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质量管理(48课时)

合集下载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QM课件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QM课件

针对性培训课程开发
根据员工需求和培训目标,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和实际工作经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小组讨论等。
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员工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激励政策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考核和绩效评估,对员工的培训成果进行检验 和认可。
问题解决与验证
问题预防与持续改进
介绍问题识别与定义的方法和 步骤,包括如何明确问题的性 质、范围和程度,以及如何确 定问题解决的目标和计划。
讲解问题分析与诊断的方法和 技巧,包括因果分析、故障树 分析、鱼骨图等,以及如何运 用这些工具对问题进行深入分 析和诊断。
介绍问题解决与验证的方法和 步骤,包括如何制定问题解决 方案、实施方案并进行效果验 证,以及如何对问题解决过程 进行总结和反思。
数据处理技巧
讲解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归纳和数据分析等,以及如何 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数据可视化展示
介绍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图表、图像、仪表盘等,以及如何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 可视化方式展示数据。
统计技术运用指导
01 02
描述性统计分析
讲解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包括平均数、方差、标准差 等统计量的计算和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初步 描述和解释。
标准化操作流程推广
制定标准操作流程
将改进措施固化为标准操作流程, 明确操作规范和要求。
宣传推广
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使相关 人员了解和掌握标准操作流程。
监督检查
定期对标准操作流程的执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流程得到有
效执行。
持续改进文化培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成教学院管理类专业(专科)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质量管理》是研究和揭示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的学科。

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

它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正在逐步发展为市场和顾客导向的管理学。

本课程教学目的:系统地阐述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框架,注重质量管理工作实际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进行质量管理工作所需的技能。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教学内容:质量的意义;质量管理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方法;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国外企业质量管理概况;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质量的重要意义;掌握质量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掌握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重点:质量及质量特性;产品质量形成过程。

难点: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术语。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TQM)教学内容:TQM的产生与发展;TQM及其特点、基本观点、基础工作;质量管理小组。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TQM的概念、特点及基础工作;掌握QC小组的概念;了解QC小组的发展概况。

重点:三全一多;五项基础工作;QC小组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QC小组活动的程序。

第三章 ISO9000族标准及其理解教学内容:ISO9000族标准简介;ISO9000:2008族标准的特点;对ISO9000:2005标准的理解;对ISO9001:2008标准的理解。

教学基本要求:加深理解ISO9000族标准。

重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PDCA循环。

难点:质量方针与目标的制定。

第四章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1)教学内容:统计基础知识;“老七种”统计工具。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质量统计控制的基础知识及“老七种”工具。

重点:统计数据分类;抽样;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点检表。

2024版质量管理培训ppt(45张)

2024版质量管理培训ppt(45张)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核心思想 以顾客为中心,通过持续改进和流程优化,实现 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的目标。
3
六西格玛管理法的实施步骤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即DMAIC流 程。
2024/1/28
21
创新思维在质量改进中应用
01
创新思维的概念
指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
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及 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05
04
散布图
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用点的分布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024/1/28
17
统计技术在过程控制中应用
01
02
03
04
过程能力分析
运用统计技术对过程能力进行 评估,了解过程满足产品质量
要求的能力。
2024/1/28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和目标,制定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计划,确保质量管理 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024/1/28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组织员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质量改进项目等,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提高员工 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29
营造良好企业质量文化氛围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质量文化宣传
识别关键过程
分析产品或服务的关 键过程,确定对质量 影响最大的环节。
设定质量控制点
在关键过程中设定质 量控制点,制定检验 标准和验收规范。
编制质量文件
编写质量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等,确保质量策划 的落地实施。
2024/1/28
12
过程控制与检验
过程监控
采用统计技术对关键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持续改进的措施。
9
全员参与
2024/1/28
各级人员都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收益。
全体职工是每个组织的基础。组织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 有赖于全员的参与。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职业道德、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和敬业精神的教育,还要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为实现有效的决策,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足够准确、可靠和安全;使 用适宜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确保人员对分析和评价所需的数据是胜任的;依据证据,权 衡经验和直觉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
2024/1/28
13
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 相关方的关系。
制定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是组织质量方针的具体化。质量目 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可达成性、相关性和时限性。制定质量目标时应考虑组织 的实际情况和顾客的需求,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024/1/28
23
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
2024/1/28
分配质量职能
根据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将质量管理活动分配到各个职能部 门和层次,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 量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2024/1/28
14
0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术语和定义
2024/1/28
15
质量
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 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是公司的生命, 质量是竞争的核心。
2024/1/28
质量具有广义性、时 效性、相对性。
16
要求
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 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要求可以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

