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整体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整体阅读》专题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古诗词整体阅读专题复习一、要点梳理古诗词是许多学生的启蒙老师,古诗词诵读鉴赏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鉴赏在中考中单独成题,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主要考查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

(一)古代诗歌常识1.古代诗歌的分类(按体裁分)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古体诗乐府诗:(《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有的乐府诗标题加有“歌”、(唐代以前)“行”、“歌行”、“引”、“吟”、“曲”等五言绝句(李白《独坐敬亭山》) 中绝句七言绝句(王之涣《凉州词》)12国 近体诗五言律诗(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 (形成于唐代) 律诗 七言律诗(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代 排律(杜甫《清明二首》)诗 小令(58字以内,李清照《如梦令》)歌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中调(59-90字,范仲淹《苏幕遮》) (以两宋成就最高) 长调(91字以上,苏轼《水调歌头》) 散曲 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曲(又称“词余”) 套数(散套)(睢景臣《高祖还乡》) (以元代成就最高) 杂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2.中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格律(二)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与涵义,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一般意象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而这个物象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

因此,在诗词中根据情感的表达需求诗人会选取不同的物象。

表壮阔的:大江、长城、边关、飞流、瀑布、悬崖、高山、赤壁、塞外、大漠等。

表柔婉的:小桥、流水、香径、飞花、明月、闲云、细雨、杨柳、飞絮、桃花等。

表幽怨的:夜雨、闺房、蜡烛、玉楼、轻烟、孤灯、西楼、芭蕉、黄昏、3珠帘等。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选择题》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一)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2分)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C.“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

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2、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C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3、对本诗的赏析错误的是( B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对)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错)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对)D、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对)4、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 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天静沙·秋思》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

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春望》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赤壁》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过零丁洋》下面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通过科举考试后,宋朝大地到处燃起了抗元的星火。

B 颔联比喻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C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D 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山坡羊·潼关怀古》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漠上尖冰纵横、乌云密布的景象的诗句是: __瀚__海_阑__干__百__丈_冰__,__愁__云_,惨__淡__万_里__凝_________. 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的 诗句是:人__生__自_古__谁__无__死__,_留,__取_丹__心__照__汗_青___。 4、《醉翁亭记》中从花和树两个角度描写出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__野__芳_发__而__幽_,香__,__佳__木_秀__而__繁. 阴 5、《望岳》中化用”登泰山而小天下“,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_会__当__凌_绝__顶__,,_一__览__众__山_小___.
以诗开篇,先声夺人
佳作示例: 2、
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 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
以诗入文,增添底蕴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6.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加感情,汇答案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世间万事皆前定,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
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古诗词鉴赏
一、分析考点
【例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词描绘了哪些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考查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
【例2】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答题技巧
(1)理解内容,注意概括,点明关键字眼。
(2)把握关键句,体会诗词的感情含义。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惧欢颜”。把握这一关键句,实际 就能把握住诗的关键所在,并体现出诗的感情基 调。 (3)具体作答时,可以参照以下形式进行回答: 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 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或评判 了……的观点。
补充:
山水田园诗 代表人物:东晋——陶渊明
南朝——谢灵运、谢眺 盛唐——王维、孟浩然
主旨:①表现对现实的不满; ②流露隐逸避世之情; ③寄寓诗人生活感悟; ④表明对恬淡闲适生活的向往; ⑤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边塞军旅诗:盛唐时期兴盛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主旨: ①反映边塞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②表现杀敌报国的意志豪情; ③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④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⑤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感情; ⑥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的统治者。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 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课件

芳草 1.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
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乐府诗: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 草, 更行更远还生。
2.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客舍青青柳色新” )
•另外: •竹:坚贞高洁、正直谦虚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竹
石》
•菊花:淡泊名利、高洁、隐逸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牡丹:高贵、富贵《爱莲说》 •杨花:飘泊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归、(杨花落 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例3:答丁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宋仁宗年间,作者的好友丁元珍被降职到今湖北三峡一带为官, 曾写一诗寄给作者,作者见了诗后以此诗作答。作者当时被贬到 峡州夷陵为县令。
• 意象
1.意:指的是创作主体(诗人)的思想感 情。
2.象:指的是客观物象(物体)。 意象:融合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景、物、
人。
• 意境:几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形象画面,表
达了诗人的某种思想感情或者某种艺
术境界。
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
意象类别
1.植物类 2.动物类 3.乐器类 4.自然类 5.送别场所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考点十二古诗词鉴赏命题规律通过对宜宾市近三年诗歌鉴赏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以下几个特点:1.所选材料出自教材,以课内阅读篇目为主。

2.命题为2个,分值为5分。

3.命题以对诗歌手法的把握、诗意的理解为考查重点。

4.2018年选择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但考试题型保持稳定。

体验中考【真题1】(2018年宜宾中考13题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是什么含义?__飘飞的蓬草,比喻诗人自己。

