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措施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资源之一。

然而,随着采矿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也日益严重。

本文将探讨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1. 水位下降在采矿过程中,大量地下水被抽走用于冶炼和生产等用途。

这种抽水行为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周围地区的水资源供应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地下水质污染采矿活动中使用的化学药剂和废水排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地下水质造成污染。

特别是在金属矿山中,浸泡法和压力浸取法等提取矿石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3. 水量不平衡采矿活动中,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水量的不平衡。

一方面,抽水过多会导致地下水资源枯竭。

另一方面,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原本取之不尽的地下水可能被随着地下水位下降的土壤吸收而减少,造成地表水的供应困难。

二、采矿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措施1. 合理规划与设计在采矿活动前,应进行详尽的地下水资源调查,了解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规划矿区的布局和开发方式,以尽量减少地下水资源的损失。

同时,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

2. 改善废水处理技术矿山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必须进行经济、有效的处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

3. 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科学的地下水资源监测体系,对矿山附近的地下水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水质的变化情况。

加强对采矿活动的监管,确保采矿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损害。

4. 推行水资源综合利用在采矿活动中,应推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尽量减少水的消耗和浪费。

通过循环利用、雨水收集和灌溉等方式,实现矿区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5. 持续性的教育与宣传加强公众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摘要: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环境地质灾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表沉降损害发生机理,然后综述了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并作出了预测研究,最后研究了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矛盾的解决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机理;预测;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ground subsidence is a kind of extensiv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urface subsidence mechanism damage, then reviews the land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and make the prediction research, finally the ground settlement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measures, with strong theoretical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he ground settle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mechanism; predic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地面沉降是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又是一种缓慢的地基压缩变形过程,这种现象常发生在那些新近沉积的正在发生固结的地方。

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地质灾害,不仅对地面设施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也会使地下环境发生变化,给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的影响论证报告

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的影响论证报告

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的影响论证报告
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的影响
论证报告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不断增加。

然而,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所产生的影响备受关注。

基本农田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开采对其的影响。

论点1:地下水开采导致基本农田退化
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会直接影响到基本农田的灌溉条件。

由于灌溉用水减少,基本农田的土壤中盐分和其它化学物质积累,导致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研究表明,地下水开采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已经导致我国约
4000万公顷的农田退化,其中不乏基本农田。

论点2:地下水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破坏地下水与周围土层之间的平衡。

当地下土层失去水分的支撑作用时,就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下陷、地裂缝等。

这些地质灾害往往会对基本农田造成破坏,导致土地塌陷、作物死亡等情况。

论点3:地下水开采导致水资源短缺
地下水是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地下水开采的增加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当地下水资源补给不足以满足地下水开采的需求时,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得基本农田面临水资源短缺的
困境。

缺水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对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结论:
地下水开采对基本农田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盐碱化、地质灾害和水资源短缺。

为了保护基本农田的持续稳定发展,应当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同时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探索替代灌溉水源的方法,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和粮食安全。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采的不断增加,其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探讨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最直接影响之一是地层的下沉。

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层上方的压力减小,进而引起地面沉降。

这种沉降现象不仅会导致建筑物、道路等设施的损坏,还会增加洪涝和土地沙化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开采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地下水位下降达到一定程度时,地层中的孔隙水会受到释放,并带走颗粒物质,导致地层的坍塌。

这种地质灾害不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

二、地下水开采对水系统的影响地下水开采可能导致水系统的变化,进而对地质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地下水开采会改变地下水的流向和水位,进而改变地下水对地层的维持作用。

这种变化会导致地质构造弱化,增加地震和地面沉陷的风险。

此外,地下水的抽取还会导致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地表河流和湖泊的水位下降,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

大量地下水的开采还可能引发地下水质的污染,进而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灌溉水的质量。

三、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为了解决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和人为因素。

首先,应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合理的开采量,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

其次,应加强对地下水补给的保护。

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过度使用,确保地下水系统的持续稳定。

此外,可以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来减轻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地下水开采区域进行地下注水或人工补给,以维持地下水位的平衡。

同时,在地下水开采区域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减小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总之,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资源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地下岩石中,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着重要的补给。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储在地下岩石中的水,主要包括自然补给的地下水和工程补给的地下水。

