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程高考总复习:中国区域地理.解答
2012年高考地理复习检测题及答案: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
人教新课标版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第46课时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人口同步练习一.单选题(2011年安徽联考)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
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
据此判断1~3题。
1.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A.①图中B.②图中C.③图中D.④图中2.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A.朝鲜B.韩国C.俄罗斯D.蒙古下图为“我国城乡1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4-5题。
4.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①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②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③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④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①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②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③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④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右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四至,据图回答1—2题。
A.一个行政区B.两个行政区C.三个行政区D.四个行政区7.当a地正处于黎明时,c地()A.一定是正午B.有可能是正午C.一定是下午D.有可能是黑夜省级行政中心是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政治中心,据此做3—5题。
8.位于黄河流域的省级行政中心是()A.西宁B.南昌C.成都D.沈阳9.下列各组省级行政中心之间,冬季温差最大的一组是()A.重庆武汉B.济南石家庄C.哈尔滨广东D.南京福州10.位于东西、南北铁路干线交汇处的省级行政中心是()A.西安B.郑州C.济南D.兰州读“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回答6—7题。
11.图中A、B分别所代表的少数民族可能是()A.满族、壮族B.满族、汉族C.土家族、傣族D.哈萨克族、哈尼族12.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维吾尔族、苗族、哈尼族C.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2011·安徽联考)某游客在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
2012年地理高考全国新课标
图3
9.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8
【2012年课标卷】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 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
500 400 300 300
A
A2 D
(2012课标卷) 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 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 线(b)。读图1完成4—5题。
图1
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D
3
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 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 成4—5题。
图7
14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 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 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 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 地下水;冰雪融水(河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 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 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 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 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 原因是 D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图6
答案:提高原材的附加值,增加收入;扩大就业; 保护红木(森林)资源。
2012新课标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湘教版)
1 世界地理1.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五种基本陆地地形——————见上图↑(2)海底地形①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②大陆坡:大陆架外缘的巨大陡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
③洋底地形:大陆坡外,由洋盆、海沟、海岭等地形构成。
2.七大洲重要的经纬线及面积3.七大洲地形和气候特点4.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世界主要地区概述(1)西亚和北非①重要的地理位置:地处两洋(大西洋与印度洋),三洲(亚洲、欧洲与非洲)五海(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地,另外还有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与地中海)、霍尔木兹海峡(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等海峡控制着海上交通。
②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最多的地区。
石油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及其沿岸,所产石油大部分通过海运输往美围、西欧以及东亚地区,该区也为我国最重要的石油进口地区。
③水资源与农业:由于本区地处副热带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2)东南亚①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问,是连接太平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②中南半岛:北部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水能资源丰富。
③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峰岭众多,多火山地震。
④农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和热带经济作物产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地形:高原面积广大;东南高,西北低;海岸线平直。
②气候类型: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且南北大致对称。
自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③社会经济:人口增长速度快,粮食供应不足,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为单一的商品经济。
(4)欧洲西部①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陆轮廓、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本区海洋性气候显著。
②经济:工业发达。
以制造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畜牧业发达。
高考地理历年考题中国区域地理部分
图1高考中国区域地理以及区域治理专题(2012年重庆卷)图1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读图1完成1-4题。
1.图1中影视城是我国著名的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该基地的外景景观特色是A .林海雪原B .奇山秀水C .椰风海韵D .大漠孤烟 2.该省级行政区的城市发展特征是 A .城市化水平高B .城市南多北少 C .处于逆城市化阶段D .城市沿河分布明显 3.该省级行政区拟建设一个快递货物集散中心,从交通因素考虑该中心最适宜布局在A .固原B .中卫C .银川D .石嘴山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
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8-11题。
图45.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B.乙C.丙D.丁6.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7.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东高西低C.中间高四周低D.南高北低8.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9(12年山东)26,(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
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图5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绘出AB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示意图。
(2分)(2)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8分)(3)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6分)(4)“丁坝”是辽河河道整治中常采用的一种工程。
图5右上角为丁坝景观图。
试推断丁坝的作用。
(5)指出建设“引松济辽”调水工程、打造东北黄金水道,对辽河干流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精校word版]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总汇(附答案):(大纲卷)要点
