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建设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实现——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启示
和农情 , 经过科 学论证, 组织实施 了新村建设与发展运动, 把经济发展 、 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 在一个资本主义
体制和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与跨越式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是在国民伦理水平 与社会发展 不相适应 、 农业濒临崩溃 、 工农与城乡差距大 、 农村经济落后 、 民生活 困难以及文化颓废 、 农 乡风堕落 、 环境污染 、 管理混乱的农村背景
后主持五项教育部、 农业部 “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 “ 重点课 题及规 划课题 , 参加 了两项 国家级“ 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村教 育史” 课题研 究和一项 中国教 育学会“ 十五” 重点课题 。 在教 育部 门最新指 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 14篇学术研 究论文 , 0 出版专著 3 部 , 1 因论文有
体 系研 究等 方 面 , 科 研 成 果排 全 国首 位 。 其
一
、
韩国新村运动的社 会特征
14 年韩国光复后 , 95 国家的科技水平 日 益提高 , 2 世纪 6 年代和 7 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 为 0 0 0
的基础 。 是 , 国国 民的生 活 伦理水 平严 重滞后 于经 济 、 但 韩 科技 的发展 速度 。 灭性 的朝 鲜战争 , 毁 加上 长年 的政 治 动乱 , 以及 循环 往 复 的通 货膨 胀 , 重地 破坏 了韩 国 国民勤 俭节 约 、 互信 任 的 良好 社会 风 尚和 民风 习 , 物质 资源 匮乏 。基 于这种 国情 , 国的决策 者们 一致认 为 : 靠 人力 资源 开 韩 但 韩 依
下进行 的。 国新村运动以农民脱贫致富为内在动力 , 韩 使运动上升为新国家建设运动 , 新村运动的核心是新村教育 , 民一体和“ 官 民主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生。 国新村运动大体上包含 了以下4 韩 个主要诉求 : 一 是立足本 国增加农产品供给 ,扩大粮食供应 ,减少对 农 产品外援 的依赖性 ;二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 生活
基金 项 目:湖 南省软科 学 重点项 目(0 7 K 0 1;国家社 2 0Z 22 ) 会科 学基金 项 目(7 J 0) 0 BY12 作者 简介 :吴 晓霞(90) 18 一 ,女 ,湖南 湘 阴人 ,硕 士 ,从事 农业 经济管 理研 究 。
庄 推行 了新农村打造试点事业 ,这 次试点包括 1项重 0 点内容 :绿化 山地 ,拓宽村道 ,维修 河堤 ,设置堆肥
和颂扬 。韩 国新 村运 动大体 上包含 了以下 4 政治 诉求 :一是 立足 本 国增 加农产 品供 给 ,扩 大粮食供 应 ,减少 对农产 品 个 外 援 的依赖性 ;二是 改善农 村基 础设施 和 生活条件 ,降低 农村 人 1 3向城市 的流动 速度 ;三是 帮助农 民增 加收 入 ,减少 城
从2 世纪6 年代开始 ,韩国就采取 了出口导向的 0 0 工业化 发展战略 。在这一 战略的推动下 ,韩国工业化 和城镇化得到飞速发展 ,成就 了 “ 汉江奇迹 ” ,为其 跻身亚 洲 “ 四小龙”奠定了坚实 的工业基础 。但 是在
工业化 和城镇化快速发展 的过程 中,农业和农村 发展 相对缓 慢,一些矛盾 1渐 尖锐 。 3
第9 卷第 6 期
吴晓霞等 韩 国新 村运 动的经验与启示
场, 清理河塘 ,管道 和水井的修补和整治 ,村庄卫生 , 建公共洗衣 场 ,钻公共水井 ,消灭 鼠害 。
韩国政府“新村运动”的管理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韩国政府“新村运动”的管理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作者:黄建伟江芳成来源:《理论导刊》2009年第04期摘要:韩国政府推行的“新村运动”成效显著,有很多可借鉴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韩国政府;新村运动;管理经验;新农村建设;启示中图分类号:F331.26文章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4-0069-04一、韩国“新村运动”基本情况韩国的国土面积只有9.9万平方公里,耕地170万公顷,人口4764万,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缺乏比较优势,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
20世纪60年代,韩国推行优先发展工业化的不平衡发展政策,全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工业,在短短30年间跃居新兴工业化国家之列。
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却日益显现,如农业和农村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困难、农业服务体系残缺不全、城乡差距扩大等。
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在70年代发起了“新村运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国的国民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农民生活环境有很大改善,村村通公路,家家住上了砖瓦房,户户用上了电灯和自来水,厕所都用冲水便器,农村洗浴和取暖改烧煤为使用煤油锅炉。