教案《质量管理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

2. 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3. 理解质量管理在组织和企业中的应用和实践。

4.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质量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2. 质量管理的原则: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

3. 质量策划: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和开发、工艺策划、质量目标的设定。

4. 质量控制:统计质量控制、控制图、质量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质量改进。

5.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内部审核、外部审核、认证和注册。

6. 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的原理和方法、质量改进计划和实施、质量改进的评估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质量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演练:进行质量管理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考察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案例分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察学生的分析和写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考察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演练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演练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权威、实用的质量管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2. 案例资料:收集相关的质量管理案例,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践演练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演练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电脑等教学工具,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每次2小时。

国家安全培训课时规定(3篇)

国家安全培训课时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增多,安全生产形势日益严峻。

为加强和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防范伤亡事故,减轻职业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以下简称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三、培训课时要求(一)新上岗从业人员1.岗前培训:新上岗从业人员在入职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2.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特殊行业新上岗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

(二)在岗从业人员1.再培训:在岗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特殊行业从业人员: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特殊行业在岗从业人员,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三)特种作业人员1.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前,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2.复审培训: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复审时,必须接受复审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四、培训内容(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2.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3.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

(二)安全生产知识1.安全生产基本理论;2.安全生产技术;3.事故案例分析;4.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

(三)安全操作技能1.岗位操作规程;2.安全操作技能;3.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方式(一)岗前培训1.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培训;2.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3.网络培训。

(二)再培训1.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培训;2.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3.网络培训。

(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培训;2.委托具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3.网络培训。

六、培训考核(一)考核方式1.笔试;2.实操考核;3.综合考核。

软件项目实践教学大纲(3篇)

软件项目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部署等环节,通过模拟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流程和规范。

2. 掌握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部署等基本技能。

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与沟通技巧。

4. 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软件项目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项目背景介绍- 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用户需求调研与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书编写2. 系统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 界面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3. 编码实现-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 代码规范与编程风格- 代码复用与模块化设计- 异常处理与调试技巧4. 测试与部署- 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性能测试与安全性测试- 部署策略与部署流程- 故障排除与维护5.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 团队组建与分工- 沟通与协作工具- 项目进度管理与监控- 项目风险管理6. 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 常见软件项目案例分析- 实战项目开发与实施- 项目成果展示与答辩四、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共8周,每周2学时,共计16学时。

2. 实践教学:共12周,每周4学时,共计48学时。

3. 综合实践项目:共4周,每周8学时,共计32学时。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软件项目开发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项目案例,使学生了解项目开发的流程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技能。

4. 团队协作法:通过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答疑解惑法: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团队协作等。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课件目录•全面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与改进方法•质量检验与评估•顾客满意与忠诚度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的应用CONTENTSCHAPTER01全面质量管理概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与特点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管理哲学和方法论。

特点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

20世纪初,以事后检验为主,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产品质量。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质量波动。

20世纪60年代至今,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等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030201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

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避免主观臆断和盲目决策。

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改进机会,提升产品质量和过程效率,追求卓越。

客户至上把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全员参与强调每个员工都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共同为提升产品质量而努力。

CHAPTER02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控制设定质量标准,通过检验、测量和测试等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组织的质量方向和追求,为全体员工提供行动指南。

质量策划识别顾客需求,制定产品实现过程,确定资源需求,编制质量计划。

质量保证提供客观证据,证明产品已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增强顾客信心。

质量改进通过分析和评价数据,寻找改进机会,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组织绩效。

明确体系覆盖的产品、过程和部门。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等。

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通过培训、宣传、监督和考核等手段,确保全体员工遵守体系要求。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定期评审体系运行状况,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数据分析与改进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价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质量管理》课程大纲

《质量管理》课程大纲

Quality Management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STBBy Dr. Ma Fengcai《质量管理》课程大纲及课时计划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下面要求:1.认识质量管理在新世纪的重要性,提高质量意识,了解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能够综合利用几种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如检查表、散布图、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因果图等)分析、解决现实质量问题,了解质量管理七种新工具。