地下水具有分布广泛、蓄水量大、水质稳定等优点,是重要的水源之一。

地下水资源对于灌溉农田、供应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面临着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必须进行综合考虑和合理规划。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湿地干旱化、泉水断流等问题,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地下水污染地下水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地下水污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地下水污染十分重要。

地下水动态变化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引起地下水动态变化,导致地下水位波动、地表沉陷等环境地质问题。

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减少地下水动态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加强监测与管理建立健全的地下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解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

通过系统监测地下水位、水质、水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变化,从而采取合理的措施。

推动节水技术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降低地下水位下降的风险。

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立法与监管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立法与监管措施,规范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行为,严禁超采、恶性竞争等行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并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结语地下水资源是人类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其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概述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概述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的影响概述【摘要】我国大多数城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为地下水源,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多数地区对地下水资源一直处于超采状态。

一些地区的开采量还在逐年上升,致使地下水可利用量逐年减少,同时过量的地下水开采又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面沉降及产生地裂隙等。

本文将综合的介绍和分析地下水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程度,保护地下水的紧迫性,以及对于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防治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下水超采; 环境地质;防治措施1.我国目前对地下水开采情况概况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

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

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增加,近50年来,我国地下水开采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但目前全社会水资源供需矛盾仍很尖锐。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

依据相关数据显示,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

预计在今后,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我国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迅速增加。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计,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地下水年均开采量为572亿立方米;80年代,增加到748亿立方米;到上世纪末的1999年已达1058亿立方米;近年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每年1000亿立方米以上。

相对于逐年增长的地下水开采量,我国地下水资源十分有限。

2.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在许多地区和城市,虽然总体上地下水资源的开采量并未超过允许开采量,但由于地区间开采程度不平衡造成,导致局部开采强度分布不均,特别是城区及局部地段过量集中开采,开采强度过大,导致过量开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

环境地质学-水资源与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学-水资源与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学-水资源与地质环境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维持生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地质环境则是影响水资源分布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地质学研究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首先,地质环境对水资源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和地层结构决定了地下水的形成,岩石的渗透性决定了地下水的储存和运移能力。

地表地貌和河流的形成决定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交互关系。

地球化学特征也会影响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和水质情况。

其次,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会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大规模的地下水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层的沉降和地表地貌的变化。

过度开采还会引发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倒灌等问题。

另外,水库兴建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影响周围的地质环境,如水库坝体的稳定性和工程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

此外,地质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调查和勘探可以提供水资源分布、储量和质量等方面的信息,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地下水流动规律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地质环境评价也是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水资源规划的基础,减少水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在一些具体的案例中得到了体现。

比如,河流的改道和河道的疏浚可以改变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但也会对河床稳定性和岸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

地下水排泄作为一种处理废水的方式,对地下水质量和地下水位有一定的影响。

另外,地质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水资源的变化,如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影响水资源供应等。

综上所述,环境地质学研究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要素,合理规划和管理水资源。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地下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被广泛用于灌溉、饮用和工业生产等方面。

然而,地下水的开采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一、地下水开采对地表水的影响地下水和地表水是互相联通的,地下水开采可能会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井水干涸,河流干涸。

同时,由于地下水开采增加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量差异,使得地表水受到影响,水资源的供应和水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需要进行地下水开采可持续性管理,定期监测水位和水质才能保障地表水资源不受损害。

二、地下水开采对土壤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开采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影响地下水与土壤的交换,减少土壤中水分含量,使植物的生长受到影响。

同时,地下水的开采也会导致土壤脆弱化,土地沉降,破坏生态平衡。

因此需要加强土地的保护和恢复,建立合理的地下水开采管理机制,保护生态环境。

三、地下水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地下水开采往往伴随着地质灾害发生,如地面下陷、地裂缝和岩溶塌陷等。

此外,地下水开采加剧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动和泥石流的发生,导致地形的改变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地下水开采中,必须要注意地质条件和风险管理,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发生。

四、地下水开采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地下水是饮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是地下水开采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中矿物质和有害物质浓度过高,影响水质与安全。

由于地下水的水质受到地质、工业用地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进行科学管理,保障人类健康。

总之,地下水的开采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所必需的,但是行业发展必须要考虑到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在地下水开采中,必须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可持续的管理机制,从而保障生态环境的整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张岩王立亭党蜻蜓刘舒畅王克齐琪(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2010级地理科学一班第1组)摘要:水是生命所需的重要资源,而地下水是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地下水的开采要适量,过度开采地下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简要分析了地下水的概念、分类及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地下水概述1.1概念地下水是存在于地壳岩石裂缝或土壤空隙中的水。

