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2.2《化学反应的限度》(第3课时)教案 鲁科版选修4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鲁科版选修4)
化学:2. 2《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鲁科版选修4)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化学反应的限度》教案[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能力目标]⒈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获取信息的能力⒉提高学生逻辑归纳能力[教案重点、难点]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教案过程][引入]轿车进入家庭,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图片展示][过渡]为了减轻汽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人们提出通过以下反应来处理汽车尾气:2NO(g>+2CO(g>= N2(g>+2CO2(g>,上节课中我们已经证明了该反应完全可以自发进行,可是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多大呢?b5E2RGbCAP[板书]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讲述]为了寻找定量描述化学反应限度的方法,人们对许多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终于发现:化学平衡常数可以表征化学反应限度的相对大小。
p1EanqFDPw[交流·研讨]测量获得反应N2O42NO2在373K时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结果如下表所示:[学生活动]⑴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
⑵分析计算所得数据,寻找其中的规律。
[过渡]人们对其他化学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了类似的关系。
[板书]一、化学平衡常数1、K及其表达式[学生活动]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的数据特征。
[总结]化学平衡常数等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次幂的乘积之比。
[交流研讨]教材P44[学生活动]⑴填写个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⑵比较①和②,分析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与哪些因素有关。
⑶比较②和③,分析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⑷比较⑤和⑥,分析平衡体系中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出现的原因。
[过渡]根据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我们能知道些什么呢?请对比分析教材P44表2-2-1[板书]⒉平衡常数的应用⑴判断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说明]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新教材】2.3.2 化学反应的限度 教学设计-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该课时主要研究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平衡状态,尤其是要学会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其次要引导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知道化学平衡是相对的且可以随着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反应有可逆反应和非可逆反应之分,但是对于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征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概念,对化学平衡的存在也不甚了解。
本课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存在限度,通过提供证据支持引导学生形成对可逆反应的正确认识,再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平衡状态是可以改变的。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特别是认识到可逆反应存在限度——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相对的并且可以发生移动,为今后平衡体系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从宏观上意识到有的化学反应是进行不完全的,即认识到可逆反应的存在;通过“交流研讨”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从微观上分子变化的角度解释可逆反应的反应原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反应存在限度”和讨论问题“可逆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学会运用证据进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观察实验“化学平衡的改变”,意识到化学平衡是存在的、是相对的,并且反应条件改变,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化学平衡的移动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引入】1905年底,德国化学家哈伯确定了合成氨。
但什么样的高温高压条件为最佳及什么样的催化剂为最好仍是哈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四年几千次的试验和计算,哈伯终于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就是在550℃、20MPa和锇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氨的产率约为6.25%。
现代合成氨工艺的反应条件是铁触媒作催化剂,400-500℃,10-30MPa,氨的产率大约为10-15%。
高二【化学(鲁科版)】化学反应的限度(3)-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一、引入科学家研究化学平衡常数,不仅仅是要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更希望通过调控平衡移动方向,得到更多的产物。
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如何打破原平衡?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通过研究平衡移动规律来解决问题。
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感受化学研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平衡移动的概念对于任意化学反应:都有浓度商Q c=当Q c =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条件使Q c≠K,则原平衡被打破,反应继续进行,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旧平衡被打破,新平衡建立的过程为平衡的移动。
建立平衡移动的概念,体会研究平衡移动的起点是已经建立平衡的可逆反应。
三、预测影响因素分析移动方向【思考】改变哪些条件可以使K、Q c不等,平衡又会怎样移动呢?【答案】改变温度,使K发生变化,或者改变某一物质的浓度,或者同时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即改变压强,使Q c发生变化;均能使K≠Q c,从而使平衡发生移动,建立新的平衡。
根据浓度商表达式,预测影响平衡移动因素,以及移动方向。
三(1)温度对平衡的影响1、温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素材】2NO2(g) N2O4(g)ΔH<0。
(红棕色)(无色)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K值如下表:根据数据分析该反应随温度升高,K、Q c的大小如何变化?气体颜色会怎样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T/ K K /(mol-1·L)298 6.803330.601根据温度变化,平衡常数的变化,使学生能够理解数据变化的意义,从而分析得出平衡移动方向,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
【分析】298K时,K=6.80,此时K=Q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到333K时,K值变小,从而使Q c > K,为使Q c与新的K值相等,平衡需逆向进行,气体颜色将会变深。
由于该反应正向为放热方向,因此,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进行。
反之,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方向进行。
