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估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日益突显,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完善既制约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也影响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文化逐渐淡忘,面临消失的危机。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服务水平也相对滞后,导致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背景介绍】1.2 问题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政府投入。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政府部门对文化事业的重视不足,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文化活动无法得到有效支持,文化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乏专业人才。
在农村地区,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和管理人员,导致文化活动的规划和实施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无法满足农民对文化服务的需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落后。
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场馆设施陈旧,设备不完善,无法满足现代化文化活动的需求,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政府投入不足、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等诸多问题。
我们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 正文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活动和资源较为匮乏,居民难以获取到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软实力和硬实力 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
软实力和硬实力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 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又是文化成果共享的主体,处理好两个“主体”的关系意义重大,这是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合的目的。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硬实力”的结合,也是文化之“魂”与文化之“体”相结合。
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必须从正确处理内部与外部“四个关系”入手。
处理好两个“力”的关系,是坚持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核心处理好两个“力”的关系,是指处理好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这一关系属于两个“力”有机结合的内部关系。
正确处理两个“力”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如下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
一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辩证关系中的概念属性及其地位作用。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三是要运用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化解矛盾和问题。
处理好两个“业”的关系,是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有机结合的关键处理好两个“业”的关系,是指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事业与推动文化产业的关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还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部分。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相互联系、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共同为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而努力。
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先进文化理论指导,给予科技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载体和平台,给予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物质基础。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关系是相结合,其结合点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贯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始终,并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民所乐、为民同乐,共同致力于城乡文化大发展,携手让文化发展成果奉献给人民。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分析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路径分析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根据农村文化的现状,对在农村文化建设的中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在硬件、软件方面同抓共管。
无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好坏,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改革开封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而农村文化建设与高度发展的农村经济已不在相适应。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
目前农村文化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却中多层、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技素质显得非常重要。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它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笔者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如下:一、在硬件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我国的大部分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建设有名无实。
文化基础设施是农村开展文化活动的物质载体,是宣传、组织、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的物质条件。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部分的行政村都有了广播室,建立了村图书室。
但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仍相当落后,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我们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1、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行政村为重点、以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活动场所。
在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和科技文化活动场所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乡村人口的居住特点,在人口密集的行政村建立村图书室和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专业人才、资金匮乏以及传统文化日益衰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人才培养、增加文化资金投入以及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等对策。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可以为文化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加文化资金投入可以提升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可以激发农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问题需要政府、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合作和努力共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问题、对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传统文化、挖掘传承、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本文将针对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业人才:农村地区对于文化工作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文化事业在农村地区发展缓慢,导致专业人才匮乏。
很多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复杂的文化工作任务。
2. 资金匮乏:农村地区的文化工作经费很少,难以支持文化事业的长期发展。
缺乏资金投入导致文化设施建设困难,文化活动开展受限,影响了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参与度。
3. 传统文化日益衰落: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逐渐失去了市场和传承的土壤。
很多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传统节日、习俗等也逐渐被遗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文化软实力视角探析志愿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场经济 ,人 口大量外流 ,很多农村都 成为 “ 空心村 ” ,农村 的 居 环 境 建 设
文化活动无法开展 ,农 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日益贫 乏。要丰 富农
来 改善农村 的人居环境 。【文化环境。人居环境 建设关注社会 原则 、价值观等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价值 理念 。它的载体是 文 1
的方方面面 ,文化是 推动社会发展 的软 实力 。中共 中央颁布文 化产品 、文化交流活动 、文化教育和信息传播媒介。 件 要多措并 举加 强农 村文化建设 ,主要是要加强公共领域和公 2志愿文 化确立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价值 导向
环境 、基础设施 和公共的一切服务设施等三要素 。 人居软环 改善生产条件 , 合理规划保障生活条件 , 改善环境提供生态条件
境是指人类所居住 的社会环境 ,指 的是居 民在使用和发挥硬环 管理民主关键就是要健全村 民 自治制度 ,基层政府要转变观念 境 系统功能 中所形成 的非物质形态 的总和 , 是一种无形的环境 , 担负起社会管理 的职责 , 为乡村发展和农 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 如生活情趣 ,生活方便和舒适度 ,信息交流和沟通 , 会秩序 、 2 “ 社 . 乡风 文 明 ” 是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重 要 内容 , 也 是 社 会 主 义 农 2 保 障和归属感等 。硬环境是软环境 的载体 ,而软环境的宜居性 村 人居 环境 建设 的 灵魂
间 内难 以完成 。志愿文化具有公益性 、利他性 、非 强制性的特 不计 报酬 ,为社会奉献 自己的财 富和 时间。新农村人居环境建 点 ,能够促进社会的 良性运行和和谐 发展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 设是一项长远 而艰 巨的任务 ,不仅需要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建设 的过程 中,运用志愿文化整合组织资源 、物力资源 、人 力 而且更需要 大量的人力支撑 。现代 的农村社会流动性增加 ,传
关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 7 ] 罗伯特 ・ 达 尔 .民主理论 的前 言 [ H ] .北京: 三联书店, 1 9 9 9 :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8 ] 郑杭生 , 李 强 .社 会 运 行 导论
g o r y A G u a g n a n o . S o c i a I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d S o c i a l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B a s e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C o n c e
a n n e r % l 9 6 9 3 5( 4 ) : 2l 6 -2 4 4 . [ 3 ] Mi c h a e l A T a u ~a n t H K e n C o r d e l 1 .
