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结构变化与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功能
中国政党制度的概念和解释
1.中国政党制度的概念和解释政治参与。
①为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开辟制度化渠道,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②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广集民智,广求良策,推动执政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③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步发展。
利益表达。
①中国人口众多,存在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
②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
③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④能够有效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协调利益关系,照顾同盟者利益,从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社会整合。
①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治制度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②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为前提,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合作,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
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目标下,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和组织社会沿着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民主监督。
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
②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反映社会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供多方面的党外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
维护稳定。
①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避免了政党互相倾轧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内耗,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②既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又有各民主党派的广泛参与,能够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转型期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实现
立 以来 , 国共产 党不 断在总 结历 史经验 和实验 创新 的基础 上发 展 中 马 克思 列亍 主义 , 在指导 思 想上 逐 步将 马 克思 列 亍主 义 、 毛泽 东 思 想 发展 到邓小 平理 论和 “ 个代 表 ” 三 重要 思 想 , “ 国特色 社会 主 以 中 义理论 ” 富了社 会 主义 意 识 形 态 的 内 涵。 同 时 , 国 以来 , 别 丰 建 特 是改革 开放 以采 社会主 义现代 化建 设 的巨大成 功 , 撑和 强化 了各 支 民主党 派和广 大 国民对 “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理论 ” 念 。建设 有 中 信 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 , 把我 国建 设 成 为富 强 、 主 、 明 、 谐 的社 会 民 文 和 主义现 代化 国家 , 已经成 为包 括各 民主党 派在 内的我 国各族 人 民现 阶段的 共同理 想 。中国各 政 党在 意 识形 态 上 的团 结一 致 形成 强 大
的社会 凝聚 力和号 召力 , 前中 国社会 整合提供 了强有力 的思 想 为当
保障。 二 、 型期 中国政 党制度 社会 整合功 能所 面临 的挑战 转
、
中 国政党 制度社 会整合 功能 的具体 表现
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多 党合 t  ̄政 治 协 商制 度 作 为中 国 的政 党 qO z 制 度是马 克思 列亍 主义与 中 国实际相 结合 的产物 , 中国共 产党 和 是
整 合 三 个 方面 ; 析 了在 当前 社会 转 型期 , 国政 党 制 度 的 社 会整 合 功 能 面 临的 严 峻 挑 战 。 提 出要 有 效 实现 中 国 政 党 制 度 的 社 会 整 合 功 能 必 分 中 须做 到 : 要 深 化 对 中国 政 党 制度 的认 识 ; 要 充分 发 挥 中 国共 产 党在 中 国 社 会 整 合 过 程 中 的 核 心 作 用 ; 一 二 三要 不 断 提 升 民 主 党 派 的 社 会 整 合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整合功能新论
力”[2)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政党已普遍 ,
成为社会整合结构的构成部分,但对中国的特定情 形来说 ,政党还是社会整合结构的主导性部分。在 应对国家的存亡危机和超大社会的现代化变迁的压 力中所形成的中国政党制度,在机构、体制、意识 形态等方面都具备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
52
原则组建的政党 ,它的组织网络 ,涵盖了整个中国 社会,中国共产党的基础组织 (支部) 深人到了中 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每个角落。由此可 见 ,当代中国执政党的结构在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由
