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林类高职高专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析———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农林类 高 职 高专学 生 选择 创业 与 否 ,项 目的选 择 , 规
模、 形 式 的界定 , 等等 , 都 是 自身创 业 能力 的不 断体现 和成 功与 否的判 断标准 。但是 , 通过 对江 苏农林 职业 技术 学院 、
江苏 农牧科 技职业 学院等 近5 0 0 名学 生 , 苏州 工业 园区职业 技术 学院 、南 京工业 职业技 术学 院两所 国家性 示 范高职 院 校 近3 0 0 名 学生 的调查 显示 , 大多 数高 职学生 普遍 缺乏创业
需要 。
关键词 : 农林 类高职 高专 学生 创业 能力 培养方 法
根据麦 可思 数据有 限公司对 我院毕业 生 就业水平 测量
3 . 创业 价值观有偏差 。 调 查 中有7 0 %以上 的高职 高专学
生选择 自己创业 主要是 为 了满足 自身 的生存需 要 .没有 从 未来 及长远发 展的 角度 考虑 。大多 数创业 的学 生都或 曾有 过一 次及 以上 短暂 的创 业史 ,说 明他们 在确定 创业项 目时 具有一 定的不稳定 因素 。
获 取 能 力 相 对 较 低 。 以2 0 1 2 年“ 仙林科学城 ・ 挑 战杯 ” 江 苏 省
林类 高 职高专 学 生 的创 业项 目、 创 业 能力 便 是我 们尤 为关
注 的议题 。
一
第七届 大学生 创业计 划竞赛 获奖情 况为 例 ,竞 赛共评 选 出
2 2 7 件 作 品 三 个 级 别 奖 项 .其 中 本 科 组 1 8 7 件 创 业 计 划 作 品
创业 能力与既 定要 求之 间存在 较 大差距 , 主要表 现为创 业价值 观不健全 、 创 业能力不足及创 业资 源条件 不充分。本文 以江 苏
产教融合视域下的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评《能力本位教育:地方农业院校的探索与实践》
院校的探索与实践》一书,是一部专注于研究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专著。
该书共10个章节。
第一章阐述了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并针对本项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范式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和第三章着重阐述了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并介绍了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构要素与路径。
第四章从教学目的、教学组织以及教学生态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能力本位教学论。
第五章至第九章中,作者分别从教师胜任力、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学业评价以及学术团队建设等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能力本位教育框架。
第十章中,作者对能力本位育人改革的成效进行了解析。
该书内容全面详尽,对能力本位教育的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清产教融合最先出现于英国职业教育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将产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进行联合,从而实现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
在产教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学校的专业教育需要充分结合产业前景以及行业现状,将专业教育与实际的行业发展需求进行结合,由此实现对高素质行业人才的培养。
依托产教融合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有效提升各方面的培育效果。
结合书中内容并联系产教融合案例,笔者认为产教融合为农业院校)有效扩充人才培养的队伍。
农业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活动一般由本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思政教师或者学生指导员负责组织开展,人才培养队伍相对比较单一,并且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内容都在校园环境中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显然难以从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吸收更多双创知识,因此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将会明显下降。
而通过产教融合,农业院校的双创人才培养主体除了上述学校教师之外,还有合作企业指导人员、岗位前辈、同事以及企业相关领导等行业中人士,以此可以为农业院校的双)有效丰富人才培养的内容。
一方面,从学校内部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来看,通过产教融合的方式对双创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将有助促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农业实际发展需求,使学校的双创教育内容更加丰富。
例如,某农业院校可以与相关农粮企业合作,以企业指导员授课的方式开设双创课程,专门培育农业人才在管理学与营销学方面的知识。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山西省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对策研究 (2019W 037);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智库建设研究 (S S K L Z D K T 2019060)作者简介:田艳(1986-),女,硕士,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马晶(1985-),女,硕士,山西农业大学馆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教育㊁科技管理与政策;杨育智(1986 ),男,硕士,山西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㊁教育学理论㊂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田 艳 马 晶 杨育智 贺鹏宇(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太谷030801)摘 要:我国农科人才的创新创业具有自身特点,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受政策㊁资金㊁技术㊁土地㊁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政策理解不到位㊁资金筹集有难度㊁技术不过关㊁社会观念偏见㊁与专业脱节等问题㊂在变革教育理念和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指引下,将学生㊁教师㊁高校㊁社会㊁企业㊁乡村六方联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更新理念㊁提高技能㊁拓宽融资渠道㊁培育项目㊁优化创业场所㊁提升创新创业素质,形成 创业结合专业,专业融入创业 的良好局面㊂关键词:创新创业;畜牧兽医;生态体系;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G 647.38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70860 引言创新 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史㊃后纪传㊃上㊃宋世祖殷淑仪“中,意为创立和创造新的东西[1]㊂1998年创新教育 的理念在我国首次提出,随后,创业教育课程及创业计划大赛陆续开展㊂党的十八大强调 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并明确指出要 支持青年创业 ㊂国务院办公厅㊁教育部㊁团中央等部门对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陆续做出了安排部署㊂201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明确提出高校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㊁资金㊁实训等多方面的多种形式的扶持,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㊂在各大高校,引发了新一轮的创新创业热潮㊂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 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 双创 一词再度引起广泛关注㊂2018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升级版,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有利于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 [2]㊂创新创业不仅成为了热点话题,也成为了各大高校工作的重心之一㊂1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创新创业是指结合了单方面或多方面创新,以新思想㊁新产品㊁新技术为特征,由国家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活动㊂创新可以给资源附加新的价值,以此来实现创业的目的㊂总体上讲, 创新和创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㊂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创业需求刺激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使我国创新㊁创业两架马车并为一架马车,形成合力,达到 1+1>2的效果[3]㊂山西农业大学建立了山西高校中第一家创业学院,开展创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逐步形成了创业扶持的完整链条,围绕大学生创业理念㊁创业项目㊁创业技能㊁创业场所㊁创业资金等需求提供创业支持㊂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成立了 互联网+农业 创新创业园,国家农科教人才合作培养基地1个,鼓励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锤炼出 追梦㊁实干㊁吃苦㊁钻研㊁坚韧 的创业精神,打造了独属农大的双创 品牌㊂2017-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创业大赛参与情况见表1㊂741表1 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参与情况年份作品参与人数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2017270135014512520186582689451207201913256460614711由表1可知,自2017年山西农业大学开展首届兴农杯大赛以来,参与学生逐年增加,作品数也呈现出倍数增长的趋势,并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大, 互联网+创青春 挑战杯 的参与人数都逐步稳增㊂表2 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及立项情况年份申报立项国家省级20171963592620183694612342019246461630截至2019年,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已立项17批,动物科技学院自2009-2019年,共立项94项㊂2017-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如表2㊂从表2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项目申报数参与度较高,立项数尤其是国家级㊁省级立项数逐年增加㊂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一直以来都通过多种途径㊁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㊂近几年来,学院制度先行,并以制度为保障,多举措推动创新创业工作不断进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㊁专业类学科竞赛㊁创新创业类竞赛㊁入驻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㊁社会实践㊁院企合作这六种主要手段,辅之以课程设置㊁创业培训㊁奖项设置㊁典型塑造㊁创业协会成立㊁多媒体宣传这6种方式推进创新创业的发展,具体方式见图1㊂图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创新创业方采取的措施多年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服务,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创业培训,不断深化创业实践㊁搭建创业平台㊁完善创业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绩㊂2015-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及获批人数逐年增加并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2项,学生参加了专业竞赛如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㊁动物医学技能大赛㊁ 