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合集下载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合杂志,2011,20(2):170-171. [8] 孙菊娣. 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分
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9,8(5):59-60. [9] 李政锦,周文,彭昌,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变化的研
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3221-3223. (收稿日期:2019-05-26)
究与实践,2017,10(4):112-113.
[3] 王静,曾昭成.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228 例临床分析[J]. 临床荟萃,2014,29(9):214-216.
[4] 罗春霞. 不同年龄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及肺外表现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年 8 月第 23 卷第 23 期
长组患儿肺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婴幼组,且以心血管系
统侵犯较多。婴幼儿组肺外并发症较少,症状较轻,究其原因
为肺外并发症的出现与免疫因素有关,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
可存 在细 胞 免疫 功 能 失 衡 ,降 低机 体 有 效 免 疫 应 答 [6],儿 童 免
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大日趋加强,故年长组患儿肺外并发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刘长靖
(岑溪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 目的 分析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选取 80 例 RDS 患 儿,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NIPPV 组 40 例和经鼻持续气道正 压通气(NCPAP)组 40 例,对 2 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临床 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IPPV 组患儿的 PaO2、 pH 显著高于 NCPAP 组(P<0.05),PaCO2 显著低于 NCPAP 组 (P<0.05);治疗成功率 87.5%,显著高于 NCPAP 组的 70.0% (P<0.05);呼吸暂停发生率 40.0%,显著低于 NCPAP 组的 67.5%(P<0.05)。结论 NIPPV 治疗 RDS 的疗效优于 NCPAP, 且更少引发呼吸暂停。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
1 资 料 与 方 法
胸部的 x线 片没 有好转迹 象 ,必须 进行气 管插 管和机 械通
气 ,符合上述一条 即为治疗失败 。
1 . 4 统 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进 行 统 计学 分 析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 验 ,计数 资料 采用 检 验 ,P< 0 . 0 5说 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
患儿分 成对 照组 ( N C P A P组 )和 治疗 组 ( N I P P V组 ) ,每 组各 3 O名 患 儿 。对 照组 中患 儿 的平 均 胎 龄 是 3 0 . 5±1 . 8 周 ,1 4名女患 儿 ,1 6名 男 患 儿 ,出生 时 重 量 为 1 4 5 7 . 5± 4 0 2 . 5克 ;治疗组 中患儿 的平 均胎龄是 3 0 . 0± 2 . 5周 ,1 2名 女 患儿 ,l 8名 男患 儿 ,出 生 时重 量 为 1 4 1 0 . 8±4 5 1 . 7克 ,
医 疗 论 坛
Me d i c i a l Tr e a t me n t F o r u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8 1・

血氧饱和度小 于 9 0 %。临床 表现 为轻 、中度 呼 吸窘迫 综合 征 ( R D S ) 。 两组患儿 的性别 、年龄 等一 般 资料 差异 不显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指标上 的比较
1 . 1 一般资料
将我 院 2 0 1 1年 1 2月到 2 0 1 3年 1月收治的
胎龄在 3 4周 以下 的 6 0名呼 吸窘 迫综 合 征 ( R D S ) 患儿 的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作者:毛小俞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目的经过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方法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20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例。

在试验组中:对患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在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和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比例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98%)明显大于对照组(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早产儿在早产儿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就是呼吸窘迫综合征。

这种疾病也是导致早产儿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

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并伴随肺结构发育不成熟所致,即气管注入PS后,拔管采用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对收治的患者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处理之后,对患者进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且出现的并发症少。

现将有关的具体情况做以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200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RDS诊断标准,患儿有RDS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典型的X性表现。

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0例。

对这些患者进行诊断并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患者没有先天性的畸形、感染以及胎粪吸入等情况,在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试验组:其中男性患者为58例,女性患者为42例;患者的年龄在27~33周,平均为29.5周;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为42例,女性患者为58例;患者的年龄在28~32周,平均为28.6周。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应用新型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新型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4 8± 2 3 h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4 P< . ) 对照组发生呼吸机相 关肺 炎 6例 , 8. 3. ) , t 96 , 0叭 ; 发生率 2 . % , 14 观察组
发 生 呼 吸机 相 关肺 炎 2例 , 生 率 6 7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P<00 ) 对 照 组 平 均 吸 氧 时 间 为 (3 2± 发 .% 差 t 6 1, .1; 1. 47 d 观 察 组 平 均 吸 氧 时 间 为 ( . .) , 6 4±3 1 d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32 P<00 ) 对 照 组 治 愈 出 院 1 .), f .4, .5 ; 9例 , 治愈
黄从 付 ,肖政 祥 ,陈诚 , 旭 ,张旭光 ,卢士仰 ,周翔 何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龙 岗 区妇 幼 保 健 院新 生儿 科 ( 112 5 87 )
【 摘要 】 目的 探讨新 型经鼻持 续气道正 压通 气( C A ) N P P 治疗极低 出生体重早 产儿 呼吸 窘迫综合征 的作
20 07年 1 至 2 0 月 0 9年 2月 期 间 , 选

