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

合集下载

化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策略

化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策略

化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摘要:在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新课程标准,就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赞可夫也曾说:”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是的,放弃一个差生,对教师来说只是放弃了一个,但对于家长来说,却放弃了全部希望。

由于遗传、成长、原来的教育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差异是正常现象。

关键词:化学教学;后进生;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190-02下面就如何转化后进生谈点做法。

1.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1.1要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我所教的班级中,后进生较多。

但是后进生是有闪光点的,我们要善于去捕捉,点燃后进生们希望的火花。

例如在作业或测验中,某些后进生表现较好时,既可在班上公开表扬,也可在作业上留下激励的话语;后进生主动举手正确回答问题,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回答错误,我们也要从错误中去发现他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他的勇敢,并鼓励他。

“不要急,你虽然回答不太准确,但与正确答案很接近了,也是不错的。

好,继续思考,你一定会想出来的”等,这些激励的话语学生听了后心里一定会很感动,他会积极去思考,逐渐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通过赏识教育,让后进生们看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希望所在。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等)。

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1.2换位思考、创造良好的心境。

后进生常被老师形象地比喻为“班级的尾巴”,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冷落甚至歧视,其中很大一部分同学在不同程度上已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准备一“混”了之。

在后进生心目中,教师总是高不可攀的。

在这一高一低的情景下,教学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

因此,教师平时与后进生在一起时,要注意心理换位,可以和他们一起打几场球,召开一些座谈会,与学生交流心声。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摘要】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在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教师角色的转换决定着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以前课堂的主导转向“互动式课堂中的引导者”。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而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真正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扮演好“学生”的角色,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知识现状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去审视要学习的新内容,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也就是我们要做好心理换位,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教案、设计学案,故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学生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在洞察他们的心理,及时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

初中学生特别喜欢实验,那么我就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多安排一些实验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想学生所难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我们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活中的实例搭建沟通的桥梁,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3.想学生所疑我在课堂上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结”。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篇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篇

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初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

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矗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

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心理换位杂谈

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心理换位杂谈

听 ,这 样使 其 印象 深 刻 。如 :在 讲 过C 1 、HC气 体 1
的实 验室 制法 后 ,让 学生 上 台组 装实 验装 置并 给大 家演示 操作 过 程 。
5 启 学 生之 思路
在 化 学教材 中 ,标 题 以外 的黑体 字一般 都属 于
l 的N C 0 a N溶液 中水 的 电 离 度 是 p H为 1 的N O 0 a H溶
行 为 上发 生 “ 共振 ” 以下 七 个 方 面 粗谈 化 学 教 师 。 在 课堂 教学 中心理 换位 的 一些 尝试 。 1 想学 生之所 想 课 堂上学 生在 想什 么 ?这是 教 师应 时 时关 注 的 问题 。学 生 未 表 露 出 自己 的 想 法 时 ,要 洞 察 其 心
考 .学生 很快 地 回答 了这 一 问题 。教 师应 时刻 以学 生 的状 态 和能 力水 平 ,设 置 教学 过程 ,和学生 一起 探讨 ,帮 助他 们 化难 为 易 ,提高 他们 的 能力 。
3 解 学 生之 所疑
的角 色集 于一身 ,有 时要 以教 师 的身 份观 察和 发现 问题 ,有 时要 以学生 的身 份去 解决 和 体验 问题 ,需
的不 配 合 ,成 为 学 生 继续 思 维 、继 续 学 习 的障碍 .
使 思维 中断 。这 时教 师需 马上 采取 措 施 ,重新 站到
学 生 的角 度来 思考 。例 如 。在 讲述 泡 沫灭 火器 的原 理 时 ,学 生对盐 的双水 解 反应 不甚 理 解 。这时我 们 再 和学 生从 已经 掌 握 的水 的 电离平 衡 、盐类 的水解
20 0 9年 . 6 第 期
教 师 论 坛
3 1
课堂教 学 中化学教师心理换位杂谈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换位思考

