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
2023年考研《考研政治》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考研《考研政治》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农民不采取剥夺办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农民是私有者B.农民是社会的主人C.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D.农民是被雇佣者2.【单选题】规定取消公行制度,外商可与华商直接交易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3.【单选题】因受者体内存在针对供者特异性抗原的预存抗体所引起的排斥反应是A.超急性排斥反应B.加速性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4.【单选题】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______。
A.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B.解放生产力C.实现工业化D.消灭资本家5.【单选题】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_______。
A.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多选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______。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7.【多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包括___________。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8.【单选题】用和平赎买的方法对_________进行改造。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9.【单选题】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______。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多选题】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基本的阶级力量包括________。
A.工人阶级B.贫下中农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11.【多选题】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主要有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说起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论述说起覃夫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海淀100091)[摘要]虽然20世纪社会主义诸国的建立早已对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给出实践证明,不同学 者仍然存在理论上的争鸣。
因此,从理论上,尤其是从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述的梳理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科学的解读,就显得尤为必要。
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但鉴于不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思想条件,因此社会主 义革命的发生可以不等到资本主义发展成熟。
综合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历史发展新的情况及对其认识的逐渐深化,不发 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走在发达国家之前,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并非偶然。
[关键词]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科学社会主义[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071(2019)01 -0057 -08一直以来,学界关于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 的问题时有争论,争论的焦点论题之一就是社会主 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雛利。
虽然苏俄 等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早在20世纪的历史实 践中就已给出现实证明,但国内外部分学者仍撷马 克思、恩格斯的一些具体著述并试图将个别经典文 本教条化,试图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实践。
为此,厘清 这一关乎社会主革命合雜的问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实践证明的昭然只有在舰上同样获得印证 解读才更无懈扎实。
而若要做好这样的解读,从而 对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形成更加科学的理 论认识,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要原原本本学 习和研读经典著作”[1]的要求,从经典著作中的论 述说起。
而首先,就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这两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 民的伟大导师的有关著述。
为此,本文拟通过对马 克思、恩格斯有关著述的梳理和分析,浅谈他们对不发达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思考,以资借鉴。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二十一: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二十一: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采取一系列政策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据此回答1—8题。
1 在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条件()①有巩固的工农联盟②国家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③国民经济已明显恢复④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④2 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在新经济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实质”内容的是()A.废除实物配给制B.允许自由贸易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3 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和新中国过渡时期实施的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A.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并进而战胜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是两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长期经济策略C.恢复了资本主义自由贸易秩序D.是人民政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标志4 联共(布)决定把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军工企业,抵抗帝国主义的威胁B.使俄国实现由小农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C.使苏联成为经济上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国D.满足人民对工业生活用品的需求5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A.重点发展重工业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6 联共(布)“十五大”规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的实质是()A.实行农业集体化B.使小农走上集体化道路C.为工业化的实现创造条件D.彻底改变农村经济的所有制形式7 联共(布)“十五大”以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根本上是由于()A.1928年,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B.苏联走农业集体化道路C.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认识不完全正确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8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经济为政治所操纵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要结合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一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内部也充满着矛盾与斗争。
2024年高中历史复习跟踪检测评估27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解析
跟踪检测评估27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河南非凡联盟3月调研]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无产阶级革命要同时在几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才能取得成功。
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成功”的论断。
列宁的这一论断 ( )A.说明马克思主义不适应形势发展B.是立足俄国实际的正确理论C.否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论断D.明确阐明白二月革命的性质2.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成功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
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实行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
”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A.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B.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斗争D.提出歼灭封建土地制度3.《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和失败主义心情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剧烈、最为普遍。
”这主要体现在( )A.推翻沙皇政权B.发表《四月提纲》C.推翻临时政府D.通过《和平法令》4.[2024·安徽合肥二模]1917年5月7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斗争问题、土地问题、对临时政府的看法问题等一系列决议,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明确为党的中心口号。
