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复习大纲设计(超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来作出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市场经济需要实施产权的制度,以便个人可以占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市场失灵的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如果经济福利的市场分配结果不是合意的,税收或福利政策可以改变经济蛋糕的分配方式。
(当政府用税收和福利再分配收入时,虽然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平等,但它们降低了效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
经济学十大原理:
A.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稀缺的。
社会:效率与公平)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B.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专业化,社会分工)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看不见的手)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C.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设备,劳动者的技能以
及可用的技术)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年)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实验困难:世界碰巧提供的数据,即历史所提供的自然实验。
(预测)
假设:可以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而且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容易。
经济模型:一个复杂现象的高度简化。
(通常是由图形和方程式组成的模型)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要素:经济体用来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资源。
(劳动,土地,资本[建筑物和土地])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边界的点:没有达到,没有效率。
一辆汽车的机会成本等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即曲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意味着递增的机会成本。
外移说明技术进步)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描述性,科学家)。
规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规性,政策顾问)。
科学家试图去解释世界,政策顾问试图去改善世界。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1.科学判断的不同(征税是根据收入还是消费)
2.价值观的不同(政策背后的价值观)
3.感觉与现实(目的与现实有时候会相反)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在国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重点)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其他条件: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因素)
市场需个人需求之和。
需求曲线的移动(重点):(需求增加需求减少)
a.收入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吉芬物品:需求与价格成正比,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
b.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c.嗜好
d.预期
e.买者的数量
(价格的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而其它的都是使需求曲线移动)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之和。
供给曲线的移动(重点):(供给增加供给减少)
a.投入品价格(负相关)
b.技术
c.预期
d.卖者的数量
(同需求曲线的移动)(repeat:只有当不用坐标轴表示的相关变量发生变动时,曲线才会移动)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也称为市场出清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供求定理: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分清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的区别。
沿着曲线变动是“量”的变动,曲线的变动时“需求或供给”的变动)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a.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似替代品富有弹性)
b.必需品与奢侈品(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一种物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并不取决于物品本身固有的性质,而取决于购买者的偏
好。
c.市场的定义(市场围小的弹性大,市场围大的弹性小)
d.时间框架(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更富有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中点法)
拇指规则: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缺乏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
富有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
单位弹性:价格上升,总收益不变。
尽管线性需求曲线的斜率是不变的,但弹性并不是不变的。
这是因为斜率是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而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率。
在价格低而数量高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低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正常物品是正数,低档物品是负数)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替代品是正数,互补品是负数)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
在大多数市场上,决定供给价格弹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所考虑的时间长短。
(长期弹性大)
5.3.1农业的好消息对农民来说会是坏消息吗?(是的,价格下降,需求弹性较小,总收益减少)
鼓励人们离开农业,对消费者来说是好的。
对农民有利,不一定对整个社会有利;对整个社会有利,不一定会对农民有利。
5.3.2 为什么石油输出国组织不能保持石油的高价格?(长期和短期弹性的问题,Both需求和供给)
5.3.3 禁毒增加还是减少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
禁毒在短期中增加了与毒品有关的犯罪(需求缺乏弹性),而在长期中会减少这种犯罪。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均衡价格低于上限时,价格上限是非限制性的;高于上限时,价格上限是一种限制性约束。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
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最低工资的影响取决于工人的技能与经验:技能高而经验丰富的工人不受影响。
因为他们的均衡工资大大高于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对青少年劳动市场影响很大。
因为他们技能最低而且缺少经验,均衡工资较低。
结果:较高的最低工资引起了失业,鼓励了青少年退学,使一些不熟练工人失去在职培训。
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每上升10%,就会使青少年就业减少1%—3%。
工资补贴的一个例子是劳动收入税收减免
........。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向卖者征税使供求曲线向上移动,移动幅度为税收量。
对买者征税使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其幅度为税收量。
税收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
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税收归宿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而是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
税收负担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市场的这一方较难通过改变购买量或销售量来对税收做出反应。
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
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
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
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被称为是有效率的。
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
效率意味着:
—无论时增加还是减少一单位物品数量都不可能使总剩余增加。
—物品由最低成本的卖者提供。
—物品由评价最高的买者消费。
中央计划经济没有效率:必须知道每一个生产者的成本和每一个买者的支付意愿,而信息又是不完全的。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税收收入并不归政府所有,而是归那些得到这种收入的人所有(公共服务),因此税收收入是总剩余的一部分。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由于税收扭曲了激励,就引起了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税收的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扩大。
(如果税收规模翻一番,无谓损失就增加为原来的4倍,平方关系)
劳动所得税往往会鼓励:
a.工人工作时间更短
b.第二个赚钱者留在家里
c.老年人提前退休
d.不法分子从事地下经济活动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重点)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
出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该物
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进口国分析: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国时,国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国该物
