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源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3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保障矿井及周边地区的安全稳定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的防治水管理工作,包括矿井排水、矿井防涝、废水处理等。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管理应遵循安全、环保、经济、科学的原则,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第四条煤矿防治水管理应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有效运行,既要兼顾安全与效益,又要保护环境。
第五条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由煤矿企业负责,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防治水管理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
第六条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条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档案,记录工作过程、管理措施和效果等信息。
第二章排水工程管理第八条煤矿排水工程包括井下排水系统和地表排水系统。
第九条煤矿排水工程应根据矿井地质、矿井布置和生产情况,科学设计、合理布置。
第十条煤矿排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工程质量和安全标准,必要时应进行水土保持工程。
第十一条煤矿排水工程的设备应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煤矿排水工程的生产应按照排水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排水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十三条煤矿排水工程的污水应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废水处理设施应按照国家标准建设。
第十四条煤矿排水工程的管理应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巡视和维护工作。
第三章防涝工程管理第十五条煤矿防涝工程的布置应满足排水和防涝的需要,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第十六条煤矿防涝工程的设备应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七条煤矿防涝工程的生产应按照防涝计划进行,定期检查防涝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第十八条煤矿防涝工程的管理应加强巡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十九条煤矿防涝工程的报警系统应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四章废水处理管理第二十条煤矿废水处理设施应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确保废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的要求。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一、前言矿井防治水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井安全稳定生产至关重要。
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矿井水文安全,防止矿井涌水事故发生,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
二、矿井防治水组织指导体系1. 矿井防治水部门(1)确定矿井防治水的总体规划和目标;(2)指导和协调各岗位防治水工作;(3)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矿井防治水责任人(1)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计划、指导、控制及评价;(2)制定防治水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防治水职责。
三、矿井防治水工作流程1. 防治水计划制定(1)编制矿井防治水计划;(2)明确防治水的目标和任务;(3)确定防治水的措施和方法。
2. 防治水设施建设和维护(1)完善矿井防治水设施;(2)对设施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3)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 监测预警控制(1)建立水文监测系统,对矿井水文进行实时监测;(2)建立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涌水事故进行预警;(3)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和减少涌水事故的损失。
4. 人员培训和演练(1)对防治水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防治水知识和技能培训;(2)定期进行水灾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矿井防治水措施1. 积极开展地下排水工程(1)对矿井进行地下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2)确保排水系统的完备性和可靠性。
2. 健全巡查制度(1)建立巡查制度,进行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建立巡查记录档案,做好防治水工作的资料归档。
3. 加强矿井密封(1)对矿井进行密封工作,防止地下水的涌入;(2)定期检查密封效果,采取措施修复破损部分。
4. 矿井水质监测和处理(1)建立矿井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矿井水质进行检测;(2)对水质不合格的区域进行矿井水处理,确保水质达到要求。
五、矿井防治水责任制1. 矿井防治水责任人(1)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负总责;(2)制定矿井防治水的责任制;(3)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煤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及水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三篇)
煤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及水害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煤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煤炭产业的迅速发展,煤矿防治水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煤矿水害事故不仅对煤矿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给矿山员工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有关煤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及水害排查治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煤矿防治水岗位责任制1. 矿长责任矿长是煤矿的最高负责人,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负有最终责任。
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矿长应当制定和组织实施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的安全稳定。
同时,矿长还应当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监督,确保各级岗位责任的履行。
2. 矿长助理责任矿长助理是矿长的直接负责人,在煤矿防治水工作中担负重要责任。
矿长助理应当负责制定煤矿的防治水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组织安排防治水工作的实施,推动各级岗位责任的落实。
同时,矿长助理还应当加强对煤矿水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进行应对措施。
3. 监察与安全部门责任煤矿的监察与安全部门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主要执法和监督机构。
监察与安全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水害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煤矿的安全隐患和水害问题。
