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标比较.ppt
2022年初中历史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06 化历史核心素养
新教材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 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突出历史主线与多元视角
在内容选择上,应突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线,同时兼顾世界历史的 多元视角,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历史认识。
适应学生认知特点
树立唯物史观,以科学、客观的态度 看待历史问题。
正确认识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 位和作用,增强国际理解与合作意识 。
提升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包括文学 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等。
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参与社 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
公民意识。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以 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未来挑战
注重实践与创新
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
面对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有限的课时,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突出重点,精讲多练。
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
针对部分学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帮助学生建 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师生要共同探索历史奥秘
师生要共同探索历史的奥秘和魅力,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人类文明的发 展历程和多元文化,培养自己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共同努力推进历史教育改革
广大师生要共同努力推进历史教育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贡献。
THANKS
2022年初中历史新课标《义 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15
目录
Contents
• 新课标背景与意义 • 总体框架与结构特点 • 知识与技能要求变化 • 过程与方法改革举措 •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目标 • 实施建议与挑战应对 • 总结:全面推进初中历史教育改革
新课标初中历史新课标学习解读
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开发教学 资源,如教学案例、活动方案、互动 游戏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 需求。
教学资源共享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让全校师生 可以共享各种历史教学资源,提高教 学效率和质量。
05
新课标学习建议
学习策略与方法
主动预习与复习
通过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形成 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与记忆。
课堂积极参与
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问,参与讨论 ,提高课堂效率。
笔记整理
及时整理课堂笔记,梳理知识体系 ,便于复习。
学习规划与时间管理
制定学习计划
根据学习进度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
合理安排时间
分配学习和休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坚持执行
保持学习的连续性,避免中断。
学习问题解决与自我提升
发现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需求评估
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 好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设 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 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解、 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
。
教学方法实施
教学策略制定
制定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如何导入 新课、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 课堂活动等。
新课标修订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 和教育的改革,原有的历史课程标准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 需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 的历史事件、人物、概念等;了 解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如史料收集、整理、分析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 意识、文化素养和公民意识;提 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
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关于新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部分比较第一部分前沿一、历史课程性质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性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旧版没有。
分析: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指导下更好地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
二、课程基本理念相同:都强调了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都强调了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都强调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
不同:1、旧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实用功能和基础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新版更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
分析:从素质教育出发,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旧版强调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新版没有此项内容。
分析: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即使在新课改下也不能忽视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有利于学生全面和整体地把握历史。
3、旧版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分析:既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能因此而忽视了共性或集体性的`发展。
4、旧版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新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分析:合作精神是学生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也是今后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课程设计思路不同: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旧版没有。
分析:有了对历史课程设计的总体引导,有利于在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教学的实施等方面保证新课改的总体方向,同时又不乏弹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发挥各地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新课改的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相同:都强调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2022年历史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
新课标意义阐述
1 2 3
强化历史学科育人功能
新课标更加注重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强调通过 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社 会责任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历史学习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新课标的实施将推动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 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 果。
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教学内容更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更新教学内 容,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 整性,同时关注历史与现实之间
的联系。
教学方法创新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 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 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
2022年历史新课标《义务教育历史 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2-13
目录
• 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 •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介绍 • 课程目标与内容结构调整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建议 • 评价方式改革及其实施策略 • 教材编写与选用指导意见 • 教师培训与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内容结构优化方向
整合课程内容
突出重点内容
新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 和优化,将原先分散的知识点 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更加系 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在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新 课标突出了重点内容,即对于 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的重要 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深入讲 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01
课程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PPT课件
现代史部分更新完善
及时更新史实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更新 现代史部分的内容,确保 史实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关注社会热点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引入 相关历史内容,增强历史 与现实的联系。
强调历史反思
引导学生对现代史进行反 思,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 响和启示。
世界史视野拓展延伸
拓展世界史范围
引入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帮 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多样性和
多元评价
倡导多元评价,重视过程 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全 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 发展情况。
实践性原则
强调历史学习的实践性,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探 究学习。
02
课程目标与原则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注重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
突出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 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 自豪感,开阔国际视野,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注重梳理历史发展线索,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 时空观念。
近代史部分重点突
01
02
03
明确历史主题
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进 程为主题,突出近代史的 核心内容。
强化历史思辨
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 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历史 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
拓展历史视野
引入多元的历史资料,帮 助学生全面了解近代史的 背景和内涵。
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提高历史学习的现实 意义。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
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一、课程性质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
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历史课标解读 PPT课件 图文
新修订课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 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 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 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 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 历史情景想象。 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 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 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 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 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 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 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 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 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 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 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 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 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3.对课程内容的修改
