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3梯形的面积word教案(2)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西师大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将会讲解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单元,主要内容是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教具,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模型,以及相关的PPT和动画演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实际的多边形物体,如三角形桌子、平行四边形窗户和梯形屋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
2. 讲解:然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具,分别展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解释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练习:在讲解完每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巩固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包括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符号和步骤。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通过实际的多边形物体引入,多媒体教具的演示和例题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计算方法。
在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通过板书设计,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每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作业的设计也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巩固所学的内容。
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这些计算方法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后,我将会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我也会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梯形的面积》这一课题,为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所准备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我们会通过实际的例题来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完成梯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难点是理解梯形面积计算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梯形模型,以及计算器,供学生们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梯形图形,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梯形的特征。
2. 讲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我会用PPT展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动画演示梯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讲解如何使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梯形的面积计算题目,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5. 学生展示:我会邀请一些学生来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上会写明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计算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上底2cm,下底4cm,高3cm的梯形。
2. 上底3cm,下底6cm,高4cm的梯形。
答案:1. 梯形面积= (2+4) 3 / 2 = 9cm²2. 梯形面积= (3+6) 4 / 2 = 12cm²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上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在课后会找一些相关的习题来巩固他们的理解。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寻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梯形的面积》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详细介绍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的例题来讲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2. 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形象性。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2. 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点,发现梯形可以分解为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
(2)利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3)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梯形面积公式的正确性。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规律。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六、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1)上底为5cm,下底为10cm,高为6cm。
(2)上底为8cm,下底为12cm,高为5cm。
2. 课后思考:(1)如何计算等腰梯形的面积?(2)如何计算直角梯形的面积?七、板书设计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1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梯形的面积公式2. 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面积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思考: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梯形的面积。
2. 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1)让学生观察梯形的特点,尝试将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2)引导学生将梯形划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三角形,计算这三个图形的面积。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两倍,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给定梯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等。
4.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5. 总结与拓展(1)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2)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梯形面积进行计算?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
2. 尝试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等。
六、板书设计1. 梯形的面积公式:$S = \frac{(a b)h}{2}$2. 应用实例:计算梯形花坛的面积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和推导,让学生掌握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梯形的面积》(教案)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
2. 能够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梯形模型或图片。
3. 学生用纸、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或黑板展示梯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梯形的特征,回顾梯形的定义。
2. 探究梯形的面积公式(15分钟)a) 让学生尝试用已学的知识(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推导过程。
c)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给出公式: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 × 高÷ 2。
3. 梯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5分钟)a) 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计算过程和结果。
c) 教师点评学生的解答,强调注意事项。
4. 实践活动(10分钟)a) 让学生用剪刀、直尺、三角板等工具,动手制作一个梯形模型。
b) 学生测量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计算梯形的面积。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
3. 在课堂小结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教学效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梯形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那么梯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2. 探索梯形面积公式(1)引导学生观察梯形模型,思考如何计算梯形的面积。
(2)让学生尝试用剪刀将梯形模型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引导学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等底等高,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原梯形面积的两倍。
(4)让学生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
3. 应用梯形面积公式(1)出示例题,让学生独立计算梯形的面积。
(2)让学生互相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总结计算梯形面积的方法。
(3)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 课堂小结(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 计算下列梯形的面积:(1)上底为5cm,下底为8cm,高为6cm。
(2)上底为10cm,下底为12cm,高为9cm。
2. 画出两个等底等高的梯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梯形的面积2. 板书内容:(1)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 = (上底下底)× 高÷ 2(2)计算步骤:① 确定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② 将上底和下底相加,乘以高;③ 将乘积除以2,得到梯形的面积。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计算■教材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平面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根底,也掌握一些解决根本图形面积的方法,本单元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认识平方千米和公顷以及运用学过的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本单元在编排上表达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强调从具体情境出发进行合理的推理。
二、重视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运用前面掌握的有关图形转化的知识,进行图形转化,通过图形转化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三、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推导出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开展学生的个性。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仔细观察、判断推理为主,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推导出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开展了空间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用所学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5.在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开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建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一些内容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兴趣。
2.加强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的引导,鼓励学生启动前面掌握的有关图形转化的知识,进行图形转化,通过图形转化推导面积计算公式。
开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3.重视学生个性的开展。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有面积计算公式,以此开展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思南县第一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五多边形面积的计算3梯形的面积第2课时课件西师大版
a.2.等式 b.第2课时 等式〔2〕
a.知识回
顾
a. 小明有30元钱 , 买了一本书花了17 元 , 还剩下13元钱。写出等式关系。
a.总钱数-买书的钱=剩下的钱
b.