高中化学_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内容。
本节课选取了平衡速率问题的重要知识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同时也是高考的难点和高频考点。
学生在必修模块中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节课中心线是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判断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得出这些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的移动因素的考察有个初步全面、系统的认识。
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考察上处于核心地位。
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在必修模块只学习了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有了以一定的了解,知道温度、浓度、压强可以影响化学平衡。
上节课也学习了利用浓度商Q与化学平衡常数K的大小比较判定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节课在教学中侧重了从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合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关系从本质上探究了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基础学生经过两年的高中学习已经具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能力有参差不齐,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助,共同提高。
极大的锻炼了学生思维水平和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设计思想有一定提高。
二、本课教学目标设计1. 基本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 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3. 学会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2. 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点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意义第二章:化学反应的限度1. 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点2. 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破坏3. 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意义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 化学反应速率的应用第四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能量与热量2. 热化学方程式与热效应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原理第五章:化学反应与实际应用1. 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2. 化学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3. 化学反应与环境污染及防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原理。
2.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化学反应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2. 辅助教材:《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指导》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复杂概念和示例分析。
4.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学术文章和实际应用案例。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用于进行化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化学反应过程。
2. 实验试剂:配合实验教学,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
3. 教学挂图:用于展示化学反应原理的结构和过程。
4. 教学视频:播放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现象和微观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之化学反应的限度第三课时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3
往该溶液中滴加盐酸,发生的变化是(双选)
( AD)(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若为 Fe(NO3)2 呢?
(D) 溶液颜色变深
实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实验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
N2O4(g) 无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NO2(g) △H=+57.2KJ·mol-1 红棕色
• 将小球放入热水中,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操作
条件改变
现象
平衡移动方向
放入热水 温度升高
颜色变深 平衡正向移动(吸热方向)
Q =K
k
Q
原平衡
KQ K
提示:
油脂的水解是正向吸热的可逆反应。
小结
温度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 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的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原平衡状态
平衡移动
新平衡状态
改变浓度,若Q < K,平衡正向移动 改变浓度,若Q > K,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
借助Q与K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
迁移应用
练习1:已知反应
红色加深
平衡右移
红色加深
平衡右移
红色
实质分析
Q =K
QK
原平衡
QK K
QK
QK
新平衡
概括整合
其他条件不变时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左移动
实质: 浓度对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商Q实现的
根据浓度的改变对平衡的影响,试回 答下面问题: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化学反应的快慢与限度教案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
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必修部分与旧教材相比,降低了知识要求和难度。
更简洁、易懂,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热量守恒定律。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原因,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1.2 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理解焓变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教学内容:焓变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方法。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影响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2.2 化学平衡学习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原理,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氧化还原反应3.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3.2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电子转移的计算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四章:离子反应4.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4.2 离子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离子反应中离子的守恒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离子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离子守恒的计算方法,离子反应的计算实例。