这次会议 ( )A.标记着和平夺权理论的提出B.表明与临时政府的决裂C.推动了革命向新阶段的转变D.解决了农夫的土地问题5.[2024·武汉市调研]1921年1月,苏俄政府确立了统一安排市有住房的原则:全部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
假如一套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就必需允许其他人搬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即“紧凑运用住宅”原则。
这一政策( )A.深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B.推动国民经济复原工作基本完成C.集中全国力气进行国内斗争D.通过商品货币关系解决住房问题6.[2024·南通市、泰州市模拟]当个体小农在缴纳粮食税以后,苏维埃政府一起先准备不用货币、不经私商,由国家以工业品换取农夫多余的粮食和农产品。
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
20 0 6年 Βιβλιοθήκη 月 1Nov 0 6 .2 0
与时俱 进 与马克思 主义 的发展创 新
聂 彩 林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遂宁 6 9 0 ) 2 0 0 摘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 的理论 品质 ,是 马克思 主义历史发展 的鲜 明主线:与 时俱进是 马克 思主义理论创新 的本质
l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历 史发展 的鲜 明主线 江泽民指 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 的理论品质 。 ” 与 时俱进 。是 马克 思主义 的本质特 征,是 其永 保生命力 的不 竭源泉 。马克 思与 时俱进 的理论品质 ,就 是指 马克思主义不 是 一个 由固定不变 的概念 、公式 、结 论构成的狭隘 、封 闭、
克思 、 恩格 斯只 是根据当时的时代条件提 出了一些基本原则,
僵化的思想理论体系, 而是一个富有自我更新和生命活力的、 开放的、具有强大实践功能的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在马克 思主义创立伊始,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马克思主义具体
原理的实际运用 , 随时 随地都要 以当时的历史条件 为转移” “ , 马克思主义是 “ 活的行动理 论” 。与 时俱 进使 马克思主义在 10多年 的时间里不断得到丰 富和发 展,并在其发展的每一 5
维普资讯
第 l 6卷第 4期
v 1 6 No o .1 .4
四 川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una o c u n o r l f Sih a Vo ai a a e h ia Colg c t l nd T c nc l on le e
收稿 日期:20・61 060・ 4 作者简介:聂彩林 (97 ) 16一 .男 。四川职业技 术学院办公室副教授 。
・4 ・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
苏联解体后,关 于要不要将列宁墓迁 出红场的争论在俄罗 斯从来没停止过,但 没有哪个俄罗斯领导 人敢真正这样做,原 因被认为是列宁在公 共生活中“依然有一 席之地”。 ---环球时报
“红场没了列宁会 怎么样?” 这就如同 列宁墓建成于1924年,开放 至今, 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没 已接待了7000多万世界各地的来访者。 有了海军大将纳尔逊, 纽约时代广场没了“裸 1994年,列宁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体牛仔”。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
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 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 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愿望、、、 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 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意义: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读领导十月革命一目,思考:列宁是如何从理论上、实 践上来指导十月革命的? 理论上: (1)一战爆发后,撰写文章
(2)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事件后,发表《国家与革命》
实践上:
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动武装起义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0) 2、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
3、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 1)现代化: 共产主义 =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1920) 2)民族关系: 1922年,苏联成立,承认各民族自决权,还撰写文章阐述 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 3)政权政党:
直接领导十月革命
巩固新生政权:
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并遍及全球
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并遍及全球首先社会主义是一种更进步的主义只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社会主义。
而资本主义它就具有了社会主义出现的前提。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条件,比如,强大的工人力量及同盟,工会的组织,尖锐的阶级矛盾,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其次,作为马克思社会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形态,始终遵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发展过程。
一个新的社会的产生,必须是在前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
对于社会主义而言,它一直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来出现的,我们也是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来理解的。
从社会形态的发展来看,它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在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既需要有一个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同时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更高的生产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克服和直接继承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来出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在这一种考虑下才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在发达国家里出现。
因为在发达国家中生产力发达、社会化程度高,而且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比其它落后国家更为强大,更能适合作为多数来进行社会的管理和完成自身的解放。
在强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不排除在落后国家里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可能性。
只不
过,在马克思社会史观视野里“落后国家”指的是诸如德国、法国等稍微比英国落后的国家,而不是指俄国等落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指中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是马哲和马政经两科综合起来的科目。
一般,这两科出政治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
而这两部分又是政治最难的两部分,因为它包含很多需要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原理性的知识。
因此,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分析题是一个很难攻破的“大难“。
如何做好马原的分析题呢,大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徐老师为大家总结以下三大技巧——1. 马原分析题答题的万能框架首先:阅读材料,分析出题者选用材料的意图,正确寻找材料与原理之间的契合点。
其次:仔细推敲“请回答”的要求,它们规定了回答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角度。
据此,要从脑海中调出相应的原理,作为分析材料的依据。
再次: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时,要注意原理与材料的紧密结合,一定要把问题说全,说深,说透,说充分。
有些试题有联系实际的要求,对此,一定要论述到位。
在运用材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并非每一句话都需要用原理去分析,一定要去粗取精。
何为粗何为精,由“请回答”所限定的论证角度决定。
最后:最好学会运用反证法。
试题要求我们证明的主题是 A ,在把 A 真说清之后,可设 A 的矛盾命题非 A ,要努力暴露非 A 的弊端,这是方法论的要求,举例来说,如果试题要求我们阐述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答完后可以批判一切从主观出发。
应当指出的是,必要的展开虽然重要,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跑题,跑题属于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
二是不可牺牲其他试题的解答。
2. 梳理解题线索作为教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看似林林总总,难以把握。
但是,如果抓住其内在的逻辑线索,许多难点即可得到系统化的梳理,形成一个个“连环套”。
其中一个最根本最有用的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
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
世界现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
世界现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1、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展D.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2、在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民迫切愿望的是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进行监督 B.将大企业收归国有C.没收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3、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4、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的经济 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5、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宣言》里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②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俄国胜利后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④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6、之所以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主要是因为十月革命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7、“政府完全禁止私人买卖粮食。