同时,监察与安全部门还应当加强对煤矿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4. 工程技术人员责任工程技术人员是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核心力量,他们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承担起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水害治理措施设计和监督等工作。
同时,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当加强对煤矿水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有效的防治水方案。
5. 矿井长责任矿井长是煤矿生产的具体负责人,在防治水工作中承担重要责任。
矿井长应当制定和组织实施煤矿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同时,矿井长还应当加强对矿井水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6. 矿井监工责任矿井监工是矿井生产的直接负责人,在防治水工作中具有重要职责。
矿井监工应当加强对矿井水害的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矿井的水害问题。
同时,矿井监工还应当加强对矿井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煤矿防治水工作制度
防治水工作制度1、防治水领导小组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的组织、领导和管理。
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工作管理。
2、对矿井地质构造观测、煤(岩)层观测、巷道掘进、回采工作面的资料收集、编录工作必须按《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进行。
3、不断完善我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水害预测预报、水害隐患排查治理等防治水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
4、每年初根据我矿采掘计划编制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5、加强对职工防治水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御水灾的能力。
6、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7、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周边矿井、积水井巷、采空区以及本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积水情况,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等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并定期对矿井充水性图、排水系统图等图纸进行修改。
8、每年年初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防治水情况及水害情况。
9、在采掘过程中,发现水患险情及时发出水害通知单,并报告矿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到安全地带。
10、建立井下水文观测站,做好观测台帐,定期进行矿井水动态观测,对采掘区域及积水区异常情况及时作出水害预报。
涌水量的观测,每月观测次数不少于 2 次。
11、加强地面塌陷治理,对由于开采引起的地表开裂及时封填,以防雨水顺裂缝灌入井下。
12、抓好雨季“三防”工作,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井上下排水系统进行彻底排查,对存在的水害隐患通知各相关单位落实责任,限定汛期前完成整改,特别是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应当实施 24 小时的不间断排查,并及时观测矿井水量变化情况。
加强与周边相邻矿井的信息沟通,发现矿井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向周边相邻矿井进行预警。
13、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时,可能引发淹井时,必须立即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经确认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煤矿防治水管理办法地测防治水是煤矿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矿山建设、生产改造和编制长远规划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
为了矿井生产的安全、为了地测工作标准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地质、测量、防治水等专业更好地为煤矿服务,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规定公司成立地测防治水领导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公司生产技术部设地质测量科,具体监督、执行、检查各生产矿井地测工作,负领导责任,并具体进行三量管理。
设科长一人,工作人员二人以上。
各生产矿井成立矿总工程师(或技术科长)领导下的地测科(组)。
二、地质测量防治水管理制度1、贯彻执行国家及公司相关地质测量防治水方面的决策、方针、制度,按时统计和报送相关资料、数据、图表。
2、根据需要制定有关业务细则,日常检查和指导下属矿井地测防治水业务内的工作,对其地测防治水工程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定期组织地质测量及防治水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编写的相关资料及绘制图纸和为采掘服务的质量进行评比、鼓励,促进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的提高。
4、检查、督促各矿井测量、贯通的准确性,对永久导线控制点的布设、管理规范到位,各种设计、通知单编制、发放及时。
5、随煤矿的采掘变化、延伸,在各生产阶段督促各矿井对其煤量赋存、地质构造进行探测,对探测揭露资料、数据收集、记录分析,针对性的编制各种规范、预报,做到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
6、督促各矿井对各种水害的调查、分析、预计,编制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地表建构筑物的保护)。
水文观测系统健全,排水系统规范。
对工作面提前半年掌握其采掘影响的地表情况,编制针对性防治措施。
7、监督各煤矿对采动影响区域定期调查,并有专门的整治方案,对影响的地表建筑、村庄、植被、水源、公路、线缆等要有防治措施。
8、健全、规范各种设计、预报、图纸、资料等,相关档案完善、齐全。
9、组织技术力量,为各矿井解决上报的地质、测量技术难题。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三篇)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矿井防治水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是指导和规范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文件,下面就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
一、总则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编制的,旨在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防治水工作。
二、职责分工1.煤矿企业:(1)建立、完善和执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制度规范、完备和及时更新;(2)组织开展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治水技能和意识;(3)切实履行矿井防治水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落实矿长负责制;(4)监督和检查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5)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报送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相关资料和报告。
