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精选7篇)利用大课间时间,我们开一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到目前为止,期中考试的各项数据已经下发,虽然只是期中考试,只是对前两个月教学情况的测试,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篇1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地理考察的知识面广,题量大,部分题目超越教材内容,共11个选择题、4个综合题。
考点覆盖了第一章、第二章的一二节的相关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试卷与时事结合紧密,例如对“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这一事件涉及的地理知识的考查。
此类题目开拓学生视野,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此次考试高一各班成绩分析。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总体上试卷综合性强,难度大,导致最高分,平均分普遍偏低。
高一新生刚进入高中,第一次考试文科三门综合,明显不适应,在时间上控制不好。
地理初中学生很少学,有的初中未上地理课,底子薄,而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不复习,导致总体分数不够理想。
综合高一3个班试卷和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得出以下数据。
选择题第1题、第二题涉及"嫦娥二号”卫星的相关地理知识,考查时区划分时差与西昌地理知识。
第1题很多学生忘记北京所处时区而丢分,第2题学生对卫星发射知识比较了解得分较好。
选择题3、4题考查的是经纬度网相关知识,很多学生看不懂图或由于粗心而丢分较多。
第5、6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地球公转示意图而错选,这两题得分很低。
第7题考查了经纬度时区知识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题能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差,不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导致丢分。
选择题第9题考查天体系统和不同级别划分的知识,比较基础,学生掌握得比较好,得分比较好。
第10题考查地球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比较基础,比较容易得分,但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失分。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篇一一、试题质量分析试题紧扣新课标和高考要求,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考查范围广,又不超纲,命题形式活泼,体现新理念,注重对读图能力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
选材与设问围绕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内容来展开,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逻辑思维过程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考生根据原理,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的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加强对考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因有些题目曾经做过作业,试题难度不大,题目浅易,尤其是综合题表现最为明显,备选答案多,只要答出其中的若干点就给满分。
二、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得分率相对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
2、综合题的读图、识图能力欠缺。
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审题能力一般。
4、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概念混乱,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语言不规范,概括归纳能力较差,学科知识记忆不准确,理解掌握知识缺乏系统性、完整性、综合性。
不善于读图表、数据等信息,不能提取有效信息,不能掌握设问的要求,知识迁移能力差等。
审题不细,提取信息失误多。
四、改进措施1、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以不变应万变。
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构建地理问题知识模型。
2、加强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原理、规律落实在图上。
1)加强读图和判读图表信息的训练。
规范教学很重要。
2)对等值线图学生既缺乏空间想象力又缺乏生活实践,所以也常判断失误。
加强分析图表信息的训练,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3、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1)突出教学重点,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
2)突破教学难点,把理性、抽象和复杂的难点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和具体的内容,加以解决。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
地理期中成绩质量分析及反思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分析和反思本年级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指导和改进方向。
1. 总体成绩分析通过对地理期中考试成绩的整体统计,可以发现本年级地理成绩整体较为稳定,但存在一定的差距。
部分学生成绩较高,但部分学生成绩较低,整体成绩分布不够均衡。
这可能与学生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以及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有关。
2. 成绩优势与不足分析成绩优势和不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问题所在。
在本次地理期中考试中,部分学生表现出以下优势:- 对地理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较为深刻;- 能够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和技巧;- 具备较强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然而,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地理实践和应用的理解有限。
3. 分析成绩影响因素在分析地理期中成绩的质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 家庭环境和研究支持的程度。
4. 反思与改进为了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 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 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供有效的研究支持和辅导。
通过对地理期中成绩质量的分析和反思,我们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和学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学生成绩和对地理学科的乐趣和理解程度。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5篇)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1一、试题分析试题共三大题,卷面50分,其中选择20分,读图题30分,简答题5分,试题紧扣课标,五个单元都囊括进来,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前四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能够考察学生的能力。