T h e E f f e c t o f R e s p o n d e n t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n G e n e r a ]E n v i r o m n e n t a ]A t t i t u d e B e h a v i o r C o
[ 2 ]A r n s t e 1 S h e r r l y R .A L a d d e r o f C i t i z e n 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J ] .J o u r
n a l o f A m e r i c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l
摘
要 :兴 起 社 会 主 义 文 化建 设 新 高 潮 , 提 升 国 家 文 化 软 实 力 已经 成
为全面建成 小康 社会 、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的战 略任 务。提 升文化软 实 力有利于增 强我 国的综合 国力 ,强化 民族 向心力 与凝 聚力 ,顺利 构建和谐 社 会,是 国家安全 的重要保障。加 强社 会主 义核 心价值 体系建设 、构 筑扎 实的硬 实力平 台、传 承和 弘扬 中华 民族 优秀 的传 统文化 、积极推进 中华文 化创 新 、加快发展 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 和提高 文化传 播 能力 ,是提升 中国 文化软实力 的有效途径。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对于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现状、重要性、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现状目前我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整体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设施老化、仍需较大改善。
很多农村缺乏图书馆、文化广场、乡村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导致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2、重要性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对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村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农村文化设施不仅是农民群众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存在问题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次是设施建设质量不高,短期内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再者是设施管理不规范,一些设施建成后无人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4、发展机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5、完善设施建设要加强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和设计,注重提高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实用性。
重点建设包括农村图书馆、文化广场、乡村博物馆、文化礼堂等设施,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6、加强管理服务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加强设施的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设施管理机制,拓展文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服务。
7、调动社会资源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需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展文化设施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8、培育文化氛围在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培育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文化活动、文化节庆等形式,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
9、推动乡村振兴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我国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为了增强软实力,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并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
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的影响力。
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
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
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农村文化建设方案
农村文化建设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设施匮乏、文化活动单一、传统文化传承不足等。
因此,本方案旨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具体目标包括: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批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举办多样化的文艺演出、展览等;加强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培养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促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1、建设农村文化广场在每个行政村选择合适的地点建设文化广场,配备健身器材、舞台、宣传栏等设施,为农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
2、完善农家书屋充实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和数量,定期更新图书,增加农业科技、法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书籍,同时加强书屋的管理和服务,延长开放时间,方便农民借阅。
3、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室每个村设立文化活动室,配备桌椅、电视、音响等设备,供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和交流。
(二)丰富文化活动内容1、组织文艺演出定期邀请专业文艺团体或组织本地文艺爱好者为农民表演歌舞、戏曲、小品等节目,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2、举办文化展览举办农业科技成果展、书画摄影展、民俗文化展等,展示农村的发展成就和农民的才艺。
3、开展文化竞赛活动组织农民参加歌唱比赛、舞蹈比赛、书法比赛等,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发现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
(三)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1、挖掘和整理农村传统文化对本地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进行挖掘和整理,建立文化档案。
2、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拜师学艺等方式,培养一批传统文化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3、举办传统文化活动举办庙会、民俗节庆等活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农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1、培养农村文化骨干选拔和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热情、有组织能力的农民作为文化骨干,带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国农村的发展环境逐渐改善,新农村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问题和困难也时有出现,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就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
一些地方由于受到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文化建设滞后,存在很多不足。
2、质量不高:现在的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存在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
同时,一些文化工程建设质量不高,影响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3、文化理念和传统缺位: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许多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信仰逐渐流失。
新的文化观念还没有很好地渗透到农村地区,很多人还是停留在传统观念的层面,缺乏全面、科学、现代的文化素养。