样确 证 无 色 气 体 是C O ?怎 样 检 验S , 0 ?气体 中是 否 有 C , O ?怎
样检验C , O 中含 有S , 通 过 共 同 思 考 , 论 很 快 得 出 , 生 对 0? 结 学 S 质 的认 识 就 会 深 刻 。 O性 二 、 学生 之 所 难 想 教 师 不 仅 要 课 前 精 心 设 计 问题 , 且 要 在 授 课 时 给 学 生 而 独 立 思 考 的 机 会 , 励 学 生 多 思 , 发 学 生 巧 思 , 发 学 生 的 鼓 启 激 求 知 欲 有 些 教 学 内 容在 教 师 看 来 似 乎 很 容 易 , 言 两 语 就 三 可 说 清 楚 , 学 生 接 受 这 一 知 识 、 习 这 一 内 容 却 有 相 当 大 但 学 的 困 难 教 师 要 站 在 学 生 的 角 度 , 察 他 们 的 困难 , 后 帮 助 体 然 他 们 实 现 由难 到 易 的转 化 。 教 师 要 有 目的 地 设 置 一 些 问 题 , 激 发 学 生 思 考 , l 学 生 更 好 地 理 锯 学 习 内容 。 如 , H 为 弓导 例 p 值
化 学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要 学 会 换 。l 位 E E 考
张 威
( 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 南 方城 方 河 430 ) 7 20
化 学教 师在 教 学 中换 位 思 考 是 教 学 能 力 提 高 的 一个 重 要 标 志 ,教 师通 过 心 理 换 位 能 产 生 与学 生 思 维 上 的 同 步和 心 理 上 的 共 鸣 , 教 学 过 程得 到 优 化 , 使 从而 达 到 最 佳 的 教 学 效 果 。 想 学 生 之 所 想
五 、 学 生 之 所 乐 想 课 堂 是 师 生 共 同 表 演 的 舞 台 , 师 必 须 引 导 学 生 加 入 到 教

化学教育论文选题(大全)

化学教育论文选题(大全)
19
教学设计及课件二氧化碳的性质
20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尝试
21
从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2
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劣探讨
23
新课程标准下佛山市南海区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初步调查研究报告
24
新课程实验教学初探
25
新课程标准下“和谐化学教育”的探究
26
在教学中渗入环保教育
27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
化学教育论文选题
序号
题目
1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化学课中的应用
2
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的要求
3
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
4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指导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5
化学实验教学如何营造建构主义之教学环境
6
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7
中学生化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
8
中学化学说课的学科性要求
1化学教育论文选题题目浅谈讨论式教学在化学课中的应用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师教学的要求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指导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如何营造建构主义之教学环境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学生化学学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中学化学说课的学科性要求化学模块课程有效教学研究化学探究活动实施与探究能力培养研究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究化学学习质量发展性评价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化学教学模式创新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研究化学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研究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性教学设计及课件二氧化碳的性质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尝试从实验细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化学科学探究实验的优劣探讨新课程标准下佛山市南海区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初步调查研究报告新课程实验教学初探新课程标准下和谐化学教育的探究在教学中渗入环保教育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改进实施新课程探究性教学的有效途径多媒体课件与新课标下的化学教学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实践体会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下高一化学自主学习弹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六步教学法与新课程思想设计化学探究活动中的切入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化学新课程教育的反思中学化学实验题设计的几点思考过氧化氢催化分解探索实验的改进简易净水装置改进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过程新课标下中学化学教学七个要不得充分利用实验优势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三复习中的实践浅谈新课标化学教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新课程化学探究教学的研究实验化学模块实验探究性教学方法的研究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实施新课标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下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情景的设计特点和例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愉快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体会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趣激学谈新课程下如何从高一开始引导学生走向化学学习3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心理换位论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心理换位论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摘要】在教学中,想学生之所想,想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疑,学生之所错,想学生之所乐,想学生之所忘,放下教师架子,成为学生兄弟姐妹。