2.矿长(或矿井负责人):(1)全面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2)严格按照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职责;(3)组织制定矿井防治水工作方案和预案,并确保其得到有效实施;(4)组织和指导矿井防治水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5)定期对矿井防治水工作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矿井防治水工作相关人员:(1)履行好矿井防治水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2)具备良好的矿井防治水工作知识和技能,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3)发现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报告,并配合处理;(4)参与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培训和考核。
三、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组织管理1.矿井防治水工作的计划制定(1)根据矿井特点、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防治水目标制定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2)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应当包括矿井水资源的调查分析、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水源保护工作等内容;(3)矿井防治水工作计划应当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
煤矿防治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治水领导小组(1)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领导、协调和决策。
(2)组织制定防治水规划和措施,并监督实施。
(3)组织开展防治水技术研究和培训。
2. 防治水办公室(1)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日常管理、协调和监督。
(2)负责编制防治水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防治水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
3. 探水队(1)负责矿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和监测。
(2)负责探放水作业,确保探放水工作安全、高效。
(3)负责编制探放水报告,为防治水决策提供依据。
三、防治水工作原则1. 预测预报:加强对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勘探和监测,准确预测预报矿井水害。
2. 有疑必探:对可疑区域进行探水,确保探放水工作不留盲区。
3. 先探后掘:在掘进前进行探水,确保掘进安全。
4. 先治后采:对水害进行治理,确保采煤安全。
5. 综合治理:采取防、堵、疏、排、截等综合治理措施,降低水害风险。
四、防治水工作制度1. 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制度(1)对新矿井、改扩建矿井和已开采矿井,定期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勘探工作。
(2)对可疑区域进行重点调查、勘探。
2. 探放水作业制度(1)严格执行探放水作业规程,确保探放水工作安全。
(2)探放水作业前,对探放水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3)探放水作业过程中,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探放水工作顺利进行。
3. 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定期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
(2)对重点水害隐患进行跟踪治理,确保治理效果。
4. 防治水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定期对防治水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2)确保防治水设备、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
5. 防治水培训制度(1)对防治水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2)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防治水安全教育,使其掌握防治水基本知识。
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3篇)
煤矿防治水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保障煤矿生产经营安全,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煤矿防治水工作是指针对煤矿井下水、地表水以及矿井附近地下水的综合治理工作,目的是防止矿井涌水、渗水等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生产安全和环境的稳定。
第三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遵循“防治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即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切实预防水灾事故的发生;同时,按照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多种手段,对已经产生的水灾事故进行有效处理和修复。
第四条煤矿防治水工作是煤矿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防治水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明确相关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五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工程技术,推动防治水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提高防治水的效益和可行性。
第六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注重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防治水工作的协同发展。
第七条煤矿防治水工作应当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防治水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第二章煤矿防治水的基本要求第八条煤矿企业应当制定符合本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防治水管理制度,明确防治水工作的组织管理、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等。
第九条煤矿井下水、地表水以及矿井附近地下水的防治工作应当全面进行,不得遗漏与疏忽。
第十条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煤矿井下和地表水监测体系,每日对井下水和地表水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矿井涌水、渗水等水灾事故的应急预案应当依法制定,并定期组织演练和检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第十二条矿井防治水工作应当遵循绿色环保、循环经济的原则,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十三条煤矿井下水、地表水以及矿井附近地下水的防治工作不得擅自改变水源、水流的分布、方向,不得随意排放废水和污水。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水是煤矿生产中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遭遇不同程度的涌水、渗水、地下水、浅层水等水文地质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详述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二、防治水管理制度的意义制定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水灾事故的风险,进一步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防治水管理制度是制定防范措施、管理和维护水工设施的基础,也是水文地质工程与狂介控制的重要标准。
通过严格执行防治水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避免发生水灾事故,保障生产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的内容1. 防治水管理制度的编制与修订每个煤矿应制定防治水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措施、责任关系和实施时间。