(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之人”也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紧扣修辞、意象,联系诗歌主题进行思考。

2.这两首诗同为边塞诗,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各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使至塞上》抒发的是诗人只身出塞的飘零落寞、抑郁激愤之情;《从军行》抒发的是书生投笔从戎,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2】(2017年宜宾中考12题5分)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本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__本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结合诗歌主题进行理解。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句子赏析》精讲精练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句子赏析》精讲精练
答案:①记叙和描写 ② 描绘了军城早秋
的景象:萧瑟的秋风吹入汉塞,寒冷的月光
照耀着边塞。渲染了大战即将来临前的阴沉
肃穆的气氛。暗示了战事的紧张。③为下文
写守边将士奋勇杀敌做铺垫。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③丧胡尘。可怜无定河 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 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分析第一、二句的作用?
【答案】8.①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秋 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景象。渲染了凄清冷寂 氛围。②借景抒情,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③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④交代季节。
湖①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 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 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 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 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1、分析首联的作用?
1、①湘江中流,云烟缭绕,暮色将近,岸边 的芦苇一望无际,与辽阔的田野连成一片。渲 染了一种迷蒙辽阔的氛围。②借景抒情,表达 了诗人此刻送别友人内心的忧伤。③为下文抒 发友人的孤独和诗人的依依不舍做铺垫。④交 代时间、地点。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 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①玉 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 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 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 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5、首联有什么作用?(4分)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乙)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两首送别诗中,甲诗《送元二使安西》中作者表达了的感情,乙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抒发了。

离别难舍旷达宽慰之怀2.甲诗的送别地点是,乙诗的送别地点是,两诗的共同点是渭城长安(答“城阙”亦可)都通过对饯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挚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3.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所蕴涵哲理的理解。

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

2、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围、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胸襟蓄势。

3、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答:作者慨叹生活的困窘和无奈,只希望能早点天亮,反映了作者眼前生活的艰难。

4、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5、这首诗之所以震撼人心,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忘我的精神、博大的胸襟,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诗句,表现出作者在自己生活极度艰难的情景下,依然不忘忧国忧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6、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答:杜甫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他虽遭不幸,但还忧国忧民,为民呼喊,即使自己被冻死也心甘情愿;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更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答: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古诗词默写》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6分)
• “见”字好:“见”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不 经意间与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写 出诗人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自然真切 。
• “望”字好:“望”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 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6分)
➢ 情境运用型默写题:设置生活中的一个具体情境,要求 根据这一情境,填写指定篇目的相应诗句。
比赛规则:
1.各队的起始分数均为60分。 2.比赛采取轮答、抢答方式,正确
的一方加分,错误的一方不给分 ,由另一组补答。
3.在有人答题时,哪方有提醒、偷
看或喧哗,每人每次扣十分。
4.总分前三组获得胜利。
第一轮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岳
杜甫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唐)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情境二: 中秋佳节,远在美国留学的小王无法回 国和家人团聚,只能通过贺卡祝家人身 体健康,生活平安,请你替小王在他的 贺卡上写一句诗,来表达他对家人的美 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Leabharlann 千里共婵娟情境三:初中毕业在即,同窗好友就要分离, 在写给你好友的同学录上,你将用一 句什么诗句来表达你对他的友情?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八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含答案)

八年级(下)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二十)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在河水中的陆地上。

文静美好的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内容分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主题思想】诗中写一个男子思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少女,由于爱恋深切,这位少女的形象反复在他脑中出现,令他不安,使他难以忘却。

他幻想着终有一天,能与这位少女永结为好,过上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1.《诗经》分为风、__雅__、颂三部分,《关雎》属于这三部分中__风__的篇目。

2.诗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什么作用?__开头用“关关雎鸠”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并运用“比”的手法点出恋爱的主题。

__3.请对“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作简要赏析。

__既有直接的心理描写“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又有动作描写“辗转反侧”,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求之不得的忧思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__(二十一)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赏析》专题考点精讲精练(含答案)

诗五首测试题1、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3.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4.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5、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6、诗中表现自己在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7、诗中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两句诗是:,。

8、诗中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心胸的句子是:,.8、诗中几个字暗写官场的污浊。

9、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的心境。

9、“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是指作者的生活,“真意”是指。

10、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诗中蕴藏的几幅画面。

11、诗中问答妙趣盎然,形象生动,与李商隐的“君问归期未有期”同样运用了设问的句子是:,。

12、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惑,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下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九年级(下)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二十七)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边塞特有的声音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回家的打算。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他们因久戍边塞,不能归家,头发都白了,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内容分析】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下片集中抒发了征人的思乡和报国之情。

2.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

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征人们的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