教师恰当的心理换位可以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关键词】教师心理换位教学优化在教学中,教师恰当的心理换位可以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一、想学生之所想。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

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

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而后又变清。

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

二、想学生之所难。

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

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ph值为10的nacn 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

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 ph=10的nacn溶液,oh—来源于什么?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我们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想学生之所疑。

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

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之所思论文

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之所思论文

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之所思摘要:在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堂;模式;学生;主体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教学能取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我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如下几点启发:一、想学生之所想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

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

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而后又变清。

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

二、想学生之所难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

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

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fe2+和fe3+的水溶液分别是什么颜色?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中职化学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中职化学教育中的心理教育

中职化学教育中的心理教育作者:李践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2期摘要:心理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对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影响。

中职的化学教育也同样受到心理教育的影响,如何将心理教育贯穿到中职化学教育中,进而促进中职化学教育的进步,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化学教育心理教育现代心理学表明:学生的求知过程和成长,就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

学校教育给予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其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

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主要由他们的心理素质所决定,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各学科老师将心理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

下面是本人在中职化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几点做法。

一、学会换位思考,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中职学生正处于半成熟期,生理和心理都处在重要的转变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大人。

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正处于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冲动与自觉矛盾交织发展的时期。

教师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发展规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去了解学生。

1.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直接面对面与学生沟通。

刚刚踏出中学校门的孩子走入职业技能学校,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有着极大的新鲜感和不适应。

中学教育是管制型教育,教师基本为主导,而进入职业院校后学习和生活都要由自己来独立完成。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亲自走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孩子换位思考,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这样既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又可以达到教与学互相促进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座谈会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在整个班级中开大会,也可以在个别学生中开小会。

2. 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自2 0 年 秋 季 起 , 市 同 许 多 地 区 一 07 我 样 , 中化 学 课 程 全 部 按 初 中 化 学 新 课 程 初 标 准 的 要 求 进 行 教 学 。 课 标 与 原 教 学 大 新 纲 相 比 , 教 学 目标 阐 述 的 角 度 和 落 脚 点 对 发生 了 根 本 性 的 变 化 。 教 学 大 纲 的 教 学 原 目标 是 从 教 师 “ 教 的 方 面 提 出来 的 。 定 规 的是 教 什 么 , 何 教 , 乏对 学 生 学 习过 程 如 缺
2 以课堂为主 阵地 , 解学生之惑

Ⅸ 务 教 育 课 程 标 准 实 验 教 科 书 》 每 义 , 单 元 的 彩 图 , 中 的插 图 、 通 图 等 , 文 卡 使 枯 燥 的 知 识 融 入 到 生 动 的 画 面 中 , 强 了 增 学生 学 习 的动 机 , 体 现 了“ 生 活 走 进 化 也 从 学 , 化 学 走 向 社 会 的新 理 念 , 于 学 生 从 易 对 知 识 的 接 受 和 掌 握 。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是 但 有 的 关 注 ; 在 新 的 课 程 目 标 直 接 从 学 生 师 生 的 双 边 活 动 , 时 由于 教学 双 方 分 析 现 “ ” 方面提 出, 学生为主体直接指 向 学 的 以 问题 、 决 问题 的能 力不 在 同 一 层 面 上 。 解 有 学生 学 习活 动 本 身 , 注 的焦 点 是 学 什 么 , 些 教 学 内 容 在 教 师 看 来 比 较 容 易 , 句 话 关 几 怎样 学 , 得 如 何 。 就 要 求 在 新 课 程 的 实 就 可 以 说 清 楚 , 从 学 生 的 角 度 看 可 能 存 学 这 但 施 过 程 中教 师 既 要 成 为 学生 学 习知 识 、 探 在 较 大 的 难 度 , 由此 导 致 在 教 学 内 容 的 理 究知 识 的 引 路 人 , 要 学会 换 位 思 考 , 为 解 和 接 受 方 式 等 方 面 存 在 比 较 大 的 差 异 , 还 成 学生 探究知识道路上的合作者 。 最终造成 教学过程 中师生交 流的阻 碍。 要 那 么 教 师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如 何 实 现 换 位 排 除 这 一 阻碍 , 需 要 教 师采 用 换 位 思 考 , 就