防治水管理制度应根据煤层地质特征、地下水文情况、采矿条件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始终符合现实情况。
2. 防治水工程设计防治水工程应有可靠的设计,能够满足煤矿生产、交通和工作面排水的需求。
防治水工程的设计应根据煤层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矿井采煤工艺、煤炭储层和煤柱保护等因素进行。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研究相邻煤矿和煤层的统一防治方案。
3. 防治水设施的安装与维修防治水设施的安装和维修应符合相关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限制性底板、支架和隔水帘等封闭措施的安装应符合防突技术水平,确保密封性能,防止突水、涌水等事故的发生。
同时还应对煤井井下排水设施、集水坑、集水井等入口水管理措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畅通及有效。
4. 陆上放水池与煤矸石沉降池的管理与维护陆上放水池和煤矸石沉降池应建设在平整、坚实、更高地点,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沉淀池,并畅通泄洪口,以保持其正常运行。
另外,还需加强对陆上放水、煤矸石沉降池地表沉降、渗漏、裂隙及贮水量监测,确保运行安全。
5. 废水和煤矸石的利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处理废水是十分必要的。
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3篇)
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为了防止煤矿重大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和职工人身安全,同时为了促进矿井防治水各项工作的及时开展,特制定此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一、矿井必须建立负责防治水工作的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矿长是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者,负责解决防治水所需的人、财、物等;技术矿长负责防治水工作的技术管理。
二、部门、科室必须配齐满足防治水工作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所配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三、必须加强防治水基础工作。
各种原始记录、台帐、卡片等齐全、准确;图纸资料完善可靠、填绘及时;做好矿井水情水害的分析和预报,及时提供各种水文地质资料,满足矿井生产安全需要。
四、必须抓好水患的排查与治理工作。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水患排查,对排查出的水患必须制定防治措施,做到项目、资金、措施、时间、人员、责任六落实。
必须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五、必须加强对古空、老空、采空区积水情况的探查和管理,加强对邻矿古空、老空及废弃老窑情况的调查分析;技术矿长每年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复查核实,按规定及时准确地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加强与邻矿之间的关系协调,按安全互保协议要求搞好图纸交换,建立完善的档案资料。
严格执行“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制度。
六、必须严格执行防治水审批管理制度。
受上覆岩层水或地表水威胁的煤层,必须按照矿井设计和矿井地质报告的规定留设防隔水煤(岩)柱,未经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严禁擅自提高开采上限。
受承压水威胁的矿井,开采前必须查清水文地质条件,编制治理方案和防范措施,按管理权限报批后组织实施。
七、必须按有关规定留足矿井边界隔离煤柱,不得擅自采动破坏;变更边界煤柱,必须编制专门设计报省煤炭管理部门批准。
严禁有危及相邻矿井安全的泄水、贯通巷道等行为。
八、每年雨季前必须对本单位的“雨季三防”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排查,对主要排水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一、总则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是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保障地下水、地表水和地面积水的安全,防止因矿井开采导致的水灾和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包括水资源的调查、开发和管理。
二、水文水资源调查1、煤矿企业在开采前需要对矿区周边的水文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地面积水的分布、水质、水位、水文变化规律等方面的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客观的原则,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文水资源调查档案,对调查结果进行及时整理和归档,便于后期的水资源管理和水文预测。
三、水资源管理1、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确保水资源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2、煤矿企业应当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水资源监测,及时掌握矿区的水情变化情况,做好水情预测和预警工作,防止水灾发生。
3、煤矿企业应当建立水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及时整理和归档水位、水质、水量等数据,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水文水资源保护1、煤矿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地表水和地面积水的安全和稳定,防止因矿井开采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消失等水灾事件发生。
2、煤矿企业应当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矿井附近水体的保护工作,防止废水、垃圾等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3、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业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矿井附近水体的监测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水质的安全。
五、管理制度执行1、煤矿企业应当配备专职的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组建水资源管理团队,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2、煤矿企业应当对水资源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水文水资源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
3、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水资源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对违反管理制度的给予惩罚。
煤矿有关防治水的各项管理制度模板
煤矿有关防治水的各项管理制度模板一、防治水分区管理规定(一)各矿要严格按照“可采区”划定范围开展采掘活动,“缓采区”内除勘查或治理工程外,不得进行任何作业,“禁采区”严禁任何人进入,严禁进行任何作业。
(二)在所有通往划定的“缓采区”的巷口处,悬挂“缓采区”警示标志,除瓦检、通风、排水、安监以及实施勘查治理工程作业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禁止进入;“禁采区”与“可采区”、“缓采区”之间,要采取留设防隔水煤柱、修建防水密闭等物理隔离措施。
(三)“缓采区”经批准进行勘查治理作业时,应制订作业计划、明确作业人员和安全措施,并由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四)对于未编制防治水分区论证报告的停工、停产煤矿和新建煤矿,要在恢复正常生产建设以及新建煤矿开工建设前,必须完成防治水分区管理论证报告编制审批工作。
未审批完成防治水分区管理的煤矿,一律不得复工复产。
(五)已完成分区管理的煤矿,要及时将“三区”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及充水性图上,作为煤矿生产衔接、安全管理的基础。
“可采区”用绿色线框标绘,线宽2.0mm;“缓采区”用黄色线框标绘,线宽2.0mm;“禁采区”用红色线框标绘,线宽2.0mm。
“三区”线框图层要至于底层,不得遮挡覆盖图纸其它信息。