在当时粮食匮乏的情况下,国家必须以有限的粮食资源来满足前线和城市居民的需要,禁止投机分子通过粮食买卖来使个人发财致富和扰乱民众。
“阿芙乐尔”号开炮的历史必然性
“阿芙乐尔”号开炮的历史必然性作者:雷石山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31期摘要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阿芙乐尔”号开炮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阿芙乐尔”号开炮的理论准备;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与脆弱是“阿芙乐尔”号开炮的客观形势;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与实力壮大是“阿芙乐尔”号开炮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十月革命“阿芙乐尔”号“一国胜利论”作者简介:雷石山,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11.114“阿芙乐尔”号原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十月革命前曾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指示下,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进涅瓦河。
11月7日晚,该舰向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开炮,由此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阿芙乐尔”号此次开炮并非一个纯粹的偶然事件,而是各方面因素促成的结果。
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深刻认识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一、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阿芙乐尔”号开炮的理论准备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阿芙乐尔”号开炮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趋势的基本观点。
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将会怎样爆发和取得胜利呢?马克思、恩格斯曾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会单独在某一个国家内发生,而将首先在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和取得胜利。
后来,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这种观点上的差异主要是由革命导师们所处时代背景和世界革命形势的不同所致。
毛概题各章归纳
毛概题各章归纳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三、判断正误说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途径是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那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科学体系。
7、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五、简述题3、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三、判断正误说理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解放思想意味着放飞思想,也就是意志自由。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历史的结论。
5、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五、基本理论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四、简答题2、中国无产阶级为什么能够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4、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现实的可能性)是什么?6、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的新特点有哪些?五、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是一样的。
2、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天然的领导者”。
六、论述题论述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必然性?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四、简答题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是什么?五、辨析题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六、论述题1、我国为什么能够实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律性认识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律性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这是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更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律性认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必然要求理论创新。
只有明确认识并切实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才能确保实现理论创新。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江泽民同志所提出的一个“坚持”、两个“善于”的要求,是我们党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才能牢固确立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和增强创新所需的思想境界与精神动力;才能用科学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经过反复验证的真理。
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及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反映了各国革命与建设普遍性或共性的一面。
因此,马克思主义不能丢,否则革命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与此同时,各国的革命与建设又无不具有各自的特殊性或个性,表现为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本国国情决定的与他国不同的环境、条件及问题。
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就是要求充分认识这种不同,在正确认识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能全面、正确地回答本国革命与建设的重大问题,从而确保革命与建设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
人类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近百年来更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8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⑴识记:无产阶级革命。
答: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⑵领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答: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答:⑶简单应用: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⑴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住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产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直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这之中也会发生革命,例如资产阶级革命。
但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
⑵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以住的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
⑶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权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
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并遍及全球
马克思为什么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爆发并遍及全球首先社会主义是一种更进步的主义只有社会生产力水平到一定程度才能进入社会主义。
而资本主义它就具有了社会主义出现的前提。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最先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所需的条件,比如,强大的工人力量及同盟,工会的组织,尖锐的阶级矛盾,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其次,作为马克思社会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形态,始终遵循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发展过程。
一个新的社会的产生,必须是在前一个社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
对于社会主义而言,它一直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来出现的,我们也是从资本主义的对立面来理解的。
从社会形态的发展来看,它的出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否定。
但是,社会主义社会需要的是在克服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与危机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发达的社会生产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既需要有一个发达的生产力作为基础,同时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更高的生产力,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克服和直接继承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作为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形态来出现。