广泛埋藏于地表以下的各种状态的水,统称为地下水。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来源。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自流水三大类。

根据埋藏条件可把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地下水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井水和泉水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地下水。

不过,地下水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如地下水过多,会引起铁路、公路塌陷,淹没矿区坑道,形成沼泽地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地下水有一个总体平衡问题,不能盲目和过度开发,否则容易形下空洞、地层下陷等问题。

1.2分类一般可分为平原一盆地地下水,黄土地区地下水,岩溶地区地下水,基岩山区地下水。

1.3现状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松散沉积物和固结程度较低的岩层之中,一般水量比较丰富,具有重要开采价值,分布于我国的各大平原、山间盆地、大型河谷平原和内陆盆地的山前平原和沙漠中,主要包括黄淮海平原、三江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等地区。

我国平原盆地地下水分布面积273.89平方千米,占全国评价区总面积的28.86% ;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686.09 亿立方米/年,占全国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47.79%。

2 •案例分析:沧州地面沉降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一方面给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水源支撑,另一方面过量开采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据报道,因华北地区主要水源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华北平原已形成大面积地面沉降,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河北省沧州市大约沉降了 2.4米。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诠释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诠释

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及防治诠释地下水是自然界中的重要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水源。

但是由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的现象。

本文将从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过量开采地下水的弊端1. 地下水位下降过量开采地下水是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在干旱地区出现,而且在湿润地区也存在。

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下降,致使河流水位下降,湖泊干涸,造成水资源短缺,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2. 土地沉降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层变形,形成土地沉降。

土地沉降不仅影响道路交通的安全和城市建设的稳定,还会引发地下水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

3. 生态环境损失地下水是生态系统的基础水源,如果过度开采地下水,则会导致湿地、河流、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的损失,危及生命物种的生存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4. 水质污染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会导致污染物向地下水体移动,影响水质安全。

地下水超采现象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之一就是,地下水采取不平衡,空隙水和毛细水等不同附属地下水的位移不一致,导致水质的异质性扩散。

二、防治措施1. 限制地下水开采量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开展地下水管理,明确地下水开采的数量和范围,加强地下水监控和管理,切实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保护地下水资源。

2. 科学调配水资源政府应采取措施推行科学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加强各地水资源的整合和分配,同时在全社会宣传节水意识,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从源头上避免过度开采地下水。

3. 推广节水技术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节水技术的推广,推动农、工、城、居等各个领域的生产生活节水,尽可能地降低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构建互补型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增加用水的可持续性。

4. 加强监管执法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污染行为的监管执法,制订严格的地下水资源管理规定,加大对违法开采、超采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与工程地质

地下水与工程地质

地下水与工程地质地下水是指地下岩层或土壤中的水体,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它不仅对人类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与工程地质密切相关。

本文将就地下水与工程地质的关系展开论述。

一、地下水的形成与类型地下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降雨、地表水和融雪过程中的水分渗入到地下,经过渗滤和入渗作用而形成。

根据地下水层的位置和性质,可以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通常位于地下几十米到百米的节水带范围内,深层地下水位于薄水层以下的地下层。

二、地下水对工程地质的影响1. 岩土体的稳定性地下水对岩土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当地下水位上升或者下降时,会引起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变化,从而影响土体的力学性质。

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地下水位上升,会导致岩土体的液化、软化等问题,进而引发工程安全事故。

2. 地下水的开采与工程施工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开采情况需充分考虑,以确保工程地质环境的稳定。

对于需要大规模控制地下水的工程,如地铁隧道、基坑开挖等,需要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工程建设与地下水保护地下水保护在工程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防止地下水资源受到破坏;另一方面,工程建设中也需要注意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避免引发次生灾害。

三、工程地质对地下水的影响1. 工程地质的勘察与分析在工程建设前,进行工程地质的勘察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地下水位、地层结构、渗透性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和流动规律,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 地下工程与地下水流动地下工程的建设会对地下水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地下隧道的施工会改变周围地下水流动路径,需要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地下水库的建设则需考虑工程对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

3. 工程排水与地下水位稳定工程排水是指对地下水进行调控、排除或利用的过程。

通过工程排水,可以有效地维持地下水位的稳定,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地下水资源是人类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利用的一项重要自然资源。

