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响声大型衍生态歌舞集

合集下载

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与云南高校音乐教育的整合_夏毅和

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与云南高校音乐教育的整合_夏毅和

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与云南高校音乐教育的整合夏毅和摘要:云南音乐文化以其独特的人文生态结构和音乐本体结构,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专业领域和相关领域学者的特别关注。

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对于云南本土音乐的传承既有责任也有优势,有必要借鉴其他地方高校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在弘扬本土音乐文化上的有益经验,树立本土音乐教育观念,加强本土音乐教育的理论架构与学科构建,深化本土音乐的多元化教学实践探索,把本土音乐文化资源整合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来。

关键词:云南本土音乐;高校音乐教育;文化传承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0X(2011)04-0067-04作者简介:夏毅和,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硕士。

云南昆明650222过去的一个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把人类一下带入了“地球村”时代,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它给当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更开阔、更多维的视野,各种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通过文化传播媒介如电视、电脑、广播电台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使得我们的音乐音响变得更为丰富;另一方面,正如美国民歌学者艾伦·洛马克斯所说,这种从权力中心到沉默的地区文化的传播从来都不是平等的,掌握着“公共领域”话语权的一方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亚文化群的文化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不断被“边缘化”是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及教学范式自20世纪初师承西方模式至今,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很大的变化,虽然经历过几次以课程改革为标志的教育变革,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有量变而无质变。

这种教育模式仍是基于西方音乐历史和传统音乐学体系的标准和价值观的。

而如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音乐教育已发生很大的转变,我国的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却还在“捍卫”着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的音乐教育和教学范式。

舞蹈类文艺常识题目

舞蹈类文艺常识题目

第八篇舞蹈引言舞蹈概述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历史十分久远,人们称之为艺术之母。

远古时期,人们就用动作、姿态、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今天的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艺术。

舞蹈艺术是人的内心感情外化的表现形式,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它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

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

形式简朴,易于掌握,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舞蹈;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由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后的艺术创造,具有鲜明的主题、内容和形式,并由舞蹈演员表演,供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

艺术舞蹈以高度提炼了的舞蹈语言与技巧,着重刻画人们内心的活动与变化,反映现实。

艺术舞蹈具有律动性、动态性、造型性、强烈的抒情性和虚拟、象征性的审美特征。

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标准不同其归类则不同,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第一章舞蹈基本理论【舞蹈】八大艺术之一,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手段,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并反映社会现实。

其基本要素是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剧】舞剧是一种特殊的戏剧,它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了音乐、哑剧、舞台美术等艺术形式,用舞蹈语汇来讲叙故事、塑造人物。

它发挥了舞蹈的长处,用肢体语言说话,充满了动作性和抒情性,长于表达爱情、神话、战斗、民俗等题材。

【舞蹈段落】舞蹈术语。

也称舞段,是舞蹈作品的基本单元,由舞蹈动作、舞蹈语句等基本要素构成。

通常一部舞蹈作品由若干个舞段所组成。

【舞蹈语汇】也叫舞蹈语言,指一切与舞蹈有关的动作、姿态、步法、手势、表情、眼神,以及队形变化、动作组合。

《 云南的响声 》作品分析

《 云南的响声 》作品分析

《云南的响声》作品分析2010 年6 月29 日晚,《云南映象》的姊妹篇、杨丽萍的又一力作《云南的响声》在湖南大剧院落下帷幕,从《云南映象》到《云南的响声》,在杨丽萍激情洋溢的舞步之下,已形成了民族文化近年来铺设的一条坚实、迷人的文化产业之路。

一.让古老的民间艺术文明在舞台上重新焕发衍生态生机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自称是《云南映象》的姐妹篇,但“妹妹”却从“姐姐”的“原生态”走向了“衍生态”。

《云南的响声》是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再想象,挖掘和发展,发挥现代人的想象力,把天地万物的形与声,透过现代的演绎让古老的民间艺术文明在舞台上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在剧场门前和观众席里,我们可以看到剧组的演员,穿戴着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服装和饰品,在开场前吹奏着独具特色的乐器。

舞蹈表演时配以字幕解说词“云南的每片叶子都会跳舞,一个石头都会唱歌,连蝴蝶拍翅膀的声音都是有节奏的,谷子拔节的声音都是旋律”。

在演出中还加入了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谣,这一切都极力渲染了原生态舞蹈的氛围,将许多乡土文化作品带上舞台。

原始的鼓、当地的农民、再配以深蓝的灯光,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原始森林画面,力求在另外一个空间带给观众以云南民族文化的感受。

二、精心选择的响声,衍生美《云南的响声》是生活在大自然里发出的响声,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序———胎音;催生;太阳雨;公老虎、母老虎;雀神怪鸟;最后的马帮;喝醉了的鼓;尾声。

在八个部分中大约出现了精心选择的400 多种响声,既有大河涨水的宏声,也有小河淌水的细声;既有大雾的牛铃声,也有雷鸣电闪、虫鸣鸟唱、鸡啼狗叫的混声;既有震天动地、山呼海啸的打击乐器声,也有昆虫短暂微弱的吟唱;既有风声、水声、雷声、雨声的交响,又有新竹、鲜叶、山花、野草吹奏出来的乐曲———真正是美不胜听。

特别是第三场《太阳雨》,当满场金黄色的麦子在演员的手中发出声响,我们无不为创作者的构想而深深感动,这劳动者劳作的情景,是那样的生动活泼,高高扬起的金黄色的麦子犹如太阳下的雨。

杨丽萍励志事迹100字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

杨丽萍励志事迹100字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杨丽萍励志事迹100字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杨丽萍,一个用舞蹈书写生命的诗人,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励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杨丽萍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杨丽萍的励志故事篇一:特立独行你认为你现在面临的困难比杨丽萍更多吗?你说,她有机遇,我没有,她那个时代机遇多,我这个时代机遇少。

是吗?我不相信。

一个人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机遇,准备好的人,一次就够了。

所以说,外界的环境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20XX年春晚以后,网络上到处可见对杨丽萍的溢美之词。

