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次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
1、简述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1)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2)电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育信息,并对这一过程进行设计、研究和管理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2、简述教育技术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各自的特点。
第一次革命(约在公元前30世纪,原始社会末期),以专业教师的出现为标志。
使青年一代的学习,从跟随家族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转变为跟随专职教师学习,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大变革。
第二次革命(约在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的商代以后),以文字体系的出现作为标志。
象形字的出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使书写训练成为与口语同样重要的教育方法,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又一次变革。
第三次革命(公元11世纪,我国北宋时期),以印刷术的出现为标志。
印刷术的应用,出现了教科书。
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学习,也可向书本学习,从而扩大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并能长期记载下人类的知识和经验。
班级授课制相继产生,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再一次变革。
第四次革命(19世纪以来),以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出现为标志。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教育技术媒体引入教育,使教育方式又产生了一次新的变化。
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和书本学习,还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媒体进行学习,它不仅可以进行集体教学,也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不仅可以进行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教学。
使教育朝着高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3、简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对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专业课作业答案10份合并绝对100分)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专业课)答案1、信息技术教育第一想到的是()。
B、图片2.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惯称“整合”,作为一种(),有文化变革层面的意义。
正确答案:B.客观存在3、传统教学环境获得知识信息的特定地点是()。
A、特定知识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惯称“整合”。
C、整合5.杨教授开发的卡拉OK软件要有()。
正确答案:A.古音乐6.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
正确答案:B.学习型社会的形成7.中国现在从工业化社会,转到信息话社会这句还是谁说的()。
正确答案:D.江泽民多选题----------------------------------------------------------------------------------------------------1.70年代末的两个标志分别是()。
正确答案:A.电化教育的第二次起步 B.现代视听媒体进入教育领域2.物理概念至少有2个因素分别是()。
正确答案:A.横波的描述 B.质点的抽象3、数学的交流手段是()的话语体系的一种()的交流。
B、特定C、技术4.超市出现的最大优势()。
正确答案:A.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人 B.促进商品繁荣5.发展远程教育和(),建设全民学习,身学习的()。
正确答案:B.职业教育 D.学习型社会6、思想观念的转变可以影响()。
A、企业B、学校C、个人1、1980年,《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期刊成立。
对2.一般认为,主体客体化即“客观化”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而客体主体化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
正确答案:错3.黑板的功能是表现出画面的一个媒体。
正确答案:对4、在技术哲学话语中,在面向社会问题的技术哲学考察中,技术是一个固化的定义。
错5、教材的概念和教材的形式发生变化不是一种文字概念,不是一种书本形式,不是教材的概念,而是资源的概念,不是定量的概念,而是超市的概念。
对6.封闭环境与开放环境的关系是教学环境的变化。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学赵鑫中国教育报早于1998年5月6日开辟题为“制高点专题新闻”的专栏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1985年初,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向法国总统提交的根据一切教育都应不断传授新知识,造就形式所需人才的目标出发,对未来的法国教育提出的九大基本原则中的第八条“利用现代的传播知识的技术充分表达了现代手段传播的文化的必要性,为那些因地理和社会方面的不利因素而无法入学的人提供学习机会,为一切有愿望学习的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AECT2005年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是一种工具,在当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普遍应用了大量的工具,同样在教育中应用的各种工具也可称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方法,利用相关的原理和规律优化教与学的活动。
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物化技术;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一直伴随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技术的兴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18世纪和19世纪的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思想,而且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教育技术的兴起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中国的教育技术是在20世纪20年代引进欧美试听教育的基础上,以“电化教育”为名而发展起来的。
技术是人类为了提高与自然的交互能力而发明的与发现的工具与方法,是人类机能的扩展和延伸;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外技术可以引发社会生产关系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变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催生了信息技术,信息文化产业等,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促进了社会民主化进程;技术还可以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网络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运用网络展开学习,娱乐等文化活动。
现代教育技术测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技术——
2.教育信息化——
3.学习资源——
二、选择题
1.提出“强化”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布卢姆 B.布鲁纳 C.加涅 D.斯金纳
2.“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
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 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
A.操作与练习型 B.辅导型 C.游戏型 D.模拟型
2.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的辅导型模式中,计算机扮演了( )。
A.学生的角色 B.教师的角色 C.出题者的角色 D.学生家长的角色
三、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教学媒体与环境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媒体
2.多媒体教室
3.校园网
4.微格教学
二、选择题
1.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三、简答题
1.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资源的概念有何异同
2.教育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
3.多媒体素材包括哪几种类型其常用文件格式和获取方式有哪些
4.图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流程。
5.结合所学专业,围绕某个知识点,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个演示型多媒体教学软件。
6.简述网络课程的基本构成,图示网络课程的开发流程。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1.11.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以及研究内容(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2.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3.主要掌握的教育技术(1)现代教学环境建设、管理与应用(2)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理论与技术(3)教学系统设计与开发理论(4)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4.教育技术发展过程(1.)四次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第一次:专职教师——教师中心主要特征是“儿童被集中起来,由专人进行教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资源得到了根本性开发——教师劳动的职业化。
这次分工大大提高了教育活动的效率,为后来“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书写文字和印刷术发明——书本中心这次革命改变了口耳相传的单一信息传播方式,使教育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资源获得了大面积的推广——教科书使用的普遍化。
