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县中稻生产现状与对策

合集下载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产业是全球农业中最重要的种植业之一,尤其是在亚洲地区,水稻占据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

但是,水稻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技术创新缺乏、市场需求不稳定、生产成本过高等。

本文就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探讨。

1. 技术创新缺乏水稻是一种传统农作物,传统种植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对环境影响大。

当前,种植高产、高效、绿色的水稻成为了水稻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缺乏,很多地区的种植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传统方式,导致了生产效率低下、浪费大量资源和环境问题等。

2. 市场需求不稳定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之一,但是其种植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

餐饮、饲料、工业等多种需求对水稻的消费有着不同的要求,市场价格波动大,因此制约了水稻产业发展。

3. 生产成本过高水稻种植面积大,生产成本高。

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使得水稻生产的成本逐年上升。

同时,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减小,种植户面临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导致农民的收益问题,降低了他们对生产的积极性,难以提高水稻产业的效益。

加强对水稻的品种改良、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技术,建立人工智能农业生产模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通过科技手段提高水稻收割等环节的自动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利益。

支持水稻企业与市场对接以提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通过有力税收政策、市场培育、产业扶持、数据分享及其他形式的政策,创造一个更稳定、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同时,建立可靠的市场预测机制,促进水稻产业的稳健发展。

鼓励农业资讯与技术交流,提供适当的贷款与优惠政策,加入农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集体体系,使农户拥有更多的资本、技术和支持。

建立合理的价格补贴体系,降低种植成本、流通成本和运营成本,降低市场价格。

总之,水稻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市场和生产成本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各方意见的共同推动下,水稻产业才能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当前,为了适应发展,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提供具体措施。

一、水稻栽培中存在的问题1、选种经验不足,缺少专业的种植知识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一些种植人员在选种子的过程中,只追求高产量,忽略了此地区是否适合此品种的生产。

实际上,水稻的产量除了与品种有关,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气候也有一定的关系,要确保种子可以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可以良好地适应此地区的环境。

只是盲目地追求高产,会忽略掉其抗旱、抗寒、抗虫性等,会严重影响产量。

以高产量为前提,保障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不受到害虫侵害或遭受自然灾害,因此在品种的选择上要全面考虑生长因素,在保证水稻能够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追求水稻的产量。

选种人员不能全凭以往经验开展工作,这样会导致所购买的种子存在存活率低的风险,很难满足种植和高产的要求。

另外,一些种植人员,缺乏种植方面的相关知识,种植过程中,除了选种极为重要,农药和施肥也十分重要,为了保证高产量种植,要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药的喷洒。

种植人员缺少对此方面的重视,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缺乏认识,在发现水稻长势不足时才加以重视,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

在种植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种植手段,对于施肥和农药的喷洒要及时开展,避免出现临时作业的现象。

在施肥和喷洒农药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缺少种植经验,控制不好配比,以施肥为例,如果施肥过量,水稻会出现叶片变软颜色偏墨绿色的现象,抽穗的过程缓慢且不整齐,容易出现倒伏的现象,成熟期较正常相比会有所延缓。

如果施肥过少,水稻植株会出现长势矮小,易患病,叶片呈现小而直立的现象,叶片出现褐斑,甚至出现停止生长的状态。

基于上述情况,相关人员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并增加实践经验,避免影响最终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

2、无法及时应用新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为了保证水稻的高产,保证品种对于环境的适应,应不断开发新品种,以满足市场需求。

水稻种植业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种植业的问题及对策

水稻种植业的问题及对策水稻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的主食来源之一。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稻种植业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的紧缺、气候变化的影响、农药残留等。

为了保障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水稻的产量。

其次,我们需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上。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们需要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需要推广抗旱、抗寒、抗病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的适应性和抗性。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农药残留的监管和管理。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农药残留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问题。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水稻种植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们需要加强对水稻种植业的科技研究和创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增强水稻种植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水稻种植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就能够克服这些问题,保障中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优化种植技术措施

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优化种植技术措施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4.019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之一,占据了全球农田的相当比例,对全球粮食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尽管我国水稻产量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但水稻种植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还影响环境质量和农民的经济状况。

在当前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提高水稻种植效益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我国水稻种植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创新的技术与措施,以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性和提高粮食供应的稳定性。

一、我国水稻种植存在的问题1、水稻种植技术落后在一些地区,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耕作方法,如手工插秧、传统灌溉等,这些方法通常效率较低,劳动密集,耗时且容易导致资源浪费。

同时,在一些农村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仍然依赖传统的农耕工具,如牛耕、手工插秧。

这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许多农民没有接受过现代农业技术的培训,缺乏关于水稻种植的最新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先进的育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管理技术。

一些地区存在耕地保护不力的问题,农民在耕地管理中没有采取措施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同时,农民缺乏及时的气象信息和农业气象预测,这使得他们很难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或洪水。

2、水稻品种的分布不均匀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差异巨大,不同地区需要适应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