在王利芬的微博上,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杨丽萍已经54岁了。

记者问她:“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这段话让我开始寻找关于杨丽萍的一切。

在鲁豫对杨丽萍的访问中,有一段谈话触动了我。

杨丽萍出生在云南大理的偏远山区,舞蹈是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

而从小感受力丰富的杨丽萍,一向从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浮云流水中寻找舞蹈的灵感。

杨丽萍长大以后,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由于歌舞团中传统的民族舞训练技法与她对舞蹈艺术的直觉背离,她拒绝接受集体训练,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习。

为此,她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批评,还得不到补助费。

鲁豫问她:“因为这样一些原因,会不会有一些演出的机会就不给你了呢?”杨丽萍回答说:“因为你跳得好,他还是要用你。

”这句话平静质朴,却让我非常感动。

因为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相。

而这个真相,不知道为什么,常常被许许多多“理想远大”而“不得志”的人有意地掩盖了过去。

这个真相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实现理想,或丧失了梦想,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好。

“只要你足够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这句话并不是一种鼓舞,更不是一种安慰。

因为,“只要你足够好”,是一个最艰难的条件。

拉祜族原生态歌舞是怎样的?有何历史来源

拉祜族原生态歌舞是怎样的?有何历史来源

拉祜族原生态歌舞是怎样的?有何历史来源>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依傍澜沧江而得名,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也是电影《芦笙恋歌》诞生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着拉祜、汉、佤、哈尼、彝、傣、布朗、回等2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着璀璨夺目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成了多样性、多类型、多风格、多符号、多元素交融共存的民间文学、音乐、歌舞艺术。

澜沧县酒井乡勐根村的老达保自然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然而这里的拉祜族原生态歌舞,却已经闻名遐迩。

老达保村居住着94户446人,全是拉祜族。

每当人们走进这个拉祜山寨,就会听到从古朴的干栏式拉祜掌楼房里传出悠扬的芦笙声和拉祜人淳朴的歌声。

在老达保寨,是男人就会吹芦笙、跳芦笙舞,是女人就会跳摆舞。

目前,他们所掌握的芦笙舞和摆舞有近100个套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记者在老达保采访发现,老达保人的多声部合唱曲调优美动听,歌词丰富多彩,演唱时手持吉他自伴奏、自演唱,用拉祜语生动表现了他们喜闻乐见的生产生活情景,加上合唱音乐的旋律和谐、朴实纯真、气势磅礴,显示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05年春节期间,老达保20名拉祜人走出了拉祜山寨,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参与录制“魅力12”《芦笙恋歌》节目,让拉祜人多声部合唱音乐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近年来,澜沧县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到2006年初,经普洱市市级专家委员会审议,有50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其中14个项目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包括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拉祜族芦笙舞、拉祜族芦笙工艺、拉祜族摆舞、南段拉祜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拉祜族葫芦节等。

拉祜族口述文学《牡帕密帕》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老达保寨《牡帕密帕》的传承人李扎戈、李扎倮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到2008年1月,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名单的公告》,澜沧县拉祜族芦笙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族民间舞蹈中。

彩云之南----杨丽萍

彩云之南----杨丽萍
back
back
家庭情况
丈夫: Tony 美籍台胞
一米八的个子,烫卷的头发留 到肩膀, 戴着一副眼镜,很斯文的 样子,比杨丽萍大8岁。 尽管看 上去像是搞艺术的,但他却是一个 商人,在北京做生意,在北京开了 一家集餐饮、住宿、桑拿为一体的 酒楼,经营状况还不错。
back
• “综艺晚会令舞蹈本身越来越迷 失自己,往往居于配搭角色。观 众在电视里对舞蹈欣赏已经很难 完整了。”
杨丽萍
姓名: 颜冰 专业:汉语言文学10-2班 学号:2010031256
• 成 就 及 荣 誉
• 作 品 图 片 展
• 个 人 作 品
• 舞 蹈 表 演
• 家 庭 情 况
• 人 物 简 介
主 要 简 介
个人简介
著名舞蹈艺术家 中国家舞蹈协会副主席 《印象云南》总编导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 被誉为中国五美人之一。 1958年11月10日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身高 1.65米,最多45公斤。
8、《拉萨河》
藏族人每年有个沐浴节,她们每年那一天将在拉萨河里 沐浴,接受河水那母亲般的呵护祝福,从而得到一个纯净 的灵魂和一个无限的生命,这个舞是杨丽萍最新的作品
next
9、《红色诱惑》 编舞:何浩川
她,似一团红色的雾,令憨哥们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炽烈的火, 叫壮汉们失魂落魄。
10、《女儿国》 编舞:杨丽萍
• 4、《珠穆朗玛》
你耸立在人们心中,你立在蓝天之下。啊!圣洁的珠穆朗玛!
• 5、《雀之灵》
这个题目体现了创作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要求。举手投足之间, 看似孔雀“迎风挺立”、“跳跃旋转”、“展翅飞翔”,但它远远超 过了形态模拟,而是舞者――“孔雀”的灵与肉的交融、呈现。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

杨丽萍:地里长出来的舞者作文素材2014-02-16 15:07:原生态舞蹈不是原始的以“孔雀舞”闻名的杨丽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

至今,她的孔雀舞仍是舞《孔雀舞》陈玉先绘蹈界里孔雀舞最流行的跳法。

近日,杨丽萍出席了“心动——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摄影作品展。

据了解,1月14日至17日,她将重返北京保利剧院演出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

为艺术,杨丽萍始终忙碌着。

据记者所知,国内很多人都喜欢舞蹈家杨丽萍,而且这种喜欢与喜不喜欢舞蹈无关,只要看过她的舞蹈《雀之灵》、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的人,都会瞬间爱上这个在舞台上时如精灵、时如妖魅的女人。

令记者惊叹的是,台下的杨丽萍依然魅力不减。

坐在对面的她年轻、漂亮、高贵且与众不同。

细嫩的皮肤让人很难相信她已年过五十;从头到脚,色彩鲜丽、造型新颖的民族服饰让她格外醒目;她的眼神里居然同时拥有自信、霸气与娇柔、妩媚几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修长的指甲更是她独一无二的标志。