农民收入也有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城乡之间开始均衡发展(2004年,城乡收入比为1:0.94)。
1970年,农户年平均收入为824美元,人均收入137美元;1978年农户年平均收入为3893美元,人均收入649美元,1971年每户农民的储蓄额只有4300韩元,而1978年增长到24.5万韩元。
1965~1969年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增长为14.6%,农户则为3.5%;而在1970~1976年间颠倒过来,城市居民平均年收入增长为4.6%,而农户为9.5%。
世界银行1995年《世界发展报告》和韩国政府统计资料显示,1993年韩国人均GNP达7660美元。
据中央政策研究室郑新立透露,2004年韩国人均GDP为1.4万美元。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启示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启示作者:朴春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第12期摘要:随着韩国“一五计划”的实施,韩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韩国政府开始实行“新村运动”,对韩国的落后的农村经济实施反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韩国的新村运动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建设新农村成功的典范。
试图对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与剖析,阐述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启示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2-0282-02引言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以前,一直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小国。
随着韩国“一五计划”的实施,韩国的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总统朴正熙将农村现代化列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因此具有韩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的展开。
一、新村运动的概念“新村运动”的英文翻译是“Saemaul Undong”、“New Village Movement”或“New Community Movement”,但是随着韩国国民逐渐觉醒,后来一般直接使用固有名词“Saemaul Undong”[1]。
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地区社会居民的自主合作活动实现增加收入、改革生产设备、改善居住环境、激发地区社会组织的活力改革居民意识、改善生活品质的地区社会开发运动。
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需要政府的援助,但发展中国家的开发在经济上能够自理之前一般都需要政府等一些外部因素的支持。
”[2]二、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一)新村运动的自然背景韩国是一个山地国家,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
韩国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韩国的经济发展。
然而,韩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要想使韩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源。
除此之外,韩国的农业连年受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农村、农业的发展后继无人,濒临崩溃。
韩国“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村庄整治的启示
摘 要 :运 用案例 分析 法和 文献 资料 法 ,从 分 析 韩 国 “ 新 村 运动 ”发 展模 式入 手 ,分析
其发起 原 因 、发展 过程 、主要 内容 以及成 功 经验 。在 分析 归纳 中国村庄 整 治现 存 问题
的基础 上 ,探 讨 韩 国 “ 新 村 运 动 ” 可供 借 鉴 的 经 验 。研 究表 明 ,韩 国在 农村 建设 方
例 。有 鉴 于此 ,通 过 对 韩 国 “ 新村 运动”的剖析 , 不 仅能 发现 其 特 色与 优 势 ,也 能 洞 悉 中 国在 村 庄 整 治 过程 中 目前 所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鉴 于 此 ,本 文 拟通
容之一 ,其致力 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
民的人 居环 境和 生活 质量 ,以 改善农 村 的落后 面 貌 。 2 0 1 3年 1 2月 1 7日,住 房 城乡 建 设 部颁 布并 印发 了 《 村庄 整 治 规 划 编 制 办 法 》的 通 知 ,编 制 要 求 中 提 出 ,村 庄整 治要 以改善 村庄 的人 居 环境 为 主要 目的 , 将保 障村 民基 本 生 活 条 件 、治 理 村 庄 环 境 、提 升 村 庄 风貌 作为 主 要任 务 。其 中提 到 要 尊 重 村 庄 现 有 格
通讯作者 :张远索 ( 1 9 7 7 一) ,男 ,山东济南人 ,博 士,副教授 ,
研究方向 :土地 制度政策 、土地规划管理。
一
45 —
世餐 囊 业W o r l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2 0 1 6 . 0 9 ( 总4 4 9 )
第二个 时期是 l 9 8 1 —1 9 8 8年 ,由于韩 国 总统 的
建设 。
