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古训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养身俗语

黄帝内经养身俗语

黄帝内经养身俗语第一篇:黄帝内经养身俗语养生语录1.“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事操劳”;肆欲纵色,耗散精气,喝酒行房事,此行差也。

2.“唾沫吐得太远,有伤元气”。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没有非分之想,平和安宁,真气保存体内,形影不离,病不伤也。

4.“仁者寿也:胸怀宽广者,益寿;反之。

胸怀狭隘者,不益健康有害生命”;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者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

注重道德修养:“浩然正气”有利于身心健康……5.“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能心如止水;”“还在判断值与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6.“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就是说:情绪不稳定,什么病都来了。

7.“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

”8.大病大汗后不可冷水浴,太饿太饱都不可沐浴;晨起三千步,睡前泡足浴;足浴,可以促睡眠;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去;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9.“起居有常,卫生合理”。

春三月:应晚睡早起,漫步于庭院,舒缓身体;夏三月:晚睡早起,不怕白天长,胸中无怒气,违反伤心;秋三月:早卧早起,使神志保持安宁,违之伤肺;冬三月:早睡晚起,藏阳除寒,违之伤肾。

10.“睡眠是重要之重”能睡者长寿也;“一夕不卧,百日不复之说”。

“会吃不如会睡,吃人参不如睡五更”,“为道之百编,而卧最为首” 即为睡觉最重要。

古人曰“睡眠,要先睡心,后睡眠”(即安定心神睡觉)11.“不妄作劳,劳作不过量,不要随便付出体力;”“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12.“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既春夏保养心和肝,秋冬保养肺和肾。

13.木梳:晨起三千下号称“木梳丹”;梳头有疏通络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作用。

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顺口溜
1、喝水莫冰凉,对肠胃不好伤。

说明:喝水应温开水或自然温度的水,以免影响肠胃消化。

2、早起三省之习,一省精神、二省养生、三省防病。

说明:早起可以增强精神、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3、脑中常想像,身体不易倦。

说明:长期保持积极的思想状态,有助于身体健康。

4、闲坐莫靠背,常竖使背力。

说明:坐姿应挺直背部,以保持健康的脊椎。

5、少食多餐药石,多食少餐身体健。

说明:饮食应多样化,以保持身体健康。

6、头部入水,脚不易着凉。

说明:洗脸、洗头时应将头部浸入水中,有助于预防感冒。

7、常运动,心情宜好,丰富生活,保健身体。

说明: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心情。

8、用脑密,如鱼跃,用脑慢,如黄鹤。

说明:用脑应灵活应对,不宜过于迟缓或过于紧张。

9、食药不离口,病来不用愁。

说明:合理的饮食和药物可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10、凡事不要过,心情不易紧缩。

说明:生活中要适度,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

总之,老祖宗留下来的养生顺口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顺口溜传承至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益的知识,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同时,这些顺口溜也传递了中国人对健康的重视和对生命的珍视。

老祖宗的“四字经”让你健康活到老

老祖宗的“四字经”让你健康活到老

老祖宗的“四字经”让你健康活到老中华老祖宗留下的许多“养生经”,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蕴含深意。

衣食住行处处都有学问,处处都可养生。

下面从衣食住行4方面来介绍老祖宗的养生四字经,对现代人也很有借鉴。

衣衣不过厚,不怕温高,衣不过薄,不怕风高。

人体各器官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内才能保持最好的状态,所以根据天气的变化,增添或减少衣服就显得非常重要。

民间用“二八月乱穿衣”来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古人提倡“春捂秋冻”,这是人们维护身体健康的经验。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

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食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古人说“吃米带糠,吃菜带帮”是指米糠和菜帮都富含人体需要的营养。

谷粒最外层的种皮不能食用。

种皮里的谷皮,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无机盐,是身体所需维生素B的主要来源。

谷类的主要成分胚乳包在糊粉层里,含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

谷粒的一端是胚芽,胚芽除了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外,还含有维生素E,因此米面加工得越细,营养损失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损失就越严重,营养价值就越低。

中医认为,韭菜味辛咸,性温,有温中行气,补虚益阳,散瘀解毒之功效。

韭菜因能振奋阳气,更宜男性进食。

另外,生藕甘、寒,具有消淤清热,《日用本草》认为:“一切血证宜食之”。

这里的血证,包括了吐血、咳血、子宫出血等症。

也就是说,莲藕对一切表现为出血的疾病都有好处。

而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机能,更易患“血证”,因此,多食莲藕对女性来说尤其有好处。