4、文化载体不足:文化建设需要支撑的载体时所谓的文化设施,但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文化设施缺乏、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困难。
二、对策建议1、加强规划和科学管理:可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平台,协调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完善规划设计。
加强项目管控,提高文化项目管理效率,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的监管。
2、注重宣传与传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有品质、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传播力度,增强新农村文化软实力。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加强乡村文化的启蒙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农村人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4、加强文化建设载体建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加强建设各种文化载体,如图书馆、文化广场、儿童活动室、书法画廊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支撑。
三、总结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和合作,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都要共同努力,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发展。
新农村建设视域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径思考
党 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 “
化前进 方 向 , 起社会 主 义文 化建 设 新高 潮 , 兴 激发 全
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提高 国家文化软实力 , 使人民基 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
富多 彩 , 人 民精神 风貌 更加 昂扬 向上 。 [ 使 ”】 志着 2 这标
十六大 以来 ,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 全局工作重要地位 ,坚持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两手 抓, 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 促进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 推动文化产业取得新成就 , 走出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 中全会深入研究 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 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指出:当代 中 “
[ 中图分类号] 14 G 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09 0 3 (0 20 — 0 20 10 — 392 1 )20 8 —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对 民族 国家发展影响的深化 ,
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 开放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 文化越来 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 的重要支撑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
收 稿 日期 : 0 2 0 - 7 2 1 - 3 2
.
基金 项 目:0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 目( 1 J 1 ) 21 年 1XD 0 1 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 简介 : 刘先春 , 法学博 士, 男, 中宣部 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 究与建设 工程 专家 , 兰州大学马克恩主义 中国化研 究所 所长, 博士生 导 师。 研究方 向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 晓敏 , , 王 女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研 究生 , 究方向渗透在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的各个方面 , 因此 , 贯彻党的十七届六
着力提升马山县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多数人口认字识文, 能够读书看报, 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道德教育�要围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着 力加强党的 基本理论, 基本路线, 基本纲领教育, 通过教 育使广大党 员干部和群众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 仰, 坚定社 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为推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发 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 宣传以 "八荣八耻 " 为主要内 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广泛开展社会公德 , 职业道德, 家 庭美德教 育, 建立 与社会主 义市场 相适应 , 与中华 民族 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质, 在全县积极 倡导爱国 守法, 明礼 诚信, 团结友善 , 勤俭自 强, 敬 业奉 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倡导以文明礼貌, 助人 为乐, 爱护公 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 公德; 倡导以 尊老爱幼 , 男女平等 , 夫妻 和睦, 勤 俭持家 , 邻里团 结为 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要组织开展各种内 容丰富, 形式 多样的道 德实践活 动, 倡导 人们从 身边做起 , 从现 在做 起, 从一 点一 滴做 起, 引 导人 们明 荣辱 之分 , 做 当荣 之 事, 拒为辱之行, 提倡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 范, 推动和促 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为建设文明 , 富裕, 和谐 的马山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积极推进文化阵地建设, 凸现县域文化 的表现力 响力
三, 实施文化繁荣工程, 扩大县域文化的影
� � 强化政府在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导作用�要把文化 挖掘 和保护地方 特色文化, 弘 扬优秀民族 传统文 设施建设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 全县经济 社会发 展大环 境中去统 筹安排 ,纳入城 乡建设总 体规 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加大对文化设施建 设的投入, 不 断提高用于文化设施建设的比例� 进一步加强县城文化设施建设�要建设好县文化 馆, 图书馆, 使县文化馆, 图书馆达到文化部规 定的二级 馆标准� 要依托本县特有的民族文化, 将古代与现代, 自 然与人文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县城文化基础 设施建设, 彰显马山县独特的文化魅力� 要完善县城姑娘江东西两 岸景观设施建设, 把两岸设施建设成为集供群 众休闲娱 乐于一体的文化设施群� 要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县人民广 场, 江滨广场, 县图书馆等大型娱乐中心的功能� 要加强 社区文化网点建设, 建立集图书阅览, 休闲娱 乐, 科普教 育于一体的文化阵地� 继续抓好县城文化俱乐部数量增 加, 质量提高工程� 积极推进乡 (镇 ) , 村, 屯文化设施建设�要进一步 完善乡镇 文化设 施建设努 力实现 乡镇有符 合标准 要求 的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建设, 要与乡镇党 校, 政校, 广 播影视, 宣传教育, 文艺演出, 体育健身, 成 人教育, 科技 施的综合利用率�要加快行政村文化基础设 施建设, 逐 步实现 行政村 有图书阅 览室,文 化活动室 和篮球 运动 活动基地� 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方面的作 用, 提倡 中小学 图书室, 电子阅览 室定时 就近 向农民群众开放�要加快农村有线电视 "村村通" 进程, 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要积极推进实施文化资源共 享和 "农 家书香" , "农村书 屋" 等公 共文化 服务工程 , 为 全体民众共享文化权益提供保证� 化�马山 县民族 民间文化 丰富多 彩, 独具 特色, 形式多 样�但是在现代传媒冲击下, 传统民族 民间文化受到不 断的挤压, 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 民间戏曲, 舞蹈, 音乐, 歌谣, 雕刻, 技艺, 礼仪, 节庆等民 间文化随着传承 人年龄老化或去世, 已经或濒临失传�在 对传统民族民 间文化的保护传承方面, 也存在普及面窄 , 缺乏创新, 薪 传乏人等问题�因此要按照 "保护为主 , 抢救第一, 合理 利用, 加强管理" 