核心向边缘逐渐扩散且相当周密的组织网络,这个 网络的结构是非常有利于发挥政治整合功能的。 任何社会整合最有效也是最有根本的方式和途 径就是使某意识形态社会化。就当代中国而言,社 会主义意识形态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实际上在中国已成为合法性的符 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的整合作用还表 现在它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 自己的内涵。这不仅可以使意识形态本身获得适应 性发展,还能够强化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 , 此外, 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 国社会的整合过程中,在社会整合的结构中有其特 殊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执政党的 政策是实现社会整合的重要源泉。就政策的角度来 看,社会整合的根本问题就是各种利益,尤其是相 互冲突利益之间的协调。通过政治体系的政策过 程,各种利益之间形成妥协或协调一致的关系。因 此,社会整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系吸 收、同化、消解和融合社会各种利益和要求的能 力。就此来看,我国政治体系的政策过程基本上是 能够满足社会整合的一般要求的。就目前政策的实 际情况来看,执政党的政策在总体上是能够融合不 同利益群体的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长期形成的有关 工人、农 民、知识分子、民族,统战等方 向的政 策,也是有利于社会整合的。
提升政党制度的社会整合效能——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结构功能分析
中 央 社会 主 义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THE CENTRAL I NSTI TUTE OF S O CI ALI SM
Fe b, 2 01 3
第 1 期( 总第 1 8 1期)
NO. 1 ( Ge 1 . 1 8 1 )
合效 能
在 现代 政 治体 系 中 , 是 多种政 治 社会 化 的方 式 共 同发挥 作用 。然 而 , 在 普遍 的政 党 政 治 体 制 下 , 政 党
命 团体都 聚 合起 来 。为 了更 好 地 奋 斗 , 承受牺牲 , 人
们需 要 意识 形态 的激励 , 他们 需 要某些 东 西成 为 信仰
诉 求基 础上创 造一 定 的利益 分配规 则 , 既具 有 广泛 的 群众代 表性 , 又完 成 了社会 成员 自下 而上制 度 化 的利
益表达 , 从 而实现 利益 整合 。
( 三) 组织 整合 : 以组 织 网络 充 实政 治 资 源
的核 心价值 能 够凝 聚力 量 , 达 成 共识 , 为政 党 赢 得 合
方式 和途 径 就 是 使 某 种 意 识 形 态 社 会 化 。 ” _ 5 政 治 社会 化过 程是工 具而 不是 目的 , 这个工 具悄 然 为 目的 所用 就成 了一 个 政 党基 调 的扩 音 器 。现代 政 党 制 度 是政 治合 法性争夺 的主战场 , 也 是政 党意识 形 态扩 大 化 的主 战场 。任何 政 党 都 渴望 通 过 自上 而下 的政 治
会 认 同 的过程 。政 治社 会 化 与 社 会 整 合 是 一 对 实 质 相近 的概 念 , 分 别 以政治 学 和社会 学 的不 同学 科 范 式
理所 当然 地成 为政 治社 会化 的最 强 主体 , 在政 治社 会
论新形势下我国政党制度优势及功能提升
组织 掌 握 的社 会 意识形 态 的领导 。其 次是政 治资源
整合 。在中国这样的超级发展 中国家实现现代化 , 政 治体 系必 须掌 握 和 分配 相 当量 的 资源 , 且 能够 并 有 效地 利用 这些 资源 。中 国政 党 制度 , 其本 身 也是
巨大 的政治 资源 , 种 作 用 主要 表 现 在 民 主党 派 可 这
党 的参 政功 能发 挥不 够 充 分 共产党是执政党 , 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 党 或在 野 党 , 民主 党 派 是 自觉 接 受 共 产党 的政 治 领
导, 与共 产 党通 力合 作 的友好 党 派。这 种政党 制度 ,
以合作和协商代替了对立和斗争, 能有效保持社会 稳定 和谐 。这 种政 治制 度又 能够广 泛 听取 和吸收 各 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 保证 国家方针 、 政策决策的
德 。在 实现现 代化 的过程 中 , 政党 制 度 作 为 上层 建
但是毕竟 只有 6 年的历史 , 2 在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 不够完善的地方 。
( ) 政党 领导 能 力有待 提 高 一 执
毛 泽东说 过 :所 谓 领导 权 , “ 不是 要 一 天 到 晚 当
口号去高喊 , 也不是盛气凌人要人家去服从我们 , 而 是要以党 的正确政策和 自己的模范工作 , 说服和教 育党外人士 , 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 。 但是实 ” 际工作 中 , 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却不重视和其他党 派 的合作 , 甚至认为多党合作可有可无 , 把民主监督 看 做是 民主党 派 给 共 产 党找 麻 烦 , 民主 党 派工 作 对
科 学化 和 民主 化 , 而 有效 地 保 证 了我 国政 治 长期 进
的稳 定 和 政治 生活 的有 序运 转 。 ( ) 固的对 外 防御 功能 五 坚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开发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分析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开发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分析作者:程林顺杨静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06期摘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稳定社会的功能。
当前需要因应社会发展形势要求,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进行开发,实现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奠定社会稳定的民主化、法治化基础。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开发拓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民主形式,形成多元利益的协调与整合机制,促进社会稳定的实现。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功能开发;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稳定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6-0016-0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基本特征。