第三次:编班分级教学——课堂中心第三次教育革命是开始对大量学生机型编班分级教学教师和教课书的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次革命会后来的“课堂中心”带来了契机。
第四次:教育技术——教育大众化、终身化、信息化,学习的自主化和创新化第四次教育革命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快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任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开拓更多的教育信息来源。
真正发挥它们的学习主体作用。
(2.)美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在美国,教育技术从一场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动到形成为一个专门的时间领域,总体的发展脉络有三条:【1】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各种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依靠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教育学2013秋第二次在线作业3
教育学2013秋第二次在线作业3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得分:01. 《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昆体良B. 夸美纽斯C. 洛克D. 斯宾塞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02.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A.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正确答案:A 满分:3 分得分:03. “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 自觉积极性B. 启发性C. 巩固性D. 因材施教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4. 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A. 美育B. 体育C. 德育D. 智育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05.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A. 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C. 培养劳动者D. 推进素质教育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06. 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
A. 教师讲授过程B. 学生学习过程C. 校长管理过程D. 教材呈现过程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07. 素质教育是()。
A.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B.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C.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D. 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个体的教育,是正在发展的教育正确答案:C 满分:3 分得分:08. 小学阶段政治教育和基本思想观点教育的重点是()。
A. 正确的政治方向B. 对事物的正确认识C. 道德行为规范D. 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9.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
A. 家庭教育B. 社会教育C. 学校教育D. 一切教育正确答案:D 满分:3 分得分:010.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是()A.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B.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C. 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D. 教育目的可以取代教育目标正确答案:B 满分:3 分得分:011.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讲义
1、主机:主机从外观看是一个整体,但打开机箱后,会发现它的内部由多种独立的部件组合而成。下面介绍一下电脑主机的各个部件:
(1)电源:电源是电脑中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它的作用是将220V交流转换为电脑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电,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设备工作的稳定性,进而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
第四讲网络应用
一网络基本概念…15
二网络的分类15
三Internet的意义15
四IP地址16
五域名地址及其意义16
六网络浏览器的应用16
七电子邮件及其地址16
八收发电子邮件17
第一讲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盘制造技术和高清晰度电视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时间内,能使学生学得多一些、快一些、好一些,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5)基于互联网的远程通信教学方式
(6)虚拟现实仿真教学方式
虚拟教学系统分为原理教学和动态教学。原理教学主要指的是传统的课件制作,把课件中的图片做成动态三维的形式,改变教育模式,不用再通过乏味的幻灯片技术教学,将教学步骤完美的融合到教学中,让学生不在死守在书本上面,却又心不在焉的想着自己的事情,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所有的教育步骤一气呵成,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动态教学就是把物理化学实验中一些大型不易操作的实验或一些因含有有毒气体学生不能进行操作的实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操作,丝毫没有束缚之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现代教育技术》PPT课件_OK
合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10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师必须突出以下能力 学会学习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信息运用能力
11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45
4.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
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 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发展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 系适应信息时代对新一代公民教育的基本要求。
46
4.信息化教育 主要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
媒体技术指对教学媒体进行设、开发、利用的技术。 媒体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视听教育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
视听传播 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 程序教学
21
程序教学
小步子教学 积极反应 即时反馈 自定步调
减少错误率
促进了系统系统设计教学的发展 推动了个别化教学
教学机器
程序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4
实验课注意事项:
实验课前:请不要随便触摸实验仪器。 实验课上:一切听从指导老师的安排,出现问
题请举手向老师提问。 实验课后:由学习委员指定实验小组整理实验
仪器,打扫实验室。
5
第一讲 教育技术概述
6
主要内容:
一、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二、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三、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四、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 五、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范畴
01-现代教育技术-1章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领域
1.课程开发 2.教学设计 3.远程教育 4.软件开发 5.教学实施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与学的手 段,展示教学内容,评价学习成果, 开展互动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虚 拟性教学和情境化教学,提高学习 者兴趣,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具有 个性化、多媒体化的特点。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领域
视听教育
