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ppt课件
工程力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要点一
结构设计
土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需要应用工程 力学原理和方法,对建筑结构进行受 力分析、变形计算和稳定性评估。这 有助于确保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要点二
土力学与地基工程
工程力学中的土力学理论和方法为地 基工程提供了支持。通过应用土力学 原理,土木工程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 优化地基设计。
工程力学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分析、抗震设计和施工过 程中的力学问题等。
航空工程
航空器的空气动力学分析、结构分析和优化 设计等。
机械工程
机械零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以及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等。
水利工程
水坝、水闸和船闸等水利设施的设计、施工 和运行中的力学问题等。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工程力学ppt课件
目录
• 工程力学简介 • 静力学基础 • 材料力学 • 动力学基础 • 工程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 工程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01
工程力学简介
什么是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研究工程中物质和运动规 律的一门科学,涉及到物体的受力、 变形和运动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力学结合了物理学和数学等多个 学科的知识,为各种工程实践提供基 础理论和解决方法。
载荷分析与校核
载荷分析是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工程力学的方法,设计师可以精确地预测和评估 机器在各种工况下的载荷情况,从而进行零部件的强度校核和优化设计。
摩擦与磨损研究
工程力学也涉及到摩擦与磨损的研究。这为机械设计师提供了关于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机 理和方法,有助于减少机器的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器的效率和寿命。
工程力学课件ppt
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机器人需要精确控制其运动状态,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优化其运动性能和操作精度。
05
工程实际应用
工程实际中力学的重要性
确保建筑安全
工程力学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它确保 建筑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优化结构成本
通过合理应用工程力学,可以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材料成本和施 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04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动静力学平衡原理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但整体 上仍保持平衡状态。
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 体质量成反比。
动能定理和势能定理
动能和势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两种基本方式,动 能定理和势能定理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机械设计
在机械设计中,工程力学被用于分析机器部件的受力情况、疲劳寿命 和稳定性,以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
工程实际中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材料与新工艺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 ,工程力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材料和工艺的本质性能和最 佳组合方式,以实现更高效
、更经济的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与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 技术的发展,工程力学将更 加注重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 结构和系统的性能,实现智
动量方程
力等于动量变化率。
能量方程
力等于能量变化率。
03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要点一
材料力学的发展历史
材料力学作为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 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 到16世纪,而到了19世纪,材料力学 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要点二
材料力学的定义
机器人需要精确控制其运动状态,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优化其运动性能和操作精度。
05
工程实际应用
工程实际中力学的重要性
确保建筑安全
工程力学对于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它确保 建筑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稳定和安全。
优化结构成本
通过合理应用工程力学,可以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材料成本和施 工成本,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
04
动力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