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能够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
坚持和发展好这项制度,实现协商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民主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
我国非竞争性政党制度要求强有力的外部制约与监督,以避免走向寡头政治,需要在执政地位的巩固和民主政治的推进之间找到平衡点,进一步开发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稳定社会的功能。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功能开发奠定社会稳定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的基础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民主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
只有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民主制度,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功能的发挥过程,就是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过程。
在国家作出重大决策之前,将要决策的问题进行广泛的酝酿、磋商、讨论,开展充分、反复的民主协商,进行不同意见的比较研究,吸收任何对国家和人民有利的因素,把好意见集中到决议或决定的草案中去,实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
论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的执政党角色定位
( 复旦大学
峰
20 3 ) 0 4 3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 上海
[ 摘要] 执政党在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执政党的角色定位有着密切关系。角色定位关
系到执政党以何种姿态、 何种方式介入社会利益结构调整。社会利益结构调整 中政党 的角 色定位 包括 两个方 面的重要 内客 : 一获得力量的来源和 执政的 社会 基础。 执政党只 有拥有对本阶级的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才 能获得本阶 级的 有力支持, 才有能力和办法处理好社会利益关
系的 协调, 保持社会稳定。为了巩固 本阶 级的 支持, 执政党要时 刻注意 维护它所依靠的阶级的 根本利益。 以日 本自 党主导的日 民 本社会现代化为例。 农村是日 本自
民 传统政治基础和根基所在, 党在农村的支持率远高 党的 自民 于在城市。自民 党必须要依靠农村的票田才能长期执政。因 此 自 党非常注意保护农村和农民的利益。同时正是由于在农村 民 地区的 高支持率, 自民党才得以长期维护一党独大的地位。 尽 管依靠相对落后的 农村和 保护农民 利益是自 民党的 传统政治战 略。 但是这并不妨碍自民党从根本上倾向于现代化。因为现代 化是整个日 本社会所有阶层的共同利益。 现代化符合农民 和农
在社会利益 结构调整中 执政党 代表的是社会各阶层的最基 本的 共同 利益, 但是它依赖的最根本的社会基础还是其所依靠 村的长期和根本利益。 保护农民 其目的 也在于现代化本身。因 的阶 级。 这两者并不矛盾。 在实现社会共同 利益中维护本阶级 为长期稳定的 政治是现代化的内 在要求。 正是由 于根基在于农 利 益是执政党在利益结构调整中的 重要定位。 村的自 党能够依靠农村的长期的 民 巩固的支持维护社会的稳 定, 所以它同时也能够代表在 日 本现代化过程中成长的 各个阶 政党起源于阶级斗争, 是阶级斗龟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段的 产物, 终原因是隐藏在阶级斗争背 其最 后的经济事实。 现代社 层的 利益而长期执政。 共同 会的经济现实就是没有一个阶级或者阶层是可以脱离其他阶级 因 从某 此, 种意义上讲, 执政党的代表性与执政党的阶级性 或阶 层而独立生存和发展的。 这就是说任何阶级的利益都必须 两者 在某些条件下往往是互补的。 一个强大的政党是联系各种 和 社会其他阶 级和阶 层合作才能实现。 从这种利益的内在要求 社会力量的 纽带, 有能力以 制度化的公共利益代替分裂的阶 级利 来看, 保持合作既是政党的阶级利益要求, 也符合社会最基本的 益, 获得社 会各阶层的 广泛支持和认同。为此, 执政党不仅要赢 所代 级, 己 社会。 从根本意 共同 利益。 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政党要赢得政权和巩固政权, 得自己 表的阶 而且要赢得自 所管理的 除 了 要有本阶级的 支持, 它还必须得到其他社会阶层的拥护或与 之 合作。为了 维护这种合作的共同基础, 这就要求执政党除了 从 本阶 级的 立场出发, 还要能够最大限度地代表和维护社会根 本利益。 但是执政党并不能因 此淡化维护本阶 级利益的政治任务。 因为 政党是 有阶 级性的, 任何政党都代表 一定的阶级利益, 这形 成了 政党的 号召力和 影响力。只有政党代表好、 维护好本阶级 的 根本利益, 政党的力量才不会流失, 它的社会基础才能够巩 固。 执政党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 义上讲, 在中国 这两者之间更加没有本质的冲突, 工人阶级领导 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执政的中国 共 产党不可能代表个别集团或阶 级的利益去掠夺和榨取其他社会 成员。因 为中国 共产党的阶 级利益与社会利益是高 度一致的 。 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带来社会利益结构调整, 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各阶层、 各方面的利益矛盾纵横交织, 盘根错 节, 异常复杂。 社会阶层内 地区之间, 部, 地区内 长远利益和 部, 短期利益, 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 等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 利益矛盾。 利益失衡导致心理失衡, 也成了当前社会情绪的重
中西政党制度功能的再思考
