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11.06•【字号】苏府[2014]156号•【施行日期】2014.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府[2014]156号)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苏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11月6日关于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精神,结合苏州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关键环节。
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发展可以让我市广大制造业企业更加专注核心业务,提升产品附加值,降低经营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由“两头在外”向两端延伸,实现稳增长与促转型的有机结合尤为重要。
当前,我市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期、转型升级关键期,过去依靠要素高消耗来维持高增长、凭借低成本劳动力实现低层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切实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经济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打造“苏州工业经济升级版”的迫切需要;既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我市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在高平台上保持区域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战略举措。
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及目标任务现阶段,我市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软件、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融资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
苏州市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图 1 面 向中 小 企 业 的科 技 信 息 服 务 体 系组 织 架 构
的资 源保 障工 作 , 与第 三方合 作 实现 专业 化 、 合 化 综
服 务【。苏 州 所 面 向中小 企业 科技 信 息 服务 的组织 2 ] 架构 如 图 1 所示 。 中心一 服 务站 一工作 站 是苏州 所 利用 所 内工 程 文献 服务 中心 的资源优 势和 人 才优势 ,并 根 据苏 州 市五 市七 区对科技 创新 资源 需求情 况 而建 立 的服 务 体 系 。苏 州所 向能承 担 区域 内科 技信 息 服务 工作 的 单位 授牌 使 其成 为服 务站 ,服 务站设 有 专 门的服 务
口 []情 报 杂 志 ,00 6 :12 ,0 J. 2 0 ( )2— 2 2 [ ] 崔 波 . 于 知 识 管理 的 图书 馆 运 行机 制 研 究 []情 2 基 J.
报 杂志 , 0 4 1 )3 — 9 2 0 ( 1 :6 3
[] 黄力. 3 当代 高 校 图书 馆 功 能 变 迁 解 读 [] 中 国 市 J.
场 所 ,负责 普 及和推 广各 类文 献 资源并 收集 区域 用 户 的科 技信 息需 求 ,利用 工程 文献 服务 中心 的资 源 为 本 区域 的科技 创新 主体 提供 定题 检索 、专题 咨 询 等 科技信 息 服务 ; 于功能 比较 简单 的科 技创 业 园 、 对 孵 化器 、科 研机 构等 或缺 乏资 源渠 道 的集 团下属 部 门建立 的工 作站 ,可 以利 用工 程文 献服 务 中心 的资 源 提供科 技文 献检 索与传 递等信 息服 务 。目前 , 州 苏 所 在 五市七 区范 围 内共设 立 服务 站 7家 , 作站 1 工 1 家 。苏 州所 对设 立 的服务 站 、 工作站 , 协助 建设 的 在
苏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思路
苏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思路作者:曹钦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1期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把握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一条主线,充分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全面推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完善创新创业环境两大工作重点,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社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能力”三大能力。
狠抓“四个巩固提升、四个重点突破、两个积极探索”。
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工作举措,在政策落实、科技人才、产学研合作、载体建设四个方面要强化巩固提升,确保苏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保持全省前列;聚焦苏州市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问题,在企业创新能力、产业技术水平、广场功能完善、科技金融结合四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打造苏州市科技工作的特色和亮点;围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在科技惠农惠民和科技管理改革两个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切实激发全市科技创新的持续动力。
一、机制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是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
加快建立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决策的体制机制,继续鼓励支持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设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二是进一步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
继续认真落实研究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政策。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水平,创造研发成果;三是是强化创新型企业梯队建设。
集成创新资源,重点培育发展一批以优秀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不断增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生机和活力,继续实施能够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瞪羚计划”和“雏鹰计划”;四是支持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组织主体。
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帮助企业开展跨国技术研发合作与转移;提升企业整合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能力,推动企业将技术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标准化、技术标准产业化;引导企业介入高校院所的早期研发,构建利益共同体;五是支持中小微型民营企业成为创新活动的活力主体。
“苏商通”政务数字化创新技术驱动与服务优化
关键词:政务数字化;“ 苏商通” 服务平台;技术驱动;服务优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为促进“ 苏商通” 的建设,平台借鉴了先进板块
1. 1 提升服务入口体验,设计全新服务界面,完成 3
企业服务的经验成果,并依照市域一体化的设计思路
梳理平台集成的各类服务应用功能和资源要素,
为中间图片效果,可维护视频名称、视频来源、视频时
间及播放量;⑧支持仅展示主题图片,仅展示主题图
片列表时,点击图片可跳转至第三方详情页 [6] 。
2. 1. 4 功能异常监控
对 接 “ 钉 钉” 开 发 接 口 自 动 告 警 功 能, 实 现 对
Web 端门户、法人用户体系、移动端框架 3 个系统的
(1) 职能部门应用接入。