然而,一些地区仍然种植不适应当地条件的品种,导致低产和品质不稳定。

一些地区过于依赖单一品种,限制水稻种植的遗传多样性,导致水稻产业更容易受到病虫害、气候变化和其他风险的威胁。

同时,一些地区追求高产量的品种,而忽视品质和抗性等其他因素,导致水稻品质下降,以及对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增加。

还有一些地区长期未引进新的水稻品种,使得当地品种的遗传基础变得狭窄,容易受到新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冲击。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稻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但是,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以下将从市场需求、农业生产、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分析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一、市场需求方面1.价格波动大水稻市场价格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很大,而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很难预测,从而导致价格波动大,给农民带来非常大的困扰。

2.缺乏市场营销许多水稻生产者缺乏市场营销的经验和知识,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导致市场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水稻价格不稳定。

3.缺乏品牌意识水稻在市场上缺乏品牌意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水稻品种过多,消费者缺乏对水稻品质和品牌的了解,缺乏一定的购买意愿。

建议:1.提高市场预警和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水稻产业应该建立与政府、金融和市场的联动机制,开展大数据分析,提高市场预警和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保持市场平稳。

2.建立品牌营销机制水稻产业应该依靠科技,建立品牌营销机制,并通过广告宣传、网络营销和线下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和认知,培养品牌忠实度,有效解决市场营销问题。

3.成立农业合作社成立一些农业合作社,建立与大型超市、饭店等贸易商进行合作的模式,以拓展市场,建立品牌,推广高品质水稻。

二、农业生产方面1.种植设施和技术落后许多农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耕种方式,缺乏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技术,不能很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

2.资源利用效率低在水稻生产过程中,许多农民不能合理利用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同时生产成本高,效益差。

3.粮食安全问题一些地区存在土壤污染和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不当的问题,对水稻品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威胁。

水稻产业应该引导和加强农民组织,帮助他们了解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技术,推广比较优质的生产模式,提高水稻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

2.积极推广节水农业推广节水农业,选择适宜生长的品种,提高水稻作物的耗水效率,同时加强灌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稻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是,水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水稻产业存在生产方式单一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水稻种植农户采用传统的水稻耕种方法,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精细化管理。

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存在操作繁琐、耗时费力等问题,还容易造成土地资本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其次,水稻产业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

我国的水稻种植主要集中在两个类别的稻种上,分别是籼稻和粳稻。

然而,只有少数品种的极少数高质量之种中粮颗粒饱满,香味浓郁,大部分则品质普遍较差。

这种单一的品种结构,受病虫害威胁加剧、减产等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水稻产业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的问题。

由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市场渠道不畅达,水稻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良好的供需关系,限制了水稻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针对水稻产业面临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技术支持和推广。

应该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其次,加强品种创新和推广。

应该把品种繁育作为提高水稻产业生产力的关键,通过品种改良和优化,培育适应不同气候和生态条件的新品种,提高水稻供应的质量和数量。

第三,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市场化程度。

建立健全市场化体制机制,拓展水稻产品的市场渠道,加强与企业、超市和线下销售市场的合作,提升水稻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竞争力。

最后,加强环保。

要加强水稻产业的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方式,调整品种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强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建设,保障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保障着一亿多人口的生活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要促进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和推广,品种创新和推广,拓展市场渠道,提升市场化程度以及加强环保等方面的努力。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水稻产业存在着各种问题,影响着水稻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问题1. 水稻产能不足我国人口众多,对水稻的需求量也非常大,但目前我国水稻的产能并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

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有限,种植水稻的面积不足以保障人民的粮食供应。

2. 水稻品种单一目前我国水稻栽培的品种较为单一,大部分是高产优质的稻种,品种单一导致了水稻的抗逆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较弱。

3. 水稻品质不稳定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水稻的品质不稳定,有时候出现了品质不好的情况,对农民的收益和市场的稳定性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生产成本高水稻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生产成本较高,加之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了水稻的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发展建议1.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质水稻品种加大科技投入,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旱、抗病虫害、耐逆的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推广适应性更强、稳产高效的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益。

2. 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合理施肥,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使水稻能够更好地吸收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

3. 加强病虫防治,保障水稻产量建立健全的病虫害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病虫害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稻的品质。

4. 推广水稻种植智能化技术推广智能化种植技术,如水稻遥感监测、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等技术,提高水稻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农民的种植收益。

5.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水稻的保护价,加强水稻市场管理,保障农民的利益,鼓励农民种植水稻。