总第41期第4期2010年10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 nal of G u a ngdo ng I n s t i tut e of Soc i al i smN o.4.2010Seri al N o.41中西政党制度功能的再思考刘强(广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广东广州510030)摘要:由于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竞争性政党制度主要发挥利益表达的民主功能.中国的政党制度则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整合和维护稳定的多重历史使命。
西方政党制度虽然也具有社会整合、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等功能,但与中国政党制度相比却表现出衍生特征,属于衍生功能。
与此同时,中国政党制度虽然也拥有利益表达、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功能,但明显呈现出偏弱和附属的特征,属于附属功能。
关键词:政党功能;利益表达;维护稳定;社会整合;政治参与中图分类号:D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949(2010)04—0077一05英国政治学家欧内斯特巴克认为.“政党是把一端架在社会。
另一端架在国家上的桥梁”111.通过这一桥梁。
政党功能表现出双重性格或性质,即一方面政党向社会作出反应:另一方面由政党对社会施以控制,表现为两种功能的结合。
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
中西学者在具体研究中却开始出现巨大的分野。
西方主流学者认为政党制度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目标制定、社会化和动员、政治录用”等四大方面,其中尤以利益表达功能最为显要。
而发展中国家学者则认为.这种论述实际上是对西方“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政党制度功能的概括。
并不完全适合以中国为代表的后发展国家的政党制度。
尽管诸学者在这方面多有研究论述,但读罢仍感有不尽之意,因此,笔者试图从“基本功能、衍生功能、附属功能”等视角,对中西政党制度的功能差异作进一步的分析,以期对理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中西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要阐释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功能.有必要回溯西方政党制度的缘起。
当前社会阶层分化对执政党建设的影响研究
【 关键词 】 阶层 分化 ; 政 党建设 执
任何 一个 政党 都是 以特定 的 阶级或 阶层作 为 自 己的基 础 。伴 随着社 会 转 型 , 国社 会 阶层 已经发 中 生 了重 大 的分 化 和重 构 , 明确其 对 执 政党 的 自身建 设 影响 , 并予 以积 极应对 , 一个对 历史 、 是 对社 会 、 也 是 对 自己负 责 的政 党必 须要 认真 回答 的重要 问题 。 社会 阶层 分化对 执 政党建 设 的挑战和 影 响 十一 届 三 中全 会 以后 。一个 阶层两 个 阶级 ” 工 “ ( 人 阶级 、 民 阶级 和知 识分 子 阶层 ) 农 社会 阶层 模式 被 打破 , 会 阶层不 断被 分化 、 社 重组 。虽然 学界 对如何 划分 存 有 分 歧 。 而 对传 统 阶层 的裂 变 分 化 , 然 企业 家 、 门的 经理 人员 、 专 专业 的技 术 人 员 、 自由职 业 者 等社会 新 阶层 的出现 导致 的整体 阶层 结构变 化 的看 法 已形成 共 识 。这 种社 会 阶层 分 化 与结 构 重组 , 对 执政 党 的 自身 建设 , 至 对 由这 种 自身 建设 所 决 定 乃 的执政 基础 、 执政 能力 和执 政地 位 , 发生着 重 大影 正 响 。 成新 的挑 战 。 形 ( ) 一 阶层 分化 对执政 党 的组 织建设提 出 了新质
上是 一个 边缘 比较模 糊 的 、 笼统 的概 念 。它包 括 产 业工人 、 商业 服务 业人员 . 也包 括掌握 实权 的各级 党 政领导 干部 、 机关 办事人 员等 , 经济 地位 和职业 特 其 征在 当时缺 乏 明确 的差 异 。但 今天 它们之 间 的分化 已经显 性化 , 自的 阶层 边界 已经 比较清 晰 。那么 , 各 执政 党 就必 须面 对一 个 问题 : 统 意义 上 的产业 工 传 人 阶级 还是 先进 生产力 和先进 文化 的代 表吗 ?我们 的阶层 基 础还是 这个群 体 吗?按 照传统 马克 思主义 的理论 逻辑 , 回答 应该是 一定 的 。那 么 , 连带 的问题 是, 我们 如何 提 高这 个 阶层 的 地位 ? 这个 基 础 可不 可 在新 的 时代条 件 下扩 展 ?其 次 . 来 的农 民阶级 原 也 已经分化 成多 个 阶层 。而他们 一直都 是社会 的弱 势群 体 , 随着我 国工业 化 和城镇化 的推进 , 以预见 可 这个 阶层 将越来 越走 向萎缩 。这 就 向我们党 提 出另 个 实 践 的拷 问 : 执政 党 以工 农联 盟 为 自己社 会基 础 的这个 原有认 定 。 是否具 有历史 的长 久性 ?再次 , 尤 其是 应 该特 别指 出 的是 ,在 分化 中形 成 的约 1 . 5 亿 左右 的新社 会 阶层人 员 , 括 民 营科 技 企业 的 创 包 业 人员 和 技术 人员 、 聘 于外 资 企业 的管 理技 术人 受 员 、 营 企业 主 、 私 中介 组织 的从业 人 员 、 自由职 业 人 员 等 。他 们作 为 时代 发展 的 产 物 , 大 程度 上 代 表 很 着 先进 的社会 生产 力 。 乎 比传 统工 人 阶 层 和农 民 似 阶层更 具 有成 为 我们 党 的执 政基 础 的条 件 。 我们 应 该 如何 对待 ?应不 应该肯 定他们 也 是我们 党 的阶层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进一步调整党、政府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党和政府在社会中的职责和功能应合理分开,防止和克服党的基层组织行政化。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探索和创造新的形式,加强农民工、非公有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和部门中的党组织建设。
工青妇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是维护所联系群众的合法权益,向党和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监督政府依法行政,防止和反对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做法。
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它们在处理政府与群众相互关系中、劳资矛盾中,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非公企业工会组织的建立,应当坚持非行政化、独立自主和业余兼职三个原则。
