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与预防

合集下载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只。
病例分析
病例一:某养殖场发现一群仔猪出现眼睑水肿、四肢无力等症状,经诊断为仔猪水 肿病。通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病例二:某农户家中养的一窝仔猪出现类似病例一的症状,但由于未能及时诊断和 治疗,导致病情恶化,部分仔猪死亡。
通过以上两个病例的分析,可以得出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为养殖户提供 参考和指导。

分娩管理
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减少 应激因素,避免突然改变环境

治疗措施
及时诊断
一旦发现仔猪出现水肿 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断 ,确诊后采取相应治疗
措施。
对症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 应的治疗措施,如使用
抗生素、利尿剂等。
补充营养
给予仔猪高营养饲料, 增强其抵抗力。
隔离饲养
将患病仔猪隔离饲养, 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猪
治疗性用药
对于已感染水肿病的仔猪,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菌药 物、利尿剂等,以控制病情发展。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应遵循兽医指导,避免滥用药物导致 耐药性的产生。
05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诊断方法
近年来,对于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 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可以更准确地 诊断仔猪是否患有水肿病。
04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疫苗接种
疫苗种类
针对仔猪水肿病的疫苗主要有单价或 多价疫苗,可有效提高仔猪免疫力, 预防水肿病的发生。
接种方法
采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方式进行疫 苗接种,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操作。
接种时间
建议在仔猪出生后1-2周内完成疫苗 接种,确保仔猪在易感期内获得足够 的免疫力。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群疾病,主要发生在仔猪阶段,疫情发生后会造成猪场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猪场养殖人员应该重视起来。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猪场环境不佳、仔猪管理不善、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猪场环境不佳是仔猪水肿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猪场的空气流通不畅、温度湿度不适宜、粪便清理不及时等都会造成猪场环境不佳,从而影响仔猪的健康。

仔猪管理不善也是导致仔猪水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包括仔猪饲养密度过大、饲料不卫生、饮水不洁净等都会增加仔猪罹患水肿病的风险。

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是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仔猪后,会损害其肠道健康,导致水肿病等肠道疾病的发生。

那么,针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猪场养殖人员应该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保障猪群的健康。

改善猪场环境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关键。

要保证猪舍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粪便清理及时,保持猪场的整洁卫生,不给病原微生物繁殖提供条件。

加强仔猪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控制仔猪的饲养密度,保证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及时清理猪场卫生死亡猪只,防止交叉感染等,都是保护仔猪免受疾病侵害的有效措施。

对于疫病的防控也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猪群健康状况,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进行疫苗接种等,都是保障猪群免受疫病侵害的有效手段。

一旦仔猪水肿病已经发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而言,对于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可以采用一些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是要根据猪只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群疾病,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要从改善猪场环境、加强仔猪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入手,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保障猪群的健康。

希望广大猪场养殖人员能够重视起来,及时做好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及防治工作,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乡村科技2016.04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病、小猪摇摆病,是致病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常见于断奶仔猪,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可达100%。

该病多出现在生长快、个体较大、膘情好、表象健康的猪群中。

一、流行病学仔猪水肿病常呈地方性散发,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春秋两季多见,特别是天气突变和阴雨后多发。

此外,仔猪突然断奶改为饲料饲喂或改变饲料和饲喂方法、断奶方法不当、长时间长途运输应激过大、养殖场污染严重消毒不严、营养不良等应激因素也可引发该病。

二、临床症状健康猪群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正常或偏低。

该病的特征症状为头部水肿,脸部、眼睑部水肿尤其明显,有时颈部和腹部皮下也出现水肿。

病猪行走时四肢无力,体躯摇摆,运动障碍,共济失调。

三、剖检变化该病的特征性剖检病变为胃壁水肿增厚,常见于胃大弯部和贲门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胃内常充盈食物,黏膜潮红,有时出血;眼睑和面部以下及颌下淋巴结水肿,切面多汁,有时出血,结肠袢的肠系膜呈透明胶冻样水肿,充满于结肠袢间隙;心包和胸腹腔有较多积液。

四、诊断根据发病猪日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和死亡时间等即可初步判定该病,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诊断时,应注意将亚急性仔猪水肿病与营养性水肿病相区别。

五、疾病发生的原因与分析1.减少环境对仔猪的影响。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受气候环境的影响。

仔猪自我调节体温的机能还不健全,适应外界气温变化的能力差,剧烈的天气变化可刺激仔猪发生水肿病。

2.仔猪断奶或断奶方式不当。

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全,胃底腺分泌不发达,体内缺乏淀粉酶和胃酸。

未消化的饲料积存在胃与肠道内,有利于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繁殖。

3.饲料的突然改换。

饲料的突然改换,致使仔猪胃肠消化机能紊乱,有利于致病菌繁殖。

4.养殖场污染严重。

养殖场打扫卫生不及时,通风不良,消毒不严格,大量致病菌超过了仔猪的抵抗能力,从而引发仔猪水肿病。

5.抵抗力下降。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与预防

2020年第11期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这种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极易引起猪中毒,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危害。

尽管养殖户付出了很大的精力,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极高,对养殖场户影响很大。

对此,养殖人员的及时治疗及有效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1猪水肿病的危害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主要与饲养管理措施和养殖环境、气候突变有关。

当仔猪感染水肿病后,其所使用的食物以及排泄的粪便都会成为污染源,造成猪群发生聚集性感染,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近年来大量养殖户对生猪疾病防控有了很大提高不断呈现的新型疾病,的防控措施仍存在差距。

一旦仔猪疾病暴发,不仅会损害养殖户的利益,削弱养殖户的养殖信心,也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