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和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和启示韩国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是由总统亲自倡导、政府强力推动、全体国民参与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的大变革运动。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历程(一)历史背景。
60年代中期,韩国实施出口工业战略,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工业原始积累初具规模。
但农业落后,农民贫穷,工农脱节,城乡差距拉大,贫富差别悬殊。
人均国民收入只有85美元,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住草屋,点油灯,吃两顿饭”是当时韩国农民的真实写照。
60年代末,80%的农户住茅草房,50%的村庄无法进汽车,20%的农户通电,80%的农民不能温饱,农民意识消极懒惰。
(二)战略转变。
1970年开始,朴正熙政府开始倡导“新村运动”,把实施“工农业均衡发展”放在首要地位,逐步实施了由先工业化发展战略,向工农并行发展战略的转变。
主要采取农村开发战略和精神开发战略与公民运动相结合,逐步实现了生活条件、居住环境的改变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精神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发展过程。
1970-1980年为启动推进阶段。
目标是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屋顶、改厨房、改厕所、打水井、架桥修路等。
政府无偿提供部分水泥、钢筋等物资,激发村庄和农民自主建设的积极性和勤勉、自助、协作精神。
建立新村运动协会,形成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并且建立新村运动研修院,大批培养新村指导员。
在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1974年农民整体脱贫,城乡差距缩小。
1980-1990年为加速建设阶段。
大幅度调整新村运动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完善全国性新村运动民间组织。
政府通过规划、协调、服务,提供必要的财政、物质、技术支持,着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加工业,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强化民间青年会、老人会和妇女会的自助合作精神。
1988年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已接近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准。
1990年以后为全面发展阶段。
城市繁荣发展逐步向农村扩散,新村运动带有鲜明的社区文明建设与经济开发特征。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与启示
发展。其中农村网络信息机构的组建, 是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之一,及时为 农民提供科技、 信息等资源 各级政府
公务 人员 ,特 别是 农业科研 人员及 技 术专家, 应将各种信息、 技术经常 陛的 带入农村, 把服务农村 、 民作为一 项 农
者认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应与经济
以来至2 0 年实施的以工补农经济建 05 设策略及结果极其相似。
民的增产增收 。 3 充实和提高阶段 ( 9 7 - 9 0 . 17 - 1 8 )
财力充实, 自 17 年起开始 实施以缩 9 1 小“ 城乡 、 工农 、 区域” 差距为 目标的, 支 持农 业 发展 的经 济 均衡 发展 战 略,
全 国兴起了 “ 新村运动” 5 ,分 个阶段 全 面实施 。
、
韩国 “ 新村运动 ” 的发展历程
及 成 效
16 — 17 ,韩 国政府实施 两 92 9 1 J ,
个经济发展 5 年计划 ,重点扶持产业发 展和扩大出 口。在此期间,农业发展严 重失调,工农业发展 比差从 2 5 . 个百分 点扩大到 8 个百分点;城市居 民和农 民
以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
政府组织对新村 指导员 、各级 公务 员、
发展研究 / 2 0 05年 第 l 期 43 2
维普资讯
致力 于国 民伦理道 德建设 、共 同意识
起, 成效显著 我国新农村建设除了在 财政大力扶持的同时,应实现与科技
文化扶 持的有 机结合 ,以 实现可持续
1 基础建 设阶段 ( 9 1 - 9 3 . 17- I7 )
动写照,是党 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 、构建社 会主义 和谐社 会 的全 局 出发做 出的 重大战 略部署 ,是我 国现 代化进程 中的重人历 史任 务,是解 决 “ 三农”问题 的重人战略举 措 。为了扎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启示
色。 至今 , 仍存在新村 中
央 研 修 院专 门 培 训 机 构 。如果没有对村庄 领 导人 进行 集 中培训 , 新 村运动就不可能胜利 完 成 。这个培训项 目启 动 于 17 9 2年初 , 也就是 新 村运 动 实施 的第 二 年 。
新 村 运 动 实 行 一 年 之
向现代化转变所需 的时间。
一
培训 。
开始是对男性 新村 指导员 的培 训。 培训课程 包括五个科 目: 1 成功农 民 ()
1村级项 目的实施。 . 政府在新村运动 之初 ,主要采取 了实 物资助 的办法 。在 17 年项 目开始 的第一年 ,政府 提供给 90
的案例宣 讲 ; 2 小组讨论 ; 3 与 国家 () ()
有水井 ;屋 顶通常是 茅草盖 的 ,会漏 雨 水; 不卫生 的污水系统等 等。二是消除村 庄的不便。 在村级层次 ,0 代韩 国农 家 7年 村庄环境有很 多不便 , 如所有道 路狭窄 , 人员 、 物的运输非 常缓慢 ; 货 妇女需要 到 水 井里打水 , 到溪边 洗衣服 ; 饮用水不 卫