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和积极支持新兴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依法对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要进一步拓展民主党派的发展空间,允许、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发挥多样化的政治功能,要避免各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目标范围的“模糊化”、“趋同化”和政治功能的“单一化”。
【关键词】社会和阶层结构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社会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加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和执政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党和社会的关系,不仅关系执政党自身建设,也直接影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政党属于社会而非国家。
它不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一部分,而是社会组织的一员。
政党同其他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以谋取和掌握国家的权力为奋斗目标的。
政党只有得到多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才能通过革命的方式或者选举的方式上台执政。
如果说国家是火车头,社会是满载乘客的列车,那么政党就是得到多数乘客拥护并通过选举或革命的方式获取整个火车驾驶权的司机。
亨廷顿说:“不是政党反映国家意志,而是政党缔造国家,国家是党的工具。
政府的行动只有反映了政党的意志才是合法的。
论政党与社会整合
论政党与社会整合t胡序杭X摘要:政党是政治资源的社会整合方式,是现代社会整合结构的最重要部分。
党的执政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断提高党的整合能力,这样的能力离不开合理的政治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生成和表现。
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且整合各种非主流的意识形态,以提高社会的政治认同;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制度资源,充分发挥政党功能,形成有效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
关键词:政党社会整合意识形态利益表达利益综合中图分类号:D 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43(2010)04-0004-05从政党政治的运作来看,规律性的东西很多,但政党政治最主要是围绕着四大关系来运作的,即党政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党际关系和党内关系。
这四大关系的交互作用以及状况,反映出执政党的领导能力对所领导的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可能达到的水平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党的领导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政党是现代社会整合结构的最重要部分所谓社会整合(so cial integration),从理论上讲,是针对社会分化产生的异质性超越原有的规范而提出来的,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结构不同的构成要素、互动关系及其功能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提高整个社会一体化程度的过程。
[1]整合/既能够使社会维持其作为社会系统的完整性,又能够使社会进入更高级的适应能力。
0[2](P135)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
而社会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能够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结构。
因此,整合结构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
虽然任何社会都存在着某种履行社会整合的机构、体制和机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社会整合的结构必须能够适应社会的变迁,及时而有效地解决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以政党为中枢,由政党来引导的,因而政治的现代化,离不开政党的运动,政党政治是现代国际政治的显著特征。
一个国家社会整合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执政党的领导能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
湖南社院学报Joum a l of H ur I粕I ns ti t ute of S0c i al i smV01.11,N o.2(2010)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刘菊香’【摘要】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
政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实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国,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除了具有一般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关系外,还具体表现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资源的关系、中国政党制度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社会;关系【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93(20l o)02—0035一04政党制度是制度化了的政党执掌、参与国家权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政党关系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政党从政的固定化了的模式。