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地下水的开发利用量的增加,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表水的补给来源减少。

在某些地区,地下水的过度抽取会导致地表水河流枯竭、湖泊干涸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

而且,地下水位下降也会使得地下水的补给困难,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资源的匮乏。

其次,地下水开发利用也会引起地面沉降问题。

当地下水过度被开采后,地下水饱和带中的土层会出现收缩,进而导致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不仅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还可能导致地面下陷、塌陷等地质灾害。

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环境问题,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此外,地下水开发利用还可能对地下水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地下水受到地表污染物的渗入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水的影响,其水质也会逐渐恶化。

当地下水开发过度,抽取速度大于地下水补给速度时,可能会引起季节性的地下水水质变差现象,甚至会导致地下水的盐水入侵。

这对于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类的正常用水需求将会带来重要的挑战。

为了减少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工作,提高对地下水储量以及水质动态变化的掌握程度。

其次是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并加强对地下水开发的管理和监督,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问题。

同时,应该推广节水型社会的理念,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节约意识,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

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以及提高节水意识,可以减少这种影响,保护地下水资源,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它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生产等领域。

然而,随着地下水开发的不断增加,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

本文将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利用对策。

首先,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下水位下降。

长期过度抽取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这将进一步影响河流和湖泊的供水,甚至导致地面沉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二是地下水污染。

过度开采地下水和不当排放废水都会污染地下水资源,使其变得不适合饮用或农业灌溉。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

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湿地消失、植被减少,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是地质灾害增加。

过度开发地下水后,地下岩体容易失去支撑而引发地面塌陷等灾害。

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我们应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利用对策。

首先,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

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地下水开采的监测和调控,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改善农业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设备等措施,实现对地下水的高效利用,同时合理规划城市供水和工业用水,减少浪费和损耗。

此外,加强废水处理和排放标准的执行,避免污染地下水资源。

第三,推动水资源的多元化供应。

加大对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支持力度,开发利用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回用技术,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确保供水安全。

此外,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还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一是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通过生态治理措施,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力度,恢复其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是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

加强废水排放的监管,建立完善的污染溯源和追责机制,对违规排放者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净化与保护。

三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地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地下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通过可持续利用对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其负面影响,并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下水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治理

地下水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治理

地下水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治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下水的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多,而地下水超采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地下水超采已经非常普遍了,大约有40%的地下水资源处于危险状态。

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而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治理。

一、地下水超采的影响地下水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沉降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大量地下水的流失,使得地层中的土壤失去支撑力而发生沉降,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会影响道路、铁路和管道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2. 生态环境退化地下水超采导致了土地干旱,植被减少、土地退化,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同时,由于地下水流失导致湿地退化,湿地是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会进一步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状况。

3. 水资源的衰竭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每年都会因为超采而衰竭,导致城乡供水的困难,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二、地下水超采的治理鉴于地下水超采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理。

1. 引水补充通过引水补充的方式,将外部的水资源引入地下水中,提高地下水位,达到补给的目的。

这种方式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状况和水质情况,并谨慎制定和实施。

2. 节水型用水在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中,应大力推广节水型用水,以减少对地下水的需求程度。

3. 社会化管理超采的治理需要充分依靠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以及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社会化管理。

通过制定和完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有关地下水信息的数据库等措施,达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

三、地下水超采治理的现状日益严峻的超采情况下,目前,中国国家地下水管理中心正通过多种渠道采取措施,保护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包括:1. 制定相应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制度;2. 采用各种高技术手段,包括水文地质勘查、遥感技术、地下水模拟等,研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形成及演化规律;3. 对超采区域做出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对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禁采或减产,引进新的水源等。

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采矿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但是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一、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1. 土地覆盖和破坏采矿的地面工作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不仅会破坏原有的地表形态,也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此外,采矿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爆破和挖掘,这也会导致地表的破坏。

2. 地下水的排放和污染采矿会产生大量的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可能会被排放出来,导致地下水资源的枯竭。

同时,采矿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会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 地下矿物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采矿是为了开采地下的矿物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会导致资源的消耗,而且大多数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耗尽就无法再生。

二、治理对策1.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针对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明确采矿行业的责任和义务,规范采矿行业的行为。

2. 采取环保措施采矿过程中应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在采矿过程中尽量减少爆破的次数和规模,挖掘后的土壤应尽量进行覆盖和绿化。