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植被、气候、经济、熟制等)。
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得分情况采用随机抽查各班试卷各20分,又从60份中任意抽取20份作为样本,得分折合为百分。
基本情况:80以上9人,60以上14人,不及格6人(其中低分2人),最高分94分,最低分32分。
做得比较好的题目有一大题的1、2、6、7、9、11、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90%左右;二大题16(1)(2)(7)(8),17(1)(2)(6)(7),18(1)(5)(6)(7);三18、19。
错得较多的题目:一3、4、5、10;二16(5)(6);17(4)、18(1)最后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一)试卷反映的较好情况1 彰显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题时候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蒙”,盲目解答。
做选择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个并能找到否定另外三个选项的理由。
2 “地图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刘金凤老师指导下,最终圈定了13幅必须掌握的地图,总复习的时候又缩小到8副,对这八幅地图,反复的练习,通过记忆、填写、勾画草图、提问等方式,强化训练,今年读图题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看到图很亲切,没有畏惧感。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终审稿)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分析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20×3'=6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40)。
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图像,图表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
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0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
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对部分学生(艺体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50分以上占15%,40--50分以上占25%,30-40分占40%,30分以下占20%。
综合题第22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风的作图方法等知识点还没有理解。
总体来看,高分与低分学生差距较大,分化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选择题得分统计: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从全年级来看,全年级60分以上人数63人,最高分80分,最低分12分,且20--30低分段人数较多,大部分集中在30—45分数段这与学生基础差有密切关系。
期中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期中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期中地理试卷质量分析报告(1)科学性。
本次命题紧扣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问题设置科学、合理,问题立意明确,语言精练,问题阐述清楚、严谨,没有知识性、科学性的错误。
(2)基础性。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自然地理,学习内容多涉及抽象的天体运用和大气运动。
因此,试题从设问形式、命题的立意、展示的方式紧密地反映基本知识的展现和巩固,根本的目的还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综合性。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改试卷中多个问题要求学生一定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体现了试题的综合性特点。
全年级共有480余名学生参加检测,在480份试卷中抽取50余份试卷进行抽样,现将分析的结果和由此产生的一些思考说明如下:一、数据分析与对比23决问题的能力也亟待解决。
也提示教师在下一阶段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要求,设置一些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试题。
二、存在问题1.基础性问题答题错误率仍然很高,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状况不容乐观。
比如选择题的第2题,当北京时间为8月20日20时,问日本东京为几时?这个问题就是市区的基本运算,北京时间为东8区的区时,而东京用东9区的区时,东8区比东9区晚1个小时,所以东9区(东京时间)为21时。
从这里不难看到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还不熟练,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强化。
3.学生答题不规范现象多。
现象1:错别字多,如“流水冲积作用”写成“流水冲击作用”;现象2:用于不规范,如“适合呼吸的大气”答成“有大气层”。
4.作图题得分不高。
在本次综合题的42题中,第2小题让学生在图中画出a、b两个气流的流动方向,应该作向上的箭头。
但是很多学生作反了,有的同学没有搞清题意,没有作出箭头,该项得分为0。
三、教学建议(一)从教师层面来看,需要改进之处:2.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以及国内、国际热点问题,并与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相结合,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考前教学任务和进度
截止考前,高一地理已完成本学期一半的教学任务,完成课标
的1.1-1.6,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圈
层结构、大气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
二、期中考试命题思路
1、主要思路:侧重对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考察,难
度系数不大。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题目类型:选择题30个,每个二分,四个大题,一共40分。
3、试卷特点:结合生活实际、时事新闻等材料,突出地理的有
用性以及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特点;试卷中地图有25个,突出读图的
重要性,重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三、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各班成绩分数情况见上表。
总体上看,较符合预期。
从平均分和及格率上,各班都有进步。
但是优劣相差悬殊,两级分化严重,最高分87,最低分十几分。
四、反映出现的问题
1、部分学生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
2、对涉及到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生理解不透彻,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不足,不灵活;
3、大题答题不会用科学术语,错别字多。
五、下阶段教学计划和改进措施