物 , 在同一个宿舍。他们 和村 庄领 导人 住
生, 人们经常死于水传播的疾病。 相应的
项 目实施 , 如修建进村 公路和村 内道路 ,
改 善传 统 的饮 用 水 井 和村 庄 排 污 系 统
等, 使村 民感觉 舒适 、 便 , 方 让村 民有 了
自豪感并有 了信心 。三是 发展经济增 加
很大 的差异 , 但有 1 6个村庄 项 目几乎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与村庄领 导人 一起 的培训 。从 国会议员 、 部长 、 教授 、 法官 到新 闻记 者 、 企业 家等 。 各类 高级官员 及社 会精英 与新村运 动领 导人 一 起 参 加 培 训 的人 数 达 到 15 0 00 人 。他们穿着同样 的衣服 , 吃着同样 的食
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与启示(一)
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与启示(一)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以前,经济发展缓慢,一直是落后的农业国。
自1962年开始实施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后,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获得了巨大成功。
但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出现了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
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低下被认为是导致农业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韩国政府发现,农业发展缓慢已经制约了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决定对农村进行全面扶持和改造。
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韩国提出了“农渔村经济的革新开发计划”,即“新村运动”(SaemaulUndong)。
其基本目标是促进农民树立“勤劳、自助、合作”精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发展农业,提高农渔民的生活水平。
一、韩国新村运动五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韩国新村运动从兴起到今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国民人均收入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其五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为:1.基础建设阶段(1970—1973)。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
运动开始的前8个月里,韩国政府为每个村庄免费提供300袋水泥,用于村里公共事业,修筑村级公路、修建桥梁、公共浴池、修筑河堤、改善饮水条件等。
1972年活动事项扩大到改善农村的发展条件、精神教养和增加收入三个方面,但重点仍是改善生产和生活环境。
由中央内务部直接领导和组织实施,建立了全国性组织“新村运动中央协议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网络,同时建立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培养大批新村指导员。
农民人均收入从1970年的257美元增加到1973年的375美元。
2.拓展阶段(1974-1976)。
此时新村运动进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的全面发展阶段。
政府推出增加农、渔民收入计划,支持农村调整农业结构,推广良种和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农业的专业化经营和合作生产,积极寻求农业外的收入来源等。
同时新村建设的重点从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发展为改善和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的自立能力。
探寻中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0 年的 5 % 0 年的 5 % 的增速相比 .明显可 以看 出我 国 6 . 。5 O . 2 农业增长在整 个 国家 经济总量 中所 占的比重不仅是 连续 多 年低速增长 , 且是不断减少的。仅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 , 而 农民 人均纯 收 入 44 1 0元 ,扣 除价格 上涨 因素 ,实际 增长 95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 6 , . %, 3 8 元 扣除价格 因素 , 比上年 实际增长 1 . 将近 1 2 %, 2 0亿人 口的农民 的人均
《 学问・ 科教探索》 第 2 卷 1 期 4 8
探寻 中国 乡村建设 的新 思路
— —
韩国新村运 动对 中国乡村建设 的启 示法 大学研 究生 院法学研 究生 124 ) 029
【 要 】 界历 史上 。 于乡村 建设 , 多国家都有 摘 在世 关 很 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可以借鉴 .而笔者通过 比较各 国在 文化 、 社会情 况、 经济基础 等情 况之后 . 选择 了与中 国一 衣带水的 韩 国新村运动作为研 究对象。 希望通过 对韩国新村 运动 的背
析
国情 , 对我 国新 农村 建设提 出有益 的建议 , 为其发展提 供 可
以借 鉴 的 思路 。
【 关键词 】 新村运动 ; 乡村建设 ; 政府主导
韩国在 2 o世纪 6 0年代迅速推进 了国家 的工业化 和城 市化 , 导致工农业发展失衡 . 农村问题突出 . 国政 府与学者 韩 们根据韩国的国情和发 展现状 。经过科学的研究和论证 , 组