动静力学平衡原理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但整体 上仍保持平衡状态。
牛顿运动定律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 体质量成反比。
动能定理和势能定理
动能和势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两种基本方式,动 能定理和势能定理分别描述了它们的变化规律。
机械设计
在机械设计中,工程力学被用于分析机器部件的受力情况、疲劳寿命 和稳定性,以确保机器的安全运行。
工程实际中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新材料与新工艺
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展 ,工程力学将更加注重研究 材料和工艺的本质性能和最 佳组合方式,以实现更高效
、更经济的结构设计。
数值模拟与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 技术的发展,工程力学将更 加注重通过数值模拟来预测 结构和系统的性能,实现智
动量方程
力等于动量变化率。
能量方程
力等于能量变化率。
03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要点一
材料力学的发展历史
材料力学作为工程力学的一个分支, 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 到16世纪,而到了19世纪,材料力学 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要点二
材料力学的定义
[物理]工程力学(共56张PPT)
Me
第七章
2. 薄壁圆筒的扭转
变形现象
在小变形的条件下,纵向水
平线变成了平行的斜直线
圆周线在变形后,大小、形 状及其间距保持不变,他们
仅仅绕圆筒轴线产生了相对 转动
第七章
2. 薄壁圆筒的扭转
➢ 由纵向线和圆周线组成的矩形变成平行四边 形,——称为剪切变形
➢ 相邻两圆周线的相对错动而倾斜的角度 ,称为
薄壁圆筒
Ip
r2dA2r3t A
Wt
Ip r
2r2t
第七章
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
圆轴扭转的变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e
Me
考虑如图所示在扭矩作
用下的圆轴。截取一长 度为dx的微元段,微元段 的相对转角为d ,则
T
d T dx
GI p
第七章
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
从而
l T dx
0 GI p
对于等截面圆轴,且扭矩 为常数时
MB
MC
d2
d1
A
B
C
l2
l1
截面C相对于截面B的扭转角BC为
BCGT1lIp11 8011092000.(50.005)4
32 1.22102 (rad)
故截面C相对于截面A的扭转角AC为
A CA BB C 0 .3 1 1 2 5 0 (ra ) d
第七章
4.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第七章
3. 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变形
变形几何关系 ➢ 试验和理论表明圆轴扭转时,其变形和薄壁
圆筒相似。为此,作如下基本假设:
▪ 变形后,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其形状和大 小均不改变,半径仍为直线
工程力学课件
动量和动量矩守恒定律
阐述动量和动量矩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动量和动量 矩守恒。
动能和动能定理
介绍动能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动能定理计算质点和刚体的动能变 化。
动力学基本定理
牛顿第二定律
阐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以及如何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 决动力学问题。
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
介绍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内容,以及如何应用这两个 定理解决动力学问题。
3
平衡方程
根据平衡条件,可以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刚体静力分析
刚体的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均不发生变化的物体称为刚 体。
刚体的平衡条件
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其上任意两点的加速度矢量相 等。
刚体的平衡方程
根据刚体的平衡条件,可以建立刚体的平衡方程,求 解未知量。
动力学基础
03
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分析
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强度
材料的强度是指其抵抗外力而不发生断裂的能力。根据受力 方式的不同,强度可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
刚度
材料的刚度是指其抵抗形变的能力。刚度可分为静态刚度和 动态刚度,分别表示材料在静力和动态载荷下的形变抵抗能 力。
弹性力学
05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
假设物体由无数个无穷小的质点组成, 且质点之间紧密接触,没有空隙。
近代工程力学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程力学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并应用于各 种工程领域。
现代工程力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方法的进步,工程力学在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静力学基础
02
力的分析
01
02
03
工程力学复习课件,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郑润国老师
∑Fxi =0 ∑Fyi=0 ∑mo(F)=0
工程力学
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而力系的主矩 则只有当力系的主矢等于零时, 则只有当力系的主矢等于零时,才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关。 无关。( ) 若平面力系向其作用面内的任一点简化得到的主矩都 等于零,则该力系必为( 等于零,则该力系必为( 力系。 )力系。