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正是在这一种考虑下才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当在发达国家里出现。
因为在发达国家中生产力发达、社会化程度高,而且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比其它落后国家更为强大,更能适合作为多数来进行社会的管理和完成自身的解放。
在强调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不排除在落后国家里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可能性。
只不
过,在马克思社会史观视野里“落后国家”指的是诸如德国、法国等稍微比英国落后的国家,而不是指俄国等落后资本主义国家,也不是指中国。
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符合唯物史观
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符合唯物史观以俄国十月社会革命为开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欧、亚、拉美十几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主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这些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而又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些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之前基本上都是工业水平不高,政治民主程度不高的国家,这种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历史事实是否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还是这一规律在一定时期阶段的特殊表现?一、关于落后国家可能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同时发生”的预想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历史条件,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发生和取得胜利,它将在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形成了世界市场,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个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国家事变的影响。
大工业的发展,使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向上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在反对无产阶级时是一致的,它们会联合起来共同镇压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
因此,社会主义革命是国际的事业,它将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发生,至少在英、法、德同时发生,才能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当时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速度一般取决于大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平。
资本主义越发达,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也就越成熟,也就越容易爆发无产阶级革命。
然而,马克思也并没有否认那些资本主义不发达,经济条件落后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
1845-1846年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来看,社会主义革命应当首先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条件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0世纪的历史却告诉我们,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首先出现在了不发达国家。
那么,社会主义革命何以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呢?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其背后涉及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力图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解释。
要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必须理解不发达国家面临的困难和压力。
不发达国家由于历史原因、资源条件和外部压力,往往处于经济发展的落后状态。
他们的社会结构存在着巨大的不平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对当前社会制度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高涨,他们渴望改变现状,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制度。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思想在不发达国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革命力量得以快速发展。
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取得胜利,还与国际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不发达国家的侵略和剥削愈演愈烈,这加剧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矛盾,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为不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引领下,不发达国家的革命力量得以迅速壮大,革命者们得到了理论、经验和物质支持,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
不发达国家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结构也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国家的封建地主制度和殖民地体系使得社会矛盾尤为尖锐,民族矛盾也相当突出。
这就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得革命力量更容易汇聚。
而且,这些国家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也有利于革命的发展,使得革命力量更容易获得群众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计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然而社会主义却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
分析这些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主要原因,并阐明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要求:1、字数1000——2000字。
2、在作业最后一行,注明学号、真实姓名,以免成绩漏登。
答: 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是因为:
1、比较落后的国家虽然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发达,但是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并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资产阶级在社会地位中并不是完全起主导地位,他们只是一小部分(在中国以四大家族为代表),而无产阶级代表的劳苦大众则是大多数的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广大的工人、农民),这样就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2、以美、英、法等资产阶级国家高度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趋于成熟。
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链条中出现薄弱环节。
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战争加剧了同相对落后国家之间的矛盾,使其达到了极其尖锐、不可调和的程度。
而在这些国家中,由于受到外界力量的压迫或自身变革带来的影响使统治阶级力量严重削弱,而这时倍受奴役压迫的无产阶级及人民力量迅速壮大起来,出现良好的革命形势。
而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的腥风血雨、枪林弹火中经受残酷的锻炼,也逐渐日趋成熟日趋壮大起,并且在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中扎根下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革命力量。
我国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的必然性是: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设想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1、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时期(又称政治上的过渡时期);2、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3、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在我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宣布社会主义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但毛泽东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化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决定的。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是脱
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其次,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样的历史进程,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再次,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现代化,不可能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标准,而是以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起点,去提高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
可见,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学号:14003061400013姓名:刘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