跳舞就像种庄稼当记者担心现在也带舞蹈团的杨丽萍会不会为了平衡艺术与市场的关系,也在舞蹈中加一些迎合现代城市观众欣赏口味的元素时,杨丽萍的回答是:肯定不会。

她觉得自己跳舞跟种庄稼一样,种的过程就是挖地、插秧、收割,然后卖出去就能吃饱。

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她的舞蹈也是如此。

因此,根本不用担心市场。

杨丽萍认为,一个热爱并十分熟悉民族舞蹈的舞者才能将民族舞蹈事业很好地进行下去。

只要拥有这份热爱、这份熟知,就会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

这些新创作的民族舞蹈作品也会具有流行性,就像通俗歌曲一样流行,不一定只能存在于村庄中。

因为,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还让村民“刀耕火种”的生活显然不现实。

只要保留住民族舞蹈最根本的东西,接着创新,也许50年后,甚至更长的时间,民族舞蹈还会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这才是它最理想的未来。

[3]连母亲也不愿穿民族服装了各民族生活中的舞蹈,是杨丽萍舞蹈创作的灵感来源。

杨丽萍孔雀女王的资本故事

杨丽萍孔雀女王的资本故事

杨丽萍孔雀女王的资本故事作者:萧琉来源:《市场观察》2012年第12期10月24日晚,国家大剧院座无虚席,舞剧《孔雀》作为舞蹈家杨丽萍的收官之作在北京首次公演。

这部汇集了她毕生光亮年华的舞台剧,将成为杨丽萍40年舞蹈生涯的句号,在完成全国巡演后,她将退出舞台以“孔雀舞”闻名的杨丽萍,被誉为继毛相、刀美兰之后的“中国第二代孔雀王”。

至今,她的孔雀舞仍是舞蹈界里孔雀舞最流行的跳法。

龙年春晚的一段《雀之恋》,让杨丽萍再度走进全国观众的视线。

这位在舞台上坚持了40年的民族舞蹈艺术家,在本应知天命的年纪,没有选择坐吃“皇粮”,而是率领族人传承创作民族舞蹈,甚至决心一闯资本市场,再次引爆热点。

作为一名怀揣艺术梦想的舞者,杨丽萍正在实现从舞蹈演员到民营文化企业家的转变,她用商业的力量延续着舞蹈的生命。

在资本市场的舞台上,杨丽萍将上演一场资本大戏。

取舍杨丽萍就在很多人质疑已过天命之年的杨丽萍还能够舞多久的时候,她主动离开了这个舞台。

舞剧《孔雀》这部汇集了舞蹈家杨丽萍毕生光亮年华的舞台剧,将成为杨丽萍40年舞蹈生涯的句号,在完成全国巡演后,她将退出舞台。

“有很多地方可以跳舞,镁光灯下这个舞台空间太小,我准备放弃。

”杨丽萍如是说。

1980年杨丽萍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一呆就是20年。

从2000年,她离开中央民族歌舞团后就已经开始了。

没有了国家津贴,她必须自己养活自己。

这是杨丽萍第一次放弃铁饭碗,开始杨丽萍的艺术与商业相结合。

2002年,杨丽萍开始创作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

投资方原本想要一台取悦游客的晚会,而杨丽萍却从田间地头招来一批农民上台表演,自感看不到利润的投资方突然临时撤资。

杨丽萍并未因为投资人的离开而放弃,她带着亲自挑选的演员,一直坚持编排了两年。

那两年,大概是杨丽萍一生中最艰苦的日子,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卖掉了大理房子,甚至要依靠接拍广告和各处走穴才能凑够全团的经费。

“那时候拿起孔雀裙就出门,上午飞去晚上飞回,10万块到手,就能解决当时全团两个多月的伙食费。

云南印象

云南印象

• • 舞 杨 丽 萍 式 的 舞 蹈 风 格 , 最 大 胆 和 成 功 之 处 在 于 她 将 舞 蹈 蹈 风 格 这 力 位 也
个 极 杨 性 强 丽 独 , 萍 特 独 给 的 到 人 舞 的 的 蹈 艺 感 家 术 觉 。 思 是 维 一 方 个 式 极 和 感 真 性 实 的 的 女 生 人 活 。 体 她 验 的 , 艺 造 术 就 感 了 悟
• 她 在 舞 台 上 , 有 一 种 深 不 可 测 的 魔 力 , 一 举 一 动 , 哪 怕 动 在 酷 , 重 爱 既 复 着 是 她 舞 自 自 蹈 然 己 艺 的 , 术 再 但 。 现 每 每 , 一 当 同 次 杨 时 又 丽 又 都 萍 是 是 站 一 不 在 次 同 舞 艺 的 台 术 , 上 的 因 , 重 为 看 生 她 似 。 每 每 一 一 次 次 的 都 舞 是
• 她 在 舞 台 上 , 有 一 种 深 不 可 测 的 魔 力 , 一 举 一 动 , 哪 怕 既 复 着 是 她 舞 自 自 蹈 然 己 艺 的 , 术 再 但 。 现 每 每 , 一 当 同 次 杨 时 又 丽 又 都 萍 是 是 站 一 不 在 次 同 舞 艺 的 台 术 , 上 的 因 , 重 为 看 生 她 似 。 每 每 一 一 次 次 的 都 舞 是 动 在 , 重 旋 顶 萨 身 泄 进 融 来 行 入 , 创 阳 射 作 光 在 生 之 壁 活 中 画 体 , 上 验 情 , 。 不 慢 在 自 慢 参 禁 地 观 的 在 大 摆 移 昭 起 动 寺 来 。 , 。 杨 一 她 丽 缕 就 萍 极 是 突 透 这 然 的 样 眼 阳 地 睛 光 酷 一 从 爱 亮 屋 , 九 九 九 年 元 月 , 在 西 藏 气 候 最 为 恶 劣 的 季 节 , 杨 丽 萍 去 了 拉 一 她 的 自 所 人 己 表 , 朴 现 都 实 出 会 的 来 进 语 的 入 言 美 她 去 所 构 构 动 架 架 容 的 人 。 如 类 诗 最 如 美 画 的 的 梦 意 想 境 。 , 所 都 有 会 看 情 杨 不 丽 自 萍 禁 舞 被 蹈 自 风 中 然 格 原 是 又 本 最 大 动 美 多 态 、 源 的 最 于 艺 真 自 术 实 然 表 、 和 现 最 真 形 深 实 式 刻 的 , 的 生 转 体 活 化 现 。 为 , 在 静 通 杨 态 过 丽 的 感 萍 , 悟 的 而 , 意 且 她 识 她 力 中 的 争 , 舞 用 大 蹈