力偶不能与一力相平衡,只能和力偶相平衡。 力偶不能与一力相平衡,只能和力偶相平衡。 规定:力偶使刚体在作用面内逆时针转动时为正, 规定:力偶使刚体在作用面内逆时针转动时为正, 顺时针转动时为负。 顺时针转动时为负。
工程力学
①力偶可以在其作用面内 任意移动, 任意移动,而不影响它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 刚体的作用效应。 ②只要保持力偶矩大小和转 向不变, 向不变,可以任意改变力偶 中力的大小和相应力偶臂的 长短, 长短,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 作用效应。 作用效应。
工程力学
一、力对轴之矩定义 绝对值等于该力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对于 该力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 1. 其绝对值等于该力在垂直于该轴平面上的投影对于 轴与平面交点之矩的大小,单位:N·m。 轴与平面交点之矩的大小,单位: 交点之矩的大小 由定义可知: 由定义可知: 当力的作用线与轴平行或相交(共面) 1. 当力的作用线与轴平行或相交 ( 共面 ) 时 , 力对轴 的矩等于零。 的矩等于零。 2.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它对于轴的矩不变。 当力沿作用线移动时,它对于轴的矩不变。
工程力学 如图所示,四个力作用在一个平面内,作用点分别为A、 例 如图所示,四个力作用在一个平面内,作用点分别为 、 B、C、D,设F1和F3,F2和F4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 、 ,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线相互平行,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线相互平行,该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试问该物体是否 处于平衡? 处于平衡? B F1 A F4 D F2 C F3
工程力学课件-图文全
F
G
FN2
G
约束力 特点 :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FN1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二、约束类型和确定约束反力方向的方法: 1. 柔索:由柔软的绳索、链条或皮带构成的约束
绳索类只能受拉,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 方向沿绳索背离物体。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T
F1 F2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F2 F1
A
柔索约束
胶带构成的约束
柔绳约束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链条构成的约束
柔绳约束
约束力方向与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柔索
绳索、链条、皮带
2 光滑支承面约束
约束反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公法线,指向受力物体
P P
N
N
NB NA
N
N
凸轮顶杆机构
3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固定铰支座:物体与固定在地基或机架上的支座 有相同直径的孔,用一圆柱形销钉联结起来,这 种构造称为固定铰支座。 中间铰:如果两个有孔物体用销钉连接 轴承: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FN FN
Fx FN Fy
圆柱铰链 A
YA
A
XA
A
约束反力过铰链中心,用XA、YA表
一、概念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自由体: 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
非自由体: 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力:约束与非自由体接触相互产生了作用力,约束作用于 非自由体上的力叫约束力或称为约束反力。
工程力学复习题 ppt课件
PPT课件
14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 Iz=60125000mm4,y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 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 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解:①求支座约束力,作剪力图、弯矩图
9
5、 设计构件时,从强度方面考虑应使得( B ) (A)工作应力小于等于极限应力
(B)工作应力小于等于许用应力
(C)极限应力小于等于工作应力
(D)极限应力小于等于许用应力
6、一等直拉杆在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其一段为钢,另一段为 铝,则两段的( A )
(A)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B)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MB(F) 0:
10 21 203 FD 4 0
Fy 0 :
FB FD 10 2 20 0
解得: FB 30kN
FD 10kN
PPT课件
15
②梁的强度校核
y1 157.5mm
拉应力强度校核
y2 230 157.5 72.5mm
B截面
768EI
(B)159q2lE4I
(C)
5ql 4 1536EI
(D) 5ql 4
384EI
PPT课件
12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 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解:以CB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
MB(F) 0 : 101 0.5 FC 2 0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 2 4 2 [ ] 。
PPT课件
5
25.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二力构件 。
复习课件工程力学基础.ppt
精品文档
• [σ]由材料性能决定
• σmax与外力有关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三)梁的强度计算
