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21 0 1年 4月
A p ., 01 r 2 1
基 于企业 需求 视 角 的大学 生 就 业 问题 探 析
班 晓 娜
( 宁师 范大学 管理学 院 , 宁 大连 162 ) 辽 辽 1 0 9
[ 摘 要] 中国大学 生就 业难 问题 的原 因之 一在 于企 业 的需 求不 足 , 业 总量 上 的超 额 供 给及 质 就
生 就 业 难 的 现 状 、 因及 困境 , 析 大 型 企 业 和 中 小 原 剖
世 界各 国都 在追 求经 济增 长速 度 。用来描 述经 济增
长与 就业关 系 的著 名定 律 是 奥 肯 定 律 , 论述 了经 它
济增 业 率 失
何在 金融 危机形 势 下 积极 努 力 促 进 大 学 生 就业 , 增
( ) 济 增 长 与 大 学 生 就 业 率 的非 一 致 性 一 经
加企业 就业 岗位 , 大限 度地促 进经 济增 长 , 最 已经成
较快 的经 济增 长 速 度对 社 会 劳 动力 需 求增 大 ,
为各级 政 府 工 作 的重 中 之 重 。市 场 经 济 运 行 机 制
非 一 致 性 _ , 现 在 中 国 GD 3表 ] P的 增 长 与 大 学 生 就 业
企 业吸 纳大学 生 就业 的可 行 性 , 出解 决 企 业 吸 纳 提
大 学生就 业 的“ 给制 ” “ 惠 制 ” 提 出促 进 我 国 配 和 普 ,
大 型 企 业 和 中 小 企 业 积 极 吸 纳 大 学 生 就 业 等 ~ 系列
第 3 3卷 第 2 期
Vo L 33
NO .2
广西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哲
J u n lo a g i o r a fGu n x i e st ( h ls p y a d S ca ce c ) Un v r i P i o h n o il in e y o S
基于企业精准面试的视角谈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精准面试 中 , 所谓 的“ 时空条件 ” 黾指一 个人在做事 的过程 中遇到的时机 、 环境 、 资源条件情况。 所谓“ 时” 是指 特定 的时间 、 时候 、 时机 、 阶段等状 态 , 比如 在非常危急 的关 头, 在 长时间状态 下 , 初级阶段 等 ; 所 谓“ 空” 是 指特定 的环 境情 况 , 包括: 物理环境 , 比如室 内室外 、 天气变化 、 地 理位 置等 ; 心理环境 、 精 神环境 , 包括氛 围、 感觉 ; 社会环境 , 包括 某种形势 、 情况 、 局面 、 文化等。所谓“ 条件 ” 是 指一个人做事 时所 借助 的各种 条件 , 包括做 事需要用 到的人 、 财、 物等资 源条件 , 精神支持 、 学习机会 、 平台 、 机遇等。 企业 通过精准 面试常 用的方法 有⑦ : 1 ) 委屈情况 : 设计
总第 2 6 8 期 2 0 1 4 年2 月( 上1
扳 f C
T h e S c i e n c e E d u e a t i o n Ar t i c l e Co H e c t s
T o t a 1 . 2 6 8
F e b r u a r y 2 0 1 4 ( 3 . )
r a t i o n o n a c c u r a t e i n t e r v i e w , t o a c t i v e l y c u l t i v a t e s t u d e n t s ’ s e e u - r i t y f o r c e ,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d r i v i n g f o r c e a n d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e x e c u t i o n h e l p s t o i mp r o v e s t u d e n t s ’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 Ke y wo r d s a c c u r a t e i n t e r v i e w;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s e c u i r t y f o r c e ; o e c u — p a t i o n a l d i r v i n g f 0 r c e ; 0 c c u p a t i o n a 1 e x e c u t i o n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要求的匹配性研究——基于企业用人视角
大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要求的匹配性研究——基于企业用人视角摘要:随全球经济环境低迷、国内经济增速减缓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影响,就业市场迎来低谷,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应届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屡屡碰壁而用人单位未必能够招聘到合适人才。
这其中,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用人标准的不匹配成为就业难问题的主因。
为此提出以下解决途径:在加强专业知识的同时,完善知识体系;在注重课堂教学之外,培养实践能力;在专注技术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打造职业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企业用人标准;匹配一、背景概述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为630万,相比较于2009年的611万增长19万,再加上2009年未就业的80万人,2010年的就业人数为700多万,如此高的增长率带来的是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和巨大的就业压力。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喊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应届生的不满意程度也越趋明显。
大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同时用人单位招聘不到合适的员工,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矛盾出现。
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帮助学生建立与企业用人需求相匹配的就业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用人标准探讨企业经营的基本目标是获得盈利,因此企业必然对于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人提出很高的要求,并总结出一套企业用人的基本规则和标准。
具体来说,企业用人标准是指所需人才能够达到企业提供岗位的基本职责要求,即求职者的基本素质与提供岗位相匹配同时企业的回馈也与任职者的付出成正比,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实现该岗位的效用,从而实现帮助企业盈利的目标。
具体来看,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扎实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否进行有效培养继而使其成为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
如果应聘者的基础知识很差,则会大大增加人才培养的难度和风险。
在这些基础知识中,除专业知识外,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
企业需求视角大学生就业论文一、企业对大学生就业水平的现实需求企业对大学生就业水平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包括责任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人际交往水平和工作执行水平。
综合素质的严重匮乏是当下制约企业及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专业水平。
专业水平是大学生服务企业和正常工作的基本保证,也是企业谋求发展进步的核心助推力。
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大学生就业就是空谈,企业的运营管理也就失去了人员保障。
三是实践水平。
实践水平强是工作经验丰富和适合性好的表现,企业通常都更加欢迎上手快、培养成本低、善于解决工作问题的员工。
以往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实践常常是大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是心理承受水平。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员工的整体心理素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所有企业都迫切需要吃苦耐劳、竞争意识强、抗打击水平突出,遇到问题敢于直接面对、迎难而上的员工。
二、企业需求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水平提升的途径(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宽松式教学,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着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大学生一心发展专业技能,而对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较少。