集成市生态环境局环保管家系统访问入口,实现
管理端用户登录“ 苏商通” 后可快速访问环保管家系
统,管理产排污企业数据、第三方机构数据、监管部门
数据、需求信息、服务机构能力评价与公示信息等数
据;在“ 苏商通” 平台集成姑苏区 4 类行业联合指导平
台的访问入口,为开设 4 类行业的企业提供行政指导
管理。
(3) 实名认证功能优化。
目前“ 苏商通” 对接了江苏政务服务 App 的实名
实人认证体系,由省级平台提供认证接口和 sdk,但是
只支持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实名和实人认证,且实
名实人认证范围仅限于大陆居民身份证,存在证件认
证覆盖范围不全的问题。 故该平台对原有实名认证
功能改造,新增证照选择类型 [2] 。 主要包括:增加 6
银行小微之家应用,提供贷款产品介绍等相关信息的
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
苏州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苏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近年来,苏州以其独特的发展优势,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苏州的地理位置优势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上海,距中国首都北京约1000公里,距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带不远。
苏州市的城乡建设布局是以河流为龙骨、以商港为依托、以龙虎山为支撑、以陡岗坡地为背衬,这些优势分享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
苏州还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太湖、苏州园林、古运河等,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这些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的优势为苏州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苏州的产业优势近年来,苏州市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现代产业。
苏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企业落户,助力苏州实现了产业的国际化。
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以来,一直以来坚持"国际视野,创新引领"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如今,工业园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涵盖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
苏州的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城市的国际化大都市定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苏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苏州市深刻理解创新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苏州市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加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苏州市还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科技服务和资金扶持,助力企业快速成长、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近年来,苏州市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已经形成一批领军企业和创新团队,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发布2022年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指南与组织申报的通知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发布2022年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指南与组织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公布日期】2022.03.08•【字号】苏科资〔2022〕5号•【施行日期】2022.03.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苏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发布2022年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指南与组织申报的通知苏科资〔2022〕5号各县级市(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为全面贯彻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在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开拓苏州发展新境界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现启动2022年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第一批)项目的组织申报,涉及科技创新政策性资助、基础研究试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临床试验能力提升、政策性资助)、科技创新载体、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软科学研究、科技金融、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市外籍院士工作站”和“苏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申报命名、科技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等项目,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方式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采取自主申报、初审推荐方式。
各申报单位按照本批次项目指南和申报通知自主申报,并提交申报材料。
项目主管部门对管理范围内申报单位提交的项目进行初审,其中限额申报的须进行筛选和排序,出具申报推荐意见,盖章后统一上报。
二、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应在苏州市行政区域内设立、登记、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研发创新基础和优势,有健全的科研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运营状态良好。
项目第一负责人须为项目申报单位的在职人员(与申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确保在职期间能完成项目任务。
2.申报的项目应具有明确的实施内容、实施进度、考核指标、经费预算等,不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
3.申报单位应科学预测项目实施预期目标和成效,并根据《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编制说明》(附件2)的要求,合理测算新增投入和子科目预算。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SWOT分析
析 、 策 提供 了极 大 的方 便 。最后 , 者都 对 图书馆 决 二 员有 较高 的素 质要 求 。知识 管理 要运 用集 体 的智 慧 提高 应变 和创 新 能力 , 在对 人力 资源 管理上 , 运用 现 代 管理 方法 , 人 员 进 行合 理 的培 训 、 织 和 调配 , 对 组 同时 对人 的思 想 、 理 和行 动进 行适 当诱导 、 心 控制 和
随着 市场 经济 体制 在我 国的逐步 确立 ,尤 其 是文 化 产业 的迅 猛 发展 .知识 生 产和 知识 服务也 逐 步市 场
化 , 种 文化服 务 、 各 文化 咨 询和培 训公 司迅 速抢 滩 知 识服 务 市场 。高校 图书 馆 受制于计 划 经济 体制 和 固 有 的服 务对象 .在 以馆 藏 知识 资源 为依托 服 务社会 方面存 在 先天 不 足 ,而 当 其意识 到馆 藏 资源 的社会
来. 以及高 校 图书馆 知识 服务 的转 型 , 因此可 以借助 数 字化 技 术将馆 藏 资源数 字化 , 极开 发特 色 资源 , 积 深化 知识 整合 和 知识挖 掘 .以适 应今 天人 们获取 知 识 的方 式 和 习惯 , 便人 们 获取知 识 : 方 在此 基础上 扩 大服务 范围 , 现 知识服 务 的社 会化 , 实 充分 发挥其 知
