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继续——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2021/3/11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1)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4)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2021/3/11
意义: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2021/3/11
5.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曲折的斗争过程,能够表明这一现象的事件是:A.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D.科索沃战争
D
2021/3/11
A
6.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历史话语:下列语汇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冷战 ②美苏争霸
2021/3/11
当今世界格局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经济实力
2021/3/11
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两极格局解体2.美、西欧、日、俄、中等实力强大的国家和联盟的发展3.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根因)
B
B
C
2021/3/11
4.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
C
2021/3/11
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一超多强。
当前是向着多极化发展。
当前世界处于旧格局已经瓦解,新格局尚未形成的过渡时期。
新格局形成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其原因是:美国是惟一的一个超级大国,但实力和地位相对下降,无力实施单极世界和“单边主义”;西欧、日本经济实力较强,但政治、军事实力有限,难以成为独立的一极;中国要成为独立的一极有待于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有成为独立一极的潜力和雄心,但目前处境仍很困难。
因此,要形成稳定的多极格局还有待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新旧格局交替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苏联解体,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霸权主义衰退。
(2)科技和经济实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3)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欧实力相对上升。
(4)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5)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6)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3.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1)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
(2)西欧加快了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力争自主欧洲事务。
(3)日本争取实现政治大国的目标,力图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4)俄罗斯仍是一个世界强国,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5)中国的综合国力正在加强。
(6)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逐步增强。
(二)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稳定,局部战乱、紧张、动荡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区合作不断加强,各种地区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一些地区性军事冲突和战争趋向缓和,导致直接军事对抗的紧张状态很多通过和平的方式得到解决。
但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热点地区、热点问题不时出现,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最近几年,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更加给不稳定的局势增添了动荡。
(三)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 1.表现 近几年来大国之间纷纷建立“战略关系”、“伙伴关系”。
冷战后南北矛盾焦点的转向
冷战后南北矛盾焦点的转向周圣葵冷战后,南方国家的战略地位反而上升,本身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南北经济差距有缩小趋势。
南北关系的重点将由政治关系转向经济关系,对话与合作成为主流。
南北政治经济矛盾的焦点已相应地发生了转向。
今后更多地表现为国际资金的分配、贸易摩擦和环保问题上的分歧与斗争。
冷战结束后,世界处于新旧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国际关系和世界基本矛盾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南北关系的变化和南北矛盾焦点的转向就是其中之一。
研究这一变化和转向,不仅有助于把握世纪之交南北关系和南北矛盾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展望下个世纪南北关系和南北矛盾的发展前景。
一、南北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发展充满着变量,南北关系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其中两大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南北关系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大因素是南方的战略地位日趋上升。
首先从政治战略地位看。
冷战后,两霸争夺的因素消失,南方的“中间地带”地位,即原先政治军事意义上的战略地位已经丧失,南方国家的外来援助减少,似乎受人冷落,但由于冷战后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从两极夹缝中解脱出来的南方国家的活动余地加大,选择的机会增多,这有利于南方国家根据自身需要在国际上争取更加独立自主的立场和政策。
其次,从南方的经济战略地位看。
冷战时代,世界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和东西方的对峙,尤其是南方的发展遭到忽视、冷落。
冷战结束后,谋求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南方的发展问题重新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人们开始认识到,世界发展的关键在于南方国家的发展,如果离开了南方国家,就谈不上世界的发展,也就没有北方国家的发展。
另外,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各国都想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北方大国之间世界经济主导权之争日趋炽热,开始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
其矛盾的焦点主要在争夺经济与技术优势,争夺市场和经济势力范围方面,其中主要是对广大南方国家的争夺。
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和战略
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和战略冷战是20世纪的最大主题之一,是一段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战略竞赛和政治对抗。
这个全球性的冲突塑造了整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对世界的发展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两大超级大国,彼此之间进行着残酷的政治和经济竞争。
在这个时期,维持国际秩序和地区平衡的主要方式是核威慑和军备竞赛。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全球性的战略、政治和文化对抗。
这个过程中,各个阵营之间的对抗日益激烈,局势越来越紧张。
在冷战期间,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愈发激烈。
西方阵营的领导者美国一直试图通过自身的全球领导力来控制整个世界秩序。
而苏联也在努力扩大其影响力和控制范围,同时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力量。
冷战期间的核军备竞赛和军事对抗给全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和风险。
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开始推行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改革。
其目的是改善苏联经济状况,增强国内稳定性,并与西方国家加强合作。
此外,戈尔巴乔夫还试图通过核裁军来解决冷战的战略矛盾。
这些改革极大地改变了苏联的政治和经济面貌,也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国际战略格局。
在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然而,这个时代并没有像许多人预想的那样充满和平与安定。
