元宇宙“,中译出版社,2021年,第5页㊂㊀㊀一㊁引㊀言2021年被誉为元宇宙 元年 ㊂①2021年10月,Facebook(脸书)公司CEO马克㊃扎克伯格在Connect2021大会上正式宣布将公司更名为 Meta ,并表示希望Meta在将来能被普罗大众视为一家元宇宙公司㊂扎克伯格此举将 元宇宙 这一概念推向了世界舆论的风口,霎时间,元宇宙成了全世界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㊂元宇宙在学界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许多学者纷纷就此进行思考与探索㊂有人认为,元宇宙是集成㊁融合现在与未来全部数字技术于一体的终极数字媒介,其以 数字分身 的形式实现了传播向个人的回归,去57阅江学刊2023年第4期中心化地扩展现实是推进元宇宙构建的关键,①元宇宙是社会信息化和虚拟化的必然趋势,是互联网发展的最终形态㊂②但同时也有人指出, 元宇宙元年 可能是一个新产业夸大其词的宣言,是一件事先张扬的 凶杀案 ,元宇宙表面上会有更多的自由㊁平等和无穷信息资源,但所有好处的背后都存在着由资本和技术主宰的专制秩序㊂③然而截至目前,对元宇宙并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统一的概念,对于何为元宇宙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言人人殊㊂总的来说,目前对元宇宙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派㊂一是Web3.0派:在Web3.0派看来,元宇宙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阶段或终极阶段,是一个更加以人为本㊁去中心化的场域,这完全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元宇宙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的功用中心由信息到人类的彻底变迁㊂④二是虚实共生派:虚实共生派主张元宇宙是虚拟现实㊁增强现实㊁数字孪生㊁区块链㊁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一系列 连点成线 技术创新的集合,它将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革命,进而演化成超越现实世界的新型世界,⑤是现实世界的数码镜像,二者共享同一套价值体系与经济体系㊂三是平行世界派:平行世界派主张元宇宙是一个平行并且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赛博空间,⑥它拥有一套自身的价值逻辑和经济闭环,是对现实世界的另类数字建构,无法对现实世界产生直接作用力㊂尽管当下元宇宙定义不明,但学界与业界在一些元宇宙核心属性(如去中心化㊁无边界性㊁永续性㊁高拟真度/沉浸等⑦)的界定上已经取得了较为普遍的共识㊂然而,无论如何理解元宇宙概念,它都要对社会福祉有推动作用,否则无论怎么炒作,都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㊂⑧那么,元宇宙是一幅人人自由平等的美好的后人类社会图景,还是互联网红利见顶后资本与权力宰制下的又一场预谋?在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上,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㊁法兰克福学派代表特奥多尔㊃阿多诺(TheodorAdorno)和马克斯㊃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关于 文化工业 (Kulturindustrie)的理论观点㊂㊀㊀二、德国批判理论与文化工业溯源1923年,在菲利克斯㊃魏尔(FelixWeil)的大力支持下,社会研究所(InstitutfürSozialforschung)在法兰克福成立,由卡尔㊃格伦伯格(CarlGrünberg)出任所长㊂在格伦伯格患中风之后,霍克海默于1931年接替其成为新一任所长,并在上任后的第一时间将研究所的研究重心从原来那种经验的㊁具体的政治经济学㊁工人运动史研究转移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将一种自我反思的㊁跨学科的新研究范式 批判理论(KritischeTheorien) 作为社会研究所的指导思想㊂⑨自此,在霍克海默的带领下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erSchule)迎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批判理论㊁极权主义㊁反犹主义等诸般课题开始形成了松散却独特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图谱㊂6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喻国明㊁耿晓梦:‘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㊂方凌智㊁沈煌南:‘技术和文明的变迁 元宇宙的概念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㊂赵汀阳:‘假如元宇宙成为一个存在论事件“,‘江海学刊“,2022年第1期㊂方凌智㊁沈煌南:‘技术和文明的变迁 