3.能够利用QFD的技术设计一种相对简单的产品,要求技术路线(10个)完整、产品的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并有推介。

4.能够设计一个简单产品或小型服务系统,要求给出流程、质量检查项目、检查和控制点、检查频度、执行措施等。

5.熟练掌握统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几种典型的产品质量变异规律及其度量,会对生产过程作出统计推断,掌握质量控制图的基本原理,会设计计数和计量值控制图,会观察和分析控制图。

6.能够测定和分析工序能力。

7.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确定质量检验点,掌握抽样检查的基本原理,包括:计数抽样的OC曲线、抽样检查中的两种风险、抽样方案与OC 曲线的关系及百分比方案的不合理性等,能够设计计数和计量抽样方案。

8.了解质量成本的涵义、构成及各项费用与不合格品率的关系,掌握损失函数,了解提高质量经济性的重要途径。

9.掌握国际标准的来龙去脉,了解ISO 9000:2000系列标准的修订情况,全面掌握ISO 9000:2000系列标准中四个核心标准的定位、目的、结构、主要条文等。

10.了解6σ的起源和背景,掌握6σ水平的测算与度量,了解6σ的关键角色,掌握DMAIC实施模式,领会6σ管理理念等,会利用中外文期刊和互联网等媒体检索不断跟踪有关质量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了解热点问题。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PPT200页)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PPT200页)

2024/1/28
针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和意见,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客 户满意度。
26
07
评估、审计与持续改进
2024/1/28
27
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确定评估目标
明确质量评估的目的和范围,为 构建指标体系提供方向。
2024/1/28
识别关键质量因素
分析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 因素,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 等。
计划阶段
执行阶段
明确改进目标,制定改 进计划,包括资源分配、
时间表等。
2024/1/28
按照计划实施改进措施, 记录执行过程中的数据
和问题。
检查阶段
对执行结果进行检查和 评估,确认是否达到预 期目标,分析存在的问
题。
16
处理阶段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 的措施,包括继续推进
或调整改进计划。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制定和执行
解决。
33
感谢观看
THANKS
2024/1/28
34
理念宣贯 培训教育 激励机制 案例分享
向全体员工宣贯持续改进的理念和重要性,提高员工的改进意识。
开展持续改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改进能力和素 质。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持续改进活动,对优秀的改进 成果给予奖励和认可。
定期组织案例分享活动,让员工了解其他企业或部门的成功经验 和做法,促进持续改进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设计评估指标
根据关键质量因素,制定相应的 评估指标,如合格率、故障率、 客户满意度等。
确定权重和评分标准
为各评估指标分配权重,并制定 评分标准,以便进行综合评估。
28
内部审计流程完善及外部审计对接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课程标准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附件 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433915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英文名称: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control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能力课程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 40 实验(训)学时: 8 学分: 3合用对象: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第一部份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安全性评价方法、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它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

该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其基础课程是《大学化学》、《仪器分析》等,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学习《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学》等。

可以说,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这些基础学科在食品企业中的应用。

因此,它主要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规范性的学科。

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未来大多都要面向生产企业,所有的技术任务都要环绕着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来开展,对这种工作的熟悉与适应能力,是食品营养与检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未来成功的基本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有道德、技术强、懂管理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材。

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课程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案例教学,完成指定单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单元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自主学习方式,特殊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还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思路就是按照食品生产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技术,分别介绍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食品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的基本要求和相关内容;结合基于职业岗位的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工作任务为主线,按照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参照食品检验工、内审员等职业资格标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把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连接起来,使学生熟悉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技术,掌握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系统,能够编写SSOP 文件,制定HACCP 计划。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

《质量管理学》课程学习指南一、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本课程采用由中国计量学院宋明顺等编著的《质量管理学》作为教材。