梁—受弯构件,承受垂直于梁轴线的荷载,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
1、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弯矩M、剪力Q)
例 3:简支梁AB,梁中间作用一集中力P,用
截面法求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
剪力Q
精品文档
弯矩M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轴线的横截面两个特征来表示
精品文档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杆件的变形形式主要有: 轴向拉伸、轴向压缩、剪、扭转、弯曲
拉伸 扭转
压缩
剪切
精品文档
弯曲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轴向拉伸与轴向压缩
当杆件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的外 力时,杆件的变形为轴向的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
如框架结构的中柱、屋架中的杆件等。
结构静止不动 结构上的平面任意力系保持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 和分别等于零;各力对于任一点取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用方程组可表示为:
X 0
限制构件在x,y方向移动
Y 0
限制构件转动
Mo 0 精品文档
例1:图所示的水平横梁AB为简支梁,梁长4m,梁重P=8KN,重心在 梁的中点C,在梁的AC段上受均布荷载作用,q=1.5KN/m。求支座A 和B的支座反力。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节 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一、建筑结构的力学模型
实际的建筑结构的受力、支承情况很复杂,为 便于计算分析,应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出计算简 图,即力学模型。
进行结构计算需建立力学模型 不同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不同 结构的计算模型应合理、简单
• [σ]由材料性能决定
• σmax与外力有关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三)梁的强度计算
梁—受弯构件,承受垂直于梁轴线的荷载,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
1、梁横截面上的内力(弯矩M、剪力Q)
例 3:简支梁AB,梁中间作用一集中力P,用
截面法求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
剪力Q
精品文档
弯矩M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轴线的横截面两个特征来表示
精品文档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杆件的变形形式主要有: 轴向拉伸、轴向压缩、剪、扭转、弯曲
拉伸 扭转
压缩
剪切
精品文档
弯曲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轴向拉伸与轴向压缩
当杆件受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的外 力时,杆件的变形为轴向的拉伸变形或压缩变形。
如框架结构的中柱、屋架中的杆件等。
结构静止不动 结构上的平面任意力系保持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标轴中每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 和分别等于零;各力对于任一点取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用方程组可表示为:
X 0
限制构件在x,y方向移动
Y 0
限制构件转动
Mo 0 精品文档
例1:图所示的水平横梁AB为简支梁,梁长4m,梁重P=8KN,重心在 梁的中点C,在梁的AC段上受均布荷载作用,q=1.5KN/m。求支座A 和B的支座反力。
第二章 工程力学基础
第一节 建筑结构受力分析
一、建筑结构的力学模型
实际的建筑结构的受力、支承情况很复杂,为 便于计算分析,应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出计算简 图,即力学模型。
进行结构计算需建立力学模型 不同结构体系的计算模型不同 结构的计算模型应合理、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拉(压)+弯曲组合
杆件同时受横向力
和轴向力的作用
A
1)外力: 2)内力: N
M
P
C
B
P
N
(-)
NB
Pl
4
(+)
拉(压)扭组合变形
H
A
P m
F
H
H
弯扭组合变形!
P
危险点:H,F
H m
H
H
F
r3 2 4 2 [ ]
r4 2 3 2 [ ]
max
M W
,
W d3
32
r3 1 3 [ ]
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Mises)
r4
1 2
[(1 2 )2 ( 2 3)2 ( 3 1)2] [ ]
典型应力状态:弯扭组合或拉(
L+W
H
F
L
A
F
L-W
广义虎克定律
正应变
x
1 E
x
y
z
y
1 E
y
20 103 103 4 107
60
30MP(a 拉)
b
M B y1 Iz
20 103 103 4 107
140
70MP(a 压)
d
M B y1 Iz
10
103 103 4 107
140
35MP(a 拉)
拉应力 ae
压应力
压应力
bd
拉应力
B截面 D截面
最大压应力 cmax b 70MPa [ c ]
A
B
(+)
E
画弯矩图
(-)
D
20kNm
危险截面??? B, D?
(2) 找出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
10kNm
A
B
(+)
E
(-)
D
拉应力 20kNm
a
e
压应力
y2 C
y1
压应力
b
d
拉应力 危险点: a, b, d
B截面
D截面
全面校核,危险点不一定是最大内力点!
(3) 计算危险点应力,校核强度
a
M B y2 Iz
正应力 ——截面上应力的法向分量.
切应力 ——截面上应力的切向分量.
正应变 ——棱边长度改变.
切应变 ——互垂棱边夹角改变.
外力
拉压
内力
轴 力 N
应力
外力合力 与杆轴线
重合
拉
为 正
条件:外力
与杆轴重合
对应力状态、 应力范围、 截面形状 均无要求
变形
强度条件
外力、内力 扭转
应力
强度条件
变形
在⊥杆轴 线平面 作用力偶
最大拉应力 t max d 35MPa [ t ]
合格!
全面校核,危险点是否是最大内力点?