以视觉媒体和听觉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育活动。 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过渡到 视听教育阶段。20年代末出现了有声电影,并很快被应用于教 学活动中。同时,有声幻灯和无线电播音等技术也相继在学校 中应用。当时,美国还成立了一些广播学校,如俄亥俄州广播 学校、美国广播学校、世界广播大学等。世界广播大学曾经用 24种语言向30多个国家播放文学、经济、电子、航空、天文等 教育广播课程。40年代,美国军方利用广播、电影等手段进行 了大批量、高效率的人员培训工作。40年代以后,录音、电视 等技术也开始应用于教学,还出现了语言实验室。到50-60年代, 闭路电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育技术》P7-8。东北师大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 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实现教育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理论、策略、 方法及其实践活动。 此定义强调了四个问题: 一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即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 学活动中,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又是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主要 对象。 二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基础,即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为指导,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其中系统科学理论与现代学 习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思想,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 术是最主要的应用手段。 三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目的,即要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 优化,使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教育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四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方式,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体 现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策略、方法,要从事现代教育技术的实践活 动。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专升本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潜在课程:指学校潜在课程指学校内部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式课程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总和;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首先,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机构和组织的体系;其次,教育制度是指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与运行的一整套规则;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4、课程:“课程”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首先涉及到对学校教育内容的组织;其次,课程也涉及到对预定的教育标准或目标、预期的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定;再次,课程还涉及到对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据此,可以将课程定义为: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即给教学、教育活动提供方案;作为方案,课程是学校各类教学、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或“蓝图”,各类教学、教育活动则是课程的实施或具体执行;5、主体性原则:所谓主体性原则,一般来说就是承认、重视并坚持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则;二、简答题1、简述教学过程的规律答: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个体认识的过程;2教学与发展相统一的规律,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我们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学生身心两方面的发展;3教和学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和学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教与学两种活动既是双边活动又是双向活动,还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它们有区别又有联系,两种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教学要素的整体性规律,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多种要素,各要素是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之中的;2、简述教师应当具备的素养答:现代教师的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三大方面的内容;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我国人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之情以及勇于坚持真理等内容; 教师的职业素养应主要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全的人格也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的特殊规定;这是因为,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而教师历来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灵魂工程师,首先必须有美好的心灵;在今天,拥有丰富的知识已不再是为师者的决定性条件或主要素养,高尚、健全的人格才是为师者的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道德: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第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第三,尊重同事,团结协作;第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能力素养;教师应具备如下基本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3、简述潜在课程的特点答:内容的渗透性和差别性;潜在课程的内容渗透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由于学校间客观条件和长期形成的传统不一样,潜在课程又具有了差异性;内容上的全面性;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全面地包括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概念上的相对性;潜在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相互联系上的非系统性;潜在课程在影响学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逻辑步骤,没有前后相继的知识线条等;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答:教育评价的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因此说作为教育管理本身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教育评价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但实践已经证明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可以归纳为:1鉴定功能;2导向功能;3激励功能;4诊断功能;5调节功能;6监督作用;7管理功能;8教育功能;5、简述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影响的特点答:1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更为主导的作用;2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程度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3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这种影响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它对个体身心发展有时可能起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以有时可能起不利的、消极的影响;4人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环境的影响;由于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在环境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不但能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不仅是环境改造人,人也可以反过来改造环境,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那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环境消极决定的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三、论述题1.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用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原理论述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答:经济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是客观的,教育所以能对经济发展起如此巨大的作用,是因为: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成为现实的劳动力,从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一支能在科学上有发现,生产技术上有发明的科学研究和设计队伍;同时,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是举足重轻的;2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在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并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即在科学技术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教育也是科学技术知识扩大的、高效的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高等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发挥着创造、发明、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教学促进科研,科研提高教学,使高等学校成为出人才、出成果的基地;另外,高等教育还通过多种途径帮助人们形成与现代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如竞争观念、效益观念、价值观念、协作观念等、态度、行为习惯等,并作为调整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和协调作用;第二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这是20世纪后半叶在美国一些学校进行实验的一种,由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其基本做法是,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别作业