雄鹰杯 小动医技能大赛㊁水族箱造景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参加双创能力提升工程人数达1000余人,S I Y B 培训共计442人,开办创业大讲堂18场,成立了创业协会㊂2017-841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开展的 兴农杯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情况(见表3,图2)㊂表3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参加兴农杯挑战赛情况年份作品参与人数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201730952732018341232410201938248335图2 动物科技学院参加山西农业大学兴农杯大赛情况从表3可以看到,动物科技学院参加兴农杯比赛学生的参与性逐年升高,学院每年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生人数在900人左右,参与率从2017年的10.6%到2019年的27.6,增长明显,互联网+的项目数在参赛作品数中占据了很大比重,2017 2019年分别为90%㊁70.6%㊁86.8%㊂从图2可以看到,学生参与互联网+竞赛的积极性明显高于其他并且增长较稳定㊂2017-2019年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在大创项目的申报数量以及国家级㊁省级立项数量也显著增加(见表4㊁图3)表4 山西农业大学动科院大创项目单位:项年份申报立项国家省级自筹2017303210201862413020195063334图3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表4㊁图3可以看到,2017-2019年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数量逐年增加,立项数包括国家级㊁省级数量都有增加,但立项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需求,2019年学院开始自筹经费,用以自主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㊂综合来看,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论文发表上,在创新创业时还是遭遇到一定程度的甁颈,如在 互联网+ 大背景下,由于技术欠缺导致的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少,由于专业技术不足导致的与专业相关的创业活动少等等㊂作为农业学科重要环节的畜牧兽医类专业,在乡村振兴战略㊁新农科大背景下,如何满足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农林类院校的创新创业工作如何高效开展?针对畜牧兽医类学生的创业创新工作中如何突破瓶颈?2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瓶颈分析2.1 学生受限于主体 知识储备㊁能力和物质条件创业依靠的并不是一腔热情,而是需要创业者对于市场㊁财务㊁销售㊁管理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需要创业者本人有极强的沟通㊁协调㊁组织才能,还要求创业者有充足的知识储备㊂但在校学生的创业和实践水平较低,不具备基本的经验㊁素质㊁知识㊁阅历,这将严重阻碍大学生进行创业㊂就现阶段的大学生知识储备来看,有关 创新创业 的少之又少,很多学生缺乏与之紧密相关的创新能力㊁预算能力㊁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㊂同时,大学生并没有太多可以有效培养这些能力的渠道或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养才能完成 创新创业㊂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2013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后,实行 3+1 模式,将大学四年的课程压缩为3年,最后一年留作实习㊂学生们大一到大三的时间被大学的教学课程所占据,没有多余精力去做创新创业的工作,即使学生有想法也没有充分的时间付诸行动㊂加之考研热潮愈演愈烈,大四学生虽有一年的实习时间,但多数同学将这一年用在了考研㊁考公务员,失去了提升自身技能和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的机会,使得创业所需要的个人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匮乏㊂不少高校对创业虽有资金支持,但仍杯水车薪,这就加剧了创业的难度㊂创业资金不足是困扰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难题,缺少资金支持,不论多好的新产品㊁新技术都很难成为现实㊂对于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学生来讲,如果要实现 创业结合专业 ,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支撑创业梦想㊂虽有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的资金支持,但这部分资金不足以支撑学生进行规模化养殖,大部分资金仍需由自身承担,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资金仍需要得到家庭㊁企业㊁社会的支持㊂此外,在校大学生无社会名望㊁无生产效应,通过自筹资金解决创业所需资本已不现实,而通过吸引外部资金投入难上加难㊂2.2 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的辅导有待加强高校教师与学生在创新创业间的联系不够紧密,941很多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但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欠缺㊂畜牧兽医类专业进行教学安排时,侧重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实践能力的培养略有欠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实践动手能力重视也不足㊂这种只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的现状,导致大学生职业能力欠佳,未形成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㊂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动物疾病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复杂化,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困难,只靠课程学习已成为大学生的重要阻碍之一㊂2.3 畜牧兽医类学生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不紧密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㊁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㊁创新精神㊁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 [4]随着畜牧兽医行业对智能化㊁自动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人工智能㊁互联网等科学技术在农牧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㊂畜牧兽医专业对技能性㊁实践性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专业又必须为产业服务,这就给在校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带来了很多障碍㊂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创业项目与其专业知识结合不紧,这使得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性㊁时效性㊁针对性大打折扣㊂学生们可以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掌握丰富理论知识,但不能在生产实际中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没有机会在风险管控中增强抵御市场危机的能力㊂此外,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没有突出学生所学知识的特色㊂即便有与专业相联系的活动,质量也较差,成功率也较低㊂2.4 创新创业的孵化室 建设不完善我国创新创业开始时间比较晚,高校也没有构建出与之相关的规范教学系统,因此容易浮于理论表面,脱离实际,不能将知识与实践完美结合㊂我国畜牧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充足,但在网络㊁数据等方面有很大欠缺,这一因素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向 互联网+方向扩展㊂高校虽然设置了创业孵化基地,但往往缺乏正确的引进渠道,与市场严重脱轨,使得学生创业永远无法真正投入市场运营状态㊂创业大赛永远停留在 赛 的层面㊂高校与企业㊁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少,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氛围和实习场地,使得理论与实践再次脱轨㊂学校重视比赛环节,更注重培养比赛中的一些技巧,但赢得比赛后,对后续的持续跟进不够重视㊂这就造成创业中断,缺乏完整性㊂2.5 传统观念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虽然当下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风气越来越开放,但是仍有一些传统观念束缚着人们,很多家长对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了解都仅限于类似于农村劁猪的赤脚兽医㊁脏臭乱的散养户等,家长如此,更遑论旁人㊂舆论摧垮的是家长对孩子的信心与支持,纵然学生意志坚定,怀有一腔热血,但是仍旧会被来自家庭的压力所摧垮,家庭从资金㊁人力到心理的不支持,对于正处于创业艰苦期的学生是致命的㊂此外,当代大学生普遍为 00 后,本就缺少抗挫折㊁抵御艰难困苦的能力和意志㊂而且家长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了解大多只限于新闻报道,一些媒体反复报道的创业失败㊁压力过大自杀等新闻,加深了大家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误解㊂有一部分家长希望子女可以继续深造,以求在将来拥有更好的平台,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观念使得家长经常灌输学生诸如 知识改变命运,唯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 的理念,这种 心不可存杂念 的教育观使部分学生下意识选择抵制创新创业活动㊂3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策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要想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长远㊁顺畅㊁高效,必须得学生㊁教师㊁高校㊁社会㊁企业㊁乡村六方联动创造出创新创业新型培育体系:学生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创新创业能力㊁改善创新创业的物质条件,教师要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更多的有效指导和辅助,学校要建好创新创业的 孵化室 ,催化项目成长,企业要扮演好 引路人 的角色,更好地对接高校创业资源,乡村要搭建好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 大舞台 ,助力乡村振兴㊂3.1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易于开拓创新,自信心较足,有热情和激情;思维普遍活跃,能够很快地接收相关创业知识和思想,形成创业思维并付诸于实践㊂但在校学生缺乏创新思维㊁批判性思维,缺乏首创冒险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缺乏洞察力㊁组织协调力㊁领导力等基本能力,对专业㊁创业风险等缺乏认知㊂学校应该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明确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㊁途径㊁关键节点和重要事项,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出高水平的精英人才㊂3.2 教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创新教育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发掘青年大学生的创新潜力,增加大学生的实践经验,而这也是教育的任务之一㊂创新精神可分解为 敢于质疑㊁敢于批判的精神;尊重知识㊁尊重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㊁不断开拓的精神;百折不挠㊁乐于奉献的精神 .