佤族乐器独弦琴音色及其审美特性-精选文档

佤族乐器独弦琴音色及其审美特性-精选文档

佤族乐器独弦琴音色及其审美特性佤族,是云南省西南部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西盟、沧源、孟连、镇康等地,这些地区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平坝稀少,习惯称为阿佤山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

佤族的民间乐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一、佤族独弦琴的概述独弦琴,佤族擦奏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

独弦琴是佤族古老的民间乐器。

佤语称为“叮管堆”(ding gonn deui)、“西筝”(s1 jeng )、“叮大”(ding da)等。

“叮”,佤语意为琴,“管堆” 意为孤儿,“西筝” 意为颤抖的琴,是佤族唯一的弓弦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

①外形与二胡相似,规格大小不一。

琴杆竹制,多使用弹性大的竹条制作,呈扁方形柱状体,全长80―110厘米、宽1.5―2厘米、厚0.5厘米。

顶端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方开有三个圆形弦轴孔,其中一孔置入一轴。

弦轴木制或用细竹杆制成,视其弦的长度变化而改变弦轴的插孔位置。

琴杆中部原来不设千斤,现已增设千斤,下端插入琴筒并外露系弦。

琴筒竹制,呈圆筒形,多用大龙竹制作,筒长12―22厘米、直径8―16厘米,筒前口蒙以一层干笋叶为面,筒后端敞口。

张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原多用柔韧的牛草或藤皮捻制而成,现改用尼龙弦或丝弦。

琴弓用金竹或竹篾条制杆,两端拴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40厘米。

演奏空弦时常颤动琴杆,发出的颤音尤具特色。

独弦琴都由民间艺人制作。

所用的材料都是山里的竹木等,包括竹子、树木、竹子尖、竹笋叶,还有马尾或棕丝、牛筋、草根。

先用锯子把竹筒锯断,用凿子把竹筒凿开两个相对的孔,选一根长115 厘米、直径12 厘米的竹子用长刀剖开,取其中一半削成薄形弹性的竹片,琴头削成牛头形状,把竹筒扑在一片笋叶上,用小刀划成圆形作为共鸣箱传音板。

取一根长20 厘米、宽6厘米的竹片,用小刀削制琴耳(弦轴)。

把削好的琴杆插入竹筒相对的孔,弦轴插入琴杆头,竹筒盖上竹笋叶,用竹子尖做琴弓,拿女人的长发、棕丝或马尾做弓毛,用山上采来的棕毛或牛筋草根做琴弦,把削好的马子安上,调音,独弦琴就做好了。

孔雀舞

孔雀舞


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 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 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金钱都是身 外之物”,“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倾尽 毕生精力揣摩舞蹈。”
评家喟叹杨丽萍舞蹈艺术“灵肉血脉连着

根”,“飞得多高也与大地连着根, 飞得多远也没有失去与家园的亲情”。
• 杨丽萍只有小学学历,但她学习能力 强,很多见识、视野和理念都是国际 化的。当年杨丽萍以冷傲和低调著称 ,而现在却高调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是她的个性有改变吗?不是,而是他 顺应角色的改变和时代的需要。她过 去是艺术家、舞蹈家,保持个性无可 非议;而现在她已经转型为《云南印 象》的总编导,要为更多的人和传播 自己的作品负责,这时她能很快调整 自己,并用最大的热情和韧性去贯穿 舞蹈!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 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 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 语言便能读懂。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 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
杨丽萍出生贫苦,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实属不易,最早她认真观察孔雀,开 创了自己的“孔雀舞”,并自己编舞 打造舞台舞蹈剧《雀之灵》,一路走 来,从云南跳到春晚。现在杨丽萍在 云南有了自己的剧场,大型舞剧《云 南映像》更是成为云南文化的名片之 一。
《雀之灵》

这个题目体现了创作 者对作品内涵的高度 要求。举手投足之间, 看似孔雀“迎风挺 立”、“跳跃旋转”、 “展翅飞翔”,但它 远远超过了形态模拟, 而是舞者――“孔雀” 的灵与肉的交融、呈 现。

云南映象

云南映象

与杨丽萍谈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像》央视国际(2004年06月08日14:56)消息:杨丽萍帅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像》演出,所演之地,影响轰动。

观众受感动,被震动。

大家喜爱这个作品,给作品以高度评价,因为《云南映像》表现了云南九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生活、原生态艺术,以及作品对原生态概念的实践和提炼。

这期《精彩十分》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谈了对《云南映像》及对杨丽萍的评价。

嘉宾:杨丽萍朱运宽主持人:朱运宽为杨丽萍拍了很多的采风照片?朱运宽:云南是民间民族舞蹈的摇篮,民族故事的摇篮,少数民族的节日保留最多。

杨丽萍在云南民族艺术的故乡,又创作了这么多舞蹈艺术作品,反映了我们民族艺术的特点。

我们当地有个传说: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会跳,俏也没人要。

主持人:启用了这么多村民,这很大胆。

杨丽萍:这不是大胆,我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他们天生会唱的歌儿,天生会跳舞。

她们出嫁时唱的哭嫁歌,有和声,非常美。

主持人:在原生态的基础上怎么能够让这些村民产生创作激情的?杨丽萍:不用太调动,都是他们原本的。

就像搬石头的老人,他搬的就是他家里真正的石头。

年轻人跳舞,我就说你们平时在家“跳菜”怎么跳,他们上来就跳,我只是忙一些组织顺序。

朱玉宽:民族民间舞蹈中有很多优质基因,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男女之间相互争夺的吸引力就是靠这的样歌舞。

云南的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

嘉宾:杨丽萍尹荣主持人:关于的概念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杨丽萍:原生态歌舞它来源于生活,对自然、生命、生活、劳动、生产尊重。