胡萝卜营养丰富,人称蔬菜“人参”。

胡萝卜素在小肠受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维生素A。

老祖宗的200句实话

老祖宗的200句实话

老祖宗的200句实话1,多吃不如细嚼。

2,食大厌精,烩不厌细。

3,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4,饭前喝口汤,永远没灾殃。

5,多吃青菜少吃肉,粗茶淡饭能长寿。

6,饱洗澡,饿剃头。

7,饭后行百步,不用上药铺。

8,臭鱼烂虾,害命冤家。

9,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10,常吃素,好养肚。

11,甜言夺志,甜食夺齿。

12,多吃咸盐,少活十年。

13,锅碗瓢勺洗得光,不靠佛爷甭烧香。

14,吃饱不吃胀,吃胀伤五脏。

15,谷贱伤农,饭多伤胃。

16,闲话不可乱讲,东西不可乱吃。

17,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18,饭后喝汤,越长越胖。

19,话多不值钱,吃多不香甜。

20,开水多喝,强似吃药。

21,滚粥辣汤,舌头遭殃。

22,粥里加山楂,到老眼不花。

23,粥里加银耳,食了手不麻。

24,早上盐水漱口,百病自动逃走。

25,细米白面,吃成瘦杆。

26,米细面精,吃成猴精。

27,粗茶淡饭,吃成肉蛋。

28,青菜可口,疾病逃走。

29,萝卜上市,郎中没事。

30,常吃葱蒜,不提药罐。

31,饮茶饮茶,提神解乏。

32,酒饮头杯,茶饮二盅。

33,平时多吃葱,一身好轻松。

34,淡茶温饮,清香宜人。

35,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36,常喝茶,少烂牙。

37,早茶助精神,晚茶导不眠。

38,饭后喝多水,肚子就闹鬼。

39,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

40,入秋食板栗,健胃又补脾。

41,红糖生姜开水泡,睡前饮用治感冒。

42,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43,枕头选不对,越睡人越累。

44,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45,睡觉不睡巷,最毒穿堂风。

46,睡觉不点灯,早上头不晕。

47,用手抠肚脐儿,要了小儿命儿。

48,照方子抓药。

49,疮怕有名,病怕无名。

50,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51,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52,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53,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54,好汉只怕病来缠。

55,小病不治成恶疾。

【显名】56,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57,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58,好将不用多,一个顶十个。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养生”顺口溜1.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2.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

3.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

4.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5.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6.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走。

7.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暑去暑赛仙方。

8.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9.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10.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11.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12.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13.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14.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15.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6.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17.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18.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19.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20.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21.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

22.常吃素,好养肚。

2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4.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25.睡前泡脚,胜吃补药。

26.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27.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28.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29.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30.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31.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32.一日三笑,人生难老;一日三恼,不老也老。

33.铁不磨要生锈,人不动要减寿。

34.睡多容易病,少睡亦伤身。

35.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36.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37.饭吃八分饱,到老肠胃好。

38.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39.仨核桃俩枣,长生不老。

40.心胸宽大能撑船,健康长寿过百年。

PS: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三字经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三字经

1. 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

——庄子2. 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3. 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

——孙思邈4. 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葛洪5. 牢齿之法,早朝叩齿三百下为良。

——陶弘景6. 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延十年之寿。

——张景岳7. 饮食不节,杀人顷刻。

——李时珍8.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朱丹溪9.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黄帝内经》10.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11.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黄帝内经》12. 夫精神志意者,静而日充者壮,躁而日耗者老。

——《淮南子》13. 琴医心,花医肝,香医脾,石医肾,泉医肺,剑医胆。

——《幽梦续影》14.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

——《养生要集》15.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16. 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

——钱琦17. 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吴普18. 食能以时,身必无灾。

——《吕氏春秋》1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2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

——《吕氏春秋》21.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2. 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23. 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葛洪24.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生气通天论》25.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26. 爽口物多终作疾。

——李时珍27.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备急千金要方》28. 养心莫善于寡欲。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古训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古训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古训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青红萝卜,生克熟补。

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心不清净,思虑妄生。

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

冷勿冰齿,热勿灼唇。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

老祖宗留下来的千年古训:五字良训(474句)

老祖宗留下来的千年古训:五字良训(474句)

老祖宗留下来的千年古训:五字良训(474句)五字良训1.致富先治愚,治愚办教育。

恶人先告状,无理先报屈。

2.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河边无青草,不要多嘴驴。

3.新林无长木,新池无大鱼。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4.嫁女择佳婿,娶媳求淑女。

不挑秦川地,单挑好女婿。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1.人情一把锯,你来我也去。

人生有波澜,世事有屈曲。

2.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3.居视其所亲,达视其所举,富视其不为,贫视其不取。