[5]创051业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和求新求变的意识,增加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㊂而这些都要求高校教师要把握教育的核心,引导学生善于创新㊁敢于创业,把 高㊁精㊁尖 作为专业的要求和行业的追求㊂(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㊂定期组织指导教师参观大学生创业基地,激发教师参与创业的激情;加强与各学院的沟通,将创业指导教师纳入创业团队管理体系,通过组织竞赛㊁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创业指导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创业活动中去㊂(2)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㊂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在不脱离原有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现有课程体系的融合,把创新创业意识引导㊁能力培养㊁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方方面面,建立适应大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双创教育模式,从挖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出发,帮助他们养成勇于面对问题㊁解决问题㊁迎难而上的好习惯㊂(3)提升实践在专业教学中的比重㊂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的考核方式难以彰显实践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㊂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的相关专业课程考核为例,大多数专业课考核方式选择了7:2:1模式(即书面考试70%+实验考核20%+平时表现10%),而最能体现实践性的 实验考核 又以提交书面实验报告的方式给分,学生们唯分数至上的思想造就了许多虚假的 完美实验 ,所谓 完美实验 即实验的过程㊁数据㊁结果皆为十分理想的状态,这种错误的思路促使学生对实践真实性的忽视,改变考核方式势在必行㊂(4)鼓励学生进行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活动㊂畜牧兽医类大学生进行与专业贴近的创新创业活动主要有一下几类:将所学知识通过大创项目的方式转化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技术成果并服务三农;将所学知识加互联网的手段运用到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在养殖㊁医治㊁示范㊁咨询等方面做文章;在市场中立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依附于家族小规模养殖资源结合所学知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以实现利益最大化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养殖业和服务业入手㊂养殖方向主要进行家禽㊁特种经济动物和实验动物的养殖,如动物科技学院学生成立的青牧养殖公司,正在探索实验动物养殖的路径㊂养殖过程中设计的饲养管理技术㊁饲养设备更新㊁饲料更新㊁兽药和疫苗的研发等都可作为创新创业的切入点㊂服务业主要针对中小型养殖业和家庭宠物,利用互联网将新的实验室检验检测手段和宠物主人联系起来,提供一对一式的专业服务㊂用科学的方法制定疫苗㊁疾病防控㊁消毒灭菌㊁日粮更换,从源头减少疾病的发生并有效的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收益㊂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和快捷的诊断试剂进行专业诊疗,为中小型养殖场和家庭宠物提供上门服务,提供宠物寄养托养㊁遛狗㊁营养餐订制等日常管理工作㊂3.3 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催化项目成长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如山西农业大学以 一厅两园 为平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以本硕统筹人才培养模式为试点,将创新创业作为第二课堂的主要抓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㊂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率,争取做到毕业生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㊂与创业学院共同探索以校选课的方式开设全校创业通识课程,建设和培养师资队伍,根据我校专业方向设计和制定教学大纲,在全校范围普及创业教育培训㊂成立专业社团,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㊂比如针对小动医专业成立萌宠俱乐部,在案例交流群的基础上成立工作小组,猪鸡牛羊禽特种动物分别成立小组平台,由专业的指导教师针对养殖㊁预防㊁治疗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㊂在校园范围内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寻找创业成功的优秀代表人士,并在线上线下宣传优秀创业典型,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㊂向相关部门争取更多的奖励政策㊂吸引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为创业学生解决项目论证㊁场地不足㊁资金短缺㊁技术不成熟等实际问题,开展有关创业政策的交流会㊁座谈会,让大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国家相关政策和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和帮助㊂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㊂作为第二课堂关键环节的创新创业活动,内容包含学科竞赛㊁科技竞赛㊁学术活动㊁学术论文㊁国家专利等,不仅能为大学生日后开展学术研究㊁科技发明类创新活动以及创业类活动奠定基础,而且能够促使大学生拥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质,具备更加优秀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进而成为综合素质良好的应用型人才㊂加强与外界的联系㊂与校外企业共同建立更多适合我校学生创业的新平台;尝试与校外企业签订产品订单,为大学生开拓产品销路,提供更全面的产销服务㊂支持校企合作,营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校园氛围,并通过设立基金鼓励在校学生在校外进行创业㊂3.4 企业饰演 指路人 的角色,更好地对接大学生的创业资源企业要担当示范引领的角色㊁培养学生的直观感受㊁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同时完成企业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㊂企业可以协助高校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㊂1513.5 在社会大熔炉 中实践创业规范培训体系,有针对性性的对创业教育者㊁创业服务者㊁创业投资者㊁创业者进行法务㊁税务㊁财务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大创业初期项目的资助力度,严格管理正在运行的项目㊂帮助大学生掌握更多的创新创业知识,积累相关经验,磨练坚强的意志和眼光㊂3.6 乡村要搭建好检验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 大舞台 ,助力乡村振兴三农问题 一直是关系民生福祉的关键问题,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遇到的资金㊁人力㊁厂房等许多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农村合作社等机构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㊂而且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 有利于将现代科技㊁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引入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激活各类城乡生产资源要素,促进农民就业增收㊂ [6],在延长农业产业链和提升农业价值链的过程中实现乡村振兴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很多贫困县都依靠养殖业实现了产业扶贫和精准脱贫,下一步要保证脱贫的实效,稳定脱贫成果,就要组建一支有技术㊁有能力㊁有理想的队伍,深入农村,扎根农村,发展农村,畜牧兽医类专业可以围绕猪㊁鸡㊁羊㊁蜜蜂㊁水产㊁饲料㊁饲草㊁兽药等产业,指导本科生㊁研究生进行专项技能培训,带领研究生参与社会服务地的技术培训㊁企业技术补充和精准脱贫工作㊂形成创业要素聚焦乡村,扶贫产业留在乡村,科研人员入驻乡村,青年学子驻留乡村的美好图景㊂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要把创新创业的思维㊁精神㊁知识以及能力传递给广大青年学生,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学子㊂农林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大学生创业理念㊁创业项目㊁创业技能㊁创业场所㊁创业资金等实质性需求,搭平台㊁树典型㊁促实践,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激情,引导青年学生理性创业,营造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新的探索方式,也使其成为协同育人的一个重要方式㊂参考文献:[1] 张志永.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2]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E B /O L ].(2018-9-18)[2020-05-23]h t t p ://w w w.g o v .c n /z h e n gc e /c o n -t e n t /2018-09/26/c o n t e n t _5325472.h t m.[3] 杨利江,陈晓梅.畜牧兽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构建[J ]中国兽医杂志,2018,54(5):124-126.[4]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 B /O L ].(2010-5-13)[2020-04-23]h t t p ://w w w.m o e .go v .c n /s r c s i t e /A 08/s 5672/201005/t 20100513_120174.h t m l .[5] 吕俊杰.论创新精神[J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S 2):54-56.[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84号[E B/O L ].(2016-11-29)[2020-03-11]h t t p ://w w w .g o v .c n /z h e n g c e /c o n t e n t /2016-11/29/c o n t e n t _5139457.h t m l .(责任编辑:吴 汉)251。
农科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
浅析农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802017年第6期科教论坛目前,在现代教育中,创新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而且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专业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现代的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创新能力和意识,农学专业是技校专业之一,只有在培养学生中,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创新能力,才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潜力。