中 图分 类 号 : 2 86 G 5.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 i1. 6 /.s. 0 — 052 1. .1 o :03 9 jsn1 5 8 9 . I1 0 2 9 i 0 0 2
知识 管 理 是 2 0世 纪 末 以来 随着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的 到来而 提 出的一 种 全新 管理 理念 和 管理 模式 。知 识管 理理 论来 源 于企业 管 理 。知识 管 理就 是对 企 业
苏州调查报告
苏州调查报告苏州调查报告近期,我们对苏州市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现状、人民生活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对苏州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经济发展苏州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势头。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州的制造业、电子信息技术和服务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尤其是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苏州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我们也发现苏州的经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苏州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以保持竞争力。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苏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与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州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比如拙政园、狮子林等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广泛赞誉。
同时,苏州也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高楼大厦、现代化交通设施和优美的城市景观构成了苏州的城市风貌。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交通拥堵、城市更新进程缓慢等。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社会保障与民生福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州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了有效保障。
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福利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医疗资源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四、文化与旅游苏州作为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园林文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苏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游客。
同时,苏州也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方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一定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问题。
另一方面,苏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创新,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15•【字号】苏府办〔2021〕84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区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太仓港口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4月15日苏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决策部署,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建设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根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总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前沿趋势,全面落实国家、省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核心主线,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和开放创新政策试验,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路径新机制,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赋能苏州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示范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全国大中型城市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树立“苏州样本”。
二、主要目标到2023年,苏州试验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以“AI+制造”为特色的技术应用示范区、以“开放创新”为引领的政策创新先行区和以“人文关怀”为内涵的社会实验样本区,苏州成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
力争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形成应用示范企业170家,培育超亿级企业10家、超10亿级企业5家;力争形成30个全国领先、特色鲜明、深度应用的场景,打造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
对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近 年 来 .我 省 科技 主 管 部 门 利 用 有 限的 资金 ,支持 若 干
中 心 城 市 建 立 全 省 科技 信 息 网络 分 中心 ,成 为 区 域 信 息 网络
的 共 用平 台 . 目前 已初 步 构 成科 技 信 息 服 务 体 系 网络 框 架 , 为 开展 科技 信 息服 务 奠 定 了基 础 但 是 , 些 分 中心 仅 基 本 这
科技发展水平和体制相关。从有关国家的研 施转移劳动密集型或非环保产业的 “ 产业空 ( 的 l 3 区) 0 0个有科技活动的制造业小类行 0
究 与发展经费 的投 入占 G P的 比重 ,一般人 壳化 ” 策的结果 。 D 政 而跨 国公司 也只是在投资 业 中 ,科技 活动人 员人均 劳务 费低于 人均工 均G P D 达到 10 —20 00 00美元 , 比重才能有 国的 子公司进 行一般 产品的生 产经营 :而跨 资 的有 85 其 07个行业 . 占有科技 活动的制造业 所较 大的提 高 ,或研究 与发展 经费的来 源和 国公 司也 只是 在投资 国的子公 司进行一 般产 小类行业总 数的 8.3 . 低估 劳务费达 03% 合计 使用结 构有所 改观 ,企业逐步 成为研究 与发 品 的生 产 经 营 ,科 研 活 动是 在母 公 司进 行 6 .6 0 5 亿元 , 占有科技 活动人员劳 务 费支出总 展的主体 。而我 国的人均 G P现 在为 70美 的。虽然 , 国的对外开放 、 D 0 我 技术引进促进 了 额的 6.3 63% 元左右 . 与人均 G P达到 10 20 美元 有 我 国科技进 步; D 00 00 但是 , 产业 的尖 端 、 核心 是买 综上所述 , 在当前 的情况 下 . 定我 国高 界
苏州高新区 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一、苏州高新区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苏州高新区位于苏州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位置。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苏州市的新兴经济增长极。