织 实 施 了新 村 运 动 。 韩 国 新村 运 动 的 缘 起与 主 要 内容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启示
的农业 连年受 到较为严重 的 自然灾 害 , 使得农村 、 农业的发 展后继无人 , 濒 临崩溃 。 ( 二) 新村运动的社 会背景 韩 国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实施五年计 划开始 , 韩 国的 t业化和城镇化 的发展 十分迅猛 , 从一个落后贫穷 的农业小
一
此外 , 韩 国是 世界上 最为 典型 的深受 儒家 文化思 想影 响 的国家之一 , 儒家“ 封闭 ” 的思想 , 极 大地阻碍 了社 会的进
步 发展
三、 韩 国新村 运动 的发 展 阶段
( 一) 基 础 建设 阶段 l 9 7 l 一1 9 7 3年 为 新村 运 动 的基 础 建 设 阶 段 。 这 一 阶段 以
建立农村基础设施 , 改善农 民的居住环境为主要 目标 。由于 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 , 政府通过村 民投票的方法选 出了优先 建设的 1 6 个项 目, 如拓宽公路 、 修葺围墙 、 改善引用水井 、 改 善屋顶 、 加 速农村 电气化 、 美化环境等 。 政府通过有差别 的援 助方式 , 向村庄 无偿 提供水泥 、 钢筋等物 资 , 用于满足农 民最 迫切 的愿望 , 对 农 民进 行 积 极 的 引导 , 成 功 地 激 发 了农 民 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 , 培养 了农民勤勉 、 自助和协同精神。 ( 二) 扩 散 阶段 1 9 7 4 —1 9 7 6年为新村运动 的扩散阶段。 随着新村运动初 期新村运动 盼陕速发展 ,新村运动开始不仅仅局 限于农村 , 迅速 的向城镇 扩散 。 向各个 领域扩散 , 成 为了一场全 国性 的 现代化建设活动 。为 了提高农村居 民的经济水平 , 这一阶段 的主要 目标开始转 变了增加农 民收入上。 这一 时期是新村运 动 的全 盛 时 期 , 出现了不同领域的新村运动 , 比如 , 公 司新 村 运动 、 街道新村运动 、 学 校 新 村 运 动 等 等 。在 这 一 阶段 , 政 府 开始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 的新村教育 , 派遣科技人员下 乡指 导和普及科技知识 。 在这一阶段 , 农 民的收入得到迅速提高。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思考
规划 ,循 序渐进 ,明确提 出建 设十大 事业 的新 村建 设 目标 ,从 改善环 境 、 增产创 收和精 神培育 三个方 面稳 步推 进。为落实规 划 目标 ,实行层级 负责
制 ,政 府指 派 面 、邑 ( 当于乡镇 ) 相 和市 、郡 ( 当于县)两级 公务员每 相
社会 的选择 ,培育塑 造 了韩 国特 质的 民族精 神 和现 代思 想文 化道 德体 系 ;
冲击等 因素 ,使失业 、学潮 、收入分
韩国新 村运动的经
我 省 由省农委牵 头 ,组成赴 韩 国新农 村建设 培训考察 团 ,于4 1 至4 月 7E l 月 2 l 韩国进行 了新 村运动理论 与实 3 在 E
协议书》,应韩 国忠清北道政府邀 请 ,
口 陈 践成果的培训考察 。
( ) 型阶 段 。2 世 纪 8 年 代 , -转 0 O
韩 国新村运动 由政 府直接抓 ,改 由社
韩 国新 村 运 动 3 多 年 的时 间跨 O 度 ,内涵逐 步深 化 ,外延不 断扩大 ,
调查研 究 ,检查 督促新村运 动执行情 况 ,并 向面长报 告 ,面长定期 向郡守
报告有关情 况和统 计数据 。郡政 府负
() 二 扩展 阶段 。2 世 纪 7 年 代后 0 0
期 ,韩国农村新村 运动在推进农 民意 识改革 ,改善 生活环境 ,发 展农业生
・
8 ・
维普资讯
产取得明显成效 的基础上 ,推行农工 快速 发展 的 “ 四小龙 ”之一 ;教化 国 并行 的发展战略 ,更 加注重推 广农业 科学技术 ,鼓励发展 畜牧业 、特 色农 业 、农水 产 品加工业 和 农村 保 险业 ,
加快 了弥合韩 国城乡差别 的进程 ,对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与
韩国“新村运动”真相与启示[摘要]韩国实行土地私有制,这为韩国农民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创造了条件。
城市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根本出路。
韩国农业实现了现代化,韩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能接近城市居民,归根到底是农民数量在短期内迅速减少,余下的农民又有机会在城市经济部门得到兼业机会,这使得政府在支援农民时的负担得以相对减轻。
中国农村发展的问题与目前韩国这样的国家有很大不同。
土地产权不清、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城市化程度低、农民隐性失业严重、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是我们面临的最关键问题。
1970年4月22日,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在旱荒对策会议上发起了“新村运动”。
这项运动最初在农村推行,后来扩展到城市、工厂和学校,工作内容也由单纯的管理改革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方面,成为一场席卷全韩的全方位社会改革运动。
但是,新村运动除了农村以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取得成效。
1979年11月朴正熙遇刺身亡,新村运动急速落幕。
起因:城乡差距扩大威胁可持续发展上世纪60年代,韩国推行了两个五年经济开发计划,启动了“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同一时期,由于政府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结果造成农业和农村的严重落后。