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首先是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最优秀的教师任教;然后是小班讨论研究,每个小班20个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学生负责,研究和讨论大班上课的材料;最后是个别作业,其中部分作业由教师指定,部分作业由学生自选,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三种形式的时间分配大致分别: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讨论占20%,个别作业占40%;2、非指导性教学:非指导性教学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3、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教学内容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有次序有步骤的进行,并且尽可能快速的促进学生身心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4、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所做出的一种总的设想与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就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这一实践活动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质量规格,是教育者对教育活动所培养的人的规格的总预期;5、大教学论: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着的教育学专着,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着作;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学的特点答:教育的本质就是,正确的爱,赏识,理解,尊重,放手,反思,引导;中国的教育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看清教育是什么,不是像垃圾桶什么东西都能向孩子灌输,重要的是连家长自己的定位和教育方法都得不到反思和思考;教育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1学校教育逐渐普及;2教育公共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生产性不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2.简述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答:首先,社会文化影响着教育;一是文化作为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内容的状态,影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二是文化影响教育的模式、方法与手段等,特别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其教育的内容选取、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采取的方法手段等都有显着差异;其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巨大,既可以通过对文化的传递、发展、交流、整合,而促进文化的发展;也会因为教育不当而导致文化的扭曲、缺失,甚至中断;3.简述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答:教育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与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一个由思想萌发到确立学科意识再到系统发展的较长时期,主要分作三个阶段:1前学科阶段:这一时期主要表现为经验的总结与积累;早期的教育学家根据其教育实践,从不同层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散见于哲学的、伦理的、政治的论着和学说中,尚未能构成完整的、系统的体系;2 教育学学科的独立阶段:在文艺复兴运动后的近代欧洲是教育学理论产生发展和不断完成的阶段;这一阶段发展起来的教育学理论可称为经典教育学理论;3教育学的系统化阶段:19世纪以来,教育学在发展中形成了很多派别,经历了新的分化和改组出现了新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跨学科特点、研究的细化、研究的多元化;4.简述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答:1找准原因,对症下药;要使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取得实际效果,就必须调查研究,掌握后进生的特点,找准导致他们暂时落后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寻找闪光点,增强自信心;自尊心的满足和自信心的树立对推动后进生的进步至关重要;老师要注意鼓励后进生,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和表扬,让他们得到尊重,重拾信心;3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教师要主动亲近后进生,用爱感染他们;讲道理要深入浅出,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从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4抓住时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要善于抓住转变时机;教师要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勇敢冲击;5注意反复,坚持不懈;后进生的个别转化教育是长期性的工作,进步过程也不会都是直线的,教师要有耐心和决心,帮助后进生不断进步;5.现代社会教育的差异性答:现代社会教育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首先,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一是教育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其次,资本主义教育的特殊性;一是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二是建立了体系比较完备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不断推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此外,资本主义教育还有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地推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新方法、产生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等特征;三、论述题1.论述网络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答:络时代将产生教育模式的“三大裂变”:1阅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线性的文本阅读,将让位于非线性的超文本阅读,以链接和组合提供高效的检索和更多的信息;单纯的文字阅读将发展为多媒体电子读物,使阅读和感受、体验有机结合;2写作方式的变革;从手写方式走向键盘、鼠标、光电扫描、语音输入等电脑写作;单纯文字写作转变为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写作;学会进行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交互式的写作;3计算方式的变革;由单纯手工数学计算走向学会使用电脑高速计算;电脑语言将成为文化,去整合传统的读、写、算;图像、声音和影视的数字化,使虚拟现实变成学习的一种方式,数字化将强烈地影响到教学;由此网络时代对教育提出了三种培养模式:1培养目标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很强信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与加工能力的新型人材;2培养内容应侧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使之具有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不强调直接教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并确保有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以便与“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换代的发展趋势相适应;3培养方法应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能适合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第三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教育价值:教育价值就是指教育活动的有用性或者说是“效用”,是人们有意识的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教育时,对教育活动有用性的看法和评价;在审视和判断教育的价值时,人们总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为根据的;2、活动课程: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杜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3、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做法如下:⑴布置各科实验室作业室,按学科性质设置参考书、实验仪器、标本等学习用具,设教师1~2人;⑵每个学生遵照作业指定的指引,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将学习内容分月安排,与教师订立月“学习约”;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指定作业,并公布在作业室内;⑶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安排学习速度和时间,可以与教师、同学共同讨论;⑷学生完成本月“学习约”规定的内容并经教师考核合格后学习下一个月的内容,并将成绩和进度登记在学习手册上;4、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着;学记的内容极为丰富与深刻;在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师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论述;学记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着;它的产生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二、简答题1.