二、苏州高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1.产业结构苏州高新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形成了以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保税区、吴江生物谷为主体的产业聚集区。
2.发展方向未来,苏州高新区将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链水平和附加值。
三、苏州高新区的经济发展1.经济总量苏州高新区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
2.增长方式苏州高新区正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
四、苏州高新区的科技创新1.创新资源苏州高新区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了一大批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势产业集裙。
2.创新成果苏州高新区在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五、苏州高新区的人才政策和人才队伍建设1.政策支持苏州高新区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人才队伍建设苏州高新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六、苏州高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1.治污控源苏州高新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生态修复苏州高新区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绿化植树力度,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七、苏州高新区的社会民生保障1.教育医疗苏州高新区加大对教育医疗事业的投入,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水平,提高居民的教育医疗保障水平。
2.就业安置苏州高新区积极实施就业扶贫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助力贫困家庭实现就业增收。
总结:苏州高新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已经初步构建了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
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
第23期2023年8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ScienceandTechnologyInformationNo 23Augustꎬ2023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江苏职业教育研究课题ꎻ项目编号:XHYBLX2023254ꎮ作者简介:陈珂(1974 )ꎬ女ꎬ贵州贵阳人ꎬ副教授ꎬ硕士ꎻ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ꎬ智能信息处理ꎮ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陈㊀珂(苏州市职业大学ꎬ江苏苏州215004)摘要:文章以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ꎬ探寻产教科融合和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ꎬ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市场真实需求ꎬ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大数据领域涉及的岗位㊁技能及素质要求ꎬ确定契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ꎮ紧密对接 1+X 证书㊁行业岗位标准㊁职业技能竞赛ꎬ多维视角变革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体系ꎬ并融入新技术ꎬ实施企业项目㊁科研成果与课程可持续融合的教学模式ꎮ成果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ꎬ同时解决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㊁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㊁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对接等问题ꎬ探索了创新育人之路ꎮ关键词:产教融合ꎻ岗课赛证融通ꎻ职业教育ꎻ科研反哺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㊀㊀文献标志码:A0㊀引言㊀㊀近年来ꎬ教育改革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ꎬ要求坚持以产教融合为主线推进职业教育改革[1]ꎮ2021年10月ꎬ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ꎬ提出了完善 岗课赛证 综合育人机制的目标ꎮ2022年12月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ꎮ这些政策指明了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方向ꎬ表明了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㊁校企合作ꎬ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ꎮ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ꎬ特别是探索一条 产教融合㊁校企合作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之路ꎬ是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ꎮ本文是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ꎬ以苏州市职业大学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ꎬ选取适合高职教育的大数据岗位作为突破方向ꎬ探索合适有效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施路径ꎬ实践形成的模式将为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ꎮ1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现状㊀㊀产教融合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ꎬ培养出更贴近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ꎮ我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经历了从政策引导㊁校企合作㊁产教结合㊁产教融合的演变过程ꎮ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ꎬ如实施职业教育改革㊁推动产教融合发展㊁加强校企合作等ꎮ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主要表现为订单式培养㊁校企共建㊁工学结合㊁双元制等模式ꎮ目前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ꎬ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过于泛化ꎬ与当地产业发展需求脱节ꎬ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ꎮ虽然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进展ꎬ但仍存在合作内容单一㊁合作模式僵化等问题ꎮ高职院校的教师多以理论知识为主ꎬ缺乏实际操作经验ꎬ难以满足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需求ꎮ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术成果ꎬ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ꎬ不利于产教融合的推进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ꎬ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对策ꎬ涂华锦等[2]提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