【,】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关系之一,在民主政治结构中,政党居于国家与社会之间。
一方面,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民众通过政党去控制国家权力,实现民主政治;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政党与社会连接,与社会实现互动。
“政党创造出民主政治,现代民主政体不容置疑地与政党制度互栖共生”。
~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是由该国国情决定的,也就是要与社会相适应。
因此,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与这个国家的社会息息相关。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
一、政党制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民族国家范围内,个人之间结成的各种非政府组织与关系的总和,它是由普通社会成员以及他们所结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所共同组成的。
啵党制度作为政党政治的实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它们之间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互动关系。
1、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政党的出现得有两个前提条件:(1)必须承认权利产生于社会之内,而并非来自于社会之外;(2)产生于社会之内的权利必须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平等权利。
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与变迁
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与变迁在现代社会,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是两个关键的社会学概念。
社会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而社会变迁则指一个社会在长期的时间跨度内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本文将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概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和个别人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排列方式。
社会结构分为多个方面,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地位结构等。
经济结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和经济组织形式。
它通常包括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分配、社会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等方面。
政治结构是指一个社会的权力分配结构和权力组织形式,包括政府机构、政党制度、行政管理和司法系统等。
文化结构指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生活的方式和文化组织形式,它包括教育、宗教、知识分子、媒体等方面。
社会地位结构是指一个社会中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财富、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差异。
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例如政治经济体制、文化背景、社会价值观及环境变迁等。
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惯性,通常是经历漫长时间和历史沿革所形成的。
在社会结构中,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关系,这些关系如同社会结构的骨架,构成了一个稳定的整体,但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
二、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在长期的时间跨度内,社会结构发生的结构性变化。
社会变迁通常包括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环境和人口等方面的变化。
技术变迁是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文化变迁是指社会中的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经济变迁是指社会中经济形态和经济组织结构的变化。
政治变迁是指政治体制和政治组织形式的变化。
环境变迁是指自然环境和人类环境的变化。
人口变迁是指人口数量、构成和分布等方面的变化。
社会变迁对社会结构不仅有一定的冲击,同时又推动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
中国抗日战争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中国抗日战争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抗日战争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政治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国共合作: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合作。
抗战期间,两党加强了联系和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种合作为日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国的政权结构和政党制度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2. 战时政权调整: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共同设立的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掌握的地区,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这些政权的建立和运作,探索了一种民主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结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战争人民政权的兴起:在抗战期间,战争条件下的抗日人民政权崛起,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