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摘要:介绍了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的县情概况,分析了阳新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关键词: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低碳农业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Yangxin County of Southeastern Area of Hubei ProvinceAbstract: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condition of Yangxin county of southeastern impoverished mountainous area of Hubei province,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Yangxin County. Furthermore,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proposed.Key words:Yangxin coun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w-carbon agriculture.黄石市阳新县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脉北麓,湖北省东南部,四周与蕲春、武穴、通山、咸宁、大冶和江西瑞昌、武宁接壤。该县是鄂东南百万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有了长足进步,但受困于灾害频繁、基础薄弱、科技滞后、生态失衡之干扰,始终未摆脱“贫困山区县”的帽子。与周边县市相比较,农业发展优势不突出。因此,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就县情概况、农业生产现状特点、可持续发展对策3个方面进行思考,与相关人员商榷。1 县情概况1.1 多山之乡,百湖之县阳新县境内峰峦叠翠,河湖交织。父子山横陈县北,七峰山等十余座大山绵亘县西、南边界。长江流过县东北边缘,富水河自西向东横穿县境,网湖等百余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县中部及沿江滨湖地域多平原、岗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全县辖21个乡、镇、场、区,拥有土地面积2 780 km2,其中山地14.770万hm2、水面4.484万hm2、耕地4.362万hm2,自然构成“六山两水两分田”[1]。全县总人口102.3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8.90万人[2]。1.2 资源丰富,典型突出阳新县水资源总量达32.62万m3。地下矿藏有金、银、铜等10余种金属矿和煤炭、硫磺、红土、膨润土等14种非金属矿,素以“矿乡”著称。名贵野生动物有中华鲟、白鳍豚、春鱼、银鱼等20余种。珍稀植物有银杏、红豆杉等多种。药用植物有明党参、吴茱萸等。境内风景秀丽,名山名洞甚多,古文化遗址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少。如半壁山、银山、王岭、坡山、凤栖洞、飞云洞、石屋洞、石浮鸟岛;网湖湿地鸟类保护区、七峰山生态旅游区、王英仙岛湖风景旅游区;猪婆岭等7处新石器遗址;燕子筋等8处商周遗址;彭德怀旧居、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等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和各种烈士墓群等101处,为大革命时期牺牲的20万名烈士树立了丰碑,名垂青史的“烈士县”为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1]。1.3 县域经济稳中有升近5年(即2006~2010年,下同),阳新县年生产总值分别为68.75亿、78.56亿、96.47亿、97.15亿、110.71亿元,农林牧渔业年总产值分别为22.84亿、22.99亿、32.26亿、35.40亿、41.29亿元,年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7 951、9 020、12 002、11 635、13 468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为2 583、3 083、3 660、4 029、4 559元[2]。县域经济平稳上升。1.4 区位优越,交通发达该县具有濒临长江、地处鄂赣两省交界的地理优势。近几年来,交通发展很快。水路有富河、长江航运直通重庆、武汉、上海。陆路有106国道、富阳省道、大广高速、福瑞高速、武厦铁路和乡村公路贯通全国。2 农业生产现状特点2.1 境内气候特殊性——亚热带北缘地区季风区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在加快,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环境(如大气、土壤、水)和生物等的影响以负面为主[3],导致亚洲地区25年来水稻减产1~2成[4]。依据我国果树带的划分,阳新县处于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5]。因此,阳新县既具有亚热带季风区的“共性”,又具有亚热带北缘季风区的“特殊性”,对农作物种植、引种等更具有境内气候的严格敏感性。阳新县年均温16.2~21.0 ℃,年降雨量1 281~1 821 mm,无霜期240~300 d。绝对最低气温-11.0~-1.1 ℃,7月平均气温27.7~29.2 ℃。雨量充沛,但分配极不均匀,常常有洪涝和干旱发生。阳新县气候温和,但往往有周期性冻害威胁常绿果树和农作物。该县历年的经验教训使干群长期以来对中央和省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不信任”(时有该晴来雨、该暖来冻、旱涝急转、暖冻无常现象),验证了鄂东南地区气候的“特殊性”。中稻是20世纪阳新境内最大宗粮食作物,为了顺应气候的“特殊性”,群众自觉改为“早二季”。这一特性引起的灾害频发、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导致阳新多年来未脱贫的重要因素之一。2.2 基础设施脆弱性——农业产量难提高阳新县在20世纪修建了大中小型水库、河湖堤坝、江堤、大闸、排水站等多处(个),终因投入不足、年久失修,其效益功能大打折扣;有效灌溉面积虽有1.8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5%,占耕地面积的52%,但泵站老化、渠道断链淤塞,致使排灌效益微不足道。面积、工农业总产值均占80%以上[6]的富河流域水旱隐患影响最大,大水大旱时的畜牧、水产业及其生态链受害最重。丘陵山区的灌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果、茶叶、旱作物和高山蔬菜的发展。富河下游的“水袋子”、“虫窝子”(血吸虫病重疫区)仍未彻底根治。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导致农作物产量不稳,单产徘徊不前。近5年来,全县6万多公顷粮食作物单产只有4 590~4 860 kg/hm2,其中夏收作物单产仅2 280~2 355 kg/hm2,秋收作物单产4 920~5 190 kg/hm2。水稻单产未突破5 700 kg/hm2,甘薯单产仍维持在5 250 kg/hm2水平之下。棉花、油料、芝麻单产都在1 500 kg/hm2以下。拥有2.86万hm2淡水养殖面积的“水产大县”,水产品产量仅在5万~9万t之间。猪肉产量在3万t左右徘徊。水果产量未突破3万t。茶叶产量逐年下降,由300余吨下滑到262 t。对水敏感的蔬菜瓜类单产仅有1.5万kg/hm2,总产量在30万kg上下徘徊。2.3 产业布局不稳性——农业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布局、农产品转化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省市属农场优于国省道线乡镇,丘陵山区乡镇农业发展较滞后;新农村建设点与一般乡村组相差较明显,示范推广速度慢;大面积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酸性黏土和石灰岩碱性板土作物种植单一原始性与小面积发育于河湖相冲积物中碱性壤土的规模化高产性相距很大,山坡地改造与平原地农业发展很不平衡;10万劳动大军外出的“打工经济”对农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田地荒芜面积逐年上升,个别村组荒田荒地荒湖面积达1/4以上,原来有些违背生态规律的农业开发区至今还闲着;由于劳动者科技素质和家庭困难程度的差别,村组之间粮食、水产、畜禽、水果等专业致富冒尖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户与一般农户的经济状况差距越来越大,也加剧了农业布局的不稳定性及其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2.4 作物布局随意性——拳头产品难壮大因缺乏“科学发展原则、区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布局、试验示范引导”,农民在种植作物布局上出现了很大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绿肥和其他豆科植物等养地作物减少,根深耗肥作物增加;好田好地复种指数降低,水田双季稻改种单季中稻,纹枯病严重、产量低的太湖糯等品种面积逐年盲目扩大,优质稻大米品牌因“小而不大、少而不精”难以在市场立足;蔬菜多熟改少熟,兴国宝塔湖春潮牌湖蒿、军垦南瓜等生态名牌因耕作不当、土壤酸化、产量低、供货不足而前景堪虞;油菜、油茶因分散种植的随意性,大部分原材料靠外地进入,富川油脂等绿色食品品牌、富川山茶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等拳头产品面临危机;苎麻种植面积逐年递减,国际知名的品种“细叶绿”逐年隐退;柑橘、茶叶、畜牧、水产等省内外知名品牌及其相关拳头产品和进一步扩大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规模等问题都处在“有认识、壮大难”的十字路口。