第一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6年),全国GNP (国民生产总值)和工矿业增长率分别达到7. 7%和14.1%,而农林渔业增长率却不过5. 1%。
到了第二个经济开发五年计划,这样的差距更严重,全国GNP增长率和工矿业增长率分别达到10.5%、20.3%,而农林渔业增长率反而下降到2. 3%。
此外,1960年,农户收入超过城市家庭收入,但到了1970年,反而减少到城市家庭收入的70%。
农业的相对落后导致国内工业产品市场的缩小和粮食进口外汇的浪费,威胁到工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面对这些严峻问题,韩国政府不得不推行“新村运动”。
在新村运动之初,政府为了让居民自愿参与,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标性与实施的 阶段性结合起来 , 乡统筹发展 , 城 重视对广大农 民的精神培养 , 断增加农民收入 , 不 强化政 府公共
服务 的职能。 [ 关键词 】韩国新村运动 ; 社会 主义新农 村; 勘勉、 “ 自助、 同” 主体 协 ; [ 中图分类号 】F 1.3 32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7 55 ( 06 0 0 1 0 62— 9 6 2 0 )5— 0 7— 5
活非常困难 的情况下 , 为提高农 民生活水平而开
展起 来 的。
情况下 , 能踊 跃地拓宽村庄前 面 的马路、 良屋 改 顶、 整顿围墙 , 非常感动。他认 为, 无论政府怎样
支援 , 如没有村 民们 的 自觉性都 是没有用 的。 假
当时韩国农 村的情况可 以概括为这样 3点:
一
因此 , 他产生了用提升农 民的 自助精神和合作精
神来开发农村的想法。17 90年 4月 2 2日, 朴正熙
是农村建设基础差 , 民生活水平低 。16 年 农 92
农民人均 G P仅 为 8 D 2美元 , 全国 20万农户 中 5 8%住茅草房, 0 只有 2 %的农户通 电。“ 草房 、 0 住 点油灯 、 吃两餐 ” 是当时韩国农 民生活 的真实写 照。二是国家实行非均衡的经济发展 战略 , 工农、 城乡差距拉大。韩国的城乡差距在殖 民地时期就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2月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 u n lo h n o gIsi t fB sn s n e h oo y o ra fS a d n n tueo u iesa dT c n lg t
De .2 o c 06 V0 . O N . 12 o 6
一
最新-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精品
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1文章标题: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30多年,韩国为解决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和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村运动,实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村的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步提高。
这一运动早已跨出国界,受到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有130多个国家先后前去访问、学习、考察和取经。
分析和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韩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多山国家,人均耕地仅有06亩。
上个世纪中叶,处于日本30年的殖民统治和3年朝鲜战争之后的韩国,千疮百孔,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广大农村尤其贫穷。
“住草房,点油灯,吃两顿饭”,是整个60年代韩国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国250万农户中80住茅草房,只有20的农户通电,5万个自然村只有60通汽车。
1962年,韩国人均仅为82美元,农业增加值占的43,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口的63。
1962-1971年,韩国政府连续实施了两个经济发展的5年计划,确立了出口导向的战略,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然而却造成了工农、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
这期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其中农业部门的年均增长率只有37,非农业部门则高达179。
乡村部门的低就业率、低劳动生产率、低增长率,导致了城乡之间巨大收入差距的存在。
1969年,韩国农户的家庭收入只是城市工薪阶层家庭收入的65,致使农村人口大批外流,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1970年开始,朴正熙领导的韩国政府启动了新村运动。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新村运动的10年是以“三农”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后来逐渐扩展到全国各条战线。
新村运动通过改变农村面貌,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思想素质,培养勤勉、自助、协同、奉献的新农民来促进农村综合发展。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启示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实践启示
张会吉
【期刊名称】《乡村论丛》
【年(卷),期】2024()1