但现实情况是,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企业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因为它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职业操作、协作水平和培养潜质,而员工的这些品质无疑会深刻地影响企业的发展前景。
所以,大学生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行,平衡自己在各方面水平培养中的精力投入,尽量做到全面发展。
调查显示,大学生综合水平的缺乏源自对综合水平培养的轻视,而这种轻视又源自他们对就业水平内涵的误解以及对事业成功的错误理解。
所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纠正大学生的错误理解是发展其就业水平的第一步。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水平培养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大学生很难自发地意识到企业需求和就业水平对其未来职业生涯和现实生活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双向视角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与企业双向视角的调查报告二级院系: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A1502)学号: 0401150218姓名:王圣涵指导老师:程利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制关于大学生与企业双向视角的调查报告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A1502调研小组成员:王圣涵(组长)徐萍黄代巧余加玲张磊杨兴川梁鹏吕明宝蒋坤谢忠臻内容摘要:自从我国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工难已成为当下的又一难题,且有随年趋增的势态,这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与教育改革的落后有关,也与当代应届大学生就业观的不成熟有关,更涉及到企业随时代发展对员工的需求标准改革,对这些现象我们从企业与应届毕业生的双方视角以及社会广角三个方向来调研分析并给出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就业观企业需求教育改革总体趋势对策一、引言:(一)调研背景大学生视角:1999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量逐年扩大。
高等学校的扩大招生,导致了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具有高学历求职者的人数正在迅速地增长。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11万人。
截至7月1日统计,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张浩明说:“在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
”在社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08年增加52万,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也必然走向大众化,在中国这个转变过程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就业人口高峰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作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90后的择业取向关系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必要对于这一群体的整体择业观念进行调查和了解。
基于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索_0
基于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探索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从各企业对大学生就业需求的实际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希望大学生毕业能够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自主创新能力等。
所以大学教育要满足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实际就业率,就应该从这些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解决社会就业难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标签:高校教育;企业需求;就业问题;就业能力一、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一般情况下我国企业在进行毕业生招聘时,往往会向毕业生提供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太重要的岗位,岗位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一般较低,工作时间也相对较长。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毕业阶段的职业素质往往偏低,不能适应高技术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通过基础性工作的锻炼,明确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的实际发展方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企业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除了看重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外,更加重视大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修养和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综合素质。
为此,企业甚至会为学生提供较长的工作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各项工作能力。
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中,企业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更为关注,而这些往往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所无法获取的,以致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出现偏差,出现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的社会供需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进一步发展。
二、基于企业需求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1.大学生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提升自身就业能力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应该正确定位自己,客观评价和了解自己的各项工作生活能力,进而完成对自身的深化认识,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设定相应的职业规划,进而在毕业后的社会工作中寻找到与自己相适应的工作。
在这一工程中,学生应该注意转变就业观念中的地域化和部门化僵化思想,调整自身对于工作薪资水平与福利待遇的期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到偏远落后地区支援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发展,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基于企业用人视角浅谈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改革和完善
3 .企业最 需要 的是复合型 人才 。随着科学技 术的迅速发
方法 , 同时聘请本校 资深专家 听课 , 根据听课 情况适 时进行指 展 , 世纪人 才是面 向基层 、 向生产和服 务第 一线 的既懂技 本 面
导。就业 指导课程一般 为 2 0学时, 1 学分 , 计 个 大部分高校将 术 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 , 现代企业
该课程分 为两大模块进行授 课 : 第一大模 块 , 包括现 今就业 形 急需复合型 的管理和专业人才 。 尤其是容纳相 当数量高校毕业 势分析, 职业理想的树立 , 职业道德 的培养 , 职业 生涯规划 的设 生的中小型企业 、 民营企 业, 这些企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 , 人员
计等 内容 。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认清当前形势 , 认识到职业 生涯 精 干 , 能部 门比较精 简, 就要求从事具 体工作人 员身兼数 职 这 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专 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规划 的重 要性 , 寻找人生 目标 和定位 , 并根据 目标制 定适合 自 职。
