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专题四综合技能培养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学案苏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导入新课清风细柳淡月梅花A、摇、映B、舞、隐C、扶、失二、考点透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的语言更具凝炼、含蓄等特点。
诗歌的语言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着特定的含义,如比喻义、隐含义、暗示义等,它们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等方面有着突出的艺术效果。
理解诗歌的语言是读懂诗歌的前提,鉴赏诗歌的语言则又是诗歌解读的深化。
古诗词鉴赏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是呈现频率较高的命题形式。
古诗词语言鉴赏部份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1)品评诗歌中的炼字艺术或“诗眼”。
(2)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义、色彩、情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
(3)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确认、概括和评价。
三、自主学习指出下列诗句中划线的词的词性,并对其中一句进行赏析。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交流展示总结规律:五、提问方式1、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甚么?2、某字历来被人们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甚么作用?3、这首诗某句中的某个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哪个字?请赏析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字,你同意这类说法吗?六、课堂示例1、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最后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甚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炼字
李白这时候正遇赦,心情轻快,眼前景物 也显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享着欢乐和喜悦: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诗人笔下的自 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 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 了团圆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 华》作“雁别秋江去”。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 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 用拟人化手法写雁儿懂得人情,带走愁心,并 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 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山衔 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 “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
提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 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 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 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真题示例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 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 上的作用。(04浙江)
课后作业1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 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 /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 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 衬。 (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 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 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 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诗歌语言鉴赏--炼字及答题模式
【提问】诗以“微风”开头,并贯 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2021/3/15
参考答案
全诗以微风开头: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 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 风吹来。后文不见“微风”字,它却贯穿全文, 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参考
直接点明“夜归”,刻画出归客倚杖蹒跚 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
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 凄凉, 烘托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反衬归 客急切归家的心境。
最后
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场面结束。 与先前的凄凉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 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2021/3/15
迁移训练1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步骤四)4、总结该联如何点明主旨,突出诗眼。
颔联形象地写出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2021/3/15
迁移训练2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 杂念.毒龙:指世俗杂念。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 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 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 妙, 为什么?
2021/3/15
2021/3/15
迁移训练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端 居 李商隐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鉴赏诗歌的语言:1.炼字
【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
王杜字所有。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这道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 上回答。第一步应选通读全诗,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及内容大 意;第二步分析第二联的诗句含意以及 “ 空 ” 字在诗句中的 含义及对描写人物情态的作用;第三步从诗歌的思想感情角 度来分析“空”字对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 答案 “空”即“徒然地”,它即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 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 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018年高考语文技法点拨
鉴赏诗歌的语言
1. 炼字
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
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
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一、设问方式 1.已明确关键词 步骤一:确定关键词
二、答题步骤
(1)某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 确定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因为有的题目在题干中已明确了 哪里? 关键词在某联(句)中;从词性上看,应重点关注动词、形容
形容词活用情况。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 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
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
水画。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某句(联)中最精彩的是哪个字?作用。 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2)从“造境”的角度分析,看该字在营造意境(氛围)方面
高考考点聚焦:鉴赏诗歌语言(炼字)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1.套用法。 试题中常见的“炼字”有两种。一是动词。动词的使用常常能对诗歌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可使诗歌的意象化静为动,更加形象生动,具有动态美。二是形容词。巧用形 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 如临其境。因此,考生可以记住各类词的词性,以及它们作关键词时通常具有的作用, 答题时可直接套用。 2.删换法。 先整体把握诗歌中某一句的内容,然后再把该句中的关键字删去或换成另外一个字, 看其内容及表达效果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核心素养 设题方式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鉴赏评价 D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新课标之后主要从炼字、炼词、炼 句、分析语言风格等方面考查。其中对“炼字”题的考查相对频繁,2017-2022 年6年考查了3次,分别是2021·浙江卷·T19、2020·天津卷·T16、2017·山 东卷·T15 难度中等,主要以主观简答题为主。 鉴赏诗歌的语言,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能力要求,即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 赏品位”。 一是主观题,二是客观题。
这个变化就体现了该字的关键之处,往往是答题的要点。
技巧攻略
巧解诗歌“炼字”题的三种方法
3.倒推法。 一种情况是先看命题者所给出的提示,如:“全诗表达了对百姓疾 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学 生在回答问题时,一般要说该字用得好,而“好处”中的其中一点就是 “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注”。另一种情况是先分析诗歌所 表达的情感或说明的道理,再根据某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行倒推分析。