11 一般 资 料 .
0 13k a , 经 皮 血 氧 饱 和 度 < 5 , 除 青 紫 型 .3 P ) 或 8% 排
择 出生后 即转入新生儿科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 儿进行
研 究 , 中诊 断 为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征 并 达 到 上 机 指 征 的 其 2 例 患 儿 为 对 照 组 , 予 N P P治 疗 后 诊 断 为 呼 吸 窘 8 给 CA
排除患儿合并 先天性 心 脏病 、 内 出血 、 出血 、 颅 肺 肺水肿 、 气胸 、 自主呼吸 、 无 肺发育不 良等疾病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价值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价值

别构 成 、平均胎 龄及 出生 体质 量等 基线 资料 比较 差异 不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本 研究 符合 医 院伦 理委 员会 要求 且获 其批 准 ,患 儿家 属对 治疗 方案 知情
且签 订 同意书 。
1 . 2 治疗 方法
临床重视 【 3 ] 。其 中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NI P P V) 是目
F L OW S Y S T E M 型呼吸机,选择大小合适的鼻塞,
参数 设置 :呼气 末 正压 4~ 8 e mi l, O,流速 6 ~ 1 0 L /
ai r n ,吸氧浓 度 O . 2 5~ O . 4 0 ,根 据其 血 气分 析结 果及 患儿 病情 调节 呼 吸机参数 。吸氧浓 度 < 0 . 3 0 ,且 血气 正 常 ,无 呼 吸暂停 或 呼吸窘 迫则 可撤 机 。 观 察 组 患 儿 采 取 N I P P V 治 疗 , 使 用
方法 : 选择 2 0 1 3年 6月至 2 0 1 4年 5月本 院新 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收的 7 8 例 NR DS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 , 采用随机数 字表 法将其分组 ,其 中对照组 3 9例 患儿采用传统经鼻持 续气道 正压通气 ( NC P A P)治疗 ,
观 察组 3 9例 患儿采用 NI P P V治疗 ,分析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和转 归情况 。结果 : 经治疗后 两组患者 p H、P a O, 、OI 指标较治 疗前 均有显著提 高,P a CO 较治疗前有显著下 降 ( P< 0 . 0 5) ,治疗 后P a O P a C O OI 改善观察组优 于对照组 ; 观察组 无创通 气时间及 平均住 院时间较之 对照组减 少,
1 资 料 与 方 法 a g e r B a b y l o g 8 0 0 0型 呼 吸 机 ,调 节 吸 气 峰 压 l 5~2 0 c mH , O,呼气末正压 5~6 c mH , O,呼 吸频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长发育。

其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呼吸窘迫、氧合障碍和二氧化碳排出不畅。

目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机械通气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但两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通过建立一定的气道正压,改善肺泡塌陷,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减少肺损伤。

而机械通气则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氧气送入肺部,帮助呼吸运动,维持肺部通气和氧合。

两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对比研究对于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机械通气对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的参考和选择。

通过探讨两种方法的原理、应用及效果比较,以期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效果,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两种通气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探讨它们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时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我们也希望通过比较分析,找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和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优劣势,为医学工作者提供更合理的治疗建议,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促进我国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水平的提高,为新生儿健康保驾护航。

1.3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为新生儿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这是一种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常见于早产儿或窘迫症状明显的足月婴儿。

该综合征主要由于胎儿肺部未充分发育、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塌陷所致。

患有Ⅳ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氧合不良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发展成为气胸、肺气肿等并发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应用临床疗效论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应用临床疗效论文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早期应用与临床疗效分析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2008年1月起,对109例28~32周早产儿进行了rds早期呼吸支持和治疗观察对比,以探讨n—ippv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109例,出生后30分钟内,28~32周的早产儿。