第五章:有机化学反应5.1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教学内容: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点,有机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5.2 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学习目标:掌握有机化学反应中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化学反应计算。
教学内容:碳原子守恒的计算方法,有机化学反应的计算实例。
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优秀教案(鲁科选修)
第二章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节化学反应地限度(第3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地定义,能正确书写给定反应地平衡常数表达式,并能进行相应地简单计算;2.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地应用及意义,理解平衡转化率地涵义.3.能够进行平衡转化率地计算.4.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地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化学平衡是有条件地平衡.【知识回顾】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方向又能向方向进行地反应称为可逆反应.如果反应只能向一个方向进行,则称不可逆反应(1)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2)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⑶使用“”2、化学平衡状态:定义: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地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地浓度保持不变地状态化学平衡状态地特征:逆等动定变同【学案导学】:一、化学平衡常数1、对于一般地反应aA +bB cC + dD当温度一定,达到化学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注意:①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包括体和(因为它们地浓度为常数),只包括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地浓度.②对于确定地反应,K只随温度变,不因浓度压强而变.2、平衡常数地应用⑴判断反应可能进行地程度,估计反应地可能性.K越,说明反应进行地程度越⑵判断反应进行地方向、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浓度商:对化学反应aA+bB cC+dD地任意状态称为浓度商.符号当QK时,反应已达平衡, QK时,反应逆向进行, QK时,反应正向进行二、平衡转化率(α)1、表达式:对于化学反应aA+bB cC+dD,反应物A地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α(A)=2、平衡转化率地有关计算关于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地计算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例题】 1、在密闭容器中,将NO2加热到某温度时,可进行如下反应:2NO2 2NO+O2,在平衡时各物质地浓度分别是:[NO2]=0.06mol/L,[NO]=0.24mol/L, [O2]=0.12mol/L.试求:(1)该温度下反应地平衡常数.(2)开始时NO2地浓度.(3) NO2地转化率.(2)已知平衡转化率和初始浓度求平衡常数【例题】2:反应SO2(g)+ NO2(g) SO3(g)+NO(g) ,若在一定温度下,将物质地量浓度均为2mol/L地SO2(g)和NO2(g)注入一密闭容器中,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容器中SO2(g)地转化率为50%,试求:在该温度下.(1)此反应地平衡常数.(2)若SO2(g)地初始浓度增大到3mol/L, NO2(g)地初始浓度仍为2mol/L,则SO2(g)、NO2(g)地转化率变为多少?解:(3)、已知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求平衡浓度及转化率.【例题】3、在1200℃时测得下列反应达平衡时,k=2.25;CO2(g)+H2(g) CO(g)+H2O(g) ...2222C0(CO2)mol/L C0(H2)mol/LA 0.0100 0.0100B 0.0100 0.0120C 0.0100 0.0080试计算A情况下各物质地平衡浓度及CO2(g)和H2(g)平衡转化率解: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地影响1、温度地影响从实验事实可以看出,降低温度,平衡向生成地方向即热地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地方向即热地方向移动.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发生改变,温度对化学平衡地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来实现地.2、浓度地影响若增大反应物地浓度或减小生成物地浓度,Q<K,平衡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Q>K,平衡向移动.(填正、逆)3、压强地影响增大压强,平衡向地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地方向移动.特例: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地反应)【跟踪练习】1.关于平衡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A.平衡常数不随反应物或生成物地浓度地改变而改变B.平衡常数随温度地改变而改变C. K值越大,反应进行地程度越大D. 温度越高,K值越大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NO2CO2+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和气体地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地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CO地平衡转化率降低D.各物质地浓度不变3.对于任意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地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地压强C.升高温度D.扩大容器体积4.在注射器内充入NO2,平衡后在恒温下进行压缩,当体积减小1/4时,则A 体系颜色比原来深 B.体系颜色比原来浅C.体系颜色不变D.注射器内压强不变5.有一处于平衡状态地反应A(g) + 3B(g)2C(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C地方向移动,应选择地条件是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大压强④降低压强⑤加入催化剂⑥分离出CA ①③⑤B ②③⑤C ②③⑥D ②④⑥6.在体积相同地A和B两个带活塞地玻璃容器中,分别充入1/4容积颜色相同地NO2(存在2NO2 N2O4平衡)和Br2蒸汽,然后将活塞同时向外拉出到1/2处(快速),过一会儿将看到A.A中地颜色比B中浅B.A中地颜色比B中深C.A和B地颜色深浅相同D.A和B地颜色都比开始时浅7.一定量地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 + 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地浓度为0.5mol·L-1,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地容积扩大到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地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地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x + y = zC.C地体积分数降低D.B地转化率提高8.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 2HBr(g) <,平衡时Br2(g)地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0HBr2(g)地转化率为b.a与b地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9.已知:4NH3(g)+5O2(g)=4NO(g)+6H2O(g). △H=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地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地示意图不正确地是1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地△H<0,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他条件不变时:(1)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地颜色;(2)体积固定,容器中加入一定量地氢气,化学平衡移动,αBr2(g)(变大、变小)11.铬酸钾(K2CrO4)与重铬酸钾(K2Cr2O7)有如下转化: 已知重铬酸钾地稀溶液呈橙红色.2CrO42-+ 2H+Cr2O72- + H2O黄色橙红色(1)向重铬酸钾地稀溶液中加入Na OH,溶液呈色;(2)向(1)地溶液中再加入过量地H2SO4,溶液呈色;(3)向重铬酸钾地稀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BaCrO4为黄色沉淀),平衡向移动(左,右)【跟踪练习】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D B C A C BD C A C10、(1)变深(2)正向变大11、(1)黄(2)橙红(3)左。