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共同性答:第一、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第二、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三、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四、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第五、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第六、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第七、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依靠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遵循规律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基本理念;2.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答: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第一,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学校教育能够为学生设计系统的教育影响;第三、学校教育能指导学生选择、成长;第四、学校教育有教师的科学指导3.简述个人本位论价值取向的必然性及局限性答:必然性——个人本位论有其历史必然性;它的鼎盛时期是18世纪后半期,主要代表人物卢梭所期望教育培养的自然人实质上是一种与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人;可以说以卢梭为代表的个人本位论在自由资本主义形成时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尤其是在反抗封建的社会制度对人的压制,弘扬人的主体性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局限性——对于个人本位论来说,在对个人主体性张扬的同时,他们忽视了个体存在的社会制约性,甚至把社会臵于与个体对立的地位;4.简述班主任的教育机智答: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班主任的教育机智,归结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其综合运用各种教育能力达到娴熟地步的表现,是智慧、理智、胆识和意志四者的独特结合和巧妙运用;二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对平时积累的教育经验深思熟虑的结果;如果没有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长期而深刻的了解,如果没有把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心理脉搏,班主任就不可能当机立断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三是,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其职业的特殊要求;一个班主任必须具有高度健康而稳定的情绪,他应当有能力把自己个人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情感之外,他必须高度重视自己言行的后果;因而,讲求“教育分寸”并做到恰如其分,是教育机智能否得以有效发挥的关键;5.简述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答: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教育本质的看法,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造”;2在课程方面,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课程理论;为了使教学适合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杜威主张教材心理化;3在教学方法方面,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他所强调的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杜威所强调的从做中学的方法具有鲜明的启发教学的特点:首先,注重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其次,注重发现式的学习方法;再次,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4在道德教育理论方面,道德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杜威把学生民主素质的养成视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他主张用新个人主义替代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一致;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5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 “教育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着名的教育目的论;三、论述题1.谈谈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影响答: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它的出现对教育的影响、冲击是空前的,它要求教育对社会转型的适应,避免所培养人才成为不懂时代变化、发展的“庸才、蠢材”;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不能培养素质不适应时代需要的“废人”;为此,教育必须进行系统的改革:确定知识经济价值观——包括认识到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把重视知识、尊重人才落到实处,不断地学习知识,树立终身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通过普及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重视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全体国民的综合素质;加速知识的社会运用转化——即要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发展科技中的作用加强,社会有效地促进科技的生产力转化;。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报告1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实验报告
盘中教育技术学文件夹内,新建一个文件夹“第一次作业”,将文件命名为“第一。
以相同的方式录第二段音,文件名为“第二
,生成“第二次录音(2)”,Begin为0:01.000,End为
,保存为“第二次录音(2)”。
Begin为0:10.759,End为0:17.568,Begin为0:28.000处点击右键,选择Paste
Copy,再右键Mix Paste,弹出一个窗口,行的数字变成0,L行的保持100,并打钩,完成后可以看到上面的波消失了,下面波没
变成了直线,试听发现那些变成直线部分基本上没有声音。
打开另一段录音“第二次录
Restoration下的Noise Reduction,
Select Entire File,预览一下,调试降噪减
确认操作页面停留在对第一次和第二次录音合并的文件上,点击File选择Save As,命
盘中教育技术学“第一次作业”的文件夹。
《现代教育技术学》二、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3
视听传播(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二战后,传播理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影响视听教 学领域,使得视听教学观念演变为视听传播。
传播理论 早期的系统观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4
传播理论对视听教学的影响——教育技术 现念从静止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
1. 应用传播过程的观点,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都置
1. 强调视听教学领域用以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手段是运用经过设计
的完整的教学系统——教学产品,解决特定的教学问题。
2. 教材和媒体是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由课堂教师自行
决定使用与否的“辅助教具”。
3. 每个教学系统都具有特定的目标与功能,将各个部分(内容、方
法、媒体等)组合成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系统,即教学产品, 需要有一个具体的设计过程开发“产品”,必然会引出开发该产 品的“过程论”思想,这就为教育技术引人“过程论”提供理论 依据。
20世纪末,有声电影、广播录音技术的发展; 视觉教学概念不能涵盖当时的教学实践内容; 二战期间,美国在工业和军事训练中发展视听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取得巨大的投资效益。
视听教学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肯定,并 且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研究。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2
经验之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
戴尔 E.Dale 1946)
1 B、分支式程序模式 分支式程序教材是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采用一些补习环路来修正错 误,以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 n na’ na nb nb’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20
2
3
4
n1
nc nc
个别化教学技术
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
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讲座知识点汇总
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信息化教学的背景2、知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价值3、熟悉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4、建立良好的教学技术意识关键词农远工程;教育技术;课程;评价一、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1、发展趋势:教学点:模式一升级为模式二光盘播放升级为数字资源全覆盖小学、初中: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二、学习终端的变化趋势三、学习环境的变化趋势1、有线互联移动互联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校园智慧校园2、教育技术已是信息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习基本目标a.感知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领会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特点;b.了解信息时代的课程改革,体验新的课程形态;c.学习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d.初步具备信息化教学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行合一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后巴别塔时代,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约公元前14世纪,铁器时代,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六世纪中国隋代刻板印刷,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19世纪,、广播、电视的使用。