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4.“羌管悠悠霜满地”,这时已夜寒霜浓,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他们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下)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七年级(下)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2.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这两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的心志,表达了自己 的爱国热忱。
【主题思想】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
七年级(下)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
(五)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我禁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内容分析】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 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 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 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像一把刀将阳光切断,使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层云生起, 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我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1)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2)
“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__(1)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色艳丽,所以用“明” 。(2)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课内古诗词鉴赏》精讲精练(含答案)

九年级(上)课内古诗词赏析精讲精练(二十四)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价值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放下酒杯搁下筷子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茫茫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边,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处何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内容分析】1.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这组《行路难》诗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2.停”投”拔”顾表现出来的内心的苦闷和抑郁。

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哀的程度。

【主题思想】全诗抒发了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抑郁苦闷心情和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扌苗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苦闷、抑郁的情绪。

2 •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冰塞川”:雪满山(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3.名句赏析。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__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__运用吕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所期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典故,表明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精练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精练精品课件

考点四 技巧赏析
【题型展示】 例(2018·泰安中考)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 是( )
【方法技巧】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
1.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 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 小中见大、反衬(以乐写哀、以哀写乐)、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
考点三 内容理解
【题型展示】
例1.(2019·泰安中考)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例2.(2018·泰安中考)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例3.(2017·泰安中考)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例4.(2016·泰安中考)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 ) 例5.(2015·泰安中考)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5.咏物类。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 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墨梅》等,都是 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6.哲理类。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 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现的是壮志难酬时的苦闷与身处逆境时的豁达。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 法。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等。
3.讽喻类。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 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如《诗经》中的《硕鼠》。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冲刺中考《七至九年级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专题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题。

鹊桥仙·一竿风月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①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①钓台:位于浙江省的富春山麓,相传东汉严光,曾隐居于此耕读垂钓。

(1).这首词词牌名是,与的民间传说有关。

(2). 词中“我”的身份是什么?生活状况怎样?(3). 对渔父这个形象,你怎么看?2.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①(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②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③百无功。

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④。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注释】①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