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高中化学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对此发表自己的拙见,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一、培养学生提问的动机1.爱护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喜欢提问强烈的好奇心能导致问题意识的产生,培养好奇心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重要措施。

实际教学中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意识。

化学教学中还有一些异常的实验现象存在。

如在学习na2o2时,先介绍用水点火和二氧化碳点火。

学生求知的欲望一下子调动起来,学生就产生了很多问题。

“水和二氧化碳不是用来灭火的吗?”“要是金属钠着火该怎么办?”后来学习na2o2的性质及用途时,学生都很活跃,效果自然就好了。

2.创设自由和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提问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能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只有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

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

例如,在讲h2s气体的性质时,讲到硫化氢气体无色有臭鸡蛋气味,如何鉴别h2s气体时,有学生说这很简单,只要鼻子闻一下就可以。

教师追问:能用鼻子直接闻吗?让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经过仔细讨论,得出结论:这样不行,因为h2s气体有毒。

这样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课上留出问题空间,让学生产生问题学生的很多问题都是在老师的讲解中产生的,它们中的大部分停留是短暂的,很多问题都不了了之。

虽然有一些老师在接着的讲解中已经解决,但却错失了学生产生问题的良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误区及策略

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误区及策略

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误区及策略《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

然而,教师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其艰难性是可想而知的。

在课改实践中,常感到自己直面这种“蜕变”的痛苦,因此产生了诸多困惑、迷茫,走进了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误区。

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

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

比较成熟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的心理换位现象。

遇有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对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种种误区进行剖析,同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提出矫正策略。

误区一:否定传统方法新课程改革的结果使知识自由度大,内容缺乏应有的系统性,教师应具备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方能面对学生,应变于复杂的教学过程,这种情况下教师因此对自己的执教水平产生怀疑。

原有的教学模式只片面追求探究式教学,既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也不管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适应当前的教学,一提到化学教学就是固定的一套,其他的教学方式都过时了,都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原因探究:(1)传统观念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这种本位的思想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容易造成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现象. 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知识基储能力结构一般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的形成大体是通过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两条途径来间接把握和直接认知的。

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看法有时出现较大的偏差,并对化学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直接解答,而是组织学生讨论,找出了问题症结,因此,教师要相信学生,利用好学生这些无形的课程资源。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换位思考

起 思考 : 能使 石 灰 水 变 浑浊 的是 否 一 定 是 C 2 样 确 证 o7怎
四 、 学 生 之所 错 想
无 色气 体 是 C : O?怎样 检 验 S : 体 中是 否 有 C : O气 O ?怎样 检 性 质 的认 识 就深 刻 了。
二 、 学 生 之 所 难 想 说 清 楚 , 站 在学 生 的角 度 上来 接 受 这 一 知 识 , 习这 一 内 但 学

使 思维 中断 。 明的 教 师会 立 即意 识 到这 一 点 , 然 采取 措 高 断
施, 重新 站 到学 生 的 角度 来 思 考 。例 如 , 讲 述 泡沫 灭 火 机 在