一、农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1.教育体制的约束。
培养农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受到教育体制的约束,农学专业学生,原来学习方法就是用脑子背书,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题目;所学的农学专业就包含很多细化的选修课,而且学习环境过于简单,这就严重阻碍了培养农学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2.教学形式及教学内容的落后。
对于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来说,产生阻碍因素不仅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教学内容的影响,因此说,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多添加一些农学专业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让学生有主动的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中,农学专业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在前人实践劳动中总结的精华,在教学方式上就相对简单,而且教学内容不够新颖,这样就会使得农学专业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这样一来就阻碍了培养农学专业学生创新的思维。
在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教学内容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3.师资力量不足。
在技校教育中,教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可以促进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能力。
农学专业的教师有了创新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良好的办法。
假如说,农学专业的教师自身对专业知识掌握的就不好,那就别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这就阻碍了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二、提升农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1.改善教学方式1.1改革教学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能够使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宽阔,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所增加。
农学的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的方式上选择比较传统的书本教学的方式只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该更多的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一般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提纲进行掌握,但是对于比较具体的内容需要在实践中进行。
浅谈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推动力量。
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神圣使命。
加强农科专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我国农业院校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切实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锻炼农科大学生创新思想;探索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制定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学生的创造热情。
标签: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如今,创新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创新的推动下,人类20世纪所创造的财富和科技成就,远远多于以往任何一个世纪,而21世纪依然是属于创新的世纪。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面对当前复杂的改革环境、艰巨的发展任务,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驱动、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可见创新对一个企业、民族、国家甚至是人类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农科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的春风早已吹进大学的校园,而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的高级人才,创新便成了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主线。
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早在1912年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是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
为此,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1]。
然而经济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支持,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社会稳定之源,没有发达的农业基础作为坚强的后盾,那么社会的发展定会存在诸多隐患,所以农业是大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
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因此,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摆在农科高等学校面前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2]。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
要全面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一大批知农、爱农、为农、扶农的敢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
本文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创新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做法,以期为其他涉农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涉农高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这种需求与涉农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度的耦合性。
因此,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要求,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涉农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更多“三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点(一)乡村振兴赋予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新使命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这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涉农高校不仅是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的“蓄水池”,更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策源地”。
随着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涉农高校应充分发扬爱农兴农的优良传统,主动担当助力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农业发展趋势,坚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与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时代重任紧密结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现代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以更高标准培养和造就一批引领未来的一流创新创业人才。
(二)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要顺应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农学类专业本科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
1 O 7
农学类专 业本科生科技创 新创 业能力培养 实践
姜 玉美 郑 雯 初振 东 金 耀武 白 巍 杨克 军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农 学院,黑龙江 大庆 1 6 3 3 1 9 )
往 届 就 业 创 业 优 秀 毕 业 生 等 与 学 生 开 展 “寻 知 坊 ”师 生 交
转型的过程中。发展现代农业,人才是保证 ,培养一大批 能 够在 农村 生产 、建设、管理、服 务第一线工作 的创新创业型
人 才 是 农 业 院 校 的 重要 使 命 。黑龙 江 八一 农 垦 大 学 农 学 院 为
了培 养出适应现代化大 农业经济建设 的需求 , 且 既懂农事技 术,又懂农业经营、管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
流 沙龙活动 1 0余场 ,极大的开拓 了学生视野 和思维。 1 . 2创新创业教 育体 系建设
心智 完善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对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
业 能力培 养进行一 系列探索实践 ,取得 了一定效果 。
过 ”为主要 目的, 学 生和家长都 比较倾 向于毕业时找一份固 定工作 ,而非创业 。因此,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首先要培 养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理念 。主要通过 以下方式实践: ( 1 )建设专业 社团,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专业社 团是基
指 导和职业规划与创 新创 业教育相结合 。 “ 双强化”是强化
