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对策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日报/2007年/1月/15日/第010版
理论与实践
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对策思考
陈友义
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两年来,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先后出版了《潮汕时节与崇拜》等五本潮汕民俗文化丛书,将潮汕民俗文化研究逐步引向系统化,更是引发人们的关注和关心。
但总的来说,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目前尚存在着规划缺失、理论深度不足、横向联系较少等问题,因此仍须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深入研究。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源于民间,行于民间,属于民间。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到某些人“重雅抑俗”思想的影响,民俗文化往往得不到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被一些人当作迷信糟粕加以冷落和反对。
因此,要加强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首先就必须彻底转变对民俗文化的种种偏见和误解,充分认识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1、系统开展潮汕民俗文化研究,有利于推进潮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潮汕民俗文化是潮汕文化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潮学研究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理清潮汕民俗与潮汕地区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与其他民系民俗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均有助于推进潮汕文化研究,促进潮学研究的纵深发展。
2、系统开展潮汕民俗文化研究,有利于培育、提升潮汕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推进大潮汕的文化建设。
民俗文化决不仅仅是一种文物的价值,作为一种传统与习惯,它早已渗透在民族的血液之中,并镌铸着民族深层的心理积淀,与今日及未来始终保持息息相通。
民俗文化源自传承,又在现实社会中丰富发展,纵向连接古今,横向沟通内外,既蕴藏着民族的主体精神,又包含着外来因素的影响。
以科学的主人翁精神,去探索民俗文化中人的主体意识,并探寻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承变异中的发展踪迹,深入发掘潮汕民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于培育、提升潮汕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加强大潮汕的文化建设,推动潮汕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系统开展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可以为发展潮汕旅游业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无论是具象性的实物,还是无形的精神产品,都只有人文旅游资源的独特的客观基础。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门类齐全,从生产、商业、贸易、交通的物质生产文化,到衣、食、住的物质消费文化,再到社会组织、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游艺竞技的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的精神文化,应有尽有,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面貌。
就潮汕而言,山不著,水无名。
潮汕旅游资源的可比优势是其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是一种特别引入关注、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而潮汕民俗文化则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一直以其实用性、知识性、审美性、神奇性等独特魅力成为重要而丰富的旅游资源。
因此,打造强大的潮汕民俗文化游,将风情万种的潮汕民俗文化展现给世人,更好地吸引游客,充分领略潮汕民俗文化的风采,必将有助于潮汕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整合研究资源,强化研究规划l、进行科学定位。
首先要明确潮汕民俗文化的类型与分类、性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流变、传播与风行等问题;其次要明确潮汕民俗文化在整个潮汕文化体系以及在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再次要明确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意义、对象、范围、任务以及与政治、宗教、礼法、道德、艺术、语言之间的关系,并形成系统研究的模式。
同时,还要注意吸纳外来民俗文化,重构新的民俗文化体系。
2、整合研究资源。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混乱、涣散是个不争的事实。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各有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各自出版刊物(汕头的《潮学通讯》、潮州的《潮州文化研究》、揭阳的《潮学》,此外,三市的社科联、文联等文化机构的刊物也分别发表一些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文章。
这就造成许多课题纯
属重复研究,对潮汕工夫茶的研究就是突出表现。
因此,整合潮汕民俗文化学术研究资源,显得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笔者就此建议潮汕三市联合建立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协作中心,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学术研讨会,并出版《潮汕民俗文化研究》专刊,借以提升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提高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实效;同时要对三市现有的有关文献资料和人才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加强彼此协作,着力造就一支有水平、有活力的潮汕民俗文化研究队伍。
3、强化研究规划。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需要“百家争鸣”,必须“百花齐放”,但不是“百花乱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研究规划,建议首先由各县区组织人力,编写当地的民俗文化集,打好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再组织三市学者,吸收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编撰潮汕民俗文化丛书的经验,编写《潮汕民俗文化大观或大全》;同时组织部分理论水平相对高的学者,开展潮汕民俗文化的专题研究,撰写出一批有学术层次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潮汕民俗文化研究丛书。
三、提高研究的理论深度
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离不开民俗文化理论的引领。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深入学习文化学理论,自觉地将文化学理论运用于潮汕民俗文化研究中,研究潮汕民俗文化的源流、分类、性质、特征、结构、功能、体系、价值:研究潮汕民俗文化与各地民俗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潮汕民俗文化所体现的民性以及对潮汕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等等;要不断调整思路,既要进一步深入民间,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民俗文化的介绍,同时要把研究的重心转向宏观和对新的理论生长点的培植与发展,努力开拓研究新视野、新领域,把微观探索和宏观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成果。
四、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吸收最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民俗文化研究是研究社会群体自发规范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并总结为一定理论方法,用以移风易俗的应用性的新学科,是一门涉及面极广的综合性学科,需要综合地运用有关学科的资料方法,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研究。
纵观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情况,我们不难发现,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引入最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是没有,但毕竟太少了,这无疑也是制约潮汕民俗文化研究更上一层楼的又一关键因素。
因此,潮汕民俗文化研究要走出痛苦徘徊的“沼泽地”,取得突破性进展,就需要研究者的共识和合力———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吸收最新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我们必须大胆运用分类、综合、比较、计量分析等科学方法,以及计算机、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努力使潮汕民俗文化研究走向新的综合,充分运用社会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多学科以及各项专业知识,深入民间调查采访以及田间作业,进一步收集、扩人潮汕民俗资料。
五、加强与周边地区以及海外地区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必然离不开与其他民系民俗文化的比较研究。
文化是传播、变迁的;文化又是交流、发展的,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活”的文化更是如此。
潮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民系民俗文化,与其他民系民俗文化,特别是与中原、闽南、客家、广府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加强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必须加强与周边地区民俗文化的联系比较。
由于“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潮汕民俗文化与海外潮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也必须加强与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民俗文化的联系比较,通过加强同国内外各地的民俗文化研究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和交流活动,进一步开创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