主持人:不仅演员是原生态的农民,他们穿的衣服也都是原生态的、自己做的。

杨丽萍:对,演员们穿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不会做衣服她们也是嫁不出去的。

其中有一个演员的衣服就是一张黑山羊的皮。

主持人:还有乐器杨丽萍:很多乐器都是我们民族自己做的,一面大鼓是一张整牛皮。

主持人:尹荣是舞台监督,农民演员毕竟和专业演员不同,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尹荣:他们开始没有舞台的概念,以为是在家乡的草地上跳舞,有一次演员在台上出现了慌乱,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说把观众的位置搞反了,结果光一照,后台是黑黑的,把他们吓一跳。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

杨丽萍的励志故事杨丽萍,一个用舞蹈书写生命的诗人,她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与励志。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杨丽萍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杨丽萍的励志故事篇一:特立独行你认为你现在面临的困难比杨丽萍更多吗?你说,她有机遇,我没有,她那个时代机遇多,我这个时代机遇少。

是吗?我不相信。

一个人一生当中总会有那么一两次机遇,准备好的人,一次就够了。

所以说,外界的环境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2012年春晚以后,网络上到处可见对杨丽萍的溢美之词。

在王利芬的微博上,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杨丽萍已经54岁了。

记者问她:“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她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这段话让我开始寻找关于杨丽萍的一切。

在鲁豫对杨丽萍的访问中,有一段谈话触动了我。

杨丽萍出生在云南大理的偏远山区,舞蹈是当地少数民族生活的一部分。

而从小感受力丰富的杨丽萍,一向从大自然的花鸟鱼虫、浮云流水中寻找舞蹈的灵感。

杨丽萍长大以后,进入中央民族歌舞团。

由于歌舞团中传统的民族舞训练技法与她对舞蹈艺术的直觉背离,她拒绝接受集体训练,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练习。

为此,她受到领导和老师的批评,还得不到补助费。

鲁豫问她:“因为这样一些原因,会不会有一些演出的机会就不给你了呢?”杨丽萍回答说:“因为你跳得好,他还是要用你。

”这句话平静质朴,却让我非常感动。

因为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相。

而这个真相,不知道为什么,常常被许许多多“理想远大”而“不得志”的人有意地掩盖了过去。

这个真相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实现理想,或丧失了梦想,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好。

“只要你足够好”,一切都不是问题。

但这句话并不是一种鼓舞,更不是一种安慰。

因为,“只要你足够好”,是一个最艰难的条件。

要做到“足够好”,你需要在自己身上发掘所有的可能性、创造力、智慧和洞察力,同时要将所有的愚昧、过失、失败归咎于自己。

云南旅游演艺产品品牌研究——以《云南映象》为例

云南旅游演艺产品品牌研究——以《云南映象》为例

城市旅游规划2013年06月下半月刊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意识的增强,全国各地旅游演艺产品日趋丰富,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尤其是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各类旅游演艺产品更是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

我国旅游演艺产品的推出,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增加了旅游产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

一、云南旅游演艺产品及其品牌化旅游表演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从旅游经营者角度说是旅游景区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系列围绕一定主题的表目,旨在满足其旅游活动消费的精神需求;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演艺产品是一段旅游经历,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费用、时间和精力所换取的一项在旅游景区内观看和参与各种表演项目的视觉和听觉的精力和体验。

旅游演艺产品作为一种跨产业的综合性产品,到现在还没有较一致的认识。

但从其最根本的特征来看,旅游演艺产品可界定为: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的各种表演活动,以及在旅游地其他演出场所内进行的,以表现该地区历史文化或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且以旅游者为主要欣赏者的表演、演出活动。

简而言之,旅游演艺产品是演艺类节目与旅游活动的对接,是在不同类型的时空场合以表现地方文化精华为主要内容,以吸引游客推动旅游消费为目的的旅游产品类型。

(一)云南的旅游演艺产品及特点由于旅游演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按照哪一种标准来对旅游演艺进行分类,都很难将所有的演艺活动及产品囊括进来。

近年来,云南一些著名旅游城市如昆明、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依托优质自然山水资源,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投资开发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演艺产品。

目前,云南影响力较大的旅游演艺产品大概有10多个,见一览表。

综合起来看,云南的旅游演艺产品所体现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1、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旅游演艺产品可以涉及表演艺术的各个门类品种,表演形式亦可不拘一格,但其主题、艺术形象与该地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历史文化上的联系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力求还原自然、天人合一,特别是实景形的演出,如《印象·丽江》、《泼水节·印象》等。

云南的歌会课件PPT

云南的歌会课件PPT
发展
云南的歌会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演 唱形式和风格。
云南歌会的特色
01
02
03
多民族融合
云南的歌会汇集了多个民 族的音乐元素,展现出多 民族文化的融合特色。
原生态音乐
云南的歌会以原生态的音 乐形式为主,展现出浓郁 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载歌载舞
云南的歌会常常伴随着舞 蹈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 的载歌载舞的音乐表现形 式。
06
结语
对云南歌会的总结和评价
云南歌会具有丰富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涵盖了多 种民族和风格,展现了云南地区多元文化的魅力。同 时,云南歌会也是当地人民表达情感、传承文化的重 要方式,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
云南歌会是云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 音乐的盛宴,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展示。通过对云 南歌会的介绍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云南地区的音 乐文化、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
THANK YOU
03
云南的歌会形式
山歌会
山歌会是云南地区一种传统的歌唱形 式,通常在山野间举行,人们通过歌 唱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山歌会的歌曲内容广泛,包括爱情、 生活、劳动等方面的主题,歌词生动、 形象,旋律优美、动听。
山歌会通常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 过轮流唱山歌的方式进行比赛,以展 示各自的歌唱才华和技巧。
云南的歌会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云南的歌会历史 • 云南的歌会形式 • 云南的歌会文化内涵 • 云南的歌会现状与未来发展 • 结语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了解和体验云南的歌会文化,培 养学生对民族音乐和舞蹈的兴趣,增 强文化自信心。
背景

舞剧《孔雀》的“灵”与“殇”

舞剧《孔雀》的“灵”与“殇”

舞剧《孔雀》的“灵”与“殇”作者:于平来源:《艺术评论》 2012年第11期1、看舞剧《孔雀》,很大程度上是要去看杨丽萍。

自打出道以来,杨丽萍似乎就与孔雀有着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没有孔雀就没有杨丽萍。