(六)各矿要进一步收集防治水基础资料,重点做好井田内外小窑采空破坏资料的搜集、追溯,加强水患补充调查及水患排查工作,发现“三区”划分结果与实际不符的,要及时修编“三区”划分报告,并上报集团公司审批。
(七)“缓采区”经勘查治理后达到“可采区”标准的,必须重新编制分区管理论证报告并按程序审核同意后方可转为“可采区”。
未经同意的不得变更“三区”范围。
二、重点水患提级管控制度(一)集团公司对重点水患实行提级管控制度,对重点水患建立专项台账,安排专人定期跟踪落实治理进展,提级审查重点水患区域的防治水技术方案,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监管责任。
(二)重点水患主要包括:采掘工作面受小窑破坏区积水、存在大量采空区积水的近距离煤层采空、小煤柱测采空水影响严重的,以及充水或涌水量大的密闭墙、地表塌陷、裂缝、小窑井口等可能导致地表水下渗至采空区威胁矿井安全等防治水隐患。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煤矿防治水管理,切实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及其经营管理人员。
三、职责分工1.煤矿管理人员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2.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煤矿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3.工人负责煤矿水利设施的日常使用和保养。
四、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措施1.煤矿应建立完善的水利设施,包括水池、排水井、地下渠道等,确保矿井排水通畅。
2.煤矿应编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应急处置措施。
3.煤矿应制定排水工期计划,明确工期任务和责任人,确保工期按时完成。
4.在煤矿井下设置足够的水位监测设备,并定期检测水位,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5.煤矿应加强对排水工程施工和设备维修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设备运行正常。
6.煤矿应定期开展员工防治水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防治水工作的意识和技能。
7.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明确巡检频率和巡检内容,并对巡检结果进行记录和处理。
8.煤矿应建立排水工程验收制度,确保新建排水工程符合安全和质量要求。
9.煤矿应定期组织复查和评估工程和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更新和升级水利设施。
五、制度落实与监督1.煤矿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和召开排水工作会议,对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总结。
2.工程技术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履行巡视、检查和维护水利设施的职责,并及时上报问题和处理情况。
3.工人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日常使用和保养水利设施,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上级。
4.煤矿应定期组织外部专家进行水利设施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六、违纪违规责任追究对于违反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煤矿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并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直至停工整顿或撤销相关证照。
七、附则本制度于发布后立即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改,应经煤矿管理人员会议讨论并报领导批准后实施。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3篇)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特制定本制度: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2)是指煤矿中针对水害防治技术的管理措施和规定。
其目的是确保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有效预防和控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
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水害防治组织机构:明确水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确定水害防治工作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2. 水害防治技术规定:包括水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技术标准和要求、技术方案和方法等,确保水害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煤矿防治水制度(3篇)
煤矿防治水制度1、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对风井口、主井筒、工业广场附近排水沟进行清理,并加强排水沟的修筑,保证排水沟在雨季期间能正常排水。
2、必须派专人对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隙、有无地表蹋陷、老窖塌陷等现象,如有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填平、填实。
3、地下水是矿井水的重要水源,在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涌入矿井造成灾害。
4、掌握水文地质资料是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依据,必须掌握井田范围内冲积屋的含水透水情况,含水层和老空积水情况,可能出水的断层与裂隙分布位置,采动后顶板破碎及地表陷落情况,都必须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5、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被淹井巷、断层溶洞、老空积水等地点,或遇到可疑水源以及打开隔水煤柱放水时,都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6、探水的起点,由于积水范围不可能掌握得准确,探水起点至可疑水源必须留出适当的安全距离,必须在可疑水源____米以外开始打探水钻孔。
7、钻孔深度与超前距离,采用边探边掘时,超前距离一般不小于____米。
8、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对风井口、主井筒、工业广场附近排水沟进行清理,并加强排水沟的修筑,保证排水沟在雨季期间能正常排水。
9、必须派专人对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隙、有无地表蹋陷、老窖塌陷等现象,如有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填平、填实。
10、地下水是矿井水的重要水源,在开采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涌入矿井造成灾害。
11、掌握水文地质资料是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依据,必须掌握井田范围内冲积屋的含水透水情况,含水层和老空积水情况,可能出水的断层与裂隙分布位置,采动后顶板破碎及地表陷落情况,都必须进行收集和整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12、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层,被淹井巷、断层溶洞、老空积水等地点,或遇到可疑水源以及打开隔水煤柱放水时,都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13、探水的起点,由于积水范围不可能掌握得准确,探水起点至可疑水源必须留出适当的安全距离,必须在可疑水源____米以外开始打探水钻孔。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一、总则二、组织机构1.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由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并执行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3.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负责对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三、岗位责任1.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负责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矿长负责全矿防治水工作的领导和决策。