炼形容词、数量词
高中古诗鉴赏——赏析语言之炼字(绝对精品)
教你一招· 解题秘笈
一、炼字类答题要领: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 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有什么作用? 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课堂示例
题李凝①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②。暂去还来此,幽期③不负 言。
炼叠词。 叠词的主要作用是渲染 气氛,抒写情感,增加音韵美 。 • 炼拟声词。拟声词主要是描摹事物 的各种声音,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诗文形象生动。
【答案】 “孤”孤单、孤独之意。托物言志。小孤山 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 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 流的壮士情怀相应,也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 严重匮乏。
课堂示例
题李凝①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②。暂去还来此,幽期③不负言。
注:① 李凝:贾岛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移石动云根:山顶云脚腾挪飘移,仿佛山石 在移动。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③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作者贾岛(779——843),字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屡试 进士不中,出家为僧,法名无本。后遇韩愈,还俗应举,却终未及第。
炼 字
“语不惊人死不休 ” 诗歌鉴赏复习之语言:
何为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 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 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 的表达效果。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 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不妨来读一读
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 路。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
•
;街拍第一站 https:/// 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
鉴赏其语言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 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 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 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一、炼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 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 “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 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 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 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 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 动的美写出来了。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一、何谓炼字所谓炼字,指锤炼词语,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换句话说,炼字就是鉴赏一首诗中用得最生动、最传神、最精彩的那个字。
高考诗歌鉴赏炼字题的常见题型①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③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试题变形:④请抓住诗歌中的某个字词谈谈作者是怎样营造意境的?⑤此诗有的版本作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⑥比较两首诗中的某个字,哪个更好?为什么?请分析。
⑦某诗评中(前人论述中)提到,诗歌中的某个字用得好,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你的看法是什么?二、炼字,炼哪些字?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修饰语(形容词副词)特殊词(叠词、色彩词、数量词、拟声词)三、练习:请找出下列诗句中哪个字用得好?好在哪里?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叶梦得评论道:细雨激起层层水纹鱼儿错以为有昆虫落下,于是争相浮上水面,追逐“食饵”。
如果风太大,燕子承受不住,就不能借风势而斜飞。
微风细雨,气候凉爽,燕子才有兴致驾风嬉雨而斜飞。
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微风细雨中,鱼儿活泼嬉水,燕子欢快舞风的生动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从修辞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
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
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写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
3、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字词(一) 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Word版含解析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径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炼字题首先要解释字在诗句中含义,如果有修辞手法,要指出该字运用的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常见的命题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其中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炼意诗歌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
炼境如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命题往往与意境相关。
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作用,如转折、过渡等。
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
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注】“争席”典出《庄子·杂篇·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学成归来,旅客们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
诗歌鉴赏 语言 炼字
练习5(2009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 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 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 频频。 2小题: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 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1)“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 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2)“时 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屡 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 月思归的期盼。(3)“夜久”,表示时间 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夜深难寐。
五探究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卷第17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 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 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 热闹 1闹, ( ) 着一“闹”字,将杏花(拟人化 ),不 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之热烈,甚至还让人联 花丛中蜂鸟飞舞、 想到( ) 花丛中蜂鸟飞舞、春鸟和鸣 2把一派( 春意盎然、生机勃勃 )景色表现得 春意盎然、 淋漓尽致, 3表达了诗人( 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与炼句-2024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
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 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 以模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
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声声慢(寻寻 觅觅),联系词的内 容,分析上阕中叠词
的妙处。
类型 数词
高三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
第七讲
诗歌语言的赏析(一):炼字炼句
一、考情概览
二、炼字
•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 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 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 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 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 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 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三、赏析“诗眼”
•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是 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 眼”和“篇中眼”。
• 诗眼在全诗中的作用,一看诗眼对揭示主旨所起到的 作用或是如何揭示出主旨的;二看诗眼是如何连缀全诗 内容的。
• 赏析时从多角度进行:a.最生动,最具活力。b.最能营 造意境。c.最易统摄全篇。d.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和主旨。
3、答题步骤
• 步骤一:确定诗眼。确定诗眼(若题干已明确,此步 可省略),确定诗眼的方法可参考上面确定诗眼的几个 角度。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之语言1炼字
炼哪些字?