产教融合的顶层设计ꎬ制定全面的政策措施ꎬ明确产教融合的目标和路径ꎮ王心怡[3]认为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ꎬ调整专业设置ꎬ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ꎮ涂小丽[4]提出以产业需求侧为导向开展教育供给侧改革ꎬ以推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ꎮ严美娴等[5]提出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ꎬ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度和广度ꎮ赵林林等[6]提出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ꎬ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质量信息反馈与调控机制ꎬ让产教融合落到实处ꎬ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ꎮ当前ꎬ高职院校在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㊁课程体系构建㊁教学内容的选取㊁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并不完善ꎮ为了满足社会对于大数据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ꎬ需要开展深入研究ꎮ2㊀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2 1㊀协同育人效果不佳ꎬ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用人要求㊀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ꎬ学校可以与企业开展 互兼互聘㊁双岗轮换 的合作ꎬ实现校企人才双向流动ꎬ组建校企混编师资团队ꎬ在教师培训㊁技术研发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ꎬ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标ꎮ2 2㊀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潜力低ꎬ人才职业素养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㊀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ꎬ学校与企业共建订单班和校中厂等ꎬ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ꎬ体验企业的真实项目ꎬ提高实践能力ꎮ通过与企业合作ꎬ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ꎬ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ꎬ锻炼实际操作能力ꎮ2 3㊀教学内容与产业新技术结合不及时ꎬ与职业标准不能同步精准对接ꎬ专业培养定位不够精准㊀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ꎬ校企共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ꎬ确定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岗位并构建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㊁共同制定课程体系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过程㊁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ꎬ推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衔接ꎮ2 4㊀大数据技术的更新速度快ꎬ师资队伍跟不上行业发展ꎬ与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要求不匹配㊀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ꎬ学校定期组织教师进企业顶岗实践ꎬ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和行业前沿技术ꎬ加强师资培训ꎬ强化教师教学改革创新㊁课程开发㊁教学设计㊁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教学能力培养ꎮ加强校企合作ꎬ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ꎬ推动学校与行业更好地融合ꎮ3㊀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施的路径㊀㊀(1)针对高职大数据技术专业缺乏企业真实项目案例与协同育人环境的问题ꎬ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ꎬ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㊁课程标准与职业岗位要求的对接㊁技能培训与生产岗位的对接ꎮ并将校企协同研发项目㊁教师团队的科研成果等融入专业课程ꎬ不断更新和持续迭代优化教学内容及资源ꎬ实现 产教科 可持续融合ꎬ提高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适应性ꎮ(2)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潜力低㊁人才职业素养不能完全满足岗位需求的问题ꎬ实施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ꎮ根据大数据岗位的技能需求以及职业技能竞赛和 1+X 证书的知识㊁技能和素质要求ꎬ细化了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㊁知识与能力目标ꎮ同时ꎬ在课程中融入了 岗 赛 证 中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ꎬ使课程内容与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㊁竞赛技能和素养要求以及 1+X 考证要求相匹配ꎮ(3)针对教学内容与产业新技术结合不及时的问题ꎬ重构 岗课赛证 融通课程体系ꎮ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ꎬ构建以职业技能竞赛和 1+X 证书为支撑的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体系(见图1)ꎮ采用网络爬虫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ꎬ对大数据领域 数据采集ң数据清洗ң数据存储ң数据挖掘ң数据可视化 全链条技能分析ꎬ从而确定适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的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ꎮ通过 课赛证融通 的方式ꎬ以 证 定 标 ꎬ以 赛 促 技 ꎬ以 赛 促 教ꎮ图1㊀构建 岗课赛证 融通的课程体系㊀㊀(4)针对师资队伍跟不上行业发展㊁与高水平双师教学团队要求不匹配的问题ꎬ打造校企双元育人团队ꎮ教师通过担任企业兼职㊁参与企业项目开发㊁职业标准制订㊁共建校企合作课程和教材等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服务和专业实践能力ꎮ聘请企业专业带头人㊁企业兼职教师ꎬ形成校企混编师资团队ꎬ铸造专兼结合的工匠之师ꎮ4 结语㊀㊀苏州市职业大学大数据技术专业以产教科融合和岗课赛证融通为驱动ꎬ改革人才培养的培育团队㊁培育载体和培育方法ꎮ在实践中ꎬ改变单纯的调查问卷㊁企业走访等抽样调查形式获取企业人才需求ꎬ运用网络爬虫技术从主流招聘网站获取企业人才招聘信息ꎬ从而为全面㊁真实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提供数据支撑ꎬ获取市场真实需求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ꎬ对爬取的人才需求数据进行清洗㊁挖掘㊁分析ꎬ明确大数据领域各岗位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ꎬ使专业设置更贴近企业需求ꎮ重构 岗课赛证融合 课程体系ꎬ打造校企双元育人团队ꎬ实践 产教科 融合与 岗课赛证 融通互促的育人模式ꎮ参考文献[1]教育部ꎬ国家发展改革委ꎬ财政部ꎬ等.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 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6-16)[2023-05-0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406/t20140623_170737.html.[2]涂华锦ꎬ邱远.地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ꎬ2016(11):28-32.[3]王心怡.