2发病原因临床证明,仔猪水肿病一般发生于新断奶仔猪,科学家将其归结为仔猪对环境骤变做出的应激反应。

具体来看,仔猪在断奶后如果直接喂养含蛋白质过多的饲料,将会因不适应而发生应激反应,直接造成抵抗力下降。

在给仔猪喂养过渡饲料后仍出现水肿现象,应考虑饲料的质量问题。

当仔猪过渡饲料中含有豆粕时,需要对饲料进行精细加工,避免仔猪对豆粕内的蛋白质发生免疫反应。

而在实际过渡喂养过程中,对过渡饲料缺乏专业加工,致使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较高,仔猪断奶后再次接触即会发生腹泻和水肿。

猪舍的养殖环境也是仔猪水肿病发生的一大诱因,具体包括气候环境以及卫生环境。

由于仔猪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气候的过高过低都会影响仔猪生长,诱发水肿病。

另外,猪舍的卫生管理也十分重要,只有在卫生干净的环境下,才会避免细菌感染,为仔猪的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3治疗与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病速度以及传染速度十分迅猛,因此,这对饲养人员的饲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管理人员需要在日常的饲养工作中加强细节管理,多观察、多记录,争取做到对疾病的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在发现仔猪有水肿病的症状后,要立刻采取应急措施,将病猪进行科学隔离,防止疾病的最大化。

另外还要高度重视饲料的选择,拒绝喂养高蛋白饲料,一经发现应立刻断绝。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7天至1个月龄的仔猪上。

本文将从发生原因、症状表现以及防治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生原因仔猪水肿病是由于仔猪体内水分代谢失调引起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母猪营养不良:母猪缺乏足够的营养,会导致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水肿病易发。

2. 环境不良:仔猪生活环境潮湿、温度过低或过高,空气不流通,容易引发疾病。

3. 母仔分离压力:母仔分离过程中,仔猪受到较大压力,抵抗力下降易得病。

4. 饲养管理不当:饲喂不合理的饲料配方,或饲养密度过高,会增加仔猪患病的风险。

二、症状表现仔猪水肿病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1. 体重下降:仔猪水肿病会导致仔猪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进而引起体重下降。

2. 水肿:仔猪全身或部分部位出现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睑、四肢、腹部等处肿胀。

3. 呼吸困难:仔猪病情重时,会有呼吸困难、喘气,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

三、防治措施针对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饲养管理:保持仔猪生活环境的干燥、清洁,适度调节温度和通风,避免环境变化过大。

2. 合理饲喂:科学合理地进行饲料配方,保证母猪的营养需求,提高仔猪的抵抗力。

3. 预防注射:根据疫情情况,及时进行仔猪必要的预防注射,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4. 饮水管理:保证仔猪饮水的干净和无污染,定期清洗水槽,避免细菌感染。

5. 增强抵抗力:给予仔猪适宜的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增强其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通过以上几点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养殖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加强对仔猪的观察,及时发现病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提高养殖效益。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典型的毛滴虫病,由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发生在出生2周至4周的仔猪中,是引起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病因、病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预防措施如下:一、病因和病理毛滴虫为蓝绿色单细胞原生动物,寄生在猪的小肠黏膜上,并侵入肠的微细血管中引起损害。

毛滴虫分泌毒素或引起肠球菌外毒素合成增加,导致小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中的液体渗出,引起全身水肿、肠腔腹泻,严重时仍可造成猪只死亡。

病理表现为肠壁水肿,充血,小肠被压迫呈红色肠曲,内容物为稀释的黄色液体,病变往往是散在的。

二、临床症状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仔猪身体水肿,腹部最为明显,肉眼可见。

由于仔猪体内液体滞留,体重增加迅速,食欲不振,口周呈黄色黏液,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四肢膨胀。

仔猪水肿病的经过一般持续时间较短,2-3天发生高峰转为消失,治愈后可能留有后遗症。

三、诊断临床症状明显的仔猪水肿病往往容易诊断,但是,由于其他疾病也会引起仔猪水肿,因此需要确诊核实。

在仔猪死后解剖检查可见肠壁浮肿、破坏或脱落、小肠黏膜层增厚,黏膜充血和下切口处有灰白色的滴虫赘生。

诊断也可通过组织涂片观察到寄生滴虫。

四、预防和控制1、注意环境卫生:饲料、饮水和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注意消毒。

2、及时断奶:对母猪的管理要求高,营养充足,一定要及时离乳。

因为小猪在吃奶时极易受到污染。

3、注重饲养管理:对于猪舍内仔猪的饲养管理要做到适宜稀便,保持空气清新,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篮换。

定期进行带滴虫药物预防。

4、合理用药:对于滴虫病药物治疗以铜饲料或亚胺硫磷磷等为主。

使用药物时注意用量合理、防止超量使用、选择质量可靠的药物生产厂家,达到预期目标。

5、疫苗预防:疫苗预防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式。

目前市场上可得到的滴虫疫苗主要由滴虫含裸露蛋白、水泡膜糖蛋白、去卵白蛋白和其它草酸、氯酸等配合制成。

疫苗应由专业兽医施打,通过疫苗注射可以有效帮助猪只产生抗体,预防由毛滴虫引起的疾病。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常见于出生2-7天的仔猪。

病猪的全身均有浮肿,尤以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胸腹腔为多见。

本文将主要介绍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发生原因:
1. 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对母猪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导致乳汁质量差,仔猪在吮吸乳汁时摄入了较多水分。

2. 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下,猪舍空气湿度大,仔猪能耗增加,进食减少,造成水分摄入不足。

3. 哺乳秩序紊乱:在仔猪密集饲养的环境中,强势仔猪会抢夺较多的乳汁,导致弱仔猪乳汁摄入不足。

4. 仔猪吸食污染物:在饲料、水源或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例如霉变饲料、大肠杆菌等,仔猪摄入后引起水肿病。