早在1979年,杨丽萍的“一鸣惊人”就是在舞剧《召树屯与楠木娜》中饰演了孔雀公主楠木娜,该剧获得了新中国成立30周年文艺汇演优秀剧目奖。

在随后的1986年,杨丽萍“再鸣炫世”,以独舞《雀之灵》夺得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两个一等奖。

在经历若干年创作、演出《云南映象》、《藏迷》和《云南的响声》后,在经历原生态、衍生态的情性流露、心灵悟觉和境界升华后,杨丽萍和她的团队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了大型舞剧《孔雀》。

这一次看来要“三鸣通神”了。

2、舞剧《孔雀》似乎很强调“时间”的概念,为此让一个象征“时间”的女孩在一个2米高、1.5米直径的高台上不停地旋转了2个小时之久。

这个旋转的“时间”有点“炫技”的色彩,以至于许多在场的观众都心存怜悯地希望她早点停下来。

我只是不太明白她的旋转为什么是“逆时针”的。

同理,就《春》《夏》《秋》《冬》四幕戏的构成而言,舞剧《孔雀》也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时序性结构了。

不少喜欢在结构上动心思的编导,总觉得“线性结构”单调乏味,似乎只有“情感色块”的交响构成才惊心动魄。

不过说实话,时序性结构因为顺应着人们的日常思维,要带给人们超常的感受也的确不易。

该剧或许想在“时间”中言说“自由”,运用了“鸟笼”的象喻,说是没有谁“可以逃脱天地自然的坚实樊笼”。

但我却觉得这个象喻不仅俗套而且牵强,我总以为这个“鸟笼”是《孔雀》的“蛇足”,没有它《孔雀》会更有灵性更具悲情也更显淡定。

3、应该说《孔雀》是一部令人为之耳目一新的舞剧,也是一部令人为之心胸荡然的舞剧。

首先,就舞剧整体呈现的视觉感受而言,《孔雀》的多媒体视觉设计与舞台的动态形象可谓是天衣无缝地交织在一起。

“视觉设计”不再是“动态形象”的背景装饰,而是“动态形象”的形象衍生和动态趋势。

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赏析

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赏析

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赏析
《云南映象》是一部原生态民族歌舞经典。

它记录着崭新的歌舞艺术形式,反映了云南多元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

《云南映象》由著名塑身情操师王强策划并创作,由云南民族歌舞家吴芳演唱,以原生态民族歌舞的手法记录了传统的文化景观。

每种歌舞的演出都充满活力,令人耳目一新,为观众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

《云南映象》的主要演员包括云南的民族舞蹈演员、传统毡艺人、鼓手、彩色球艺人、铃铛演奏者等。

每位演员分别演绎着自己的特有技艺,包括舞蹈、歌唱、毡艺、鼓乐、彩色球艺和铃铛演奏等,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将云南原生态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

其中,吴芳的嗓音优美动人,熟悉的旋律与地道的韵律更是融合的恰到好处,给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聆赏体验。

此外,《云南映象》也有许多原生态元素,主要表现在舞蹈动作,服饰,吉他演奏,笛子演奏,和鼓乐等方面。

其中,舞蹈动作主要体现原生态风格,以大胆的动作及夸张的表演方式体现传统文化,服饰也以拓展性和原生态风格为特征;吉他演奏精准,笛子演奏令人兴奋;鼓乐更是充满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深沉的鼓声搭配上嘹亮的歌声,给人以深刻的视听感受。

因此,《云南映象》是一部展现中国传统原生态文化的杰作。

它以独特的舞蹈动作、优美的歌唱,以及精准的乐器演奏,将云南多元
文化的精华展示出来,令观众受益匪浅,且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表

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表

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表
【实用版】
目录
1.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表简介
2.大秧歌节目的主要内容
3.大秧歌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日期
4.大秧歌节目的特点和亮点
5.大秧歌节目的影响力和评价
正文
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表是一个详细介绍云南卫视大秧歌节目的时间表。

大秧歌节目是一档以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大秧歌为主题的综艺节目,旨在传承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大秧歌节目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大秧歌的历史、发展、技巧和表演。

节目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秧歌表演艺术家和团队,通过比赛和表演的形式,展示大秧歌的魅力和魅力。

大秧歌节目的播出时间和日期是每周六晚上 8 点至 9 点。

节目时长为一小时,每周一期。

大秧歌节目的特点和亮点在于它的主题和内容。

作为一档以大秧歌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大秧歌节目不仅展示了大秧歌的技巧和表演,还通过比赛和访谈等形式,深入挖掘了大秧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大秧歌节目的影响力和评价非常高。

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粉丝,还获得了许多业内人士和专家的好评和认可。

第1页共1页。

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

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

作者: 肖瑞芬
作者机构: 运城学院,山西运城044000
出版物刊名: 北方音乐
页码: 248-24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2期
主题词:�云南映象》 原生态 衍生态 杨丽萍歌舞 创作随想
摘要:杨丽萍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舞蹈家,她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

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杨丽萍所创造的“孔雀”形象,用歌舞的形式将“孔雀”形象呈现出来,伴随着音乐的韵律,使得杨丽萍将创作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

杨丽萍的成名源于她所创作的《云南映象》,这个歌舞集是将云南地区的民族文化通过舞蹈传承下来。

《云南的响声》是杨丽萍所创作的大型衍生态打击乐舞,在歌曲的创作上,保留了原生态元素之外,又融入了时代舞蹈元素,实现了民族舞台艺术的时代建构,使得原生态的艺术创作《云南映象》和衍生态的艺术创作《云南的响声》走进了艺术市场,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

本论文从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出发针对从原生
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的响声大型衍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是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的姊妹篇。

和“原生态”的提法不同,“衍生态”,在原生态的基础之上,大胆地往前迈了一步。

《云南的响声》是最古老的响声。

人类最早的青铜乐器,就出在云南,距今2500多年。

《云南的响声》是大自然发出的响声。

《云南的响声》是生活在大自然里的人发出的响声。

云南人生老病死,甚至打官司都要唱歌,原告,被告,法官三方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唱,歌唱完了,官司也打完了。