在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各国之间的互动模式发生了变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新兴大国的竞争和挑战。
直到今天,国际政治和战略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从恐怖主义、气候变化到全球化等各种问题,都需要各国政治家和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国际合作和互相理解是维护全球和平与繁荣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广泛而深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稳的国际政治和战略格局。
此外,在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也开始向着多边主义的方向发展。
各国之间开始建立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以解决全球性问题。
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冷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中国有何机遇和挑战自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已经让在二战之后形成的两大阵营不再对恃,因为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的解体,使得原来的两极对立的“一极”——苏联突然消失,这就使得两极中的一极不再存在,使得导致支配战后世界国际关系中40多年的两极格局最后崩溃。
这些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而且美苏两国本来是相互制约和左右国际社会的,一极不复存在后,便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
但是,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世界得以维护的可能性增长了,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两大主题的这一基本趋势,也是不可逆转的,但是在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和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经济利益以及其它冲突依然是存在的,而且局部地区的战争也依然存在。
而且在旧的国际格局被打破之后一个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也就是说当前的世界格局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次的国际格局和以往是不同的,过去世界格局往往是通过战争来划分和成为既成事实的,那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用武力手段实现的,而现在没有硝烟的格局,则比以往有了更多复杂的趋势。
在冷战之后,已经有不少国家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长,欧盟、日本等国迅速崛起和发展,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实力也有了较大增长,同时各个国家的民族主义势力也开始抬头和发展,这些情况都使得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多元化的倾向。
但是,总体上看,对于一个并没有在自己的国土上经历战争,而且是发了战争大财的美国来说,目前在国际社会还没有哪个大国和集团能够在经济、军事实力上能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抗衡,他国和地区集团,仍然不能成为国际社会的决定力量,而现在最有可能和美国对抗的欧洲也难以承担这种责任,更何况当下的世界格局依然是处在过渡性的转换时期,所以美国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美国第一大国的事实不能改变,但是也不影响其他国家的发展。
冷战之后有几个变化最明显的几个国家,包括力争主导欧洲事务并分享世界领导权的欧洲联盟、决心恢复世界强国地位的俄罗斯、努力成为政治大国的日本、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中国。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政治
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从单极到多极的发展趋势,以及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体系的建立,都在国际政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是以美国为核心,苏联为对立面的一极格局。
然而,随着
苏联的解体,这个一极格局也逐渐走向崩溃。
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格局逐渐形成。
但是,随着新兴大国的崛起,多极格局也开始向我们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
在
这样的趋势下,国际关系逐渐从一极向多极演变。
发达国家逐渐失去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决定性作用,而世界的新兴大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因此,人们对于未来的世界格局也开始了更加复杂的预判。
二、新兴大国的崛起
冷战结束后,随着新兴大国的快速崛起,国际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
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变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巨头,并已经在多个领域中展现出其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
由于新兴大国的崛起,全球的贸易、投资以及人口流动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全球贸易总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趋势,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三、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新兴大国的崛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建立的趋势也逐渐
清晰。
在新的经济秩序中,人们逐渐发现了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密不可分。
因此,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国际金融体系也需要逐渐做出改变。
世界各国对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同的看法。
有的国家认为应该继续坚持“。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研究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研究冷战时期是指1945年二战结束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这段历史时期。
自1947年起,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两个超级大国及其盟友在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进行了持续的竞争和角力,形成了一个双方相对对立、互相牵制的国际政治格局。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主要分为美苏两极格局和非洲、拉美、亚洲等地区的三世界格局。
一、美苏两极格局1.1美国霸权和苏联争霸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是以美国和苏联两个极端大国之间的争夺为中心的。
美国作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当时的全球霸主。
苏联则是美国的主要对手,它不仅有着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军事力量,而且通过支持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来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1.2两极格局下的国际组织在美苏两极的对立之下,国际组织也出现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一个被美国主导的西方国家阵营和一个被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
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包括联合国、北约等,它们的目的在于抵制苏联的扩张和影响。
同时,苏联领导的东方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包括华沙条约组织等,主要是为了反击西方国家在西欧和东欧的军事部署。
1.3两极格局下的核武威慑美苏两极的对立导致了核武器的大规模扩散,同时也形成了包括恐怖袭击和核战争等多种风险。
美苏两极在核武器领域进行着异常激烈的竞争和角力,并建立了独立的核武器库,以互相威慑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三世界格局2.1非三洲因为受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在冷战时期出现了非洲脱离殖民体系的运动。
非洲国家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导致了非洲脱离殖民体系开始建国和独立。
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的阵营,以此来迫使殖民主义国家向他们让步。