农村中的抗日游击队,以及城市中的地下党组织,对民众开展政治动员,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制度,为中国社会结构注入了新的元素。
二、经济影响1. 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了满足抗战的需要,中国政府和人民加强了对工业发展的重视。
大规模的战争需求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一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新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这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经济基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农村经济的调整:抗战期间,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许多农村地区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
由于抗战需要,土地改革和减租减息运动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动。
这些改革不仅有助于发展农村经济,也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农村基础产生了一定的调整。
三、社会文化影响1. 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中国抗日战争引起了广泛的民族觉醒,人们对国家存在和尊严的认识进一步增强。
这种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妇女地位的提升:抗战期间,天津、上海等城市的妇女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展现了坚强的意志和出色的能力。
中国特色政治制度成长的适应性分析
治、 经济、 文化等不同领域 为一体 的制度体系。 制度形态必须 会 发展 的一种 必然 趋 势 。 要具有中国特色, 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而且要适应 政治对 自1 9 7 8 年改革开放 以来 ,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利益结构逐渐
制 度 弹 性 的相 关 要 求 。 党 的 十八 大 报 告 也 提 出 , 我 国要 继续 坚 变 迁 的 需要 , 我 国 的宪 法经 过了数 次修 改 , 使 得 制度 对 利 益 结
持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 , 加强中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 为 构 变 迁有 了非常 强 的适 应性 和灵 活 性 , 这 尤 其体 现 在 对 于私有
我 国社会 经 济 的发 展 提 供 强有 力 的保证 , 为 中国特 色 社会 主义 财 产与 私营 经 济 的保 障上 。 在 理 论 领域 , 很 多人对 我 国的 宪法 建 设 贡 献 出积 极 的力量 。
我 国宪 法 自颁 布 以来 , 先 后 经 历 了数 次修 改 , 这 也形 成 了 与社会 的利益格局变化 , 以及 经济结构变化相脱离的。 3 0 多年 我 国特 有 的政 治 现 象 。 马克 思主 义认 为 , 法 的 关 系根 源 于物 质 来 , 我 国对 于 宪法 的修 改 是在 遵 循 社 会 经 济发 展 的 需求 ,目的 生活, 我们 只有 从物 质生 活 尤 其 是 利 益 结 构 出发 , 才 能 够真 正 在于将对外开放取得的成果通过 法律形式加以确定。 因此, 修 地 了解 宪法 。
宪政治与利益结构之问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 系。 利 益结构的
在 改革 开放 以前 , 我 国属 于整 体 性 社会 , 与计 划经 济 体 制 变 迁 对 宪法 的调 整 有 着 促 进 作用 , 而 宪法 的调 整 对 利 益 结构 相伴, 利 益 结 构 一体 化 呈 现 出 的是 平均 主 义格 局 , 强调 国家 利 的变 迁 又有 着 肯 定 的作 用 。 也就是说, 我 国宪 法 的修 订是 社 会 益 至 上、 集体利益至上 , 个人利 益 与局 部 利 益 必 须 要 服 从 。 这 的需 求 决定 的 , 是 建 立 在社 会 经 济 结 构 变迁 的基 础 上 , 为 了适 样 的利 益 结构 是 由 当时 的 国内外环 境 决定 的 , 更是 短 缺 经济 下 应社会发展而做 的政治性选择 。 因此可 以说, 宪法修改的法律 的产 物 , 随 着 十 一届 三 中全 会 的 召开 , 我 国的 经济 体 制 进 行 了 意 义要 远 远 高于政 治 意义 , 是 宪 法制 度 的跨 越 式 进 步。
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特征【可编辑版】
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特征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特征一以结构-功能的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特点,是认清当前执政党发展的一条思路。
革命党与执政党在结构与功能方面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当然其功能与结构在系统层次是相同的,以功能来说,按照政治学功能主义学者阿尔蒙德的理论框架,政党在政治体制内的功能大体包括目标制定、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政治动员与社会化、政治录用。
但是,政党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政党建立的方式的不同,其功能的重点与表现也就不同,进而政党结构方式也就不同。
政党结构指政党有机体基本要素构成政党的组合方式,即诸要素以何种方式组合成一个完整整体,可以从组织要素、构成方式、政治角色三个方面去考察政党结构。
对于政党结构而言,政党组织是政党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挥功能的载体。