主教材信息:宋明顺,《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

辅助教材信息: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参考书目:[1]宋明顺等.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2.3;[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3]焦叔斌译,约瑟夫·M,朱兰著.朱兰质量手册(第5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1;[4]马逢时.六西格玛管理统计指南-MINITAB使用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5]马林,何桢.六西格玛管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6]唐晓芬.六西格玛核心教程(黑带读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3;[7]陈志田.质量管理基础(第三版),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5;[8]龚益鸣.质量管理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T4091—2001常规控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10]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量管理司.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1]韩福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韩福荣.现代质量管理学(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13]韩之俊,许前.质量管理,科学出版社,2003.3;[14]林荣瑞.品质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1;[15]刘宇.顾客满意度测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8;[16]秦现生.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02.12;[17]程爱学,徐文峰.质量总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4;[18]孙静.接近零不合格过程的质量控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9]孙静,张公绪.常规控制图标准及其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20]谭跃雄.现代质量管理学(修订版),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1;[21]伍爱.质量管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8;[22]周纪芗,茆诗松.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9;.[23]尤建新,张建同,杜学美.质量管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1;[24]于善奇.质量专业常用统计技术,华龄出版社,2003;[25]张公绪,孙静.质量工程师手册,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9;[26]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7]张晓东,安景文,濮津.质量机能展开——质量保证的系统方法,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6;[28]张性原.设计质量工程,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29]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30]梁工谦.质量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31]程国平.质量管理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5;[32]董文尧,张熙,张岩.质量管理学(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33]蒋腊芳,宋敏.质量管理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1;[34]同淑荣.质量管理学,科学出版社,2011.6;[35]王明贤.现代质量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36]韩可琦.质量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3.二、教学目的(课时、先修课程)《质量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

GMP课程标准1

GMP课程标准1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GMP》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SGMP 课程类型:B 学分:4总课时:60 理论课时:48 实践课时:12教学场地要求:校内标准教室、校内GMP实训中心、隆中药厂任课教师要求:(1)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

(2)专业实训课教师应具备药学专业或药学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二、课程定位《GMP》是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是一门理论兼应用型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是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厂房设计,设备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设计组织教学内容,以药品生产过程设计课程单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药品生产、设备仪器使用,厂房设计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品GMP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药品安全生产质量意识,旨在药品生产企业培养能生产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前导课程有《药物制剂技术》,《天然药物化学》《中药炮制技术》。

此课程为学生进入药厂工作培养了依法从事药品生产,具备规范从事药品生产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GMP管理制度的内容(2)认识药品质量检验过程中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法。

(3)清楚物料接受,物料储存和物料发放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和实施方法。

(4)知晓生产前准备,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束各环节的管理和实施方法。

2.能力目标(1)遵守GMP规定,依法从事物料验收,入库发放。

(2)按GMP要求,对药品质量进行检验。

(3)按GMP要求,对生产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4)按GMP要求,对机构进行设置。

3.态度目标(1)树立“依法制药、规范生产”的观念,培养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严格执行 GMP 管理,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职业习惯。

(3)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质量第一和安全生产的意识。

四、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内容模式,目的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024年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程

2024年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程

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教程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取得成功,就必须注重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教程旨在为读者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和重要性1.提供一致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组织能够提供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2.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忠诚度。

3.提高效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了组织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

4.增强企业竞争力:质量管理体系使企业能够持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实施1.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追求,质量目标是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具体目标。

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2.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每个员工都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文化。

3.制定程序和流程:制定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应该如何进行,确保工作的一致性和可控性。

程序和流程应包括质量管理计划、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等。

4.提供资源:为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

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

5.培训和意识提升: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质量管理知识、质量工具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6.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

通过数据分析、内部审核、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等手段,不断改进组织的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

四、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1.内部审核:组织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检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课程

(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课程

(质量管理知识)质量管理课程质量管理课程课程介绍质量管理课程是工商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管理理论教学的必修课。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1 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树立现代质量观;2 了解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我国质量管理现状;3 掌握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有关概念;4 掌握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学会运用质量管理中的主要统计技术。

由于质量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知识,因此,该课程应为《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后续课程,并应该在生产实习之后。

此外,在本门课程中,涉及较多统计技术的应用,要求学生有较好的数理统计基础,因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为本门课程的前驱课。

本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质量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树立现代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善于运用统计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二章质量管理原则第三章质量术语第四章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第五章统计描述第六章工序(过程)能力分析第七章统计工序控制第八章相关图及回归分析第九章正交试验设计考试题型一填空题二判断题三简答题四计算题五论述题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二十世纪初~四十年代)质量检验阶段●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执行当中要有检查和监督。