摘 要 :当前 , 创业教育 已经成为世界性的 高等教育理念 ,而我 国创新创 业教 育尚处于起 步阶段 , 还未形 成 完备 的体 系。 农 学类专业有其 自 身特点 , 做好 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创 业教 育更需要 与其特点相 适应 的教 育模 式。 对农 学类专业本科 生的创 新创 业能 力培养进行研究探索 ,有助于更有针 对性 的培养农学类专业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创 业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 能力,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第39卷第8期Vol.39 No.8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20年8月Aug.2020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崔喜艳ꎬ李海燕(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ꎬ吉林长春130118)[摘㊀要]本文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㊁综合素质为目标ꎬ构建了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基本技能培养㊁通过科研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及通过董事会办学提升创业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ꎬ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及学院和社会协同育人ꎮ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ꎬ解决了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㊁创新思维及能力不突出和综合实践能力不全面等问题ꎮ[关键词]农业院校ꎻ创新创业能力ꎻ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7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2095-7602(2020)08-0137-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指出(以下简称«纲要»)ꎬ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ꎬ着力培养信念执著㊁品德优良㊁知识丰富㊁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ꎮ目前ꎬ在我国大众创业㊁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ꎬ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ꎬ探寻一种提升当代农业院校生物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已迫在眉睫ꎮ«纲要»着重提出ꎬ开发创新思维㊁培养创业能力㊁提高综合素质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ꎬ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ꎮ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ꎬ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㊁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教平台联合22家企业ꎬ建立了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基本技能培养㊁通过科研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及通过董事会办学提升创业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ꎬ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㊁综合素质为目标ꎬ促进优质资源共享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及学院和社会协同育人ꎮ1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1.1㊀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平台结合有效整合教学资源ꎬ建立了面向全校开放㊁虚实结合的 实验教学+虚拟仿真 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ꎮ该平台通过 以实为主㊁虚实结合 线上线下结合 及全校范围内的开放共享ꎬ可以满足不同专业㊁不同背景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ꎬ进一步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ꎬ有效补充实体实验教学的不足ꎬ更好地发挥网络教学㊁智能化教学的优势ꎮ1.2㊀能力培养与科研平台结合围绕社会对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ꎬ制定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模式ꎮ教[收稿日期]2020-05-14[基金项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 基础生物化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教高司函 2013 132号)ꎻ吉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一般规划课题 农业院校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GH170252)ꎻ吉林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一般规划课题 农业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GH170253)ꎻ吉林省教育厅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项目 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团队 (吉教高字 2016 35号)ꎮ[作者简介]崔喜艳ꎬ女ꎬ教授ꎬ博士生导师ꎬ博士ꎬ从事教学管理研究ꎮ731学活动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ꎬ科研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ꎮ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ꎬ按照 科研型的教学和教学型的科研 的理念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ꎮ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科研方向ꎬ为学生制定出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方案ꎬ使大学生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之余ꎬ在导师的科研平台完成项目的同时提高科研能力ꎬ有效地保障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协调统一ꎬ使培养的专业人才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ꎮ1.3㊀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结合建立院级董事会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ꎬ共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多元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ꎮ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㊁就业择业㊁社会服务相结合ꎬ努力实现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化㊁项目化㊁差异化和目标化ꎮ与企业对接的办学模式以及院级董事会的建立ꎬ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ꎬ使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很好地把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ꎬ快速进入角色ꎮ2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实施方案2.1㊀多层次管理模式建设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室相结合的实验教学培养体系ꎬ建立了多层次技能培养模式(图1)ꎮ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ꎮ首先ꎬ利用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研究中心)的现代化的实验仪器为大学生实验技能培训及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平台[1]ꎬ巩固理论知识ꎬ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ꎮ其次ꎬ定期举办学术讲座ꎬ开办 与名师面对面 活动ꎬ使学生了解前沿知识ꎬ熟悉行业发展潜力ꎬ增强进行创新活动的动力ꎮ第三ꎬ开展各项创新活动ꎬ如实验课题设计大赛㊁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㊁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等ꎬ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展及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2-3]ꎮ图1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方案2.2㊀多方位培养模式依托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㊁省级科研平台和学院14个科研团队ꎬ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和多方位培养模式ꎮ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ꎬ就业问题已成为高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ꎮ课题组通过对同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该行业领域企业对大学生专业素质需求的调研ꎬ使学生拥有差异化就业的竞争力作为落脚点ꎬ紧扣生物科学领域前沿知识体系 量身定制 实训ꎬ开展 实训式 培养ꎬ用 因需而设 把学与用紧密结合ꎮ以反应器平台为例ꎬ两年来(2018 2019年)ꎬ实训的10人中有6人因有 差异化 的就业能力而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ꎬ4人因基础理论扎实㊁实践动手能力强而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ꎮ2.3㊀多元化实践模式与社会需求接轨ꎬ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㊁就业择业㊁社会服务相结合ꎬ建立完善的学生创业创新实践多元化综合素质实践模式ꎮ在校内示范建立院级董事会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ꎬ将学科建设与企业结合ꎮ 8313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解决的实际问题3.1㊀解决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依托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学与工程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ꎬ构建了 实 和 虚 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ꎬ设计了一整套以大学生基本技能提高为目标的多层次技能培养模式ꎮ教学中采取增加实验教学学时㊁改进教学方法㊁增加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内容㊁开展综合性实习实训等措施ꎬ多层次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ꎮ3.2㊀解决大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不突出的问题依托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和学院14个科研团队ꎬ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ꎬ实行了多方位创新培养模式ꎬ使每名大学生都能在科研平台和导师科研团队开展专业技能实践㊁创新能力培训和辅导ꎬ多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ꎮ3.3㊀解决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全面的问题依托沈阳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㊁吉林省白求恩医大制药厂㊁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22家企业ꎬ建立了董事会办学体制和多元化综合素质培养模式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与就业择业等社会需求接轨ꎬ使企业成为大学生创业基地ꎬ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ꎮ4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先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4.1㊀实施群体研究模式率先在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㊁生物工程㊁制药工程三个专业