的工作方针, 进一步挖 掘和保护地方特 色文化� 一是积极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工作� 要成立专门 领导机构, 精心组织文化部门和专家学者 , 实地考察, 深 入调 研, 对全 县民 族民 间文 化的 分布 , 流 传, 发展 等情 况, 进行 资料 采集 , 梳理 , 归 整, 建立 民间 文化 材料 , 图 片, 音像库� 二是全面开展 文化资源保护工作� 要做好文 化资源开发规划, 对开发的文化资源要进 行充分的科学 论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明确 文化保护的轻重 缓急, 先 后顺序 , 在保护 的前提 下对文化 资源进 行开发 利用, 避免盲目, 低水平和无序开发� 要将收集到的民族 民间文化送有关部门进行著作权保护� 三是加强传承载 体的建设, 确保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得到 有效保护�马山 "中国民 间文化艺 术之乡" 称号, 其中壮族 三声部 民歌, 壮族 会鼓,壮族 扁担舞 被誉为 马山传统 民族民 间文化 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会鼓也已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要在原生态民歌遗存较为完善的古零镇安 善村圈定成立 "三声部民歌文化生态保 护村" , 建立壮族 三声 部民歌传 承基地 ,组建"农 民壮族 三声部民 歌学 校" � 要对壮族三声部民歌, 壮族会鼓, 壮族打榔, 壮族打 扁担等 重点项目 建立数据 库, 确定 项目传 承人, 组建传
新农村建设的文化力研究综述
位 学 者 围 绕 这 个 概 念 展 开 研 究 。 上 世 纪 探 讨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文 化 力 。 但 是研 究 中 也 《 新 农 村 建 设 文 化 力 内 涵 及 相 关 概 念 的 分
例 如 关 于 新 农 村 文化 建 设 的 析 》 对 新 农 村 中文 化 力 的概 念 内 涵 做 了 探 9 O年 代 . 我 国 学 术 界 开 始 重 视 文 化 力 问 涉 及 该 问题 . 他 们 认 为新 农 村 建 设 中 文 化 力 的 科 学 题. 尤 其 是 我 国学 者 贾春 峰 先 生 先 后 出 版 研 究 。 其 中较 有 代 表 性 的 著 作 是 方 亮 著 的 讨 一 是 包 括 科 技 和 《 文化力》 和《 文化力观 》 等几本著 作后 , 学 《 新 农村文 化建设 与管理 》 , 2 0 1 0年版 ; 陈 内涵 应 该 包 括 四个 方 面 : 者们 围 绕 文 化 力 的 概 念 、 特征 、 系统构成 、 东琼 、 吕文林 主编 的《 新农村 文化建 设》 , 教育在 内的智 力因素 .二是包括理想 、 道 文 化 力 与 国 家 综 合 国 力 的 关 系 展 开 了 深 2 0 0 9年 版 ; 杨发 主编 的《 新 农 村 文 化 建 设 德 、 信念 、 人生观 、 价 值 观 等 在 内 的 精 神 理
新农村建设 的文化力研
■ 汤志华 姚 敦 泽
摘要 : 以 文 化 力 为 视 角 思 考 新 农 村 建 究这 个课 题 的 总 体 现 状 、 基 本 成 果 进 行 梳
推进 理 论创 新 . 破 解 新农 村 建设发 展 动 力不
足 的现 实难 题 . 实现 新农 村建 设 的可 持 续发
研究 “ 新农 村建 设文化 力 ” 的 著 作 没 略 等 问题 。 贾 春 峰 认 为 文 化 力 内涵 应 该 包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摘要】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意识和主体、乡土文化缺失、文化活动单一、文化设施不足、文化交流匮乏等。
为了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理念和主体意识、挖掘传承乡土文化、丰富文化活动内容、提升居民参与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鼓励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全面提升农村社区的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美丽乡村和谐社区注入新动力。
这将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推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乡土文化、参与度、文化设施、文化交流、合作、软实力、经济社会发展、美丽乡村、和谐社区、新动力。
1. 引言1.1 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村社区是农民的居住地和生活空间,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农村社区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环节。
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乡村全面发展,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增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社区的传播和实践,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搞好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和系统性,导致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传承困难,文化活动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活动经费匮乏,文化人才培养不足,限制了农村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乡村振兴工作综合评估报告
乡村振兴工作综合评估报告一、引言乡村振兴工作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综合评估报告将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现状及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乡村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
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加强,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然而,一些地区仍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人才流失等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
三、农村土地问题土地问题一直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难题。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推进,使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得到了保护,农村土地流转逐渐活跃。
但是,在一些地区,土地流转难度仍较大,农民收益有待提升。
应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
四、乡村文化与教育乡村文化与教育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文化软实力。
同时,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特别关注乡村教育的补充。
五、乡村环境保护乡村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村庄环境整洁度。
此外,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村有机农业发展,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六、农民收入提升农民收入提升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目标。
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力度,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七、乡村卫生与医疗乡村卫生与医疗事关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政府要加大对乡村卫生机构的支持,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要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鼓励高学历医务人员到农村执业,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八、乡村治理与社会管理乡村治理与社会管理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保障和支撑。
政府要创新农村基层治理体制,加强村级权力约束和监督机制建设。
浅谈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础 理论 研 讨
浅 谈农 材 文 化建 设 存 在昀 问题 及对 策
安徽 省 太和县 苗集镇 事务服 务站 陈灿 军
近期 , 笔者对本地 区一些 乡村 文化建 设进行了调查 , 的来 看 , 总 广 大农 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 比较 贫乏 , 民的“ 农 文化温饱 ” 问题 还没有得 到真正解决 , 现阶段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迫在 眉睫 。 农 村 文 化 建设 存 在 的 问题 调查发现 ,本地 区一些 乡村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协 调, 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 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 问题 。 1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 、 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欠账较多 , 部分文化站设 施陈 旧, 面积狭小 , 常年不开展活动, 同虚设。 且 形 2 文化干部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 文化站工作人员较少且年龄老化 , 知识结构不合理 。 文化站人员常年服务于乡镇中心工作 , 平时很少开展 文化业务工作及接受业务培训。 3 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农村看书难 、 、 看戏难 、 看电影难的现象 仍然普遍存 在。 在本地 区农村调研期 间, 发现大多数农 民劳动之余无事 可做。农户家 中虽有 电视机 , 但无有线电视 , 只能接收到有限的几个频 道; 距县城较远 的乡镇接收电视信号困难。农 民的文化生活十分单 调, 他们 多以打麻将 、 玩牌为消遣 , 其他文化类活动开展得 很少。农 民每年 只能在乡村庙会上看到戏和文艺演 出, 庙会上常有低级庸俗 的表演。 封 建迷 信思想有所抬头 , 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依然存在 。 红