工业企业普遍设置的专职了检验机构●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针对质量检验方法缺乏预防性,运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了经济控制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6σ”法●1929年道奇(HFDodge)和罗米克(HGRomig)发表了《挑选型抽样检查法》论文第二阶段:(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资产阶级“行为科学”理论形成●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第三阶段:(六十年代~至今)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种管理学派很多。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

《质量管理学》教学大纲(Quality Management Teaching Program)一、前言《质量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研究应用统计手段和各种科学技术标准,对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方法。

本课程将讲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相关分析等,并介绍它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成果。

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吸收了管理学、经济学、数理统计、数学、工程技术及计算机科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在知识范围和内容上涉及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一些专门的技术方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与发展,必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而,质量管理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质量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性学科,是工商管理专业必修的重要课程。

也是工商企业和管理部门对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需要的独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从市场经济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与质量和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因素及主要的质量管理方法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学习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并结合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增强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质量管理活动的直接感受和经验,培养学生从事质量管理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3、使用对象本(专)科管理专业类学生,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4、基本教学要求本课程以面授为主。

主教材选用陈俊芳等主编的《质量管理学》。

面授时依据本大纲的要求,以主教材为基础,进行启发式讲解、讨论。

5、要求先修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先修完管理学、经济学、数理统计、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质量管理与控制》教案

《质量管理与控制》教案

xxxxx学院_质量管理与控制_课程教案2018~2019 学年第 1 学期开课单位: 智能制造(中德)学院授课教师: xxxx职称: 高级工程师课程性质: 必修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总课时: 36理论课时: 36实践课时: 0教材名称: 质量管理学xxxxx学院教务处制xxxxx学院教学单元教案(三)质量特性的分类1.按照评价方式不同分为: 定量的质量特性、定性的质量特性。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分为: 外在质量特性、内在质量特性、经济特性、商业特性、其他质量特性。

3.按照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分为:关键质量特性、重要质量特性、次要质量特性。

三、质量职能(一)质量职能的含义质量职能是指组织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技术、生产和管理等全部活动的总称。

所有质量活动都是围绕实现产品适用性的总目标而进行的, 所以质量职能活动也都对产品质量有贡献或影响作用。

因此, 必须强调与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能, 并通过诊断, 审核等手段评价其有效性, 以促使各部门的质量职能的发挥, 保证企业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职能的关键环节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螺旋模型是质量职能理论的基础。

(三)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质量职能质量职责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能的方式或手段质量职能是质量活动的属性与功能, 是过程控制需要, 具有科学性和相对稳定的特性;质量职责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 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 并过组织内部的责、权、利予以落实, 因而具有人为的规定性。

四、过程(一)过程的含义国际标准ISO9000: 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过程的定义为: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输入输出活动(二)实施过程方法的目的1. 满足策划的需要2. 提升过程的有效性3. 提供组织保证4. 有利于持续改进(三)持续改进过程由于质量要求涉及的有效性、过程或体系运作的效率或原因、产品和可追溯性等各个方面, 因此质量改进的对象、途径、方法也不尽相同。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4版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质量管理概述•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过程控制与改进技术应用目•产品检验与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员工培训与激励机制建设录质量管理概述01质量定义与重要性质量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包括产品、过程和体系的质量。

质量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基础,也是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世纪初,以事后检验为主,强调对不合格品的筛选和剔除。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40-50年代,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强调预防和改进。

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强调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

030201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及特点全面质量管理概念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全面性、全员性、预防性、服务性、科学性。

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可以系统地控制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提高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全面质量管理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信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意义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与02方法1 2 3通过市场调研、顾客反馈等方式,准确把握顾客需求和期望,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或服务要求。

确定并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建立有效的顾客满意度测量和改进机制,持续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确保顾客满意度针对顾客反馈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进行产品、服务或流程的改进,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完整版)