5. 高产种母猪:高产种母猪在哺乳期需提供较高的营养,而部分母猪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乳汁质量下降。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哺乳秩序、饲料水源及母猪遗传素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做好综合防治措施,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及防治仔猪水肿病是指由于幼仔猪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受外界环境及病原体的影响,导致机体水分代谢紊乱而引发的一种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导致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而死亡。

本文将从疾病发生原因、病理学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疾病发生原因1. 环境因素。

仔猪在出生后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外界环境,幼崽期间气温、湿度、空气流通等因素不合适会影响仔猪的免疫系统,使其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2. 饲养管理因素。

母猪的疫苗接种、饲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幼仔的健康状况。

如果母猪未接种疫苗或接种不当,会传染给仔猪影响免疫力,饲喂不合理或不及时也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

3. 病原体因素。

仔猪水肿病主要受到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病原菌的感染,致病菌在小肠内繁殖,产生大量毒素,从而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二、病理学变化仔猪水肿病主要表现为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同时,受到病原菌和毒素的侵袭,免疫系统会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大量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产生发热、发炎等症状。

此外,由于水肿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仔猪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肺衰竭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1.仔猪体内水分潴留,猪体四肢、眼睑、乳房、阴囊等部位明显水肿。

2.猪体呈现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

3.猪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时出现心肺衰竭。

4. 猪群中多数仔猪同时出现明显症状。

四、治疗方法1.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按照医嘱使用,一般应用2-3天即可见效。

2. 制止腹泻。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应针对腹泻进行补液、止泻治疗,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维持正常代谢水平。

3. 对症用药。

如疫苗、免疫球蛋白等,以补充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

五、预防措施1. 加强清洁消毒。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往往呈现较高的病死率 。
据 报道 , 在猪 水 肿病 流 行 的地 区 , 年 由猪水 肿 每
临床上也常见到一些非典型的水肿病例 , 眼睑 、 面部 、 肠系膜及淋 巴结均无明显水肿病变 , 仅在胃大 弯或 胃壁其他部位有 1 小块水肿 ,需要在 胃壁做多
个 切开 时才 可见 到 。
6 治疗方 法
临床主要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从抗菌、 解毒 、 强
内死亡。少数病例呈慢性经过 , 病程延长至 5 7 天。
3 剖检变化
剖检 典 型病 例 可见 _ 下 眼 睑 、颜 面 以及 头 颈 部 _
皮 下 呈 不 同程 度 的水 肿 ,心 包 及胸 腹 腔 积有 较 多 量
淡黄色透明液体 , 暴露于空气后凝结成胶胨样。肺淤 血 、 肿 。 胃壁 , 水 特别是 胃大弯 部可见 显著 水 肿 , 开 切 胃壁 , 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 1 层黄 白色胶样水肿 , 严重 的厚达 2 3 ~ 厘米 ,胃底部常伴有弥漫性 出血变 化。结肠和盲肠浆膜下高度水肿 , 厚度增加 , 小肠轻 度水肿 。 有的病例结肠肠系膜水肿也很明显。 全身淋 巴结几乎都有水肿 ,尤 以下颌淋 巴结 和肠 系膜淋巴 结 最 为 明显 , 巴结 切 面 多 汁 , 有充 血 、 淋 并 出血 和炎
泞 兽 医 临 床
仔 猪 水 肿 病 的 诊 断 与 防 治 措 施
李 明 ( 黑龙江省铁路兽医 卫生处 100) 506
仔猪水肿病是 由肠道 内特殊血清型的致病性大 肠杆菌产生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 ,为急性散发性传
染 病 。其 发 生是 由于致 病 性大肠 杆 菌感染 猪 小肠 , 在
病引起 的死亡数 比猪丹毒 、 猪肺疫 、 仔猪副伤寒 、 弓 形体病等引起 的总死亡数还高 , 且有上升趋势 , 使养 猪业蒙受较大 的经济损失。现将仔猪水肿病的诊断 与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治疗仔猪水肿病

治疗仔猪水肿病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通过粪便、尿液、唾液等排出病 菌,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
消化道感染健康猪。
易感动物
主要侵害断奶后的仔猪,特别是生 长迅速、体质瘦弱的仔猪更容易发 病。
流行特点
多在气候多变、阴雨潮湿的季节流 行,常呈地方性流行。
病因和病理
病因
主要病因是大肠杆菌感染,以及饲养 管理不当、环境卫生不良等因素诱发 。
治疗仔猪水肿病
汇报人: 2023-12-02
目录
• 疾病概述 • 预防和治疗策略 • 成功案例分享 • 总结和建议
01
疾病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某些大肠杆 菌引起的传染病,也称为猪胃肠 水肿病。
症状
患病仔猪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 不振、脸部和眼部水肿、呼吸困 难、肌肉震颤、四肢无力等症状 ,有时还伴有腹泻。
注重饲养管理
03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提供充足的营养,
可以有效地减少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对未来防治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仔猪水肿病疫苗,并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接种 ,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
实施综合防治
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从源头上控制仔猪 水肿病的传播。
保持猪舍通风、干燥、卫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 境。
04
总结和建议
治疗仔猪水肿病的经验和教训
早期发现和诊断
01
仔猪水肿病的症状通常出现得比较突然,且容易与其他的疾病
混淆,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及时采取措施
02
一旦确诊仔猪水肿病,应立即将病猪隔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

猪水肿病及其防治 2004-12-20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因为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

一、流行病学本病从发病季节上看,一般3~5月为发病高峰,以后逐渐减少,9~10月又有回升,即春秋季节易发。

从发病年龄和体况上看,主要发生断奶前后,体重在8~15k g,以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较高,而且同窝生长健壮的仔猪易发。