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面积D代表纺织品过度生产的无谓损失,而面积F代表纺织品消费不足的无谓损失。
进口配额:对进口某种物品的数量实行限制。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区别:关税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而进口配额为那些得到进口许可证的人创造了剩余。
(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利润是国价格和世界价格之间的差额。
当政府对进口许可证收费=国价格与世界价格的差额,进口配额与关税就完全相同了)
国际贸易的其他好处:
●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
●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一些物品只有大量生产时,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这种现象
被称为规模经济
....。
●增加了竞争:避免了市场势力。
●加强了思想交流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a.工作岗位论(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b.国家安全论(低成本增加武器装备)
c.幼稚产业论
d.不公平竞争论
e.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如果实施威胁并贸易限制,减少自己的经济福利;如果收
回自己的威胁,在国际事务中失去威信)
一国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实现自由贸易:单边(取消自己的贸易限制)和多边(在其他国家减少贸易限制时自己也这样做,最主要的)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外部性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在化。
政府旨在促进技术进步行业的经济干预有时称为产业政策。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需要详细的信息)
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性税收与补贴(无法确定征收多少税才能达到目标)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而理想的矫正补贴应该等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利益。
矫正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合水平移动。
因此,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
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管制者不需要了解污染权的需求)
矫正税:污染权的供给曲线完全有弹性(因为企业纳税后想污染多少就污染多少),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量。
污染许可证:污染权的供给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因为排污量是由许可证数量固定的),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的价格。
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一样,现在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保护环境的方法。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a.道德规与社会约束
b.慈善行为
c.整合不同类型的经营(养蜂、果树种植)
d.相关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e.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
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个命题。
(科斯定理说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
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
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约定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只有在交易成本=0时,
科斯定理才适用)
●谈判很容易破裂。
●当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达成有效率的协议就尤其困难,因为协调每个人的代价过于高
昂。
(当私人协商无效时,政府有时可以发挥作用。
政府是为集体行为而设立的一种机构)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
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但无竞争性的物品。
(是自然垄断的一种类型)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成本-利益分析通常是困难的)
一些重要的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社会激励与私人激励的不同)
由于不能向使用公共资源的人收费,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
(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或税收,或把公共资源变为私人物品)
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鱼、鲸和其他野生动物
在所有的情况下,市场没有有效地配置资源,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建立产权。
市场运行最适用于私人物品,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物品。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重点、两大曲线)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形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
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生产函数的斜率衡量一个工人的边际产量。
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曲线越来越陡峭,而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函数却越来越平坦。
●递增的边际成本
●U型平均总成本:U型曲线的底端对应着使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有效规模:是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有效规模点。
一个典型企业的成本曲线:
共同特征:
●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的。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短期与长期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企业在长期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长期中,企业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短期成本曲线。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专业化)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协调问题)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竞争市场的特征:
●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完全信息)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
对.所有企业
...............
....而言,平均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对.竞争企业
...............
....而言,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价格。
利润最大化的三个一般性规律: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其产量。
●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减少其产量。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
边际成本曲线是竞争企业的
............供给曲线
....。
.
停止营业是短期决策,退出指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如果物品的价格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选择停止营业。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在短期中固定成本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应该与决策无关,无论你做怎样的决策,你都必须支付它们。
P<ATC,就退出。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长期均衡:在这种进入和退出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在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行。
在零利润均衡时,经济利润是零,但会计利润是正的。
Q增加,P不增加,长期均衡。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是有限的。
●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
第十五章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垄断企业: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进入壁垒的三个主要形成原因:
●垄断资源(很少)
●政府管制(专利法和法)
●生产流程(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与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在既定的产量下,企业的数量越多,每个企业的产量越少,平均总成本越高。
规模经济是垄断产生的一个原因。
随着市场的扩大,一个自然垄断市场可能会变为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
..................。
当垄断者增加它销售的数量是,总收益(产量效应和价格效应)
利润最大化:MR=MC
对于竞争企业:P=MR=MC
对于垄断企业:P>MR=MC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点确定销售量,销售量在需求曲线上的对应确定价格。
垄断者不存在供给曲线。
垄断者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垄断利润不是一种社会代价,而仅仅是消费者剩余向生产者剩余的再分配。
垄断的无效率产生于垄断者不能生产消费者评价等于或大于生产成本的产量。
(供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