第五次: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2、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认识广泛的应用性——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信息技术已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之一。
新的学习秩序正在建立、新的学习生态正在形成学习目标1、领悟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了解技术环境中成长的学生3、知道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技术;改变;学习者;信息化提纲1、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2、信息时代的教与学3、实践中的教育技术思考4、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一、信息技术教育价值观1、技术改变了历史、生活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人际交往方式、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世界(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知识革新的推进器。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
填空题1、从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来理解,它涵盖了两个内容,一是(要研究教学中的物化技术)二是(紧密结合分门别类的不同学科研究教学过程如何利用物化技术和理论)。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
6、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较符合从(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个体到一般)的人类认识规律,是指导我们运用媒体和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
7、从教育传播理论和传播模式可以看出,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教育信息)和(教育媒体)。
9、目前,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信息技术的课程整合)和(网络教育)。
3、图形、图像媒体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过程的(系统性不强);另一方面是不利于对(知识)进行概括。
4、文字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储存)、(信息交流)和(传播功能),使概念的表达,复杂的问题的描述简洁明了,并且能(分度概括)各种极为抽象的结论。
2、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模拟声音的;4、数字化音频在存储和传输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压缩,根据所需获得质量的要求,这就需要选择相应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1、视频与动画一样,也是由一幅幅以一定速率播放的(图像)组成,从而使观察者获得连续的感觉。
1、(超链接)是PowerPoint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使多媒体课件由原始的线性结够以(非线性结构)出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调用其它应用软件或程序,更适合人们思维习惯,也使多媒体课件能整合更多类型的多媒体素材。
2、一个闭合的超级链接通常由“(出点)”、“(目标)”和“(返回)”几个要素构成。
2、多媒体教学运用的基本过程是在综合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科学自身教学特点)等多种专业知识完成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以某种开发平台为基础进行()的过程。
3、(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实施教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和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更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0115)《现代教学技术》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15]《现代教学技术》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判断题]广义的教育技术的概念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一切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电化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A:重“电”轻“教”B:重“教”轻“电”C:重“硬”轻“软”D:重“教”轻“学”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A:共识律B:谐振律C:匹配率D:交换律参考答案:D[单选题]现代教育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是:A:以学习过程为中心B:以学习者为中心C:以学为中心D:以教为中心参考答案:B[多选题]我国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是:A:网络化B:多媒体化C:科学化D:系统化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系统科学论的三大原理是指:A:整体原理B:反馈原理C:有序原理D:系统原理参考答案:ABC[判断题]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促进了CAI(计算机辅助教学)向智能教学系统的转化。
参考答案:正确[填空题]教育技术学的目标是。
参考答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填空题]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是。
参考答案:学习过程。
[论述题]简答: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参考答案:答: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如下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技术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是: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技术的科学,它源于教育技术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育技术的实践,为教育技术所运用并为教育技术实践服务。
[论述题]论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教育信息化对教学和课程影响”的相关问题:(1)为了应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挑战,教师应该怎么办?(2)举例说明"利用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参考答案:答:为了应对教育信息化提出的新挑战:(1)教师应该提高的信息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2)教师应该适应信息社会的变革,包括:1)从具有专业知识到具有综合知识的转变、2)从学校学习到终身学习的转变、3)学习方式的转变;(3)教师应该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要增加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2)要善于鉴别、选择、整理教学资源;(4)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校的教学形式;(5)教师应该不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向深入。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在《教育大词典》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2.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1)视觉教育阶段:19世纪90年代,幻灯机介入教育领域。
20世纪初,无声电影开始应用于教学。
1906年,它出版了一本介绍如何拍摄照片、如何制作和利用幻灯片的书,书名是《视觉教育》/(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线电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介入教育领域。
(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程序教学机也风靡一时,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阶段,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和理论观念更新,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3.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
受美国视觉教育的影响,以及伴随20世纪初幻灯、电影等传入我国,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开始有人利用幻灯和电影进行教学。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各地也开始建立电化教育机构。
全国80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许多中小学也先后建立了电教机构。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至此,教育技术学科建立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判断)4.教育技术的定义:(1)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研究内容是对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开发:指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2)AECT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及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
3.教育资源——指教育系统中支持整个教育过程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实现一定的教育和教学功能的各种资源
4.课件——含有具体学科的教学内容的课程软件
三、简答
1、什么是学习资源?主要分那几种类型?