2.2拉世美苏两极的角力和争斗也在拉美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为美国担心苏联在拉美地区的扩张和影响,于是通过“国家安全理论”将拉美国家看作是自己的后院,并排斥任何倾向于社会主义或者亲苏的政权。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知识清单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知识清单一、冷战的结束冷战,指的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长期对峙和竞争。
随着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这一重大事件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新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的经济困境、政治体制僵化,以及外部的压力等因素相互作用。
其解体过程较为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民族等多个领域的问题。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逐渐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
不再是美苏两极称霸,多个力量中心开始崛起。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
但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国际恐怖主义、国内经济问题等。
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雄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欧元的诞生增强了欧盟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
日本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在科技研发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在国际舞台上也积极寻求更大的话语权。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虽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但在军事、能源等领域仍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地区性力量的崛起除了上述主要力量中心外,一些地区性的力量也在崛起。
在中东地区,伊朗、沙特等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石油资源使得这些国家在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实力,同时也在政治和宗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东南亚,东盟成员国通过加强合作,在地区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在非洲,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如南非、尼日利亚等,也在努力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四、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全球经济的融合。
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形成了复杂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
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演变。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并列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两国之间形成了尽管没有爆发全面战争但却持续了近五十年的对抗和压力。
然而,在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急剧下降,而美国则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依靠其军事、经济和文化实力占领着国际事务的制高点,对其他大国影响力更加深远。
二、多极化趋势明显与此同时,多极化趋势也逐渐显现。
除美国外,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得到显著提高的大国相继崛起,世界格局从过去的双极化逐渐向多极化演变。
在这种多极化格局下,各大国只能通过协作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而不能仅依赖于代表自己的单一国家来解决问题。
三、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加速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加速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和人口流动更加频繁,形成了更加密切的联系。
信息革命则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便捷、广泛,大大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这种加速的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对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得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更加高涨。
四、重心从政治转向经济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问题,各国也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相继调整其国家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日益重要,已成为各国战略的重心。
各国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寻求经济上的合作和共赢,以此来保证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综上所述,冷战结束后,在新的国际战略格局下,世界进入了多极化、加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在这种时代中,各国只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以实现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共同进步。
冷战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三单元冷战和冷战后的世界格局知识点1:冷战(1)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表现①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即杜鲁门主义。
②经济:1947年,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
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即华约,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瓦解。
(4)影响①积极:美、苏两国势均力敌,使得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②消极: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引发了局部战争;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知识点2:德国的分裂概况①1948年6月,“柏林危机”爆发②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③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易错提醒美苏“冷战”期间,其所形成的两极格局并未囊括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而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图解史美苏冷战的对抗关联拓展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
变迁与合作: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
性 组织 在 国际舞 台上 发挥 的作 用越 来越 重要 : 发展 中 国家
的国际政 治影 响力迅 速提 升 。
与大 国间合 作 的不可缺 少性 ; 作
用, 多极 化趋 势发展 明显 :
“
一
冷 战后 国际政 治格 局 的变迁 及原 因
中显得 力 不从 心 了。
面:
一
配下 , 强政 治 互信 , 强 经济 合作 , 早摆 脱 金融 危机 影 增 加 尽 第 二 , 根 本上 讲 , 来 国际 政 治格 局 的 变 迁取 决 于 从 未
具体 讲 ,麦 克世 界 ” 美 国造 成 的 冲击 有如 下几 个 方 响 , “ 对 实现 经济 复苏成 为 当前各 国面 临 的首要任 务 。
冷 战 后 的国 际政 治格 局
/ 金 山 乔
苏 东 巨变是 当代 国 际政治 格局 变化 的 分水 岭 , 以美 苏 构 出现 短 暂 的混 乱 , 同时 美国成 为世 界上 唯 一 的超 级 大 为代表 的 两大 阵 营长达 4 0多 年 的冷 战局 面 不 复存 在 了 , 国际政治 格局 在动 荡 中发 生 了巨大 变迁 。冷 战后 , 美国成 遭 到包括 其盟 国在 内的其他 国家 的质 疑 : 界上 主 要政 治 世
近二 卜 年来 ,阂际政 治格局 经历 了两极 对 的
战后体 系结 束 及 “ 一超 多 强” 的过渡状 态 , 当前 正在 向多极 多 元 的 体 系发 展 ,
这一发展进程将很漫 长。 i
。 _ 甏 鳝 嚣嚣_ 。 麟 _ 。 。 器 ~l
变 迁 与合 作 :
形成 了长达 4 0多年 的对峙 与竞 争 ,双 方充满 了恐惧和 仇
超 多 强 ” 国际政 治 格局 在 未 来相 当长 一段 时 间 的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欧盟出口的法国幻影2000战机
欧盟出口的英国“鹞”式战机
欧盟出口的 德国“豹Ⅱ”坦克