的大学生中应用ꎬ目前已推广应用到省内外高校生物学相关专业ꎮ实践过程中ꎬ课题组成员先后指导大学生立项国家级资助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6项ꎬ引领学院不同层次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开展广泛㊁深入的科学研究ꎮ4年来ꎬ培养多届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ꎬ发表科研论文ꎬ参与各类竞赛ꎬ申请国家发明专利ꎮ在学院形成了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新的浓郁氛围ꎬ汇集成创新带动优良学风的示范群体ꎮ4.2㊀实施成效4.2.1㊀发挥平台作用ꎬ孵化出一批优秀创新创业成果经过多年实践ꎬ大学生独立设题获批国家㊁省级创新创业项目85项ꎻ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㊁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㊁吉林省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等各项赛事中ꎬ共获奖205项ꎻ参与授权发明专利4项ꎻ发表相关文章68篇(SCI收录5篇)ꎮ4.2.2㊀教学相长ꎬ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手段㊁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过程等综合措施ꎬ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ꎬ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性思维ꎮ本研究在实践期间ꎬ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ꎬ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ꎮ4.2.3㊀适应改革需求ꎬ为新时期生物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围绕社会对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的需要ꎬ制定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模式ꎬ打破传统的培养体系ꎬ为人才培养规划重新定位ꎻ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㊁综合素质为目标ꎬ建立了通过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基本技能培养㊁通过科研平台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以及通过董事会办学提升创业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ꎬ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㊁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及学院和社会协同育人[4]ꎮ本培养模式在吉林师范大学和通化师范学院等院校的生物科学的相关专业进行应用ꎬ也可为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ꎮ[参考文献][1]刘尊英ꎬ孟祥红ꎬ付晓婷.高校示范教学中心开放式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ꎬ2016(7):109-110. [2]张木.大学生课外活动的项目化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ꎬ2012(27):201-202.[3]王超ꎬ马莉ꎬ李斌ꎬ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ꎬ2018(9):93-96. [4]官丽莉ꎬ金周雨ꎬ李雨婷ꎬ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学科竞赛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ꎬ2020(2):143-145.931。
农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全国院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纳入必修课体
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农业新品种,现代
强调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也为农学类专业推进创新
的断点,更好地发展重大农业科研项目深度合作与协同攻
关,高质量地推进农林科技成果研发与转化,从而有效促进
涉农院校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
1.3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
280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年
背景下,抓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涉农院校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涉农院
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健
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重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环境氛围不强等问题。 为此,涉农院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农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
doi:10.3969 / j.issn.0517-6611.2024.02.06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Agronomy Majors
职业目标,找准职业定位,增强求职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积
础课与专业课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
极响应国家政策,投身到创新创业的热潮中来,缓解就业压
有效融合。 专业课程侧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够
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素质现状及提升策略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引言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素质现状分析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借鉴与启示
目录
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策略探讨实施方案与预期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农学类专业注重实践应用,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实践性强
组建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邀请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创业导师。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
引入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资金支持,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强化实践环节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风险投资”模式
重视实践与应用,通过设立创新实验室、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动成果转化。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实践等模块。
04
CHAPTER
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策提供实践场所和机会。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与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运作和市场需求。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项目,拓展实践渠道,积累实践经验。
参加竞赛和项目
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讲座、沙龙、路演等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01
以“创新引领,创业实践”为核心,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越发重要。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未来农业领域的人才,农业高职学生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从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做出探讨。
二、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1. 培养学生对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农业高职学生首先需要对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农业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教学、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只有了解了农业的发展需求和挑战,学生才能有动力去进行创新。
2.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3. 提供创新项目、比赛等机会除了教学之外,学校还应该提供一些创新项目、比赛等机会给学生参与。
这些机会能够让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农业科技创新大赛,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或团队进行项目研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农业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农业高职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这对于他们将来从事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走出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去实践,亲自动手进行农业生产实践,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未来的工作中,农业高职学生很可能需要和团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和生产工作,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项目实践、团队作业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乡村教育振兴提高农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乡村教育振兴提高农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随着乡村教育振兴政策的全面推行,农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来提高农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乡村教育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
同时,应增加优秀教师的招聘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措施,将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二、推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乡村学校应开设更多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课程,如农田管理、农业科技等。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农村经济、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社会调研等,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创新创业的兴趣。