1、完成课标1.7-1.12的课程内容;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
3、重点培养学生能力,如读图、答题思维等能力;
4、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分层教学。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老师研究各种教法运用于教学,并不断尝试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和指导。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这次高一地理考试的范围很难理解,而这些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平时考试必然会涉及。
不过从考试题本身来看,..属于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
但是没有好的教法和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大部分学生要学好这些知识是很难的,要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高2年级共有.个班,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分,最低分为分,班级均分1、2班为81分,其他班的均分为67分。
二、试卷特点及具体得分情况分析本试卷结构简约合理,由25道选择题和3道综合题组成,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题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选择题中,也就是这些题的错误率比我们估计的要gao得多。
非选择题也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三、启示从本次考试的结果来看,不断研究更好的教法和学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我们也分析了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不清;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学习、考试态度不端正,主要措施有:1、注重学生基本功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训练问题,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
重视单元过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重视知识形成和积累。
3、继续注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
教学中要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4、抓好困难生的帮扶工作。
对于后进生绝不放弃,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继续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
教师要针对教材和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多看图、记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教会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解题技巧。
(完整版)高一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版)高一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概述
本报告旨在对高一地理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考试结果和学生表现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关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信息。
本报告包含了学生整体表现、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区分度较高的题目等内容。
学生整体表现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高一地理考试的整体表现良好。
通过对学生得分的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合理的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学生表现较差,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
知识点掌握情况
对各个知识点的考试结果分析显示,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较好,而在其他知识点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针对这些薄弱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区分度较高的题目
在本次考试中,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即有些学生得分普遍较高,有些学生得分普遍较低。
对于这些题目,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结论
本次高一地理考试的整体质量较好,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合理的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学生表现较差和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的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建议教师加强对薄弱知识点的讲解和练,并重点关注区分度较高的题目的教学。
以上是对高一地理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希望对学校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引言本文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考试试卷主要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综合应用题等多个部分组成。
通过对试卷内容、难度和考察重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学习情况作出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以下是本文对试卷各部分的分析和总结。
一、选择题本次考试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试卷中的选择题共计30题,每题均为单选题。
以下是对试卷选择题部分进行的详细分析:1.第一题的选项涵盖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考察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2.第五题要求学生读图并分析,考察学生对地理地貌特征的认知和解读能力。
3.第十二题涉及到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计算,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人口地理的了解。
通过分析选择题部分,发现试题中涵盖了地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综合考察。
二、填空题填空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基本数据的掌握程度。
试卷中的填空题共计20题。
以下是对填空题部分的详细分析:1.第一题要求学生填入中国的首都城市名称,考查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基本认识。
2.第五题要求学生填写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名称,考查学生对各大洲的了解程度。
通过分析填空题部分,可以看出试题涵盖了地理基础知识的各个方面,并且要求学生对地理事实和数据进行准确填写。