排除标准:①剖宫产儿;②糖尿病母亲;③母亲产前1周用糖皮质激素;④小于胎龄儿;⑤产房分娩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明显的胸廓畸形。

应用随机数字法将10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间歇正压通气)和对照组(持续正压通气);rds诊断标准见参考文献早产儿rds的诊断标准[2]。

方法:①分组及n—ippv的使用:观察组早产儿在出生后只要自主呼吸>30次/分;或者患儿fio2≥40%,经皮血氧饱和度波动在93%~96%,x线胸片显示有rds的早期征象,即积极进行n—ippv 的呼吸管理。

选择鼻导管连接呼吸机,呼吸机初调参数为fio2≥40%;rr 30~40次/分;ti 0.3~0.4秒及i/e 1:1.5;pip50次/分或4天、能停用n—ippv和n—cpap时,吸氧氧流量93%、呼吸频率≤50次/分,且再没有drs影像学征象者被视为正常。

nrds按照肺泡萎陷程度分为4级[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

观察组生后72小时内施行机械通气率19.6%,对照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经x线胸片显示无肺气肿、气胸和肺炎改变。

见表1。

讨论新生儿呼吸支持降低了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病死率,改善了活产儿的预后。

由于临床广泛使用的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带来的肺损伤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等远期不良预后,促使选择非侵入性的无创机械通气。

它可避免不良作用,并达到保护性通气和呼吸支持与治疗的目的。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

= MA P × F i 0 2 ×1 0 0 / P a O e ] ,以及改用气管插管
机 械通气 的 比例 、 治疗 成 功率及 辅助 通气 的时 间。 疗效 评价 : 治疗成 功 J : 使 用 NI P P V 或 NC —
P A P治 疗 后 , 患儿生命 体征平 稳 , 病情改 善 , 发

早期 、 及时、 有 效 的治疗是 降低 新生儿 呼 吸窘 迫综合 征 ( N R DS ) 死亡率 , 改 善 预 后 的关 键 。 目 前, 国内临床 医学 中普遍 采 取 经 鼻 持续 气 道 正压
治疗 , 以气 管 导管 吸净气 道 内分 泌物 , 2 mL生理
盐 水 +珂立苏 7 0 mg / ( k g ・ 次) , 气 管 插 管后 将 上 述 药液通 过吸 痰管缓 慢 、 匀速推 注入 患儿气 管 内 ,