【摘要】韩国“新村运动”为解决乡村贫困问题和促进乡村有序建设开发提供了经验参照,可为我国现有乡村建设提供实践启示。
文章基于乡村建设视角,探讨“新村运动”的缘起、内涵及建设变迁,围绕住宅改良、统一稻增产、新村事业指导者和家庭礼仪准则施行等相关举措,系统厘清“新村运动”带来的经验启示。
研究发现,韩国“新村运动”改变了其乡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传统而单一的社会经济结构,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农民自助精神和市场化转型。
其成功经验虽不可复制,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生活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等共性部分对我国推进乡村建设有一定借鉴启示作用。
【总页数】7页(P40-46)
【作者】张会吉
【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2.探寻中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启示
3.韩国新村运动实践及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
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照搬韩国模式——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论文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论文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全文如下:【摘要】韩国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效解决了城乡发展失衡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吸取建设中的教训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村运动;新农村建设;经验教训;启示新型农村建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必然要而对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韩国开始实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改变了乡村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而貌,缩小了城乡差距,显著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韩国在很多方而与中国现阶段具有相似之处,如地少人多、资源短缺、人均耕地较少。
因此研究韩国新村运动经验教训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韩国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改善了农村贫穷落后的而貌、增加了广大农渔民的收入、繁荣了农村经济,而且也促进了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增强了农业与工业的良性互动。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启示的地方。
一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和鼓励韩国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国家,国民具有强烈的服从意识和宿命论思想。
政府据此通过一系列农渔民易于接受的形式来鼓舞引导,从而激发出国民长期受抑制而潜在的良好社会伦理道德。
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新村培训院来培养新村运动领袖,定期请成功者介绍经验,参与制定政策的政府官员与村民进行充分的民主协商,广泛听取人民的意愿。
这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农民与韩国农民具有相近的性格特点。
因此我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多从精神层而引导农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激发他们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动力。
多一些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少一些空洞的政治宣传口号。
二因地制宜,进行科学长远的规划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长久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必须站在战略发展全局的角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广大 最迫切 需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改 变农 村 新村 运动 中农 民话 语权 的表现 形式及 其作 用 初期 , 农民最关心、
增加收入 。 国政 府将项 目开发和工程建 韩 韩 国新村 运动的开展离不开 中央 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 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 和大力支 持。韩国中央政府不仅根据 农村发展的需要制定一 般规 划 , 确定与项 目相 关的一般做法 , 提供 实施 项 目所需的部 分基本物 资 ,并基 于项 目综合评估对成 绩突出的村 庄给予倾 斜『 生的物 质激励 , 还专 门设 立了新村运动协调委员会 , 以协调 不 同部 门以及 中央与地 方之 间的关系 ,更好地发挥政府 的支 持作用 。同时 , 为提高项 目实施 的效 率与效 果 , 地方政 府官员 都分派有一定 的任务 , 在相 关政 绩考 核规 定的要求下 , 他们 必 须经常走访所负责的村庄 , 监测项 目的实施 , 及时发现项 目 实 施过程 中出现 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服务。 而, 然 如果政府 各相 关部 门之 间, 以及政府 与农 民之 间缺乏较 为明 确的责任分工 , 超过一定限度的政府强力干预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如 政府 的过多干预与支持 可能 滋长农民的依赖心理 ,肖弱农 民 0