2、简述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13.ABCD法和内外结合法
14.发现学习法
二、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
2.“94AECT”教育技术定义
3.学习评价
4.混响
5.白平衡
参考答案: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又称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并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三、简答
1、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你认为信息化环境中师生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3、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设计多媒体课件主要包括那些环节?
参考答案:
1、答: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的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其主要特征从技术上看表现为:
④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2、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陈各种,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要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改革;要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
第二次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教案——第三章 教学媒体
(第3次课2学时)【授课题目】第三章教学媒体【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重点理解教学媒体的概念及特性,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掌握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
【教学重点】教学媒体的概念和特性,选择的依据。
【教学难点】教学媒体的选择。
【教学过程】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课堂环境: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第一节教学媒体一、媒体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
也称媒介,意思是载有信息的物体;原义是“介于两者之间”,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勿;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
一般指报纸、书刊、广播、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等。
媒体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没有承载信息的物体,例如,一张白纸,一张没有写字的胶片,或者一盒空白录音带,录像带就不能说是媒体,而只能说是书写、印刷或录制用的材料。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a”,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
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声音、符号、图形、图像等。
媒体呈现时采用的符号系统将决定媒体的信息表达功能;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刊、挂图、画册、报纸、投影片、计算机磁盘、录音带、录像带以及相关的播放、处理设备等。
习惯上把媒体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类。
硬件是指那些储存、传递信息的机器和设备,如照相机、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光盘机和计算机等。
二、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就是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如:印刷的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幻灯片、电影片等。
现代教学媒体:指直接介入教学活动过程,能用来传递和再现教育信息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工具。
教学媒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
“传统”与“现代”都是一个比较模糊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
我们一般认为,像过去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挂图、模型、教具等称为传统教学媒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被开发引进教育领域的一批现代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光盘、电子计算机等软硬件及其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室、多媒体电脑机房等等,都被统称为现代教学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第1章(第二版)信息化教育概论
一、信息化教育的含义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 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能力 主要是8种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 息效益、信息协作和信息免疫能力。 (P11)
ppt课件
15
1.2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1.2.1 信息化教育的定义和特征
一、信息化教育的含义
教育方式——信息化教育是属于现代教育 范畴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不只是一种新
的教育工具,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一种新的教育 内容传递形态,或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 所有这些的综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是一 种人-机-人,人机协作、人为主、机为辅的信息
一、信息化教育的含义
优化教育过程——优化教育过程,就是教 育者和学习者,以及教育任务、内容、手
段、方法、效果等,及其相互关系,都处 在良好的状态,做到整体优化。 (P11)
优化的标准:一是最大效果;二是最少时间。
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学得多些、快些、
好些,能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 (P14)
ppt课件
21
1.2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1.2.2 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ppt课件
22
1.2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1.2.3 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一、信息化教育的功能
基本功能——优化教育教学。(P14)
ppt课件
23
1.2 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1.2.3 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信息化教育的作用
提高教育质量 (P14) 提高教学效率 (P15) 扩大教育规模 (P15) 促进教育改革 (P16)
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 是电化教育, 是信息时代的电化教育。视 听教育是工业时代的ppt课电件 化教育,信息化教 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电声媒体?请列举出常见的电声媒体。
(2)录音有哪些教学功能?(3)请写出录音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4)在录音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什么是电声媒体?请列举出常见的电声媒体。
答:电声媒体是以电声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类教学媒体,它是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无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言实验室。
(2)录音有哪些教学功能?