2.2化学反应限度第三课时原创教案(鲁科版选修4)
实验
现象
结论
1
混合液中加1mol/LKSCN
2
混合液中加1mol/LFeCl3
【知识归纳】
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交流研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原因:对于化学反应:a A+Bb cC+Dd
【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46页活动与探究)
热水
冰水
溶液的颜色
平衡移动的方向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知识归纳】
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移动。
【交流研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原因:
【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48页活动与探究)
2.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
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
3.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
内 容
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自主学习】课本P46
【知识归纳】
三、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移动
概念:
(1)研究对象:
(2)移动原因:
(3)移动标志:
(4)移动方向:
V正> V逆平衡向方向移动;
V正= V逆平衡;
V正〈V逆平衡向方向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教师】一定条件条件改变新条件下,
某化学平衡新的化学平衡
V正=V逆V正≠V逆V正′=V逆′
各组分浓度各组分浓度各组分浓度
保持不变随时间改变保持新的不变
【板书】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平衡移动:
1.定义:由于温度、压强、浓度这些反应条件的变化而使可逆反应由一个平衡状态变
为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研究对象: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
【教师】对于一个任意的化学反应:aA(g)+bB(g)cC(g)+ dD(g),若改变条件使得产物的量或浓度变大,则称之为平衡正向移动或向右移动;反过来,若改变条件,使得反应物饿量或浓度变大,则称之为平衡逆向移动或向左移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平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看看温度
的影响。
【板书】3.平衡移动的标志:(1)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2)V正≠ V逆
4.平衡移动的方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逆向(或向左)移动
【活动•探究】学生先预习,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1
【分析】
吸热2NO2(g) N2O4(g) 放热
红棕色无色
达到平衡时,Q = c(N2O4) c(N2O)2
K = [N2O4] [NO2]2
,
降低,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则:
Q=c(N24即:平衡逆向移动,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放热反应的K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则:
Q=c(N2O4)/c(NO2)2增大减小即:平衡正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升高温度,吸热反应的K增大,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则:
Q=c(NO2)2/(N2O4) 增大减小即:平衡正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放热反应的K降低,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则:
Q=c(NO2)2/c(N2O4) 减小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向放热方向移动;
通过以上可知:
升高温度,吸热方向平衡常数K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温度,正反应(放热)方向平衡常数K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板书结论】(二)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练习】化学反应:2A+B2C,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时,C的量增加,此反应()
A.是放热反应
B.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
C.是吸热反应
D.原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
【分析】Fe 3+ + 3SCN-Fe(SCN)3
浅黄色红色
温度一定时,K是一个定值。
达平衡时,Q=c(Fe(SCN)3)
c(Fe 3+ )c(SCN-)3
K=[Fe(SCN)3]
[Fe 3+ ][SCN-]3
改变条件浓度时:
Q’= K ,则:
Q’3
当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时,Q’< K ,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 ,则:
Q’=c(Fe(SCN)3)/c(Fe 3+ )c(SCN-)3减小增大即:平衡正向移动
当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时,Q’> K ,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 ,则:
Q’=c(Fe(SCN)3)/c(Fe 3+ )c(SCN-)3减小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
当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时,Q’> K ,达到新的平衡时,有Q’= K ,则:
Q’=c(Fe(SCN)3)/c(Fe 3+ )c(SCN-)3减小增大即:平衡逆向移动
通过以上可知: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板书结论】2.浓度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练习】1.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 H2O 2CrO42-+ 2H+
(橙色)(黄色)
分析加入NaOH溶液(6mol/L)或稀H2SO4溶液有何现象?
2.Cl2 + H2O HCl+HClO达平衡后:
A、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平衡如何移动?
B、加入少量HCl平衡如何移动?
C、久置氯水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D、为什么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板书设计】
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平衡移动:
1.定义:由于温度、压强、浓度这些反应条件的变化而使可逆反应由一个平衡状态变
为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移动
2.研究对象:已建立平衡状态的体系
3.平衡移动的标志:(1)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2)V正≠ V逆
4.平衡移动的方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逆向(或向左)移动
(二)反应条件对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的影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正向(或向右)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时,平衡向逆向(或向左)移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