材料三: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GDP值约为美国的50%左右。其军事力量 在质量上已超过英、法、德等国,居世界 第三位。日本将加快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 位的步伐。
日本:世界第二大资本主义大国
城市的繁荣
霸权主义的表现: (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
的幌子,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2)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
口,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原因:欧盟、日本和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 重要作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④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 角色。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 极
化趋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
(世界形势的突出特点)
欧盟
美
中日
俄
万隆会议“团结、友谊、合作” 隆精神不结盟运动国家1980~199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 发展中国家为3.4%, 发达国家为2.6%。
日本汽车工业
新干线铁路
1964年东京奥运会
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日本——不容忽视的一极
原苏联境内各独立国家
国家名称简称 宣布独立日期
加入独联体日 期
立陶宛 1990.03.11
未加入
格鲁吉亚 1991.04.09 1993.10.22
冷战后的继续——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凯南就指出了二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这种认识很快就被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导人所接受。
而如今,冷战已结束10年了,人们虽然普遍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与冷战时期不同,但国际社会却仍对什么是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莫衷一是。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讨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三个观点作为答案:1、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在冷战期间曾发生过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2、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转变为美国称霸与部分国家反霸;3、中国作为反霸力量之一,在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中与美国战略矛盾有进一步深化的危险。
判断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标准有些人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复合型的,其原因是看不清主要矛盾是什么[1]。
既然是主要矛盾,就只能是一个矛盾而不能是几个矛盾。
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可以有多方面表现,如冷战时的美苏争霸矛盾可以表现在军备竞赛、争夺第三世界、建立相互封闭的市场等不同方面,但逻辑上不可能同时并存着两个主要的国际政治矛盾。
冷战结束以来很长时期,人们之所以对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看法不一,这与判断标准不一致有很大关系。
为防止讨论成为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我们需要明确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将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定义为,在一个既定时期内,世界上主要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对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定义里,我们强调主要国际政治矛盾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特点:1、这种矛盾是主要国家间的;2、这种矛盾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战略利益;3、这种矛盾影响世界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种国际政治矛盾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时,才可视为是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国际政治中有多种矛盾,但与大国利益没有重要关系的矛盾是不会成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
世界上无论国家有多少,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反映的是大国间的利益关系。
世界上国家的数量在53年里增加了3.6倍[2],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大量增加,但是决定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却是大国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只有大国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对世界范围的重大问题构成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与战略态势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与战略态势冷战是指1947年至1991年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一段对峙时期。
冷战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为激烈、最为复杂的对抗形态,它对整个世界的政治、军事及经济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起因冷战的起因可追溯至二战之前。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迅速发展,一些国家的政權被推翻,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都在飞速发展,这些都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担忧。
另一方面,苏联为了国家安全,加强自己的国防力量,逐步对欧洲东部各国实施控制和干涉,这也使得美国感到了威胁。
二、对峙冷战时期,苏美两国之间经常爆发军事、间谍等方面的冲突。
苏联一直试图通过扩张共产主义的影响力和控制周边国家,使得西方国家感到了威胁。
为了遏制苏联,美国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反共宣传,进一步扩大西方国家的势力范围,同时也制定了美国对外援助计划,对西方国家和联合国进行援助,以削弱苏联的影响力。
三、策略冷战的策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所采取的遏制战略,也就是所谓的封锁战略,这种策略是为了扼制苏联对欧亚大陆的扩张,防止苏联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扩大其影响力。
另一种策略则是苏联所采用的反遏制战略,为了迎合自己的政治需要并抗衡美国在国际地位上的上升,苏联采取了加大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反抗,以及大力推动发展共产主义战略的手段。
四、影响冷战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两极化,整个世界分为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其次,冷战期间全球军费竞赛、核武器的研发、投放改变了国际安全格局,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此外,整个世界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受到了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一时难以恢复。
综上,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与战略态势极为复杂,给全球安全稳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关系依然需要加强合作,以确保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世界历史中的冷战与后冷战时期
世界历史中的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的重要国际政治事件,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探讨世界历史中的冷战时期以及冷战结束后所引发的历史演变。
一、冷战时期:两极对峙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两个对立的势力范围。
扩张主义政策的施行使得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升级。
这种对抗的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冷战,因为这场对抗没有直接爆发实质性的战争。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以及它们的盟友们展开了激烈的政治、军事、经济竞争。