三、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如科技比赛、创意设计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成功创业者或科技专家来校分享经验,给学生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启示,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方法。
四、鼓励创新创业实践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平台。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俱乐部、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如开办小型农田合作社、发起农产品销售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政府和学校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
在乡村教育振兴过程中,提高农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推行实践教学、加强创新教育和鼓励创新创业实践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乡村教育的真正振兴和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
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成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而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意识,则是为了满足未来农业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人才的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
一、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能力,首先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而实践经验则是理论运用的验证和提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农业生产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实践来增强创新能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这些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能力,还需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学生在掌握农业科技知识的基础上,应该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想法,并指导他们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比赛或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跨学科合作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因此,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能力,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
学校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例如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等,让学生在多个领域的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农业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
四、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农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能力,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区农业项目来实现。
社区农业项目旨在将农业科技和农业创新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并提供实践机会给学生。
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一、引言农业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施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培养创新能力1.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视听资料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农业实践中,发现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2. 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案例,帮助他们了解不同领域的农业创新创业项目,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模拟创业环境1. 设计创业项目模拟案例。
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真实的创业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场景中体验创新创业过程,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
2. 引入创业导师。
邀请成功的农业创业者或专业人士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了解实际创业中的挑战和机遇。
四、开展实践性课程1. 实施创新创业实训课程。
组织学生参与农业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进行创业计划书编写。
引导学生编写创业计划书,包括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资金筹备等内容,培养他们的商业思维和计划能力。
五、开展创新创业大赛1. 组织创新创业项目比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比赛,通过评审的方式对他们的项目进行指导和提升,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2. 提供创业孵化支持。
为比赛中获奖的优秀项目提供孵化支持,包括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帮助他们实现创新创业梦想。
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 创办创新创业学院。
设立专门的学院或学部,聚焦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培养计划和资源,打造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 建立创新创业网络平台。
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创新创业心得、交流经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与合作。
七、总结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对于培养农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变得愈发重要。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尤其是在农业领域,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人才来不断推动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二、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目前,农业高职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传统农业思维的影响,部分学生对于农业领域的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缺乏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学校的教学体系和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过分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当前的就业形势导致学生更多地关注就业而不是创新。
四、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针对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实践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从教学角度,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需要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从实践角度,学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可以设置一些创新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提升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案例通过以上的方法,一些学校已经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例如某农业高职学校通过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与当地的农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锻炼了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结论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代写论文创新教育存在着学生创新主动性不强,自信心不足,评价标准不科学,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氛围不浓厚的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需要一支创新的教师队伍,建立利于创新的考核标准,完善激励措施,鼓励个性发展,加快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创新自信心。
关键词:农业院校;新农村建设;工科类学生;创新能力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科类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军。
他们毕业后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其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必将起到播种机、宣传队的作用,对广大农民产生示范、带动、引导、启发等作用,他们用开放、创新的思维方式,逐渐替代保守、僵化的思维方式,将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
一、农业院校工科类学生创新教育现状从2003年至2006年,笔者连续四年对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仲凯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工科类学生创新教育的状况作了抽样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学生创新的主动性不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调查显示,学生不关注和有时关注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分别占25.37%、21.14%;27.32%的学生认为,阻碍自己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是自己不够主动。
2.学生创新的自信心不足问及在大学学习期间能否发表学术论文,认为很有可能的占学生教的10.14%,认为应该有可能的占48.06%,不知道的占18.15%;不知道该从哪方面着手培养创新能力的学生占45.36%;碰到困难,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学生占16.23%;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自己能做什么的学生占53.53%。