元宇宙的概念研究“,‘产业经济评论“,2022年第1期㊂喻国明㊁耿晓梦:‘元宇宙:媒介化社会的未来生态图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㊂赵国栋㊁易欢欢㊁徐远重:‘元宇宙“,中译出版社,2021年,第2页㊂成生辉:‘元宇宙:概念㊁技术及生态“,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第3页㊂刘永谋:‘元宇宙的现代性忧思“,‘阅江学刊“,2022年第1期㊂赵勇:‘法兰克福学派内外: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6页㊂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霍克海默于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TraditionelleundkritischeTheorie)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纲领性文本㊂霍克海默指出,以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传统理论的缺陷在于,传统理论总是试图建立一套有限的㊁相互关联的原则来指代一种现象,它愈来愈多地围绕着数学符号打转,正逐渐朝着纯粹的数学符号系统发展,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计算,①无法适应不断变动着的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㊂而批判理论则将目光锁定于社会变化和社会进程,其不仅仅是对今天的 什么是 ,更是对未来的 可能是什么 进行思考和提出假设:为了人类拥有更大的自由和理性,现实中什么可以被改变,什么社会力量可以带来这种改变㊂②如果说传统理论从事实证工作的话,那么批判理论则是以一种批判性思维去建设性地反思当下和构建未来㊂1933年希特勒上台,由于纳粹分子对犹太人的迫害,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将研究所迁至美国,所里绝大多数成员纷纷流亡美国,阿多诺便是其中一员㊂在美国的生活经历让阿多诺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民主社会内在的矛盾点,即所谓的人道主义是建立在不人道的社会形态之上的㊂正因如此,他在流亡美国期间与霍克海默一同撰写了‘启蒙辩证法“(DialektikderAufklärung)㊂在该书中,他们通过批判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的美国文化产业,进而发展出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㊂ 文化工业 (Kulturindustrie)这一概念由霍克海默在‘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中首次提及,随后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的‘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得到了详细的阐释㊂在‘启蒙辩证法“的初稿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最先使用的是 大众文化 (Massenkultur)这一概念,而后他们用 文化工业 将其取而代之,旨在避免人们望文生义,同时也意欲强调: 文化工业不可否认地一直投机于它所奉献的千百万人的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但大众是次要的,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件㊂ ③可见,他们之所以采用 文化工业 这一表述,是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并不是指大众创造的文化,它并不来自大众,也不为大众服务,与之相反,它恰恰是统治阶级用来操纵和麻痹大众的工具㊂文化工业通过生产具有同质性和可预见性的产品,操控大众的意志,对大众进行规训,从而进一步维护既有的社会权力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的前言中写道: 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为世界变得更加公正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让机器和掌握机器的社会集团对其他人群享有绝对的支配权㊂ ④霍克海默在数十年前写下的这段话放在当今社会似乎仍然适用㊂元宇宙并非是真正的宇宙,不可能陡然从一片虚无中自然诞生,它是人类科技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产物㊂也就是说,尽管包装着人工智能和异世界的外壳,元宇宙仍然是受人操控的 机器 ㊂那么,在幕后操纵元宇宙的人或组织是否会真的舍弃手中的操控权,实现允诺的 去中心化和绝对自由 ?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的这番话是否会是对数十年甚至百年后遥远未来的预言?77①②③④WalterReese-Schäfer,KritischeTheorie:HorkheimerundAdorno.PolitischeTheoriederGegenwartinAchtzehnModellen,OldenbourgWissenschaftsverlag,2012,p.66.TyvusMiller,ModernismandtheFrankfurtSchool,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22,p.13.[德]希奥多㊃阿多尔诺:‘再论文化工业“,王凤才译,‘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㊂[德]马克斯㊃霍克海默㊁西奥多㊃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渠敬东㊁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页㊂阅江学刊2023年第4期㊀㊀三㊁元宇宙:资本操纵下文化工业的进阶形态那么文化工业是如何欺骗和操纵大众的?文化工业与元宇宙之间又有何关联?