研究。
素质、 综合能力等软性、 非专业性技能和技术性要求 同等重要。 总之 , 企业对 人才 的要 求是具有 宽广 的知识面 , 需要 的是适应
二、 经济社会中, 企业对高校毕业生 的用人标准
随着 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 经济结 构不断调 整 , 人才 的需 性 、 对 创新意识、 合能力、 综 接受挑战性工作能力、 知识更 新能力、 求情况也在不断变化 。今天 , 学生毕业后除 了极少数 能进入 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 素质都较强的人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 部 大 国家公务员行列外 , 大部分都要踏 进企业 , 向社会 , 走 那究竟企 门应为大学生的全方位“ 修炼 ” 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
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摘要】本文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出发,探讨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首先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后从企业角度和毕业生角度分别讨论了他们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和看法。
接着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包括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升就业指导师队伍素质等。
最后展望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个性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校提供有益的启示,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企业和毕业生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企业视角、毕业生视角、改进建议、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毕业生个人的就业前程,也与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声誉密切相关。
当前,虽然各地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就业信息发布和招聘会组织上,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一些学校在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待完善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的现状以及企业和毕业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在深入了解各方需求的基础上,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意义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大学生涯的重要环节,就业指导工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
研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效果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和未来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成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企业和毕业生两个视角来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一、企业视角
对于企业来说,他们需要从众多的毕业生中选择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
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高校要针对企业的人才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提高学生针对企业的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校可以加强与企
业间的联系,促进企业进入校园,开展就业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最后,高校还可以定期邀请企业代表到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
需求、提高自身应对企业需求的能力。
二、毕业生视角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他们的就业。
首先,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能力,学习如何写求
职信、做面试等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其次,高校可以开展职业测评,帮助学生更
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特长,以便于选择更合适的岗位。
最后,学校还可以与企
业合作,举办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对于企业和毕业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在未来的工作中,毕业生需要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同时,
企业需要优秀的人才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企业的人才供给能力。
大学生择业观与用人单位需求分析-精品作文
大学生择业观与用人单位需求分析一、前言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众教育”,大学生毕业人数急剧上升,大学生毕业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
人才市场表面上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有些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市场需要,我们承认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换一种角度来思考,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也难逃其咎。
引导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达成和谐统一,无疑成为高校的就业工作目标。
二、大学生择业观念数据分析(一)大学生的“户籍”观念逐渐打破,“专业对口”观念淡化。
浙江省XX局结合省教育厅的基本数据,对全省19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加开放,趋向多元化。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47.7%的毕业生表示会把户口、档案关系挂靠到一个单位(人才交流中心),或干脆不要户口、档案去工作;有25.7%的毕业生对户口、档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而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56.3%的高校毕业生摈弃了“专业对口”和“择业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
调查显示,择业时对“专业对口”的考虑,有43.7%的毕业生认为重要,33.5%的毕业生认为不重要,还有22.8%的毕业生觉得无所谓。
在问及“及时就业最能满足哪方面需要”时,48.3%的毕业生认为是为了尽早经受社会锻炼,24.9%的毕业生认为是为了尽早施展自身才华,还有26.3%的毕业生认为是为了尽快赚钱,仅有0.4%的毕业生是为了照顾面子等。
(二)就业倾向:实惠与发展空间并重。
在成都就业人才市场的调查显示,毕业生在择业中表现出讲实惠与重发展并重的趋势,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见表1。
对就业单位的选择考虑因素,见表2。
在对“专业对口”与“优厚待遇”之间的选择时,有的毕业生更看重“优厚待遇”,在对“高知名度”与“高收人”之间的选择时,有63.5%的毕业生更看重“高收人”。
理想工资与现实工资的差距较大。
两者平均数的差距达1848元,是现实工资的53.1%。
新形势企业环境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
学 术・ 理 论 现 代衾 等
新 形 势企 业 环 境 视 角 下 的大 学 生就 业 分 析
郑 芳婷 ( 河 海 大 学 计 算 机 与信 息 学 院 江苏 南京 2 1 1 1 0 0 )
摘 要 :随 着 高校 扩 招 、 新 形 势 就 业 的 严 峻 , 大 学 生就 业 成 了重 大的 社 会 问 题 。 本 文 从 辅 导 员 工 作 的 视 角 出发 ,通 过 对新 形 势 企 业 环 境 视
更好 地 做 好 毕业 生 就业 工 作 ,要 加 强 学 生 前 三 年 的基 础 学 习 、实 际操
[ 1 ] 青梅 .高学历 毕业 生就业之 困 .北京 :北 京 工业大 学 出版
社 ,2 01 2 .