8 4・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na r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2 0 1 3年第 1 7卷第 2 3 期
经 鼻 间歇 正 压 通气 联 合 珂 立 苏 治疗 新 生儿
碳 酸血症 ;④ 有典 型 肺 部 X线 变 化 ; ⑤ 符 合 机 械通气 指征 。排 除标 准 :① 胎粪 吸入综 合 征 、 湿 肺、 先天性 肺炎 、 先 天性 心脏 病等其 他疾 病引起 的 呼吸窘 迫患 儿 ; ② 人院 2 4 h内死 亡 的 患儿 。其 中男 4 2例 , 女 1 8例 ; 胎龄 2 8 ~3 7周 , 平( 3 3 . 5 ± 2. 5 ) 周; 出生 体 质 量 1 1 0 0 ~3 5 8 0 g , 平均( 2 2 9 0 ± 5 6 0 )g ; 顺产 2 5例 , 剖官产 3 5例 ;1 mi n A p g e r 评分 ( 6 . 7 ±1 . 3 ) 分; 胸片分级标准: 工~ Ⅱ级 4 5 例, Ⅲ级 1 0例 , Ⅳ级 5例 。将 患 儿按 照 治疗 方 法 的不 同分 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3 0例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
现代 医 院 2 0 1 7年 3月 第 1 7卷 第 3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 d e m Ho s p i t a l Ma r 2 0 1 7 V o l 1 7 N o 3
经鼻 间歇正压通气 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 出生 体 重 儿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中 的疗 效 比较
试验 , 其中 N I P P V组 3 5例 , N C P A P组 3 4例 。两组
患儿 在胎 龄 、 性别、 生产方式 、 年龄 、 出 生体 重 、 A p g a r
吸 机辅助 呼 吸的一种 通气 模式 。经 鼻持 续气道 正 压 通气( N C P A P ) 和 经 鼻 间歇 正 压 通 气 ( N I P P V) 是 常
黎 炽旺 陈宏香 张文 明 温伟珍 刘镇滔 李 炎 温 园香
【 摘 要】 目的 探讨 经鼻间歇正压通 气( N I P P V) 与经鼻持 续气道正压 通气( N C P A P ) 治疗极低 出生体重儿呼
选择我院产科 出生 , 诊 断为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 , 并排 除合并 先天畸形 等的极低 出
【 关键词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经鼻持 续气道正压通 气; 极低 出生体重儿 ; 新 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征
中 图分 类 号 :R 7 2 2 . 1 2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3 3 2 X . 2 0 1 7 . 0 3 . 0 3 1
极 低 出生 体重 儿是 指 出生 体 重 ≥1 0 0 0 g 、 同 时 <1 5 0 0 g的活产 新 生 儿 , 多数 为 胎 龄 小 于 3 2周 的 极 早产儿 , 由于其 呼吸 系统发 育不成 熟 , 肺 表 面活性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反复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2 ()6 5 1 : 9—7 . O
7 朱志红 , 邹琳 , 翟东滨. 老年 人的跌跤 问题及预 防. 国外 医学 护理学
分 册 ,9 7 1 ( )2 2 . 19 ,6 1 :0— 2 ( 稿 日期 :0 6— 7- 8) 收 20 0 2
以挽救虚弱病人的生命 , 降低残 障的发 生 , 减轻 家庭 、 社会 的负
维持中性 温度 、 电监护 、 心 抗生 素预防感染 , 采取部分或 全静脉
营养 。对于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 , 给予 翻身 、 背 、 拍 局部 刺激等 综合治疗 , 反复呼吸暂停则 给予相应 治疗 。 如 12 方法 :2例患 儿全部符合反复呼吸暂停的诊 断标 准… , . 1 将 其 随机分 为甲 、 乙两组 。甲组 4 6例 , 乙组 4 8例 , 组病例在 性 两 别、 胎龄 、 体重 、 临床症 状等方面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在综合 治 疗 的基 础上 , 甲组给予 氨茶碱 , 首次 负荷量 5 gk ,0 i m / g3 m n内静 脉滴注 , 维持量 每次 15~2 g k , 8~1 . m / g每 2小时 1次 , 用荮 3~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功 。调节参数 : 吸入 氧浓度 ( i: 为 0 2 FO ) .9~0 8 压 力保 持在 .,
0 3 0 6 k a 对超低出生体重儿 ,i2 0 2 04, . 9~ .9 P ; FO 为 . 1~ . 压力 为
02ka . 9 P 。无效时逐渐增加压力 , 每次约 0 16 P , .9 k a 压力尽量 控 制在 0 8 P . k a以下 。当脉搏血氧饱和度( p 2 9 %或 动脉血 S O )> 5 氧的压( a : >8 P , P O ) - k a 呼吸暂停 好转时进 行动脉血气 分析 , _ 根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观察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观察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AOP患儿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呼吸支持,治疗组采用nBiPAP进行呼吸支持。

比较两组呼吸暂停缓解率、治疗无效后气管插管率、总用氧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呼吸暂停缓解率为55.3%,明显高于对照组32.5%(P<0.05);治疗组的治疗无效后气管插管率为7.9%,低于对照组27.5%(P<0.05);两组用氧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出血、气胸、鼻压伤、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BiPAP治疗AOP与NCPAP相比具有显著的疗效,且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產儿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早产儿呼吸暂停(AOP)。

有研究报道,AOP的发生率与胎龄及出生体重存在负相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1]。

胎龄小于28周、30~33周、35~37周的AOP发生率分别为90%、45%、10%,而胎龄大于38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2]。

AOP常规治疗给予加强气道管理、吸氧、物理刺激、辅以氨茶碱或枸橼酸咖啡因等药物,多数患儿能缓解[3]。

但频繁发生的AOP需要辅助通气治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新生儿病房最常用的呼吸管理技术,疗效欠佳时,则改用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而由此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nBiPAP)治疗AOP的临床效果逐渐得到广泛认可。

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治疗的78例AOP患儿,分别采用nCPAP及nBiPAP治疗,比较两者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Z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