22
策划阶段工作内容及要求
1 2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过程和服务范围, 以及要达到的质量目标。
进行质量策划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资源需求、过程 控制、检验和试验等活动的要求。
3
配备必要资源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 员、资金、设备、设施等。
2024/1/28
5
重要性及意义
2024/1/28
重要性
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实现质量目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的基础保障。它能够帮助组织识别和管理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意义
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赢得客户信任;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组织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 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明确不合格 品的标识、记录、评审、处置和预防 措施等要求。
对不合格品进行记录和报告,以便追 溯和分析。
2024/1/28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确定其性质和 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不合格品的 再次发生。
21
05
CATALOGUE
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
2024/1/28
2024/1/28
9
过程方法及持续改进
2024/1/28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 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 果。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应当是组织的一 个永恒目标。
10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性。它经常涉及多种选择和考虑各种可能性。如果信息或数据不准确、不完整 或不是最新的,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或不完整。因此,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强调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及对其进行适当 的分析和解释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SIGMA项目选定之后,团队中不同的成员一起合作,依
照这个过程的五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实现6SIGMA突破性 改进。
四、六西格玛管理
(2)DMAIC过程活动 界定阶段。确认顾客关键需求并识别需要改进的产品或流 程,决定要进行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的关键质量因素 (CTQ),将改进项目界定在合理范围内。 测量阶段。通过对现有的过程的测量,制定期望达到的目 标及业绩衡量标准,识别影响过程输出Y的输入Xs,并验 证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分析阶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影响输出Y的关键Xs,即确 定过程关键影响因素。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ISO9000族标准
其中,ISO 9000、ISO 9001、ISO 9004和ISO 19011 共同构成了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所 谓的2000版ISO 9000族的核心标准。
已发布或正在制定和修订的技术报告或技术规范
(参见教材P299)。ISO9000族标准实质上是指导任 何组织建立和运行其质量管理体系的一整套标准和文 件。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ISO9000族标准
4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内容 ISO 9001是ISO 9000族质量保证模式标准之一, 应用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结构,提 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 (1)范围,包含总则、标准应用;(2)质量管
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3)管理职责;(4)资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1 质量的概念及其发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
语》定义:“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
和。” 质量的特性如下: (1)经济性:物有所值 (2)广义性:涵盖产品和过程 (3)时效性:根据需求不断调整
(4)相对性:需求的多样性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源管理;(5)产品实现;(6)测量、分析和改进
四、六西格玛管理
1 6SIGMA的兴起
(1)6SIGMA的起源和推广 Motorola公司于1987年提出并开始施行6SIGMA管理 方法,效果十分显著。1995年起,通用电气(GE)推行 6SIGMA,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将6SIGMA作为 公司战略的一部分来实施;人事、财务与其推行和实施 的结果的衡量紧密结合;首创“冠军(Champion)”、“黑 带大师(Master Black Belt)”、“黑带(Black Belt)”、 “绿带(Green Belts)”。GE的巨大成功,使6SIGMA为全 世界所认识并接受并逐渐深入到各个领域。
五、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及技术
问题1 原因1 原因4
原因2
原因 3
问题2
图12-5
关联图
五、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及技术
(3)系统图 系统图的具体做法是将把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要的手段逐级 深入,即上一水平手段对于下一水平手段来说是目的。
四、六西格玛管理
执行领导 倡导者 黑带大师 黑 带 黑 带 黑 带
过程管理者 (负责人) 图12-4
绿带