作 能力和基 本的劳动技 能。低年 级学生着 重要 求对基 础知识 的掌握 , 掌握专业 特点 ,进 行 自我完善 ;高年级 学生 着重要求 学生 自学能力 和 独立的科 学研究 能力基本形成 ,提前让 学生接触企业 文化 ,更加准确 定位 自己的职业 生涯 ,邀请众 多企业 到学生 中来 宣讲 ,培养学生具有
参考文献 :
求 ,因此 ,大学毕业生必须具 备吃 苦耐劳 的精神 ,来 通过层 层考 验 , 实现 自己的职业 理想。同样地 ,创新精 神也是大学毕业 生走入社会必 不可少的。适者生存 ,不适者 淘汰。面对国际大环 境激烈 的竞争 ,企
业 需 要 创新 ,员 工 需要 创新 。
作 为一 名辅导 员,即将要从事毕业 生就业工作 ,就要先认 清新环
台,更是增阅历 、长才干的沃土 ,因此要 理性 科学地看待基层就业 工 作 。四、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 的教 育 ,鼓 励先就业再择业 :就 业 门槛设定过高 ,领域过窄 ,会 导致学 生就业 困难 ,一对 一进行 沟通 , 灌输 “ 先就业后择业 ” 的观念则是非常必要 的。通过先就业 ,在 涉世 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 ,在工作 中不断进取 ,在社会竞争 中锻炼 自 己,发现机会 ,为 以后职业发展 和职业 成功打下坚实基础 ,为择 业做 好前期准备 。五 、要 加强对 学生创业 能力 的培养 ,以创业 带动就 业 :
企业政工视角下的青年职工择业问题思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三) 企 业规 范化 程 度 方 面
一
应试教育问题。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 , 思政 道德教育 、 体育 、 美 学等教育成了摆设 ,许多学校不仅人为挤 占了这些课 程的课时 , 甚至干脆取消了这些高考不考核或者分值很低 、 无法 为学校产生 重大经济效益的科 目,单调的课业结构不仅使学生疲于应对 , 而 且还为他们将来走出校园正确择业事宜制造了不确定思想 因素。 2 . 思 政 考 察 流 于形 式 择 业观属于 “ 三观 ” 的系统表现形态 , 人 生观 、 世界观 、 价值 观中的任何一项产生 了畸变 , 都有可能左右一个人的择业 观。学 校时期对一个人三观 的考察往往流 于形式 。 填几张表 、 老师推荐 下. 就“ 证 明” 一个 人 思 政 素 质达 标 。 正 是 这 种 流 于 形 式 的 思 政 考察模式 .才从一定程度上助长 了学生怠于思考学 习成绩 之外 的更为深刻 的思想 问题 .从而也 为他们将来 出生 社会 后的不稳 定、 不成熟择业观埋下 了伏笔 。
企 业政工视 角下的青年职工择 业问题 思考
刘 文斌
( 山西科建 工程检 测研 究 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企 业是吸纳 高校毕业生的主力 , 从而为解决大学生就业 问题做 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 , 企业 又是青年职工流动频繁 的地 方 , 许 多毕 业生尚未干满一年就选择 “ 跳槽” 。作 为企业政工部 门, 应对这一 问题进行反 思与研 究, 及时 出台有效对策 , 帮助企业加 强规范 化建设 工作 . 引导大学生树 立正确的择业观、 奉献观 , 促进 青年职 工与企业共 同发展。 关键词 : 企业 ; 青年; 就业 ; 抉择 ; 思想政 治; 政工 ; 引导作用 企业是市场经济 的细胞 , 是活跃社区 、 促进 国民经济社会发 展 的主要力量 。 职工是企业 的细胞 , 人员素质高低直接事关企业 能否健康长远发展。 青 年职 工又是企业职工群里最活跃 、 最富有 想象力 与创造力 的主体 ,所 以各类 企业都很 重视对青年职工的 挖掘与培养 . 并将合格青年列入企业人才战略后备储存库 。 然而. 青年职工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浮躁情绪 , 常在一份 岗位上还没干多久 , 就在各种 因素 的作用下跳往 “ 下家 ” , 这既不 利于稳定企业人 才队伍 、 节约企业培训 资源 , 又不利于青年员工 个人素质培养与个人能力积累 , 不利 于个 人与企业实现“ 双赢 ” 。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很多 , 作 为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部 门, 通过 合适的方式方法适时与青年职工零距离交流 ,引导他们树 立正 确 的择 业观 、 奉献 观 . 同时还应协 助企 业加强 规范化建设 工作 , 从而促进青年与企业走上共 同发展之路 。 青年职工择业观方面存在 的问题 纵观笔者接触到 的一些私企 。员工在择业 观方 面经常存在 以下一些 问题 : 1 . 惯性跳槽思维。主要集 中在刚毕业 的学生群体 中, 这类人 群普遍认为 “ 人生第一 份工作都 是不尽人意 的 , 应该 多走走 多看看 。 越跳槽越值钱 。 ” 2 . 体面清闲思维。主要集 中在需 要下 _ T地 、 接触油污机器 的企业 岗位上 , 一些青年人习惯 了大学 校园里 轻松体面的生活 ,当其走出校园后发现面对 的居然是荒 郊工地与油 渍机器时 . 心理落差极大 , 这部分青年职工往往呆几 个月后 就因接受 不了这一落差也树立不起新的生活 目标而愤然 辞职。3 . 自由思维 。 改革 开放后接受 自由思潮成长起来 的许多年 轻人 , 不愿轻易接 受别 人的说教 与指挥 , 而倾 向彰显个性 , 这无 疑为老领导的正常指挥管理工作带来 了不稳定 因素 ,同时也为 团队合作的效能增加 了变数 。许多青年员工在 “ 替老板打工 ” 一 段时 间后 , 选 择了 自主创业 , 如果从个 人发展 角度来看 , 这一个 人抉择无 可厚非 , 但从企业发展 角度 , 人才 的流失与频 繁更 迭 , 就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4 . 应付思维。 个别年轻人上手慢却不愿 深钻研 , 抱着 应付 交差的思维对 待工作 , 一但 上级施压 , 就 可能 导致他们离职 , 被动性非常 明显 。 二、 青年职工择业 问题的原因分析 企业青年职工频繁跳槽原 因具有综合 性 、 系统性 , 可以分为 三个 层 次 : ( 一) 择业者 自身因素 1 周 边负面环境 信息暗示之下 的盲从思维 许多刚就业 的大学生因其 自身缺乏社会经验 ,于是 习惯于 机械效仿 他人“ 经验 ” , 特别是九零后 , 容易受到负面集体情绪感 染。外界的负面暗示与片面引导 , 成 为企业年轻 职工“ 惯性跳槽 思维” 、 “ 出去走一走看一看 ” 的助推 因素 。任何来 自周边 的负面 环境信息本质 上都属于 马克 思主义层 面的“ 外 因” , 这本 身并不 能 对 青 年 职 工 的 择 业 观 产 生 根 本 影 响 ,导 致 青 年 人 负 面 择 业 观 的决定因素之一还 是他们 自身 的主观盲从倾向。 2 . 责 任 意 识 欠缺 人生 的重要价值在于贡献 ,健康 的生活应该是贡献 与索取 的有机统一。 封 闭校 园里成长起来的相当一些学生 , 毕业后 以千 军万马跨过独木桥的娇子 自诩 , 总希望别 人对 白己好一点 , 然 而 却从未反思 自己该对企业做些什么 , 责任意识的欠缺 , 成 了一 些 青年职工跳槽热的深刻思想根源 。 ( 二) 教 育 惯性 因素 1 . 应试 教育影 响 多年来 , 我国教育界极力批判应试教育模式 。 并 强烈 呼吁解 决这一教育领域长期存在 的顽疾 。然 而升学率 与办学效 益的统