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应严格处理,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

3. 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在采矿之前,应进行环境评估,评估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也应进行监测,在采矿过程中监测采矿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减少影响。

4. 推广绿色采矿绿色采矿是一种新的采矿方式,采用的是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绿色采矿可以减少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提高采矿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采取环保措施、进行环境评估和监测等方式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可推广绿色采矿等新的采矿方式来提高采矿行业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意识。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解析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解析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解析摘要:地下水作为主要的淡水资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收益。

因为地面水资源短缺,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将地下水网络资源用以住户生活、农田灌溉、工业化用水等。

因为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不够,地下水超采状况广泛,从而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难题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详尽阐述了地下水采掘对绿色生态环境的作用及防范措施。

关键字:自然环境地理学;地下水资源开采引言地下水是水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其遍布广、水体好、不容易环境污染、、供水保障水平高特性,能够确保人民的生活生产制造、供电、支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发展战略作用。

同时,地下水在产生、转换和转移环节中,对维护保养地面植物群落、调整江河径流量、维护保养生态环境保护具备无可替代的功效。

2014年,全国各地地下水开采总产量1117亿m3,约占水流量的18.3%。

以往一段时间,局部地区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自来水工业,长期性过多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资源超采,导致地下水资源匮乏、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高发、地下水环境污染加重、生态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居民健康和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严重威胁。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地下水开发设计利用的水平,地下水保护与水安全难题更加明显,提升地下水超采管理方法刻不容缓。

一、地下水资源遍布与开采现况1.1地下水资源遍布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是由渗透到地下大气降水转换而成。

在一些地域,丰富多样的地下水资源关键受全部地域土壤层和降雨产生的影响。

在我国众多地域,降水分布受地貌和气候影响的主要原因十分明显。

一部分大陆性气候季风区东部地区降雨丰富多彩,因而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在大西北的中部地区,因为旱灾和地貌产生的影响,降雨量少,地下水资源不够。

比如在我国西部的山间盆地,很多城市的山旁长期降雪,地下水供货十分充裕。

但一部分高海拔,因为多年冻土,地下水一般存在冻土区的下边。

1.2地下水资源归类与开发现况现阶段,在我国在研发地下水资源时,关键开发设计利用几类岩溶水、承压水和孔隙水。

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发表时间:2019-07-31T09:37:28.4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魏菲[导读] 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效益。

临西县水务局河北邢台 054000摘要:作为重要的淡水资源,地下水资源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效益。

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早已利用地下水资源,用以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等。

由于缺乏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超采地下水现象司空见惯,由其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基于此,文章就地下水开采对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生态环境影响;具体对策引言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等特点, 在保障居民生活和生产供水、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有着重要的战略功能。

同时, 地下水在形成、转换和运移过程中, 对维持地表植被、调节江河径流、维系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4年, 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1117亿m3, 占总供水量的18.3%。

在过去一段时期内, 一些地区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 造成地下水超采严重, 并引发了地下水资源枯竭、环境地质灾害频发、地下水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 给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 地下水保护和水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加大对地下水超采治理、强化地下水管理力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1地下水开采现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

2014年全国地下水供水量已是1972年的5.7倍, 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供水量甚至超过总供水量的70%以上, 河北、北京、河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山东等多个省区地下水开采量占其总供水量的比例已超过或接近50%。

地下水环境 第5章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 第5章 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地下水环境第5章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地下水环境第5章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 地下水利用与环境地下水是埋藏在地面以下的岩石和土壤孔隙中的重力水。

常见的井水、泉水、包括岩溶发育地区的地下河等等,都是地下水1.1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地下水与地表水一样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水资源。

∙地下水作为一种资源,主要是从供水的角度来说的。

地下水可以长期不间断地供应一定数量的水,以满足人类的需求。

例如:美国有47%的饮用水依靠地下水提供;英国有30%的饮用水来自地下水;我国:生活用水方面,有33.7%的大中城市主要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灌溉方面,北方纯井灌区占灌溉总面积约20%,海河流域在水资源开采zylh 中一般都是地下水。

1.2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密切相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地下水本身就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不仅与地质环境所提供的储存条件有关,而且与地表水体、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

因此,地表径流状况、大气降水量及其入渗条件的任何改变都将直接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形成(包括数量和质量)。

