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刊物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

合集下载

回归之源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

回归之源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

回归之源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香港,这个东方明珠,曾经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浪潮,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显得愈发重要。

香港回归祖国已有二十年,回归之际,让我们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思索香港中华文化的传承之道。

一、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1. 城市化进程引发的文化忧虑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

快节奏的生活、物质至上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的渗透等现象,都使人们对于保护本土文化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中华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多元文化的冲击与交融香港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城市。

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空间中,香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纯粹性和持续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如何在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上,找到中华文化的根本、凝聚力和延续性,是香港文化传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解析中华文化传承的路径1. 弘扬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文化传承的基础是教育。

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力度,通过校本课程和文化培训,让香港的青少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2. 扶持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文化传承需要融入现代社会的发展,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和社会应给予文化产业以扶持,鼓励文艺创作者充分发挥创造力,通过现代技术和媒介手段,将中华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产生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作品。

三、香港的中华文化传承的启示1. 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香港中华文化传承的成功离不开对核心价值的自觉坚守。

无论是在推广中华经典著作、保护传统文化遗产,还是在培养年轻一代的中华文化自信心方面,都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2. 坚持创新与传统的有机结合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注重与现代社会的结合。

香港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可以为中华文化传承注入创新的元素,让文化活起来、走向世界。

在传承的同时,也要打破陈规旧习,挖掘新的文化资源,让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

广东社会科学 1997年第2期 从香港文化的发展历程看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关系周毅之 100多年来,香港文化的发展,有过几次较大的起落。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斗争高涨期间,香港文化会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成为进步思潮的中心;但是,过后又常出现较大的反复。

从香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消长、溶合的曲折历程中可以看到香港文化与内地文化的深层关系。

一、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香港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的形制、用料等方面考察,这些文物与中国东南沿海出土古物有很多相同的特征,属于同一类型的文化。

香港地区原为古代越族聚居之地,战国时期并于楚国。

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派兵南下五岭,香港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统一王朝的版图。

从秦代到清代2000多年中,在中央王朝的管辖下,香港地区越族土著文化受到中原文化很深的影响。

1841年英军侵占香港岛时,岛上只有几千居民。

后来英国殖民主义者又陆续占领九龙半岛和强迫租借新界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多是祖籍东莞、新安等县的本地人和来自岭南各地的移民,他们的文化主要是广东文化。

这些情况表明,香港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近代革新思想家,多出于沿海地区。

他们在海外或香港接受西方教育,并以香港为基地宣传革新思想或从事爱国活动,反过来又促进香港爱国文化的发展。

例如,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发源地是香港,最初同他一起鼓吹革命、组织香港兴中会的同志,包括“四大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和“辅仁文社”成员杨衢云、谢缵泰等,都是香港知识分子,他们的民族革命思想都在香港形成,他们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使香港成为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文化的重要中心。

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部分回到内地,不再以香港为活动基地,香港就变成许多清室孤臣隐退唱和之所;在内地已属落伍的遗老心态,在香港却备受尊崇,香港文化发展出现一次重大反复。

鲁迅、胡适先后于1927年和1933年访问香港,其时,香港仍在这个“隐逸派的怀古时期”之中;前一时期的革命文化基本上荡然无存。

新文化运动:五四后新生代思想的崛起

新文化运动:五四后新生代思想的崛起

新文化运动:五四后新生代思想的崛起2023年,迎来了中国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回望五四运动后的百年变迁,新生代思想的崛起成为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百年间,新生代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真理至上到实践至上、从传统文化的批判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百年前,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青年开始批判传统文化,热衷于西方思想,呼吁改革中国的传统文化。

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以胡适、陈独秀等人为代表,提出“民主、科学、自由”的口号,煽动和批判传统文化,反对封建思想,将西方的文化和思想引入中国,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革命。

这场文化革命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唯一标准,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和民主的价值观。

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激发了青年的热情和智慧,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然而,新文化运动的一时热闹并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年代,中国社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场文化大革命。

在这场大革命中,传统文化再次受到批判和否定,并被视为“四旧”,中国青年也失去了自由思考的权利。

直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科学、民主等价值观重新赢得了广泛的关注。

新生代思想的崛起在这个背景下开始重新焕发出生机。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变,中国人民渐渐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生代思想也开始转向实践,呼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手段,建设一个更加自信和富强的中国。