㊀㊀(一)虚假需求在‘启蒙辩证法“中,‘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之后紧接着的是‘反犹主义要素:启蒙的界限“,此番布局绝非偶然,因为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看来,文化工业和反犹主义㊁斯大林极权主义一样,都是现代社会的病态产物和启蒙的自我毁灭㊂①但与后二者不同的是,文化工业采取的并非是直接暴力的统治手段,而是通过规训大众意识造成一种 全票通过 的假象来达到目的㊂因此,如果说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手段是硬性㊁暴力甚至血腥的,那么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统治策略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让人娱乐或享乐㊁让消费者满意的名义出现的,统治阶级给自己披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普罗大众产生一种统治业已消失或消亡的错觉㊂② 正因为千百万人参与了这一再生产过程,所以这种生产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无论如何都需要用统一的需求来满足统一的产品 各种生产标准也首先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基础的,正因如此,人们才会顺顺当当地接受这些标准㊂ ③可见,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体常常会向公众兜售一些以刺激再生产为目的的虚假需求,这些需求之所以 虚假 ,是因为它们常常会带着大众需求的面具,实质上却代表着统治阶级的需求和利益㊂统治阶级和资产阶级一方面不断地生产出这些虚假需求,另一方面又通过大众媒体营造出一种他们正竭尽全力不断满足大众需要的假象,以此来剥夺大众的反抗欲望和否定能力,从而达到整合大众的目的㊂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数字设备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 电子器官 ,是我们无法卸载的义肢以及具身化的 第三持存 ④㊂这些电子设备在帮助我们完成日常生活的一系列操作的同时,也在收集着关于我们的所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运往终端交由智能算法分析㊂不难发现,在搜索或收藏某一种商品后 淘宝 便会在主页给我们推荐同类型的商品,在给某一个或几个同类型的短视频点赞后 抖音 便会给我们推送相同风格的短视频㊂与此同时,除了像 点赞㊁收藏㊁转发 等这样的主动型数据痕迹以外,一些诸如 浏览时长㊁IP地址㊁声音面容 等被动型痕迹也极有可能被算法捕捉和分析㊂在现在这样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用户数据早已成为各大资本平台的必争之地,即便用户拥有关闭平台访问自己信息的选择权,但依然无法杜绝一些 暗箱操作 的行为,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起用户信息被盗取被泄漏被贩卖的丑闻了㊂与传统的大数据平台不一样的是,元宇宙所拥有的是一个全方位㊁全时空的数据攫取能力㊂因为在元宇宙中,在那样一种覆盖人体所有感官的 沉浸 环境下,能被技术攫取的数据显然会比当下手机捕捉到的数据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㊂也就是说,元宇宙将借此掌控我们自己也无法触及的潜意识地带,它将构建出一个比我们自己还了解自己的 自我 ,这个 自我 并不是由我们的理性的自我意识组成,而是由那些有意或无意间被攫取的数据分析后所形成的精准数87①②③④TyrusMiller,ModernismandtheFrankfurtSchool,EdinburghUniversityPress,2022,p.83.赵勇:‘何谓 文化工业 解读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1期㊂[德]马克斯㊃霍克海默㊁西奥多㊃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渠敬东㊁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㊂芮必峰㊁孙爽:‘从离身到具身 媒介技术的生存论转向“,‘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5期㊂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字绘像㊂①一旦这些精准的数字绘像被资本所掠取,那么资本必定能够制造出更加精准的大众的虚假需求,并精准地预测到大众对此的反应,甚至通过最新的实时数据对未来进行精准的预判,普罗大众将沉溺于这虚假需求不断被满足的快感之中,被资本所操控,最终沦为 单向度的人 ②㊂㊀㊀(二)图式化在阿多诺看来,图式化(Schematization)是文化工业操纵消费者的一大利器,文化工业借此来限制甚至剥夺人们自主思考的能力㊂③阿多诺的图式化概念从康德的先验图式中汲取了不少养分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写道: 纯粹悟性概念与经验的直观全然异质 此必有第三者,一方与范畴同质,一方又与现象无殊,使前者能应用于后者明矣㊂此中间媒介之表象,必须为纯粹的,即无一切经验的内容,同时又必须在一方为智性的,在他方为感性的㊂此一种表象即先验图式㊂ ④也就是说,康德将图式定义为一种处于范畴与感性材料之间的某种概念化㊁感性化的中介之物,是纯粹先验想象力的产物,是抽去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带有一种普遍共性的感性结构,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产生具体经验对象的普遍方法㊂⑤在阿多诺的解读中,图式是对有待征服的自然所做的预先处理,是从外部迫使普遍和特殊㊁概念和个体实例之间保持一致或和谐的过程㊂⑥在他看来,工业掠夺了个人在各式各样的感性经验和基本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并且一旦工业为消费者提供了服务,就会将消费者图式化㊂⑦由此观之,阿多诺的图式化与康德的先验图式的差异在于,在阿多诺这里人的主体性被解构了,个人失去了连接概念与客体的能力,文化工业代替个人成了图式化运行的载体㊂正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源自上帝的意识那样,在阿多诺看来,在文化工业盛行的时代,大众的意识源自制造商们的意识㊂好莱坞的制片人和导演们有意识地做了感知器官无意识中做的事情,即操纵消费者对文化工业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认知和理解㊂⑧流行歌曲中短快的间奏㊁英雄人物瞬间的失态㊁男明星对女性的蔑视等所有这些细节都是 