本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低于30%,但病死率却高达80%~90%。

二、发病原因1、溶血性大肠杆菌溶血性大肠杆菌是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病菌在仔猪肠道内不断繁殖,产生毒素,经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逐渐在仔猪体内积聚,引起毒血症,毒素积聚到一定程度,就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

2、仔猪不健全的消化系统刚刚断乳的仔猪,由于消化功能不健全,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分泌少,这就使仔猪消化生理功能容易失调,导致肠道内菌群失去平衡,也就容易导致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由肠道吸收,引发了水肿病的发生。

3、日粮蛋白质水平过高当前,在饲料界有的厂家追求高蛋白质的精饲料,致使饲料蛋白质居高不下。

但是,早期断奶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决定了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较多的饲料蛋白质进入肠道后发生腐败,对消化器官组织发生伤害,肠道绒毛缩短,消化酶活性下降,肠吸收功能降低,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或未被吸收的氨基酸进入肠道后,会破坏肠道内微生素菌群,使其失调,给致病性大肠杆菌创造了良好的增殖环境,致使产生的毒素被肠道吸收,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4、应激反应断奶、环境改变、疫苗接种、气候突变,运输、冷热刺激、饲养管理及饲料改变等,这些应激原刺激仔猪机体,根据应激反应原理,机体在受刺激后,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增加,继而血液中皮质酮升高,心跳加快,血压上升等一系列变化,处于应激状态机体的淋巴系统功能退化和淋巴细胞减少,对病原菌的抵抗力减弱,也就引发了消化不良和腹泻,致使肠道正常菌群体系失调,也就导致大肠杆菌等有害菌大量增殖,造成水肿病的发生。

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常见的猪病,主要发生在出生后2-6周的仔猪身上。

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病原菌感染、营养不良、环境不良等。

一旦出现仔猪水肿病,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影响仔猪的生长和发育。

诊断
1. 病症表现:仔猪水肿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水肿,尤其是腹部胸部的水肿较为明显。

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下降,精神萎靡、呼吸急促。

视觉观察可见仔猪四肢及身体表面皮肤呈暗红色,或甚至呈紫色或蓝紫色。

2.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组织或粪便等实验室检查,确定水肿的病因。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病原菌检查等。

治疗
1. 病猪隔离:确认病猪后需要将其单独隔离,避免病菌传播和交叉感染。

2. 给予适当药物治疗:使用适当的药物,如注射青霉素、氧氟沙星、头孢呋辛等抗生素,以消除病原菌感染。

对症治疗,如使用强力利尿药(如呋塞米),刺激排尿,减少体内水分。

3. 给予支持治疗: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有利于仔猪恢复健康。

可以采用喂奶计划和适当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和能量含量的方法。

4. 维护环境卫生:加强猪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有助于预防病原菌感染和交叉感染。

预防
1. 加强仔猪疫苗接种:针对主要病原菌,如大肠杆菌、猪瘟热等,接种相应的疫苗。

2. 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干净卫生: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使其不受感染。

总之,针对仔猪水肿病的问题,应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

采用综合性的方法,使仔猪免受此病的困扰,为猪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仔猪水肿病防治

仔猪水肿病防治

仔猪水肿病防治汇报人:日期:•仔猪水肿病概述•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预防措施与方案制定目录•治疗方法与效果评估•康复期管理与注意事项•总结与展望01仔猪水肿病概述仔猪水肿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

定义致病菌感染、饲养环境差、应激因素等。

发病原因定义与发病原因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通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和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猪。

流行特点与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病猪突然发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口流白沫,心跳急速,呼吸浅快,后期共济失调,四肢无力,摇摆不稳,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昏迷不醒而死。

病理变化剖检可见胃壁显著水肿,常见于胃大弯和贲门部,肠系膜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

02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仔猪水肿病典型症状包括眼睑、颜面、颈部等处水肿,以及运动失调、惊厥等神经症状。

观察临床症状剖检病死猪,可见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以及脑膜充血、脑实质变软等病变。

检查病理变化临床诊断要点从病死猪体内分离出病原细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

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采集患病猪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检测抗体水平。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技术,检测病原细菌相关基因片段。

030201实验室检测方法猪瘟也可导致仔猪出现水肿症状,但猪瘟病原为病毒,可通过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

与猪瘟鉴别猪链球菌病也可引起仔猪水肿,但其病变主要集中在关节和脑部,可通过剖检和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

与猪链球菌病鉴别猪肺疫可导致仔猪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与水肿病症状有所区别,可通过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进行鉴别。

与猪肺疫鉴别与其他相似疾病鉴别03预防措施与方案制定选购种猪时,要选择健康、无疫病的种猪,从根本上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

选择健康种猪保持猪舍内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过于拥挤,以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仔猪水肿病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

本病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肠系膜和全身水肿。

近年来,该病在我县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给养猪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防治本病,现将诊断与防治经验报道如下。

l流行特征本病主要发生在断奶仔猪,在春秋寒冷季节多发。

在仔猪群中,部分仔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

经过临床检查,主要发生于体格健壮、营养良好的仔猪。

在哺乳期间发生过黄白痢的仔猪或正在发生严重腹泻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水肿病。

发病仔猪一般为l5~3Ok9,个别4Ok9以上的猪也有发生。

2临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很短,在爆发初期常呈急性经过急性的常见不到明显症状就突然死亡。