2.5 污染现状严重性——生态平衡调控难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意识淡薄,重视不够”、“规划缺位,管理落后”、“投入不足,扶持乏力”,造成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活污水总量上升,中小企业粉尘排放、农作物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有增无减,农业环境污染现状的严重性、生态失调的难控性日益加剧。特别是近年来的农业生产发展,如“农业新品种更新”、“经济作物快速发展”、“农业集约化不断提高”、“规模化养殖迅猛发展”、“化肥、农药、农膜、激素、渔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等因素,导致畜禽粪便排放污染、饮用水源污染、部分水域富营养化、土壤耕作层破坏等农业资源污染加重[6]。2010年全县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分别达到了0.138 9亿t、279.913 1亿m3[2]。2.6 农技推广断层性——农业技术入户率低近几年农技推广断层性突出体现在全县所有乡镇农技站的解体,新成立的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使其既不是有事业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又不像有创收来源的民办企业集体。导致全县农作物种子、植保、土肥、环保、特产、农机等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难以推广到村、组,农业技术入户率低。原来有文凭、有职称和业务熟悉的农业科技人员分解到了文教、司法、行政等部门,有的外出打工。临时组合的“农技服务中心”懂业务的人员稀少,不少单位是返聘内退和已退休的老年科技人员。单位的性质决定了难以招聘和引进年轻的科技人员,这种农技推广现状成为农业生产现状的主要诱因。3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3.1 立足县情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农业强县立足山水、矿产、农林、旅游、交通等资源优势,学习近邻,科技创新,转型发展,抓住机遇,强化县域经济建设。加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力度,推行“三大合作”(农村专业合作社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机制,按照“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原则,进行三置换(以地换房、以地换地、以地换股),破解土地流转之困局,以解除“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和“名牌消失、大县难迈”之突出矛盾。通过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和改善“三农”金融服务体制,壮大“苎麻之乡”、“花果之乡”、“阳新豚(番鸭)之乡”、“阳新猪(狮子头)之乡”、“金竹云雾茶乡”和“水产大县”、“油茶大县”、“油菜大县”之成果,依托黄石“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加快城乡经济建设总体推进步伐,走可持续发展、平衡增长之路,尽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3.2 立足农业特点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3.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护农益农措施提高思想认识,加大“三农”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水产设施的建设和修复,血吸虫疫区的综合整治,改造中低产田。同时,要确保护农、惠农、益农、强农等政策性、技术性措施及时到位,如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积极响应与规范性操作;强化技术指导,按月制定主要农作物、鱼类防减灾对策与自救措施;政策性主要农作物(水稻等)种植保险;粮、棉、油、果、蔬、猪、鱼等惠农政策性补贴;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低产岗地改造项目补贴;贫困山(湖)区移民安置政策补贴。增强设施建设、政策措施、技术指导的顺利配套实施,为迅速提高农作物、特产、水产、畜牧的单产、总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3.2.2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低碳农业在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及境内气候特殊性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遵循气候变化规律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制定农业生产措施,走低碳农业之路。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在农业领域推行温室气体减排,采取措施应对和减缓气候变化,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农业是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7]。减排二氧化碳的农业措施主要有: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测土配方科学合理施肥、改造中低产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投资项目,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粮食蔬菜核心功能区、生态畜牧业区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节能,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广少耕、免耕及残茬覆盖还田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减少农田和畜禽养殖的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等)、推广新型高光效农作物品种、推广高效低碳种植技术(垄作免耕、节水灌溉、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其综合防治与统防统治等)、农作物秸秆综合高效利用、推广农村能源沼气工程及其“种—养—加—沼—肥—粮”主体优化模式等生态良性循环发展产业链[8]。3.2.3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着力培育拳头产品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克服产业布局不稳定性、作物安排随意性,以《县域立体功能规划》为基础,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建设。做好沿江设施蔬菜产业带、沿河优质油稻产业带、沿湖水产养殖产业带、沿路立体农业产业带、沿坡农特产品产业带、农场特色农业产业带、乡村休闲农业产业片、库区生态旅游产业链、老区红色旅游产业群等文章。着力推进优质水稻、双低油菜、湖蒿、金竹茶叶、优质苎麻、优质柑橘和山野菜、山野果、紫色甘薯、食用菌、杂交猪等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河蟹、黄颡鱼、小龙虾、南美白对虾、鳜鱼、黄鳝等名特水产板块。努力打造“油茶之乡”,提升民营经济层次,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农民增收种植模式,着力培育富川山茶油、金银花等特色农业拳头产品及其跨越式发展。3.3 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环境保护3.3.1 分步实施,完善体系高度重视和采取切实激励措施解决农技推广机制断层性及入户难问题;多渠道、多措施引进专业人才到基层;分阶段实施、逐步恢复或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关心下一代,搞好传帮带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推行农业操作、植保、农机等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组织学会、协会“科技联姻”工程,推行农民致富“金桥”工程,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推进农科教结合,培养科技示范户、村组致富带头人。3.3.2 保护生态,防止污染重点搞好农田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江河湖水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农业内部污染、防止中小企业“三废”污染,抓好乡村清洁工程示范,保障农民生态环保权益,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大地绿色覆盖率,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参考文献:[1]p[5] 赵知维,方永阳.我国亚热带常绿果树带北缘地区生态环境与果树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6,4(S):124-125.[6] 何中坚,明振洪,徐尤华.阳新县富河流域农业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S):56-58.[7] 李兆伟,王燕,甘爱国.依靠科技发展低碳农业[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27(6):23-27.[8] 方达福,方向亮.阳新县农业生态村建设的下屋模式与效益[J].湖北农业科学,2003,7(S):72-73.。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水稻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目前水稻栽培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高产栽培的建议。