加强信息与技术教育等等 。 这一阶段农民有 一些话语权 , 但政府
( ) 民朔有是否参与新村运动项 目的 自主权。 一 村 新村运动
,
的开展 需要农民的响应与参与, 需要农民之间的合作, 但农民 基于对项 目的认识可以 自主决定是否参与或多大程度地参与 。 通过这一方式 , 农民可以表达他们对项 目与其利益相关程度的 看法 , 进而对项 目的选NF成一定的约束 , -  ̄ 促使相 关人 员在 选
维普资讯
论 农村建设 中农 民的话语权 及其实现
1
—
—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与启示
◎ 汪 广 荣
摘
要: 韩国新村运动 中 农民的话语权及其 实 现不仅直接 关系 到农民的利益 , 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 民
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与条件 主要是政府职责相对合理的界定、 多层次的组织与平台保 障、 农民权利代表素质的不断提 高、 农民话语权意 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为有效保护农 民利益和充分调动农 民积极性 , 我国新农村建设 中不仅要明确农民话语权 的内容 ,
更要积极地从明确政府职责、 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 、 加强组织与平 台建设、 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为农 民话语权的 实现创造各种条件 。 关键词 : 新村运动 话语权 新农村建设
韩国自 17 年发起的 “ g( ) 新村运动”是以政府支援 、 自 , 农民 主和项 目 开发 为基本动力和纽带 , 带动农民自发地建设家乡的 活动 。以勤勉 、 自助、 同为基本精神的新村运动的开展 , 协 不仅 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 民立足 家乡 、 建设 家乡的积极性 , 极大 也 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有效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 到 17 年代 末 , 90 韩国的基础村基本上消失 , 约有 2 的村 升为 / 3 自立村 , 家庭 收入也增长 了 6倍 , 农村 城乡之 间的收入差 距大 大缩小【 u o对于韩 国新村运动成功的原 因, 众多国内外学者从多 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 探讨 , 其中 , 不少学 者都 强调 了政 府对 于推动新村运动的作用。 诚然 , 国新村运动的成功, 韩 离不 开政府的强力支持和积极引导 , 新村运动的主体是农 民, 但 对 象是农村 , 如果没有农 民的积极参与并 内化 为自主行 动 , 没有 农民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 缺少群众基础 的新村运动很难深入 持久地开展并达到相 应的预期 目 。 标 因此 , 如何保护 、 激励和引 导农民的主体作用 , 就成为新村运动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 其中 , 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保障和落实农 民的话语权 , 使农 民能够充分、 真实 地表 达其利益诉 求 , 积极主动地参与相 关决 策与执行 , 而激发和 引导农 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文拟探 进 讨韩 国新村运动 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作用 , 总结韩国新村运动
择项 目时 , 可能地了解 农民最关心和最想解决 的问题 , 尽 听取
农 民的利益诉求 , 反映农民的利益 , 力求体现村庄大多数农 民 收益 , 实现村庄共同利益与农 民个人利 益的共赢 。在新村运动
中保障和落实农民话语权的一些经验, 并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 的共同利益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农 民的参与积极性 , 最大化项 目
设的重点放在改善农村公路、 改善住房条件 实现电气化、 改善 农村饮水卫生 、 推广高产 水稻 新品种 、 建农村公共设施等 方 兴 面, 由于与广大农民的现实需要一致, 能够体现大多数村民的 利益 , , 因此 这些项 目和工程得到 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响应 , 在
改变农 民面貌 、 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和服 务提供的同 时 , 也不 同 程 度地提高 了农 民的收 入 , 改善了农 民生产带 来长期 收益的可行项 目 与方案 能否在政府与农 民之间在建设农村 问题上形成较为 。
明确的分工 , 能否切实保障和实现农民的话语权 , 能否在项目
的决策与执 行过程中充分有效地听取农 民的意见 、体现农 民 的利益 , 不仅有利于约束政府行 为和 减少政府失误 , 也有助于 激 活农 民自主、 自立精神 , 调动农 民积极性 、 主动性 。 新村运 掏开展通常包j 准备、 目决策、 目实施 、 项 项 项 目总结及国家层面的反馈等 5个阶段。 国家层面的反馈阶殴主要 涉及 仓造良好f环境、 J 『 『 句 提供资金祀物资 、 建立综合性支持体 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