30-17=13
a.剩下的钱+买书的钱=总钱数
b.
13+17=30
a.2a.比一比。
a.两边一样重。
a.〔图中单位 : g〕
a.天平平衡 , 可以得到等式
c.6ma.×a.(2 ) =48
a.2.当n=6时 , 以下各式的值是多少 ?
a.4n =a.24 b.(n+4) ×2 =a.20 c.7n =a.42
3n ÷6 =a.3 5n+3 =a.33 48 -2n= a.36
a.第2课时 问题解决〔2〕
a.【学习目标 ]
a.1.会列先乘后除、先减后除等综合 算式解决较复杂的小数除法问题。
第2课时 梯形的面积(2)
新课导入
上底
高 下底
梯形的面积=〔__上__底__+_下__底__〕__×__高__÷___2__
推进新课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
13m , 下底比上底长135m , 高是26m。求拦河坝
横截面的面积。
梯形的下底没有直 接告诉,先求出梯 形的下底。
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它的上底是 13m , 下底比上底长135m , 高是26m。求拦河坝 横截面的面积。
a.+a.后3天数铺设的米
a.1.铺设的总米数 :a.〔m〕 a.2.铺设的总天数 :a.4+3 = 7〔天〕 a.3.平均每天铺的米数 :a.〔m〕 a.答 : 平均每天铺设 13.6 m。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全册教学设计(表格式)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共分为4个部分:1、数与代数。
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空间与图形。
包括第二单元“图形的平移、旋转与对称”;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3、统计与概率。
包括第六单元“可能性”。
4、综合应用。
主要内容为:“家庭用电调查”、“花边设计比赛”、“关注惠农政策”。
二、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乘除法运算,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2、掌握小数乘除法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小数乘除法中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保留积或商的近似值。
5、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循环节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6、知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进行小数混合运算(以2步为主,不超过3步),并能在计算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简便算法,会解决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平方千米、公顷,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8、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探索过程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9、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0、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1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12、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3、知道可能性有大小,会在具体情境中作出判断。
14、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有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初步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计算西师大版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找到转化后图形与梯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执教者: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呢?课件展示(这样是为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做好了铺垫。
因为三角形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与梯形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学生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就并不困难。
)今天我们就用以前的学习方法来继续研究梯形的面积,二、探索转化:1、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向: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时,采用了割补的方法、拼摆的方法,把要研究的新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再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现在我们又要计算梯形面积,怎么办呢?(转化)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运用迁移规律,注意从旧到新、引导学生在整理旧知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
)2、动手转化:(老师为每组同学都准备好一些梯形,其中有一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小组活动一:(1)梯形可以合理转化为什么图形?怎样转化?(2)转化后的图形与梯形有什么联系?小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小组合作,鼓励做法多样。
新西师大版五上《梯形的面积》教案(打印版)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5课时梯形的面积〔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86页例1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这个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坚决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会计算梯形的面积,知道梯形的面积等于上底和下底之和乘以高除以2。
难点: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教师:(多媒体演示)你会计算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把你会计算面积的图形的面积计算出来。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用哪个面积公式计算的。
教师:是呀,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后,就可以应用这些公式又快又对地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了。