一
要让文化先行一步 , 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要把农村文化工作摆
上地方党委 、 政府的议事 日程 , 纳入 目标考核。同时农村 文化建设是一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措施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措施1. 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乡村社会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乡村社会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是乡村的软实力。
只有完善乡村社会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 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强乡村文化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文化服务水平。
应该修建更多的文化活动场所,如文化广场、图书室、美术馆等,让农民能够方便地接触到文化、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3. 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和社会应该支持和鼓励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文化产品走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 加强农民文化教育农村教育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
应该加大对农民文化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让农民有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
5. 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弘扬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传承和发扬乡村传统文化精神,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心。
6. 促进文化交流要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打破城乡文化壁垒,促进城乡文化互补和共享。
应该组织文化活动、展览等形式,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交流,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7. 建设乡村美丽文明乡村要建设乡村美丽文明乡村,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
应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和谐幸福美好的乡村生活。
8. 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应该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9. 建设多元化文化平台要建设多元化的文化平台,让更多的文化活动走进农村。
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如文艺演出、展览活动等,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10. 加强文化传媒建设文化传媒是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应该加强农村文化传媒建设,注重发挥传媒的宣传引导作用,推动优秀文化作品传播,增强农村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软力量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
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文化软实力的意义虽然文化在软实力化时的模糊性和复杂性,以及文化本身及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特性,使得“文化的很多作用或多或少脱离于政府的控制之外”,“倾向于对外部世界产生漫射性作用,并不容易控制以获得特定结果”,但是文化软实力在国际政治中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可以说,“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
文化本身虽然无法像物质性资源一样为我们用肉眼所见,但是文化的作用却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文化因素可以作用于人,从而间接地改造客观世界。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根基,被视为国家推行战略目标的重要渠道。
文化要素发挥着“培育”作用,它可以潜移默化地塑造一国的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国内政治等,同时向他国传播或宣扬,使本国可以通过吸引力让他国用符合本国意愿的行为方式达到国家目标,使其行为更加具有合法性,遭到更少的抵制和反对。
文化软实力作为软实力的一种重要形态和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己经成为国际力量平衡对比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极为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认清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将文化软实力建设上升到国家对外战略层面,对于国家实现其对外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
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
新时期,我们再度扬帆起航,依托先辈们留下的文化宝库,结合本国的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有了大步提升。
第一,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
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
在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与评估报告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与评估报告1. 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工作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
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旨在解决农村面临的诸多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
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一环。
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国政府促进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并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绿色有机农产品等。
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工作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大力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电力通讯等方面。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农村教育与文化发展农村教育与文化的发展对于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了农村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
同时,还加强了农村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乡村文化的软实力。
5. 农村卫生保健与环境保护乡村振兴也要求注重农村卫生保健与环境保护。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保健的投入,提升了农村卫生设施水平,改善了农民的健康状况。
同时,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6.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大力改善了农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完善了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提升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这些措施为农村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7. 乡村振兴的成绩与问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环境有所改善等。