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的企业视角
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的企业视角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职业规划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职业规划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务,企业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企业视角来探讨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
首先,企业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的重视程度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企业逐渐认识到优秀的大学生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因此,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岗位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战略,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和培训计划,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大学生人才。
企业不仅仅是提供给大学生们工作的地方,更是他们个人职业发展的契机和平台。
其次,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有效的职业规划战略管理,企业能够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这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也可以增加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此外,通过职业规划战略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员工,提高整体的人才素质和综合能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施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使得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差异化的管理模式。
企业需要倾听和理解大学生员工的职业发展期望和目标,提供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和资源支持。
其次,企业在职业规划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前介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为了有效地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战略管理,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首先,建立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包括设置职业发展通道、培训计划和晋升制度等,为大学生员工提供清晰的发展路径和机会。
其次,加强员工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了解大学生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
同时,企业还可以与高校积极合作,参与职业规划教育,开展招聘宣讲和实习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指导。
基于企业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3培养符合企业导向的大学生择业观
3.1引导大学生参加就业力培训。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目前在许多企业已出现雏形。在一个需要终生寻求就业的时代,大学生将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人生的主动设计和主动管理来保证自己生活的高品质。在这样一种大形势下,一些职涯规划及求职能力提升的课程和培训逐渐进入到了大学的选修课堂。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职涯规划和就业力培训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1.4要“专业对口”,狭隘地理解专业。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高校里的专业也越分越多,但近年来,高校有淡化专业界限的趋势,采取大类招生形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过,仍然有部分毕业生拘泥于专业,盲目寻找狭隘的专业对口的工作。
2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一般要求:
关于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西门子公司曾提出过对管理者的四方面要求——较强的实力、不屈不挠的精神、老练稳重的性格、与他人协作的能力。而GE则要求:精力充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不惧怕变化;善于学习。海尔集团则考察综合素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的自身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1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择业误区:
计划经济下“统招统分”模式的消失使“择业”一词日渐升温,从分配到双向选择到自由自主择业,政府从就业市场的主导位置上逐步后撤,社会及学校积极参与,毕业生成为就业最终的主体。但是,作为就业主体的当代大学毕业生们仍存在着诸多的择业误区。
企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素质
企业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应具备的素质论点一:企业最重视的是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
有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85%以上的企业将“团队合作与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专业水平”。
这说明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职工重要因素。
事实证明,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积极进取、爱岗敬业,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出色公司注重的企业文化和心智模式,许多单位对那些具有从众、沟通、合作意识的大学生较为欣赏。
因为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发挥团队精神,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既能领导他人,又能被别人领导。
许多用人单位普遍欢迎学生干部,认为这些学生受过锻炼,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比较强,较能适应复杂环境,就是这个道理。
论点二:企业最看重的是能吃苦耐劳的作风。
有这样一个例子:2004年重庆理念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应聘大学生,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开除了20名本科生,只留下一名大专生。
这些学生被开除的原因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的人才需求。
很多刚刚被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不愿意从工作底层做起,不满现有工作待遇,不愿做具体细致的工作,不能吃苦。
一些企业的经理向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提出的希望是:端正工作态度、为人处事要注意细节、做诚信和善良的人。
现代企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企业关心的是自己的发展,企业评价一个员工,主要是看员工能否给企业创造价值,创造多少价值。
论点三:企业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既有一技之长,又能做到能触类旁通,这是完成、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向专业化人才发展的前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本世纪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
从人才规格的要求看,现代企业急需复合型的管理和专业人才。
尤其是容纳相当数量高校毕业生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人员精干,职能部门比较精简,这就要求从事具体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专业技术人员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从企业视角反观大学生就业问题
从企业视角反观大学生就业问题
张娇
【期刊名称】《大庆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6(0)5
【摘要】以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目前大学生就业心态以及小微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具体诉求。
并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套用SWOT模型分析毕业生,找出职业规划定位,引导大学毕业生在小微企业中树立正确的职场观念与态度。
【总页数】2页(P141-142)
【作者】张娇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食品生物工程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73.8
【相关文献】
1.“反观看”的意义与有意义的“反观看”
2.场域理论下反观科学知识的构建——读布尔迪厄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3.从医学的角度反观艺术以艺术的角度反观医学
4.企业视角下新建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5.企业视角下新建本科高校理工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论文: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77553 企业研究论文从企业和毕业生的视角探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xx年走访的就业基地单位以及在单位实习、工作的52名2014届毕业生及18名往届毕业生。
二、调查内容和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单位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求职因素、学院就业指导情况、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建议等。
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辅之小型座谈。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基本情况参与此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为各种类型的企业,不包含机关和事业单位。