4.让人非我弱,得志莫离群。

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

5.宁忍自己气,莫伤父母心。

无病休嫌瘦,家安莫怨贫。

6.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无本休言利,有货不愁贫。

7.盛世藏古董,乱世屯黄金。

饱暖思淫泱,饥寒起盗心。

8.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

酒逢知已饮,诗向会人吟。

9.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10.官清民接近,主雅客来勤。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11.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隐士不可仿,政客不可近。

12.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

从来名利地,易起是非心。

13.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权势不能侵。

15.一勤交十懒,不懒也要懒;一懒交十勤,不勤也要勤。

16.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17.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18.穷人见穷人,非亲胜似亲;富人见富人,是亲不认亲。

19.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

长存君子道,日久见人心。

20.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21.水是故乡清,月是故乡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22.欲除心头病,拔去眼中钉。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23.读书趁年轻,临老始看经。

有书真富贵,无官一身轻。

2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下。

自得山中趣,谁论世上名。

2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生命有终结,学习无止境。

26.读书能见道,入世不求名。

养生妙招

养生妙招

5、睛常转
转睛就是顺、逆时针旋转眼球。有人说“养生先养眼”,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你的眼睛不仅仅是涉及视力问题,还牵扯到你全身,影响着你的健康。眼睛是人体感受器中最敏感、最精细的器官,还和情感有密切关系。
中医理论研究证实,人体十二条经络均与眼睛有密切联系。当身体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时,都对眼睛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今时代,电脑、电视使我们长时间把眼睛固定在一个目标上,目不转睛,眼睛肌肉就容易衰弱衰老,视力很快退化。
8、 腹常运
运腹其实就是顺时针方向揉腹。现代医不断向下推移,不断地被消化、吸收。不被吸收的残渣遗留在大肠内,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若肠胃蠕动不正常,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较久,水分被吸收过多,就会形成便秘。有资料说明,粪便停留时间过长是美容的大忌,更有甚者,还会诱发直肠癌。腹部的自我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疏通经络、活血化淤,防止胃肠潴留及便秘。以达健体强身的目的。
1、齿常扣
扣齿是空口上下齿有节率略闻声响的扣击。据说,经常扣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他的《养生记》中有“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等语,说明扣齿养生,由来已久。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食物也越趋精细,结果使得咀嚼器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扣齿正可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增加适当的生理性刺激,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能力。此法简便易行,随时随地可作,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扣齿方法:口唇轻闭,有节奏地扣击上下齿,先扣两侧大牙60次,再扣门牙60次,每日2~4遍。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2、津常咽
咽津是将口中唾液慢慢咽下。咽津是历代养生学家都推崇的方法,称其有“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的作用。并有诗赞曰:“津液频升在舌端,寻常漱咽入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

老祖宗留下的古训全集

老祖宗留下的古训全集

老祖宗留下的古训全集古训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智慧和价值观。

作为我们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古训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古训,并分享我对它们的个人理解和观点。

一、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中找到平衡和中道的原则。

我个人理解,中庸之道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追求平衡,不要过于偏激,要避免走极端。

对于我来说,应用中庸之道的方法是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抉择时冷静思考,寻找最合适的折中方案。

二、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个古训告诉我们要善于计划并珍惜时间。

每一天的早晨都是新的开始,我们要在一天开始时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条不紊地执行。

我个人深受这个古训的启发,每天早晨,我都会制定一份详细的计划,以及时管理和分配我的时间。

三、知足常乐:这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古训之一。

它告诉我们要满足于现有的条件,不要贪心不足。

我认为,知足常乐是一个重要的心态和生活哲学,它能让我们更加满意和享受当前的生活,同时也能减少一些无谓的纷争和纠结。

四、礼义廉耻:这是我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要有礼貌、有道德感、有廉耻感。

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展示自己素质和修养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环。

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古代圣贤给我们的忠告。

它告诉我们财富的获取和运用应该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以及应当坚守道德底线。

个人认为,财富并不是万能的,正确的获取和使用方法才是关键。

总结回顾: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几个重要的古训,并分享了个人对它们的理解。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要追求平衡;一日之计在于晨,要善于计划和管理时间;知足常乐,要满足现有条件;礼义廉耻,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正确获取和运用财富。

老祖宗留下的古训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仅是一些智慧的箴言,更是精神指南,引领我们走向健康、和谐和富有意义的生活。

老祖宗留下来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留下来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留下来养生顺口溜
老祖宗留下来了一些经典的养生顺口溜,这里列举一些,仅供参考:
1. 吃饭七成饱,穿戴适当少,耐点饥和寒,益寿又延年。