思 学生 之 所 想
课 堂上 学 生在 想 什 么? 是 教 师应 时 刻 关 心 的 问题 。 这 他 原 理 时 。 生对 盐 的 双 水 解反 应 不 甚 理解 。 时 我 们再 和 学 学 这 们 未 表 露 出 自己的 想 法 时 , 洞察 其 心 理 , 时探 测 和 பைடு நூலகம் 妙 生从 已经 掌 握 的水 的 电离 平衡 、 的 水 解实 质 、 衡 移 动 的 要 及 盐 平
验C: O 中含 有 S : 通 过 共 同思 考 , 论 很 快 得 出 , S 2 那 样 的错 误 。 O? 结 对 O 给学 生 指 正 后 , 了巩 固 , 以后 的 教学 中 , 为 在 有
教 师 在批 阅作 业 、 卷 和 个别 辅 导 时 . 发 现 学 生这 样 试 常
时 教 师 在课 堂 上 故 意再 “ ” 次 。 给 学 生看 , 给学 生 思 错 一 错 错 考 , 学 生 引 以 为戒 。 以说 课 堂 只有 在 “ 使 可 出错 ” “ 错 ” 和 改 的 例 如 , 条在 空 气 中燃 烧 后 加 适 量水 , 过 滤 , 得 固 镁 再 所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加 班 费 . 就 是 直 接 拖 到 下 节 课 上
种 反 思 , 需 要极 大 的勇 气 。 这 直 面 自己 时 , 才会 发 现 。 实 自己 你 其
课 . 学 生 也 应 老 老 实 实 地 在 那 儿 坐 着 听 课 . 否 则 就 是 对 老 师 的 不 尊 重 。 ” 果 教 师 这 样 想 . 但 解 如 不 决 不 了 问 题 . 反 而 会 使 师 生 关 系
几 乎 堂 堂 如 此 , 我 们 连 上 厕 所 的 时 间 都 没 有 , 又 乏 又 累 , 又 憋 得 慌 , 一 节 课 怎 么 上 ? 果 所 有 的 下 如 老 师 都 这 样 拖 堂 , 我 们 还 受 得 了 吗 ? ” 果 教 师 能 这 么 想 , 情 就 如 事 好 解 决 了 : 呀 ! 怨 自 己 课 堂 效 哎 都 率 太低 , 但 让 学 生 跟 着 受 罪 . 不 还 搞 得 师 生 关 系 不 和 谐 , 今 后 一 定 得努力提 高 自己的授课水 平 , 让 的 立 场 考 虑 一 下 。 许 。 多 事 情 或 很
学 生学 得 轻 松 、 得 快 乐 。 学
真 的 什 么都 无 所 谓 了。
换 位 思 考 。 不 仅 是 让 教 师 换

种 身 份 考 虑 问 题 .更 应 是 在 此
基础上 对问题 的统筹理 性思考 , 是 宏 观 思 维 和 异 位 思 维 的 有 机 结 合 。 只 有 这 样 ,教 师 才 能 教 得 轻 松 , 生 才 能学 得 快 乐 。 学
做 得 还 不 够 。 作 为 一 名 合 格 的 教
师 , 种 敢 于 认识 自己 、 省 自己 这 反 的勇气 是必 不 可 少 的 。 待 学 生 . 对

“换位法”在化学化学教学中应用与思考

“换位法”在化学化学教学中应用与思考

“换位法”在化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化学课程标准》,学习专家关于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报告,笔者颇有触动,于是尝试“换位法”教学,通过实践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将应用经验整理成文,供同行参考。

1.“换位法”教学的具体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并充当倾听教师讲课且跟着教师思维转的角色,即使少数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及时发表的机会,没有与大家商讨的时间,要让学生思维广、有创新,必须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从怕学化学变为乐学化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化学课应让师生换换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多思考、多动手、多讲叙、多评论,教师只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并参与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讨论,这就是“换位法”。

“换位法”以创设情境、设疑自学、自演自评、点拨释疑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把课堂45分时间大致分为看一看、议一议、讲一讲、改一改、评一评5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连,做到人人参与,教师押阵、组织,使课堂变得活跃、变得有生机。

1.1创设情境学习动机是学生自主参与化学活动的基础,化学兴趣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探索化学问题的倾向性,教学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现实的、有趣的化学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情境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提出化学问题,创设悬念。

案例1 盖斯定律(化学反应原理)(1)煤炉中煤燃烧,观察到上方的火焰呈淡蓝色,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在这种情况下,放出的热量是否多一些?(3)查阅资料,总结寻找规律。