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主要以在这12家单位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为主,其中包括52名2014届毕业生、9名2013届毕业生、8名2012届毕业生和1名2010届毕业生。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1.参加此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为3种类型企业,企业职工总人数主要集中在50~500人,录用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学院”)毕业生人数主要集中在5~10人。
企业类型分别为9个民(私)营企业、两个国有企业和1个其他企业,其中5家企业职工总人数为201~500人,3家企业为50~200人,两家企业为50人以下,1家企业为1 001~3 000人,1家企业为3 001~5 000人;有5~10名学院毕业生就职的企业数量为7家,有11~20名学院毕业生就职的企业数量为3家,有1家企业只有学院2~4名毕业生就职,1家企业有学院31~50名毕业生就职。
2.用人单位主要通过参加学院的校园双选会以及接受学院教师的推荐来选择学院毕业生。
工作从基层起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望成为中层管理干部、技术骨干研发人员。
单位和毕业生对影响招聘的重要因素的把握基本一致,毕业生意识到单位看重个人综合能力,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
3.2014届毕业生实习期的月薪水平主要分布在2个区间,分别是1 201~1 600元,2 001~3 000元,其中42.31%的2014届毕业生实习月薪为2 001~3 000元,40.38%的2014届毕业生实习月薪为1 201~1 600元;通过对7个系2014届毕业生实习期月薪水平统计发现,参与调查的轻纺系毕业生平均实习月薪最高,其中83.3%的参与调查的轻纺系毕业生实习期月薪集中在2 501~3 000元;参与调查的旅游系毕业生平均实习月薪最低,全部集中在1 201~1 600元;工商系和信息系中部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中表现优异,在月薪水平中得到体现,其中工商系1名毕业生实习月薪超过了5 000元,信息系两名毕业生实习月薪在3 001~5 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 因为 , 大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 , 都离不开一定的组织管理。 经过 我 国近 几 年 的高 校 扩 招 之 后 , 学 毕 业 生 人数 激 增 , 势 严 大 形 25 创 新 能 力 。 新 能 力是 指 用 己经积 累 的知 识 , 过 不 断地 探 . 创 通 峻, 大学生就业 已成 为了整个社 会关注 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在新的时 索研究 , 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 出新的思维 , 提出新的见解和做 出新 的 代背景下, 大学生在择业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 新困惑。 那么面对 选择的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突 出特征就是创新 , 这样 的时代背景 在 将 要 毕业 的大 学 生 ,如何 从 企 业 的 导 向培 养 他 们 的 择 业 观 的 问题 亟 下 , 新 能 力 成 为 当 代 大学 生 综 合 素质 的最 高 要 求 。 创
基 于 企 业视 角 的 大 学 生择 业观 研 究
徐辉 ( 山东大 学管理学院)
摘 要 :本 文 力 图通 过 对 当前 大 学 生 中普 遍存 在 的择 业 误 区 进 行 分 析 , 然 常有激情 的人 , 对公 司有激情 , 对业的视角概括 出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一般要 求, 最后指 出高校应引导 24 组 织 管理 能 力 。组 织 管 理 能 力 包 括计 划 能 力 、组 织 实践 能 . 大学毕业生更好的择业 , 培养符合企业导向的大学生择业观。 力、 决断能力、 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许多企业挑选大学生时在注重 关键 词 : 学 生 择 业 观 企 业 大 学业成绩 的同时 ,对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 、担 负过社会工作很感兴
待解决。
O 引 言
26文化适应性。企业 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 中逐 . 步形成 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思 想观念和行为观念 的总和 ,它为企业 计 划经济下 “ 统招统 分” 模式 的消失使“ 择业 ” 一词 日渐升温 , 从 全体成员所接受, 对员工起到激励、 凝聚和规范 、 约束的作用。 只有具 分 配 到 双 向选 择 到 自由 自主 择 业 ,政 府从 就 业 市 场 的主 导 位 置 上逐 有 良好 的文化适应性 , 大学生才能较快融入企业 , 成为企业的一员 , 步后撤 , 社会及学校积极参与 , 毕业生成为就业最终 的主体。 但是 , 作 最 终 在 企 业 中达 到 自我 实 现 。
1 当前 大 学生 存 在 的择 业误 区 :
为就 业 主体 的 当代 大 学毕 业 生 们 仍 存 在着 诸 多 的择 业 误 区 。 3 培 养 符 合 企 业 导 向 的大 学 生 择 业观 11 求体 面 , 分 强调 职 业 的社 会 地 位 。 时 下 , 取 各 类 各 级 公 . 过 考 31引导大学生参加就业 力培训。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 自 . 务 员 似 乎成 为 了流 行 , 乎 是 每 一位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首选 。 当然 , 们 承担过渡到由学校 、 几 他 社会 共同完成 , 职前教育和生涯 管理培训 目前在 所看重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公务员的社 会地位或者说是可以预见 许多企业 已出现雏形。 在一个 需要终生寻求就业 的时代 , 大学生将越 的未来的社会地位。然 而, 相对于庞 大的报考人群 , 公务员的录取率 来越倾 向于通过对人生的主动 设计和主动管理 来保证 自己生活的高 可 以说 是相 当 的低 。 部 分 毕 业 生却 执 着 于 考 取 公 务 员和 事 业 单 位 , 品质 。 这样 一 种 大 形 势 下 , 些职 涯 规 划 及 求 职 能 力提 升 的 课程 和 一 在 一 最 终 也 错 过 了寻 找 其 他 工作 的最 佳 时 机 。 培 训 逐 渐 进 入 到 了大 学 的选 修课 堂 。学 校 需 要做 的就 是 引导 大 学 生 12 图实惠 , 目追求高薪 酬的职业。 . 盲 许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认 识 到 职 涯 规划 和 就 业 力 培训 的 重要 性 , 自觉 主动 地 进 行 学 习和 训 往 往 把 薪 酬作 为择 业 的 首要 标 准 , 别是 在 金 融 危 机 的 大环 境 下 , 特 薪 练 。