∙地下水资源的形成与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

大气条件、地表水文径流影响地下水的补给、消耗和径流。

∙同时,地下水资源本身状态的改变又反过来对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 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极大的改变天然的径流状态,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性质发生改变∙此外,地下资源的开采,还会改变其上部:土壤的水盐均衡(表土盐量下行);土壤生态系统平衡(河流流量减少,泉群消失,湖泊干涸,土壤破坏);土层应力状态(地面沉降);地面植被状态。

∙正是由于地下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它与环境的复杂联系,在开发地下水资源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达到兴利除弊、获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 地下水不合理开采引起的环境问题2.1 由于地下水水量均衡被破坏而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及其严重后果1、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原因:超采,补给不足,消耗储量——持续下降,资源枯竭统计资料:(见图版)北方各省平原区单位面积地下水蓄变量排序图:只有青海、辽宁、山东、宁夏的蓄变量是正的,其余均为负。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

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资源也都被大量的开采与利用,我国地下水资源近几年开采程度更高达五分之一的比例,很多地区还处于干旱状态,导致地下水源极为宝贵。

但地下水资源过度的开采会使其水位下降,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对环境有极为恶劣地影响。

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地分析,从而更好地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和地下水资源。

标签:地下水;过度开采;环境地质引言近几年我国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居民用水量也不断增加,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很多城市为了缓解用水紧张会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开采,但长时间过渡开采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地破坏,更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对此需要重点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保护,避免过渡开采。

本文针对现今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情况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

1 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现状1.1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现状根据我国现今的城市环境资源进行分析,过渡开采资源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地污染与破坏,近几年地下水资源逐渐匮乏,经过城市水资源数量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北方城市属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开采成为其主要的水资源来源,还有部分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地城市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更为严重。

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居民用水量与行业生产用水量都在不断上升,我国地下水资源的水量不断减少,部分城市的地下水资源污染情况极为严重,也出现环境被破坏等问题。

1.2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形式现今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孔隙、喀斯特、裂缝等,其中孔隙水的水资源较为充足,其水源的利用率也较高,我国现今的地下水资源开采中主要运用孔隙水的开采形式。

2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2.1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过渡开采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例如地面塌陷,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喀斯特洞穴所造成的,或者部分为认为因素造成的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熔岩分布区域的地点,经过对城市塌陷的统计,很多城市现今都出现其问题,地面塌陷多大八百多处,会严重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与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地面塌陷还会对地质产生直接地影响,很多塌陷的地方都不能直接运用填土的方式进行修复,其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地下水的过渡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作者:殷玥窦海红付云霞
来源:《地球》2013年第01期
[摘要] 我国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危机也越来越严重,而一些地区过度开采水资源,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危机不断加重。

在这里主要针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字] 地下水资源开采环境地质影响
[中图分类号] P6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3-2
水,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为此,对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1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出现短暂性缺水等状况,主要是在华北地区,少数南方地区,还有一个严重性问题是水体污染,目前的地下水情况局势非常严重,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地下水开采比例具体如图1所示。

2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2.1 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
(1)案例分析:以华北平原为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水文地质参数参考值如表1:
(2)评价基本原则:要紧密配合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工作,确保工作目标、评价对象以及结论和决策意见的一致性;在评价中充分考虑以往的工作基础,充分利用以往的相关成果,要重视和遵守各种水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评价方法:首先,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主要涉及到的公式如下:
式中:Q综合潜力-地下水综合潜力(亿 m3/a);Q开采潜力-地下水开采潜力(亿
m3/a);Q利用潜力-地下水利用潜力(亿 m3/a);Q开采盈余-地下水开采盈余量(亿
m3/a);Q可扩大开-地下水可扩大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资-开采层的开采资源量(亿 m3/a);Q开采-开采层的开采量(亿 m3/a);M综合-地下水综合潜力模数(万
m3/km2·a);F-面积(km2)。

通过地下潜力的分析,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应进行限制,并同时调整国民经济规划。

2.2 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大体有以下方面:
(1)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造成的,持续的地面沉降,不仅改变了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水的自然排泄条件,造成洪涝灾害频发,还将造成局部农田低洼,常年积水,造成了对农业的潜在威胁。

这是因为地下水水位大幅急速下降,以至整个地势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而引发的地面沉降、塌陷。