●请同学们回顾课内学习的诗歌在炼字上做的比较好 的例子再做总结。
教材回顾1
● 试品味下面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韵味。 ●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
● “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 ● “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 ● “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 ● 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 甫
经典再现
● 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 “推”好还是“敲”好? 韩愈定“敲”好
●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 “苦吟诗人”
● 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
● 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 本词的词眼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 [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 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气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浓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 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 心的迷惘。
课后作业二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注]
●
[金]元好问
●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2018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2018高考语文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炼字内容概述炼字的基本内容:从大的范围来说,古典诗歌的炼字不外乎炼实词与炼虚词两个方面。
1、炼动词。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陶潜“悠然见南山”。
“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由于“云破月来花弄影”而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诗歌语言鉴赏之炼字、炼句
叠用的形容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①叠词之妙在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②从感情 上,抒情主人公从晨起临风开始,便觉万般惆怅, 百无聊赖。于是寻寻觅觅,希望寻找点什么以排 遣自己的寂寞。可寻觅的结果却是满目萧条,冷 冷清清,所以本想消减的忧愁反更增一层,而变 得凄凄惨惨戚戚了,因此叠词的另外一个效果就 在于可加强感情的表达。
(2013年福建卷)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 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1)“绿”指变绿,活用为动词,写出了
拟声词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qīn] 不耐五更 寒. (《浪淘沙》李煜)
分析:“潺潺”一词拟春雨之声,使读者如听 春雨之淅沥,想起乍暖之还寒。冷雨淅沥,落在 帘外,听在耳边,冷在心中,而这位亡国之君的 家仇国恨便立刻涌上心头,所以,拟声词的作用 就在于可以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 之感。
• (2013年湖南卷)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 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 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处。(3分) • 参考答案: “净”纯净之意, 巧妙展现 绿色纯粹,春天的绿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 。浓烈春意触近柴扉。水波荡漾,白鸥飞舞 了绿色纯粹,春意浓郁的景象。暮春时节 ,眼前的景象让白鸥和“我”都忘却机心(与世 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 无争)。看着南来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独自 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老去,故人渐渐离去。夕阳西下,湖面晚霞 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
思的原因:独上江楼
思 思的环境:月光如水水如天 思的对象: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风景依稀似去年
物 在
思念 惆怅
人 落寞
非 凄清
寻 找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诗
赠汪伦
眼
李白
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法
深
潭水之深
友谊之深
例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诗
旨的字词句。(表情、达意)
眼
”
③诗眼多为动词或形容词。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 口。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赵嘏(jiǎ)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高中语文专题四综合技能培养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
[答题指津] 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 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 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 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例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 浩然)
答:“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12/11/2021
例 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 王勃写春雨,雨下得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 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 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 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 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综合 技能 培养
专 诗歌 题 语言 四 的鉴
赏(一) ——炼 字、 炼词
12/11/2021
考点解说 典题印证 技法指导 巩固练习
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 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 度的评述。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 评析。
12/11/2021
二、体会古代诗词的“炼词” 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 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 是一种鉴赏能力。 1.炼动词: (1)具象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 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 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 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 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 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 术就会黯然失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语言的鉴赏(一)——炼字、炼词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这里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考查方向1.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
2.对寻常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效果)与理解(含义、色彩、情味等)。
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
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一、赏析古代诗词的“炼字”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以使传神动人。
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怜己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炼传神的字词。
如2002年高考选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
又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便是题眼。
八句诗中虽然未用一个“喜”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喜”意。
在阅读中,发现并评析“题眼”,可以帮助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
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炼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例:从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联系。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
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夺路而归。
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
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答题指津]提问方式:这一联(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释含义、描景象)“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点情境) 王维的这首五言律诗,标题中的“过”是访问、探望之意。
诗人因“不知”香积寺便入茫茫山林中去寻找,行了数里便来到云雾缭绕的山中。
中间四句写深山密林中的目见和耳闻。
古树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忽然从远处飘来隐隐的钟声,使这寂静的山林更显得安谧。
五、六两句仍然表现山林幽静冷寂。
“泉声咽危石”,山间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岩石间艰难穿行,仿佛发出呜咽之声。
这“咽”写得极为准确而传神,更衬托出山林的幽静。
“日色冷青松”,诗人用“冷”来形容日色,也极为传神。
山林幽暗,夕阳余晖抹在幽深的松林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
这一“冷”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根据这样的分析,不难归纳出本题的答案。
[例2]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案] 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释含义)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矇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描图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点情境)二、体会古代诗词的“炼词”优秀的古代诗歌遣词用语准确精练,许多看似寻常的字词到了诗人笔下便有了丰富的内涵。
能体会寻常词语的内涵,便是一种鉴赏能力。
1.炼动词:(1)具象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例1:将陶潜“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换成“望”字如何?答:“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
“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地,自然地映入眼帘。
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
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是。
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
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于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而且陶潜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种返,觉解程度是很高的,已经不是自然境界,而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
例2:分析“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艺术描写特色。
答:“云破月来花弄影”使满篇生辉。
这句词词少意多,一语三折。
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
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
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多义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观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答:“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答:“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答:“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郊兴》王勃)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得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
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
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
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
(1)形容词叠用、活用。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例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例如: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2)形容词作修饰语。
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被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凉州词》王之涣)答: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过去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