但是老师在这里出示了5个图形,同学们计算了4个图形的面积,还有哪个图形的面积没有计算呢?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梯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教师:同学们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讨,已经掌握了一些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了,你会利用你手中的梯形学具和一些工具,探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思考的结果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请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边操作边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1:我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教师:同学们对这个同学推导的这个梯形面积公式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这个同学提问。
这里如果其他的同学有问题,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像下面这样组织教学。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梯形的面积-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梯形的定义及其特点。
2.掌握求解梯形面积的方法。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重点
1.掌握求解梯形面积的公式。
2.理解梯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能够灵活运用公式求解梯形面积。
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梯形面积计算。
教学准备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显示一张梯形图片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梯形特点。
2. 归纳总结梯形的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梯形的定义,并让学生自己找出几个梯形的特点,例如:上下底平行、左右两边相等等。
3. 推导梯形面积公式
从长方形面积公式出发,让学生自行列式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
4. 梯形面积计算
通过展示几个梯形图片,让学生手动计算梯形面积,并对错误答案进行纠正。
5. 梯形面积的应用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梯形面积计算。
例如:一个跑道是梯形,长度为12米,上底宽3米,下底宽5米,求跑道的面积。
6. 练习
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提供的小练习并对答案进行讲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推导公式和灵活应用等方式,完成了梯形面积的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许多学生已经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西师大版数学五、3梯形的面积课件
梯形的面积
复习导入
我们前面是怎样研究平行四 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
复习导入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
宽
底
长
复习导入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高
底
复习导入
3. 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高的一半 底
探索新知
前面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 法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我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它们的面积相等,形状不一定相等。
巩固练习
5. 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0m2,这个梯形的 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m
12m
巩固练习
我的方法: 1. 求出三角形的高,也就是梯形的高。
30 × 2 ÷ 12 = 5(m)
2. 梯形的面积。
(8 + 12)× 5 ÷ 2 = 50(m2)
20cm 30cm
巩固练习
(2)当上底为30cm时,这个图形又 变成什么图形?面积怎样计算?
30cm
20cm
30cm
当上底为30cm时,这个图形又变成平行四边形。
(30+30)×20÷2=30×20÷2=30×20
返回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 的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上底
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2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2
探索新知
3. 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数学五年级上(西师大版)梯形面积计算教案
2.小组汇报(拼摆教具,叙述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学生概括总结,归纳公式
教师提问:
(1)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2)(上底+下底)×高求的是什么?
(3)为什么要除以2?
教师板书: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a + b)×h÷2
(二)教学例1。
例3: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如下图),求它的面积。
(三)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品是梯形的?
二、设疑引入
车窗的玻璃是梯形的,你能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三、指导探索
(一)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小组合作操作讨论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高等于。
(3)每一个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三)下面是一个水电站拦河坝的横截面图,求它的面积。
五、质疑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提问:求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求梯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二)引导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解题。
六、板书设计
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 h÷2
S=(a+b ) h÷2 =(36+120 ) 135÷2
1.教师提问: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解答?