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

②吴音:指江浙一带方音。

③搜句:作诗。

④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七州。

(1).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

(1).后人评价该诗“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雪花B.梅花C.菊花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峨眉山月歌王勃李白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峨眉山月半轮秋,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夜发清溪向三峡,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思君不见下渝州。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我,还是即将远赴蜀州的你,都是远离故土、在异乡为官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形象、表达技巧。作答时,可从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这里诗人看到远处满天繁星,夜深露水很 重,闻到身边的荷香,感到心旷神怡,这样的景物描写富有立体空间感。
2.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①白天暑热带给诗人的烦闷和焦躁; ②夏夜纳凉时的舒畅和惬意; ③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 、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 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语言特点: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等。 7.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平淡、质朴、 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等。 8.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
考向研析
上表是近五年泸州中考古诗词赏析这一考点的考查统计表。通 过该表,我们可以发现泸州中考在古诗词赏析考查方面的一些命题特 点:
1.考试材料 选用与教材古诗词难易程度相当的课外古诗词。同时注意,原来 此题为“诗词鉴赏”,现在改为“诗词赏析”,这里传达出一个信息, 就是在诗歌的分析品读上需要强化训练。分值为8分,而且注释的出现 表明考查的诗歌的难度增加,看注释有助于迅速把握作者情感,这点要 引起考生关注。
10.工丽。“工”是对偶工整,“丽”是有文采。 11.自然。指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
古诗词赏析常见考点讲解
类型1 分析诗歌的形象 【常见问法】 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诗歌形象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 1.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2.概括形象特点。 3.体会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什么形象;形象特点;形 象意义。
6.怀古咏史类:这类诗歌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 历史人物的议论、历史陈迹的描绘,用以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抒发个人 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的作用。常见意象有:遗迹、古地、长城、 楼兰、吴钩、明月等。例如杜牧的《赤壁》《泊秦淮》,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
7.哀怨类:哀怨之作分为“宫怨”“闺怨”“春怨”等几类,主要以女性的 口吻,表现对征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易逝青春的哀怨,表达对自由和 幸福生活的向往。常见意象有:月、梦、泪、雁、寒蝉、花、水、烛光等。例如温 庭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 8.即事感怀类:就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生发感慨,常见的有怀亲、送 友、思乡、赠别、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常见意象有:四季、风雨、阴晴、夕阳 、落花、流水等。例如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熹的《观 书有感》。
样题2(2018•泸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夏夜
[唐]韦庄 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 正吟秋兴赋①,桐景下西墙。 【注释】①秋兴赋,即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潘岳32岁时, 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虎贲中郎将,又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早起晚睡,难 得一刻安宁,有感而作此赋。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颔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颈 联“树色遥,泉声暗”用雾浓突出“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 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剖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 题,凸显“早发”:早雾还未散去,长夜未尽,诗人已经登程。颔联中写诗人在 路上“鸡未唱”“马频嘶”,雄鸡尚未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颈联,树色掩 映使店铺在早行时更加微茫,这也在表现“早发”之“早”。尾联写自己 已经独自走了三十多里的路程了,城中望月还像玉石一样挂在天上,写出早 行的孤寂冷清之感。
4.山水田园类: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到唐代 发展为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此类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和隐逸生活为主,表达出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或不与世 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常见意象有:田园风光、农家生活、花香鸟语、山水 草木、莺歌燕舞、古寺、蛙声等。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五)》,孟浩 然的《过故人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诗词赏析
真题试做
样题1(2019•泸州)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题目。 长安旅夜 许浑
久客怨长夜,西风吹雁声。 云移河汉浅,月泛露华清。 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 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①首联“客”“长夜”照应标题; ②“西风”“长夜”点明季节和时间; ③“客”为作客他乡之意,点明诗人的身份(游子); ④“怨”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剖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作答时,要结合每联诗句分析作 者表达的情感。第一联由“傍水”“开襟”“纳凉”可知,诗人很惬意;第 二联由“愁昼热”“露重”可知,诗人烦闷;第三、四联由“蛙吹”“秋兴 赋”可知,诗人向往田园生活。
样题3(2017•泸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2.思乡怀人类:古人行旅在外,常有思怀之情,或羁旅之思,或故乡之思,或亲 友之思,这类诗歌主要借助悲凉萧瑟的意象传达作者内心的感伤。常见意 象有:鸿雁、明月、佳节、羌笛、关山、信等。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 颢的《黄鹤楼》。
3.送赠友别类:离别是中国人的特殊情结,古人常设亭送别、摆酒饯别、吟诗 话别,因此送别诗歌成了古典诗歌的永恒主题。诗人通过托物寓情、寄情于 景、情景交融的手法,将深深的惜别和伤感之意表现得淋漓尽致。常见意象 有:杨柳、骊歌、长亭、南浦、驿站、渡口等。此类诗歌有的是谢别之意,例如李 白的《赠汪伦》;有的是离愁之感,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有的是 劝勉之情,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具体考点 (1)初步领会诗歌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诗词中的语言和创作技巧。 3.命题形式 (1)理解诗句,分析情感。(情感) (2)描述诗句,揭示含义。(意境) (3)此字用得好,为什么?(炼字) (4)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技法)
02备考全攻略
知识梳理
一、诗歌的题材内容与主旨情感 1.咏物抒怀类:以自然景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局部特征着意描摹,运 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手法,表达某种精神或品格,常用比喻、象征、 拟人、对比等修辞。常见意象有:芭蕉、梧桐、梅花、松柏、杜鹃(子规) 、乌鸦、鸿雁、月亮、草木等。例如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
二、诗歌的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常见的有: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等。学习和积累一些诗歌鉴赏常有的艺术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提 高诗歌阅读鉴赏力,正确表达出我们的鉴赏感受。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通感、用典、化用、互 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 3.表现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以动衬静、虚实结合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白描、工笔、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等。
三、诗歌的语言特点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 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 常见于山水田园诗人。 2.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 而无味,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是将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 言说出,富有情味,平淡而又细致,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真功夫。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衬托,行“三十 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衬托出发得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剖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独吟三十里,城月 尚如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珪”。说自己已经走了三 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 寂寞之感。
9.哲理类:顾名思义,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此类诗歌 将抽象的哲理蕴含在鲜明直观的景象当中,深沉而含蓄。例如杨万里的《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朱熹的《观书有感》。 10.爱国忧民类:这类诗歌抒发山河沦丧、归家无望,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 命运的担忧,抒发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常见意象有: 山河、九州、中原、秋风、夕阳、王师等。例如杜甫《春望》,龚自珍《己亥杂 诗(其五)》。
【剖析】本题考查间,二者照应了标题中的“旅夜”,“西风吹雁声”点明季节是秋 季,“怨”是诗眼,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2.请简要赏析颈联中“独”“空”两字的妙处。 独”是独自的意思,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空”是白白地的意思,诗人 想借歌声寄情,却无法排解内心的情绪,流露出诗人的惆怅之感。 【剖析】本题考查品味诗歌的语言。“独”指只有诗人一人,“掩瑟”“凝 思 ” 表 现 了 诗 人 孤 独 寂 寞 的 心 情 ;“ 空 ” 指 没 有 结 果 的 、 白 白 地 ,“ 缓 歌 ”“寄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抑郁。先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意思,再 根据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理解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即可。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直接、明朗、爽快、泼辣。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 5.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 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7.精练。要求用尽量少的语言去表达丰富的内容,用语要准确、生动、形象。 8.生动。使用的词语将某种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