1 要“ . 4 专业 对 口 ”狭 隘地 理 解 专 业 。 随 着 社 会 发 展 , 会 分工 己 的认 知 、 了解 和 提 升 自 己的素 质 上 ,如 果 一毕 业 就 追 求 外职 业 生 , 社 越来越细 , 高校里的专业也越分越 多, 但近年来 , 高校有淡化专业界 涯 , 或许可以做 到一时大放光彩 , 但可怕的是不能做到真正的 自我 实 限 的 趋势 , 采取 大类 招 生 形 式 , 视 学 生综 合 素 质 的 培 养 。 过 , 然 现 。 重 不 仍 有 部 分毕 业 生 拘 泥于 专 业 , 目寻 找 狭 隘 的 专业 对 口 的工 作 。 盲 33 培 养 优 秀 的 3 人 才。一 些 心理 学 家提 出 , 个 人 事 业成 功 . Q 一 2 企 业对 大学 生素 质 的 一般 要 求 : 之 法宝 就是高智商 、高情商及高挫 折商 ,他们 断言 :0 %的成功 10 关于 企 业 对 应 聘者 的要 求 ,西 门 子公 司 曾提 出 过 对 管理 者 的 四 2 %的 I 8 %的 E 0 Q+ 0 Q和 AQ, 可见 ,Q时代 已经来 临。 3 方 面 要 求— — 较 强 的实 力 、 屈 不 挠 的精 神 、 练 稳 重 的性 格 、 他 不 老 与 首先, I Q是 “ 智商指 数” 它不仅包括一个人 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 , 人协作 的能力。而 G E则要求: 精力充沛 ; 团队精神 ; 创新精 神 , 不惧 还包括 其逻辑思考能力 , 以及学习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 尤其在大学毕 怕变化; 善于 学 习。 海 尔 集 团则 考 察 综 合 素质 : 实 践 活动 中锻 炼 和 在 业 生 刚 刚 进 入社 会 , 在 职 场 新 鲜 人 的 时 期 , 还 总有 个适 应 的 过程 , 这 提高的自身适应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 段 时 间学 习 的能 力就 显得 格 外 重 要 。 综合各企业的要求 , 可以看 出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一般 要求, 主 其 次, Q是 “ E 情商指数”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 , 情商包括 以下几 要表 现大学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 、 人际交往能力 、 工作激情、 组织管 个 方面 的内容 : 一是认识 自身的情绪。 因为只有认识 自己, 才能成为 理 能 力 、 新 能 力 和 文 化适 应 性 等 。 创 自己生 活的主宰。二是 能妥善管理 自己的情绪 , 即能调控 自己。 三是 21团队协作能力。在当今社会 , . 任何一 个企业 的运行 , 都不可 自我激励 , 它能够使人走 出生命中的低潮 , 重新 出发。四是认知他人 能是 一 个 人 独 自努 力 的结 果 , 是 需 要 一 个 团 队 , 么在 团 队 中成 员 而 那 的情绪 , 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 , 实现顺利沟通 的基础。五是人 际关 系 间 的相 互 协 作 在企 业 的组 织 内部 中就 显 得 非 常 重 要 。 因此 , 否 具 有 是 的管理 。即领导和管理 能力, 还包括 团体协作的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也成 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一项重要考察指标。 再 次 , Q 是 “ 折 商 数 ” 又 可 称 为 受 挫 力 , 是 我 们 在 面 对 逆 A 挫 , 它 22 人际 交 往 能 力 ( 言 表 达 能 力 、 . 语 沟通 能 力等 ) 人际 交 往 能 力 境 时的处理能力 , 明确的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 。 能 根据 A Q专 是指择业者以社会认可的方式 , 妥善处理 人与人之间关系 , 并在工作 家保罗・ 史托兹博 士的研究 , 一个人 A Q愈高 , 愈能面对逆境 , 积极 乐 中充 分施展 自己的才能。 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 处理具体问题 , 既坚持 观, 接受困难的挑战 , 发挥刨意找 出解泱方案 , 最终表现卓越。相反 , 原则 , 不 失灵 活 。 又 AQ低的人 , 则会感到��
酬待遇更成 为尤为重要的一 方面。 刚开始 , 毕业生 的目标往往定位比 32指导大学生从偏重于追 求外职业生涯到讲究 内外职 业生涯 . 较 高 , 求 职 过程 中有 些 同学 会 随 形势 逐 渐 调 整 自己 的定 位 , 有 些 的匹配与兼修 , 在 而 从而为个体发展和职业发展寻求长久的动 力。 职业 生 同学没有及时调整就容易陷入择业误区。 涯 分 内外 , 内职 业 生涯 指 从 事 一 项职 业 所 需 具 备 的 知 识 、 力 、 验 能 经 13寻“ . 热土 “片面强调地 区观念。 , 当前 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 和 内心 感 受 的组 合 及 变 化 过程 :外 职 业 生 涯 指 从事 一 项 职 业 的工 作 中往往不能摆正 自己的位 置 , 常常表现 出一种盲 目心态 , 片面认 为留 内容、 条件 、 待遇 、 务、 职 地点等因素 的组合及变化过程。 在 大 城 市 、 单 位 才 能体 现 自 己的 人 生价 值 , 很 少 考 虑 到 自己择 业 大 而 比较明显的是 , 现在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 中, 更偏重于对外职 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 , 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 是否适合 自己 业生涯的了解和 关注 , 他们更关注社会上哪一种职业更吃香 , 收入 更 所 学 的 专业 。 高 , 能 引来 人们 的尊 敬 , 实 , 学 生 最 初 的择 业 重 心应 放 在 对 自 更 其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