一、水稻栽培现状1. 普遍存在的问题(1)土壤质量下降。

由于长期的单一种植和过度施肥,导致土壤养分流失、结构疏松、肥力下降,从而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2)病虫害防治不力。

由于长期的连作,土壤中害虫和病菌的种群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3)化肥农药使用过量。

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亦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2. 产量不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目前全国水稻年产量一直在5000万吨左右徘徊,距离粮食安全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需加快栽培技术的改进,提高水稻产量。

二、高产栽培建议1. 合理施肥水稻是需要养分供给量较大的作物,因此合理的施肥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建议结合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期,合理配比氮、磷、钾等肥料,科学施用化肥。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肥的用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

同时还可以采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的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养分的利用率。

2. 水育生长在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稻的灌溉需要有所调整。

例如在稻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保证水田内氧气的供应,促进稻苗的生根和生长发育。

在拔节孕穗期,要保持适宜的水分,以利于稻谷的结实。

在越冬季节,要适当降低水位,防止冻害的发生。

3. 栽培优良品种栽培优良的水稻品种是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比如超级稻、杂交稻等。

农民在栽培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适宜当地的优良水稻品种,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4. 综合防治病虫害针对水稻的主要病虫害,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水稻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的紧缺、生产成本的上升、生产效率的低下等。

针对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提出一些发展建议,以促进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土地资源紧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业用地的减少,水稻种植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中,土地资源的紧张问题日益突出,给水稻种植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生产成本上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化肥农药价格的增加,水稻种植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

这不仅影响了水稻生产者的利润空间,也加大了农民的经济压力。

3. 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以及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导致了水稻生产效率的低下。