产教融合驱动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ꎬ2022(6):75-77.[4]涂小丽.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ꎬ2023(2):20-23.[5]严美娴ꎬ钟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23(4):64-66.[6]赵林林ꎬ曹云清ꎬ杨帆ꎬ等.面向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ꎬ2022(21):153-155.(编辑㊀李春燕)Researchonthetrainingmodelofbigdatatechnologyskilledtalentsinvocationalcolleges takingthebigdatatechnologymajorofSuzhouVocationalUniversityasanexampleChenKeSuzhouVocationalUniversity Suzhou215004 ChinaAbstract Usingbigdatatechnologymajorasanexample thisstudyexploresthereformofthetalenttrainingmodelintegratingproduction education andresearchandpromotingtheintegrationofcourses competitions andcertifications.Throughwebcrawlingtechnology theactualmarketdemandisobtained andbigdataanalysistechnologyisusedtoobtainthepost skills andqualityrequirementsinvolvedinthefieldofbigdata andtodeterminethesuitablepositionsandtalenttrainingobjectivesthatfitthelearningabilityofvocationalstudents.Itcloselyintegrates 1+X certificates industryjobstandards andvocationalskillscompetitions transformsthecoursesystemofcourses competitions andcertificationsfromamultidimensionalperspective integratesnewtechnologies andimplementsateachingmodeofsustainableintegrationofenterpriseprojects researchresults andcourses.Theimplementationoftheresultsnotonlyimprovesthequalityoftalenttraining butalsosolvesproblemssuchasthedockingofprofessionalsettingsandindustrialneeds thedockingofcoursecontentandoccupationalstandards thedockingofteachingprocessandproductionprocess andthedockingofteachingresearchandscientificresearch andexploresinnovativewaysofcultivatingtalents.Keywords integrationofindustryandeducation integrationofjob-course-competition-certificate vocationaleducation scientificresearchfeedingteaching。
“1+N”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1+N”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8%。
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发展创新区、数字开放创新先导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示范城市,成为一座“永远在线”的数字城市。
一、各板块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张家港市: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为重点,稳步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积极推行“企业上云”行动计划,智能工业服务业持续发展,平台经济形成独特优势,建立港口物流、液体化工、纺织原料、粮油交易、钢铁交易、名贵木材等领域平台。
农业数字化稳步推进,入选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建成智慧农业应用基地50家。
聚焦基础支撑,有序推进“4115”重点工程建设(4类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建设、1个城市数字平台建设、1个城市运行中心和5类24项智慧应用工程),政府数字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2021县域城市智能体张家港峰会,智慧城市县域标杆地位得到普遍认可。
常熟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实施工业互联网提升工程,分行业遴选应用标杆企业,推动重点企业部署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实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打造无人车环境认知基础能力测试与评估实验室、智能感知技术创新实验室等8个智能车产学研平台,组织开展“中国(常熟)时空遥感大数据主题论坛” “苏州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常熟办事处揭牌暨工业互联网区县行启动仪式”等活动,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打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太仓市:大力实施“企业上云”培育扶持计划,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共有省级示范试点企业45家,省星级上云企业103家,省三星级以上数字企业234家,获评全球制造业灯塔工厂2家。
蜂巢汽车零部件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工信部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省市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
依托对德合作优势, 聚焦中德(太仓)智能制造合作创新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建设,全方位搭建对德合作平台。
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思考
贷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新药成果转让及技术合同登记等各类 交易服务 。四是支持服 务功能 。重点实 现各类 信息 的统 计分
析 ,为平 台良性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
3 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借 鉴与思考
在借鉴 国内外不同主体下综合性融资服务平 台运行模式及 其实践 的基础上 ,结合 自身建设 的实际情况 ,在信息服务平 台
参与 、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 ,切 实缓解 中小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公 司还将依托于上海 国际集团的综合服务 平 台,协调 国际集 团相关 的银行 、信托 、证券 、基金 、再担保
等 金融资源 ,帮助企业在 吸引创投基 金 、产业 基金 、银 行融
金融服务。优先 支持已获得省级或 以上认定 的高新技术企业 、
展开 ,在市场化运营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 台方面 ,提出了 “ 背
靠政府做好公共服务 ,面 向市场加强创收增效”的思路 ,有效
化解 了公共服务与市场运营的矛盾 ,初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
场 主体 ,承担网络平 台的建设运营 。开发推出符合 网络发展方
向的服务平台及服务模式 ,不断拓宽科 技信息服务领域 、创新
中心负 责科技信贷 、租 赁 、担保 、保 险及 科技咨询 ;苏州科
技创 业投 资公 司负责创业 园 、孵 化 器等创 新载 体 ,种子期 、 初创期 科技企业 ,创投 及其他 引导基金 ;苏州市 创业投资 协 会 负责加强政府部 门与创投企业 的联 系 、组织对 接活动 、发
成长 陛好 ,但大部分还没有收入的企业提供股权投资。