Z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 息和吸入性肺炎。
吸氧治疗
根据患儿缺氧情况,给予 适当吸氧治疗,以改善缺 氧状态。
保暖
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调节 中枢发育不全,需采取保 暖措施,维持适宜的体温 。
药物治疗
氨茶碱
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改善通气,可用于治疗 呼吸暂停。
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的发病率较低 ,导致临床样本量相对较小,给研究带来一定难 度。未来可以通过多中心合作,扩大样本量,提 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跨学科合作
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如儿科、新生儿科、神经科等。未来应加强跨 学科合作,整合各学科资源,共同推进研究进展 。
缺乏长期随访
家庭护理
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护理技巧 ,如正确抱姿、喂养方法等 ,以帮助极低出生体重儿改 善呼吸状况。
长期随访
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长期 随访,关注其生长发育和呼 吸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 在问题,提高康复效果。
06
研究进展与展望
当前研究热点
发病机制研究
深入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呼吸暂停 的发病机制,以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
呼吸困难
宝宝出现呼吸急促、浅 快,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青紫
由于缺氧,宝宝可能出 现口周、鼻尖、指趾端
发绀。
吸气性三凹征
吸气时出现胸骨上窝、 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
凹陷。
精神状态
宝宝精神状态较差,反 应差,嗜睡或昏迷。
诊断标准与方法
诊断标准
诊断方法
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出现呼吸暂停( 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秒,伴有或不伴有青 紫)。

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俯卧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

N C P A P 、氨茶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实施俯卧位 的护理 干预 , 取
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 般资料
选取 2 0 1 5年 1 O月一 2 0 1 6年 1 0月 胎龄
值 高于对照组 , P a CO 低 于对照组 ,氨茶碱 用 药时间、 NC P A P 上 机 时间 以及住 院时 间均短 于对照 组 ;研 究组 总 有效 率 达
刘 经飘 曾 倩 梁腊梅 曾秋 月
(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 , 广东 阳江 5 2 9 5 0 0)
【 摘要 】目的 探 讨 俯 卧 位 经 鼻持 续 气 道 正 压 通 气
( NC P A P ) 在 早 产 儿 频 发 呼吸 暂 停 中的 应 用 效 果 。方 法 将符 合 条件 的 8 0例 原 发 性 频 发 呼 吸 暂 停 早 产 儿 随 机 分 为研 究 组
示【 J J . 柳州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 2 0 1 6 , 1 6 ( 6 ) : 7 7 — 8 1 .
【 3 】 任华住 院患者“ 文化休克” 的护理体钿 . 慢性病学杂志 , 2 0 1 0 , 1 2 ( 9 ) :
1 1 46文化休 克原 因分析及护 理对策[ J J . 青 海
医药杂志 , 2 0 1 1 , 4 1 ( 3 ) : 3 6 — 3 7 .
综上所述 , 重症 医学科患者 出现文化 休克现象不 可避免 , 但 医护人 员应根据患者 的社会环境 和文化背 景 ,了解其 生活 方式 、 宗教信仰 、 价值 观和文化需求等 , 提 供科学 、 合理 的护理 措施 , 将患者 的文 化休 克程度降 至最 低 , 促进 其早 日康复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β—EP、NPY表达的影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β—EP、NPY表达的影响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β—EP、NPY表达的影响目的:分析研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β-EP、NPY 表达的影响。

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患儿中抽取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再接受氨茶碱治疗,研究组则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神经肽Y (NPY)、β-内啡肽(β-EP)的表达情况。

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的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标(OI、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OI、PaCO2均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兩组NPY、β-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PY、β-E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可考虑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其疗效突出,安全可靠,且患儿β-EP、NPY改善明显,值得应用。

呼吸暂停属于早产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1]。

疾病发作时,可出现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变慢、肌张力降低、青紫等症状,若早产儿发生反复性呼吸暂停,未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可损伤脑组织,引起脑缺氧,甚至发生猝死[2]。

近年来,本院在治疗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时多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其疗效突出,本研究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患儿80例,采用分组方式进行研讨,对比此治疗方式在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疾病上的优势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反复呼吸暂停患儿中抽取8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比较邓培育【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与持续正压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永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氧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气漏、视网膜病变、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和氧疗时间分别为(6.73±2.65)、(5.67±1.76)d,观察组分别为(10.52±3.14)、(2.12±0.75)d,观察组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为96.67%(29/30),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00%(9/30),观察组为6.67%(2/3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接受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相比,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接受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更好,吸氧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21【总页数】2页(P3929-3930)【关键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早期鼻塞式间歇正压通气;早期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作者】邓培育【作者单位】永城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南商丘 47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6早产儿指在37周胎龄之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又称为未成熟儿[1]。