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种植习惯往往比较保守,缺乏现代化的种植理念和技术,限制了水稻产量的提高。

二、发展建议1. 推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水稻的高效种植和利用。

可以通过推广水稻机插秧、水稻直播等高效种植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水稻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高效的水稻种质资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水平。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和土壤肥力管理,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和效益。

3. 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加强水稻产业的产业整合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以建立现代化的水稻种植基地和农业园区,整合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强水稻加工和销售网络建设,推动水稻产业的产销对接,提高水稻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要加大对水稻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为水稻生产者提供更多的生产补贴和扶持。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

然而,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土地资源有限、种植结构不合理、病虫害防控困难等。

因此,研究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对于提高我国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现状是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的耕地总面积相对较小,耕地资源有限,这给稻米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采取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

可以通过发展水旱轮作、改进田间管理技术、增加水稻种植面积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

其次,我国水稻生产还面临种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面积种植相同或相似品种的情况,这容易导致发生病虫害、品质下降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推广优良的水稻品种,实施多样化种植结构,提高耐病虫害的能力和水稻的品质。

同时,注重研究适应不同地区的优势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生产条件,推广适宜的水稻种植品种,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病虫害防控也是制约我国水稻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控,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提高病虫害防控的效果。

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最后,在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对策中,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加大对水稻育种、生产技术、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培育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推广科学耕作技术、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总之,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一些发展对策可以采取。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加强病虫害防控和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我们可以促进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水稻产业的重要性水稻是中国的主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以及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

水稻不仅仅是一种粮食作物,还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作物,水稻产业涉及到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水稻还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作物,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水稻产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水稻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及时解决和改进,促进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科技支持、环境污染严重、市场营销不足和人力资源匮乏。

当前,水稻产业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科技支持不足是一个主要问题。

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对水稻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农民仍然使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和方法,导致产量低下、质量不稳定。

环境污染也是水稻产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和水资源浪费都会对水稻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影响水稻的品质,还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由于市场营销不足和人才资源匮乏,导致许多水稻生产者难以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和技术支持,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解决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科技支持、环境保护和农药管理、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字数:213】2. 正文2.1 水稻产业的现状分析水稻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水稻产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

水稻种植面积庞大,但产量不稳定,存在着很大的浪费现象。

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导致产量低效率,生产成本高。

水稻产业链条不完善,市场销售受限,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水稻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环境问题。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一、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1.产量增长:我国水稻产量持续增长,稳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状况良好。

2.高品质要求: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消费者对水稻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供给链缺失:水稻生产环节的大面积机械化难以实现,导致农民劳动力投入大。

4.农民收入不高:由于市场供应过剩,水稻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不高。

二、水稻产业的发展趋势1.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中,逐渐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种植,保护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2.品牌化:建立水稻品牌,提高水稻的知名度和销售额,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3.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耐逆性和产量,提高效益。

4.产业链延伸:将水稻产业与农产品加工、物流和销售等环节相结合,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三、水稻产业的对策1.加强科技研发: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研发新的稻种,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性。

2.推广机械化种植:加大机械化种植的力度,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减少农民的劳动投入。

3.培育优质品牌: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培育有机水稻、优质水稻等品牌,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附加值。

4.加强品牌营销:通过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增加品牌知名度,提高水稻的销售额。

5.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种植水稻的技术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

总之,我国水稻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只要加强科技研发,提高水稻的品质和产量,推广机械化种植,培育优质品牌,加强品牌营销,促进农民增收,我国水稻产业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种植效益。

本文将介绍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

一、水稻栽培存在的问题1.土壤退化:长期的连作和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如土壤酸化、结构疏松、养分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2.病虫害防治:水稻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这些病虫害会导致减产甚至造成歉收。

3.水肥管理不当:过量的灌溉和施肥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不合理的施肥方式也会导致养分偏低或过剩,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品质。

4.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水稻的栽培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由于缺乏高效节水技术和管理手段,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5.品种选择不当:部分地区的水稻品种选择不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病虫害等因素,导致产量低下和抗病虫能力差。

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1.土壤改良与肥料管理:-实施有机肥和绿肥覆盖,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持养分。

-配合合理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施肥量,确保养分供应的合理性和精准性。

2.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轮作休闲、合理施肥、间套作物等,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高效节水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合理调整灌溉时机和水量,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

4.合理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病虫害情况选择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抗逆性。

5.推广科学耕作技术:-采用科学的田间管理措施,如正确的播种密度、适时的插秧、及时的除草等,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6.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增强农民的科学决策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思考

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思考

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与思考阳新县,这片富饶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然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

在深入探讨其现状之前,让我们先对阳新县的农业基础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拥有广阔的耕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业生产在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主要的农产品包括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水果以及各类畜禽产品等。

丰富的农产品种类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目前,阳新县的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粮食加工方面,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大米和面粉,并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