——盖斯定律1.2设疑自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和悬念的设置能够使学生感到有疑需学,激发探究欲望,何以解疑?必须看书(查找资料),互相讨论,寻找答案,这就是最初的学生自主学习,长期坚持直到学生能自己设疑、自己解决问题,就可以起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的了,如何设疑?教师要充分挖掘本节知识的重要与难点,设置问题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又要有阶梯性,附合“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力求在课堂中牢牢吸引住各个层次学生的注意力。

师生角色转换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应用

师生角色转换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应用

师生角色转换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实验中应用摘要:在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当讲师,老师当助教。

学生通过自学、自讲、自答的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理解,使学生的“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分析化学实验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关键词:师生角色转换教学方法分析化学实验综合素质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57-0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和人才质量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胜任时代的要求。

如何培养知识型、能力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药学人才是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之一[1]。

师生角色转换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又是教学环节的学习的主体。

此方法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已进行了相关研究[2~4]。

笔者尝试在2010级药学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中采取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方法,此方法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授课效果有较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1 师生角色转换教学方法在分析化学实验课中运用缘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药学类各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训练学生阅读资料、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有力保障。

目前的实验教学是我校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原因是现行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写报告,教师批改。

这种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全面、综合、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只有提高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兴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师生角色转换”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和“满堂灌”这种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教师角色转位

实现教师角色转位
2整 合 能 培 养 综 合 能 力 .
更 加 明显 地 展 现 出 来 。 个 实 验设 计 了六 种 金 属 的 焰 色 反 应 , 这 使 用 者 只需 点 击 某 种元 素 , 可 观 察到 其 相 应 的现 象 了 。 即
2 突 出 某 些 实 验 现 象 .
用 C I 件 与化 学 实 验 的 整合 , 模 拟 时 可 以 重 现 实 验 过 A课 在 程 , 出 实 验现 象 。教 师 要 注 意 在 力求 逼 真 的 同 时 , 量 突 出 突 尽 实验 的主 要 现 象 , 除其 他 干 扰 因素 , 学 生 观 察 到 满 意 的 结 剔 使 果 , 加 深其 记 忆 。在 必 修 2 二 章 第2 《 学 能 和 电 能 》 , 以 第 节 化 中 为 了 突 出 电池 的 电极 反 应 , 用 多媒 体 与化 学 实 验 整 合模 拟 , 采 让 学 生直 观 的观 察 到 活 泼 金 属 溶 解 失 电子 。最 后 变 成 金 属 阳 离 子 的全 过 程 。 电子 通 过 导 线 流 向活 动 性 较 弱 的金 属 时 . 当 电 解 质溶 液 中 的 阳离 子 就 在 金 属 表 面 析 出 .关 时 关 闭 时 指 针 也

生 会 回想起 镁 与 氧气 、 与氧 气 的反 应 ; 泼 金 属 学 铁 活 与 酸 的置 换 反 应 ;排 在 金 属 活 动 性 顺 序 表 中前 面 的金 属 与 后 面 的金 属 的盐 溶 液 的 置换 反应 。再 次 , 导 学 生凭 借 记 忆 判 断 引 反应 时 的现 象 , 而利 用 实 验 进 行 验证 。 生 做 实验 时 会 观 察 进 学 到 钠 与硫 酸 铜 溶 液 反 应 时 , 并未 出 现 预期 的红 色沉 淀 , 是 产 而 生 蓝 色沉 淀 。 我再 顺 势 引 导 学 生 分 析 。 生 就 会得 出钠 与 盐 溶 学

教师教学态度调整

教师教学态度调整

教师教学态度调整教师是肩负着培养学生才能、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他们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长。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一些教师存在教学态度不合理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教学态度的调整。

一、换位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往往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待学生,缺乏换位思考,不能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角色,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学生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困难和不足。

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教师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增强爱心教师是耕耘者,他们需要以充满爱心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