患儿因身体组织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极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生命[2],因此须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 P P V 组 辅 助 通 气 时 间较 NC P AP组 明 显 短 ( P<0 . 0 1 ) 。NI P P V组 机 械 通 气人 数 明 显 少 于 NC P AP组 ( P<0. o1 ) 。
2组 2 h和 2 4 h p H、 P ( O 2 ) 指 标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均 < 0 . O 1 ) 。结 论 停较 N C P A P有 更 强 的 呼 吸 支 持 作 用 , 并 减 少 机械 通 气 时 间 。
p e d i c l e s c r e w i f x a t i o n or f t r e a t i n g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j u n c t i o n b u r s t f r a c -
经 鼻 间歇 正 压 通 气 治 疗 极 低 出生 体 质 量 儿 原 发 性 呼 吸暂 停
乔彦 霞 , 曹琴 英 , 葛 军, 韩丽 萍 , 谢 娟
( 河北省 石 家庄 市第 四 医院 , 河 北 石 家庄 0 5 0 0 1 1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经 鼻 间歇 正 压 通 气 ( N I P P V ) 治 疗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 原 发 性 呼 吸 暂 停 的 疗 效 。方 法 将 2 0 0 9
N 1 P P V 治疗 极 低 出生 体质 量 儿 原发 性 呼 吸 暂
[ 关键 词] 经 鼻 间歇 正 压 通 气 ; 经鼻持续正压通 气; 呼 吸 暂停 ; 低 出 生体 质 量 儿 ; 超 极 低 出 生体 质 量 儿 ; 早 产 儿
[ 中 国分 类 号 ] R 7 2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 0 0 8—8 8 4 9 ( 2 0 1 3 ) 1 2—1 3 0 2— 0 2
l a mi n e c t o my a n d v e r t e b r o p l a s t y f o r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o r a c o l u mb a r f r a c —
[ 8 ]
t a r e s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r e v i e w o f 4 1 c a s e s [ J ] .C l i n i c a l N e u r o l o g y a n d

1 3 0 2・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3 A p r , 2 2 ( 1 2 )

取2 0 0 8年 5月一2 0 1 2年 6月该 院极 低 出生体 质 量 儿 原 发 性 呼 吸 暂 停 患儿 4 0例 纳 入 经 鼻 持 续 正 压 通 气( N C P A P ) 组, 2 组 患儿 胎 龄 均 小 于 3 4周 , 患儿 胎 龄 、 出生 体 质 量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2组 患 儿 分 别 给 予 相 应 治 疗 , 观 察 2组 效 果 。 结

I n j u r y, 2 0 1 2 , 4 3 ( 4) : 4 0 9— 4 1 5
】 ]

Mo h a m me d AE, Hu y T D, E r i n E, e t a 1 .E x p a n d a b l e v e r s u s n o n e x - p a n d a b l e c a g e s f o r t h o r a c o l u m b a r b u r s t f r a c t u r e [ J ] .Wo d d N e u r o —
年 9月~ 2 0 l 2年 9月 石 家 庄 市 第 四 医院 收 治 的 极 低 出 生体 重 儿 原 发 性 呼 吸 暂 停 患 儿 4 0例 纳 入 N I P P V组 , 并 随 机 抽
一 . 一 薹 m … ~ 一 _ ~ 一 詈 一 ~ Ⅲ 一 ~ l 三 一 ~ . ~ 一 _ 墓 一 聃 ~
[ 9 ]
c o l u m b a r b u r s t f r a c t u r e s [ J ] .I n t e r J S u r g , 2 0 1 1 , 9 ( 7 ): 5 0 1
T o d d WP. S u r e s h RC , Mi r H, e t a 】 .S h o r t S e g me n t V S .L o n g s e g me n t
s u r g e y, r 2 01 1, 7 5( 1 ): 1 49—1 5 4
[ 7 ]
S c o t t B, Mi c h a e l S , Me y s a m K, e t a 1 .C o mb i n e d o p e n d e c o mp r e s s i v e
N e u r o s u r g e y, r 2 0 1 2, 1 1 4 ( 7 ) : 9 0 2— 9 0 6
J o s e p h R. C o n s e r v a t i v e v e r s u s o p e r a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o f i s o l a t e d t h o r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