双方互不信任,互相对抗。
这种紧张的状态持续了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裂痕。
二、冷战的演变:新的国际秩序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战逐渐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演变成了一个由全球多个地区冲突构成的体系。
这些战争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被视为冷战的“代理人战争”。
冷战时期的冲突还在中东地区和非洲大陆激化。
苏联和美国相互援助和参与这些地区的冲突,努力在这些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些战争造成无数的生命伤亡,世界各地的人民深受其害。
三、冷战的结束:新的世界局势1985年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苏联开始进行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试图结束冷战带来的紧张局势。
戈尔巴乔夫提出“互助和统一”的理念,试图推进与西方国家的和解与合作。
受到戈尔巴乔夫政策的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发生政治改革,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东欧剧变”。
这些改变最终导致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东西方隔离状况的结束。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正式结束。
这次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还带来了全球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四、后冷战时期:全球化与新的挑战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全球化的进程给世界带来了更为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的挑战。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冲突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冲突冷战,这个在 20 世纪后半叶主导世界格局的特殊时期,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冲突不断。
它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热战,但却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领域,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对抗和角逐。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世界格局重塑。
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在战争结束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然而,它们在政治理念、经济模式和地缘政治利益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美国倡导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经济,强调民主制度和个人自由;苏联则推行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注重集体主义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为冷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政治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旨在加强军事合作和共同防御。
苏联则回应性地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WTO)。
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得欧洲被分割成东西两个阵营,局势紧张。
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常常针锋相对,通过外交手段和政治施压来争夺影响力。
经济方面,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欧洲战后重建,同时加强对欧洲经济的控制和影响。
苏联则通过经互会来整合其势力范围内的经济资源。
双方在经济领域的竞争,也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军事冲突虽然没有大规模爆发,但局部的代理人战争和军事冲突却时有发生。
比如在亚洲,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冷战背景下的典型冲突。
在这些战争中,美苏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通过提供武器、资金和战略指导等方式,支持各自的代理人。
在中东地区,美苏也为了争夺石油资源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展开激烈竞争。
例如,在阿以冲突中,双方各自支持不同的阵营,使得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还体现在科技竞赛上。
双方在航天、核武器等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美国则在之后实现了人类登月。
在核武器方面,两国都不断扩充核武库,形成了所谓的“核恐怖平衡”。
这种竞赛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增加了世界面临核战争的风险。
冷战对世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趋势对外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影响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趋势对外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影响浦启华[ 内容提要] 冷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对峙局面结束,开始了美国单极超强的局面,世界政治力量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分化、大混乱和大重组。
世界局势的这种巨大变化无疑给各国政党包括各国共产党和社会党造成了巨大影响。
[ 关键词] 国际形势共产党社会党影响[ 分类号D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 26505 (2006) 042002920620 世纪90 年代冷战的结束打破了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以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方两极政治格局,造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抗局面的瓦解。
世界政治力量开始了新一轮的大分化、大混乱和大重组。
目前,这种大分化、大混乱和大重组正在进行,仍未彻底完成。
世界政治局势的这种巨大变化无疑给世界各国的政党造成了巨大震撼,共产党和社会党也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研究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趋势及其对外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必要,它可以使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兴衰,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方向。
一、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趋势对外国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影响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发生了全面的、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深刻地影响到了世界政治的方方面面,各国的政党概莫能外,而共产党和社会党尤其首当其冲。
第一,冷战结束后,美国一超独大和资本主义势力急剧膨胀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共产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共产党的势力遭到了空前的削弱。
苏东剧变对各国共产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上执政的共产党由原来的15 个减至5 个, 共产党总数从180 多个降至120 多个。
在剧变面前,有些原共产党员退却了, 除中国以外的各国共产党总人数一度从4400 多万锐减至1000 多万。
社会主义遭遇了空前的信仰危机。
苏东剧变前后,西方一些学者已经在给社会主义大唱挽歌了。
由于国际政治格局中资本主义的超强优势地位,由于传统社会主义在其实践过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失误和缺陷,更由于个别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确也有许多政策错误,面对一波接一波的否定社会主义的浪潮,社会主义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受到了极大的怀疑和诋毁。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第三世界的崛起,成为独立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政治力量。
•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当今俄罗斯仍是军事大国,经济潜力巨大。 •美国相对衰落。
20世纪国际格局 曾有过那两次变 动?当前世界格 局的变动与上世 纪两大国际格局 变动有何不同?
