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4.2《清朝晚期文化(二)》素材(旧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近代文化
第一节清朝晚期文化(二)
素材
“史界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史学家为摆脱旧史学,构建新史学而提出的口号。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传入,欧美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陆续在中国传播,向中国传统的封建史学提出挑战。
中国史学家逐渐接受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方法,放开了视野,打破了封建史学的沉闷空气。
由于视野扩大,方法得力,新的史料不断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在史教救国思想的感召下,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史学家提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1901年,梁启超发表了《中国史叙论》;1902年,他又发表了《新史学》。
这是两篇前无古人的讨伐封建史学的檄文。
在这两篇论文中,梁启超概括了封建史学的四大弊端,痛斥二十四史是“帝王将相家谱”、“墓志铭”,呼吁历史应该“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即研究历史要探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梁启超还把进化论的观点,引入历史研究领域,提出历史发展不是一治一乱的简单更替,而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发展,“应以过去之进化导未来之进化”。
梁启超第一个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为构建中国资产阶级新史学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夏曾佑等人,也是“史界革命”的代表人物。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近代历史学家。
字伯隅,又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他早年曾在上海《时务报》馆充当校对,后入东文学社学习日文及近代科学。
1901年秋,赴日本留学。
回国后,他在南通师范学堂、江苏师范学堂任教,并编译《教育世界》杂志。
1907年经罗振玉举荐,任学部总务司行走。
在此期间,他醉心于叔本华、康德等人的西方哲学,又潜心研究词曲。
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亡日本,专门从事甲骨文及汉简研究。
他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是考古学与历史学结合的开创性著作。
他的《宋元戏曲史》研究了封建社会无人过问的民间杂剧。
1927年,国民革命发展到高潮时,王国维在颐和园投昆明湖而死。
他一生著作甚丰,其重要作品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张维屏
张维屏(1780—1859),晚清著名诗人。
字子树,一字南山,号松心子,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
道光进士,官南康知府。
他的诗歌《三元里行》、《三将军歌》,激昂悲愤,讴歌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反侵略斗争。
他留有《松心诗集、文集》。
梁信芳
梁信芳(?—1849),字芗甫,晚清诗人。
他是广东番禺人。
鸦片战争时,梁信芳避居平洲,战争结束后回故乡,著有《归吾庐诗集》。
夏曾佑
夏曾佑(1863—1924),字穗卿,号碎佛,浙江杭州人。
28岁时,中进士,任礼部主事。
1895年寓居上海,在《时务报》上发表时论,年底赴天津,旋在《国闻报》上撰文,其思想倾向于维新派。
变法失败后,夏曾佑被派往安徽祁门任知县,当地人称之:“数十年无此好官。
”后因母亡,在家居丧,开始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并写成《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于1904—1906年分三册出版。
后改名为《中国古代史》,作为大学历史教科书。
1905年,他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归国后鼓吹宪政。
辛亥革命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司司长,后调任北京图书馆馆长。
1924年去世。
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清末维新派,著名诗人。
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县)人。
他以举人,捐道员衔。
1880年,黄遵宪任驻日本参赞,后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
1895年,他列名上海强学会,第二年,跟梁启超、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7年,黄遵宪任湖南长宝盐法道,兼署按察使、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举荐梁启超到时务学堂讲学,提倡“民权”学说,赞助组建南学会。
戊戌政变以后,黄遵宪被罢官回乡。
他以外交而知名当世,曾著《日本国志》,言日本维新,国势日强,而受其害者,中国首当其冲。
其所言者,后事尽验。
黄遵宪善写诗,有《日本杂事诗》及《人境庐诗草》传世。
李宝嘉和《官场现形记》
李宝嘉(1867—1906)清末谴责小说代表作家。
字伯元,江苏武进人,曾办过多种报刊杂志。
《官场现形记》是他的长篇小说,60回,描写了晚清官场贪污勒索、迫害人民和投靠帝国主义的种种现象,思想上表现出改良主义倾向。
吴沃尧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沃尧(1866—1910)清末谴责小说代表作家。
亦名趼人,广东南海人。
所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为108回长篇小说,以描写官场为主线,旁及商场和洋场,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晚清政治、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现出改良主义的倾向。
曾朴和《孽海花》
曾朴(1872—1935)谴责小说作者。
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
1904年创办小说林书店,并着手写作《孽海花》。
该书以金雯青、傅彩云(影射洪钧和赛金花)的故事为线索,描写了当时一些官僚和文士的活动,暴露了清末政治的腐败,对维新派抱有幻想。
林纾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
由于其父经商连续亏本,导致林纾幼年家贫。
但他学习极勤奋,十几岁时已读《诗经》、《尚书》、《史记》、《汉书》等古典名著。
20岁时,开始设学教书,31岁中举人。
后入京,任金台书院、
京师大学堂等处教习,教授经义、古文、伦理。
1897年,林纾中年丧偶,经友人推荐,乃开始翻译外国名著。
1899年,第一本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取得意外成功。
此后,他不断地大量译述,共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一百七十余部外国名著。
这些作品,源于英、法、美、西、俄、比、挪、瑞士、日等十几个国家,作家包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大仲马、小仲马、塞万提斯、伊索等数十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自己创作了一些小说和诗歌,钻研文学史,并在绘画方面也颇有功力。
戊戌变法时,林纾倾向维新派。
此后,他思想趋于保守,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发起后,他站在运动对面,横加指责,反对白话文。
1924年,林纾在京病逝。
徽剧
徽剧旧名徽调、徽戏。
明末清初形成于徽州一带,清初在南方流传很广。
唱腔分徽昆、吹腔、二黄、西皮等多种,伴奏乐器以徽胡、笛、唢呐为主。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先后进京,长期活动于北京。
四大徽班各有特色,三庆班以连台本戏见长,四喜班以昆曲剧目见称,和春班善演武戏,春台班童伶出色。
故当时俗谓“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
”四大徽班给北京剧坛带来了生气,是京剧诞生的前奏。
汉剧
汉剧,旧称汉调、楚调,流行于湖北各地及豫、湘、陕、川部分地区。
唱腔有西皮、二黄,脚色分末、净、生、旦等十大行当。
剧目以历史故事的本戏为主,有少数杂调小戏。
清道光年间,汉调老生余三胜进京,与徽班合作。
徽汉合流为京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清代戏剧活动家。
名椿,字玉山,安徽潜山人。
三庆班班主和主要演员,工老生。
兼任北京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会首,维护戏曲演员人格和利益,威望较高。
艺术上融徽调、汉调、昆曲等多种声腔为一炉,为京剧艺术奠定了基础。
晚年创办三庆科班,培养了新一代京剧演员。
梵高
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
他出生在荷兰北部一个牧师家庭里。
梵高自幼性格孤僻,社会对他冷漠无情,但对生活与艺术充满炽烈的感情。
他只活了37岁,绘画历史不足十年。
梵高开始临摹荷兰画家伦勃朗、法国画家米勒等人的作品。
后来,日本浮世绘的线描装饰效果对他产生很大影响。
他还从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作品中得到启发,找到了把结构与色彩统一起来的途径,确立了自己的风格。
他最喜爱的题材是向日葵。
他曾用抖颤、飞动的笔触和欢快的色彩来描绘心爱的花朵,那令人目眩神迷的色彩和粗犷地旋搏、放射着的笔触,使画面上的向日葵像有生命的热情的精灵和燃烧的火焰。
观众感受到一个追求真理、渴望生活的痛苦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