绝密★考前2012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纲领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 1 至 8 页,第 II 卷 9 至 12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署名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仔细批准条形码上的准考据号、姓名和科目。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 I 卷共 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图 1 表示 2008 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花费量。
读图 1 并依据所学知识,达成1~2 题。
图 1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花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能够大概计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 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出入口量D.煤炭自给率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 2 表示该支流出口处1970 ~ 2000 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达成3~5 题。
3000 年净径流量2500净径流量、净输沙量多年均匀值2500 年净输沙量200032000 1500 m亿/1500 1000 量流径净1000 500 年500 00 -500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年份图 23.以下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向最靠近的是A. 1970 年~ 1976 年 B . 1977 年~ 1984 年C. 1980 年~ 1989 年 D . 1989 年~ 2000 年4.该支流流入A.黄河 B .长江C.辽河 D .黑龙江5. 1983 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整体呈降落趋向,最可能的原由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添B.兴修水库和丛林覆盖率提升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D.连续干旱6 月上旬某地约 5 时(地方时)日出,据此达成6~7 题。
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地理试卷解析(教师版)
【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较全面,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和2011年一样都没有命题,难度适宜,符合新课标地理高考特点和要求,是一套命题质量很高的试题。
客观选择题,命题紧紧抓住地理学科本身的学科特点以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的能力,11道选择题中,1-3和8-9考查人文地理,剩余6道选择题考查自然地理;综合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材料来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选做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重点考查获取材料中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知识迁移的能力。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答案】1.B 2.A 3.D【解析】该题组考查中国农业及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
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题干的提示“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播种面积减少,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和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对粮食增产影响不大。
2.改革开放以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平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大量耕地被占用为建设用地,因而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解析分项版之专题16 中国地理(学生版)
考点90 中国的疆域(2012高考真题XX卷)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23 ~24题。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2012年高考真题XX卷)“祖国的宝岛,我可爱的家乡......辽阔的海域无尽的宝藏......”,回答1~2题。
丁甲乙丙3.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右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 甲岛B. 乙岛C. 丙岛D. 丁岛4. 2012年5月,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考点92 中国的气候(2012高考真题XX卷)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图3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A. 高压脊控制B. 锋面活动C. 反气旋过境D. 热带气旋影响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A. 江汉平原B. XX盆地C. 珠江三角洲D. 长江三角洲考点93 中国的河湖和海洋(2012高考真题全国大纲版)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
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
图21.下列个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 A .1970年~1976年 B .1977年~1984年 C .1980年~1989年 D .1989年~2000年 2.该支流流入A .黄河B .长江C .辽河D .XX3.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 A .建设用沙量增加 B .兴修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 C .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 .连续干旱(2012高考真题XX 卷)图4是2006~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
2012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地理试题高清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地理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II卷9至16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地理部分试卷总评】该套试题考查知识较全面,难度较大的地球运动部分和2011年一样都没有命题,难度适宜,符合新课标地理高考特点和要求,是一套命题质量较高的试题。
客观选择题,命题紧抓地理学科本身特点及能力要求,考查学生对地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图表数考查正确获取地理信息和理解运用能力。
11道选择题中,1——3和8——9考查人文地理,剩余6道选择题考查自然地理;综合题以以区域地理位载体,重点考查学生对材料阅读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选择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重点考查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知识迁移的能力。
评析精选:难度有所下降,却又不失新意云南地理教材单独采用鲁教版,且作为新课标高考第一年,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充满疑虑与期待,从考生走出考场面带的笑容中,可以感受到文科综合试题是平和、习惯的试题。
从地理科看,试题不偏、不怪、不难,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关注生产、生活中的地理。
试题集中考查了工业、农业、气候、河流、等高线、自然灾害、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水源等问题。
中等难度题较多,没有特别难的题,试题整体难度比2011年的新课标卷和全国大纲卷皆有所下降,但试题依然需要学生利用储备知识进行思维判断,虽然有的内容多年考,但依然有新意,也有较好的区分度。
2012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卷(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第I卷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解析】读材料把握住几个关键词,“耕地不断被挤占,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来分析:粮食增产的原因,可据材料首先排除A和D。
改进农田的水利设施可以使部分耕地粮食增产,但要达到2004年来粮食的连续增长,应该是科技兴农,使粮食的单产增长了。
选B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解析】读题干材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分析问题。
应该是工业化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太湖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析】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量高,商品率就高。
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解析】分析b图可以得出甲乙两个水文站峰值都出现在降水12个小时之后,故此次降水汇流既影响到了甲,也影响到了乙,所以降水地点应该在两个水文站的上游,根据a图可以判定应该是④地。
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本题考查湖泊的“调蓄”功能,经过湖泊的分流调蓄,河流流量会变的更加平稳。
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解析
【 参考答案 】 Dc
读 图2 ,完成6~7 。 题 6 据 图示信 息可推 断 . A. 1 月平均 气温 甲城 市 高于 乙城 市
B.1 月平 均 气温 甲城 市低 于 乙城 市
考试 研 究
21 0 2年 第 1 5期
l
f
l , ,
均 工资 的 变化 ,以及 甲、 乙两类 企业在 该 区域 维持 最低
A .①地 c .③地
因 为 甲 、 乙水 文 站 之 间
B .②地 D.④地
5 乙水 文 站洪峰 流量峰 值 小于 甲水 文站 。主要 是 .