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贫困仍然存在、农业产业升级还需加强等。
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振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估摘要: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要提升國家的文化软实力、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就必须对农村文化软实力进行合理的评估,只有在合理评估的基础上才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关键词:农村;文化软实力;评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证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都必须以中国的具体国情为基础,在正确认识和评价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改革、发展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改革的胜利,才能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顺利发展。
同样,文化建设也必须正确认识和评析中国的文化国情,正确认识我国的软实力现状,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科学合理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案。
由于城乡差别的存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建设呈现着巨大的差异,城市文化建设的经验也很难完全适用于农村,因此要开展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就必须科学的评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现状。
一、农村文化软实力评估的必要性科学合理地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现状,并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为农村文化建设制定一套与城市文化建设有所区别的方案,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这是由我国城乡差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对比我国城乡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以下独特性:1.城乡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差距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客观的评价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和软实力现状我国的城乡差别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也表现在文化建设水平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但我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现状却相当落后,乡镇大部分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更鲜有文化活动室;农村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多数乡村没有合适的演出场地、没有放映电影的条件、没有开展活动的场所,给农村三项文化活动开展造成困难。
而相比之下,城市的文化场馆、图书馆、影院、娱乐健身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均比较齐备;在农村还在实施村村通工程、上网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时候,城市有线电视网、因特网早已相当发达。
城乡文化建设的现实差距决定了城乡间文化软实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差异的存在就要求政府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文化软实力现状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为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科学的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现状,而城乡的巨大差异使我们评价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相关标准很难在农村地区套用,要科学评价农村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根据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寻求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途径。
2.农村文化软实力的地域性差异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软实力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施的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发展呈现着巨大的差异,不仅存在着东、中、西部的差异,就是在同一个大的区域中,也存在着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也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文化观念和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发挥,因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其文化软实力构成必然存在着差异;同时,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由于历史文化的沉淀而形成的地域文化差异在我国表现的相当明显,这种差异不仅在不同民族间有体现,就是同一个民族,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慢慢的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传统。
不同农村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在制定农村文化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地方文化软实力的特殊情况,在科学评估地方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文化软实力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地方性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3.地区农村文化的差异性发展趋势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评估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我国地区农村文化发展的趋势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城市,由于受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影响,文化建设在工业标准化的影响下,往往呈现着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呈现着趋同性的发展趋势,就中国的大中城市而言,其文化建设的差异性并不是特别大,而其发展趋势则是不断的走向趋同。
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工业化的冲击相对较小,文化差异相当明显。
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和中国产业结构布局的影响下,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走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已不大,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依托、开拓地方文化资源来发展农村经济,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如何为这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指南,使其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少走弯路,就需要对其地方文化软实力现状和文化建设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以防止因为发展模式的同一导致农村发展出现战略性失误。
二、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估原则要科学地对农村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估,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差异性原则科学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在评估中坚持实事求是,也就是在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估中既要注意到城乡间的发展差异,也要注意到不同农村地区间的地域差异。