绿带
赞助者
6SIGMA组织结构示意图
四、六西格玛管理
4 6SIGMA改进
(1)6SIGMA改进模式——DMAIC DMAIC代表了改进的五个阶段,即界定阶段(Define) 、测量阶段(Measurement)、分析阶段(Analysis)、改 进阶段(Improvement)和控制阶段(Control)。在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ISO9000族标准
ISO 9000族标准的八项原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基
本思想和原则。它并不能代表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组织
在达到ISO 9000族标准的要求之后,还需要持续地、不断
地改进,不断进步并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组织的工
作。
三、质量管理体系及ISO9000族标准
3 ISO 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事后”、“质检人员”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40年代):“全程”、“质
控人员”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后) : “全程”、 “全员”、“全面”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4) 质量管理的新发展 零缺陷理论(1979年)“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ISO 9000族标准 : ISO 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颁布的在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关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方面的系列标准,其基本管理思想包括:强调领导在质 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中的作用;强调各级人员责任落实、 分工明确、职位统一、协调一致;强调过程因素的控制; 强调预防为主;强调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强调满足顾客 对产品的需求。
四、六西格玛管理
2 6SIGMA管理的原理 (1)微观含义——统计学原理
SIGMA(σ)是希腊字母,在数理统计中表示“标准
偏差”。σ用来表征任意一组数据或过程流程中的离 散程度,σ值小,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就大,即测量精 度高;反之,测量精度就低。由于σ的大小可以反映 质量水平的高低,所以6SIGMA采用“σ水平”的尺度 来衡量绩效。
(6)散步图
(7)控制图
五、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及箭线图法,又称矢线图法,利用了在计划评审法 (PERT)和关键路径法(CRM)中使用的网络图。 (2)关联图法 是指用一系列的箭线来表示影响某一质量问题的各 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连线图。在绘制关联图时,将 问题与原因用“○”表示,其中要达到的目标和重点项 目应重点圈起,箭头表示因果关系,箭头指向结果,其 基本图形如图12-5所示。
四、六西格玛管理
改进阶段。寻找最优改进方案优化过程输出Y并消除或减 小关键Xs,使过程的缺陷或变异降至最低。 控制阶段。使改进后的过程程序化,通过修订文件等方 法使成功经验制度化,通过有效的监测方法维持过程改 进的成果并寻求进一步提高改进效果的持续改进方法。
五、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及技术
1 质量管理改进常用的七种工具 (1)因果图 (2)排列图 (3)直方图 (4)检查表 (5)分层法
(4)讲求综合效益,摆正质量和成本的关系
二、全面质量管理
3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工作程序 (1)分析决策
(2)先期准备
(3)正式实施 (4)扩展综合
二、全面质量管理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
处 理 A 检 查 C
计 划 P 执 行 D
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为“戴明环”。 (1)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确定活动计划。 (2)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注意效果,找 出问题。 (4)A (action)——处理,总结处理检查的结果,肯定成功 经验并加以推广、标准化,总结失败的教训避免再出现,未 解决问题进入下一循环。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2 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发展 (1)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 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
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2) 质量管理活动要素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基于数据和事实驱动的管理方法
聚焦于流程改进 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无边界合作 追求完美,容忍失误
四、六西格玛管理
3 6SIGMA组织 实施6SIGMA活动的首要关键任务是创建一个致
力于流程改进的专家团队,并确定团队内的各种角
色及其责任并形成组织体系。以黑带团队为基础的 6SIGMA组织是实施6SIGMA突破性改进的成功保证。 组织结构示意图如图:
四、六西格玛管理
LSL USL
-1.5σ +1.5σ
3.4ppm
3.4ppm
±6σ
图12-3 产品特征正态分布图(有漂移)
通常所说的6SIGMA质量水平代表3.4ppm的缺陷率,是 考虑了分布中心相对规格中心漂移±1.5σ后的情况,
是过程长期运行时出现缺陷的概率。
四、六西格玛管理
(2)宏观含义 真诚地以顾客为关注中心
目标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和社会受益
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其特点如下:
(1)全过程和全员参与
(2)提高组织各方和全社会的效益
(3)充分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技术和方法
二、全面质量管理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 (1)管理者重视并参与
(2)把握思想、目标和体系等要点
(3)打牢基础,搞好组织协调工作
四、六西格玛管理
σ质量水平是将过程输出的平均值、标准差与顾客 要求的目标值、规范限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是过程满足 顾客要求能力的一种度量。σ水平越高,过程满足顾客 要求的能力越强,出现缺陷的可能性越小。实际上过程 输出质量特性的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重合的可能性很小, 且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这时计算出的过程能力称为短 期过程能力。在生产中,随着时间推移会存在波动—— 漂移,长期的质量水平就要将各种短期的情况综合起来 考虑。总体值增大,缺陷概率变大的情况称长期过程能 力。计算过程长期运行缺陷概率时,一般考虑将产品正 态分布的中心向左或向右移动1.5σ,如图:
一、质量与质量管理
6SIGMA管理: 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摩托罗(Motorola) 公司创立6SIGAMA管理,通过对流程的持续改进,以提 高质量水平,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风险和成本的一 种质量改进方法,目标是追求完美。
卓越绩效模式:20实际80年代后期美国创建的一种世界
级企业成功的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强化组织的顾客满 意意识和创新活动,追求卓越的经营绩效。
(1)2000版ISO 9000族标准的结构 包括:五项标准、技术报告和小册子。 五项标准的编号和名称是: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 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 9004 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ISO 19011 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SO 10012 测量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