一早便被预设好的陈词滥调 ⑨㊂电影事先为观影者提供了一个精心策划过的框架,它列了一个感知清单,上面清楚罗列着哪些是能够被观影者看见和感知的,而清单外的一切便被悄然抹去,而这也将导致电影制造商们的感知与意志准则逐渐化约为大众的感知与意志准则㊂扎克伯格曾宣称: 元宇宙将不会由一家公司创造㊂它将由创造者和开发者建立,创造新的体验和数字项目,这些体验和项目是可互操作的,并释放出超越今天的平台及其政97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蓝江:‘外主体的诞生 数字时代下主体形态的流变“,‘求索“,2021年第3期㊂ 单向度的人 一词源自德国哲学家赫伯特㊃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的‘单向度的人“,特指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都完全满意和认同,不具备批判性和否定能力的人㊂凌海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㊂[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2页㊂戴继诚:‘康德 纯粹概念图式 说述评“,‘现代哲学“,2001年第3期㊂凌海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㊂[德]马克斯㊃霍克海默㊁西奥多㊃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渠敬东㊁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㊂凌海衡:‘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思想“,‘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㊂[德]马克斯㊃霍克海默㊁西奥多㊃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 哲学断片“,渠敬东㊁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㊂阅江学刊2023年第4期策限制的巨大的创意经济㊂ ①扎克伯格的这段话中最需要注意的便是 可互操作的 这个形容词㊂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在很久以前巴比伦人为了实现通往天堂的愿望便计划联合起来兴建一座通天塔,但此举惹怒了上帝㊂上帝想要阻止这个计划,于是他便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无法正常交流㊂最终,巴比伦通天塔的建造计划宣告失败㊂为了更好地阐析这则故事的深层含义,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卡尔㊃波普尔(KarlPopper)的三个世界理论㊂波普尔向西方传统的二元宇宙论发起挑战,他认为在物理世界(世界1)和主观世界(世界2)之外还存在世界3,它 是由说出㊁写出㊁印出的各种陈述组成 ②的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㊂ 说出㊁写出㊁印出 恰好与口传㊁手工抄写和印刷这三种媒介技术一一对应,表明世界3是以媒介技术为基础的独立的客观实在,③并因此也承载着沟通交流的媒介作用㊂语言属于世界3,被它说出的思想的客观内容,是由发音㊁语法等诸类规则组成的系统㊂只有当人们全部都遵循同一套语言规则系统,他们之间才能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交流㊂上帝之所以能够成功阻止巴比伦人建造通天塔,是因为他让巴比伦人拥有了不同的语言规则系统㊂同样,在互联网中我们进行的所有操作都需要遵守既定的规则㊂比如,我们在进行 下载文件 这项操作时,需要分别经过 点击 选择存储地址 确定 这几个步骤,若步骤顺序变了,这项操作便无法成功㊂因此,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是互联网成功串联不计其数的服务器的关键要素,是使得万维网得以建立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对元宇宙来说也同样不可或缺㊂④亚马逊的前战略负责人马修㊃鲍尔(MatthewBall)也曾指出元宇宙的特征之一是 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 ,而 前所未有 这四个字也恰恰证明了一个事实,即现如今开放互联网早已由平台所统治,与此同时,在最大的科技平台那里几乎不存在互操作性㊂⑤鉴于这样的 前科 ,我们有理由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假如元宇宙并不像所承诺的那样 去中心化 和具有 前所未有的互操作性 ,假如元宇宙最终沦为和当今互联网一样被商业资本牢牢统治和垄断的下场,那么所谓的去中心化和大众主体性的回归终究是黄粱一梦,掌控着元宇宙的商业集团将会根据其意识形态为我们构建出一个框架,当我们身处其中之时便会不断受到冲击与影响㊂就算元宇宙正如人们所规划的那样是一个完全开放的UGC空间,用户拥有无限的自由去自己生产内容,但主宰着元宇宙虚拟媒介场景的个人或组织才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㊂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下元宇宙未至,而所谓的 元宇宙炒房 却已热火朝天㊂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曾说: (社会)空间就是(社会)产品㊂ ⑦也就是说,空间并非纯自然之物,空间也可以被生产,人们进而从中获利㊂因此,我们很难不去怀疑,元宇宙是资本为了追逐更大的利益而 制造 出来的空间,资本是隐藏在美好愿景08①②③④⑤⑥⑦PeterLudlow,MarkWallace,TheSecondLifeHerald:TheVirtualTabloidThatWitnessedTheDawnoftheMetaverse,MITpress,2007,p.260.