2.列式解答:S = ( a + b )h÷2
=(36+120)×135÷2
=156×135÷2
=10530(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是10530平方米。
四、巩固练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梯形的面积_西师大版(2018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3 梯形的面积_西师大版(2018秋)5.3 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85-87页“梯形的面积”,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一的相关练习。
◆教材提示《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梯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初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的知识点如下:知识点一: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知识点二: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虽然学生已经有了前面推导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又掌握了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策略,但教学中仍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学例1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前面掌握的推导方法作用于新的学习情境。
2.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图形转化,探究出多种图形转化的方法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用多种方法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知道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能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问题,综合了解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推理、归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新图形面积研究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生1:我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生2:我沿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也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3)推导公式:分析一下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原来梯形之间的关系,看一看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①学生分析交流,尝试着推导公式。
②在小组里形成统一意见。
③反馈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生1: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和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西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3梯形的面积》word教案 (4)
梯形的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3、例4,练习二十第3~8题。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1把刀和1个萝卜。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梯形的面积。
梯形上底、下底、高、面积分别为146,523,57,2341.5(其中单位为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教师:我们学习的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呢?在应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们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3。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个水库,然后逐步转到水库的拦河坝)教师:这是一个水库,水库拦水的这个坝叫拦河坝,我们把拦河坝横着切开,切开后我们看到的这个面叫做横截面。
(多媒体课件演示拦河坝横着切开,出现横截面的动画过程)教师:同学们理解什么叫横截面了吗?学生:理解了。
教师:那么大家猜想一下,这个萝卜的横截面是什么形状?学生猜想后教师用刀切开萝卜,让学生观察到萝卜的横截面是一个椭圆形。
教师:那么水库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个什么形状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有关拦河坝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教师:这道题中告诉我们拦河坝的横截面是个什么形状呢?学生:梯形。
教师:你能用你了解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为什么拦河坝要修成梯形吗?学生讨论后回答,其原因是不容易被水冲垮。
教师:要计算这个梯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些条件呢?学生:要知道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
教师:题中直接告诉了我们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了吗?学生:直接告诉了我们梯形的上底和高,没有直接告诉下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2 西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梯形的面积2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梯形的面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梯形转化为已知图形(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来计算面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梯形模型、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2. 学具:每人一张梯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梯形的特征,如“上底和下底平行,两腰相等”等。
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梯形的面积计算。
2. 探索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梯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2)将梯形转化为已知图形a. 提问:如何将梯形转化为已知图形来计算面积?b.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将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已知图形。
c. 教师演示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并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之间的关系。
(3)推导梯形面积公式a. 提问:如何计算剪拼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b. 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进行计算。
c. 提问:如何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梯形的面积?d. 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原梯形之间的关系,得出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3. 应用梯形面积公式(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巩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行课堂练习,针对不同类型的梯形进行面积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5. 布置作业(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在探索中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最新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5.3梯形的面积优质教学设计