弯曲变形
1 微分方程的导出 2 微分方程的解法---积分法求变形 3 叠加法求变形
y(x) M(x) EI
y(x)
注意:若弯矩方程分n段,
则有2n个积分常数,需2n个边界条件。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
NB 25 5 (N) 或:XB 50 (N), YB 25 (N)
例:已知:q、a,P=qa, M=qa2,求A处的约束反力。
YD
P
D XD
BM
a
3a
a a Cq
q MA
A XA
YA
先分析整体
解:1 取CD为研究对象:
YD
D
XD
a
C q XC
YC MC=0, -XDa+qa*(a/2)=0
(a) 一个和力;
(b) 一个力偶;
(c) 平衡。
材料力学
基本变形:拉压、弯、扭
理论概念:概念、定义、公式应用条件、范围。 计算:
1.基本内容:外力、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位移、刚度、强度、稳定性;
2. 应用:对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基本内容
拉压、扭转、弯曲
复杂应力状态、强度条件
基本假设:
均匀、连续性,各向同性,小变形
二、选择题
1、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 , FA ,满足:FA FB , 则该二力可能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b)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与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得主矢 量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平面 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
2) 平行于侧 边
条件:平面弯曲;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平面弯曲:外力,变形 纯弯曲:Q=0, M=const
矩形截面:
外力 弯曲
变形
EI—抗弯刚度 积分法:
边界条件,连续条件; 叠加法:
刚度条件:
强度条件
弯曲正应力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力学性质(低碳钢拉伸)
应力-应变曲线
脆
塑性金属材料
性
材
强度指标: e, s, b
弹性变形:
物体受力后,当外力去掉完全可以恢复的变形。
塑性变形:
物体受力后,当外力去掉不可以恢复的变形。
重要概念:
内力——外力作用引起物体内部相互作用的力。
应力——内力在截面上一点分布的集度。(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形状尺寸的变化。 位移——空间位置的变化。
应变——单位变形量的衡量。 (正应变、切应变)
一般先整体后分离体
(2)受力分析图
主动力,去掉约束以约束反力代替, 注意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3)平衡方程
Fx Fy
0 0
注意写方程名称,如: mo (Fi ) 0
(4)返回 (1),直到能求出所需求未知数
受力分析 图示构件CB上分别作用一力偶M,见图(a), 或力F, 见图(b)。当求铰链A、B、C的约束反力时,能否将力 偶M或力F分别移到构件AC上?
2a
XA
q
q A
A a
m
C
m C
NC′
a
C
NC
B
NB
B BC为二力构件
YA XA
A
q
m C
NC′
由整体(亦可取AC)平衡:
Fx 0
XA NB
2 0 5
Fy 0
YA NB
1 q 2a 0 5
M A 0
2qa2 m NB
2 2a 0 5
X A 50 (N) YA 125 (N)
(n — 安全因数)
(1)塑性材料 u s (或 0.2 ) ,
(2)脆性材料 u b ,
[ ] u
n
许用应力
强度条件:
一些概念
材料的力学特性: 塑性材料:抗拉=抗压>抗剪 脆性材料:抗压>抗剪>抗拉
破坏:塑性材料:剪切破坏(拉伸—颈缩,扭转—平断口) 脆性材料:拉伸断裂(拉伸—平断口,扭转—45螺旋面) 剪切断裂(铸铁压缩—45斜断口)
Fx=0, XD+XC-qa=0
Fy=0, YD+YC=0
XD=qa/2 XC=qa/2
2 取BC为研究对象(不包含B端铰链)
XB
M X'C
Ba C YB Y'C
MB=0, -Y'C a+M=0
Y'C=qa
Y'C 代入CD的 Fy=0 方程得: YD=-qa
3 再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YD
P
D
BM
3a
3
)2
(
3
1)2
]
158.6 170M Pa
满足第四强度理论要求.
组合变形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 拉(压)扭组合 弯扭组合
拉弯组合——偏心拉伸或压缩
注意:My、Mz,Wy,Wz表达
Z
Mz Wz
,
Wz
hb2 6
y
My Wy
,
Wy
bh2 6
L
P A
,
A bh
x
P
B zC
N Mz
A
o My y
9、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衡方程形式、条件
10、力系简化:平面力系、特殊力系简化结果 11、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平面
12、静定问题:未知数的个数平衡方程个数 超静定概念
二、典型约束及其约束力 一、柔索约束 二、光滑面约束 三、光滑铰链约束 固定铰,可动铰,铰链连接 四、固定端约束
受力图
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先画出主动力 去掉约束,以约束力代替
x
E 1
2
(
x
y
)
1
2.1 0 .3
2
(1
.