(1)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弱化学习主题,依照 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 块中的导言。
导言将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 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 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 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
2023人教版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ppt课件
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历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课程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理念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展望
注重核心素养
02
未来新课标可能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历史意识、文化素养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与时俱进
03
未来新课标可能会更加注重与时俱进,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对历史进行解读和阐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现实与历史的关系。
意义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初中历史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材资源
开发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辅助资源,如课件、音频、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
教学辅助资源
建立历史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网络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
总结与展望
06
内容丰富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新课标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增加了许多新的知识点,涵盖了历史人物、事件、文化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学生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能力培养
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分析、评价、判断等能力。
学习态度与价值观塑造
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历史观。
01
02
03
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适合初中生的历史教材,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022年新课标初中历史新课标学习解读PPT课件
02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学习目标,制定详细 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
03
学习策略: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自主 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04
学习评价: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 价,调整学习计划和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利用 网络资源,拓展
知识面
历史视频:观看 历史视频,增强
教学评价实施
1
2
3多元 评价结果:及时反
学目标,制定评价 化评价方法,如测试、 馈,指导教学改进,
标准
作业、课堂表现等
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主体:教师、 学生、家长等多元
主体参与评价
新课标下的学习建议
学习目标制定
01
明确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具 体的学习目标
2022年新课标初中历史新课标学习解读
演讲人
目录
CONTENTS
01
新课标解读
02
03
04
历史学科特点
新课标下的教 学策略
新课标下的学 习建议
新课标解读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学生历史 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历史 知识储备
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历史观
课程内容
历史课程目标:培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包括时空观念、史料 实证、历史解释、家 国情怀等
01
课程内容:中国古代 史、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 现代史
02
课程结构:以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历史 现象等为载体,以历 史发展线索为主线, 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03
04
课程评价:注重过程 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相结合,关注学生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发 展情况
初中历史新课标变化解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 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历史主义方法),并经过分析、综合、 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思维过程与方法),形成历史概 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 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 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挖掘史事的联系) (以上为对史实的解释过程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运用一些方法:感知历史的方法,分析、综合、概括、比 较等方法。)
• 主要变化有 • 第一、目标表述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 • 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目标增加了 一些与时代特点相关的内容。
• 课标修订稿还要求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 力,这也是其更清晰、更具体的表现。如 • 初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识读历史 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 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 初二:主要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阅读、分析基 本史料的能力和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 • 初三:主要培养学生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 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 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 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 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 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 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 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新 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的过 程应该是什么样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5.对课程内容的修改 (1)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 最重要的史事,删除实验稿中过难、过偏 的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 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 内容。内容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 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 点更加突出,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初高中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探究的方法、独立思 考的学习习惯。
衔教 接学
初 高 中 历 史
衔教 接学
一.初、高中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2.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人文主义精神 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 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 合作精神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 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科学精神 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
初 高 中 历 史
衔教 接学
二.南京市初中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历史学习状况: 初中阶段历史的基础知识普遍较为薄弱
(农村学校更严重); 初中历史学科长期被视为“冷门”、“副科”; 学生习惯于机械背诵,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
2.历史教师教学状况: 历史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初中教师尤其明显); 初、高中教师中都存在相互对课程及教材了解不够;
初 高 中 历 史
衔教 接学
一.初、高中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3.课程内容 初中历史课程的知识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大都
进行了相应的链接与拓展。
初中:采取了主题+时序的体例;
以主题(42个)的形式,基本按照历史发展的线 索,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 界近现代史,要求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 基本规律。
一.初、高中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比较 2.课程目标
都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三维目标,三者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 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初中历史新课标应用解读-PPT课件
劉向東
郵箱:fjnjlxd126
“历史老师太难当了”
历史教育的育人问题
• 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
独立选择 →独立人格
研讨提纲
• • • • • 一、关于前言 二、关于课程目标 三、关于课程内容 四、关于教学转向 五、研讨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是当今历史学科教学的指南
一、关于前言的变化
【课程性质】
旧版课标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 的必修课。 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 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 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 意识,…;学习和继承人 类的传统美德,…。 旧版没有。 新版课标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 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 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 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 基 础性 人文性 综合性 新版增加了历史课程的性质 在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 综合性方面的表述。 对课程性质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才能在此指导下更好地 确立课程理念和进行课程设计。
旧版课标
内容标准每个学习板块又
新版课标
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
分为中国古代史9、中国近代史 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 7、中国现代史7、世界古代史5 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 、世界近代史8、世界现代史8 六个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 为若干学习主题,共44个主题 。使用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 ▲优点:兼顾历史发展的时 ▲优点: ①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 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② ▲不足:未能发挥其真正的 在学习内容的的编制上,注意与高 教学引导功能。 ①学习主题未 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 在每个板块内容上,采用“点—线” 结合的呈现方式。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七上13课课件
教材呈现方式:
考古发现 研究结论
例:北京人
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
灰烬、烧石、烧骨
会用火、保存火种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内容要点: (减少)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北京人 北京人内容更详尽,增加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发现过程及相关考古发现; 北京人体貌特征 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图 北京人狩猎场景、用火场景想象图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新旧课标要求的变化: 旧: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