发病慢的病猪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

多数病猪体温不高,少数病猪达4O摄氏度以上。

病猪行走不稳、摇摆、共济失调,无目的走动或转圈,形如醉态,有的盲目乱撞,有的前肢跪地,后肢直立,突然前冲。

捕捉时十分敏感,突然倒地,四肢乱划,呈游泳姿势,磨牙,口流泡沫状液体。

后期反应迟钝,呼吸困难,叫声嘶哑,倒地抽搐。

病猪眼结膜潮红,眼睑水肿,严重时眼问只见-条缝,颜面、头部、颈部有水肿,急性的发病数小时死亡,一般在2~3d死亡,病程长的延至5~7d,有极少数能耐过自愈。

3病理变化病猪上下眼睑、颜面以及头颈部皮下水肿,切开水肿部位呈灰白色胶冻样,厚达O.2~l公分,流出黄白色或白色液体。

胃壁特别是胃大弯部显著水肿。

黏膜层之间有一层胶样水肿,严重的厚度达2~3公分。

结肠和盲肠浆膜下高度水肿,厚度增加,小肠轻度水肿。

结肠肠系膜水肿也很明显,肠系膜呈胶冻样,切开有无色液体流出。

全身淋巴结几乎都有水肿。

尤以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最为明显。

淋巴结切面多汁,并有充血、出血和炎性等变化。

其它内脏器官在部分病例也有水肿、出血、变性等变化。

4诊断本病的诊断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剖检所见特征性病变很容易确诊。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

2021年第5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YangZhu ZhuanLan仔猪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刘 春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团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自贡 643010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仔猪肠胃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 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常发生于春季的4~5月和秋季的9~10月,主要常见于断奶不久(6~10周龄)的营养较好的肥胖仔猪,发病率在10%~30%,致死率高达90%左右,有时突然全窝发病、病程短、死亡高,有时仅仅有一头发病猝死,同窝的其它仔猪或病状轻微或无症状,有时个别仔猪零星散发,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饲料单一、过量的喂高蛋白质饲料、卫生状况差、断奶前后生活条件骤变等因素有关。

2 发病原因2.1 仔猪自身因素仔猪自身生理特点不健全是诱发仔猪水肿病的重要原因,仔猪初始断乳,其消化功能不健全,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活性偏低,从而造成了仔猪胃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致病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肠道吸收后,引起了该病的发生。

2.2 病原因素仔猪水肿病病原是溶血性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鞭毛,从而构成许多血清型,使仔猪致病的血清型往往带有K88抗原(F4),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多种毒力因子,包括定植因子、内毒素、外毒素等,致病性大肠杆菌在仔猪哺乳期有少量存在于自身肠道内,正常情况下不发生致病,在不利的诱导因素影响下(包括断奶、天气骤变、突然改变饲料等)引起仔猪机体抵抗力下降,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乘机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被肠道吸收,引起毒素症,毒素吸收到一定程度,就引起仔猪发病,导致死亡。

3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学特征综合判断,极容易诊断,若需要进一步确诊可作细菌学检验。