在政党成立初期,一般都是一个机构承担了多种功能,比如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大都集决策、执行与监督党内三大功能,即横向结构分化不足。
同时,中国共产党还具有创建革命军队的功能。
在政党结构的初步形成时期,外部政治环境、本身的制度与组织、财政资源制约与决定了政党结构的分化。
政党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分化的,比如权贵型政党,从原来只有无组织的少数议员精英,到形成组织化的大众型政党。
从单一组织到多层次的组织设置,比如中国共产党,从原来只有几十人的组织发展到几千万党员的组织,从原来只有几十人的中央组织发展到成上千万人的中央、地方、基层等多个层级,从原来横向上只有执委会机构到增设监察或纪委等多个横向平行机构。
在一定程度上,政党组织结构关系对党员干部的活动和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权力博弈的结果。
政党组织结构,不仅影响着政党在政治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而且决定着政党成员之间的活动领域与权力互动关系,甚至关联着政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
特定的组织结构往往设定了党员活动的总体环境,建构了党组织内部团结的基本形式,决定着政党领袖的选择机制及其领袖间的权力运作,直接影响政党的政治竞争能力与生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 和斗 争 中 自觉 地 、 重地 选 择 了 中 国共产 党 的领 郑
导 。 14 年 9 中 国人 民政治 协 商 会议 的 召开 , 99 月 标 志着 中 国共 产党 领导 的多 党合作 和 政治协 商制 度 的 正 式 确立 , 中同共 产 党 与各 民主党 派 和无 党 派 民主 人 士共 同参加 新 中 国国家政权 建设 。 建 国之初 , 国社 会主 要存在 四个 基本 阶级 , 我 即 T人 阶 级 、 民 阶级 、 农 民族 资产 阶级 和城市小 资产 阶 级 , 知 识分 子 的绝 大 部 分被 归 于城 市 小 资产 阶级 而
、
社 会 结构 变 化 是 中 国政 党 制 度产 生 、
知识 分 子 为其 社 会 基础 , 由于 自身 的特 点 和力 量 的
局 限性 , 们 没有独 立 的余 地 , 他 逐步 在 国共两 党 的对
发 展 的 基 础
( ) 一 中同政党制 度是 中 国社 会 阶级结 构变 迁 的
必 然
广 州 社 会 主 义 学 院 学 报
J R ALOFG AN Z UI S I U EO O I IM OU N U G HO N TT T FS CALS
2 1 年第 2 ( 01 期 总第 3 期 ) 3
No22 1 S r l N .3) . 01 ( e i o3 a
鸦 片战 争 以后 , 国社会 的阶 级结 构 发 生 巨大 中 变化 , 除原 有 的地 主 阶级和农 民阶级 外 , 义产 生 了无 产 阶级 、 办资产 阶级 、 买 民族 资产 阶级 、 北洋 军 阀 、 官
僚 资产 阶级 和 在 中 国从 事 传 教 、 商业 等 活 动 的外 工
本 身发 展 的力 量决 定 的 ,中 国的政 党 制度 》 《 闩皮 书
指 出 : 中同近代这 种 多阶级 、 阶层 的社会结 构 , “ 多 是 中 国多个现 代政党 ( 括共产 党 和各 民主党 派 ) 生 包 产
其 无法担 当巾 国资产 阶级革 命 的领导 者 。共 产党 在
领 导 中 国革 命 的斗 争 中 , 必须 在 建立 巩 同 的T 农 也 联盟 的基 础上 , 取广 大 的中 间势 力 , 争 结成广 泛 的统
一
的 国情 背景 和社会 基础 , 而这 些 阶级力 量 的组 合 、 联
盟, 又是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政 党 制度 产 生 的社 会 基
础 。 ”
一
战线 。各 民主党 派从诞 生 之 日起 就 不是单 一 阶级 的政 党 , 而是 以 民族 资产 阶级 、 市小 资产 阶级及 其 城
我 国政 党制度所特有 的核心一元性和结构 多样性能够适应新 时期我 国社会结构的 变化 中国政 党制度通过 不断发展和 完善 ,
能 够充 分 实现 维护 稳 定 、 会 整 合 和 民 主监 督 的 社 会 功 能 , 社 会 主 义和 谐 社 会 的 构建 中发 挥 重要 作 用 。 社 在
政党 制度是 指 由 同家 法律 规定或 实 际生活 中形 成 的关 于政 党 的社会 政治 地位 、 作用 , 执掌 政权 或参 与 政治 的方 式 、 法 、 序 的制 度性 规 定 。u 方 程 一个 国 家 实行 什 么样 的政 党 制 度 , 并不 是 由人 的主 观 意志 决定 , 而是 由特定 的 历史条 件 、 会 阶级结 构和 政党 社
国资产 阶级 。 中国社会 主要 矛盾 由原来 的地 主 阶级 和农 民阶级 的 矛盾 , 始 变为 外 国 资本 主 义 和 中华 开 民族 的矛 盾 、 封建 主义 和人 民大众 的矛盾 。从 此 , 中
的 范畴 。与这 一 时 期 阶级 状况 相 适 应 , 中国共 产党
作为 中 国工人 阶级 的先锋 队 , 国家 的领 导 者 , 是 在工 农 联盟 基础 上 , 广泛 团结 民族 资产 阶级 、 城市 小资产 阶级 , 立 起 统一 战 线性 质 的政权 。 民主党 派作 为 建 民族 资产 阶级 和城市 小资 产 阶级 的政治代 表参 加 国
社会 , 无产 阶级 和大 地 大资 产 阶级 都 只 占少 数 , 最
广大 的人 民是 农 民 、 市小 资 产 阶级 以及 其 他 的 中 城 间 阶级 。从 人 数上 来 看 , 本是 两 头小 , 基 中间大 ; 从 阶级力 量 的对 比来 看 , 是两 头强 , 中间弱 。 由于各 阶 级 的经 济地 位 不 同 , 定 了他们 的政 治态 度 也 不一 决 样 。资产 阶级 人数 少 及其 在 政 治上 的两 面性 , 定 决
}弘院謦瓤 ・ 0 1 I 1 2 3 年第2 期
4 7
国进 入 民主 革命 时期 , 中国人 民 肩负 着 反对 外 同侵 略 、 对本 同封建 统 治 的 双重革 命 任 务 。为 改 变 国 反 家和 民族 的命运 , 中国社会 各革命 阶级相 继而 起 , 领
[ 关键 词 】 会 结构 变化 ; 国政 党制 度 ; 会 功 能 社 中 社
【 者 简 介】 凌 , , 士 , 庆 市社会 主 义 学 院讲 师 、 作 邓 女 硕 重 学报 编 辑 。 重庆 , 0 04 40 6 【 图分 类 号】 6 [ 献 标 识 码】 [ 编 号 】 6 2 36 (0 )2 f4 — 4 中 D6 5 文 A 文章 17 — 5 22 1 0 一J 7 0 1 ( )
论社 会 结构 变 化 与 中国政 党 制 度 的社 会 功 能
◎邓 凌
[ 要】中 国共 产 党 领 导 的 多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 商 制 度 是 我 国的 基 本 政 治制 度 之 一 , 会 结 构 变化 是 其 形 成 、 摘 社 发展 的 基 本 依 据 。 随 着 改 革 开放 向纵 深 发 展 , 国社 会 阶 级 、 层 发 生 了深 刻 变化 , 对 中国政 党 制 度提 出 了挑 战 , 带 来 了新 的 发 展 机 遇 。 我 阶 这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