(2)环境恶化
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得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减少泉流量,而泉流量减少则破坏了古建筑物与文物的保护,甚至因泉水枯竭使古井和旅游景点失去了应有的旅游价值;水井枯竭,单井用水量减少造成水井报废,或掉泵,含沙量增加,使设备维修费与耗电量增加;影响植被生长;影响水土保持,造成水土流失;破坏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矿山等工程建筑物开裂、倾斜、倒塌、埋没,造成人与牲畜伤亡,使地下水水质恶化。

(3)海水入侵
超采地下水,除会引发地面沉降,河流,湖泊水量减少形成干涸等灾害以外,还要造成大量的海水入侵,海水倒灌污染纯净水源。

3 防治措施
3.1 强化保护水资源意识
节约用水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因此,需要强化人们保护水资源意识,如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另外,要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3.2 加强地下水管理
要进一步完善节水管理的法规体系,在贯彻实施国家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城市供水价格,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应尽快研究污水回用问题,关闭自备井,同时,要加强节约用水的技术进步,提高我国节约用水的科技水平,要进一步加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工作的宣传力度。

3.3 强化立法执法
国家和政府要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的措施,加大水资源立法执法,真正做到惜水、爱水、节水,从个人做起,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

另外,要做到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强化我国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全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另外,相关管理机构不能推脱责任,把地下水资源开采列入相关规划中,避免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如我国一些地区许多次把水资源利用列入相关规划中,并且对地下水的开采利用有严格保护的规定,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相当严格,进而有效地保证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4 合理开发水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水污染问题,要处理好水的循环利用,最后要注重水的来源开发。

也就是水质、水量、水源。

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缺水国家,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在新疆的一些绿洲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当地普遍关注的问题,发展节水农业,种植用水少的农作物,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这些都是控制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的主要措施。

从水量平衡原理论述,实现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第一,要考虑"三水"的转化;第二,对于地下水,一个地区的开采量=补给增量+排泄减量+开采漏斗内的储存量;第三,对于地表水,可利用量基本上=入境水量-出境水量其他还有一些细节问题要考虑。

3.5 加强监测管理
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监测地下水资源利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要通过严格的监测与管理,做到不盲目开采,另外,除了合理开采地下水之外,地下水人工回灌和优化工程设计是控制地面沉降的好办法,人工回灌就是将水源通过泵机组交换热量后,再注入到地下含水层中去。

这样做既可保持含水层水头压力,防止地面沉降,而且水源水经过热泵机组后,只是交换了热量,水质几乎没发生变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污染。

对地下水开采实行动态控制,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地下水开采协调管理,优化地下水的开采布局。

4 强化水资源开采管理
4.1 严格控制是下水开采系数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要制定地下水开采系数,并且严格按照这个系数执行。

所谓地下水开采系数是用于地下水潜力评价的一个标准,对地下水潜力的评估一般采用"开采程度"的概念,以采补平衡为基础,即:地下水开采系数=地下水开采量/可开采资源量如果开采系数为1,说明达到平衡,这一地区的地下水潜力为零。

根据这一概念,一般认为开采系数小于0.3为潜力巨大地区,开采系数大于1.2为严重超采区,通过对地下水开采系数的控制,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4.2 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水资源综合治理过程中,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执行:首先,以预防为主,加强管理,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

保护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水免受污染,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可能形成污染源的居民点、厂矿企业布置在远离含水层补给区的下游方向;另外,要综合防治地下水污染,鉴于地下水污染的治理相当困难,防治工作的重点是控制污染源,有效地切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的途径。

第三,开展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调查评价及编制评价图册,建设地下水环境管理示范区,选择少数地区,作为地下水环境管理示范区进行长期的建设。

4.3做好调查研究
水文站要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强化自己基层水文机构职能和作用,通过收集实测资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的资料,满足水资源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和水文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且根据资料,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一方面,既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水资源的管理和污染防治,另一方面,还可以对我国的地形变及水位、水质动态进行全面的监测,进而保证水文地质工作的有效进行。

4.4 强化危机意识
要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危机,针对目前地下水过度开采的状况,制定一些可行性的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由于地下水污染,往往是逐渐深入的,难及时发现,需要处理好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如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抓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以过度开采对地下水的危害,杜绝城市新污染源的产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地下水处理的项目。

5 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地下水超采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多方面的,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水质恶化、海水入侵等不仅影响面大,而且危害程度比较深,因此,要求要引起高度重视,减弱危害的扩展,进而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