这种实践至上的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生代思想的崛起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思想代表,比如钱穆、鲁迅、陶行知、金庸等人。

这些人都对于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他们所提出的思想,也成为了新生代思想的代表。

钱穆是中国历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他在对中华文化思想的研究中发掘出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哲学思想的研究中颇为出色,他的研究成果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发展和中国的自我认知。

从舒巷城文学作品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从舒巷城文学作品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现象研究从舒巷城文学作品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张佳丽舒巷城是香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本土作家,在英文书院读书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抗战时他一度颠沛流离在大后方,辗转上海、南京、东北、北平、天津等地。

1948年回香港经商,业余从事写作,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和评论,是很有影响的地道香港作家。

从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港人的存在状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香港开始从一个小渔村转变为国际金融中心,并且发展的速度令人惊讶。

在那个时候众多的文学作品中,香港被描述成为一个悲情的城市:工商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物化原则,以及时代的风暴,将港人逼入了种种两难的境界。

现实的困顿、生活的漂泊、精神的沉沦……形成了五六十年代香港小说独有的悲情。

舒巷城的文学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鲤鱼门的雾》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雪》,朴实无华的文字如影像般记录着当时香港社会底层民众的“淳朴与悲哀”。

舒巷城从“乡土香港”的风俗与景象入手,书写着对香港的真实体验,折射出香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面相,构筑了一个完整的香港本土世界。

《太阳下山了》是舒巷城的长篇现实主义小说,他将目光聚焦于香港社会底层,描绘了香港底层社会的众生相,表现了乡土社会在城市文明冲击下的动荡。

弃儿林江生父原是一个海员,出海后杳无音讯,生母不堪困苦抛下他独自走了。

穷教师何通收养了他,却在不久后死于肺病。

养母梁玉银带着他再婚,后父林成富亦死于车轮之下。

林江每天流浪于贫苦的香港街头,受尽讥笑与凌辱。

而正直却穷困的作家张凡带着失恋的痛苦来到泰南街,他用书本打开了林江的心扉,林江从此懂得了人生的意义,于是,挺起腰杆和母亲弟弟在雾茫茫的人间结伴而行……小说中穿插着各种地方人物故事,包括筲箕湾内泰南街的生活场面、世态人情甚至当时的经济商业竞争等,再现了那个时代下香港城市文明的渐进过程。

 一、穷街陋巷与都市的二元对照20世纪50年代是香港新旧文明、新旧经济、新旧思想融合与渗透的开始。

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独特的地方,香港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传统艺术、文学、音乐等。

重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对于香港的身份认同和文化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香港回归后,政府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建立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区,并进行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改革。

然而,由于土地紧缺、人口密集以及经济发展的压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原有建筑的拆除,文化遗产面临消失的威胁。

许多历史建筑被拆除,给香港的文化和历史财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其次,香港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快速的现代化使得大量传统技艺逐渐失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减弱。

二、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传承现状香港回归后,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与机遇。

挑战主要表现在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减弱、传统技艺的失传等方面。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传承也呈现出一些积极的趋势。

一方面,香港政府加强了文化教育的力度,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

这有助于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和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传承活动。

他们举办展览、讲座和工作坊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

三、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挑战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次,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的减弱导致了传统技艺的失传,如何吸引年轻人参与文化遗产传承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此外,金钱、人力、政策的不足也制约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开展。

四、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解决方案为保护和传承香港回归后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解决方案。

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香港回归日,是一个令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激动的日子。

这一天标志着香港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思考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的问题,更应该关注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香港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大家庭中。

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包含了儒家思想、道家哲学、佛教教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孝道、礼仪、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念,对于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格和社会形象具有深远影响。

其次,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在教育领域下功夫。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的重要途径,应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在课堂上,可以增加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介绍和讲解,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教育之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利用各种媒体渠道,推广中华文化。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形式,制作和播放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电视剧、广播节目等。

同时,在网络上,可以开设专门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为人们提供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平台。

此外,文化交流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香港回归日这一天,可以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内地艺术家、学者等到香港交流讲座、演出等。

同时,也可以组织香港居民参观内地的文化景点、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每个香港人的共同努力。