只有有爱心,才能正确认识并接纳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爱心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石,它能够调整教师的教学态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素质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感态度等方面。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具体的实例和案例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教师的教学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整教师教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鼓励和赞赏在学习中,学生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和赞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

正面的评价和激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调整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态度,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

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具备灵活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坚持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调整自己的教学态度。

因此,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换位问题。

文章提出:心理换位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教学中的心理换位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以求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深入进行。

文章把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换位分解为六个方面:①想学生所想②想学生所难③想学生所疑④想学生所错⑤想学生所乐⑥想学生所忘。

文章对每个方面都进行了解说,并伴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使心理换位成为可具体操作的方法。

文章提出:要真正实施教学中的心理换位,需要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换位尊重学生上海市松江区李塔汇学校潘海燕师生关系是师生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而产生交往并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关系。

在当前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已成为教改教改能否继续深入进行的一个关键。

原有的教师与学生间“权威”与“依存”的关系,应该逐步确立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由教育教学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才能舒展天性,发展个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和发展。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大师沈湘先生曾说过:“师生是合作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就失败了,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而师生关系的改善,关键在于教师。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教师在改善师生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认真作了思考和探索,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倘能通过心理换位,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能比较容易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使课堂教学深入进行。

人们常常站在自己的位置或某个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结果,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用“心理换位”的方式即变换角度或位置的方式去思考、理解一些问题,结果,解决问题反而比以前更容易。

不少教育家、心理咨询师、谈判专家和社区工作者善于易位思考,心理换位,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拉近了双方饿关系,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可见,心理换位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心理换位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即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互换位置,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时,设身处地地从对方所处的位置、角色、情境去思考、去理解、去处理,深刻体察他人潜在的行为动因,而不以自己的心态简单地看问题及对待他人。

教师在掌握教学规律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去思考问题,让自己的心理变成学生各种心理的演练场,时时进行操练、彩排,平时成竹在胸,用时游刃有余。

法国教育家R.Hubert在《普通教育学概论》中指出:“不能激发主体的参与冲动,就不可能使任何知识引入思维。

”的确,只有经过学生深思熟虑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理解透彻,运用自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双重角色。

一方面是“教”,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领路人,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极大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

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换位,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现状,生活实际为前提,以学生的眼光审视将要学习的知识,扮演着“学”的角色,和学生一道成为新知识的探索者。

心理换位能力的强弱是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要实现心理换位,就要善于想学生所想,错学生所错,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是学生精神世界的研究者。

"笔者以为,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心理换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想学生之所想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体现在教育实施上,对他们的一切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理解不够而教育失当。

教育不仅是为了消除差异,而且要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和完善。

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不可能随时表露出,教师应随时“察颜观色”,及时反思学生此时可能会想些什么,及时洞察其心理,并根据需要,适时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师生心理上的沟通,便于教学顺利进行。

如在讲Na2CO3的性质时,在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会有气泡产生,然后在K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此时,应考虑到学生会联想起在CaCO3中加盐酸也有类似现象,就及时让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CO2是怎样产生的?Na2CO3、K2CO3和CaCO3都有CO3,都是碳酸盐,那么这是不是碳酸盐的一个通性?可不可以作为检验碳酸盐的一种方法?通过共同思考、实验,结论很快得出,学生对碳酸钠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同时还加深了对碳酸盐的认识。

二、想学生之所难不少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这一知识,要学习接受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

教师要深入学生,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应当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把教学的新知识和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再把新知识纳入旧的知识结构,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学起来并无陌生感,有一种七分熟,三分生的感觉。

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所说的知识的迁移作用。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pH值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同学们对酸的水溶液显酸性、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没什么问题,但是对一些盐溶液的酸碱性,学生感觉很难判断。

此时可以设置几个小问题,把这一难点化解,如盐是怎样形成的?酸溶液的酸性是由什么形成的?碱溶液为什么显碱性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了解决的方法。