果蔬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涌现,通过对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加工,生产出果汁、果脯、蔬菜干等产品,丰富了市场供应。

畜禽产品加工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肉类加工企业生产的香肠、腊肉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首先,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大型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

这导致了市场竞争力不足,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经济。

其次,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许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产品附加值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高品质的需求。

再者,产业链条较短,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不够。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渠道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此外,资金和人才短缺也是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企业融资困难,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推动阳新县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政府应当加大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规划和引导,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企业自身要加强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我国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稻产业现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前,面临着重大挑战,粮食安全压力,无边际成本游览型竞争
和劳动力价值等因素逐步加剧,水稻产业发展出现瓶颈。

同时,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用于现代行业的转型,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改变。

在水稻生产方面,应抓住机遇,推动农业科技和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农作物的高效种植水平。

另外,技术改造的广泛运用,通过“量
子农业”等技术使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先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此外,推进农业发展依然要注重管理人员的投入。

完善条约制度,提升农业全要素科技服务水平,改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拓展贸易渠道,全面提高水稻产业生产和经营的效率和水平。

另外,支持农民参
与贸易活动,以及开展跨区域、跨行业的“互联网+农业”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满足水稻市场的供求变化,促进水稻价格稳定。

总而言之,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
基础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技术、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通过坚持
主导发展,推动农业全要素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水稻产业的高效发展。

阳新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阳新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阳新农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近年来,阳新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项指标稳步提升,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将就阳新农业发展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首先,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阳新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目前,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农业科技不断创新。

阳新县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引导农民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另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阳新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最后,农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阳新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业扶贫项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综上所述,阳新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阳新县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及高产栽培建议水稻栽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证全球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球水稻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但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水稻产量仍然相对较低。

为了进一步增加水稻的产量,提高水稻栽培的效益,有必要进行现状的分析和提出高产栽培的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产量和品质。

目前,一些高产、耐旱以及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已经广泛应用,但仍然有一些地区在选择水稻品种时存在困难。

其次是土壤管理。

水稻对土壤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提高产量至关重要。

在一些地区,农民对于合理施肥和土壤调理的知识不足,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建设也对水稻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还有农艺措施的实施和管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针对水稻栽培的高产建议如下。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的水稻品种。

品种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以及土壤类型进行。

加强土壤管理。

包括合理施肥、留茬休耕、有机肥的运用等,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和质量。

要加强对土壤的保护意识,防止过度耕作和水土流失。

改进灌溉和排水系统。

应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进行灌溉,并加强排水系统的建设,保证稻田排水通畅,防止涝灾和田间积水。

第四,加强农艺措施的实施和管理。

包括合理的田间管理,适时进行除草、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水稻的生长环境和减少病虫害的危害。

要加强农民的生产技术培训和科技支持。

通过培训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对于高产栽培的理解和应用。

加强科技的支持,针对不同地区的水稻栽培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栽培方案。

水稻栽培的高产栽培建议包括适宜的品种选择、合理的土壤管理、改进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以及科技支持等。

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并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阳新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阳新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阳新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赵知维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23
【摘要】阐述了阳新县的县情概况,分析其农业生产现状,并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县农业生产的发展。

【总页数】3页(P364-365,376)
【作者】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赵知维
【作者单位】湖北省阳新县农业局,湖北阳新435200;湖北省阳新县农业局,湖北阳新435200;阳新县特产局;阳新县特产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三峡库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J], 何文俊
2.贵州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J], 冯开禹
3.鄂东南贫困山区阳新县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方达福;方向亮;方永阳;赵知维
4.阳新县木港镇蚕桑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对策 [J], 杨明泽;赵昆松
5.湖北阳新县富水流域防汛哨所建设现状及提升对策 [J], 彭瑶君;杨红;李佳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阳新县中稻生产现状与对策

阳新县中稻生产现状与对策

阳新县中稻生产现状与对策董明锋;方向亮;方达福【摘要】概述了阳新县中稻的生产现状,分析了低产的原因,并从加强水稻灾害研究和应对性设施建设、加强对发展农机装备业的重视与支持、加强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2页(P80-80,82)【关键词】中稻;现状;低产;对策;湖北阳新【作者】董明锋;方向亮;方达福【作者单位】湖北省阳新县农业环境保护站湖北阳新 435200;湖北省阳新县农业环境保护站湖北阳新 435200;湖北省阳新县农业环境保护站湖北阳新 43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地处鄂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阳新县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属长江、汉江流域全国优质稻谷产业带[1]。

水稻(早、中、晚稻)是阳新县主要农作物,2006—2013年年平均种植面积、总产分别为4.52万hm2、24.78万t,其中中稻分别为1.17万hm2、7.65万t[2]。

中稻面积占水稻25%,产量却占30%,说明了中稻生产的重要性。

因此,对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中稻生产现状与对策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