城乡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不能以评估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标准来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不能将评估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标准生搬硬套到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估中,必须考虑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于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方案;农村文化建设的地区性差异同样要求我们在评估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软实力时必须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情况,不可以一地的评估模式去简单的套用评估另一地的文化软实力。
这一点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已经得到了证明,国外以及国内部分学者常用评估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指标的评估模式来评估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果往往不能真实的反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不能寻找到一条真正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
这是我们在评估农村地区文化软实力时必须注意吸取的经验教训,既不能以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模式来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现状,也不能简单地以东部农村地区的文化软实力评估模式来评估中西部农村文化软实力现状,更不能简单地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来评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软实力。
只有以本地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
2.全面性原则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构成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既包括历史性的因素,也包括现实性的因素;既包括内在的因素,也包括外在的因素;在农村文化资源存量中既有有利于农村文化软实力提升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于农村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一面。
对农村文化软实力进行评估时,必须全方位的考虑到这些因素,对各种不同的因素在农村文化软实力构成中的地位、影响和作用进行科学的评估。
3.科学性原则影响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较实力提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时必须科学地分析这些因素在农村文化软实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影响的相关度和影响权重的大小选取相关因素组成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在科学选取评价因子的情况下,还要注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即无论是定性分析方法还是定量分析方法,都必须注意评估方法的科学性,特别是对相关因子在评估标准中的权重要进行科学的分析,使评估的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4.历史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农村文化软实力不仅仅承担着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同时也还承担着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功能。
因此在评估农村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兼顾农村文化建设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的历史功能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功能,要努力实现二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结合。
一方面要立足于历史的眼光,以传承文化为目的,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保存下来,使之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护传统文化和推动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联合起来,使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使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支撑。
三、农村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的构成农村文化软实力评估的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文化资源存量文化资源量的多少是影响文化软实力构成的现实基础,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特别是拥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的农村地区,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相当明显,在特色文化辐射力的影响下,文化资源能够很好地实现向经济资源的转化,成为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
但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人才流失以及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导致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消失,这既包括对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的破坏,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因为缺乏传承人而消失导致的农村文化资源贫瘠,使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缺乏重要的资源支撑。
2.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文化的吸引力对于缺乏文化资源支撑的农村地区来说,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主要依赖于文化建设,因此农村居民自发的文化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组织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和所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就成为影响农村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方面农村居民和政府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为农村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和政府的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建设的投入产出能力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实力的构成和提升的能力。
3.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及变迁趋势文化认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拥有的文化资源、文化产品的认同;一是对外部世界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的认同。
如果居民只认同本土的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而忽略对外部世界文化的认同,就会陷入本位主义,从而不能很好的借助外部世界的力量推动自身文化的发展;如果居民只认同外部世界的文化而忽略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就会陷入虚无主义,由于缺乏本土文化资源的支撑,因此在虚无主义影响下从事的文化建设就会缺乏文化建设所就有的地方特色,与外部世界文化的严重趋同甚至一致化就会使文化软实力在对比中消失。
4.农村社会组织的构成现状及开放程度农村文化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文化建设,中西部农村地区文化建设整体落后于东部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对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来说必须借鉴城市和东部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经验,学习其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以他人的经验来指导自身的文化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但一定的文化总是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存在的,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農村地区,传统的社会组织如家族等在农村社会发展中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组织的开放程度决定着农村能否对自身的文化现状进行反思,能否在反思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