三、解答题解答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试卷中的解答题共计5题,要求学生详细描述、分析和解答问题。
以下是对解答题部分的详细分析:1.第一题要求学生描述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考察学生对农业地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第三题要求学生分析城市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考察学生对城市地理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通过分析解答题部分,发现试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试卷中的综合应用题共计3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高一地理期中测验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测验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的试卷是由我出的,这份试卷中,我们根据学校要求尽量出的简单一些,所以试卷里自创的题目很少,只有选择题里有3道约6分,其余的题目都是基本题,是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
所以从试卷难易结构来年基本题超过了85%,稍难题不到10%。
从数据上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一是班级之间差距较大,班级平均分最高和最低相差有20分,而且同一个老师教的两个班差距也在25分以上。
二是学生之间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分是79分,最低分是21分,这让我们想到“为什么同在一个屋檐下,差距咋这么大呢?”三是学生的及格率不容乐观,年级的合格率是39.15%,有的班的及格率不到20%。
2.反思这样的成绩对于我们来说是喜忧参半。
忧的是部分学生的成绩如此之差,将来如何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有的学生才考了二三十分,明显看出是上课不认真听讲,平时没花时间复习,无论从内在还是表象,都表现出对地理学科的不重视,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后果很难想象。
喜的是我们还是有部分学生学的不错,有15%的学生超过了70分,而且有近30%的学生在50-60分之间,如果努力一下,这部分学生也能合格,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三、措施及策略1.找准位置、摆正心态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高考形势的判断,我们觉得在地理教学上一定要摆正心态、找准位置。
我认为这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作为我们地理老师要摆正心态,要清醒地认识地理学科在社会、家长、学生甚至在其他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我们要少一些抱怨,多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因素,搞好我们地理学科的教学。
二是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地理学科,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改革,任何偏废一门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我们需要学生扬长,但更不能避短,不要让地理学科成为“短板效应”。
三是希望其他老师以及班主任要为我们地理学科摆正位置,我们不能在学生中造成错觉,以免到最后学校学生吃亏。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1.试卷简评:从试卷结构、考察范围、难易程度等几个方面分析本次考试试卷试卷结构:选择题(1-40)每题1分,共40分综合题题(41-46)共60分考查范围: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左右。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占试卷总比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占试卷总比分值百分之三十左右。
难易程度:从文科生角度出发适中,以考察基础知识和读图分析能力的应用为主。
2.学生答卷、学习情况分析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考试的整体情况看,特尖班,尖子班,普通班,各班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起伏不大如实反映出个层次班级的真实水平。
从试卷反应出来情况来看,第一层次的班级整体情况很优秀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班级的学生对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大气的水平运动、季风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没能很好的理解。
成绩情况上看第三层次的学生分差较大高分学生相对较少,低分学生较多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异学生答卷存在不理想的方面A.学生答卷不够细心,审题不清而失分的情况B.对基础知识的应用不够灵活,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只停留于表面,而且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够好C.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欠缺知识掌握不全面D.答题语言不规范,地理语言欠缺3.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建议A.课前加强基础知识的检查;课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通过多做练习题来掌握地理答题技巧,并且督促学生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B.上课时多强调容易出错易混淆的问题,并且进行知识结构体系的讲解,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地理知识的系统性C.应加强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思想教育,使学生重视对地理学科的学习。
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来看,虽然有些知识点是上课强调过多遍的,但人有很多同学没有掌握。
究其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该学科D.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良好习惯。
不能只是死记知识点,不看地图,要让学生学会通过图文结合及图文转换的方法突破地理学习的瓶颈。
05年中考地理质量分析
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题地理试题分析及教学建议恩施州教科所汤吉舜一、试卷总体情况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满分30分,其中,选择题共8个小题(即1—8小题),共16分;非选择题的第36题9分,第44题(1)(2)(3)小题5分,共14分。
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试题的命题总体上是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为依据,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在探索考试方法改革、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各地试题努力体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注重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觉悟的考查,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