这就应验了,千古之名言:“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2. 多喝豆浆与牛奶,多走步道把腿伸,少吃肥肉多运动,少抽香烟多睡眠,饮食正常加休息,身体健康有保证。

3. 粗粮杂粮营养全,既保身体又省钱;饭食只求八分饱,避免过胖惹病缠;每天锻炼不可少,活到百岁不为夭。

4. 生命在于运动,生存在于劳动;饮食营养身心健,动静适度寿自高。

5. 吃饭莫饱,饱食伤胃;饮酒莫醉,醉酒伤肝;饱不洗澡,饿不剃头;饿着肚子莫洗澡,饱了之后莫剃头。

6. 热饭冷茶泡,有病你难逃;热饭热水泡,身体自感好;饭菜嚼烂吃,身体健如初;饭菜不用咽,有利身体康。

7. 常洗衣服晒太阳,耳聪目明胜仙药;穿衣戴帽要谨慎,感冒伤风不得了。

8. 每日三餐有规律,身体康健有保证;饮食宜软不宜硬,过硬易伤脾胃齿;粗细搭配荤素食,样样都吃不后悔。

9. 健康长寿是福气,福气来自日日新;每天清晨做早操,伸伸手来弯弯腰;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锻炼有精神。

10. 吃饭先喝汤,不用请药方;晨起一杯水,到老不后悔;饭前
先喝汤,胜过良药方;饭后一支烟,伤胃又伤肝。

养生古训 不可不信

养生古训 不可不信

龙源期刊网
养生古训不可不信
作者:马志宏
来源:《祝您健康》2003年第06期
“一德”。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 “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

“安”即静心,“和”即顺心。

“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八乐”。

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维,见德思义。

”。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

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他们注重调养身心,追求健康长寿,提出了许多养生方法和原则。

以下是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的一些主要方面。

1. 饮食养生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他们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意味着要均衡摄取谷类、水果、肉类和蔬菜,以保持身体的营养平衡。

古人还注重食物的烹调方法,如蒸、煮、炖等,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2. 运动养生古人认为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提倡“动而不疲,行而不倦”。

古代养生书籍中记载了许多养生运动方法,如太极拳、气功等。

这些运动注重调节呼吸、舒展筋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

3. 精神养生古人认为精神健康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他们注重修身养性,提倡“内修身,外养性”。

古代养生书籍中强调了冥想、静心、读书等方法,以平衡身心,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4. 草药养生中国古人非常重视草药的养生功效。

他们熟知许多草药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古代养生书籍中记载了许多草药的使用方法,如人参、黄芪、枸杞等,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和增强免疫力。

5. 针灸养生针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

古人认为通过针灸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养身体的目的。

针灸被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对于促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

6. 赏景养生中国古人非常注重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他们认为赏景可以舒缓压力,提升心情,促进身体健康。

古人喜欢在自然环境中散步、观赏花草树木,以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并通过与自然融合来调整身心。

总结起来,中国古人的养生智慧包括饮食养生、运动养生、精神养生、草药养生、针灸养生和赏景养生等方面。

这些养生方法和原则至今仍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的健康和长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养生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夏养三伏”,老祖宗咋养的

“夏养三伏”,老祖宗咋养的

“夏养三伏”,老祖宗咋养的作者:张正修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2年第08期俗话说“冬养三九,夏养三伏”。

老祖宗们度夏强调“调息静心”,同时在衣食住行诸方面也有相应的养生招数。

南宋诗人陆游深谙“调息静心”其道,一到夏天他就会静坐修身,以静消除燥热。

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称,夏季“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古人主张大热天不能穿得太多太厚,但又不能不穿,衣服也要勤换。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孙真人卫生歌》中称:“夏月汗多宜换着。

”另外,他在《千金要方》中认为,“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

古代有一种叫“羞袒”的夏装,它前挡胸,后挡背,在透气、吸汗的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地散出热量,减少出汗,避免“汗多亡阳”。

在饮食方面,古人主张夏天饮食应偏酸辛。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表示,夏天饮食宜“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古人还认为三伏天不宜多食太冷之物。

孫思邈在《摄养枕中方》里说,有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生病,“皆由涉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强调夏食不能贪凉。

东晋陶渊明在夏天很讲究睡觉。

《四时幽赏录》记载:“陶潜于夏日,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明戴羲《养余月令》称,夏天“勿极热,勿大汗,勿暴露星宿”,否则“皆成恶疾”。