A. 河 道 淤 积 C. 湖 泊 分 流 B 河 谷 变 宽 . D. 湖 水 补 给 量 减 少
c.机械 化 水平 高
D. 人 口较 少
0
lI 奎 1
1 2 2 4
b
3 6 时 旧h
4 .此 次局地 暴 雨可 能 出现 在 图1 中的 a
3 河 南省和 黑 龙 江省 都是 我 国产粮 大 省 。两 省相 . 比 ,黑龙 江 省粮 食 商 品率 高的主 要原 因是
A.耕 地 面积 广 B. 生产规模 大
均工资随时问的变化情况, 剩余劳动 力逐年减少, 工业企 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多, 人均工资增加说 明企业要
【 信息 呈现 】试题 通过经 纬 网区域 简 图 ,揭示 甲、乙两城市的空间信息。河流与铁路的走 向也是一重
支付的劳动力成本升高, 也说明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
在 提高 。
要的信息 ,能够说明受地形影响的程度 。 【 思维 方 法 】本题 主要考 查学 生空 间 定位 的能
— 、
l
,叫 l j
2012年新课标卷地理
2012年高考真题----文科综合(全国卷Ⅰ)地理部分第I 卷(选择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汉江平原 D. 成都平原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图1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
读图1,完成4~5题。
a时间/h流量b图1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 中的 ( )A. ①地B. ②地C. ③ 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读图2,完成6~7题。
6. 根据图是信息 可以推断 ( )A.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 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 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 图中甲 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图3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3,完成8~9题。
ab图2铁路河流 城市剩余劳动人均工资0T 2T 1 图38. 由图3可以推断,该区域 ( )A .T 0年工业基础雄厚 B. T 0¯~T 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 T 1~T 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 T 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9.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B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 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 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6)区域经济发展
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6)区域经济发展2012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专题(26)区域经济发展(一)区域农业发展【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布局(2012海南卷地理、3~4)2011年我国某脐橙主产区脐橙喜获丰收,但市场销售情况迥异。
普通脐橙价格低,滞销。
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
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普通脐橙滞销的主要原因有①品种退化②产量过大③品质较差④销售渠道不畅A.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考查提取信息、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因素:从题干“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却供不应求”可推知,普通脐橙滞销的原因一是由于品质差,二是由于“喜获丰收”而带来的市场“供过于求”。
2.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亟需A.提高产量 B.改善运输条件 C.推广良种 D.扩大销售渠道【答案】C【解析】结合上题,注意题干“经过改良的精品优质脐橙价格高”、“供不应求”,为提高该地脐橙种植业的整体竞争力,就需推广良种。
选C。
(2012重庆卷文综8)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木薯是喜高温,不而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
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水薯约7.5吨。
图4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4和材料回答1题。
3.图4所示区域最适宜种种植木薯的地方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可判定答案一定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
所以看图得出丁地最合适。
答案:D(2012海南卷地理、16~18)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3题。
4.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答案】A【解析】大致判断该地位于我国非季风区西北内陆、阿拉善高原,甲地因地制宜种植枣树,区域环境应该是干旱,所以枣树因耐旱,选A.5.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答案】D【解析】既然枣树耐旱,考虑到海拔在2000—3000米,应该是冬半年寒潮影响势力范围,就应该考虑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冻害。
2012届高考地理中国地理综合复习题6.pdf
中国地理综合训练(六)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
读图回答—3题: .祁连山冰川的分布A.东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西多东少 D.北多南少.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