教师应时刻明白所教学生的知识状况,并从他们的知识状态和能力水平上,设置教学重点、难点,设置教学过程,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能力。

三、想学生之所疑教师课堂上在讲述时,常常会发现某些学生突然表情凝重,双眉紧锁,显然这是在他们的思维中出现了“疙瘩”。

如果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和谐,使思维中断,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

此时,教师就应该迅速反思自己刚才的教学过程,寻找刚才教学过程中的疏漏或障碍。

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探索学生的“疑”究竟来自何处,并及时解决。

例如,有一道判断题:已知液氧的沸点是-183℃,液态二氧化碳的沸点是-78.5℃,将液氧和液态二氧化碳各一半混合放入保温瓶中,当打开瓶盖将一根点燃的木条置于瓶口上方时,应该看到什么现象,并探究其原因。

学生对于“先看到燃烧更旺后熄灭”的现象很有兴趣,但探索其原因时纷纷露出不解的神色,此时就及时启发大家思索“工业上用什么方法制氧气”“液态空气受热气化的先后与什么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有什么性质”等问题,同学们很快就明白,同时又及时复习了空气和氧气的性质。

在教学中,学生的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但他们会在神色中不自觉地显露出来,教师要及时注意到他们神色上的变化,及时想学生之所疑,并及时解决,就能将教学向纵深推进,这里,特别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

四、想学生之所错教师在批阅作业和个别辅导时,对学生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应该有所记录。

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要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让学生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从“错”中引起警觉,并引以为戒。

例如,在讲过CO2、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后,在学生画装置图时,发现不少学生按照以往绘图习惯,自上而下地画,于是教师在黑板上也画装置图,而且有意从上面画起,神情严肃,一丝不苟。

这时,就有不少学生在下面喊:“老师,这样画不对,应该从下向上,从左到右地画。

”这样,经过对和错的认知冲突,学生对怎样正确地画装置图的印象就深了。

五、想学生之所乐课堂是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这种表演。

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凡教材指定的实验必须做,能让学生动手的必须让学生动手。

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强烈,进而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

在讲浓硫酸的脱水性时,可以增加浓硫酸和蔗糖的反应,当同学们看到蔗糖慢慢变黑,发泡膨胀象块黑面包,发出惊讶的叫声,个个争着要看。

还有同学问:老师,这真的是蔗糖变的?得到肯定后,有的学生甚至还问,老师,这样的蔗糖可以吃吗?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浓硫酸脱水性的了解,在以后的使用中会更注意安全,并通过推理,也让大家理解了日常生活中面包、蛋糕、馒头等制作中的化学反应。

还有,在介绍酸碱中和反应时,教材要求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钙溶液,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一组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盐酸,一组加稀硫酸,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既了解了酸碱中和现象又加深了对硫酸钙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为什么选用盐酸的原理。

通过实验,师生共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

六、想学生之所忘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化学上物质和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决定了多种多样的化学概念和化学事实。

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感到化学“好懂难记”,容易“前学后忘”。

有人在研究中学化学和其它一些课程的遗忘曲线时,发现中学化学的遗忘速度在前期比其它课程小,在后期比其它课程大,从而印证了上述问题的存在。

这就使化学教学必须特别注意对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如果不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使多数学生学好化学。

因为化学中的很多知识点不是凭口、眼、耳、鼻就能接受了解的,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

教师自己也常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陌生起来,需要翻检有关内容,此时教师就应该意识到学生也有这样的体验,和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知识进行梳理,请他们整理出容易遗忘的有关内容,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心理换位,不是一个新名词,但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心理换位,确实又不大容易,这需要教师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规律,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但我们是必须应战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认识和实践,我还将在这个方面继续实践下去,希望可以更好地搞好教学,教书育人。

参考书目:1.《教师成为研究者》郑慧琴、胡兴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姚本先、方双虎社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3.《化学教学》期刊叶建农主编华东师范大学主办2003-2004年4.《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心理学》黄希庭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上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