[英]卡尔㊃波普尔:‘客观知识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㊁卓如飞㊁周柏乔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页㊂郭文革㊁唐秀忠㊁王亚菲:‘元宇宙的兴起与哲学二元认识论的反思:对互联网哲学本质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㊂胡泳㊁刘纯懿:‘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 复得 与 复失 “,‘新闻界“,2022年第1期㊂胡泳㊁刘纯懿:‘元宇宙作为媒介:传播的 复得 与 复失 “,‘新闻界“,2022年第1期㊂白龙㊁骆正林:‘沉浸式网络㊁数字分身与映射空间:元宇宙的媒介哲学解读“,‘阅江学刊“,2022年第2期㊂HenriLefebvre,TheProductionofSpace,BlackwellPublishersLimited,1991,p.30.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背后的操纵者㊂麦克卢汉认为,若我们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上交给那些试图通过租用我们眼睛㊁耳朵和神经而获益的人,这就好比将共同言论或是将地球上的大气交给私有企业进行垄断,那么我们将一无所有㊂①在这样的语境下,正如文化工业代替个人成为图式化运行的载体那样,元宇宙也将代替个人起着图式化运行的作用㊂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好莱坞电影制造商们拍摄的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二维或三维的感知框架,它规定了什么能够被我们所感知,什么不能㊂而资本运作下的元宇宙同样也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感知框架,而这个框架是多维的㊁更具沉浸感的,我们将更难察觉到框架之外的事物㊂因此,匿藏于元宇宙背后的商业巨擘的感知与意志准则将会逐渐化约为大众的感知与意志准则㊂而当大众的自由意志被剥夺,其主体性亦会被瓦解,那么元宇宙所带来的便不会是传播主体性的回归,而是 人将会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②的悲惨结局㊂㊀㊀四、批判与展望当下元宇宙仍是一个尚未成型的事物,现在去评判其好坏似乎有些为时过早㊂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元宇宙真的能像一些学者和专家所畅想的那样 去中心化 和 平等自由 ,它所带来的将会是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比如现在热议的 元宇宙图书馆 和 元宇宙教育场景 等㊂但需要警惕的是,若元宇宙的发展和运用被资本和权力所操纵,甚至若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是资本与权力协商下的一场合谋,那么所谓的去中心化和平等自由将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资本和权力对大众的操控将进一步加深并更加隐蔽,当下所有的美好愿景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元宇宙将会是文化工业2.0㊂到那时,人们迎来的将不会是自由的乌托邦,而是潘多拉的魔盒㊂首先,元宇宙会是唯一的吗?当下人们在谈论元宇宙的时候往往心中早已有了一个预设,他们默认了元宇宙将会是唯一的㊂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元宇宙截至目前尚未成型,但不可否认的是,元宇宙并非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陡然从一片混沌虚无中诞生的㊂无论元宇宙被赋予何种宏大愿景,它都绝无脱离人造物这一范畴的可能,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下虚拟现实技术㊁物联网㊁区块链㊁人工智能等多种人类科学技术的迭代与集合㊂因此,尽管元宇宙的制造工艺极其复杂艰深,但终将会有某几个国家甚至组织掌握构建元宇宙的能力,这也就意味着元宇宙很可能不是唯一存在,元宇宙在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像手机系统一样演化出不同的版本(如ios㊁安卓㊁鸿蒙等)㊂到那时,每个人或许都将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题:我到底该进入哪一个版本的元宇宙?假如元宇宙像手机系统一样各国有各国的版本,那么元宇宙极可能成为某些西方国家向外展示自身制度优越性㊁文化优越性和社会生活优越性的重要利器㊂③正如上文所述,鉴于当下互联网不具备互操作性的前提,元宇宙 去中心化 的承诺令人存疑,元宇宙极有可能代替个人成为图式化运行的载体,沉浸其中的数字人所能获取的将是一个精心设计过的感知框架㊂在这样的语境下,元宇宙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他国向别国进行意识形态输出的新工具④,因为元宇宙只会向身处其18①②③④RichadCavell,McLuhaninSpace,UniversityofTorontoPress,2012,p.89.[法]米歇尔㊃福柯:‘词与物“,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505页㊂张爱军㊁刘仕金:‘政治权力视域下的元宇宙功能与优化“,‘阅江学刊“,2022年第1期㊂张爱军㊁刘仕金:‘政治权力视域下的元宇宙功能与优化“,‘阅江学刊“,2022年第1期㊂。