这表明,大学生在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信心不足。
3.教师创新意识薄弱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调查中有65.37%的学生认为课堂上很难有创新的思考,有22.58%的学生认为老师根本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越来越重要。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会探讨农业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一、背景农业高职院校是我国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培养出的学生将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农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现状在我国的农业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够强,很多学生对于创新的理解只停留在小范围的知识运用和技术操作上,缺乏对于整体解决问题的思维。
学校的创新教育也存在欠缺,很多学校重视传统的知识教育,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实践渠道不畅,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践机会,导致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充分。
三、培养措施为了有效地培养农业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1. 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对课程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创新教育的内容,将创新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中,例如对于农业技术课程进行更新改革,增加创新性实验和实践环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实践机会:学校可以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给学生,让学生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和科研中进行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竞赛:学校可以组织各类创新竞赛,如农产品创意设计、农村科技创新等,让学生参与其中并获得实际的创新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
4. 导师指导:学校可以为学生配备专业的导师,让学生在学习和科研中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五、总结农业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农业院校中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doc
农业院校中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摘要:根据农业院校的认识规律和高校“,认识,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有必要提供机会,以吸收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及理论知识在中的应用.本文结合虚拟项目教学的特点,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设计出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
在最大限度节约教学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将虚拟开发项目与教学相结合,设计出更加贴近企业实际的教学情境,创造出适合教学情境的课程。
关键词:农业院校;平台;大学生;创新ﻭ根据创新系统理论,我国在当前这个时期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
在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
目前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主要依靠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表示,在实现国家创新的过程中,高校肩负着培养综合人才的重任,对工作人员的支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所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够突出农业的特点,是高等农业院校在现阶段的探索与期望.ﻭ1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ﻭﻭInpet提出了科学技术进入生产系统的创新理念.Inpet认为,“创新"是经济,而不是技术,不仅是一种涉及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而且还是一种企业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所的新的生产能力.在生产中,为了获取潜在的价值与利润,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再引入,这就是所谓的创新.虽然创新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以及深化,但是创新的基础仍然不能抛弃。
所谓的创育,实质上是通过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就有必要为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且具有农业特色的平台。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高等农业院校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最突出的需求是农业信息.不仅要掌握农业、信息理论知识和农业信息化前沿知识,还需要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农业特色的能力。
吉林省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大省,农产品加工更是吉林省的重要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 )大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没有树 立正确 的创业理念 在中国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和家长心 中,仍旧认为大学 应该只学 习,潜 意识中缺乏创新性 。我 国教育领域 ,一直在 提 倡 素 质 教育 ,但 在 实 际 教 育 教 学 中仍 旧沿 用 “ 填 鸭 式 ” 式 教育 ,磨 灭了学生创新的天性 ,大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总体评 价为 “ 较 差”,具体表现在 :缺乏深层次 思考 、另辟蹊 径的 自我 总结和学习能力。考虑 问题和处理 问题 的方法 常常干篇 律 ,没 有新意和突破 。最 明显 的表现在缺乏新意 的发言、 作 业 、试 卷 、 论 文 比 比 皆是 , 把 创 业 当 作 躲 避 就 业 难 的避 风 港 ,如今很 多毕 业生 尤其 是农业类 高校 毕业 生 ,眼高 手 低 ,求 职 时往 往 无 法 应 聘 自 己心 仪 专 业 对 口 的好 职 位 , 而 又 对 小 公 司和 一 些 农 业 对 口基 层 工 作 不 屑 一 顾 , 陷入 了 “ 高 不 成 、低 不 就 ” 的尴 尬 处 境 , 于 是 ,不 少 农 业 类 高校 毕业 生 在 多次求职碰壁 之后 ,有 了创业 的打算。 将创业 当成 了躲避
现代 交际
201 S 年 1 O月 刊 总 第 418  ̄ , r 8
浅析农业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王超卓 王 敏 楠
(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 3 0 1 1 8 )
【 摘要】国家大力提 倡 “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 ,对待 农业 类高校教 育方 面,创业创新是一 个比较 复杂化的 系统工程 ,需求培 养一 些具 有创新 能 力兼有创业精神 ,有创业 能力且 也应 具有较 高综合 素质 的 复合 型人 才 。在 农 业 类 高等 院校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和 创 业 能 力 ,必 须 强化 大 学 生 的 创 新 创 业 意 识 , 打 遣创新实践载体 ,搭建 创新创业平 台,完善 大学生创新创 业服 务体 系,保 障大 学生创业活 动的顺利
一 、
李克强总理在2 0 1 5 年 第 四期 《 求 是 》杂 志 上 提 出 “ 以 改 革 创 新 为 动 力 , 加 快 推 进 农 业 现 代 化 ”文 章 ,不 光 指 出 农业
北 地 区等 老 工 业 基 地 和 经 济 社会 发 展 面 临 的 机 遇 和 挑 战 ,应 该 进 行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 做 好 保 障 和 改 善 民 生工作 。 尤其 强 调 了抓 创 新 就 是 抓 发 展 ,谋 创 新 就 是 谋 未 来 ,不创新就要落后 ,创 新慢 了也要落后,要激发全社会 的
一
就 业 的避 风 港 。
( 二) 农 业类高等院校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创业就业 指 导落地生根
首 先 ,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仅 仅 靠 课 堂 的 教 学 、学 生 的 学 习是不够 的,应该与能力 的培养机制接轨 ,推 动课后对学生 创 新 能 力 的 培 养 的 建 设 ,最 大 调 动 学 生 创 新 创 业 的 积 极 性 。 通过对 农业 类高校学生对本专业农业方面 知识的积累与应用
当前 面临的问题,也同时对农业类高等 院校提 出了要求 ,确
保 新 型城 镇 化 的顺 利 进 行 。 2 0 l 5 年 《 政府工作报 告》中曾3 8 次提 出 “ 创新 ”、 l 3 次提到 “ 创 业 ”尤 其 2 次 专 门提 出 “ 大 众 创 业 、 万众 创 新 ”的 说 法 ,这 对 农 业 类 高等 院校 更 是 一 次 难得 的机 会。…但 目前农业类 高等院校在支持大学 生的创业 和 创 新 方 面 仍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开展 。
[ 关键词】农业类高等 院校 大学生 创业 创新 【 中图分类号 】G 6 4 7 . 5 8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9 -5 5 4 9( 2 0 1 5 )1 0 —0 2 2 8 —0 2
农 业类 高等院校在 支持 大学 生的创业 和创新 方面存在的问题
创新热情 ,在农 业领 域加 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积极构建产
业 体 系 、生 产 体 系 、 经 营 体 系 ,使 现 代 农 业 成 为 重 要 的产 业 支 撑 。 总书 记 的这 些 要 求 ,恰 恰 也 为 现 在 农 业 类 高 等 院校 提 出 了创 新 创 业 的 新 思 路 。 l ’
( 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创 新意识 ,树立正确创业理念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创 新 性 、 实 践 性 是 我 国现 代 高 等 教 育 改 革 的指 导思想 ,创业 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 的创新性和 实践 性 ,开 展 大 学 生 创业 教 育 对 培 养 大 学 生 的创 新 性 、实 践性 的 教育 改革具有直接 的针对 性。转变传统对农业高等 院校传 统 的教 育 理 念 , 让 农业 类 高 校 毕 业 生 在 除 了在 农 业 领 域 有 所 发 展 之 外 还 需 要先 从创 业 教 育 抓 起 ,深 化 改 革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从 就 业 教育 转 向 创 业 教 育 ,树 立 起 自主 创 业 的新 观 念 : 自主 创业不仅 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更是大学生成才 的重要 模 式 。 引 导 学 生 正确 认 识 创 业 的含 义 。要 使 大 学 生懂 得 , 创 业 既不 是头 脑发热的 “ 下海 ”,也不是普通 的专业性 比赛或 科 研 设 计 , 其 实 质 是 要 求 学 生 能 结 合 专 业 特 长 ,根 据 市场 前 景 和 社 会 需 求 开 发 出 自 己的 创 新 成 果 ,并 把 研 究成 果 转 化 为 产 品 ,创 造 出 可 观 的 经 济 效 益 , 由知 识 的拥 有 者 变 成 为 社 会 创 造 价 值 ,做 出贡 献 的 创 业 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