3.生产部门负责组织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水工作,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
4.监理部门负责对煤矿防治水工程的施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5.机电设备部门负责煤矿防治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所有人员都有保护地下水资源、预防水害的责任,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四、煤矿防治水管理措施1.原则(1)安全优先原则,确保人员安全。
(2)经济合理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统筹兼顾原则,综合考虑煤矿防治水与生产的关系。
2.预防措施(1)根据煤矿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防治水方案。
(2)加强巡查,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及时取措施消除。
(3)对煤矿井下水进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排水方案。
(4)建立煤矿防治水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3.技术措施(1)加强煤矿防治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煤矿防治水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完好。
(3)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煤矿防治水的管理与运行。
4.培训措施(1)定期对煤矿防治水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2)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3)对新进煤矿人员进行煤矿防治水方面的培训。
五、责任追究1.对违反防治水管理制度和规定造成事故或者环境污染的,依法追责。
2.煤矿防治水管理部门将定期对各部门的防治水工作进行评审,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进行批评教育,并提出整改要求。
六、附则1.煤矿防治水工作应与煤矿生产工作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确保安全。
2.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煤矿防治水工作的要求。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模版(3篇)
煤矿矿井防治水管理制度模版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建设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市矿井防治水有关制度,保证我市煤炭工业安全有序地发展,掌握矿井水害规律,研究解决矿井生产建设中防治水害的方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每一受水害威胁的矿井都要制定相应的探、放、堵、截、排综合防水措施。
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受水害威胁的矿井必须配备有效的探放水设备。
培训探放水设备操作人员。
三、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本辖区内有水灾威胁矿井进行监督、督促各类防水煤柱设计、防治水措施的上报工作,并按审批权限上报审批。
市局负责检查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四、每一矿井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工作。
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矿负责对重点受水患威胁矿井的检查工作。
五、矿井必须配足排水管路、排水设备、防洪抢险物资,县(市)区局、国有地方煤矿负责对该项工作的检查。
六、各类矿井必须收集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建立相关档案。
七、矿井应组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查明矿区内报废小井充水情况与矿区开采关系,查明地表水体、含水层与隔水层、小井老窖、各类导水构造等对矿井影响情况,并制定措施。
八、矿井应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建立观测台帐。
九、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水文情况不清的矿井,要进行补充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按地质规程要求报批工程设计。
十、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包括,防顶板突水、防底板突水、老空水、断层水、冲积层水、钻孔水等,每一矿井必须根据该矿井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一、凡在煤层露头风化带,含水、导水、与富水层相接触的断层,矿井水淹区,受保护的地表水体、井田技术边界等地段必须留设防水煤柱,各类防水煤柱必须经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尺寸大小和留设方法。
报有关部门批准。
十二、矿井要建立水害预报上报制度,矿井每月向县(市)区局汇报一次,国有地方煤矿每季向市局汇报一次矿井水患情况。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前言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防止涌水、坍塌等意外情况,制定本文档,完善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保障煤矿生产安全。
一、总则1.1 煤矿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利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制定合理的防水方案,确保环保、安全和经济效益。
1.2 煤矿应当组织针对涌水、地震等不安全因素的安全技术管理与监测。
1.3 矿长、生产主管、安全主管、技术主管及各级员工都应明确自己在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中的义务,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履行防治水管理责任。
二、防治水技术管理2.1 建设围岩稳定监测系统,监测煤矿周围围岩是否稳定,及时处理围岩不稳定的问题,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2.2 确定监控采煤面涌水点位,并安装液位计、压力计、水流计等仪表,对涌水流量、涌水压力、涌水液位进行实时监测。
2.3 在煤矿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变异性,设计合理的采掘方案,降低水害风险。
2.4 加强对煤炭矿井采煤工作过程中的涌水预测和预警,对可能涌水的地段及时加强支护和灌浆,减小水害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3.1 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是煤矿的管理基础。
煤矿应制定完善的防治水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实现防治水管理工作的全面和有效。
3.2 煤矿应建立自用水、排放水、生产用水三级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节约管理,遵守排放标准和排放监测检测。
3.3 煤矿应建立水安全监测监控网络,实现对煤矿内外水的通盘管理,确保水质稳定,防止水污染和环境污染。
四、防治水管理人员的素质4.1 熟悉防治水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独立解决涉水生产问题。
4.2 精通水文地质、地下水动力学、水利工程等专业知识,准确理解发生水害的机理和特点。
4.3 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CAD、GIS等技术手段的能力,提高涉水生产安全保障的效率和质量。
五、防治水管理工作机制5.1 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石煤工程的水资源绩效管理,确保用水更加节约、安全、可持续。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模版(3篇)