8
8
0
.
3
7
.
3
7
)1
0
7
9
4
.
4
M
P
a
y
E 1
2
(
y
x
)
1
2 .1 0 .3
2
(
7
.
3
7
0
.
31
.
8
8
)1
0
7
1
8
3
.
1
M
P
a
1 1 8 3 .1M P a , 2 9 4 .4 M P a , 3 0
eq4
1 2
[(
1
2
)2
(
2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
截面应力:
拉(压)+弯曲组合
杆件同时受横向力
和轴向力的作用
A
1)外力: 2)内力: N
M
P
C
B
P
N
(-)
NB
Pl
4
(+)
拉(压)扭组合变形
H
A
P m
F
H
H
弯扭组合变形!
P
危险点:H,F
H m
H
H
F
r3 2 4 2 [ ]
r4 2 3 2 [ ]
max
M W
,
W d3
32
r3 1 3 [ ]
第四强度理论-形状改变比能(Mises)
r4
1 2
[(1 2 )2 ( 2 3)2 ( 3 1)2] [ ]
典型应力状态:弯扭组合或拉(
L+W
H
F
L
A
F
L-W
广义虎克定律
正应变
x
1 E
x
y
z
y
1 E
y
20 103 103 4 107
60
30MP(a 拉)
b
M B y1 Iz
20 103 103 4 107
140
70MP(a 压)
d
M B y1 Iz
10
103 103 4 107
140
35MP(a 拉)
拉应力 ae
压应力
压应力
bd
拉应力
B截面 D截面
最大压应力 cmax b 70MPa [ c ]
A
B
(+)
E
画弯矩图
(-)
D
20kNm
危险截面??? B, D?
(2) 找出危险截面上的危险点
10kNm
A
B
(+)
E
(-)
D
拉应力 20kNm
a
e
压应力
y2 C
y1
压应力
b
d
拉应力 危险点: a, b, d
B截面
D截面
全面校核,危险点不一定是最大内力点!
(3) 计算危险点应力,校核强度
a
M B y2 Iz
正应力 ——截面上应力的法向分量.
切应力 ——截面上应力的切向分量.
正应变 ——棱边长度改变.
切应变 ——互垂棱边夹角改变.
外力
拉压
内力
轴 力 N
应力
外力合力 与杆轴线
重合
拉
为 正
条件:外力
与杆轴重合
对应力状态、 应力范围、 截面形状 均无要求
变形
强度条件
外力、内力 扭转
应力
强度条件
变形
在⊥杆轴 线平面 作用力偶
最大拉应力 t max d 35MPa [ t ]
合格!
全面校核,危险点是否是最大内力点?
弯曲变形
1 微分方程的导出 2 微分方程的解法---积分法求变形 3 叠加法求变形
y(x) M(x) EI
y(x)
注意:若弯矩方程分n段,
则有2n个积分常数,需2n个边界条件。
应力状态、强度理论!