《读者》对文学解读与个体认同的影响

《读者》对文学解读与个体认同的影响

读者对文学解读与个体认同的影响概述《读者》是文学研究领域一本重要的期刊,它扮演着引导文学解读和塑造个体认同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讨论《读者》杂志对文学解读和个体认同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文学解读的重要性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载体,而读者则通过阅读、理解和解析文学作品来获得知识、启发思考。

因此,文学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读者》作为一本专门关注文学与阅读研究的期刊,在推动文学解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读者》对文学解读的影响1.学术研究:《读者》杂志向广大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使得学者们可以分享他们对于不同文学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深入剖析。

2.文化传承:通过定期出版有关特定主题或时期的文章,《读者》杂志推动并加强了相关领域内对于特定时代、地域和文学风格的文学解读,从而促进了文化传承和研究。

3.提供多元视角:《读者》杂志不仅关注经典文学作品,还关注当代文人的创作,并呈现出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观点,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个体认同的重要性个体认同是指个体对自身的理解、价值观念以及与他人、社会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在当代社会中,个体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它塑造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

《读者》对个体认同的影响1.文化共鸣:通过深入解读文学作品中所揭示的普遍主题和情感,读者能够建立起与作者以及其他读者之间的共鸣感,形成自己独特但也得到他人认可的个体认同。

2.反思与觉醒:通过阅读《读者》中对各类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读者可以反思自己原有的既定观点,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念与世界观。

3.文化交流与包容:《读者》杂志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平台,能够促进不同文化、信仰和价值观之间的交流与包容,从而丰富并拓宽个体认同的多样性。

结论《读者》杂志对于文学解读和个体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提供学术研究、文化传承和多元视角等方面的内容,它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并塑造自身独特的认同感。

在当代社会中,阅读《读者》杂志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想交流方式,拥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浅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美育对大众意识的引导.doc

浅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美育对大众意识的引导.doc

浅议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美育对大众意识的引导作者:张康夫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24期[摘要]价值多元化给大众意识研究带来了新的课题,人本美学的强势发展和审美泛化的快速扩散,为美育引导建立了广阔的平台。

文章对美育引导大众意识理论契合点,引导的阶段、途径、方向和层次性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重点论证了美育引导与舆论导向的逆向互动;提出了美育引导应和生活美学结合起来,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

[关键词]大众意识美育引导审美泛化逆向互动填补性[作者简介]张康夫(1966-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色彩设计、花色研究与开发和大众意识引导。

(浙江杭州310018)[课题项目]本文系340/社科联课题“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美育对大众意识引导的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0602147-1)[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6-0166-02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泛滥,当前大众意识过多地推崇感性价值观,造成道德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下降;读图时代和消费文化的到来又给大众造成了泛文化的一种假象,使人们在自以为是的幻觉中,个人意识恶性膨胀,特别是意识深层里的不良因素如在特殊境域下大众谣言的传播意识、大多数人的从众心理、少数人的别有用心等潜藏着很大的隐患,处理不当将会给社会稳定造成很大的危害。

因此,后工业化社会中大众意识引导应当进一步体现一种人文关怀和导向,促进人的情感、个性、价值观健全发展,使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协调起来。

在大众意识引导的过程中,美育以其特有的自内而外的构建和自下而上的逆式互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建设性作用。

20世纪以来,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议题从理论层面走向生活实践层面,大众审美文化问题已不再只是边缘问题,而是关系到现代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的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人本主义美学”发展趋向也给美育与大众意识的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

文学概论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新批评

文学概论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新批评

文学概论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新批评
新批评理论中,作家和读者不再被视为文学的主体,而是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

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自我封闭、自足的系统,作品中的意义来自于作品内部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非作者的意图或读者的解读。

因此,作家和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从新批评的角度来看,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是基于文本的。