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新: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 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 据。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认知要求: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 要证据。
始祖(史论说法变化)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尧舜禹的禅让
增加:尧舜禹禅让的时代背景 尧舜的成就 问题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 什么样的精神? 减少: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 史论说法变化:禅让制即将首领位子 让给贤德之人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人教版初中历史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七上1-3课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黄帝——人文初祖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增加:炎帝部落情况、传说中炎帝的发明 传说中黄帝的发明又增加了会炼铜、发明弓箭 、指南车。隶首发明算盘。 炎帝陵庙、轩辕故里图 考古出土的铜刀、船形彩陶壶、骨笛、陶觚图 减少: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图 小字变正文:传说印证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 展水平。 注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
详细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
详细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简介本文旨在详细解读初中历史新课标,提供对新课程标准的全面理解和解释。
背景初中历史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制定的教育标准,旨在提高初中历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标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使历史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目标初中历史新课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内容初中历史新课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历史概念与基本知识:学生需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包括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
2. 历史思维与方法: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历史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进行推理和论证等。
这些能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3. 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和特点,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和世界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4. 历史价值观与公民意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学生需要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学会尊重不同历史观点,培养民族团结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新课标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讨论互动、实地考察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评价方式初中历史新课标强调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的方式。
学生的历史学习成果将通过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总结初中历史新课标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时代和学生需求制定的教育标准。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能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素养和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也强调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与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 大纲的能力目 标:
培养历史思 维能力;增强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与他人合 作和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的能 力。
• 标准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
个感知力世道积累历史知 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 解历史的过程;能够对历 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 比较和概括;注重探究式 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 出问题;乐于同他人合作, 共同探讨问题等。
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一)
•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构建了学习 主题式的课程体系。
学习主题的确定遵循以下原则: ——注意历史发展的时序和学习内容 的内在联系; ——强调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贯彻少而精和探究式学习的原则; ——注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二)
• 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历史内 容提出了三种层次的学习要求:
标准与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 大纲的思想教 育目标:
形成正确的 历史意识;树立 民族自尊心和自 信心;形成正确 的国际意识形成 积极进取的品格 和健全的人格, 为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打 下基础。
• 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逐步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 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 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 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 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崇尚科 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 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不断强化民 主与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 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
课程性质
前言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教学目的
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分学段内容要求(有案例)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实施建议
评价建议 教材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n 课时安排 n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n考核与评价
附录
术语解释
案例
标准与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 教学大纲的区别
太原师范学院 谢步成
历史课程标准的涵义
历史课程标准是 历史教材编写、历史 教学活动、历史教学 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是国家管理和评 价历史课程的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制历史课程标准的背景
•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 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需要。 • 初中历史课存在难、繁、偏、旧。
大纲的内容体系: 标准的内容体系:
标准在内容体系 上的突破:
较完整的历史学 构建了学习主题式的 兼顾历史
科体系,把课程内 课程体系,把课程内容 发展的时序
容分为中国古代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 性与学习内
中国近现代史、世 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容的内在联
界史;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 系,力求改
中国古代史仍是王 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 变“难、繁、
2、黄河流域和 文化遗存。
白要学习什么,
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而且明白要学会
朝史体系;
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 偏、旧”的
课程内容仍显繁琐。 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 现象。
标准与大纲在内容体系上的比较(案例一)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突破
一、原始时代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学习主题明
1、我国最早的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 确;
人类。
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 2、学生不仅明
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原理
1、明确历史课程的特殊性质 2、确立可具操作的课程目标 3、改革传统的课程内容 4、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5、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式 6、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一)
• 体现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 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坚 持“两个方面”:
——面向所有学生; ——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要求 的各类学生。
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三)
通过若干学习主题构建新的历史课程体系,淡 化编年史,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
鼓励学生根据历史资料,探索历史问题,发展 历史思维;
发展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 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面向 世界的国际意识。
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四)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 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 大纲的知识目标:
了解重要历 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现象及 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理解重要 的历史概念,认 识人类社会不同 历史时期的主要 特征及其发展趋 势。
•标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 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 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 头和书面语言等形式陈述 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 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 识迁移能力;初步形成在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 论的能力等。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 “列举”、“知道”、“了解”、“说出”、 “简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 “概述”、“理解”、“说明”、“阐明”、 “归纳”等行为动词,为理解层次要求; ——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分 析”、“评价”、“比较”、“探讨”等行 为动词,为运用层次要求。
标准与大纲在课程目标上的比较
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突破:
• 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 来,注重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
• 在思想教育目标中突破了以往单纯政治 教育的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 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 目标明确,比大纲更具操作性。
标准与大纲在内容体系上的比较
历史课程标准的理念(二)
• 体现了时代精神,提倡
——人文精神 ——科学态度 ——民主与法制观念 ——国际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研制历史课程标准的原则
• 革新课程内容,构建新的历史课程体系。 • 明确初中历史课程目标。 • 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 倡导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 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空间。 • 具有可操作性。
●倡导新的教学观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 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究新的 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
●对学习内容只提目标,对具体知识点不作 过多、过细的要求,从而为课程实施留 有较大空间。
●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建议,具有 可操作性。
历史课程标准与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比较
课 程 标准
教 学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