矿井防治水工作管理制度模版为预防重特大水害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科学、有序、严谨地规范矿井防治水管理工作,根据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程,结合集团公司矿井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矿井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认真落实防、堵、疏、排、截综合防治水措施。
2、矿长、井(区)长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第一责任人,矿总工程师和井(区)主任工程师对矿井防治水负技术责任,矿、井(区)必须设专人负责具体的防治水工作,建立矿、井(区)防治水组织机构。
3、每个矿井必须配备____台探放水设备,并有一支专业队伍。
4、矿井必须定期进行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井每____天观测一次,简单型每月观测一次,并且实行月末逐级上报。
5、矿井必须编制年度防治水计划和突发性水害应急预案,配备能满足抢险救灾的各种排水设备和物资,并且每年要至少进行一次以上实际演习。
6、矿井必须严格执行年、季、月、周水情水害排查与预报制度,文字和图纸齐全,水害类型明确,并且制定的防治水措施具有针对性。
7、需要进行采区探放水的,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按规定进行审批。
严格按设计施工,竣工后必须提交竣工总结报告,最终要有有关部门联合鉴定结论。
并实行探放水工程完成情况逐级上报制度。
8、矿、井(区)每年雨季前要组织一次防治水全面检查,并有书面整改措施。
成立防汛机构,建立抢险队伍,执行汛期值班值宿和降雨过后重点区域要坚持巡查巡视制度。
9、矿井必须建立必备的矿井涌水量观测台帐、井下突水点台帐和井下探放水成果台帐、地面水文观测台帐等和矿井充水性图、地面放排水系统图等图纸资料,并实行档案化管理。
10、坚持定期与相邻煤矿的相互联系制度,收集和查明相邻煤矿开采等情况以及废弃老窑充水、积水情况与矿井开采关系,建立完善的相邻煤矿和废弃老窑的资料。
11、坚持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与安全技术措施的逐级审批制度。
凡大型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区域性井下探放水设计、水体下开采设计需报集团公司审批。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
煤矿防治水管理运行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管理,确保矿井水文安全,保障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煤矿防治水管理工作,包含矿井系统的防治水工作以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标准第三条煤矿防治水管理体系1.本企业将建立健全煤矿防治水管理体系,包含订立防治水管理制度、设立防治水部门,确保煤矿防治水工作有序进行。
2.防治水管理体系应包含煤矿防治水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四条防治水设备和设施1.本企业将配置必需的防治水设备和设施,包含地下水泵站、水封站、阻水墙等,确保矿井水文安全。
2.防治水设备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应依照相关规定进行,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五条水文测量与监测1.本企业将建立完满水文测量与监测系统,定期对矿井水文变动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水文测量与监测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记录和报告水文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应得到保证。
第六条应急预案1.本企业将订立煤矿防治水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含预警措施、应急处理流程、人员疏散等内容。
2.应急预案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确保员工了解和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方法。
第七条人员培训与考核1.本企业将对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人员进行必需的培训,包含煤矿防治水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等。
2.培训料子和内容应与本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效果应进行考核和评估。
3.对从事煤矿防治水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应包含防治水设备操作、应急预案的掌握等。
第三章考核标准第八条煤矿防治水管理考核指标1.煤矿防治水管理考核指标应包含以下内容:–防治水设备和设施的状态和维护情况;–水文测量与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应急预案的完满性和演练情况;–人员培训和考核情况。
第九条考核周期1.煤矿防治水管理考核应定期进行,考核周期一般为每季度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治水预测预报制度为贯彻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经研究特制定防治水预测预报制度一、水害预测预报人员首先熟知井田水文地质情况,收集齐全的水文地质资料,对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二、水害预测预报图表由技术部门水文地质员根据水文地质资料进行编制。
三、水害预测预报应根据年度、月度施工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预测各工作面及周围受水害威胁情况,及时提供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并下发水文地质预测预报。
四、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测预报图表逐月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
在施工至含水层时应提前20米发出水文预测预报单,并报告调度室。
五、当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出现突(涌)水征兆、接近可疑水区和可疑老空区时,必须及时发出临时水文地质预报,提出处理措施,并且必须有文字和图纸。
六、对水患险情应发出水害通知单,立即报告调度室,通知可能受水害威胁地点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七、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及透水事故。
八、若当月生产计划变更,存在水害隐患,要提前5—6天发水害通知单。
九、水文工程师应做好预测预报资料整理、报送、档存等工作。
一十、预测预报要准确详细。
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可靠资料,确保安全生产。
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一)技术培训登记制度1、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每次完成培训学习后,由工作人员为其填写好《培训情况登记表》、《技术培训证书》和《学员成绩花名册》。
2、《培训情况登记表》装入学员本人档案,作为其职业资格任职的重要依据。
3、《技术培训证书》由参加培训的本人保存。
主要登记持证人员所参加的培训情况:学习时间、内容、考试成绩等。
4、以上证、册、表由鑫源煤矿统一填写,报公司备案。
(二)培训组织管理制度1、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背课和讲课。
2、对任课教师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严把备课环节,备课方案、教案要经矿专业技术人员小组审核通过后方可上讲台。
3、科学安排课节与课时,保证提高培训效果。
(三)学员考核管理制度1、考勤制度(1)不迟到、不早退、出满勤;(2)实行课堂签到与点名相结合的方式;(3)迟到3次记旷课一次。
旷课3次,取消该培训考试资格并进行处罚。
(4)请假需由领导小组组长批准。
2、考核制度(1)学习态度端正,听课认真,笔记详细工整;(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3)对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取消考试资格,学分不予承认。
(4)实行平时考核与结业考试相结合的原则,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
(四)培训收费管理制度1、培训费用由煤矿统一负责。
2、培训的收费管理由矿专人负责,专用于技术培训。
测量工作制度煤矿测量是开发矿山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在设计、建设、生产各个阶段直到矿井报废,都要进行矿山测量工作。
为了加强本矿测量工作,确保巷道给向准确,中腰线标定附合设计要求,巷道开门及贯通不出现误差,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测量工作制度。