因为东部比两部 A.目照时间更长 B.降水总量更多 C.太阳辐射更强 D.蒸发强度更大.古人曾对祁连山下狭长地带的景象描述为弱水西流接汉边,绿杨荫里系渔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6.根据图中资料可以判断该地区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7.该地区七月份气温 A.从南向北依次递减 B.从北向南依次递减 C.随海拔增加而增加 D.随海拔增加而减少 8.从图中信息可知( ) A.山地的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 B.该地的蒸发量与地形有密切关系 C.该地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降水量 D.该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右图为珠穆朗玛峰等高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9--11题 9、甲点的海拔最有可能的是( ) A.5600米B.4900米 C.6100米D.5000米 10、图中所画雪线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当图中盛行风强大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大雁南飞 B.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小麦收割正忙 C.太湖平原油菜花开遍野 D.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完成12-14题: 12、图中③、⑤处的地形为( )A、③是山顶、⑤是盆地B、都是盆地C、③是火山口、⑤是平原D、都是高原 13、下列关于②山脉说法正确的是( ) 大致呈东西走向,北坡雪线海拔比南坡低 B、大致呈南北走向,东坡雪线海拔比西坡低 C、南坡为阳坡,热量充足,植被比北坡茂密 D、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植被比西坡茂密 14、下列关于①处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年较差小,日温差大,适宜于发展特色瓜果种植业 B、地势低洼、地形封闭,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C、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热量不易扩散,冬季出现我国最高温 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2-13题。
2012高考地理全套解析一轮复习课下作业区域地理16中国的气候
第3单元第16讲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的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2.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不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解析: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分布,可以断定①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②为温度带分布图,③为干湿地区图。
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叫非季风区,我国南方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答案:1.D 2.C3.我国既不受冬季风影响又不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藏北高原C.塔里木盆地D.南岭解析:藏北高原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因海拔高,不受冬季风影响,同时远离海洋,不受夏季风影响。
答案:B4.四川盆地冬季暖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解析:主要是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结构造成的,其北面的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显著。
答案:C读“我国雨带推移图”,阴影部分为雨带的位置,回答5~7题。
5.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夏至日雨带位置的是()A.①B.②C.③D.④6.对江南水稻生长影响较大的干热少雨天气发生在()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7.导致这种干热少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是()A.副高控制B.湖泊减少C.全球变暖D.地形影响解析:夏至日时,雨带推进到江淮地区,应为①图;江南干热少雨天气为伏旱,此时雨带推进到了华北与东北地区,应为③图;伏旱天气是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而形成的干热少雨天气。
答案:5.A 6.C7.A读图,回答8~9题。
8.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地冬季寒冷漫长B.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C.丙地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9.在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可能发生涝灾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解析:乙地位于山东,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夏季风较强时我国南旱北涝,甲乙两地可能出现涝灾。
2012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8单元第27讲 工
2012 届高考复习方案地理(新课标中国地图版)第
8 单元第27 讲工
第27 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生产生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27 讲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生产生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27 讲│考点整合
环境污染钢铁运输矿产制造商从遥远的地方购买材料
原料地消费区大城市
劳动者素质
劳动力成本
生活方式
人工环境
非可再生
►探究点一工业的主导区位分类
第27 讲│要点探究
第27 讲│要点探究
第27 讲│要点探究
第27 讲│要点探究
第27 讲│要点探究
第27 讲│要点探究
例1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 州。
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
据此完成(1)~(2)题。
2012区域地理教程配套练习答案
区域地理教程配套练习参考答案一、地球知识1 2 3 4 5 6 7 8 9 10 11C BD A C B B B C B D12.(1)0°西北(2)B (3)23(4)如下图13.(1)60°E 180°(2)22 4(3)0°,120°W14.(1)11(2)105ºE(3)2004年2月29日10时30分二、地图知识1 2 3 4 5 6 7 8 9 10 11B B B DC C B B A B D12. (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2)尽量减小公路的坡度AQB(3)200 (4)甲河。
该地是山脊,地势高于两侧(5)不能(6)沿交通线分布13.(1)200 (2)L4方案L1、L2水都不能自流,用方案L3引水则引水距离又较远,而方案L4则不但能自流,引水的距离也较短。