无论是政府、教育机构、媒体,还是每个普通市民,都应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让香港真正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大家庭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香港回归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通过加强教育、利用媒体、推动文化交流等方式,可以让香港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

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

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具有政治意义,更对中华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香港回归将中华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其走向世界舞台。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

一、文化交流与融合香港回归后,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得以加强。

香港作为国际化的都市,吸引了各国人士前来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带来了各种文化元素。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香港,中华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依然保持着浓厚的传统庆祝氛围,同时也融入了外来文化的元素。

例如,在春节期间,香港的商场会悬挂红灯笼、放置舞狮表演,这些传统习俗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一同共庆佳节。

此外,香港还举办了许多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如艺术节、音乐会等。

这为香港市民提供了更多了解各种文化的机会,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与体验。

二、中华文化的传播香港回归后,香港作为国际交流中心,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

香港的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回归后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使中华文化的魅力深入人心。

香港电影作为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归后的自由交流平台,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许多香港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并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华人电影的风采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音乐方面,香港回归后的流行音乐在华语乐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香港歌手和乐团通过举办音乐会和发行专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推动了华语音乐的发展。

此外,香港的舞蹈团体也积极参与国际演出和交流,将中华文化的舞蹈艺术展现给世界各地观众。

他们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文化自信与认同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还体现在香港市民的文化认同和自信上。

回归后,香港市民自觉与中国大陆的文化进行对话,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

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

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百年香港电影与中国文化传统引言:香港电影产业自从诞生以来,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香港电影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探讨百年香港电影如何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香港电影的崛起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一、香港电影的起源香港电影起源于上世纪初,最初是在马戏馆放映中国及海外电影,而后又引进外国电影,开启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人民通过欣赏电影接触到不同文化,而中国文化也开始在电影中得到体现。

二、香港电影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统1. 香港电影与武侠片的关系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以武侠片为主要题材,武侠片成为了香港电影的代表。

武侠片深受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影响,通过对武侠文化的展现,传递了中华文化中崇尚侠义精神、人情世故的价值观。

2. 香港电影与家庭题材的关系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始转向更注重家庭题材的影片创作。

这些电影关注家庭中的情感纠葛、亲情关系,深入探讨亲情、爱情、友情等主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价值观的传统。

3. 香港电影的喜剧元素与中国文化的影响香港电影中的喜剧元素起初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如卓别林的喜剧片等。

然而,香港电影工作者通过运用中国传统戏剧元素,如粤剧和评剧,赋予了喜剧元素更多的中国特色。

这种创新不仅使香港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独具一格,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二部分:香港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一、香港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由于其独特的创新和世界级的制作水平,香港电影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亚洲电影的代表,其轰动影响的背后,既有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相辅相成,也与其自身的创新实力密不可分。

二、香港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推广1. 香港电影的艺术成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香港电影在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不断创新,推动了中国电影行业的进步。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华文化在香港传承的新篇章。

回顾历史,香港的文化一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互相影响的独特典范。

这里是传统的中华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交汇的地方,香港回归后,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和增进。

首先,在香港回归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香港中华文化的传承。

例如,实施国家教育制度,将中华文化的传统与价值观纳入教育系统。

学生在学校中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文等课程,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此举有效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并培养了更多对中华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其次,随着香港回归,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香港得到了更广泛的推广。

例如,举办各种中华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了香港人民热衷参与的文化盛宴,人们通过参加庆典活动、品尝传统美食、观赏传统表演等方式,亲身体验并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外,还举办了中国书画展、传统音乐剧等艺术活动,将中华文化的美妙之处展现给了更多人。

再次,香港回归后,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也得益于香港市民自觉的努力。

许多热心人士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化传承的活动中,他们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讲座、展览等,向香港市民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引导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香港市民对中华文化的关注和参与不断增多,使得中华文化在香港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最后,香港回归之后,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也得到了国内的广泛支持。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与香港的文化交流合作,鼓励香港文化机构与内地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推动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

同时,国内各文化艺术团体也纷纷到香港进行演出和交流,为香港市民带来更多中华文化的精彩。

综上所述,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在香港的传承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各种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市民自觉的努力以及国内的广泛支持,中华文化在香港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展。

香港回归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香港回归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