后期运行模式的选择上 ,可以考虑 以下几个方 面。 ()坚持政府主导 ,创新运营主体 。在坚持 以政府 主导 的 1 基础上 ,建立一个组织结构合理有效 、法人治理科学严谨 的市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改进措施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改进措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而一个高效、完善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则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当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服务质量和效能的提升。
因此,探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服务资源分散目前,科技创新服务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机构之间分布不均衡,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协同。
这导致了服务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同时也使得企业和创新者难以获取全面、系统的服务支持。
2、服务内容单一现有的科技创新服务大多集中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少数领域,而在创新战略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服务相对薄弱。
这种单一的服务内容无法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的需求。
3、服务机构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服务手段,服务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机构甚至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提供低质量、不规范的服务,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整体形象。
4、信息不对称创新主体与服务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创新主体往往难以准确了解自身的需求以及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服务资源,而服务机构也难以掌握创新主体的真实需求和发展状况,从而导致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5、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但在政策落实、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政策的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质量改进措施1、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与协同建立统一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通过平台,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以及各类服务机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01.05.10•【字号】苏科计[2001]211号•【施行日期】2001.05.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科计[2001]211号)各省辖市科委,省有关厅局,各国家、省高新区(园)管委会:为了规范我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管理,我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科技部有关管理办法,制定了《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请将对“管理办法”的改进和修订意见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今后加以完善。
二00一年五月十日附件: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实施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引导和推动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常规业务和能力建设,深化体制改革,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培育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较强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快建设社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提高我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二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以政府拨款资助为引导,与“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同组成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是省“十五”科技计划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重点围绕生产力促进、科技创业、技术市场、科技信息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主要支持其增强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的实施项目。
第四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服务项目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会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省各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并在管理中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咨询和评估作用。
第五条为规范和加强江苏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立项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智慧苏州”规划》(全文)
“智慧苏州”规划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制定《‚智慧苏州‛规划》。
本规划是《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
‚十一五‛以来我市积极实施‚数字苏州‛战略,在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化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
本规划充分结合苏州实际,在延续、借鉴‚数字苏州‛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升级。
‚智慧苏州‛将在‚数字苏州‛建设基础上,实施‚369计划‛即‚三大任务、六大平台和九大工程‛建设,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信息孤岛,促进业务协同,提升灵性服务和智能决策能力,实现由‚数字苏州‛到‚智慧苏州‛的跨越。
全面带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以信息化提升城市(镇)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国际化,以智能化深化信息化,把苏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宜居创新名城。
一、“智慧苏州”概念‚智慧苏州‛是一个涉及到城市环境信息获取、处理、管理、服务全流程的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智慧城市‛理念、理论和技术上的创新和具体运用,同时又是一个关系到城市人文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实现途径。
-1-从技术上分析,‚智慧苏州‛是由各种不同角色、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结构、不同平台的复杂系统和服务按照统一的标准松散耦合形成的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计算机、网络通信、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技术。