NB 25 5 (N) 或:XB 50 (N), YB 25 (N)
例:已知:q、a,P=qa, M=qa2,求A处的约束反力。
YD
P
D XD
BM
a
3a
a a Cq
q MA
A XA
YA
先分析整体
解:1 取CD为研究对象:
YD
D
XD
a
C q XC
YC MC=0, -XDa+qa*(a/2)=0
(a) 一个和力;
(b) 一个力偶;
(c) 平衡。
材料力学
基本变形:拉压、弯、扭
理论概念:概念、定义、公式应用条件、范围。 计算:
1.基本内容:外力、内力、应力、变形、应变、 位移、刚度、强度、稳定性;
2. 应用:对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基本内容
拉压、扭转、弯曲
复杂应力状态、强度条件
基本假设:
均匀、连续性,各向同性,小变形
二、选择题
1、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 , FA ,满足:FA FB , 则该二力可能是: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b) 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与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2、平面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得主矢 量相等、主矩也相等,且主矩不为零,则该平面 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是:
2) 平行于侧 边
条件:平面弯曲; 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平面弯曲:外力,变形 纯弯曲:Q=0, M=const
矩形截面:
外力 弯曲
变形
EI—抗弯刚度 积分法:
边界条件,连续条件; 叠加法:
刚度条件:
强度条件
弯曲正应力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力学性质(低碳钢拉伸)
应力-应变曲线
脆
塑性金属材料
性
材
强度指标: e, s, b
弹性变形:
物体受力后,当外力去掉完全可以恢复的变形。
塑性变形:
物体受力后,当外力去掉不可以恢复的变形。
重要概念:
内力——外力作用引起物体内部相互作用的力。
应力——内力在截面上一点分布的集度。(正应力、切应力)
变形——形状尺寸的变化。 位移——空间位置的变化。
应变——单位变形量的衡量。 (正应变、切应变)
一般先整体后分离体
(2)受力分析图
主动力,去掉约束以约束反力代替, 注意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3)平衡方程
Fx Fy
0 0
注意写方程名称,如: mo (Fi ) 0
(4)返回 (1),直到能求出所需求未知数
受力分析 图示构件CB上分别作用一力偶M,见图(a), 或力F, 见图(b)。当求铰链A、B、C的约束反力时,能否将力 偶M或力F分别移到构件AC上?
2a
XA
q
q A
A a
m
C
m C
NC′
a
C
NC
B
NB
B BC为二力构件
YA XA
A
q
m C
NC′
由整体(亦可取AC)平衡:
Fx 0
XA NB
2 0 5
Fy 0
YA NB
1 q 2a 0 5
M A 0
2qa2 m NB
2 2a 0 5
X A 50 (N) YA 125 (N)
(n — 安全因数)
(1)塑性材料 u s (或 0.2 ) ,
(2)脆性材料 u b ,
[ ] u
n
许用应力
强度条件:
一些概念
材料的力学特性: 塑性材料:抗拉=抗压>抗剪 脆性材料:抗压>抗剪>抗拉
破坏:塑性材料:剪切破坏(拉伸—颈缩,扭转—平断口) 脆性材料:拉伸断裂(拉伸—平断口,扭转—45螺旋面) 剪切断裂(铸铁压缩—45斜断口)
Fx=0, XD+XC-qa=0
Fy=0, YD+YC=0
XD=qa/2 XC=qa/2
2 取BC为研究对象(不包含B端铰链)
XB
M X'C
Ba C YB Y'C
MB=0, -Y'C a+M=0
Y'C=qa
Y'C 代入CD的 Fy=0 方程得: YD=-qa
3 再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YD
P
D
BM
3a
3
)2
(
3
1)2
]
158.6 170M Pa
满足第四强度理论要求.
组合变形
斜弯曲 拉(压)弯组合 拉(压)扭组合 弯扭组合
拉弯组合——偏心拉伸或压缩
注意:My、Mz,Wy,Wz表达
Z
Mz Wz
,
Wz
hb2 6
y
My Wy
,
Wy
bh2 6
L
P A
,
A bh
x
P
B zC
N Mz
A
o My y
9、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平衡方程形式、条件
10、力系简化:平面力系、特殊力系简化结果 11、力对点的矩、力对轴的矩:平面
12、静定问题:未知数的个数平衡方程个数 超静定概念
二、典型约束及其约束力 一、柔索约束 二、光滑面约束 三、光滑铰链约束 固定铰,可动铰,铰链连接 四、固定端约束
受力图
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先画出主动力 去掉约束,以约束力代替
x
E 1
2
(
x
y
)
1
2.1 0 .3
2
(1
.
8
8
0
.
3
7
.
3
7
)1
0
7
9
4
.
4
M
P
a
y
E 1
2
(
y
x
)
1
2 .1 0 .3
2
(
7
.
3
7
0
.
31
.
8
8
)1
0
7
1
8
3
.
1
M
P
a
1 1 8 3 .1M P a , 2 9 4 .4 M P a , 3 0
eq4
1 2
[(
1
2
)2
(
2
平面应力状态应力分析
截面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