3.1 发病仔猪的日龄在断奶后1~2月龄左右,在同窝仔猪中体况健壮,个体较大的猪发病急而死亡快,尚有典型的水肿现象。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和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和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和预防陈建军1孙光华2吴文君1陈琚2吴维华31.江苏省如东县岔河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226402;2.江苏省如东县双甸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226403;3.江苏省如东县畜牧兽医站,江苏如东226400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仔猪发生肠毒血症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㊂本病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发育良好㊁生长快速的肥胖仔猪易于发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仔猪饲料单一㊁蛋白质含量过高(20%以上)㊁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㊁突然更换饲料以及其他应激刺激所致㊂本病发生率一般不高,但病死率却可高达90%以上,常给养猪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㊂1临床症状患病仔猪在发病初期出现采食量减少㊁精神不振㊁步态不稳或转圈等症状;继而出现呼吸急促或困难㊁痉挛和骚动不安㊁叫声嘶哑㊁口吐白沫㊁眼睑和颜面部严重水肿等症状;至后期,发生前肢或四肢麻痹㊁卧地不起或做划泳运动㊁两耳及四肢发紫㊁水样腹泻和昏迷症状;最后多衰竭而死㊂2病理变化剖检病死猪,可见上㊁下眼睑水肿,眼球外突;脑水肿;胸㊁腹腔均有黄白色积液;肠系膜水肿呈胶胨样,切开后流出大量黄白色液体;胃黏膜㊁胃壁水肿,切开后可见胃黏膜层和肌肉层之间呈胶胨样㊂3诊断根据断奶前后膘情较好的仔猪多发的现象,结合眼睑和颜面部水肿㊁全身或局部麻痹㊁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即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无菌取病死猪小肠内容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若见有革兰氏染色呈阴性㊁平直㊁两端钝圆的小杆菌,即可确诊为仔猪水肿病㊂4治疗鉴于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应在仔猪发病早期及时采取对症疗法,多能获得良好疗效㊂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尽快排出肠内有害内容物):可用人工盐1.0~1.5g/k g体重,加适量水,1次灌服㊂抗菌消炎㊁解毒:可用恩诺沙星3.0~5.0 m g/k g体重㊁0.5%地塞米松0.5~1.0m L㊁5%维生素C2.0m L,1次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或用庆大-小诺霉素3.0~4.0m g/k g体重㊁0.5%地塞米松0.5~1.0m L㊁5%维生素C2.0m L,1次肌肉注射,2次/d,连用3d㊂缓解神经症状:可用5%萄葡糖0.3~0.5L㊁20%甘露醇40.0~50.0m L㊁10%安钠咖1.0~2.0m L,1次静脉注射,1~2次/d,连用2d,以缓解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㊂消除水肿:可用呋喃苯胺酸3.0~4.0m g/k g体重,1次肌肉注射,1~2次/d,连用2d㊂5预防5.1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1周龄时,开始用乳猪料诱食,训练其尽早采食,以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和消化酶分泌;防止仔猪料成分单一㊁营养不全,要供给全价饲料并适当降低其蛋白质水平,逐渐增加饲喂量且不要突然更换饲料;为断奶前后仔猪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在仔猪料中添加0.1%土霉素粉,对预防仔猪腹泻和水肿病能起到良好的作用㊂5.2搞好养猪环境卫生和消毒每天清理猪圈㊁舍内粪便,使之无积尿㊁无污水,㊃43㊃疫病防控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1期收稿日期:2012-11-01陈建军,男,1966年生,大专,兽医师㊂并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猪圈㊁舍用0.3%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能有效消灭传染源㊂5.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可用仔猪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在仔猪断奶前2周(16~25日龄),一律免疫注射0.5m L ,7d 后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2个月㊂坚持做好仔猪免疫接种工作,能有效预防本病㊂(责任编辑:郭会田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毛皮动物需科学养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中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始于1956年,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㊂主要养殖地区有山东㊁河北㊁辽宁㊁吉林㊁黑龙江㊁内蒙㊁北京㊁山西㊁陕西㊁宁夏㊁新疆㊁河南㊁江苏㊁浙江等地㊂毛皮动物的养殖,经过了2007年㊁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的低谷后,自2010年10月开始转暖㊂在传统行业持续疲软的背景下,2011年全球的毛皮销售总额依然达到150亿美元,几年来保持了7%的年度增长率,中国已一跃成为世界毛皮生产和加工大国㊂然而,在中国毛皮行业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其相应的养殖标准及管理方式尚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学习国际先进毛皮行业技术和理念㊁快速与世界接轨,已成为中国毛皮行业的发展重任㊂传统的养殖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增加了饲料成本,还造成了部分动物的死亡㊂超量的蛋白质摄入不会对动物有任何好处,只会让动物 熊猫醉水 ㊂在提倡低碳经济的时代,养殖方式也应采用低能耗㊁低污染㊁低排放的科学经济的模式㊂传统养殖模式下,饲养一只商品貂要37.5k g 小杂鱼㊁10k g 玉米和谷物,计算得出饲喂9k g 饲料商品貂长0.5k g ㊂而有关试验表明,采用科学的饲养模式只要5k g 饲料就能长0.5k g ,节约饲料4k g ㊂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饲料,由于营养合理,相同的饲养成本,反而使动物的个体比传统方法饲养的大了50%~100%,且毛皮的质量也显著提高㊂科学饲养不仅让饲料得以充分消化吸收,而且动物粪便排放减少了50%以上㊂有研究表明,食物残渣本身就是培养基,排放后会释放出大量热量,有害渣还会排出许多有毒物质㊂20世纪90年代末有学者称,动物排出的粪便对环境的污染远超过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废气的总和㊂毛皮动物的科学饲养,减少了大量粪便的排放,会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也会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衍㊁变异,减少出现新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的可能性㊂加拿大水貂养殖协会有关专家介绍说: 加拿大水貂养殖协会认为负责任并可持续地利用动物资源符合人类自身的需要㊂我们的责任包括将动物福利措施具体落实到所有会员的农场,这不仅出于道德考虑并且也符合商业利益㊂只有动物生活没有压力㊁健康愉快,生产出的动物毛皮产品质量才能更好㊂ 他还表示,为了贯彻这一宗旨,协会在营销㊁饲料搭配㊁技术培训等方面都给予养殖户大力扶持㊂我们了解到,由于科学化饲养与管理,加拿大水貂养殖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水貂毛皮可以用于服饰,水貂粪便可以作沼气原料,水貂油可以用于润滑剂和化妆品㊂在整个水貂的养殖过程中,不仅不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任何负担,而且还能化废为宝,将肉类加工后的下脚料作为水貂饲料的主要来源,减少废料排出㊂在如此科学化的管理和运作下,加拿大毛皮动物养殖行业无论在环保还是经济方面的贡献都是可圈可点的㊂相比之下,虽然中国毛皮行业近年来发展势头凶猛,但科学化管理毛皮动物养殖体系㊁规范行业标准依然是中国毛皮行业加速与国际接轨的关键㊂来源:慧聪皮革网㊃53㊃养殖与饲料2013年第1期疫病防控。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与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与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与预防仔猪水肿病的诊治与预防xxxx仔猪水肿病是一种以头部等多处高度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猪胃肠水肿,俗称小猪摇摆病,有高度的致死性。

本县一猪场去年秋季发生了仔猪水肿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概况该场共存栏460头猪,其中母猪55头,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繁自育的方式饲养,并按免疫计划接种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高致病性蓝耳病、链球菌病、气喘病等疫苗。

该场管理较先进,以往无重大疫情发生。

二、临床特点该场患病猪多为营养状况良好、较健壮的仔猪,多无明显前驱症状,少部分之前出现腹泻,体温无变化。

发病后四肢运动障碍,后躯无力,摇摆并共济失调,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冲。

触诊时,病猪发出惊叫,叫声嘶哑。

倒地病猪四肢划动似游泳状。

所有病猪脸部、眼睑、眼结膜、牙龈水肿,症状严重的病猪水肿扩至颈部、腹部皮下。

病后期出现呼吸困难,抽搐死亡。

三、解剖所见解剖两头不同日龄病猪,病理变化基本相同,主要病变如下:全身广泛性水肿,脑水肿明显,脸部皮下水肿呈灰白色凉粉样。

胃壁特别是胃大弯、贲门部的胃壁水肿显著,切开水肿的胃壁可见胶胨样物质。

肠系膜水肿明显,大肠黏膜可见出血灶。

浅表与胸、腹腔淋巴结均有水肿,心包水肿。

胸、腹腔积液,积液多为淡黄色,暴露空气后凝固成胶胨样物质。

取小肠内容物培养,分离到溶血性大肠杆菌,送上级实验室鉴定为O2型大肠杆菌。

四、鉴别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初步诊断为仔猪水肿病。

本病还应与猪瘟、猪丹毒、营养不良性水肿等鉴别。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且具有特征性病理变化,而后三者可发生于多种年龄的猪,且症状有别。