云南人把鼓做得和大象的腿一个模样,这和遥远的非洲大陆不谋而合。

在人口死亡率很高的历史岁月里,女人生孩子的时候,部落里的人要打着鼓,载歌载舞地为女人“催生”。

女人不生孩子,或者少生孩子,会给整个部落带来灾难,就像不能让田地荒着不长庄稼一样,男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女人的肚子空着。

云南人把多籽的葫芦,视为女性的乳房和裸体,并且将它制作成吹奏乐器——葫芦丝。

就连喇嘛们用来化缘的藏钵,在《云南的响声》里,都发出了婴儿在母亲肚子里那种神秘的胎心音。

就连一棵被称为“铓树”的大树上,挂满了的不是累累硕果,而是许多可以敲响的铓锣!演员《云南的响声》的演员基本上是《云南映像》的原班人马。

这些演员吹、拉、弹、唱、打、跳,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他们惊人的创造力,使舞蹈家杨丽萍瞠目结舌。

他们随手摘一片叶子就是唢呐,扳弯一根竹子就是笛子,采一朵山花就能象喇叭一样吹开!他们手中的乐器,漫山遍野,就地取材,随处可得。

他们自制的独弦琴,从头到脚,全部都是用竹子做的,音色十分的哀怨忧伤。

他们的鼓里能倒出酒来,边打鼓边喝酒,潇洒得不得了。

他们能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工具,把水声、风声、雨声、雷声逼真地搬到舞台上。

杨丽萍感悟一个偶然的机会,舞蹈家杨丽萍看到了一种鼓。

那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人们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四条汉子也抬不动。

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收集这种鼓。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用牛拖马拉,把几十面大鼓从中缅边界热带雨林的许多原始部落里,拉回来了!堆放在一起,变成了一片鼓的森林。

于是,她有了创作《云南的响声》的灵感。

在《云南的响声》这台演出中,你会看到,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几乎都被当成乐器来演奏;据统计,被搬到舞台上来的云南民族民间乐器,大约有几百件之多!节目编排序·胎音第一场·催生第二场·太阳雨第三场·公老虎母老虎第四场·雀神怪鸟第五场·茶马古道第六场·喝醉了的鼓尾声每场内容简介序·胎音将出家人吃饭的家私“钵”,当成一种乐器!这是一种首创。

用钵来演奏《云南的响声》的序曲,这是因为钵发出的声音,是人和人,神和人,心和心的共鸣之声。

是每一个新生命在母腹内发出的胎音。

舞台正中有一颗参天大树,盘根错节,根须爬过乐池,一直垂到观众席前。

灯光渐暗,无数身裹喇嘛红布的人从四面八方进入剧场,每个人怀抱一个藏钵,钵内有一个小灯,照亮每一个红衣人的脸。

红衣人开始磨响手中的钵,钵逐渐达到共振,空间里充满了一种神秘的音响,那是一个躁动于母体的胎儿攒足了力气,准备一头把生命之门撞开之前,心跳逐渐加快的声音。

首先听到这个声音的,是象征强大生命力量的一颗大树。

大树开始向后运动!所有红衣人逐渐聚到一起,钵声减弱,消失。

第一场·催生在没有消毒药品,止血器械的年代,女人生孩子,是一件吉凶未卜,生死难料的事情,常常是过一道鬼门关,母亲和孩子的死亡率都很高。

一个祭师在祈求天地,保佑一个新生命平安降生。

大树根部开了一扇生命之门。

一个即将生孩子的女人从树门里走出来,沿着一条用鼓铺成的路,朝一个祭坛走去。

女人们用手轻轻拍打着鼓面,发出类似胎音一样节奏急促的心跳声。

一首催人泪下的悲歌唱了起来?所有的乡亲用鼓声来安慰孕妇,为孕妇祈福。

女人走过鼓铺成的路,走上祭坛。

数面鼓分开,运动,将祭坛团团围住。

孕妇的男人唱起一首撕心裂肺的歌。

孕妇在祭坛上独舞。

众人为女人鼓劲:“使气!使气!再使气!” 数面鼓焦急地催促着,越来越激烈。

即将分娩的女人在痛苦地在阴阳两界之间挣扎。

孕妇浑身是血,在祭坛上扭动,翻滚。

祭师呼喊着天,呼喊着神。

孩子终于出生了,而孩子的母亲则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奄奄一息。

周围的人齐声念着:人生人,吓死人!娘奔死,可怜的女人,还没来得及看见自己孩子的模样,还没有来得及当上妈妈,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用自己的一条命,换来了肚子里的另一条命。

老的走了,小的来了,母亲走了,女儿来了。

几个汉子用竹竿架起死去的孕妇,催人泪下的悲歌再次唱了起来。

祭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取下母亲脖子上挂着的一串项链,作为留给孩子唯一的记忆。

祭师把孩子放在由一群弯腰的男人围成的摇篮里,一支牛角笛为新生的婴儿吹起了摇篮曲。

第二场·太阳雨求雨的人们呼风唤雨,他们逼真地模仿大自然发出的各种音响,不仅盼望老天有眼,还盼望老天有耳,盼望老天能听见求雨人们的心声,要风来风,求雨得雨。

可是,老天很有意思,常常是又出太阳又下雨。

(童声念白)太阳雨,下不起;又出太阳又下雨,栽黄秧,吃白米;青蛙出来讲道理。

一群求雨的女人,手持簸箕跪在麦子上,专注地凝视着天。

起风了!风声一阵紧似一阵。

闪电过后,传来隆隆的雷声。

一点,两点,雨声越来越密,噼里啪啦落了下来。

又是一声闷雷,终于下雨了,雨越下越大。

所有一切音响,都是求雨的人们发出来的。

女人捧起麦子,从双手间漏下,麦子落到簸箕里,发出由小到大的雨声。

男人把麦子的雨下到女人伸出的两个手掌上。

女人头顶簸箕,跳起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舞。

隔山隔水不隔音,做姊做妹要真心隔山阿老表隔山阿表妹你要来呢嘎。

男人和女人用簸箕中的麦子表达心中无比喜悦的心情,把麦子扬到半空中,把筛子排成曲线,如波浪一样翻滚,一时歌声,笑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第三场·公老虎母老虎今天,老虎们似乎正在准备开一个大会。