香港回归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不仅标志着香港重归祖国的怀抱,也呈现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内涵。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探讨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历史背景香港回归是指1997年7月1日香港由英国完全交付回中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

1884年,英国通过《中英会议议定书》,将香港租借99年。

在这漫长的99年中,香港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区,吸引了众多外国人和企业在此定居和发展。

然而,香港人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意识,坚守中华文化,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文化传承香港回归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

首先,回归后的香港大力推动中华文化教育,加强了中文教育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香港人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

其次,香港回归后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加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香港的文化节庆、文化艺术团体等也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使中华文化在香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三、文化创新香港回归也催生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首先,回归后的香港加强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机会和平台。

例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推动中华文化和艺术交流方面积极合作,举办了众多大型的文化艺术展览,加深了中华文化在香港的影响力。

其次,香港回归后的文化产业也蓬勃发展,创造了许多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作品和产品。

从电影、音乐到文学、时尚,香港在文化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回归,香港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渠道,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香港回归后的文化创新也让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

结语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事件之一。

英治时期在香港传承中华文化的例子

英治时期在香港传承中华文化的例子

英治时期在香港传承中华文化的例子英国占领香港时期,外来文化对香港影响很大,但中华文化传承在香港从未中断。

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所以它有着固有的中华文化传统。

而它在1841年后被英国殖民者占领,又移植来西方文化。

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经历了摩擦、竞争、交流的过程。

随着香港对外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外出留学的增多,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又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形式,如技术转让、国际文化节、境内外观光、留学、世界博览会、国际大奖等。

香港人与英国人、美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日本人及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相处在一起。

虽然,偶尔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最终却总能巧妙地糅合。

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东西文化大熔炉。

香港故宫馆早前开幕,共有超过900件故宫珍藏展出。

香港故宫馆共有九个展厅,各有不同主题的展览,包括:清代的宫廷生活、清宫陶瓷、清代皇家画像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出的文物,包括书画、青铜器、金银玉器、织绣、典籍等等,呈现出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和清代的宫廷生活。

这批文物自7月以来,每天都吸引大批港人参观,反映出香港人对中国文物的浓厚兴趣及认同感,见证了香港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特征。

同时,透过观赏这批文物,相信学生在赞叹文物精致之外,亦会认识到中华文化的辉煌成就,有助提升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

香港故宫馆的展厅七,以“古今无界”为主题,展出六位香港多媒体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令学生能认识到香港是一个多元文化荟萃的城市。

例如,展品《浪书》是由人工智能引擎驱动,机械臂透过挥舞红丝带,以立体画圆的方式“书写”。

在空中飘逸的无字书法,表现了艺术家对未来文字的想像。

此外,九个展厅分别设置了53个多媒体作品,邀请了超过10位艺术家、设计师和导演合作创造而成,以有趣的方式呈现古物之美。

学生到香港故宫馆观赏,除可欣赏中国古代文物,亦能认识香港是一个中西兼备的城市,是一个文化大熔炉:港人一方面承传了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亦惯于在日常生活中吸收不同的文化。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日,这一天标志着香港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重新回归到中国的怀抱。

自此之后,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保持着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既是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交流互动,也是香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首先体现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上。

作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在文化传统上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传统的诗词、书法、绘画等。

在回归后,香港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不仅通过书籍、影视作品等传统方式,还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展览和交流会议等形式。

这种文化传承和交流,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两岸三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

其次,在香港回归日这一特殊节点,香港的文化传承得到了更多关注和支持。

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纷纷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表演、展览、讲座等,以弘扬香港的独特文化魅力。

同时,香港也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更多地了解香港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这种文化传承和交流,有助于提升香港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人们来到香港感受其文化魅力。

此外,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还体现在香港特色文化的发展上。

香港的文化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既保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又吸纳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港文化。

香港的电影、音乐、时尚等领域享有国际声誉,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在香港回归日这一特殊时刻,香港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更加凸显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人们来到香港感受其文化魅力。

综上所述,香港回归日的文化传承与交流,不仅体现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上,还体现在香港本身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

随着香港回归日的不断推移,香港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展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

愿香港文化永远传承发展,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弘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一场历史性运动,该运动坚持倡导科学、民主和自由,提倡实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当时,新文化运动就有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伟理想和追求。

在现代中国,随着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兴盛,新文化运动更应该带领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推动中国的文化进步和民族复兴。