梯形地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地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出梯形面积.2.通过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地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地空间观念.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唯物辩证观地启蒙教育,知道事物是相互联系地、变化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懂得用运动、联系地观点去观察、研究事物.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重点:梯形面积地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地推导过程.教学关键:通过操作实践,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探索梯形与拼成地平行四边形地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备用梯形硬纸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同学们会计算哪些图形地面积?计算下列图形地面积:多媒体出示.2.引入:屏幕出现梯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图上告诉了什么?它地面积是多少?同学们还不会计算梯形地面积.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梯形面积地计算方法.3.回忆旧知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是怎样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地?(多媒体课件演示)我们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地?(课件演示)二、探索解决问题办法,并尝试转化1.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方案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时,采用了割补地方法、拼摆地方法,把要研究地新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地图形,再利用已学过地图形推导出新图形地面积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又要计算梯形面积,怎么办呢?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地图形?2.学生尝试转化刚才同学提出了用割补地方法、用拼摆地方法.那么,怎样来割补呢?学生上台演示后,教师指出:由于梯形地不规划,刚才地同学没有转化成功,其实是可以用割补地方法来转化地,请大家看一看:多媒体演示割补转化.那么,用拼摆地方法呢,你准备怎样来拼?学生上台演示.3.学生操作、实施转化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拼摆梯形.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用两个完全一样地梯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拼地?多媒体课件演示.三、观察图形,推导公式:1.观察同学们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地平行四边形.我们观察一下:拼成地平行四边形与原来地梯形有什么关系?它们地底、高和面积,大小怎样呢?小组讨论.学生总结汇报后多媒体课件演示.2.计算梯形面积平行四边形地面积会算吗,这个梯形地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同桌讨论计算方法.算式是什么?算式中3加5地和求地是什么?乘以4得到什么?再除以2呢?为什么要除以2?计算面积,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算式中地3.5.4分别表示梯形地什么,想一想梯形面积地计算方法是什么?用字母表示梯形面积公式阅读教材,加深理解四、应用公式计算梯形面积1.基本练习:计算下面梯形面积2.教学例题出示例题并理解题意.计算面积,一人板演,全班齐练.3.判断题4.抢答题5.测量并计算五、总结课堂。
西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3梯形的面积word教案 (2)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梯形的面积教学建议1.本节内容建议用3课时完成。
2.教学例1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前面掌握的推导方法作用于新的学习情境,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法进行公式推导。
3.探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很多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因此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图形的转化,讨论出多种图形的转化方法来。
下图提供了一些梯形转化为学生会计算面积的图形的一些例子,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4.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可以从学生转化的图形中选择一、两个图形来推导。
但是学生在选择图形时,要求学生选择条件比较集中,便于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来推导。
这样给学生选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把选图与面积公式推导结合起来思考,这样选出的图形更有代表性,同时学生选图的过程就是加深对梯形特征理解的过程,加深对梯形特征的理解,也有利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接着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选择出的两个图形中选一个喜欢的图形来推导,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抽象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5.教学例3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横截面的理解,可以用切萝卜的方式,当着学生的面切出萝卜的一个横截面,用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后,再组织学生分析例3的题意。
6.教学例4时,如果学生没有种植水稻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穴”,“每3平方分米可以种一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题意后,再让学生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用估算,使学生明白这道题的估算意义后,再组织学生分析解答。
7.课堂活动要结合例1的教学进行,重点不是学生能不能填出表中的数据,关键是学生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梯形面积的。
如果学生都是用公式计算的,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梯形的面积,使学生明白,数方格也是一种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为下节内容的学习作准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数方格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公式对不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梯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建议用3课时完成。
2.教学例1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推导面积公式的方法,帮助学生把前面掌握的推导方法作用于新的学习情境,然后再按照这个方法进行公式推导。
3.探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很多会计算面积的图形,因此在图形转化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图形的转化,讨论出多种图形的转化方法来。
下图提供了一些梯形转化为学生会计算面积的图形的一些例子,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4.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可以从学生转化的图形中选择一、两个图形来推导。
但是学生在选择图形时,要求学生选择条件比较集中,便于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来推导。
这样给学生选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把选图与面积公式推导结合起来思考,这样选出的图形更有代表性,同时学生选图的过程就是加深对梯形特征理解的过程,加深对梯形特征的理解,也有利于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接着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选择出的两个图形中选一个喜欢的图形来推导,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抽象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5.教学例3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横截面的理解,可以用切萝卜的方式,当着学生的面切出萝卜的一个横截面,用这种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后,再组织学生分析例3的题意。
6.教学例4时,如果学生没有种植水稻的生活经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穴”,“每3平方分米可以种一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题意
后,再让学生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用估算,使学生明白这道题的估算意义后,再组织学生分析解答。
7.课堂活动要结合例1的教学进行,重点不是学生能不能填出表中的数据,关键是学生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梯形面积的。
如果学生都是用公式计算的,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梯形的面积,使学生明白,数方格也是一种求图形面积的方法,为下节内容的学习作准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数方格的结果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实自己的公式对不对。
8.教学练习二十第1题时,要求学生说出求梯形面积需要哪些条件,题中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然后才用公式计算出结果。
第2题要思考要测量哪些数据,然后才开始测量。
第4题如果学生有相应的航空模型,可以组织学生先测量后再计算。
教学第6题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有了找规律的经验,在这里只要提示学生前面是怎样比较图形大小的,让学生直接把前面找规律的方法运用到这里来就行了。
教学第7题时,要提示学生理解63-20的结果是什么?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的(上底+下底)的结果又是什么?引导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第8题要指导学生分析出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然后把思维的重点集中在怎样求三角形的高上。
9.思考题要结合直观演示进行思考,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梯形上底=0、上底=下底时图形是怎样变化的,然后结合这种图形变化思考面积计算公式有什么变化,配合下图的板书使学生理解公式的变化过程,从而建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对本单元知识的整体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