一、建立专门的测绘机构(测绘科),配备专业队伍,负责对本矿井上下进行测量和图纸填绘。
二、配备专门的能满足煤矿测量工作的测绘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钢尺、皮尺、塔尺、罗盘及绘图工具。
三、利用国家三角测量标准控制点成果,建立本矿区内地面及井下测量控制系统。
在井下主要巷道内建立闭(附)合导线,基本控制导线测量精度为正负15秒,一般边长为30-90米。
四、井下重要的掘进巷道开口时,要首先在巷道布置图上设计开口位置及坐标,从上级导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开工前要向施工单位下达通知单。
五、掘进巷道中腰线标定要及时、准确,定期对中腰线方向进行仪器测量校对,做到无责任工程事故。
六、贯通测量要有设计、审批、总结、测量精度附合规定,贯通前岩巷20-30米,煤巷30-40米要向施工单位下达贯通通知单,并报有关科室、领导。
七、对井田内的基本控制导线测点要建立档案,测量成果要详细记录在案。
八、测量观察记录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附必要的草图,写明测量地点、测量日期、观测者、记录者、复合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的计算,必须由两人对算、复核,发现问题及时核实或补测。
十、填写各类台帐和成果表时,必须使用钢笔或碳素笔,要求字迹工整,图文清晰,数据准确,影响观测资料精度和因素的也应同时填写在备注栏内。
十一、各种技术测量报告完成后需经矿技术负责人签字。
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的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因此我矿特制定防治水预案及事故分析制度。
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组:组长由矿长杨道臣担任;副组长由安全矿长令狐荣强担任;成员由徐红松、文连发及各科室科长及安监、质检现场跟班人员,井下防治水由陈贵勇带领建设队全体人员组成;地面防治水由胡金华主任带领井上后勤管理组成。
组长负责防治水方面的全面领导工作,副组长负责安全措施的落实及钻探工具的准备工作,并要组织调查摸清本矿水文地质资料,掌握矿区内水患情况,全体成员要认真负责监督执行并积极协助配合,安监科要重点检查,技术科负责防治方法的指导及详细安排,防治水人员要依照安全措施要求,严格进行防治水工作。
二、雨季前要由地面防治水组对我矿采空区的地表裂缝情况进行调查,挖排洪沟并清理原有的防洪设施,备好充足的防洪物资,防止地表水灌入坑下。
三、由井下防治组在雨季对井下有水患威胁的地点加强水文观察,疏通排水沟,加强排水设备、管路的检查,要始终保持完好。
四、生产调度室在指挥安全生产时,要认真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必须保证不少于20米的探防水距离。
立足先安全后生产,并提出防范措施意见。
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回采工作,对于回采工作面,在回采前必须清楚工作面的断层、陷落柱、左邻右舍、上分层下分层、老空等情况,并写出水文地质情况报有关部门后执行。
五、探放水与采掘发生矛盾时,必须先探放水,消除水患后再生产,在探放水地区,必须明确定出探水警戒线,并准确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探放水过程中,严格掌握钻孔超前距离,进钻时发现煤质松软,片邦、钻孔中水位、水量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探,不准拔出钻杆,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并采取有效的防透水措施,如发现情况危急时,立即撤出受水灾威胁地区人员,然后采取措施处理。
六、加强地面地质勘探工作,采用地面充填裂缝、塌陷、查堵老小窑口的常规办法,对已采区的裂缝、老小窑的深度、广度进行调查,并在雨季前充填处理完毕,预防大气降水危害矿井。
七、在矿井的边界开采时,必须留设距矿界边至少20米的保护煤柱,确保矿与矿之间40米隔水保护煤柱。
八、相邻采区之间至少保证留设20米的保安煤柱九、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对水害发生的地点及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抢险救灾方案。
1、成立由矿长领导、安全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等组成的事故分析领导组,对水害进行分析。
2、由井下防治水小组迅速找到水源,撤出受水害威胁的地区的工作人员。
3、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水源由技术制定安全措施及排水方案。
4、由井下、井上防治水小组及时实施,防止水患事故扩大。
5、水患治理后,要立即写出书面总结,指导矿井的安全生产。
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地质变化及合理开采有限资源,特制定煤矿地质及储量管理工作制度:一、技术科要及时掌握和了解本矿井范围内地质、水文变化情况,做好地质预报工作,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指导安全生产。
二、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制定作业规程,明确本工作面的地质情况,编制本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并由矿安委会进行审批。
三、每年年初,要对本矿本年度采掘工作面进行整体计划,并做出本年度开采设计,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批。
四、每个工作面在开采前要做出开采设计,明确本工作面的工作面走向、采高、采掘长度、开采范围、回采率等内容,并要由矿总工审批,报上级资源管理部门批准。
五、每个工作面结束后,要及时做出总结,与设计不相符合时,要分析原因,报矿总工进行备案。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为了查明并完善本矿水文地质资料,了解矿井井田内及周边矿井水文情况,掌握本矿井下涌水情况,进一步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务,现制定水文地质工作制度。
一、委托有资质单位对本矿及周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编制水文地质图,对本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说明,为防治水工程提供依据。
二、加强本矿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定期请资质部门对本矿水文地质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编制、能够指导安全生产。
三、了解并掌握矿井井田范围内地面河流、水库、水池、水井、机井、泉点等水体分布情况,及时测绘填写水文地质图,为井下采掘布置提供第一手可靠资料。
四、掌握本矿井田周边煤矿开采情况,了解其采空区情况,对周边关闭废弃煤窑进行调查,对其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详细掌握。
五、定期对本矿采空区地面裂缝进行观察,对裂缝位置、走向、范围、周边水体、是否容易充水等等情况要详细记录。
六、定期对井下进行水文观察,特别是雨季来临前后,要加强对井下出水地点:如井筒、本矿及相临煤矿采空区、可疑地点等的出水口进行详细观察,对涌水量进行定期测定并详细记录在案。
七、定期对受水害危胁工作面进行探测,做好水情水害预报,制定加强防治水的安全措施。
八、对水文地质观察情况进行专门记录,附必要的草图,写明观测地点、日期、观测者姓名、使用仪器等,对可能影响观测资料精度、质量的各种因素和主要原因要备注说明清楚,供分析资料时参考。
九、原始资料记录要妥善保存,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
井田内及周边煤矿监测监控管理制度为了加强煤矿防治水管理,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因此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查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
特制定周边煤矿监控监管制度。
一、煤矿成立专职防治水工作管理队伍,由矿总工程师领导,具体工作由防治水专业组组长安排。
二、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
三、对含水层、以及在接近矿区边界的开采中要加强探水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方针。
四、定期与周边煤矿交换图纸,了解双方开采情况,以及相邻煤矿水文变化情况。
五、特殊情况下的开采,以及重大水患要与周边煤矿建立情报畅通通道。
及时制定措施防止水患。
六、加强对矿界防水煤柱尺寸的监管,根据相邻矿井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开采方法以及岩层移动规律等因素,留设防水煤柱。
七、及时整理周边煤矿的监测数据,并在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明确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