五、治疗仔猪水肿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常采用抗菌、消肿和对症治疗。

本病例在基本确诊后,采取以下方法:1. 猪舍彻底消毒,严格排泄物管理,病猪隔离治疗。

3. 磺胺嘧啶注射液20毫升,维生素B6注射剂2毫升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中,注入腹腔内,每天1次,连用3天。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其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其防治猪水肿病是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性肠毒血症,这些大肠杆菌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外毒素,因为胃黏膜下和结肠系膜的水肿是此病的主要特点,因此将该病称为水肿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腹泻病。

一、流行病学本病多见于仔猪断奶前后,50千克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生。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冬季及炎热的夏季或春季气温变化大时多发。

本病常与大肠杆菌性腹泻同时发生。

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低于30%,但病死率可高达80%~90%。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短,多突然发生,卧地不起,四肢及全身肌肉抽搐,口吐白沫呼吸困难,迅速死亡,病程仅1~2小时(急性病例)。

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表现为脸部、眼部、前额和唇部肿胀,有时可波及颈部、四肢和腹部皮下,声门水肿时叫声嘶哑。

早期症状为精神不振、摄食减少或废绝、步态不稳、起卧困难。

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无目的行走、盲目乱冲或转圈,继而瘫痪,呈犬卧状,全身肌肉震颤,最后昏迷死亡。

病猪体温无明显变化,腹泻。

三、病理变化各种组织水肿尤以胃壁、肠系膜水肿为突出。

胃壁切面可见黏膜与肌肉间有一层胶样无色或淡红色水肿。

全身淋巴结充血、出血。

心包、胸、腹腔积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形成胶冻样。

胆、喉头水肿。

皮下血管可形成纤维蛋白性栓塞,及干部有局性脑软化并伴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变化。

四、诊断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急性病例的诊断是基于断奶后1~2周生长旺盛的仔猪中突然发病并出现神经症状。

活猪最重要和最恒定的诊断症状是轻度共济失调或步态蹒跚,前肢皮下的水肿也是一个主要的症状。

必要时做剖检和组织学检查(小动脉病变和局性脑软化)。

五、预防1、一般管理措施: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畜舍环境卫生。

②及时供给足够量初乳,使初乳中的抗体迅速进入小肠被吸收。

③尽量减少环境或其他形式的应激。

2、针对性措施:①母猪在妊娠和哺乳期补给足够的矿物质和维生素。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和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和预防

仔猪水肿病的治疗和预防仔猪水肿病也称大肠杆菌毒血症,多发生在哺乳末期的仔猪。

开食饲料含蛋白质较高或饲料突变,导致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引起急性、散发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

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强壮的断奶仔猪中高发。

没有规律性,发病率在50%左右,死亡率在80%以上。

多由母猪肠道内存在溶血性大肠杆菌,通过排泄物而污染饲料、饮水和饲养环境,经消化道感染。

如饲料突变、环境卫生不良、气温突变、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常能诱发本病。

2.病理分析造成患猪瘫痪的主要原因与消化酶有关。

仔猪出生后胃肠机能不健全,各种消化酶产生较少,初次喂食多量精饲料时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饲料酶无法转化,从而出现肠炎症状和肠管水肿。

肠管出现水肿后产生大量的不饱和酸,由于酸的作用通过血液和延髓传导到大脑,炎性反应造成脑瘫而出现四肢共济失调。

3.临床症状潜伏期很短,先后数小时就会发病,分4种类型。

最急型:突然出现血痢,粪便恶臭,混有坏死组织和气泡、喜卧,体温不高、日渐消瘦,死前腹部皮肤变黑,也有不发生症状就死亡的;急性型:排红褐色水样稀便,迅速脱水衰竭死亡;亚急型:持续性腹泻,排出黄色软便,以后变成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脱水衰竭死亡;慢性型:呈间歇性腹泻,排灰黄色粪便,肛门、尾巴和后躯沾满粪污。