考试方法上实行了两考合一的方式,实行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考试,全卷满分150分。
其中,政治学科70分、历史学科50 分、地理学科30分。
二、考试内容通过对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试题中地理部分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试卷所考查的知识、能力中,识记部分占70~80%,理解、运用部分占20%左右,综合能力考查占10%左右。
由此看出,试卷注重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查,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题目,在试卷中也有所体现。
试卷在材料的选用、题型的设计、问题的设计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考试地理试题的分布三、试题特点:今年的地理试题总的特点是突出了基本知识考查,体现地理的基础学科地位,题目涉及大洲、大洋,国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植被,交通运输,能源基地,资源经济等内容;从题目设计来看,突出了生动、形象和新颖性。
1、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加强了对生活中地理问题与现象的考查,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下的“生活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这是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报告前言本文将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进行详细分析,从试卷难易度、题型分布、知识点覆盖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学生们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试卷难易度评估经过对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的分析,整体来看,该试卷难度适中,既包含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涉及了一定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具体来说,试卷中既有简单的选择题、填空题用于考察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的掌握,也有较难的综合应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整个试卷的难度分布比较均匀,考察了学生对不同难度层次下地理知识的掌握。
二、题型分布分析在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中,题型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地理学科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1.选择题:选择题在试卷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出现在各个知识点和章节中,既有直接以知识点为线索的单选题,也有结合实际情境的应用题。
选择题考察了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现象、地理数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术语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试卷中的填空题覆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对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解答题:解答题分为较简单和较复杂两种难度级别。
较简单的解答题主要要求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解释和总结,较复杂的解答题则要求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
解答题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知识点覆盖情况分析试卷内容可以看出,试卷中的知识点覆盖较为全面,涵盖了地理学科的各个模块。
具体来说,试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地理方面:试卷涉及了地球的构造与地球运动、大气环流与气候、水资源与分布、土地利用与保护等自然地理知识点。
对于学生来说,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考察,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人文地理方面:试卷中涉及了人口与城市、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人文地理知识点。
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科中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考察,可以考察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对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主要考查教材前四单元,即人口、城市、农业和工业,共100分,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计30道,60分;第二部分综合题,计3道,40分。
从整套试卷上看,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要求,重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以及能够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后,让四个班的学生写了地理试卷分析,大部分同学的选择题答得较为流畅,综合题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各类图的判读不准确,这与学生平时的散漫、懒惰、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二、成绩分析
班级实考人数及格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5班 41 36 65.4 85 41
6班 43 32 62.6 85 40
7班 44 36 62.17 84 51
8班 43 31 63.65 81 38
三、存在问题
1、教学方面
课时紧,进度快,备课量大,批改量大,难免给教学备课质量带来冲击,有些教学细节难免忽视或落实不到位,譬如图表分析不够到位,而又分身乏术,难以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注意普通班和实验班的不同教学要求,根据学情,分层次教学,尤其是实验班,尽所能地一对一辅导。
3、让学生要注意从材料和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先审清题,再下笔。
4、对学习不够自觉,学习态度差的学生,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加强辅导,帮助其树立信心。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学情分析1.地理不受重视,学生普遍基础差。
2.放假冲击,课时紧,训练不够。
3.部分学生已经决定选理科,失去学习动力,影响课堂氛围,影响教学效果。
二.试卷分析此次试题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方面的培养,难中易比例约2:3:5,较为合理,是一份优秀的试卷。
试题中选择题20道,60分;非选择题,40分。
最高分85分,最低分12分。
及格率47%,优秀率2.6%。
1.单选题里,错误较多的是3、12、15、19、21、22、25、29题。
第3题问题为假如人类移居到月球去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什么。
非常灵活的一道题目,能力立意明显,得分率低反映出考生知识迁移能力还较差,今后应更重视此能力培养。