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必须对其技术体系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详细的论证,明确其需求体系、平台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和标准体系,准确定位建设目标、服务对象、服务机制、服务内容,精确描绘建设的总体思路、技术途径和实施步骤,以及所能达到的效能、效益、效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从人文的角度思索,‚智慧苏州‛不仅仅是纯粹的科技概念,应该也是吴地文化、人文精神的名片,必须为苏州城市思想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载体,催生新的文化业态,以独特的方式增强吴地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苏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补助实施细则
附件苏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补助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根据《江苏省技术转移奖补资金实施细则(试行)》(苏财教〔2018〕152号)和《关于加快全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府办〔2018〕305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技术转移及其相关活动。
苏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吸纳科技成果的企业补助、科技成果输出单位补助、技术经纪(经理)人补助、技术转移机构补助和市成果转化平台运营。
第三条市成果转化平台是融合技术转移供需双方及技术经纪等专业服务机构的线上平台,提供信息查询、供需信息发布、供需对接活动组织、技术经纪培训、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等服务,由市科技局委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搭建和运营。
第二章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指本市企业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并进行转化的项目。
技术合同存在转包或关联交易情况的除外。
第五条本细则所称技术合同是指根据《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办法》,在江苏省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系统进行登记审核,并取得技术合同认定登记证明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
第六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经市成果转化平台备案后,对吸纳科技成果的企业,最高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10%,给予每年最高50万元补助。
对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500万元、技术创新性强、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择优立项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最高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25%,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
第七条鼓励我市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创新载体开展技术转移转化。
对输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单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00万元的科技创新载体,经认定最高按技术合同交易额的5%,给予每家每年度最高50万元补助。
第三章技术经纪(经理)人第八条本细则所称技术经纪(经理)人是指为促成他人技术交易而以个人名义从事居间、经纪或者代理活动并取得合理佣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E u n, CHEN n — i Ch a Ho g me , L U a I Ln
(n tueo in f n e h ia If m t no S zo ,u h u2 5 0 , h a I s t f ce ti a dT c nc l no a o f u h u S z o 1 0 2 C i ) it S ic r i n
苏州市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葛 川 , 陈 洪梅 , 刘 岚
( 苏州 市 科 学 技 术 情 报研 究所 , 苏 苏州 2 50 ) 江 10 2
摘要 : 简述 了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科技信息服务 的现状 , 并分析 了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 苏州市 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设计并构建 了苏州市科技 信息服务体 系 , 该体 系设计包 括三部分 内容 , 即服务 中心的 建设 、 服务站和工作站的建设 以及文献服务平台的建设 , 最后指 出了还需 要进一步解决 的问题 。
第1 3卷
第 3期
科 技
与 管 理
VO . 3 NO. 1 1 3 Ma 2 1 y, 0 1
2 1 0 1年 5 月
S in e T c n lg n c e c ・ e h o o y a d Ma a e n g me t n
文章 编 号 :0 8 7 3 ( 0 0 — 0 7 0 10 — 1 3 2 1 ) 3 0 2 — 4 1
Ke r y wo ds:n o ain s ri e e ie s se ;s r ie sain;wo k sain;d c m e ts r ie p af r ifr to e c ;s r c y t m m v v e vc tt o r tto o u n e vc lt m o
1 现 状 及 分 析
Absr c T i a e re y e c b s t e p e e t st ain o sn ce c n tc n l g s r ie n u h u’ t a t: h s p p r b f d s r e h r s n i to f u i g s i n e a d e h oo y e vc s i S z o S il i u
构建 苏州市科技 信息 服务体 系来 解决 科技 型 中小 企
业在科技创新 中的信息 服务需求 , 。通过科技信息服务带来 的科 技创新 , 能够使得
产业结 构 向更加合理 的方 向发 展 , 企业 自主创新能力 不 断提高 雎 ] 是这些企业 在发展过程 中 , 。但 面临的最
关 键 词 : 息服 务 ; 务 体 系 ; 务 站 ;工作 站 ;文 献服 务 平 台 信 服 服
中 图 分 类 号 :G 5 3 文 献标 志码 : A
Co t u to fs i n e a e h l g n o m a i n s r ie s se n S ho nsr c i n o ce c nd tc no o y i f r to e v c y t m i uz u
改革开放 3 年来 ,苏州从一 个典型 的消 费城市 0 跃至全 国闻名 的经 济大市 , 形成 了巨大 的产业 集聚优
制、 开发 、 生产 、 销售 和技术转让 、 咨询 等服务 的 中小 企 业 。其具有 以下特点 : 资产 规模较小 、知识密集度
势 , 市 已建成 电子信 息 、 全 集成 电路 、 汽车零 部件 、 软
高、 研发投 入高 、 技术创新 能力强 、 创新效 率高 、 经营
方式灵活 、 应变 能力强等 。 目前 , ] 苏州拥有涵盖主导
产业 、 新兴 产业 和服务业 的各类 中小企业 达 1 万家 , 5
被评定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的达到 了近 1 0 家 。技 0 0
术创新是科技 型 中小企业最重要 的功 能, 时 、有效 及 的信息 服务是科 技型 中小 企业技 术创新 成功 的根本
件 、 漫等 6个 国家级产业基 地 , 动 而支 撑这些 集 聚效 应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对科技信息 服务的需求 。如今 , 随着苏 州正实现从 “ 苏州 制造 ” 苏,ld ” 向“  ̄ g 造 的转 型 l , 升级 , 对科技信息服务 的需求更加迫切 。 为此 , 苏州市
科 学技术情 报研究所 ( 以下简 称 “ 州情报 所 ” 提 出 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