这里是老虎的世界,今天是老虎的柔软时光。

舞台上铺满麦子。

一群公老虎和一群母老虎,如出家人一样,在麦子上打坐。

全体老虎把胡须当成口弦来弹。

用爪子,牙齿和舌头,在嘴边演奏出奇特的音乐。

一只公老虎情不自禁地想和一只母老虎亲嘴,被另一只公老虎踩了一脚,疼得大叫起来。

老虎们相继发表自己的奇谈怪论:老虎不磨牙,你以为是病猫?哼!现在这些老虎,完全是些披着虎皮的羊!淡定!淡定!淡定!高山顶上彩云飞,小河里面鱼儿游,你的毛毛我的爪,雨点打在我脸上,不看天,不看地,只见月亮团罗罗。

一只母老虎唱起一首动情的歌:老虎皮子花一样,老虎眼皮都成双,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总是心太软。

正在大家被歌声感动时,一个农妇,用鞭子赶着一只公老虎从大家眼面前走过,众老虎不由得发出不满的声音:众:“不合!” 手拿鞭子的农妇厉声说:“咋个不合?”众:“就是不合!” 一只公老虎说:“太夸张了!” 一只母老虎说:“哼!现在这些老虎,完全是些纸老虎!” 另一只公老虎说:“看淡点!” 一只老虎领唱众老虎合唱:正月十五赶猫街,哥在街头等着你,街前等到街尾巴,不见小妹跳脚来。

大家越唱越高兴,高举爪子,手舞足蹈。

众老虎继续合唱:舍呀舍不得,离也离不得,阿老表,莫歇脚,小妹就来罗!几只公老虎甚至把母老虎扛在肩上。

一只公老虎一时兴起,用肚皮跳起舞来!众老虎纷纷站了起来,边唱边跳怒族的《欧得得》:突然传来一大群小鸟的叫声原来是每只公老虎的腰上都挂着一个鸟笼,笼内真有一只叽叽喳喳的小鸟。

公老虎和母老虎成双成对,在鸟叫声中下场。

第四场·雀神怪鸟“雀神怪鸟”:云南话,稀奇古怪的意思。

千百年来,人们顺手拔一根竹子,挖一个孔就可以吹奏;随便摘一片树叶,两手一搓,就是一个吹管,吹完就扔了。

许多乐器都是在田边地头就地取材,随手制作,即兴创造。

植物的根、茎、枝、叶、花、果实、种子,甚至手里的镰刀锄头,家里的坛坛罐罐,石磨水车,凡是能发出声音来的东西,都有可能变成乐器。

风吹树叶发出哗哗的响声。

竹筒里的沙子象沙漏倒转一样,发出沙沙声。

水缸倒水舀水声四个的男人,发出吸水烟筒特有的咕噜咕噜声,在饱吸一口之后,舒畅地把烟吐出来,说道:“太好在了!” 有人拨响一根弦的竹筒琴。

有人敲打竹琴。

有人拉动一架旧水车,发出叽哩嘎啦的响声。

石磨咕隆咕隆地转动,磨起苞谷籽来。

镰刀叮叮当当地从钉耙的九个齿上刮过。

有人敲响震耳欲聋的大钹各种响声大作之后,突然有安静下来,远古时的山里人,在用燧石打火,石头打出点点火星。

一个男孩顺手拔起一根长长的竹子,当成笛子吹了起来;而一个女孩则嘴对着同一根竹子的末端,也吹了起来,一男一女,用同一根竹子合奏他们的情歌。

姑娘们一人拔起一根竹子,为他们两人伴奏。

人们口中含着一片树叶,演奏树叶交响曲。

一个彪悍的男人,一手拿一个烟盒,跳起了从未有过的《烟盒舞》。

芦笙舞:《斗鸡》(几只大公鸡为争夺一只小母鸡,打得不可开交,而小母鸡却看上了一只会唱情歌的小公鸡。

)一大群姑娘跪在地上,边拉独弦琴,边唱歌。

一群姑娘们,顺手摘下一朵花,就象喇叭一样吹了起来。

一个叫小阿鹏的男孩,在一首歌里演唱两个角色——老鼠弟弟和乌鸦姐姐。

清晨,透过浓雾的阳光里,隐约走来了一大群牛,牛脖子上的牛铃(云南人称为“牛哆啰”),叮咚叮咚响成一片。

几个浑身挂满葫芦的人,舞动的四肢和身躯,使葫芦相互摩擦碰撞出稀里哗啦的音响。

葫芦人取下头上形似葫芦笙的帽子,吹起一只人们熟悉的恋歌。

第五场·茶马古道今天,在云南茶马古道沿途经过的一些乡镇用大青石铺成的马帮路上,一个一个深深的马蹄坑,还清晰可见。

我们常说:走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这一点,马儿做到了;我们还常说:要踏着先辈的足迹往前走,这一点,马儿也做到了。

茶马古道上走来一队马帮。

赶马人悠远的歌声,飘在蓝天白云间。

一大群马儿悠闲地在草地上漫步,排成一字长蛇阵,随着歌声,马头一高一低,时起时落。

马蹄声由远到近,由疏到密,由弱到强,逐渐汇成万马奔腾的气势,朝观众直逼过来。

马群奔到眼前时,突然朝两边分开。

马锅头用嘶哑的男声,唱起《开路经》:令人眼花缭乱的竹马舞。

一个赶马小哥肩上扛着一把三弦,边走边弹,嘴里唱着《赶马调》从马群里走来。

阿妹呀!哥是东山的小阳雀,妹是西山的鸟,阿妹呀?赶马赶到无头山,山上有条通天道,顶天的岩子刀砍的坡,小哥山上把妹瞧!马队休息片刻,马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追逐,撒欢。

马队不断变换着队形,马儿打转,跳跃。

马锅头再次唱起《开路经》:马队再次上路,马蹄声,马铃声汇成一条长河。

第六场·喝醉了的鼓酒喝到恰好之处时,男人会变得最帅,女人会变得最美,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会变得口若悬河;平时愁眉不展的人,会变得欢天喜地。

在鼓的森林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喝得差不多了。

有个汉子抱着个酒坛子唱酒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