1.1 2006—2013年平均产量未突破7 500 kg/hm2大关2006—2013年,中稻平均产量6 540 kg/hm2,产量最高的年份为2006年、2010年,均为6 750 kg/hm2,与突破7 500 kg/hm2大关相差甚远。

与邻近县市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应有明确奋斗目标[2]。

1.2 2006—2013年年均总产未跨越9万t红线2006—2013年年均总产76 537 t,最高年份是2013年89 637 t,与9万t红线还尚差363 t。

1.3 2006—2013年中稻生产未跳出增降怪模式全县中稻面积,除2008年只有0.98万hm2外,从2006年的1.02万hm2起,均是每年增加,2013年已达到1.46 万h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 t r ac t P r o d u c t i o n s i t u a t i o n o f mi d- s e a s o n r i c e wa s s u mma r i z e d i n Ya n g x i n C o u n t y, t h e r e so a n s o f l o w y i e l d we r e a n ly a z e d,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Y a n g x i n C o u n t y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P r o t e c t i o n S t a t i o n i n Hu b e i P r o v i n c e , Y a n g x i n Hu b e i 4 3 5 2 0 0)
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 属长江 、 汉 江 流 域 全 国 优 质稻 谷 产 业
带Ⅲ 。 水稻 ( 早、 中、 晚稻 ) 是 阳 新 县 主 要农 作 物 , 2 0 0 6 -2 0 1 3 年 年 平 均 种植 面 积 、 总 产 分别 为 4 . 5 2万 h m 2 、 2 4 . 7 8万 t . 其 中中稻分 别 为 1 . 1 7万 h m2 、 7 . 6 5万 t 。 中稻 面 积 占水 稻
2 . 3 机械 化 程度落 后性
Pr o d u c io t n S i t u a t i o n a n d C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o f Mi d - s e a s o n Ri c e i n Ya n g x i n Co u n t y
DONG Mi n g - f e n g F ANG Xi a n g - l i a n g FA N G Da - f u
Ke y wo r d s mi d —s e a s o n r i c e; s i t ua t i o n; l o wy i e l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Ya n g x i n Hu b e i
地 处鄂 东 南 、 长 江 中 下 游南 岸 的 阳新 县是 全 国 重 要商
大闸、 排水 站 等 多处 ( 个) , 终 因资 金投 入 少 、 年 久 失修 等 , 其 效 益 大 大降 低 。 泵 站 老化 、 渠 道断 链 淤 塞 , 致使 排 灌 效 益 微
不 足道 。 中稻 面 积最 大 的富河 流 域旱 涝 影响最 大 。 基 础 设 施
脆 弱性 导致 中稻产 量 不稳 , 单 产徘 徊不 前[ 3 1 。
2 O世纪 阳 新 县修 建 了河 湖堤 坝 、 大 中小 型 水 库 、 江堤 、
2 5 %, 产量 却 占 3 0 %, 说 明了 中稻 生 产 的重 要性 。 因此, 对 照
现 代农 业发 展 要求 对 中稻 生产现 状 与对 策 有进 一步探 索 的
必要 。 1 生 产 现 状 1 . 1 2 0 0 6 -2 0 1 3年 平 均 产 量 未 突 破 7 5 0 0 k g / h m ̄ 大 关
农艺 学
现代 农 业科技
2 0 1 5年 第 5期
阳新县 中稻 生产 现状与对 策
董 明锋 方 向亮 方达 福
( 湖 北 省 阳新 县 农 业 环 境 保 护 站 , 湖 北 阳新 4 3 5 2 0 0 )
摘要
概 述 了阳新 县 中稻的 生产 现状 , 分析 了低 产的 原 因, 并从 加 强水稻 灾 害研 究和应 对性 设 施 建设 、 加 强对发 展 农机 装备 业 的 重视
与 支持 、 加 强技 术培 训等 方面提 出了发展 对策 , 以供 参考 。
关 键 词 中 稻 ; 现状; 低产; 对策; 湖 北 阳 新
中圈分 类号
¥ 5 1 1 文献 标识 码

文章 编号1 0 0Fra bibliotek7 — 5 7 3 9 ( 2 0 1 5) 0 5 — 0 0 8 0 一 O 1
w e r e p r o p o s e d , i n c l u d i n g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 h e d i s a s t e r r e s e a r c h o f r i c e a n d r e a c t i v e f a c i l i t i e s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t r e n th g e n i n g t h e a t t e n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l a e q u i p me n t i n d u s t r y , s r t e n th g e n i n g t e c h n i c a l t r a i n i n g a n d e t c . ,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r e f e r e n c e .
感性。 阳 新 县 虽 然有 充 足 的降 雨 量 , 但 分 布 的 很 不均 匀 , 常
发 生涝 害或 干 旱 。 阳新 县 的气 候条 件温 和 , 但 有 时周 期 性 冻 害 的发 生会对 当地 常绿 果树 和农 作物 产生 较大 的影 p [ @ 3 1 。
2 . 2 基 础 设 施 脆 弱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