一、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批判与超越新文化运动反对旧传统文化的束缚和禁锢,主张摆脱它们的束缚,避免陷入越走越窄的局面,超越传统文化的局限,实现文化的自由和进步。

新文化运动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中,它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文化,而是提倡在批判中超越,从而重提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新理解和新价值。

新文化运动者们认为,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反思和乐观超越,以从中汲取有益的智慧和真理,为现代文化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素材和文化基础。

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表现依然比较强劲,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文化倾向,不指责传统文化的本身,关注的是问题在人们的理解和使用中,传统文化本身不具有问题,只是在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人们往往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一种向往甚至臆想。

那么,我们必须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沉淀,从而让新文化运动者们得以挖掘其内涵,并通过改造和超越,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化和再造。

二、新文化运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提升新文化运动在批判旧传统文化之后,引领着新文化的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

新文化运动自然引向新文化的发展,而新文化更加强调自由、平等、科学、民主的思想,传统文化在这上面也得到了新的体现。

在新文化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一次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过程。

国人在新文化的指导下,看待传统文化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文化的框架下,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开拓和更丰富的创新。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繁荣的新篇章

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繁荣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港回归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实现回归的地区,香港回归日标志着中华文化在这个繁荣城市中的新篇章的开始。

本文将探讨香港回归对中华文化繁荣的影响,并展示香港是如何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使者。

回归后,香港有机会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回归日的到来激发了香港社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身份更加自信。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香港年轻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这种认同感推动了香港的中华文化繁荣,使得传统文化元素在香港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和传承。

回归后,香港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创新基地。

以传统音乐为例,香港承袭了广东音乐的传统,并通过吸纳国际音乐元素创新了不少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在海内外走红,成为中国音乐产业的重要一环,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的繁荣。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艺术形式,比如古典舞蹈、戏剧等领域。

不仅仅是艺术,香港的创新力还延伸到了中华文化的其他方面,比如中医药、传统手工艺等。

这些创新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回归后的香港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交流平台。

香港的地理位置和国际化的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世界各地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桥梁,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场所。

香港的博物馆、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观众和学者前来交流和学习。

通过这种交流,中华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了更多了解中国文化的机会。

然而,香港回归日中华文化繁荣的新篇章也面临一些挑战。

社会多元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了香港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虽然这为中华文化的跨文化融合提供了契机,但也带来了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的问题。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一些传统的中华文化习俗逐渐被遗忘。

因此,需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确保回归后的香港依然是中华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选编体系的传陈与创新

20世纪50年代以来香港初中语文教科书选编体系的传陈与创新

3.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香港初中中國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的承傳1一、緒論在香港,《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簡稱指引)把教科書觀念拓寬為靈活多采的學習材料和範例2,又強調單元是一種有效的課程組織3,並提出一些編選教材的原則和方法。

為了落實課改的精神,課程發展處規劃了「中一至中三學習單元架構示例(2000-01)」(簡稱單元架構示例)4的編選體系,供教科書編者及教師參考。

傳統教材觀的改變,直接影響教科書的編選。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來語文教育工作者如何處理初中中國語文教科書的編選體系?這些編選體系發展與承傳的關係又如何?實有待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探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香港二十世紀五十年以來初中中國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的承傳情況;研究結果供教科書編選者參考,以便建構科學的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落實課改的精神。

研究的範圍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中國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的承傳問題,對象包括課程綱要有關教材編選及相應教科書中編者的話和課文目錄等部份。

簡單來說是以1956年、1961年的中文中學國文教科書;1956年、1967年、1971年的英文中學國文教科書(1971年還有課程綱要);1975年、1978年、1990年的中國語文課程綱要及教科書;和2002年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及教科書為研究對象。