答:录音在教学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①典型示范,反复训练。
②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③因材施教,照顾差异。
④及时反馈,自我评价。
(3)请写出录音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答:①示范法。
为学生提供规范性的听觉材料,便于学生的模仿和训练。
教师要采用灵活机动的方法对学生加强指导。
②比较法。
为学生提供听觉的对比材料,指导他们分析比较、区别异同、分辨正误、加强练习。
③情境法。
为教学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通常和其他媒体配合使用。
④反馈法。
随录随放,使学生真实、迅速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以利改进。
(4)在录音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发挥录音作为听觉教学媒体的优势。
应进一步挖掘录音教学的功能,深入研究录音教学的方法,使得录音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②做好教学设计。
根据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录音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目标、使用方法,认真评价使用效果。
③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进行教学现场实地考察,提前试机,避免临时手忙脚乱,影响教学效果。
④课后应做好总结和评价。
2.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多学科与计算机综合应用的技术,它包含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号的数字化处理技术、音频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压缩处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技术,是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多学科综合应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主要有如下特征:数字化、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和协同性。
3.什么是Internet?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哪些?
答: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中文译名称为“因特网”。
它并非一个具有独立形态的网络,而是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类型各异的、规模大小不一的、数量众多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在一起而形成的网络集合体,成为当今最大的和最流行的国际性网络。
Internet的接入方式有如下几种:1.传统拨号上网。
2.ADSL。
M方式。
4.无线接入。
5.Cable Modem接入。
4.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与学习行为,其实质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数字化的环境和资源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改变传统教学中各要素的作用关系,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信息技术应当服务与课程。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使教学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注的是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
5.什么是教学设计?授导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由哪些环节构成?结合你的教学实践叙述一节课的设计过程。
答: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规划过程。
授导型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含:学习者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教学策略的制定以及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等方面。
下面我就自身的教学实践简述一节课的设计过程:
1、分析、确定单元目标
(1)分析学生、课程学习的特点
(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2、界定问题、主题
(1)问题/主题/项目的确定应与单元目标一致,具有趣味性、吸引力和挑战性
(2)应当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或法则
(3)充分描述其产生的情境、恰当地呈现/模拟、描述对问题的可操控方面
3、提供案例、范例
(1)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提供与主题学习任务有内在联系的案例
(2)学生学习案例,考察其与主题学习任务之间的异同
(3)案例要有益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关联
(4)案例必须能描述问题的复杂性,不能以简单化替代复杂化
4、选择、创建量规
(1)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形式,选择、创建科学的评价量规
(2)量规的选择/创建要符合学习目标、主题任务、学习者心理特点的需求(3)量规应当建立在教师和学生共识的基础上,并且事先要告之学生
5、准备资源/技术
(1)围绕学习任务,匹配信息化学习资源/技术支持(结合传统学习资源/技术)
(2)确定资源获取方式。
由教师提供,还是学生根据任务自行查找?如果教师提供,则教师先要寻找并认真评价相关资源,以确保学生获得可靠的、有用的信息;如学生自行查找,教师则要设计好查找目的、要求、策略,以免学生漫无目的,浪费时间
(3)确定技术的工具作用,特别是认知工具的作用
6、设计活动过程
(1)告知学生需要怎么做才能完成任务?需要遵循哪些步骤才能完成任务?(2)围绕学习需求,设计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形式
(3)把个性化学习、小组协作/交流学习和班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7、组织实施
(1)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2)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反思学习活动的进展
(3)对学生提供学习建议、咨询帮助和心理激励
8、评价反思
(1)学生展示学习结果(作品),并说明结果产生的过程
(2)按预定的量规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外在人士评价(3)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学习过程的得失,并提出改进策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在上课前,我以精美的课件把孩子们带入漂亮的棉花之乡,并以棉花姑娘自我介绍和孩子们打招呼的形式,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我说:“棉花姑娘多可爱,多漂亮呀!可是不久前,棉花姑娘生病了,都会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它们都能治好她的病吗?”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教学中力图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
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
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摘棉花、送生字宝宝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棉花姑娘身上的小黑点是什么呢?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在简单介绍蚜虫后,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盼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接着我这样过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燕子说的话。
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通过换位读、同桌读、男女对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之后,我相机质疑:还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治病?他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孩子们根据教学提示,在小组内合作学习3-5自然段,以每组推选金话筒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
在这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引
导学生揣摩语气,个性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求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
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当七星瓢虫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后,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第6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