一战后的凡——华体系与二战后的 雅尔塔体系。 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 的。 这种格局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将自 己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导致各国国际 地位变化的。
返回
由于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结束使维护世界和平的可能性增长冷战后大国之间的争夺与角逐从两极格局时期东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对抗转向以科技为先导的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
总趋势: 走向缓和
冷战后政治形势 世界政治格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原因 动荡与紧张 表现 特点: 原因 和平与缓和 表现 原因 表现 评价 区域经济集团化 表现 认识
表现:
80——遇和挑战 机 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缓和,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遇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提高。 挑 经济一体化增加中国发展经济风险。 战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压力。 经济集团化使中国面临激烈的经济竞争。
返回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 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 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 的能力。换句话说, 就是指经济、社会、 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 发展,它们是一个密 不可分的系统,既要 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 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 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 和安居乐业。
动荡与紧张
一些地区与国家固有的矛盾。 原因: 美国的霸权主义 布什总统的国务卿 詹姆斯· 贝克说: “苏联的崩溃产生 了一个世纪才有一 次的机会在全世界 推行美国的利益和 价值观念。”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
制衡、追随与冷战后国际政治自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奠定现代国际关系以来,国际政治的性质一直未发生根本变化。
国际政治依然是一个由主权国家构成的自助体系,没有一个凌驾于各主权国之上的统治权威。
在这样一个无政府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各国应如何确保自身的独立、安全和生存呢?国际政治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对此现实主义学派内部产生了持续不断的激烈理论争论,了解这场目前仍在持续的理论争论无疑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也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现实。
一、制衡还是追随:理论争论这场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仍在持续的理论争论主要有两大派。
一派认为,国家在面临威胁或它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时,将采取制衡(balancing)行为,以化解威胁或未雨绸缪,制衡是国际政治行为的根本特征。
持此观点的以结构现实主义大师肯尼思·沃尔兹以及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斯蒂芬·沃尔特(Stephen)等为主要代表。
另一派则认为,国家在面临威胁或它国权力的急剧增长时并非总是采取制衡行为,从历史上来看,追随(bandwagoning)而非制衡才是更为常见的国家行为。
持此观点的主要包括俄亥俄州大学政治系教师兰德尔·施韦勒(Randall)、伊利诺斯大学历史和政治学系学者保罗·施罗德(PaulSchroed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教授罗伯特·鲍威尔(RobertPowell)以及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er)等。
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中,每当某一国的权力增长可能危及整个体系的权力平衡时,其他国家就会单独或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该国,制衡该国的霸权企图,其结果是均势(halanceofpower)一再出现。
(注:[美]肯尼思·沃尔兹着:《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缨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沃尔兹指出,主要归因于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冷战是指二战结束后,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对抗持续了几十年的历史时期。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冷战的起因、主要对抗方式、政治变革以及全球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冷战的起因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大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领土扩张等方面的分歧。
二战后,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角色分别是资本主义美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者对于全球事务的掌控具有极大冲突。
美国代表了自由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制度,提倡个人权利和私有财产,而苏联则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强调集体主义和国有化。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模式导致两国在世界舞台上形成了尖锐对立的态势。
二、主要对抗方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体现在军事竞争、核武器竞赛和意识形态斗争等方面。
1. 军事竞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军事上的竞争和对峙。
两个国家都在不断扩大军备,进行武器技术的研发和军队的扩充。
其中最著名的军备竞赛即为军备竞赛,双方通过制造大量的核武器来威慑对方。
这场军备竞赛不仅对双方的国内经济造成了巨大负担,也给全球安全带来了极大压力。
2. 核武器竞赛: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武器竞赛达到了顶峰。
两国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武器研发和生产,试图通过核威慑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这导致了世界上首次的“平衡恐慌”,即大量的核武器集中到核大国的手中,一旦爆发战争,将对世界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3. 意识形态斗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和政治宣传。
两国之间通过外交手段、媒体宣传等方式,试图把对方的意识形态批判为错误和危害,同时宣传和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