病猪精神尚好,数周后死亡或成为僵猪。

4.病理变化肠道呈坏死病变,十二指肠、盲肠、结肠出现水肿,肠系膜充血。

肝、脾、肾变性。

肝呈黑紫色;肠系膜淋巴节肿胀;脑间质髓化、水肿。

5.预防产前对产房彻底清扫,对地面、用具彻底消毒;母猪分娩前30天和15天各肌内注射仔猪红痢灭活疫苗5~10毫升。

母猪产前2天注射复方磺胺-6-甲氧嘧啶注射液20~30毫升,每天2次,连用2天。

在喂粮食饲料前添加多酶片,按采食量每日补多酶片10片;初次补食饲料要少给,逐渐适应逐渐增加。

6.治疗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10万单位早期单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添加 的矿 物质 、 维 生素和 微量 元素 。 6 . 2 给 所 有 的 断奶 仔 猪 注 射 0 . 1 亚硒 酸 钠 维 生
2 0 1 2年 2月 1 8日, 首批 断奶 3 d的仔 猪群 中有 2 头相继死 于保育栏 内 , 2 2日又 有 1头死 亡 , 根据 症状 与剖检 诊 断 为此 病 , 制 定 出治 疗 方 案 , 但效果不 大。 春节产 仔断奶 的 3 5 8头 仔 猪 中有 4 4头 发病 , 发 病 率 达 1 2 . 3 ; 死亡 1 1头 , 死亡率 2 5 . 0 ; 为减 少秋 季产 仔 的发病 率与死亡 率 , 制定 出预 防措施 , 效果显 著 , 结 果秋产断 奶 的 3 5 8头 仔 猪 中 有 6头 发 病 , 发 病 率 1 . 6 3 , 死 亡 2头 , 死 亡率 3 3 . 3 。全年 共计 发病 5 O 头, 死亡 1 3 头, 发病率 6 . 9 , 死亡 率 2 6 . 0 。
1 发 病 情 况 ’
步 诊断 为仔 猪水 肿病 , 后经 实验 室细 菌学 培养 , 培养 出具有 周身 鞭毛 , 能 运动及 两端 纯 圆的小 杆菌 , 即大 肠 杆菌 , 才 得 以确 诊 为仔猪 水肿 病 。
6 治疗
6 . 1 停 喂原 先 的高 蛋 白饲 料 , 合 理 配 制 日粮 , 并 辅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断
仔猪水 肿病 是 由某 些溶 血 性 大肠 杆 菌产 生毒 素 而引起 的一种 胃肠毒血 症 , 故又称 溶血 性 大肠杆 菌病
根 据 该 病 的流 行 情 况 、 临 床症 状 及 剖检 病 变 初
或 胃肠水肿 病 。其特 征 为发 病 率 低 , 但 死 亡 率甚 高 , 突然 发病 , 病程 短 促 , 头部 及 胃壁 和 肠 系膜 等 部位 发 生水肿 , 共济失 调 , 惊厥, 全 身 或 局部 麻 痹 , 主要 危 害 断奶仔 猪 , 青海 杨 光 猪 场在 2 0 1 2年 的养 猪 生产 中共 有5 O 头 断奶仔 猪患此病 , 诊 治与 预防情况 报告如下 。
性微 生物 。
6 . 4 对发 病猪 用卡 那 霉素 ( 1 0万 I U/ mg ) 3 mL, 维
生素 c 3 mL, 2 5 葡 萄糖 5 O mL, 氢 化 可 的松 3 0
mg , 混 合后 1 次 性静 脉注 射 , 每 日 2次 , 连注 3 d治
由于 采 用 一次 性 断 奶 , 并 断 奶 后 直接 转 入 了与 以前环 境 完全不 一 致 的保育 床 中 , 这 期 间 的捉 猪 、 断 奶、 新环 境 等造 成应 激反 应 ; 另外 供给 大量 的高蛋 白 ( 蚕豆 、 小麦 ) 精料, 使 得 日粮 中青 绿饲 料 、 矿物 质 、 维 生 素和 微量 元素 缺 乏 , 且 仔 猪 胃肠 功 能 尚未健 全 , 极 易 引起 胃肠 道功 能紊 乱 , 肠 内容物 p H值变化, 使肠
2 病 因 分 析
素 E, 2 ~3 mL / 头, 以预 防治疗 。
6 . 3 自第 3头 仔 猪 死 亡 后 , 就进 行 彻 底 消 毒 保 育
舍, 把 猪舍 门 、 窗、 墙壁、 保 育 栏等 用高 压水枪 冲洗 干 净, 再用 2 . 5 烧碱 水首 次 喷洒 消毒 , 之后 每 1 5 d用 灭毒净 消 毒 , 以尽可 能 的杀 灭 仔 猪 周 围环 境 的致 病
道 和微 生物 之 间原 有 的生 态平 衡被 破 坏 , 促 使本 病
的发 生 。 .
仔前 1 5 d , 再 以 同剂量 注射 1 次。 7 . 3 用2 . 5 烧碱、 灭毒净 、 来 苏尔等 药品 , 每周 日交 替循环 消毒 , 特别是保 育舍和分娩舍 更要坚持 不懈 。 7 . 4 加 强仔猪 预 防 ( 1 ) 对产后 3 d的 乳猪 在 其 左 右后腿 分别 肌 肉注 射 0 . 1 亚硒 酸 钠 维 生 素 E 0 . 5 mL和铁剂 1 ~2 mL; 2 0日龄 再 次 注 射铁 剂 和猪 瘟
单联 苗 , 3 5日龄 断奶 时 注 射 三 联 苗 与 0 . 1 亚 硒 酸
3 临床 诊 断
1 8日死 亡 的 2头 仔 猪 , 1 7日晚食 欲 旺盛 , 次日 早死亡, 未发 现任 何 症 状 , 紧 接 死 亡 的 1头 仔 猪 , 清 晨 发 现不 食 , 走路摇 晃 , 步态不稳 , 约 3 h后 死 亡 。 其 余 患病 的 4 7 头 断奶 仔猪 绝大 多数 生 长发 育 良好 , 个大肥胖 , 发 病 突然 , 精 神不 振 , 少食 或 不 食 。病 程 稍 长 的表 现 出明显 的运 动 障碍 , 四肢 无力 , 甚 奎不 能
疗, 治 愈率 春产仔 猪 为 7 5 . 0 , 秋 产仔 猪为 6 6 . 7 , 全 年平 均为 7 4 . 0 A o。
7 预 防 措 施
7 . 1 完 善场 内《 兽 医制 度 》 、 《 疾 病 预 防诊 断 》 ( 包 括 防疫 程序 ) 等 规章 制度 。 7 . 2 生 产母 猪断 奶 当天 , 每头母 猪 注射青 海省 畜牧 兽 医科学 院 自行研 制 的大肠 杆菌 疫苗 5 mL, 并 于 产
中 国兽 医 杂 志 2 0 1 3年 ( 第4 9卷 ) 第 6期
7 9
仔 猪 水 肿 病 的诊 治 与 预 防
刘 淑 霞
( 青 海 省 互 助 县 畜 牧兽 医 工 作 站 ,青 海 互 助 8 1 0 5 0 0 )
样水 肿 , 切开 后流 出清 亮无 色或淡 黄 色 的水 肿液 , 肠 黏膜 有弥 漫性 出血 , 褶壁 消失 , 肠 系膜淋 巴结 水肿 且 出血 , 肺瘀血、 水肿, 肝肿 大 、 出血 , 有 的病死 猪 在 大 脑 中也见 有水 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