古人还提出夏日“午睡”很重要,清曹慈山《养生随笔》称:“每日时至午,阳气渐消,少息所以养阳。

”宋代文豪苏东坡对于苦夏养生有“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的诀窍,意思是盛夏里人们应该少思虑,保证充足的睡眠,行动宜缓慢,不要过于剧烈,同时注意节制饮食。

为了适应炎热,古代民间提出了“纳凉”概念。

“纳凉”又叫“乘凉”。

如何纳凉?不同时代有不同选择,但蔽日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降低体表温度是最普遍的方法。

如唐代,人们喜欢搭凉棚以避暑。

明代高濂《四时幽赏录》记载了不少古人的“夏时逸事”,“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

老祖宗的十句古训

老祖宗的十句古训

老祖宗的十句古训1. 谨信泛爱,重道尊师。

传子一经,金玉薄之。

——《河东裴氏家训》子弟们应当严谨守信,关爱他人,尊重师长。

要给子女们多留一些书籍,而少留下一些钱财。

2. 吾非徒望尔辈但取青紫,荣身肥家,如世俗所尚,以夸市井小儿!——王阳明《王守仁家训》我不只是希望你们能当大官,光宗耀祖,显赫门庭,使家中富裕起来,像世俗所推崇的那样,在老百姓中夸耀你们。

3. 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

——袁采《世范》世上的人们都善于当别人的子女,也善于成为别人的父母,不能够孝顺自己父母的,也常常会去想虐待自己的子女。

4. 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范仲淹《与诸子及弟侄》凡事应该以大局出发,看大节大义,不要私下里议论是非,不要因为小小的利益和名声招来大的灾祸导致后悔莫及。

5. 近日忧居猛省,一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

——《曾国藩家书·沅浦九弟》最近在家中烦闷之时突然醒悟到这一点,决定要向平实处努力,希望还能做回老实本分之人,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6. 经难知,且自以汝贤父为师,汝父宁轻乡里耶?经书中说的事情是很难理解的,你将你那贤明的父亲作为自己的榜样,但是你何曾见到过你的父亲,情满过自己的邻居呢?7. 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蜘蛛结网,得罪了人类哪一点呢?有人说蜘蛛夜间会向月亮祝祷、诅咒,害得人家墙壁倾倒,于是就一律把蜘蛛除掉。

这种说法,到底是根据哪一部经典而得出的结论呢?8. 训曰:“徒学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

”故学者所以饰百行也。

——孔臧《勤学苦读》古训说:“仅仅通过学习获得知识,这还是不够好的,只有脚踏实际去践行,这样才可以”因此,这正是真正喜好学习的人,会喜好践行的原因所在。

9. 才尽身危,好名得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

——东方朔《东方诫子》自古以来那些有才华而锋芒毕露的人,都十分危险。

中医医界古训

中医医界古训

中医医界古训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学中,有着一些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承载着医者对于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启示,对于中医医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条中医医界古训及其内涵。

古训一:治未病中医学强调疾病的预防和健康的保护,治未病的思想成为了中医独特的理念之一。

治未病的核心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医生应注重望闻问切等四诊合参,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询问,以及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尽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同时,中医强调调整饮食结构,合理选择食材,遵循“饮食宜清淡、少油炸”的原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治未病观念提醒中医医界,医者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疾病,更是为患者提供健康引导和预防保健的指导。

古训二:三因制宜“因果论”是古代中医医疗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的病因,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古训中的“三因制宜”体现了中医学中的个体化诊疗原则。

在中医治疗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年龄、疾病类型等因素,结合针灸、草药、按摩等疗法,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计划。

此外,中医还注重病因治疗,即找到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自身的康复和抵抗能力。

通过“三因制宜”,中医医界不仅能够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更有效地治疗患者的疾病。

古训三: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中医通过观察和分析病人的脉象、舌象、气色等,找到疾病的具体病因,然后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中医医界,辨证论治的精髓是“辨证求因,以求得辩证归根治疗。

”即通过明确疾病的实质,找到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辨证能力,且要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古训四:和为贵中医着重强调人体内外的平衡,提倡和谐与平顺。

和为贵即是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重调和阴阳,平衡寒热,以求疾病的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古训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

冷水洗脸,美容保健。

汗水没落,冷水莫浇。

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

男不离韭,女不离藕。

青红萝卜,生克熟补。

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

心不清净,思虑妄生。

心神安宁,病从何生。

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烟熏火燎,不吃为好。

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

食服常温,一体皆春。

冷勿冰齿,热勿灼唇。

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头部宜冷,足部宜热。

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

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

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

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25.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26.睡觉莫睡巷,最毒穿堂风。

27.睡觉不点灯,早起头不晕。

28.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