作家并非主导着文本中的意义,而是通过文本所包含的语言、符号等元素来构建作品。

读者则不是在作家的意图下解读作品,而是通过对文本中元素的分析和理解,从中自行构造出对作品的意义。

因此,新批评理论认为作家和读者都是文本中的构成要素,作品意义的创造和理解过程是一个共同完成的过程。

作家在创作时,注重文本中元素之间的组合和效果;读者在阅读时,则需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自行构造出对作品的意义。

作家和读者的关系不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编辑闫鑫
|
感悟思考
探讨交流T an T ao Ji ao Li u
5年下3上合刊出版参考
|53
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融合
文/张宪峰
图书编辑正确对待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的关系,是做好图书策划、出版工作的关键。

热词:图书编辑自我意识大众意识
图书出版是服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活动。

图书编辑作为这项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对大众意识以强有力的关注,不断发现和挖掘读者的心灵需求,力求做到“把人
民作为表现主体和服务对象,双脚踩在大地上、自觉走进群
众中”。

以此为行为准则,图书编辑在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的对接和融合方面要找到立足点和平衡点,以便在整个出版活动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方向性和适应性。

关于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特作以下几个方面的阐释,与同业者共勉。

明确自我意识对图书出版形成的弊端
图书编辑在长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会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导致在认知上具有排他性,即自己认为好的书稿才是好的,而别人认为好的书稿在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上都难以接受。

如果出版是完全自娱自乐的行为,那么在排他性的主导下会把书籍制作得另类、高端,在小众的层面上推陈出新,引起同样具有强烈自我意识者的赞赏。

但是,无论从出版经营的角度还是从出版服务于大众的角度而言,自我意识的排他性都会导致可走的路径越来越窄,换言之,失去了大众读者,
出版就成了一纸空谈。

经验表明,如果图书编辑以极强的自我意识从事编辑工作,以己之愿强加于人,必然使所出版的书籍被读者抛弃。

博士生、许多行业的佼佼者进入出版行业工作,都经历过这样的挫败:由于策划的选题偏、怪、狭,书籍出版后无人问津,致使带着墨香的新书遭遇了从印刷厂到库房,再由库房到化为纸浆的命运。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给个人的职业生涯留下了心痛的败笔。

因此,图书编辑明确自我意识形成的弊端后要加以调整和约束,从而更好地对待选题策划和图书的出版发行。

图书编辑要按照工作性质的分类特点,充分了解自己服务群体的文化特征,充分挖掘读者的兴趣点,用书籍制造出引导读者提升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空间格局。

近年来社科类大众图书普遍采用叙议结合、寓事于理的结构方式。

从图书编辑的角度来审视这种结构方式,编辑的自我意识在两个方面表现得较为突出,一是编辑自身的理论素养很高,在书稿中发现叙述性文字占较大篇幅时,会表现
出不屑一顾的心理倾向,认为缺少深层次的思考是称不上好
书的;二是编辑出于对叙事性文字的偏爱,认为说理的内容过于刻板,在故事中蕴含大道理就能说明问题,不用特意做画蛇添足似的理论解读了。

编辑的自我意识中存在的这两种倾向都是对读者心态不了解,只知道从一己之见出发看问题产生的偏颇。

叙议结合、寓事于理的结构方式之所以能够被广大读者接受,反映了现代社会都市人在娱乐中寻求思考的特点。

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没有大块时间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读几篇轻松的故事并从作者的理论解读中获得某种启迪,帮助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适应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这便满足了阶段性的知识需求。

因此,图书编辑在最初进行选题策划时要摆脱自我意识的束缚,对书稿的故事性、理论性进行认真的规划和设计,达到叙述精彩、理论深度适合目标读者需求,使书籍在发行阶段能够与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并因此收获颇多,这便是图书编辑自我意识得到克服,适应大众意识所产生的良好结果。

将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进行适度融合
大众意识由众多的个体意识形成。

仅就图书出版所面对的大众意识而言,是指大众意识里具有共通性的认知能力,也就是在较普遍的文化层次上所达成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与编辑的自我意识有距离、认知上的差异。

图书编辑从服务大众的职业特点出发,必须找到自我意识中能与大众意识相融合的部分,在此基础上实现理性的对接之后意识融合就变得简单易行。

称职的图书编辑是能够将自我意识和大众意识进行对应性融合的主动者和实践者。

其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主动性有两点:首先,清楚地意识到自我意识对图书出版形成的阻碍,
2012
感悟思考|
探讨交流
T an T ao Ji ao L iu
5
|
I NFORM TI ON ON UBLI TION
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使职业风险得到控制;其次,将自我意识向大众意识消融,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找到共同点,清楚大众普遍存在的阅读倾向,从编辑本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上进行引导和推升。