这种意识形态斗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内外政策,也对世界各地的国家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政治变革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也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包括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权更迭、冲突和联盟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刚刚两年,凯南就指出了二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意识形态对立,而且这种认识很快就被东西方两大阵营的领导人所接受。
而如今,冷战已结束10年了,人们虽然普遍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与冷战时期不同,但国际社会却仍对什么是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莫衷一是。
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讨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三个观点作为答案:1、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在冷战期间曾发生过重大变化,由意识形态对抗转向美苏争霸;2、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转变为美国称霸与部分国家反霸;3、中国作为反霸力量之一,在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中与美国战略矛盾有进一步深化的危险。
判断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标准有些人认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复合型的,其原因是看不清主要矛盾是什么[1]。
既然是主要矛盾,就只能是一个矛盾而不能是几个矛盾。
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可以有多方面表现,如冷战时的美苏争霸矛盾可以表现在军备竞赛、争夺第三世界、建立相互封闭的市场等不同方面,但逻辑上不可能同时并存着两个主要的国际政治矛盾。
冷战结束以来很长时期,人们之所以对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看法不一,这与判断标准不一致有很大关系。
为防止讨论成为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我们需要明确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将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定义为,在一个既定时期内,世界上主要国家间的战略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对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在这个定义里,我们强调主要国际政治矛盾需要具备的三个基本特点:1、这种矛盾是主要国家间的;2、这种矛盾关系到这些国家的战略利益;3、这种矛盾影响世界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
一种国际政治矛盾只有同时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时,才可视为是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国际政治中有多种矛盾,但与大国利益没有重要关系的矛盾是不会成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
世界上无论国家有多少,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反映的是大国间的利益关系。
世界上国家的数量在53年里增加了3.6倍[2],国家间的利益关系也随之大量增加,但是决定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却是大国间的利益冲突,因为只有大国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对世界范围的重大问题构成影响。
例如,冷战后,每年都发生几十起局部战争或军事冲突,但由于这些军事冲突没有发生在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因此就没有引发世界大战的危险。
在国际事务中,一种政治矛盾无论有何种普遍性,如果它不是大国之间的矛盾,那么这种矛盾就不会成为主要的矛盾。
大国间的利益冲突是多方面的,因此大国间的矛盾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非战略性利益的冲突是不会成为它们之间的主要矛盾的。
例如,冷战后意识形态分歧仍使世界主要国家在人权问题上产生了矛盾,但是由于意识形态在冷战后并不关系到大国的核心利益,因此不是世界主要国家所关心的战略利益。
尽管大国在国际人权问题上龃龉不断,人权问题却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
无论大国间的矛盾与他们的战略利益有什么密切关系,如果这一矛盾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有影响,那么这一矛盾也难成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一般讲来,大国之间的任何矛盾都会影响到中小国家的对外政策选择,但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所不同。
那些影响面较小的矛盾就不会成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以核战略为例,世界主要国家在预先打击战略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战略的问题上有重大分歧,而且这关系到核大国的战略利益,但是这一问题在冷战后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外交政策影响有限,因此核战略问题本身还不足以成为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小国家都已采取了无核政策,到1995年3月已有178个国家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CTBT)[3],他们对于冷战后的核战略问题并不太关心,他们关心的是防止核扩散问题,如何保证CTBT的贯彻和执行问题。
90年代初期,俄国重新恢复预先打击的核战略,这在世界上并未引起强烈反响,而1999年美国国会拒绝批准CTBT条约则引起该条约成员包括美国盟友的反对。
意识形态对抗转向争夺世界霸权我们明确了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基本特点,但还不能急于用这三个特点来判断冷战后与冷战时期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有什么不同。
因为不明确冷战后期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就无法知道冷战后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是否发生了变化,当然也无从得知有什么性质的变化。
由于冷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时期,因此人们形成了一种观念,即认为在这个历史时期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不变的主要国际政治矛盾。
然而如果认真回顾冷战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在形式上没有变化,但其对抗矛盾的性质在前期与后期却不同。
主要国际政治矛盾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抗逐渐转向美苏争霸的对抗。
冷战时期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性质转变之所以不易于察觉,其主要原因是两对矛盾的对立面主体代表都是美国和苏联。
由于矛盾对立面的主要代表国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不易察觉矛盾性质的转变。
1946年,邱吉尔的富尔敦讲话被认为是冷战的信号。
他认为,共产党的“铁幕”已经落下来,共产党的“第五纵队”遍布各国,“构成对基督教文明的日益严重的挑衅和危险”。
1947年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论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将深信资本主义会灭亡,因此它的行动将像河水一样流到一切地方。