研究的方法是先根據系統論、學科論、能力結構論、認知論及課程論等來建構一個科學的語文教科書編選體系。

然後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每套教科書的編輯說明及課文目錄來歸納它的編選體系。

最後利用科學的編選體系來評論這個時期教科書編選體系的承傳關係。

二、理論依據編選體系就是把知識和技能排列成便於教學的「序」,這是教材的組織,用現在的話說,有人稱之爲系統,有人稱之爲體系5。

它強調「教材內容安排的序列、各部分的組「教科書的編選體系」是指教科書中教材的組織,按學科論、認知成搭配以及內在聯繫」6。

心理及課程論等排列成一個合理的教學序列。

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坛对西方文艺思潮的译介——以青年文学刊物为中心

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坛对西方文艺思潮的译介——以青年文学刊物为中心
现代意识,谋求以现代手法去表现“现代生活”与
“现代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作家们也迫切地
总览这一时期,香港文坛译介西方文艺思潮及
相关理论的青年文学刊物不在少数,从 20 世纪 50 年
代的 《人人文学》《文艺新潮》《大学生活》《中国学
生周报》《新思潮》《文艺世纪》,到 60 年代的 《香港
时报·浅水湾》《好望角》《海光文艺》《盘古》 等,
有意识地扩大西方经典流派及当代文艺思潮的引
术发展样貌“可以提供世界文化之前景与人类命运
进,以专辑或综论等形式进行大范围、深层次的译
之镜像,亦可提供另类想象,并由此反观自身之困
介,引导、鼓励逐渐成长起来的本土文学青年了解
并参与到汹涌而至的现代主义文学浪潮之中。例如
境与出路”。《文艺新潮》 在 1956 年的总第三期刊
阔,首期便隆重推出美国现代派作家威廉·福克
年文学刊物”是指面向青年或由青年主办,且将文
学青年作为主要受众的刊物,它们或以增强青年的
纳,不仅将其 1950 年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会上的演
讲词作为发刊词,还刊登了哈维·布莱特所撰写的
文学欣赏素质为办刊宗旨,或以培植青年为文坛力
《人类的心声、伟大的作家——威廉·福克纳》,以
潮》“带领大家首次认识了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五年
辑”“专号”的形式出现,体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和完
的世界文坛的面目”,填补了文坛的空白;“至少,
整性,例如第四期可以称为“法兰西专号”,除叶灵
台港的各新锐诗人们都承认曾受 《文艺新潮》 的感
凤的 《法国文学的印象》 作为开篇外,其余篇目全
召”。以贝娜苔、罗缪等笔名刊发多篇翻译文章的
如里尔克、横光利一、洛尔迦等;也有很多之前不

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作者: 裘汉康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
出版物刊名: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8-23页
主题词: 香港学者;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认同感;研究与传播
摘要: 本文讨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作者认为,当“九七”香港回归祖国之时,我们不应忘记英国曾经对在港的中国人实行殖民统治,极力宣传、灌输西方文化和欧洲文明,不断削弱香港同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面对这种情况,香港学者中的有志之士忧思关注,认真研究并努力宣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在教育、出版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

作者还认为,香港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是有其特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刊物对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作者:王艳丽曹春玲来源:《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01期本论文主要从以《中国学生周报》为代表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刊物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进行阐述,基于文化传统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这些刊物中被不断地强调,通过刊物的文化空间让海内外的青年了解民族文化传统的丰富、博大和精深,使广大海内外华人青年学生能突破东西方冷战意识形态的局限,担当起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接续民族精神血脉的大任。

《周报》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宣传主要集中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办刊的宗旨与态度《中国学生周报》a(以下简称《周报》)秉承着沟通中西文化的创刊信念,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工作,针对东南亚华人社会华文教育不足的问题,希望自身能够成为海外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资讯的重要途径,并使拥有同一血脉的海外不同地区的学生在精神上团结起来,为复兴民族文化保存希望。

《周报》关于传统文化的办刊宗旨及编辑态度的言论主要集中在《学坛》版和《生活与思想》版,以及报刊周年纪念特刊中,下面是《周报》编辑及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具体态度。

比如在《学坛》版《如何做一个中国人》和《为什么该懂中国文学》等文章中,《周报》编辑们指出青年学生应该读懂中国文学,并且“在中国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承接过去的民族大生命,开启未来的民族大生命。

”b学者钱穆在《敬告流亡海外的中国青年们》c中警告流亡海外的中国青年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同时把保留祖国文化、宣扬祖国历史的大任担当起来,这种重视中国历史文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陆对传统文化压抑的一种反拨甚至对立。

这些信念,使读者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使命感,意识到传统中国文学是传承和开启民族大生命的纽带。