第12题为比较广州、上海、天津和哈尔滨在冬至时的白昼长短关系,得分率低的原因是区域地理基础差,分不清四个城市的南北关系。
第15题考查日界线知识,是地理必修1里的难点,得分率低属正常现象,同时也反映出考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19题也是一道能力立意的题目,在给定的四个日期里判断哪个日期升旗仪式最早,用到的知识点是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其中北半球白昼最长是6月22日,南半球白昼最长是12月22日,题目中只要学生能判断出所问地区为北半球,然后再找出最靠近6月22日的选项就行,从得分率看,显然很多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差,也是今后需重视和加强训练的。
第21—22题是组合题,侧重考生计算能力,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第25题综合性也强,考查了中低高纬度范围、地转偏向力和纬度差与实际距离关系(较难,教学中没讲)三个知识点,难度也较大。
第29题,考查影子与太阳方位关系,教学中缺少训练造成了失分。
2.综合题里,包括了填空题和问答题,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读图绘图能力)的掌握为主,难度适中,学生得分较好。
错误较多的是第33题和第36题(4)问,第33题为回答北回归线的纬度,得分率低是书写不规范,第36题(4)问失分较多是读图能力不强,同时也与教学中训练不够有关。
高一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分析
高一期中素质检测地理试题分析本次高一地理试题总印象是综合题容易,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
很多内容虽然都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但是出题人都给予了变形,设置了一些或明或暗的陷阱。
在改卷的过程当中,学生的答题情况印证了我的这一看法。
很多我们觉得已经讲过,而且重点强调过的知识点,学生答得并不理想。
下面就此情况简单分析如下:首先:我觉得高一必修一的内容尤其是前两单元的内容太难了,而我们的课程又相对较少。
在跟小吴,小王老师他们几个交流的时候就了解到,他们光讲课的时间就不太够,更甭提给学生评讲作业了。
我相信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点都听懂了,但是这部分内容就像数学一样,需要多练,才能把真本领学到手。
所以因为时间问题,学生这部分的内容掌握的并不是特别扎实。
另外,因为课程安排得比较紧,所以期中考试之前并没有多少复习时间,所以在这次考试当中表现出来就是很多第一单元的东西,学生答普遍不理想。
其次:刚刚到高中,很多学生对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
地理最难的地球运动部分,很多学生一上课就有点懵,而我们的课时又相对较少,所以很多东西都没有时间深入得去讲。
学生在初中时也根本不会意识到地理能这么难,在意识上还是把地理归为背记得文科,其实,高一的地理完全是理科。
学生在认识上的偏差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包括有些学生的学习地理的信心都有所影响。
第三:很多学生有马虎大意的毛病,比如综合题的第21题,将内力作用和重熔再生混为一谈。
有些同学将绘图题都忘了。
有些题不会用地理术语,可见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并没有特别认真,没有把握住地理学科的脉。
高一地理很难,而且知识点比较繁复。
但是这一部分恰恰又是我们以后其他部分地理的基础,所以就算是难也必修加强。
学生的问题很多,我们得慢慢地培养他们各方各面地理的能力,我们还需更加努力。
2017.11。
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整理
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整理【摘要】期中考试即将来临,在考试后,不管考得好与不好,大家一定都有一些反思和感想。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上册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
一、命题思路本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气象气候、水文和地质地貌,难度比第一章行星地球大为降低。
平常的教学目标和期末考命题目标为衔接未来高中会考和高考一轮复习,重点考查会考水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一些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以为高三一轮复习做好铺垫。
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的形式有:设置一定阅读量的材料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将问答题的作答以填空的形式以考查学生对关键概念的把握;问答题力求一句话的形式;基本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的细化、简单化考查等。
鉴于气象气候在整个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考查气象气候部分占50%左右,水文和地质地貌各占25%左右。
由于本次考试的跨度较广,试卷中特意针对知识结构进行考查,比例占20分左右,以侦测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分数控制上:优秀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下调5个点达10%,理由是本次考试跨度较广,又有一些较灵活的题目,要学好是不容易的;及格率相对于期中考预期上调5个点达55%,理由是本次考试考查的内容比期中考行星地球的难度要低;平均分依然控制在60分,这样的话区分度会比较好,也容易观察学生学习习惯方法的的养成情况。
二、考试情况优秀率只有4.9%,比预期少了将近5个点,反映学生的灵活性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及格率超过预期达到57.3%,平均分在57.76分低于预期,总体基本和预期差不多。
成绩分布呈双峰型,一个峰值区在60~70分段,另一个峰值区在40~50分段,50~60分段的人数较少,学生的分化现象较为明显。
薄弱环节有地理术语的把握、知识结构的梳理习惯和能力方面、气候类型的判断问题、季风的风向记忆问题比较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80分以上的学生把握较好。
三、解决办法和未来教学提示1、在分析试卷、进行地理环境与差异性的教学、必修二的学习时,对于本次考试暴露的薄弱问题再次加以巩固和梳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2005,2006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终考试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高淳县教学研训中心倪正玉
本次考查的内容涉及到高中必修?全册内容。
总体难度不大,基础和能力考查相结合,部分题型较新颖,对高一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性。
一、试卷的特点主要有三: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一类是基本概念,例如水资源,内外力的能量来源及作用方式、表现形式、结果,水循环,背斜和向斜等;一类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如冰川水是地球淡水中储量最大的水体,华山属断块山等;一类是基本的数据,如黄赤交角,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太阳日和恒星日等;一类是简单的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如冷暖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和天气的变化情况,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一类是简单的空间位置的考查,如洋流的分布,九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区域的地理位置等。
2(注意课标和课本的结合。
试卷中有些题目是直接来自课本;有些图是课本中的原图或对原图稍加简化。