(3)a、d三、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1 2 3 4 5 6 7 8 9 10 11C D D A C A A B B B C12.(1)A(2)原因: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②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③社会稳定;④人口基数大等。
影响: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使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受到影响,而且当前巨大的人口压力使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资源在大量减少,环境质量也在下降,甚至有些地区出现环境恶化。
(3)计划生育。
20世纪70年代。
(4)B(5)我国东部地区因为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西部优越,故人口密度较西部大。
(6)不能。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承载量小。
13.(1)甘(陇)宁陕(秦)晋冀辽吉黑蒙古俄罗斯(2)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到温带草原再到温带荒漠。
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3)1月(4)灌溉农业发达、工业发达、城市集中,是该省经济发达地区。
(5)草场、煤炭等资源丰富,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近,交通便利;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有利支持。
2012高考地理全套解析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14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5) 我国大陆东部濒临海洋的省级行政 区 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简称)
纬度最高的省(区) 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纬度最低的省(区) 跨纬度最广的省(区)
海南省 海南省
面积最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省(区)
人口最多的省(区)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邻国最多的省(区) 岛屿最多的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河南省 澳门特别行政区 云南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浙江省
答案:(1)填图略 (2)东部沿海地区密 度大,向西逐渐减少 东南部气候为季风 气候,雨热同期,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水源充足;西北部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 旱地区,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生态 环境脆弱 (3)江苏、河南、山东、台湾、 北京和天津
中国地理知识内容丰富,核心是我国的 地理国情及区域特征差异,大体上分为中 国自然地理、中国人文地理和中国区域地 理三大部分。
1.中国自然地理 地形、气候、河流是组成自然地理环境 的三大要素。首先,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地形制约着河流的分布,河流水文 特征的形成受气候影响显著。其次,本单 元又与后面经济地理、分区地理不可分割, 如气候对农业的制约作用、河流对商业中 心形成的作用等。而且,只有了解这三大 要素的特点,才能理解我国各分区自然地 理的特点以及利用、改造自然和发展工农 业生产等问题。该部分内容是中国地理的
2012高考地理全套解析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地理16中国的气候
[解析] (1)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的形 成,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 ( 东南季风 ) ,与 当地气团相交绥而成,随着夏威夷高压势 力的增加,东南季风的增强,4 ~5月份锋 面雨在我国华南形成,6月份移至长江流域, 7~8月移至我国的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 由于东南季风减弱,冬季风的增强,锋面 雨迅速撤至长江流域以南,10 月撤出中国 大陆。 因此,雨带移至上海的时间大致是 6~7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锋 面雨移动与旱涝灾害之间关系的能力。7月
主要影响
降温、寒潮、霜冻
降水、梅雨、旱涝
例1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 答(1)~(2)题。
(1)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 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 区的时间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 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 况是 ( )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 解析 ] 从图中可知:① A 图所示地区 为南方地区,气温较低,为冬季;② B 图 所示地区为西北地区,温度较高,为夏季; ③两图等温线在分布上延伸方向不同。解 答该题的关键是依据等温线数值及延伸方 向,推断其影响因素。第(1)题,从数值上 看,应为冬季。第(2)题,从等温线总体分 布看,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因素 影响明显,等温线东部向东北延伸,是海 洋调节造成的。第(3)题,从等温线看,中
答案:(1)略 (2)略 (3)大兴安 阴 贺兰 巴颜喀拉 冈底斯 (4)受夏季风 影响明显,降水较多 受夏季风影响不明 显,降水稀少 (5)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3.读“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 列问题。
(1) 填写图中符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 称。 A________ , B________ , C________ , D________,E________。 (2) 四川省东部的气候类型是 ________ , 这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 中国东部是世界上典型的 ________ 气候分布区。季风区受 ________ 风影响很 明显,降水集中在 ________ 季;非季风区 受 ________ 因 素 的 制 约 , 全 年 降 水 ________,气候________。 (4) 季 风 的 成 因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