同年杜鲁门说:“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地位的丧失,不但对这些国家,而且对世界都具有灾难性”。
在冷战前期,西方阵营的确是把遏制社会主义制度的扩散作为其最主要战略目标,而社会主义国家也把消灭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自己的对外战略目标。
1947年在波兰举行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宣言明确指出世界已经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阵营,号召各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国家。
然而,作为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意识形态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抗,并没有贯穿于冷战整个历史时期。
1970年中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标志着,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性质改变了。
也就是说,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由两种制度之争转向美苏霸权之争。
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年之内发生的,矛盾性质变化有一个量变过程,中美战略关系的建立只是主要国际政治矛盾质变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苏都有称霸世界的意愿,但是双方争霸的政策还不是他们的对外战略目标。
争霸世界成为他们对外战略目标有一个异化过程。
苏联以扩张为手段要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的战略目标,美国以遏制苏联为策略实现扼杀共产主义的战略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扩张的手段异化为战略目标,美国遏制苏联的策略也异化为战略目标,于是争霸世界便成了他们之间的主要战略矛盾。
美苏战略目标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两大阵营内部的分裂,二是实力的不均衡发展。
1 两大阵营的内部分裂使意识形态的矛盾变得模糊不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后,世界上形成了两大阵营,但是很快这两大阵营内部就发生了分裂现象。
1948年苏联与南斯拉夫关系恶化,于同年6月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情报局,而后东欧国家在共产党内清洗“铁托分子”。
1956年中苏在意识形态上发生分歧,而后分歧发展为国家利益冲突,1962年在中印边界战争中,苏联公开支持和援助资本主义的印度。
1969年中苏在东北亚的边界地区发生军事冲突,促使中美于1970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这种分裂现象不仅发生在社会主义阵营而且也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
1959年美法围绕北约问题的矛盾公开化,法国拒绝将其地中海舰队的三分之一交付北约指挥,并拒绝美国在法国储存核武器。
由于法国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发展自己的核力量,终与北约国家分手,于1966年退出北约,同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出访莫斯科。
苏法联合声明提出“欧洲的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加以解决”,这表明双方都想把美国排斥在欧洲之外。
如果中小国家在东西阵营之间改换门庭还只表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性质的量变,但当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关系不再受意识形态约束时,就表明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性质已发生质变。
南斯拉夫脱离社会主义阵营是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量变,而中国和法国分别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和北约,则标志着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中苏兵戎相见,使社会主义国家间的敌对状态不亚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敌对程度。
这一事实否定了社会制度对立是最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理论认识,也表明意识形态分歧已不是首要的战略利益。
其次,中美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和法苏关系的密切,使得不同政治制度的大国战略关系出现交织。
这种战略关系的交织是实际战略利益交织的表现。
这种利益关系的交织使得社会制度的区别无法再作为战略敌友的界线了,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分歧已不再是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了。
2 美苏实力差距迅速缩小,军事威胁的重要性超过了意识形态矛盾的重要性。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苏的实力差距大大缩小。
根据苏联的统计,苏联的国民收入由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1%增长到1970年的65%,工业总产值由30%增长至80%;而美国认为,苏联的战略核武器在1962年时约为美国的四分之一,10年后已与美国相同,即美国拥有2165件,苏联拥有2167件,此外苏联还建成了一支包括庞大核潜艇舰队的远洋海军。
1968年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出台了新的美国战略构想,被称为“尼克松主义”。
1970年,尼克松向国会递交了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其核心是承认美国的力量是有限的,美国对苏政策应从遏制战略转向威慑战略。
从遏制战略转向威慑战略有两个涵义:一是美国认为对美国最直接的威胁已不是共产主义制度而是苏联的军事实力,二是遏制苏联政治扩张已降为二等的对外政策目标,防止苏联军事扩张引发军事冲突成为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苏联则因与美国的实力差距缩小,争霸世界的欲望增长。
苏联认为美国已经没有超过它的军事优势,苏联有了不可摧毁的经济潜力,国际力量的组合向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
于是苏联采取了进攻性的争霸战略,政治上与西方国家缓和政治关系,减少意识形态上的对抗;经济上,以重工业为经济发展中心,增强国防能力的工业基础,为军备建设服务;军事上,通过军备竞赛,从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两个方面争夺与对美国的军事优势,做好世界大战和局部战争的两手准备。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美国和苏联都已不像冷战前期那样重视意识形态分歧了。
苏联在70年代与第三世界10多个国家签订了双边“友好合作条约”,其实是变相的军事同盟条约;而其中的许多国家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被美国认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的印度与苏联于1971年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
美国同苏联一样也不再计较意识形态矛盾,向社会主义国家或是社会主义倾向的国家提供军事支持,而且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反苏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与美国于1972年发表了《上海公报》说:“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