正如社长余德宽(申青)在《崭新的阶段遥远的行程》中所指出的:“本报所负的使命,不只是供给同学们一份优良的课外读物而已;它还有一项更重大的使命,……希望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中国学生们都能透过这份报纸,使大家在精神上更能团结起来。

”d六十年代后,尽管读者质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编辑却一如既往地坚守着办刊的宗旨和原则,胡菊人在庆祝创刊九周年纪念《像树木一样的生长》e中指出:《周报》依旧承担着保持和发扬传统的文化精神、吸收西方的科学与民主自由思想的责任。

《周报》作为凝聚大陆之外华人精神的纽带,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关注并呼吁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华侨的双重生活和文化境遇,使得他们在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中更易于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和价值,也更能认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意义重大。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梳理分析,我们发现《周报》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和弘扬采用的是由易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的方式,目的性与合理性安排得非常到位,有利于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从简单到系统地掌握古典文化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承古典文化的美好愿景。

(一)弘扬传统文化的典范方式——专栏在上述编辑信念的主导下,《周报》更多地要帮助海外的中国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其最初的很多专栏大都绕着传统文化这个主旨而建立运行。

由于中国优秀的文化文学精品大都用文言文记载,所以要使过去的思想观念传承下去,文言文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以文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古典文学作品的专栏及作者进行介绍和阐释,这种方式便成为《周报》传承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首先,知识普及型专栏。

为满足中学生群体的需要,《周报》辟专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知识进行常识性的简介,这些专栏中的文章大都是作者从自我的阅读经验出发,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关于古典文学作品的逸闻趣事、文艺知识等,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打下良好的知识根底。

这类知识普及型的专栏介绍主要集中在《读书研究》版,颇具代表性的有:黄烽《文学杂谭》f、《历史故事》g、徐亮之的《诗经今译》h、公遂的《中国文学小识》i、赵聪的《国文研读》j。

它们不定期地在《读书研究》版上刊登,按照内容我们可将其具体分析、归纳如下:第一,轶事典故。

《读书研究》版刊载了赵聪的多篇解读古典文学作家作品的文章,如《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k、《滕王阁诗序的作者:王勃》l等。

在对这些古代名士趣事轶闻的讲述中,揉合进他们的成长历程、人生追求和思想风貌,展示出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传奇,有利于读者对其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第二,诗文简释。

糜文开的《诗文举隅》m,通过多种方式介绍古诗文知识,在具体艺术手法的精巧解析中展现出中国古代诗歌诗艺的精致与细腻,让读者在赏心悦目地体验中既获得了油然而生的兴趣,又增强了自我解读和赏析的能力。

第三,文体简述。

公遂的《中国文学小识》n专栏让学生通过某一种文体在文学史上的演变,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的博大精深及源远流长,理解中国传统文学丰富的内容和坚执的追求以及其中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格。

总之,这里所进行的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简要性”介绍,目的只是为青少年培养兴趣和夯实基础,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生向往、心感敬佩。

其次,系统构建型专栏。

学生的稿件增多以后,《周报》的文艺版更趋向多元化,《读书研究》版在编辑的主导下,展开了大规模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系统性专栏介绍和赏析。

第一,作者系统。

对古代诗词文赋诸多作家(大都是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系统而深入地介绍。

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人大都是受到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熏陶浸染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身上承继着典范的传统文化精神。

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介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

如王序的《中国文学作家小传》专栏。

此专栏从文学的角度认识传统文化,不仅让读者了解文学史的常识,理解中国文学发展的嬗变规律及脉络,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改良、纠正“五四”革命以来摒弃传统文化的流弊,肩负起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任。

此外像茜蒂的《中国历代代表作家》、玉笛《读书扎记》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的历史人物等皆如此。

第二,文体系统。

即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按文体差异进行系统性介绍。

如张军的连载的专栏《中国旧小说略举》o第三,文学史系统。

即以专题阐释的方式系统地介绍某一文学史问题。

如汤恭卓的连载专栏《文学的自觉性——中国文学史划时代变革》p。

(二)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方法为了更好保存传统文化,良好的国文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英殖民地环境中的香港年轻人而言,为了提高国文水平,就要进行国文阅读与写作等诸多方面的实践性训练,《周报》为此拿出了相当的版面和篇幅,脚踏实地、不遗余力地进行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性方法的探讨。