这可以引导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新课改下,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课标和课本的关系。
其实,课标中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分析、判断等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等必然在各种版本的课本中得到体现,也是学习、教学的重点。
3(注重与日常生活、社会问题相联系,体现课改理念。
课标中的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等理念、学习方法在试卷中均有涉及。
如果说该试卷有什么不足之处得话,那主要是:试卷的前后风格差异显著,试
卷前部显得稳重了些,试卷后部显得活跃了些;有些题目所提供的答案对正确引导学生审题不利;要设计出既能体现课改理念又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学习,还能在批阅、区分等方面有较好的操作性试题,确非易事。
二、有关数据
(一)总体情况:
(1)各校均分、优秀率等:
淳辉中学第二中学高淳外校高级中学漆桥中学永丰中学全县
考试人数 455 688 162 1144 378 323 3150 均分 85.5 87.9 79.7 90.6
81.2 84.7 87.0 及格率 99.8 100 98.8 99.9 97.9 100 99.6 优秀率 4.2 10.3 0 25.4 3.2 5.6 13.0 低分率 9.0 4.5 27.8 3.2 24.7 11.5 9.0 (2)分数段:
分数段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人数 18 1351 1236 429 99 9 1 2 (二)抽样试卷:
抽样试卷184份,涉及全县6所学校,共计184人。
1
1(选择题:
试答卷对编 1(30人) 39(27人) 53(27人) 81(30人) 90(30人) 101(40人) 总数人号数题号
1 30 26 27 30 30 40 183
2 30 27 27 30 30 40 184
3 30 17 26 27 30 36 166
4 27 13 23 24 16 19 122
5 29 23 27 30 30 30 169
6 29 14 21 24 20 25 133
7 29 17 19 26 29 33 153
8 27 19 20 26 19 9 120
9 27 21 25 26 28 35 162
10 30 25 21 27 25 30 158
11 30 20 23 25 25 18 141
12 29 13 22 26 21 18 129
13 30 22 27 30 30 40 179
14 30 26 27 30 28 37 178
15 28 22 25 28 23 30 156
16 30 25 24 25 30 37 171
17 25 17 24 28 24 29 147
18 23 16 19 18 17 15 108
19 24 10 16 23 17 24 114
20 17 18 11 10 16 32 104
2(是非题:
21 30 16 21 28 29 29 153 22 30 15 11 18 24 25 123 23 30 22 20 28 25
28 153 24 26 15 21 19 18 21 120 25 26 22 23 24 26 28 149 26 29 24 26 29
29 27 164 27 19 17 20 18 16 21 111 28 27 23 19 25 15 24 133 29 27 12 22 20 24 25 130 30 29 21 25 23 22 27 147
3(读图分析题:(表中数据:第1列是题号,第2,7列是每本试卷每题的平均得分数,第8列是
该题184人的平均得分数,最后一列是该题的应得分数)
31 8.6 6.63 7.75 8.3 8.43 5.98 7.62 9 32 9.9 8.52 9.37 9 9.9 8.05 9.12 10 33 11.87 9.52 10.96 11.93 11.27 8.55 10.68 12 34 6.9 4.33 5.3 5.57 5.4 4.15 5.28 8 35 4.8 4.04 4.52 4.9 4.93 4.73 4.65 5
2
36 5.77 5.48 5.78 5.53 5.4 5.53 5.58 6 三、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1(更加注重夯实基础。
从学生答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能在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方面有所欠缺。
如第20题(选择题),除区域地理知识的缺陷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各风带、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方面的知识;第8题(选择题),可能在诸如内外力的能量来源及作用方式、表现形式、结果之类的重点知识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重视不够的问题。
再如第4题(选择题),课本中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表再现,这样的题目错误率仍然在30%以上,这说明了什么呢,还有第27题(是非题)等。
2(注重引导学生用专业术语、专业地理语言表述。
如第31题和32题,很多学生不能用专业术语作答,答案的描述真可谓五花八门;另有错别字很多的现象。
第35题,也有很多学生因不能用专业性的地理语言作答而被扣分。
这让我们想到:教与学的结果,往往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的不好,老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可能有不规范的地方。
3(注重审题、解题能力的培养。
审题:从34题第(1)小题来看,文字中的“河流上游”和景观图配合,则隐含了这样一个条件:A地所在地的整个地势高。
A地则相对较低。
同样,B地所在地整个地势较低,B地则相对较低,这样AB两地既在河流沿岸,海拔又是高中求低,低中求高,结合聚落形成的因素,解题的重点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此题要求比较AB两地,明显是一个对比题,当用对比题的解题方式去做。
第(2)小题在景观图中隐含的条件是:B地是河流干流和支流的交汇处,至少有来自三个方向的水上运输通道,人流、物流集聚的条件和数量比A地优越的
多。
至此,解题的重点也是很明显的了。
至于B地更易形成城市的其他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源、农业基础、基建等,A地是具备的,只是不如B地优越罢了。
另外,此题也是一道对比题。
象35、36题这种自己出题自己做的试题,要注意出题时不能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这也是审题的一部分。
35、36题解题中有少数考生不能按照题意作答,这也是审题的问题。
解题:在这里谈两方面。
(1)解题思路、方法正确,则答题就成功了一半。
例如,错误率较高的18题,出错的原因除了重点知识掌握得不好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解题方式存在缺陷。
得分率较低的34题,除了审题的问题外,解题思路存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里要强调,解题思路、方法的培养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教师要经常、不断地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举一反一类。
(2)平时要培养学生组织答案内容的能力。
34题之所以得分率较低,还有一个原因是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差,答题过程不但不能使用地理术语、地理语言,而且缺乏逻辑思维性。
掌握专业术语、识记地理语言、熟悉课本中的重点语句,是提高学生组织答案内容能力的比较有效的办法之一。
总之,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知识点多了,有些内容难度大了,而课时少了,教师的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时间都较紧。
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课本中的阅读思考、活动、问题研究等,怎样正确地理解、有效地组织教与学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等;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二??六年二月八日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