人们认知事物的能力有一定的程式化过程,比如要通过学习、研究等阶段性自我提升才具有认知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这种程式化的过程中许多简单的道理被个体接受、承认并化为自觉的行动。

图书编辑在回视提升自我意识过程中认知事物存在的普遍性特征时,就找到了与大众意识的结合点,那么把这部分普遍性特征在自我意识里扩大化,提升到认真解读、高度关注的层面上来,加之对大众服务意识的深度强化,就能够在大众普遍期待的事物中找到阅读需求并进行深度挖掘,使图书出版既符合大众意识又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

一部被读者认可的书籍出版就是图书编辑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相融合的实证。

2014年6月中信出版社推出《国学开讲》一书,进入发行终端后受到读者的追捧,到2014年10月进行了第七次重印并在北京图书大厦畅销书排行榜上居第19位。

从图书策划的角度来分析此书被读者喜爱的原因,不难发现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一,助推国学学习的热潮;其二,将书法、绘画、碑帖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国学精髓相结合,拓展了国学学习与研究的空间;其三,作者范曾虽是著名画家,但是书中绘画作品却不局限于作者本人的作品,选编了中国古典绘画和欧洲绘画,形成多种文化传统的融会贯通。

由于作者、编辑独具匠心的选题策划,使全书直观地呈现了多种类文字、图片信息。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国学开讲》这本书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策划编辑将自我意识深潜于大众意识之中,洞悉到读者的心灵需求和阅读取向后,以专业素质对内容和形式进行了特别策划和精心布局,并从为读者的心灵困惑把脉的目的为出发点,打造了这本具有当下图书出版流行风格的书籍。

事实证明,图书编辑将自我意识调整到与大众意识具有良好相融性这个层次,才能更好地驾驭图书选题的方向并以一步抵达读者心灵的直击性特征,赢得图书发行终端的高度关注,使图书发行中遇到的渠道阻塞、读者不买账等各种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促使大众意识向更高层次跃升
无可否认,大众意识是一种复杂的存在,既有共性又有
差异性。

图书出版要在考察共性后找到立足点再做方向性定位。

虽然大众意识从整体上有向善、向美、追求真理的取向,但是,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难免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失误和滞阻。

图书出版担负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要用书籍引导大众意识向正确的思想道德轨道归拢,为其排疑、解惑、明理,
达到提升大众认知能力和自觉行为能力的目的。

图书编辑要使自己审视选题的视角更接近推升大众意识的需要,就要以确有成效的距离与读者保持关系定位,既与大众意识相融合又不完全取悦他们的阅读习惯,时刻记住自我意识不能迷失在大众意识之中。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有些图书编辑的确在大众意识中迷失了自我,策划的选题完全取悦于读者,致使内容东拼西凑、逻辑混乱、主题思想不鲜明的书籍混迹于书店和网络,使图书发行出现了鱼龙混杂、优劣不分的现象。

这虽然是利益驱动所产生的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图书编辑的社会责任意识差,缺乏自觉服务于现代文明与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是其根本原因。

“书的真正目的是诱导头脑自己去思考。

”如果一本书不能为读者提供思考的角度和探寻未知的空间,不仅是图书编辑的失职,也会使图书出版与文明、文化的发展趋势相悖反。

这样造成的社会损失是巨大的,作为出版行业的任何一名从业者都要进行深思。

明确图书出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黄河出版社推出的《书上博物馆系列丛书》(《中流砥柱》《正面战场》等)正是出于引导大众正确认识抗日战争历史,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目的而出版发行的。

黄河出版社的策划编辑正是基于自身的使命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几次到成都的建川博物馆考察抗战文物,了解战争中许多感人的细节后,决定联手收藏家樊建川一起推出五卷本的《书上博物馆系列丛书》。

通过文物解读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战场,爱与恨强烈地撞击着心灵,达到了铭记历史、认真剖析现实国际环境、提振民族自信心的预期效果。

图书编辑将自我意识与大众意识相融合,促使大众意识
向更高层次跃升,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活动,虽然不能直观地体现价值和成果,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身在其职应尽全力而擅为,力求当之无愧。


(作者单位系黄河出版社)
4A P C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