首先,文学性创作的方法与技巧。

除了一般性的写作与阅读训练,《周报》的编辑还通过深入地讨论文学创作的问题,尤其是有关文学的形式、结构等,以提高青年人的国文水平。

讨论文学创作的开端是力匡和王敬羲,如王敬羲《我怎样开始写作?》q从个人写作经验入手,以不同的成功作家为例,探讨写作中的问题。

力匡《谈诗创作》专栏r,主要谈个人创作诗的经验,从题材、结构,内容和意象等几方面探讨写诗的种种问题。

此外,《周报》延伸出了探讨文艺理论的旁枝。

此时期的文学评论大多以分析传统文学为例子,和前一时期以指导国文训练为宗旨和目的相比,开始以更加自由的方式探讨文艺创作的问题,或邀请专家,或采用学生来稿,或引用中西方作家或作品,探讨文艺的不同创作与批评问题,思考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如陆星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s一文,讨论文学批评与创作的方式,衍生了讨论文艺的意义和价值,比过去谈论写作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入。

其次,经典性作品赏析的方法和技巧。

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悠久的艺术生命力,还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凝聚和沉淀,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和赏析同样构成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周报》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解读赏析主要表现在对《诗经》爱情题材的赏析和对《红楼梦》的多角度解读,如赵聪在《两千五百年前的爱情歌唱》和《谈红楼梦》t两个专栏。

此外,是对特定主题集中而深入的透析,如杨啸《略谈汉光武的为人》u、黄庸《读曾子大孝篇后》v、杨健民《论语—做人处事的指南》w等。

除此之外,不同刊物都在担负着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黄万华在论文《跨越1949:在“常识”中展开的香港体验和想象》x中提到:“《海澜》几乎每期都要刊载评价中国古代作家的专文,还转载《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研究》等。

这种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甚至使香港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扮演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角色。

”吴兆刚在他的论文中也提到:“与《周报》关系密切的《大学生活》,以…学术文艺综合性月刊‟为创刊目标,当中的内容有不少涉及对中国传统文艺的介绍。

例如第一卷第十一期的要目,就分别有潘重规的《红楼梦答问》、陈士文的《中国绘画思想(二)》、孙甄陶的《白居易长恨歌述评》等,介绍中国传统文艺之余,也较《周报》更深入讨论文艺问题,分担《周报》内容的负担。

”y上述文章无论是古典文学作品的介绍、历史故事的分析还是关于创作和欣赏文章的讨论,都是在保存、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希冀改善香港的文坛。

三、创作中呈现出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情况下,生长在某一文化环境中的人对于传统的直观感受,往往不是通过那些物化了的东西(文物、古建筑等等),而是借助由于传统无所不在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的作用于每个人的审美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理念。

正因如此,对于传统的承续是每一种文化向前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古代社会继承传统常常只是对于传统不折不扣地沿用,现代社会则必须运用现代的观点重估传统文化的价值,舍弃已经僵死的东西,以发现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使传统对现代人的生活真正产生指导作用,才能使传统成为有生命力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缘于东西文化的差异,用传统形成的独特中国式的价值观念与审美眼光,去发现西方现代文明中蕴含的难以避免的各种弊病,如商业文明的发达造成的社会上唯利是图、道德沦丧等,将有助于东西两种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健康发展。

《周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主要沿用了以上路向,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对原初的传统自然生活气息的怀恋和反省五四时期有所谓的乡土文学,但那时乔寓异乡都市、书写家乡的作品充斥的多是对一种愁闷、伤痛和无奈的感叹,当然也有对原初乡土自然的钦羡和沉浸,如冯文炳的小说。

《周报》的作者大多也处于这种乔寓异乡的状态,身在繁华的香港都市,他们自然无法掩饰和转移自我对遥远故土自然、质朴、悠闲生活的回忆和书写,于是当寂寞难耐的时候、孤独无依的时候、遭受打击的时候、逢年过节的时候……种种可以波动乡思与乡恋之思绪的时刻,流淌在其笔端的便是对故乡淡然生活的一股浓浓的渴慕与想望之曲。

《爷爷的伙伴》z正是带着对于乡土的无尽思恋,用脉脉含情的笔调细致描写了故乡美丽的自然和可敬可爱的人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